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中外教育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外教育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外教育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武汉
  • 出版时间: 2011-08-18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学院

会议文集:中外教育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现今日本高校的国际合作的主流问题关注的是,如何有效地联合或结盟,在教育质量、学生入学率、教育服务的扩展与创新性管理方面提升大学水平.然而,由于在引入新的人力、预算及机构改革制度上的意见不一,这些目标的实施却是迟缓的.但是,相关人员仍认为,改革是利大于弊的,能够提高未来的教育质量.rn 本文探讨的学习问题目的在于以“外部理论”为基础,总结正面的外部效应的收益,讨论如何开展领先性的国际合作。笔者援引泰国教育部的一项计划,作为上述外部效应的实例 2003年,泰国教育部开展了一项改革,在教育部颁布新教育法后,该国的高校进行了结构调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改革之一就是重组高等教育机构,当时22所高校经院系重组后增至151所。高度教育委员会(CHE)制定规章、提供支持,并进行后续活动,在学术自由与促进科研的基础上监督并评价高校管理。为了促进不同类型间高校的教育交流,提供不可或缺的学术机会,CHE实施了泰国网络大学(TCU)计划。作为一种知识与教育中心,TCU利用国内学术网络设施与最新的技术手段为所有高校提供多种多样的学术服务。此外,ICT不仅仅局限于高校领域,而且还被运用到中小学教育、国内服务培训、继续教育和非正式教育之中。TCU在国际合作中发挥的作用,总结其呈现的正面的外部效应。
  • 摘要:Over the last couple of hundred years we have pursued an experiment,it is anrnexperiment which sees how far we can go on our own, to the exclusion of all other life on earth, a selfish course,a course has led towards an increasingly human-centric world,through opportunistic designs that have generated more and more technological and industrial solutions in response to the challenges of living on earth. It is ultimately,a lonely course to take,lacking vitality, harmony and comfort that come from being amongst other beings i want to suggest that there is a much more interesting alternative direction on offer, if only we choose to look. But if we look,we soon recognize that we need a new map to guide us forward on our journey. Around the world, that journey is just starting,some of the scenery is very familiar, and some is not and needs much better mapping.There is a clear choice, one is to continue with business as usual and trust that we can work through the problems with mare and more industrialization,the other is to choose to start with the new map in order to provide ourselves with a better sense of direction, and to get that direction we need to be guided by Nature.
  • 摘要:本文将分析对于选拔性考试制度在课程领域内进行国际化的影响。根据近期对美国小学的实验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对在选拔性考试制度下现有课程范围进一步窄化的忧虑。此外,在这种考试制度下对弱势生进行的死记硬背式的技能训练导致了学生认知水平只能达到布鲁恩感知理论构架的最低水平。鉴于此分析和评论,本文认为需要进一步扩大课程范围。针对所有学生的课程应包括一个具有活力的人格教育。如果世界头号国家的公民想要在伦理道德和技术等棘手问题(诸如可持续性的农业及全球变暖问题)上取得进展,这样一个包含人格教育的广义课程将是必需的。汲取语言分析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这个具有活力且以疏通问题为导向的人格教育是能够理论化的。文章最后建议教师培训及发展对把人格教育项目推进到课堂实践中是必不可少的。
  • 摘要:本文从2010年11月文部科学省《学习指导要领》对综合实践课程的要求入手,通过对综合实践课程中学校整体规划、校内环境及课程组织等梳理,并以川崎市国际教育的开展历程为例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试图提出日本中小学关于开展国际教育的建议。
