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首届全国高师院校美育高峰论坛
首届全国高师院校美育高峰论坛

首届全国高师院校美育高峰论坛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7-05

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首届全国高师院校美育高峰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音乐教育何以能为国家的美育倡导和社会的美育需求贡献力量?本文首先认为,美育与音乐教育两者在目标达成的任务内涵方面具有一致性,立足这一前提,选择一首中国近代学堂乐歌代表作《黄河》,进一步探求通过音乐教育达成美育目标的实施路径。
  • 摘要:笔者将结合拙作《大学美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版)通识课程教材,对教材架构和课堂教学方式进行论述,认为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美育》课程应牢记因材施教,坚持话题导入,紧扣时代脉搏,注重价值引导,彰显人文关怀,适度避免误区。
  • 摘要:脑是人的高位神经中枢,产生感觉,激发情感,进行信息加工、控制运动等.美育是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培养学生审美欣赏、表现、创造能力的教育.审美活动能够激活大脑感觉、情感、认知、运动等区域,是一种全方位的脑活动.
  • 摘要:长期以来,艺术教育工作者乐于寻找艺术教育与美育的联系,要理清这一联系根源在于审美活动与艺术活动的异同.将信息论和符号学看作解释同一个现象的两个层面的方法的话,信息论是一种数量逻辑的,而符号学是形式逻辑的。本文的讨论就是从信息论的角度,来分析和初步解释以艺术及艺术传播为载体的美育过程。
  • 摘要:"美育"是18世纪由德国诗人席勒在《关于人的审美教育的书信》(一般翻译为《美育书简》或《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的.迟至1901年,蔡元培在他的《哲学总论》中提到了"美育".但是,中国却是一个美育传统悠久、美育思想丰富的国家.然而,中国的美育传统也有其历史的局限。首先,与席勒的美育理论相比,现代性不够突出,这主要体现在对感性本身缺乏充分肯定,对于美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几乎没有涉及;聚焦道德人格养成,不能全面理解美育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在关注人的道德修养的同时,忽视了美育促进人的创造性发展的积极作用。
  •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问题,其实也是当下中国人精神状态的一个缩影,所有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与科技、经济的发展不无关系。科技的进步,可以带来经济的繁荣,但却无法安放人类的灵魂,回顾最近一百多年的发展,不可能再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新的科技发明和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上,从古人的生存智慧中寻找出路,创造性地重拾儒家礼乐文化,重树信仰,立足根本,方能走得更远。
  • 摘要:本文并不仅止于儒家与佛、道价值体系差异的老生常谈,来阐述儒家传统静坐传统的独特性;也不仅仅依靠儒家审美与道德圆融一体的形而上境界立论,单凭强调其中的审美及感性因素来为这种方法的美育性质加以力辩;将采取更加激进、更具跨越性的论证策略,直接讨论儒家静坐法在中国近现代时期发生的新变。这种新变远不止于技巧或内容层面上的新发展,甚至表现为原来分属于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两个思想体系之间的相互生成关系。这两点皆是其内容更加丰富、更加深邃同时更加泥于传统的历史来源—道、释静坐法至今尚未产生的。作为儒家静坐传统流筋至中国近现代时期的标志性人物,梁启超正呈现了这种新变,最终凸显了该传统尚未为当代国人所重视的一种特殊价值—美育价值。
  • 摘要:做有情趣的人主要是通过高层次的休闲文化达成的,休闲文化具有塑造审美的人的建构价值,主要表现为休闲文化可以充分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可以培育自由意志,独立人格;改善人际关系,融入社会;融入自然,天人合一。从美育角度审视当代休闲文化出现的新问题,作者认为在两个维度上要特别加以关注:休闲的商业化与身份的夸饰性以及休闲的时尚化与身份的易变性。
  • 摘要:美育思想一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历代研究者及其成果众多.但纵观这些成果,从本体论角度研究的却乏有其人.本体论关注的核心是世界的本原问题,从本体论角度研究儒家美育思想,可以揭示儒家美育的本质特征和终极目标,是不可缺少的维度.基于此本文拟从情性本体论角度探讨之.
