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蔡元培

蔡元培

蔡元培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4367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文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36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21篇;相关期刊1659种,包括炎黄春秋、同舟共进、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第四届长三角研究生论坛——“当代文化语境下的艺术学理论学科教育教学新探”论坛、北京电影学院首届电影教育国际论坛、2014年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等;蔡元培的相关文献由3417位作者贡献,包括单滨新、张家康、傅国涌等。

蔡元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36 占比:98.81%

会议论文>

论文:31 占比:0.71%

专利文献>

论文:21 占比:0.48%

总计:4388篇

蔡元培—发文趋势图

蔡元培

-研究学者

  • 单滨新
  • 张家康
  • 傅国涌
  • 梁柱
  • 游宇明
  • 高平叔
  • 汤广全
  • 苗体君
  • 钱斌
  • 陈平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戴华颍
    • 摘要: 中国近年在与美育相关的一些文件中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旨在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而在美育这一项上,则强调了学生审美的提高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并以此为目标,扎根中国本土,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美育精神。把美育纳入学校,以美育来培养学校人才,健全学生的人格是大势所趋。
    • 贾广晨
    • 摘要: 中国近代美育思想凝结着艺术史和美学思想发展与建构的历史,是在西学东渐的历史条件下,许多关注美育思想发展的美学家和音乐家以不同的姿态,不同的理念,来探索与建构近代美育观念,从美育观念的建构到美育机构的建立再到美育人才的培养,其中蔡元培、萧友梅、宗白华等人继承历史的积淀,以美育启蒙人,美育发展人为宗旨,为我国美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也包括了萧友梅与宗白华在对美育的关切的不同看法,从而又推动了美学思想的发展。
    • 关凯
    • 摘要: 1926年,蔡元培发表《说民族学》一文,言“民族学是一种考察各民族的文化而从事记录或比较的学问”。彼时,这门西学东渐的学问甫入共和初兴的中国,古老的中华文明仍在艰难探索如何应对现代性的冲击,摆脱被侮辱被压迫的历史命运。一个世纪的光阴荏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已经实现全面小康,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完的工业化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沧桑巨变,曾经刀耕火种的山寨如今是基础设施现代化的美丽村庄。
    • 王郝维
    • 摘要: 20世纪20年代由朱希祖领导的北京大学史学系改革,其实质是一场史学社会科学化改革,这场改革既有国内渊源,又有海外渊源。在国内渊源方面,改革一方面是受蔡元培提倡的文理各学科融通思想和选科制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到前任北大史学系主任康宝忠的影响。而在海外渊源方面,这场改革则可以追溯到朱希祖早年留学日本期间对各种社会科学的广泛涉猎,以及其师章太炎多学科治史理念的影响。此外最为关键的是,以蔡元培为中介,德国学者兰普雷希特的学说成为了朱希祖改革的重要灵感。这场改革的终结原因一直成谜,有证据显示这场改革的终结可能不是基于学生对史学社会科学化改革宗旨的不认同,由傅斯年暗中完全主导的学潮所终结的,而可能是有左翼学生参与推动的,这是因为驱逐朱希祖的学潮其实十分认可史学社会科学化的主张,并且非常庇护李大钊和陈翰笙这样的左翼学者,学生们驱逐朱希祖,很有可能是出于学生对朱希祖各项具体改革政策的误解,还有朱希祖与左翼学者陈翰笙的矛盾。
    • 李今; 陈雨泓
    • 摘要: 蔡元培提出“美育代宗教”并非出于单纯的学理思考,其中也包含国民性批判的时代话语。他有感于国人执着于私利,借法兰西“优美”的民族性审视中国,试图以美育改造国民性。1916年蔡元培反对孔教为国教,是“美育代宗教”提出的另一背景,“美育”同时指向儒家礼乐文化,“非孔教”仍是为了批判国民性。蔡元培的美育论述倡导舍己为群、从容超脱的精神,此二种倾向的平衡构成蔡元培理想中的国民性格,为中国近现代国民性改造提供了世界化与中庸化的模式。
    • 赵亦菲
    • 摘要: 本文通过阐释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将体育作为完全人格培养的重要手段和各级各类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论,分析了他关于体育对于人的道德品质、智力能力和性格心理形成作用的有关论述,同时对于他一再强调的“体育功能,首先在于普遍培养具有强壮体魄和高尚情操的健康公民,进而养成良好社会风尚,提升文明程度,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理论观点进行分析,文章认为,蔡元培的体育理论对于我们当今在教育领域全面贯彻党的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依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 何雨婷; 何婉仪(指导)
    • 摘要: 在教师节前几天,夜幕降临之际,我们广州的独特地标:“小蛮腰”上亮出了这样几串文字:“老师,你辛苦了!”“虜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伴随着全国第37个教师节的到来,千千万万的教师走上三尺之台,教师这个职业变得愈加重要。蔡元培曾言:“教育者,成人性之事业也。”古往今来,我国的发展道路上离不开这样一批性行淑均的人,他们被称为“先生”。
    • 杨宏鹏
    • 摘要: 蔡威廉,今日多数人只知她蔡元培女儿的身份,却不知民国时她还头顶“天才女画家”的光环。她是中国现代最早向西方学艺的女画家之一,也是我国早期的高等美术教育家。她在世时,和潘玉良、何香凝等人齐名;执教杭州国立艺专(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时,王肇民、沈福文、吴冠中等后来著名的美术大家都是该校学生。蔡威廉充满才情却又坎坷短暂的一生,成为那个时代一幅斑驳的水墨画卷、一抹月下转瞬即逝的暗香疏影。
    • 邓康延
    • 摘要: 一部回溯民国先生的十集纪录片,共鸣了隔代不相逢的后生们,《先生》聚焦民国国家讲坛上的大家身影,揭示中国教育的宏观走向和个性榜样,梳理中国教育百年间的重大事件、观念嬗变,旨在溯源问脉,固本图新。十集选定的十位人物是: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
    • 程树盛
    • 摘要: 西方近代实验美学是西方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朱光潜、蔡元培与宗白华在20世纪初都对实验美学有过介绍和运用。朱光潜从理论出发,借用实验美学的例证来论证自己的美学观点,而蔡元培则将实验美学融入到自己的美育中去,发掘了实验美学的实践属性,将美感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起来,以塑造一个完整的人为目标进行教育。宗白华对科学与美学的问题有着两方面的认知,一方面反对机械唯物论,另一方面关注两者在社会教育中的协作运行。他们对实验美学的引介都立足于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赋予了实验美学以社会实践的属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