  • 摘要:就20世纪上半期的中外文化教育交流而言,中美之间的交流颇有特色.它不同于英国以国家名义建立的教育交流组织,诸如中英科学合作馆等,而更多地是以独立机构的名义来进行合作,这种合作主要表现在大学领域.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美国大学的崛起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引入注目的现象.后来的世界名校,诸如哈佛、耶鲁等,都在此时崭露头角.此时,哈佛大学与中国在学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对象相对明确,而且时间相对持久,哈佛大学与当时中国的知名教会大学——燕京大学便是主要合作对象,并且两校之间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具体合作的运行,这就是广为人知的哈佛—燕京学社.rn 哈佛-燕京学社在中美文化交流方面的双向沟通作用。 在近现代中国的诸多知名学者中,受过哈佛-燕京学社资助或与之有关的中国名人不胜枚举,他们都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哈佛大学而言,哈佛-燕京学社是中美两国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非官方组织,它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美国学者对中国社会和文化进行研究,促进了美国学界对燕京大学而言,哈佛一燕京学社,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国大学与美国大学交流的对中国的关注与研究。从哈佛-燕京学社对中外文化交流中可以得出文化交流机构建设是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中外文化交流要体现交往主体平等、优势互补,中外文化交流机构要做到宗旨明确、组织体系严整、运作规范,争取足够的资金是保证中外文化交流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 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中的最大难题之一,迄今为止,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可以说是困难重重.而在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尤其如此.但国联教育考察团1932年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建议却使得我国职业教育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对此,加以深入考察,于今大概亦不无裨益.当前我国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存在教育管理权混乱、课程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建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设立唯一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建立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注重实际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的培养与培训、组建职业教育协会。国联教育考察团报告中关于职业教育的建议基本切合中国当时的教育实际,加快了政府干预职教步伐,促成一系列职教政策、法案的出台,促进中外教育交流。
  • 摘要:将社会形势、时代背景与近代学校教材史结合起来考察,更能表明留日学生翻译日本书籍,编译引进诸多不同学科门类教材的角色担当与价值作用。维新运动时期,由于兴学热潮的出现,近代普通教育的创建,我国近代新式学校教材内容更加丰富,类型及形式都明显拓展,为教材走向制度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洋务运动时期中外学者合编西书或教材向国人独立完成编纂的方式上的转变,有重大而积极的意义。清末10余年间的译书取向由“译西书”向“译东书”转移,留日学生组织了译书汇编社、教科书译辑社、会文学社、国学社等译书团体,它们与归国留日学生一道,所翻译的日本学校教材填补了我国此期学堂自编教材的不足,直接推动了学校教材编写的历史进程。
  • 摘要: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长期封闭的大门后,手持武器的侵略者为身着教袍捧着《圣经》的传教士"争"到了来华传播西方文化教育的权力和机会.传教士自西而东,一时成为西方文化教育在中国传播的主要载体.他们在中国开办学校及其文化机构,几乎占据了近代中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半壁江山,成为中国人了解国外文化教育的窗口和19世纪60-70年代以前中国人接触国外文化教育的主要媒介.如果说其时中国对它的外部文化教育的了解犹如坐井观天的话,那么传教士创办的学校及其他文化机构,则如同井口.这个"井底之蛙"通过这一个狭小的井口了解到了教育的救国、强国、富国功能,近代教育的发展这才大行其道.rn 鸦片战争后,纷至沓来的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办起了学校、出版及医院等慈善机构的同时,亦通过各种媒体宣传介绍了西方国家的女子生活和教育情形,其中主体内容之一又是女子接受教育的情形。他们在经意和不经意中揭示了西方列强富强的原因。来华传教士最早鼓吹兴女学。国家振衰起微完全取决于女子之大半是否受教育。普及教育乃中国救国的唯一途径。西方传教士通过各种媒体介绍了欧美各国女子教育、女子生活的有关制度与状况,其中部分地涉及女子教育的兴国改良社会风俗的功能问题,打开了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思路,使女子教育在近代学制上占有一席之地,使中国女子自有史以来第一次跨入学堂大门与男子同窗共学,从根本上扭转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尊女卑”的陈规陋习、陈腐制度,自信自豪地出现在社会各行各业,为社会进步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如果女子目不识丁,男子教育要普及巩固也十分困难。因为男子“独学而无友,必孤陋而寡闻”,家庭不可能形成读书的文化氛围,男子教育的普及必定发生困难,欲收普及教育救国之效,实为天方夜谭。