  • 摘要: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摇篮,是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孵化器.高师美术学专业学生由于自身专业背景、学识和艺术创作经验的优势,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审美判断较之非专业人员有更高的感悟能力.本文拟从构建与基础教育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科教材与课例的分析、针对学科教材多维特征、加强专业素养内省等方面展开研究,使得更好发挥美术专业学生的优势,更好的在中小学实施美育教学,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美术教师。
  • 摘要:当前是一个自媒体时代,智能手机的广泛流行让移动终端无处不在,微信、QQ等社交平台让每个人都可以随时在网上推介自己.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在自媒体陪伴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对自媒体似乎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依赖感,这给美育带来新的问题.高师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高师大学生的美育效果对未来的中小学美育至关重要,值得特别关注.因此可以采取开设美育课程、有意识地在各门课中贯彻美育思想、讲清楚自媒体的利弊,引导学生利用自媒体来进行美育、加强师德建设等措施进行美育。
  • 摘要:在对孩子实施美育的前提是必须加强对教师的美育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美育素养和能力。从国家的教育政策和幼教职业法规等方面都对学前教育学生的美育提出了要求,更多的学前教育院校也越来越重视学校的美育工作。基于此笔者以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对美育在学前教育院校的现状与相关问题作了一些粗浅思考。
  • 摘要:当前在人们的意识里,“情”常只被看作一个人自然原始的本性,多属于本能的触发与直接反映和感受,是低级的,第一层次的,情感本身还不是人们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还需要被后天的社会理想、人伦道德等文明所教化,同时由于中国艺术对于自然、空灵、玄妙境界的追求越来越突出,这导致人们情感越来越“虚化”,另外随着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具有理性色彩的“意”实际逐渐占了上风,“情”逐渐式微。人们曾经为了政治,为了宏大而虚幻的梦想抛弃了感情,亲人相残,家庭反目;而现在人们又为了金钱、物质利益而再次抛弃了感情。感情成了人们当前最稀薄也最需要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情感成了人们美学最需要的东西,也因此具有了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意义。
  • 摘要:身为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培养出创新型人才途径之一就是通过艺术来进行美育,从而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培育,助力“中国创造”。同时艺术教育必须要明确国家属性这一立足点,要牢记培养具有中国意识,蕴含中国文化内涵的合格的中国公民这一点上。最终达到艺术教育的终极目的—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创新能力的共和国合格公民。
  • 摘要:本文将首先从科学和艺术的差异的讨论出发,探讨科学与艺术产生割裂的原因;再从中分析科学和艺术的联系,在科学与美的认知、科学与美的表达和科学与美的创造三个方面展望科学教育与美育的融合发展趋势。
  • 摘要:蔡元培的美育思想除了受到康德美学思想的影响之外,还深受席勒的影响。他对席勒在美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虽然接受了席勒许多重要的美育思想,但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还是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作为一代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不仅从理论上阐发了美育对中国社会现代性发展的重要意义,而且也还特别关注到了美育的具体实施,不仅注意到了美育的理论性品格,而且也充分注意到了审美教育的实践性品格。蔡元培的美育实施方案需要注意:首先他充分注意到了人生不同阶段的审美需求,并根据人生的不同特点实施审美教育;其次,它已经注意到了审美教育的不同类型,例如对幼儿应该实施优美教育,而对中学生则应该实施崇高美教育:然后,蔡元培审美教育的实施所关注的是社会层面,如果以他所崇信的康德哲学来划分,这是属于现象界的范围。审美是连接现象界与实体界的中介,而审美教育的实施则必须或必然从现象界做起,必须落实在社会现实层面。
  • 摘要: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既包括分析美学的内容(“批判的”),也包括存在论意义上的生活维度(“改善的”)。这一理论构想在美育层面包括两个维度:其一是对外的“感觉审美欣赏”,这与与杜威近似;其二是对内的“创造性的自我塑造”,这意味着将身体当成一件艺术品一样去塑造,只有在身体美学的视野中,美育意义才得以富有生气地呈现出来。
  • 摘要:从文章分析可以看出,感性、爱、完善是介入当代美学研究的三个关键性词汇,分别涉及美的基础、美与人的关联、美的达成三个方面。以此为背景,如果认定审美教育建基于对美之本性(感性)的理解,那么,由感性衍生的感性教育、由爱衍生的情感教育、由完善衍生的理想主义教育,就构成了审美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当人们说一个对象“真美啊”的时候,就是在下审美判断。这一判断是对生活的赞美和肯定,有助于人们更乐观、更积极地看待世界和人生。所谓审美教育的目标,至此也就顺利完成了。比较言之,建立在审美无利害原则下的美育,则必然因与现实的背谬而显得偏至,因过于强调美的彼岸性而成为自欺欺人的幻景。据此,美育向感性、爱、完善等美的基本命题的回归,应是对现代美育理论的一次重要修正。
  • 摘要:审美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之一种,而且是对人的价值观、世界观、情感、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等多方面素质与能力产生深远影响的整体性教育.未来的高等教育发展将更加重视对人的人格、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而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公民,应当具有良好的品格、综合性知识、多方面能力、素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在作者看来,审美教育在本质上是洞察人的生命本性的艺术。它指出从奴役到自由的道路。而要达到这种自由的审美理想境界,则是由人生的开悟而始的。而要达到这种开悟,则必须是在审美教育的生命实践过程中,才能实现。因此,审美教育必须从“知识理论”走向“生活实践”。也就是说,审美教育不是一种纯理论的知识学习,而是一种要落实到现实的日常生活之中的一种生命实践。正是在每一位公民的生命审美实践中,审美教育的基本性质与特征被鲜活地展现、显露、彰示,敞亮出来。