  • 摘要:买办、通事、传教士是英语观念之启蒙。由于政府对有强烈愿望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设置了性命效关的障碍,导致民间通事为了获取生意的优势而去主动接触外语。坚船利炮不是西洋人制胜的所有原因,但的确是这种武力因素冲破了清政府人为设置的“语言接触”的障碍—作为随之而来的结果,中国上层知识分子“被迫”开始学洋语,识详务。各地同文馆、学堂的创立是英语教学的发展。同文馆作为中国最早的外语学堂,从早期的英法语种开始、到19世纪90年代已经具备了世界最重要的几大语种的教学力量,可以说当时中国外交上主要国家的语种都已包括在内。从教育史角度讲,京师同文馆是我国学校正规英语教学的正式开端。我国大中学校普遍开设外语课开始于1903年。教学语言之争、西学东渐使得英语教学本土化。由于通商、贸易的需要,在国内懂得英语的人才变得炙手可热,所以,既能够学习到英语又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教会学校,受到广大贫困阶层人士的欢迎。汉学和西学兼修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实践,英语便成为沟通中西方文化的载休和桥梁。有了英语这个工具,中西方对于对方的认识变得更加深刻和准确,这对于中西方的沟通和交流是十分重要的。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争论是1890年传教士大会的重大事件。通过激烈的争论,原来开设英语课程的教会学校进一步将英语作为教授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媒介。rn 总的来看,民国初年中国英语教学发展变化是因为下列因素才开始的。一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化与对外交流。二是中国对外联系和中外交流的加强。三是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 摘要:如果说全纳教育是对教育公平、自由与多元价值执著追求的美式理想主义"乌托邦"的话,个别化教育计划(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简称P)就是试图将全纳理想付诸实践的为数不多的工具之一. 1975年美国福特总统签署的《教育所有残障儿童法案》(即人们熟知的94-142公法,简称EHA,后来在1990年、1997年、2004年三次重新修订,简称为IDEA: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以法律的形式总结了50年代以来美国回归主流与去机构化运动的成果,规定了个别化教育计划、最少受限制的原则(LRE)、非歧视性鉴定等五项体现回归主流精神的基本原则;确立了为残疾儿童提供免费、适当、公立教育(FAPE)的目标.rn 与全纳教育一样,TEP体现了西方近代以来对于自由、平等、多元的社会文化价值观,是西方民主的教育理念在特殊教育中的体现。IEP对教育平等与自由有着执著的追求,具有美式理想主义的特色;另一方面,IEP试图通过一系列系统、繁琐的程序与步骤确保完美的理想落到实处,是特有的美式实用主义在教育中的体现,是对理想的制约与羁绊,使其不致成为空想。IEP蕴含的正是美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实用主义是其本质,披的却是理想主义华丽外衣。 国人青睐IEP除了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的动机外,有两点基本考虑:其一,IEP似乎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因材施教”的思想,是我国古老教育智慧的具体化。其二,国内文献认为IEP是特殊教育的基石,是实施特殊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rn 从操作层面来看,在我国IEP几十年的实践不尽如人意。出于应付检查临时制作的IEP多;按照科学、严谨的程序制定与实施的IEP少;班主任闭门造车独自制定IEP的多,多方专业人员有效参与IEP制定与实施少;屈从于上级压力被动制定IEP走形式的多,主动制定iEP并相应实施个别化教学的少。
  •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出国留学人数显著增加,尤其近几年来,参加“洋高考”的内地学生大幅度增长,小留学生出国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洋文凭”。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现实动因各不相同,主要有:规避国内激烈的高考竞争;对于国内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不认可;对未来就业形势的判断;一种盲从的心态。 不断升温的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出国留学热现象,其弊也日益显现:一是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出国留学如不加以规范、引导,任其无序发展,会给我国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造成人才和资金的大量流失;二是中外学校在语言、生活、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给留学生带来较大压力,也给部分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三是高昂的留学费用给学生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四是留学生的价值观容易发生偏向,与国内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程度的隔离。由此引发了提升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思考。基础教育国际化的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理解国际的重大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及全球意识,提升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力。rn 基础教育国际化应注重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改革陈旧的教育模式,在“走出去、请进来”的大背景下,采取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和协同创新等方式,关键在于“为我所用、自主创新”。在参与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应当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抓好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教育国际化始终面临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关系的挑战。教育国际化必须是一种双向交流。一方面,国际化是建立在充分理解本国教育特色基础之上的,通过开展国际化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减少文化冲突,增强学生的国际素养。另一方面,在比较的基础上,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文明存续了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注重将中国常规基础教育优势和国际教育精华相结合。对西方教育合理内核的肯定也要实事求是,避免盲目拔高。