  • 摘要:格琳提倡的审美教育富有活力与现实意义,尽管艺术并不改变世界,但是艺术能通过改变人类的想像与思考而改变世界。当人们思考着如何鼓励他人去提问,如何唤醒他们,如何让他们不仅能够自由地对人类状况作出回应,也能够自由地对世界的不公、冤枉、暴力、侵犯等作出回应并且努力拯救。格琳的审美教育在社会实践体现为非激进的色彩,而更多想像、反思与建构的特色,它能生动地将艺术与现实贯通,通过艺术感知、想像与反思人类的生存状况,实现了观念与实践的自如衔接,以社会想像的方式促成了人们实际的选择与转变,既有生动的意义探索,又达成了实践的行动力,在多元意义的寻找与探索的过程之中落实了审美教育的宗旨。这种审美教育对于中国当代素质教育富有启发性,就如何开发人们的生动理性与创造力,培养公民的责任感与道德品质而言,提供了富有活力并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 摘要:审美总是有其现实的文化性、具体的民族性和变化着的时代性的。按这个思路,本文试图批判性的继承审美理论在两百年间的变化,综合中华民族在审美上的民族性,以及当代人的审美实践和对审美的需要,对“审美是什么”给出一个当代中国的回答:审美是一种肯定式的,交流性的,以愉悦为目的的感知世界的方式。审美是通过全部感性能力对对象进行直观,并以生命体验为基础,通过判断获得反思愉悦的过程。
  • 摘要:就吕凤子的美育思想而言,至始至终充满着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因为他的美育思想既是彻底的德育主义,又是彻底的美育主义,他认定了美育与德育的合流与统一,而且这种合流与统一不是把美育视为德育的手段与工具,而是通过对人性、道德、心性、欲、情的深刻分析,所得出的深刻结论。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吕凤子只是看到了美育之中涉及到纯粹艺术作品的一个领域,并不涉及到日用品、空间自然环境以及对人自身的审美活动,而且在伦理学的领域,在人性道德修养与养成上,最为主要的还须通过道德自身的修养功夫。在德育与美育的关系上,应该通过德育与美育的重合之处,或者通过道德与审美的重合之处,来探究美育与德育之间交互作用的内在机制,正如我国古典哲学与文化教育之中的礼乐教化就是如此。如果把道德的一切修行、修养活动都看作是应该禁止或者抑制的“欲”,那就太过消极了,也就会以偏概全。不过,这种浪漫主义的情怀以及不遗余力开展审美教育的决心却无疑是值得尊重的。
  • 摘要:儒家的心性之学,尤其是陆王心学,不仅构成中国现代美学吸纳西方时学的决定性的前理解结构,更是形成独具本土文化特色的现代审美功利主义思想。笔者认同儒学心性之学包含美育思想的观点,但在笔者看来,从美育蕴含着对主体的伦理态度与人格修养来看,心性之学的美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国传统的修养工夫之学上。
  • 摘要:对汉字这个伟大符号本身,还缺少一种哲学、美学的探索;尤其是在学科分立的现代学术中,汉字研究被划归为一个特殊领域,由专家分治,那种“形而上的惊奇”,却往往消融在专业的研治中。或许,“形而上”本应成为汉字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也就是说,需要对汉字作一种哲学的思考;而“形而上的惊奇”,也就是那种对汉字魅力的感悟、领会与神思,则提示着“汉字美学”的诞生。汉字,这一文明的“奇迹”应当激起人们的“惊奇”,探索其无尽的奥秘。
  • 摘要:朱光潜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与开拓者,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致力于美学研究,而在其美学研究中重要的关注点却从未离开"人"这个核心的焦点,也从未离开过"人生——生活"这个现实的维度,故其美学思想有其切实的现实指向.其美学思想的构建是中国现代性寻求之路探索的尝试,意在通过美学的力量(具体表现为美育的方式)实现国民的改造和社会的转型,因此在其整体的美学思想构建中美育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人生美育思想以理想青年的塑造为基点,以实现现实环境的征服为目的,以英雄人格和崇高感的培育为途径,以人生艺术化的生命价值确定为根底,意在通过艺术的载体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所急需的现代人的塑造.
  • 摘要:湘西传统美育资源是指湘西地域过去历史上形成、延续并积淀下来的,而且对现实及未来都有潜在影响的自然的、社会生活的和艺术美的,一切对形成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能力有用的物质和非物质因素。凤凰歌谣是湘西传统美育资源构成的一部分,指湘西地区凤凰县民间口头创作的诗歌,其内容包括劳动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人物传说歌、儿歌、杂歌等。从审美学的视角将凤凰歌谣的审美体现为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
  • 摘要:作为中国现代启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通过文化心理的转变来开展政治革新运动的一种审美化策略,中国现代美学试图为现实中国的社会政治新秩序提供价值心理基础,但审美主义的永恒超越和永不停歇的未来化诉求在发挥传统批判功能的同时,却使这种基础建构显得虚幻而脆弱,这就陷入了一种被称之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深层价值困境.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作为现代中国的一种文化政治逻辑便是此种困境的经典表征.在“以美育代宗教”这个命题中,宗教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传统价值的载体和旧秩序的维护力量,如何将宗教的意识形态功能转换为美学形式,一直是蔡元培关注的重要问题。
  • 摘要:本校美育课程在内容上主要包括美学基础理论、特色美育和艺术鉴赏等。力求体现本校的学科特色,适应本校大学生专业发展和人格建构的需要。突破具体的审美范畴的灌输,主要从审美实践出发,使大学生感受美、实践美,来促进大学生人生美学的建构。此外,大学美育课程体系的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该与大学生的美育基础紧密联系,与中国特色美育体系的建设的具体进展相结合,定期调整课程内容。
  • 摘要:基于横贯能力的美术教育应当是以横贯不同学科和领域的艺术研究、艺术创作、艺术评论、艺术教学和艺术事务在内的多方面综合素养为需求的教育形式.横贯能力在美术专业领域既包括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接受和贯通能力,同样也包括对当下以新媒体等网络技术手段传播的教育内容的甄别与接受能力,对于教师来讲横贯能力培养的是一种跨越不同学科的资源整合能力,对于学生来讲,横贯能力培养的是一种自主阅读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一种横跨学科的创新能力,以及应对当下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甄别与接受能力.
  • 摘要:美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具,审美对象的存在、传播、接受等各个环节之间互相影响、紧密联系,一方面审美对象的存在影响传播与接受,另一方面传播与接受也影响审美对象的存在,因此美育与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传播方式、接受群体是密切相关的。在电子媒介时代,电子化生存改变了人类感知艺术的方式,也就革新了人类的审美方式,也引起了美育方式的变革,因此应充分利用电子资源,对海量的美育资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改造,优化、精化美学知识和审美对象;培养文字阅读与视听感知相结合的“共读”方式;创设浓厚的审美氛围,通过美学理论与艺术实践相合、教师讲授与电子呈现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实现美育活动质的飞跃。
  • 摘要:高师美育质量的测评导向影响美育发展目标。现在一般的高校教育质量评价往往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若高师美育质量测评导向也为关注学校的美育硬件投入的程度,就偏离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的导向。师范生是高师美育的主体,美育培养审美的、全面发展的人。无疑,检验师范生是否成为“审美的人”是高师美育质量测评的唯一导向,这也是高师美育的最终目标。高师美育要达成实现的愿望和希望的结果一是依据国家关于高师人才培养的目标,:一是依据高师院校培养合格的未来教师的特点综合考虑、统筹兼顾。高师美育质量测评目标也是提升师范生的审美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师范生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师范生的精神,温润师范生的心灵。
  • 摘要:融媒体也带来了媒介美育的一次深度革命。作为链接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多元化媒体,不仅提供了传播与接受审美知识的多种方式、方法路径,也为美育实施提供了多元化的可能。融媒体作为一种技术理性的传达方式,其所承载的是一种更为多元的知觉刺激,它能够在有限的时空内传递出更为深广的内容,并且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启接受者的感知,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命体验,通过形象、声音、文字方面的互动,丰富人的感知体验,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最佳效果。大学语文通识教育,这种依靠情感进行寓教于乐的审美课程,利用融媒体可以获得更广泛的情感美育熏陶。
  • 摘要:乐教作为中国早期的美育形态,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受到中国儒家的重视,乐为教育的中心.乐教作为先秦的美育方式,不仅指技术层面的音乐教育,还是文化层面的礼乐教育,同时也是一种国家制度,体现了国家意识形态,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乐教的美育方式也为美育学科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和实践资源。本文拟从先秦乐教的实践和观念入手,探讨其生态式美育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当代美育的启示。
  • 摘要: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前景打造出优秀的审美文化产品,构建少数民族美育体系等问题,其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实施与普及少数民族审美教育。大力开发与挖掘少数民族审美教育,作者认为需要建构民族“大美育”体系,即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入手。
  • 摘要:尽管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就存在"礼乐教化"的美育思想,但直至清末民初,美育才被真正置入教育理念之中,成为与德育、智育、体育并行的一种教育.所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古典型美育向现代型美育转型的时期.王国维、蔡元培、鲁迅、梁启超等人为美育的转型及其宣传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现代美育理论的构建奠定了基础.此外,萧公弼也同样值得重视。他在“五四”以前,与其他美学家、美育家一样,倡导重视美育的现实功能,并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提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美育观点,以提升当时中国人的精神境界。
  • 摘要:本文拟从身体美育的角度切入,以期揭示张竞生身体美育思想的具体内涵、美学特征及文化渊源;并在此基础尽可能理性客观地评价其身体美育思想的历史价值和当下意义。
  • 摘要:影视是社会人生的反映与表现手段。借助于影视作品对教师形象进行真切直观的体会、分析和研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去研究教师形象,也呈现出一个个更加生动饱满、立体鲜活的教师形象。通过对银幕上中外教师形象流变梳理,分析其文化基础、社会制度与大众需求的异同,对其中映射的教师形象进行反思,帮助教师形象从影像“圣化”神坛走下,引导公众舆论消除媒介污化与“刻板印象”,适当引入商业电影制片与类型模式,来补充和丰富教师形象的相关研究以及教师教育的相关理论。