  • 摘要:在19至20世纪的德国历史中,大学生在一系列重大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有人认为,早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德国大学生就已经颠覆了一个共和国,而60年代席卷欧洲的大学生运动浪潮不过是这种能量的再次爆发.在德国学术界,学者们不断反思魏玛共和国(1919-1933)失败的原因,并指出,民主制度的失败原因之一在于它没能赢得年青一代的拥护.而在年轻人当中,具有高级文化知识的大学生最终向纳粹倒戈成为尤为引人深思的问题.rn 20世纪60年代,在世界风起云涌的大学生运动浪潮下,联邦德国的大学生运动重新激发了人们对魏玛共和国时期大学生的政治态度的研究兴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与民主或独裁制度的关系成为焦点。世界上首篇从一手档案出发研究“纳粹大学生联盟”的博士学位论文(纳粹大学生联盟史》在美国诞生。这篇论文的出现为大学生史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它将研究的基础建立在丰富的原始史料上。研究大学生的生存困境及右倾激进运动,还需要详细分析与之相关的各种各样的职业群体或社会群体。70年代末以后,随着大学生运动的退潮,对魏玛时代大学生史的研究又进入了瓶颈期。90年代后,随着德国的重新统一,苏联将许多珍贵的档案文件交还给新德国政府管理。从这时起,之前由“高校学研究中心”开启的细化研究方法得以发展,学者们开始细致研究大学生及其活动,带动大学生史进入了欣欣向荣的阶段。魏玛时代大学生史的研究题材也因此变得更加广泛,内容更加细化,从宏观领域进入微观领域。政治文化研究不再是政治学研究的专利,而成为历史研究的新宠。大学生史的研究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方法、开辟新路径。在德国,越来越多的史学家开始用政治文化分析的方法重新透视魏玛时期的大学生,观察他们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感情表达方式对共和制度的影响。
  • 摘要:韩国的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快速成长,尤其是韩国大学数量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从下表中可以看出,从1980年以后开始到2008年为止,建立了19个专科大学,大学数量增加到了101个,而且1990年以后大学的数量也快速增加,大学数量之所以如此快速增加主要是由于1996年后半期引进的大学成立准则主义.由于伴随着低出生率所带来的大学生的减少,伴随着国际化产生的教育市场的变化以及信息化所带来的多种教育形态的变化,导致了现有的大学数量扩大要求质量竞争的变化。随着人口的减少所带来的入学生数量的减少,环境趋于国际化、信息化,对大学的相关社会性认识也发生了新颖的变化。仍面临数量膨胀无法向提高质量水平发展、用政治头脑来解决大学问题、过于重视大学学历的问题。以此危机状况为契机,各个大学在减少入学定员的同时逐渐把学生数的比率符合OECD平均率,应该努力确保多种财政的源泉,改革大学的构造,撤销不良大学,韩国大学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再加上限制荒唐的大学经营,将会阻止大量不良大学的成立。最终在适应时代变化的同时,提高韩国大学的地位,达到引导大学发展的效果,真正把危机转换成机会。
  • 摘要: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在世界上闻名遐迩,特别是它独特的"双元制"模式成为许多国家学习的榜样.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引入及在中国的试验,是中德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一、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在中国的试验及成果德国的"双元制"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介绍到中国,最初被译为"双轨制".rn “双元制”各项目和试点所取得的经验在中国职教界产生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促进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界(企业)的交流合作,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借鉴德国经验关键在于抓住其精神实质,借鉴的前提是对德国职业教育的全面了解和深入的研究,认识和掌握其中隐含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做到“取其神略其形”。积极创造借鉴的条件,找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可操作的借鉴方法,在借鉴德国职教“双元制”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逐渐形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和教育模式改革的重大创新,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施行。