  • 摘要:公共艺术的任务是全社会掀起一场“美的思想解放运动”。美术界要实现大发展,扩大影响力,首先必须做的就是调动公民的参与意识,在这一运动中,建筑和雕塑艺术应扮演先锋的角色,能够为公共艺术的推广增添新的亮点。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场运动意义之深刻不亚于“真理标准的讨论”,真理的讨论解放了生产力,把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而“美的思想解放运动”将要深入人的心灵,唤醒对美的向往,通过广泛的参与,大众的民主意识也会随之增强,从而促进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顺利实现。
  • 摘要:“美育”具有多重范畴的关照,它应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固化式”的教育途径,激发人们对于美的理解与诊释。以舞载道,通过舞蹈艺术手段与途径实现人的真、善、美教育,引导正确的人生观、文化观与价值观,提升人的审美修养与身体语言修养。
  • 摘要:有别于传统美育在观念层面及其实践中对“本体呈现”的终极关注,现代美育首先不是一种指向本体建构的观念形态,而是一种致力于实现精神的现实目标、体现人的内在恢复性要求的功能存在形态。换个方式来说,传统美育作为一种本体性思维,其基本对象是人之为人的意义本身;现代美育则主要落脚于精神恢复性的审美实践,要求在审美的具体展开方式中实现现实精神的“祛蔽”、重建人的整体性精神结构,进而在现实文化语境中不断展开人对于精神自我的内在审视——它一方面指向人生现世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指向了人本身的精神流散、缺失和弱化。所以,对于现代美育来说,它的关注重点便不在于如何去揭示精神自觉的终极可能性、人的完善的终极性价值,而是现实地修复人生实际的各种精神困境。也因此,审美功能论的确立便成为现代美育的一项基本理论设计,功能目标的确定、功能方式的完善构成为现代美育的价值核心。质言之,现代美育有着十分明确而具体的功能指向性,要求通过审美活动的必要规划,凸显审美的具体作用方式,不断致力于克服或化解人在现代消费性文化生产语境中的精神缺失危机,在审美意义的发生中形成一种引导精神恢复的实际力量,从心灵意识的内部唤起人在现实中的生活自觉并不断走向生命意义的深度体验与现实提升。这样,现代美育功能便实际地体现出现实审美实践与人的精神修复相一体的建构本质—一种在现代文化语境中获得展开并不断显现自身功能指向性与实践合理性的精神追求。
  • 摘要:维特根斯坦指出语言游戏是语言活动的形式,是一组语言实践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游戏活动,从最浅层的意义上讲,游戏不能在娱乐的层面上来理解,而要在严肃的、有所行动的层面上来讲,但即使把游戏当作娱乐,人们也会发现其中规则的重要性,没有规则就没有游戏。游戏中的规则不是一个或几个,而是相关的一簇,哪个规则最重要完全看游戏的方式和需要的语境,如果人们把这相关的一簇规则想象成屏保界面那样的随机变化的电脑线性图形,那么就比较接近这里想表达的意思了。规则的变化是随机的,但不是随意的,它随着语境的变化产生了难以意料的变化,但它毕竟是在语境中的变化,不过脱语境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规则不能单纯抽象出来,真正的规则必须与语境中的语言实践结合为一体才是规则,它不是语言学家那里抽象出来的一条条语法规则,而是语义层面的语法分析。
  • 摘要:被李敖称为"民国三大文妖"之一的张竞生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风云人物,因其公开谈性而备受世人误解、诋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位被历史贴上各种标签的文化奇人.目前学界对张竞生总体美学思想研究较多,但这些研究大多是对其美学思想的概括总结,没有深入挖掘其美育思想尤其是身体本体论美育思想内涵.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张竞生著作的细读与辨析,以"身体美学"视野考察其美育思想,揭示其"身体本体论美育思想"内涵,为当下美育提供可资借鉴的具体措施.
  • 摘要:中国近代美育开启于20世纪初,是近代中西文化思想交流对撞的历史产物.在"西学东渐"的时代,西方美育思想迎合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启蒙和救亡之意,他们在翻译和引进这些西方美育思想的同时,积极将之转化并运用于中国社会.同时,中国社会历史急剧变革赋予艺术救亡图存的特殊历史使命,一些有识之士纷纷投入到"教育救国"、"艺术救国"的浪潮中去,他们自觉地发出通过艺术改造社会的呐喊,中国美育热潮孕育而生,这场蓬勃发展的美育运动背后既有"西学东渐"之风的影响,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中国的历史需求.在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响下,涌现了一批积极活跃于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的艺术家,李叔同就是其中的代表,两人在共同的时代背景下倡导的艺术教育有很多相通之处,但对艺术教育的理解又同中有异。在对蔡元培和李叔同的比较中人们发现,李叔同以人格教育为核心的艺术教育并不等同于蔡元培对艺术教育界定,而是指向蔡元培的宏观美育思想,实质上是以艺术教育为手段的美育。比较蔡元培与李叔同美育和艺术教育思想的异同并思考其原因,有助于人们理清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关系,对中国当代美育理论的研究和实际开展有很深的现实意义。
  • 摘要:中国传统美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是民族的文化瑰宝.建立特色的美育观念,通过传统美学观念在艺术教育中就启发性、延展性和当代性研究,充分解析中国传统美学的具体实用性价值所在;传统是根基,传统美学是审美品质的根基.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传承至今,具有相当程度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因为人们生活在"传统"中,处处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通过深入研究,真正地了解并融入"人们的传统",利用有效的实践方式将中国传统美学观渗透到人们的思维中、反映到生活中,使传统的艺术审美和艺术元素应用于当代,服务于社会,因此作者提出了将传统绘画艺术介入当代美术教育的课题.
  • 摘要:审美教育问题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永恒性话题之一,它在任何时代都值得去思考.当前技术时代的发展,在为审美教育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让人们面临着新的挑战.身体美育作为基于身体美学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美育形式,其存在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
  • 摘要:绘画是艺术家心智和境界的体现,是艺术家对于生活特有感受的物化形式,承载了文化指向和精神力量。因此,绘画语言的“单纯性”其实是艺术家艺术感受及精神诉求单纯性的物化形式,是艺术家在经过众多艺术研究和尝试众多艺术表现手法后,尘埃落定,沉淀下来最能准确表现自己文化价值取向的艺术表现形式。单纯性涵盖了语言表达与精神诉求的高度统一,最后达到融通创作出感动自己,然后感动读者的作品。总之,越单纯,越感人。
  • 摘要: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学者在古代接受理论的现代转换中富有鲜明的历史意识.陈敬毅、陈良运、邓新华等一大批学者以西方接受美学为参照系考察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文学接受理论,继承旧学,熔铸新知,不断探索中国古代文学接受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内在特质.他们的研究已经逐步勾勒出中国古代(文学)接受理论的发展脉络:先秦属于中国古代接受理论的萌发时期.基于此,笔者准备具体剖析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学者在中西文论比较视野下对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文学接受理论整理研究和现代阐释的成果,以期窥见古代接受理论的现代转换的实绩。
  • 摘要:音乐欣赏教学作为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最易获得美感体验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对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终生发展(如审美情操、审美理想、审美趣味、音乐审美能力、想象力、创造能力等)产生影响和作用。因此,从美育的角度来看,音乐欣赏教学主要是通过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唤起美感体验、激发音乐形象和对音乐内涵的理解,从而培养和塑造良好人格的教育。
  • 摘要:公益广告具有文化传播的独特性及重要担当。作为一门实用性艺术,亦是文艺作品以公共利益的方式来传播文化,进行公众审美教育、文化教育及舆论引导的一种表达形式。
  • 摘要:旅游美育指在旅游活动中实现、完成审美教育。通过短期离家外出,前往异地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通过游于自然风景中,游于艺术之林中,游于城市景观中,游于多元文化中,实现解放情感,陶冶性情,培养个体的审美能力,丰富个体生命创造力,促进个体人格全面发展等多重美育功能。美育类型研究是美育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重新界定"旅游美育",并试图通过讨论其内涵,显示"旅游美育"的功能、价值及其在美育体系构建中的重要性.
  • 摘要:艺术与科学的二元对立影响使学校教育中艺术与科学的价值被衡量,科学教育被置于首位,而艺术教育的独特性往往被忽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分科教育,在学校中进行多样化的课程改革,学校教育中艺术与科学领域的融合是跨越学科壁垒,促进课程整合实践的重点。进入以科学技术为载体的新媒体时代,艺术与科学领域的融合不再局限于两大学科领域,而是在理工领域与人文领域的基础上进行深化扩展。新技术为学校教育的教学形式带来巨大的改变,MOOC、翻转课堂等全新的学习形式使学校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新媒体的运用也为艺术与科学领域融合的实践提供了新的方式,新媒介的传播性使艺术走入生活,虚拟现实技术使科学更具象化。以新技术、新媒介为切入能够为学校教育中艺术与科学领域融合搭建新的桥梁。
  •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提升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成为高校育人的主要任务.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实施通专结合教育理念,进行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交叉,促进科学和艺术融合的教育理念逐步得到共识.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通识教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为教学目标的育人方式,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对徐特立美育思想进行了梳理、研究和再理解,以北京理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践行徐特立美育思想为内容,总结了新时期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徐特立美育思想实践路径并提出完善措施。
  • 摘要:当代美育若直面新技术时代,与其感性教育本体论转向和“大美育观”实施转向相配合的应当是艺术教育重心的某种转移,即从纯粹精神教育转向感知媒介教育。艺术的精神超越性从来无法脱离其作为感知技术的艺术媒介基础而单独存在,只不过在“技以进道”等观念影响下艺术的感知技术维度在美学与美育的审视视野中消失了许久。也许在微时代,在当代美育中纳入艺术媒介教育乃至所有感知媒介的教育,恰逢其时。
  • 摘要:王国维是20世纪初我国思想界最早倡言美育的先驱者之一,他写于1903年的《论教育之宗旨》一文是我国最早使用"美育"概念并对其加以界定的论文之一.依佛雏先生之见,王国维一生治学大约可分三期,其中二期又分两个时期,而每个时期的学术研究都各有侧重,即:早期(1897年以前),习举业、旧学;前期第一时期(1898-1907),治哲学兼及诗学;前期第二时期(1808-1911),治诗学(词曲)浸及史学;后期(1912-1927),改治经史小学。王国维研究美育是在前期第一时期,有关论著则主要集中在1903-1907这五年间。期间王国维分别从教育学、哲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四个角度出发,对于美育作出多方位的诊解,阐发了美育的许多重要学理。
  • 摘要:高等院校的公共选修课中艺术类课程,其审美与评价与课程设置的研究,是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环节.关注课程教学的审美与评价认识,研究的如何引领尤显突出.本课题以"公共选修课中的艺术类课程"入手,结合学科一线教学的具体实践,对"高师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审美与评价"的实践进行思考与总结.在某种意义,这种通识类公共选修课程,就是将各专业的大学生们不同的审美关注点集中在一起,通过课堂教学设计与引导的形式,体验艺术家情感的真诚,观赏各种门类艺术作品的魅力.这种跨学科的公共艺术选修课教学模式,不仅仅体现了高校的教学方式,也是体现出现代教学观念的时代同步性,对主导教学的方向与内容深度上有所分析与探索,这是对美的向往与美的评价,并以正能量形式深入大学生成长的引导.同时,也是高校文化艺术教育的长远教学目标之一.