以立法的形式,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个人在职业教育中的责、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深化国际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全面提高中国职业教育的质量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 摘要:美国学校的公民教育是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两大意识形态的战场.拉科弗将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视为分裂美国的两种不同的道德观和政治观.他说,"在今天的美国有两个不同的自由观,产生于分裂这个国家的不同的道德和政治世界观."墨菲指出,今天美国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争论很大程度上与其早期关于学校宗教教育的争论一样.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道德家都认为他们的道德是普遍的,是公共学校适当的基础,自由主义怀疑保守主义的道德教育正如保守主义怀疑自由主义的道德教育,"对公立学校道德教育的建议就因此成为广泛的文化战争的前线".实际上这两派的论争遍及美国公民教育的各方面.rn 本文主要分析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两大美国的意识形态在关于公民教育的本质、社会科的课程和公民道德等方面的论争.虽然美国的公民教育存在保守主义与进步主义之争,但总的说,保守主义占基础地位,进步的自由主义似乎只是补充。作为基础,它保守其政府结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传统的道德价值。这些构成了美国公民教育的底线,谁触及这些底线,就可能面临无情的打击。虽然自由主义因为要求关注社会问题而备受保守主义的攻击,但并没有背离美国的传统价值。如埃文斯指出,鲁格、康茨及杜威等人“是社会建构主义的‘十字军’,其观点是救世主义的传统的现代表达,用‘新语言’表达传统信仰,即对通过学校教育进行乌托邦改革”。这两派的论争促成了公民教育的完整性。也就是说既要培养保守传统价值的公民,也应强化学生批判不同价值观和改造社会的能力;既要传递历史与文化、政治与经济等不同学科的公民知识,也要注重培养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培养明确的道德价值,又要注意道德的情境性,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选择能力。
  • 摘要:当今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教育现代化是必然的选择.中国在迈向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既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优势,依照中国国情行动,又要广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学习和借鉴各国的先进经验.也就是说,让国际视野和本土行动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一体两翼".rn 中国教育现代化有一个发展过程,为适应国际教育交流的需要和发展,应重点解决教育国际化的理念和视野、教育国际化和本土化关系、教育现代化技术层面等问题,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是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产生矛盾于本国,;然而事实表明,两者并不相互排斥。两者之间可能会一国的教育植根服务本国,具有本国特征,这是该国教育得以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内生动力。教育现代化问题,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技术、师资队伍和人员交流等方面,各国可以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教育文化传统等,开展灵活多样的国际合作交流,使双方或多方的合作共同受益,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 摘要:从1914年郭秉文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成为留美学教育的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到1950年傅统先、刘静和及卢惠卿等博士毕业,20世纪上半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的共有49位中国留学生.本文收集了相关的博士学位论文及一些可资研究的相关史料,对留学博士生名单中人物的性别、出生和籍贯、地位和影响等进行了考证。可以说,这份名单承载了几代学人的心血,可谓意义深远。揭示这份名单背后所蕴涵的历史价值,从丰富和理解中美教育交流历史出发进行初步的研究提供了可能。rn 综观49篇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与研究取向,可以发现,其中有28篇即近6000的博士学位论文是以中国教育及其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尽管其依据了西方尤其是美国在当时世界范围内属前沿的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体育学等方面的各种理论和方法,但这绝非是因为留学生对自己国家的教育问题相对了解而容易入手,而恰恰体现了留学生对于自己国家教育问题的关注,以及体现在他们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中的学以致用的精神。