  • 摘要:结合笔者10余年开设大学音乐通识课《音乐文化修养》的深切体会,逐渐摸索提出一套以“比较”为核心方法的教学模式,并将其贯穿在整门课程的全部内容中。近些年来,经过各届学生反馈和同行专家的审议,获得了较为肯定的评价。
  • 摘要:绘本进大学课堂遭遇的最大障碍就是受到现行课程设置的限制。在几乎没有被纳入大学生培养方案的情况下,如何引进绘本进行教书育人,的确是个问题。鉴于前文所述绘本对于培育国民素质的重要意义,作者建议高校尤其是高师院校,尽早将其纳入培养方案,从而在制度上确保绘本的阅读普及。在没有被纳入高校人才培育体系的情况下,高校教师可以结合各自的专长和兴趣,开设一些相关的选修课,或者在自己的选修课中引进绘本进行辅助教学。
  • 摘要:新媒体时代,不仅审美是供给大学生精神世界的给养,媒介也在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和想象。作为当今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两种重要能力,新媒体素养和审美素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即统一性、交融性、和谐性。因此应完善新媒体美育课程体系,建设新媒体美育师资队伍,搭建高校美育新媒体平台,开展新媒体美育校园活动。
  • 摘要:中国美育网成立十年了,这十年的时间正是中国当代美育从低谷走上高地的关键节点.文章梳理中国美育网的十年历程,也可以管窥中国当代美育在这最关键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中国美育网以及网站本身的内容,正是中国当代美育的十年缩影.
  • 摘要:审美本质就是一种自由的活动。审美能力因此呈现了一个社会实践个体全面发展的自由属性。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讲,就是审美能力越高,审美活动越是丰富,人就越自由,而人的自由就是全面发展的目的。当然,反过来也能印证高尔泰的一个命题,“人愈是自由,美就愈是丰富。”所以,自由教育不能不把美育放在核心位置。只有在教育中提升学生的审美精神和鉴赏能力,才能实现自由教育的目标。
  • 摘要:对于名著《红楼梦》的赏析,之所以有别于其他诗词歌赋赏析的美育系列课程,尤其表现为其中所牵涉的纷繁复杂的红学论题。譬如,《红楼梦》复杂的版本问题、《红楼梦》正文与脂批的关系、小说中人物年龄忽大忽小的矛盾、某些“小人物”忽隐忽现的问题、红学史上关于《红楼梦》著作权的论争、曹家家世生平的问题、《红楼梦》的成书问题以及红学诸种派别之争等等。此外,除了涉及这些纯学术探讨,《赏析》还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从文学创作的角度体察曹雪芹创作观的问题。基于此种考量,不妨可以说,《赏析》的作者除了要具备一位文学接受者从受众的角度对《红楼梦》进行文学鉴赏与评论的基本质素以外,还需具备非常专业的红学知识与作为红学家的独到眼光,更应具备从文学创作的角度、以一介小说家的身份对《红楼梦》的创作观进行多重观照的宏阔视野。这种集评论、研究、创作三位一体的“赏析”使得该作有别于通常所见的“赏析”之作,因而更加具有了其不容忽视的综合性价值。因其“综合性”,所以作为接受者的高校学生所获得的教育与美育意义也应是综合性的审美教育体验。
  • 摘要:因为笔者在哲学系工作,对设置哲学系的美学课程也煞费苦心,作者在设置美学课程的时候,也贯彻哲学美学向文化美学转向的定位,力图更体现美学的时代特点。对哲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美学课程有三门,分别是美学导论、美学史、艺术哲学与审美文化。
  • 摘要:所谓"审美教育",也可以简称为"美育",它是一种运用审美对象,特别是各门类的艺术作品作为手段,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水平、审美趣味,最终培养造就全面自由发展的人的特殊教育.一般说来,它具有三大特点:寓教于乐;怡情养性;潜移默化.它的实施主要有三种途径: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它主要有三种型式:感美教育,立美教育,创美教育.审美教育可以保证每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那同时就是保证了所有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这样就是保证了小康社会的建设,也就是保证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保证着共产主义大同社会的建设.
  • 摘要:作者认为在本科生阶段,以作家作品的讲解和接受为主,同时将文学欣赏和评论的方法论的内容贯穿于其中,要求是能够写出像模像样的当代文学评论;在研究生阶段,讨论文学史,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热点问题;在博士生阶段,切入思想史,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现代中国政治一思想文化思潮的内在关联。这样做也合乎历史的顺序和逻辑的顺序相一致的要求:文学史的最小单位是具体的作品,文学是通过诸多的作品构成其历史图像的。同时,考虑到学生将来的工作去向,到中小学任教,对中小学生讲解文学作品,首先需要的是文本分析,是阐述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史的知识是第二步的要求。
  • 摘要:就人格修养和对中国艺术的贡献而言,李叔同(弘一大师)都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思想史的伟大人物之一.李叔同的人格以及他的人格教育思想在当时及以后都产生了广泛影响.而其艺术教育思想堪称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的典范,同时也构成了弘一大师审美教育思想的最重要方面.作者认为,在弘一大师看来,审美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完善的人格才能担当起社会的责任,因此,也可以说,艺术教育乃至审美教育是联接社会和个体之间的重要桥梁.
  • 摘要:美育质量测评数据,同时,在监测和收集学生审美发展的数据,不可以脱离学生具体的审美体验活动。也就是说,最科学的美育质量监测,需要让被监测者保持在实际审美活动,实际的审美体验状态中,任何事后专门的脱离审美实际的问卷调查和测验,都可能影响监测结果与结论。因此建议:在美育进行的过程中,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表现和审美创造,并通过作业实际审美成果,进行评价与监测.
  • 摘要:在中国当代文艺思想中,"艺术真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它既是一个本体论的概念,又是一个价值论的标准.批评家们既用它来指称文学作品的某种品质,又用它作为评判文学作品优劣成败的重要标准.但认真思考,这个概念存在许多问题,有必要重新进行厘清.笔者以为,传统的艺术真实观折射了我国当代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是对生活与艺术的区别问题;然后是过于重视艺术的教育与认识作用,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艺术本身的特质,最后是艺术真实的评价标准问题。
  • 摘要: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情操教育,它通过培养人们体验美、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升人们审美素养,从而使人们具有喜爱美、欣赏美、识别美的良好习惯,涵育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因此可以说,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其使命和目标就是"育美".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学校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场所之一,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育美"的职责.高师院校作为未来教师的摇篮,担任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师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也理应承载着培养未来教师美育意识的重任。所以有必要积极探索高师美育与育美之“道”,为推动教师实施美育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基础,明确了方向。
  • 摘要:高师教育不仅要培养尚未完全社会化的大学生具备理论专业能力,更重要是塑造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素养和自觉的人文情怀。当代大学生都是玩着电玩看着动画片长大的一代,西方的文化和艺术形态的影响,很容易使他们对民族文化民间美术的审美缺失。民间美术作为大学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成为大学生软实力提升的必要途径。
  • 摘要:教师审美素养对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极为雄辩地显示了提高教师审美素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提高审美素养的时代要求。要实现审美素养的不断提高,达到更高的审美境界,建议教师自觉系统地学习美学、审美教育理论知识,经常主动地参加审美实践,做到积极追求,持之以恒。
  • 摘要:分析了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现状,建议树立正确的审美教育理念,加强自身审美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多种审美能力,发挥学生的审美主体作用。
  • 摘要:意境理论作为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核心,包含着艺术灵动之境与宇宙人生真相的互渗互溶,包含着虚实相生、时空合一与道艺沟通的深刻内涵,将宇宙创化的生生节奏与音乐化的玄冥艺境紧紧相合,表现出“生命艺术化”与“艺术生命感”在本体层面上的合而为一,成为艺术化人生理想的根本依据。
  • 摘要:禅宗不诉诸盲目的对彼岸世界的信仰,不主张隐居避世,而向内要求真如自性发挥作用;真如之妙用又不能执空,落入枯坐冥思,而强调面对外境的运用;真如妙用不是抽象的思虑活动,而是一种感性活动;不被各种杂念困扰、粘着,而凝心专注于眼前所现之境。可见,作为禅宗之核心的真如妙用是一种审美观照活动。绝大部分审美者都难以成为禅宗教徒,只求通过禅宗审美方式来丰富、调节自己的心灵世界。但如文所述,这种审美所建立的世界,拆除了“我”与众生的界限、隔阂,实现万物一体,生命体联为一个相互感通的整体,保持彼此牵动的敏感。这种心灵状态不是对人和物进行唯利是图的逼索、设置,相反,因其提供了一切爱得以存在的基础,故有助于对抗冷漠的原子主义生存状态。
  • 摘要:传统文化进入美育实践,目前可以约略概括三种基本路径,即客观主义路径、绝对主义路径、视角主义路径.三种路径各有特点,又各有值得警惕之处.所谓传统文化进入美育实践的当代性,内涵有三:传统文化一直活在当代社会文化之中,活在美育实践之中,否则,传统文化就是死的文化,美育实践是无内容的美育实践;传统文化的“活”,既可能是自在的,也可能是自为的,美育实践需要将自在性转化为自为性,这正是美育实践的当代意义之所在;美育实践的核心在于“美”,在于美的原初的“感性”维度,正是在于,“感性”的美与“活着的”传统文化之间,历史地、逻辑地存在契合点:对于传统文化而言,这一契合点正是其活的存在的实践根基;对美育而言,这一契合点则是其展开的物质土壤。
  • 摘要:蔡元培融汇了儒家人文传统与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既在“美学教育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却是不存在的自由的无阶级社会”上与弗莱心意相通,但在“艺术担当起世界的拯救功能”上与海德格尔等人又天然地契合。蔡元培言孔子思想为“一是毫无宗教的迷信,二是利用美术的陶养。孔子也言天,也言命,照孟子的解释,莫之为而为是天,莫之致而至是命,等于数学上的未知数,毫无宗教的气味,孔子的精神上,毫无宗教的分子”。儒家的君子人格正是打破西方“奇怪的双重绳索”的要义所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