  • 摘要:简介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庚款"留学选派概况,就中比庚款委员会、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等三个团体的相关情况依次加以分析。中比庚款委员会成立于1929年4月,人员构成为中方教育部、外交部、内政部、财政部、卫生部、铁道部正、副代表各一人,比方为正、副代表共九人,设有中国留比学费基金(美金债券22万元),收入一部分用于对中国留比生的日常资助,另一部分用于不定期的留比考选。该会是较早举办正式留学考选的庚款组织,成立后不久就计划组设考试委员会,“派遣国内学生赴比求学”。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系沿袭1925年4月签订的中法新约成立,该会投入中国留法教育的经费分为两项,其中大部用于对中国留法学生的日常资助,另有少量用于不定期的留法考选活动。与留比考选的境遇相似,留法考试也因抗战的全面爆发陷入停顿。美国对华退款兴学的计划行动最早,体制也较为独特。根据1924年的中美还款新约,美方除继续以庚款资助清华学校选派留美生外,还与中方合组了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简称“中基会”)。成立旨趣和首要活动并不以直接举办留美考试为重心,而更为专注于其他中美文化交流活动及发展中国国内文教事业。“中基会”留学选派之举,往往不囿于系统考选的方式。rn 从抗战前举办的五届庚款留英考选来看,教育部的监督管理在形式上确有一定增强,但庚款会许多具体试务并未对当局言听计从,甚至不乏搪塞抵触之处。即使是作出了某些必要的让步,也是为保障考选顺利进行而采取的主动调适,并非迫于行政命令下的被动应对。然而,随着抗战的全面爆发,该会不得不在战时的特殊局势下审时度势,对当局逐步采取更为合作的态度。rn 回顾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庚款留英考试,自1933年始,先后举行九届,历时I3年,实际共计录取学生193名。公正地讲,其程序之严谨、成果之卓著、影响之久远,皆毋庸置疑。然作为一段屈辱历史的见证,在国人心中的阴影始终难以消退,教育部能将考选权收归国有,倒有些“收回教育权”的味道。但令人惋惜的是,直至南京政府败亡前夕,留英考试才被强行捆绑在统一考选这架岌岌可危的马车上,自然亦不免惨遭随之覆灭的命运。
  • 摘要:"在中国现代学科的构建当中,日益突起的留学生新知识群体发挥了核心作用."他们不仅将西方现代学科知识完整地移植到中国来,而且身体力行,成为中国学术发展的奠基人.作为舶来品的教育史学科,从零星知识引进到学科体系形成,无不浸染着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辛勤努力,他们逐步成为推动中国教育史研究的核心和主角,对学科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开创性作用.通过整理近代研究中国教育史的留学生基本情况,留学生学科背景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从事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留学生以留美归国的为主。学历层次高,研究成果学术水平高。在中国教育史学科创立过程中,留学生们都能从理论自觉的高度,来探讨“教育史”概念,并能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些理解和认识,极大地丰富了教育史研究的学术内涵,提高了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学术地位,促进了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作为教育学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基础性学科,中国教育史研究者大多都从丰富教育学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学科价值。教育史观的形成和丰富,表现了中国教育史学科意识的增强和学术研究的深入,是学科创立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海外归来的留学生,要么受过系统的史学专业训练,要么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学专业培养,理所当然地成为当时各类学校承担“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的主力军。
  •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日两国和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日双方政府针对留学生教育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政策以纠正偏颇;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学子们对出国留学的认识和需求发生转变,他们已经能够冷静地思考、判断,慎重地选择自己的留学去处.以前为打工赚钱而出国留学的现象已基本消失,出国学子多数为以获取更高学位为目的的高学历生,甚至有的则是为开阔视野、丰富阅历而出国的访学生,中国学子的留日运动呈现出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rn 日本政府为了吸引外国人到日本留学,向有意留学者开展和提供一站式服务。修改日本的留学考试、入学和入境的相关政策,简化相关签证审核程序,以确保留学生接收计划顺利实施。推进大学的国际化,创造有魅力的大学。营造良好的接收环境,让留学生能专心学习。完善留学生在学业结束后的社会接纳体制,推动日本社会国际化。中国政府采也取了开放的出国留学政策,其总体精神已定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而且在办理出国留学的过程中,国家已不再收取高等教育培养费。rn 从目前的情形看,中国赴日留学生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留日学生的数量多,并且高层次留学人数增多。芝中国学生对“出国留学”认识发生了变化,留学不单是为获取学位,甚至出现了为开阔视野、丰富阅历而出国的访学生、游学生。留学年龄开始低龄化,出现了中学生甚至小学生留学日本的现象。办事方执行政策的意愿和推进的方式与手段、为留学生们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是影响中国人留学日本的主要因素。
  • 摘要:中国和韩国在悠久历史的背景下共存于亚渊地区,具有相同的汉字文化和儒教传统.虽然一时出现了40多年间的中断时期,但是自从1992年8月24日建交以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领域两国之间的交流逐渐扩大并且深化.在中国大学内增设了韩语专业学科,因此中国学生参加韩国语能力考试的应试者逐年增加.现在,韩国大学内也设置了多种与中国相关的专业,而且在韩国很多高中的第二外国语都选择汉语,汉语能力考试的应试者也逐年增加.rn 本文分析了国外留学生、国内留学生、中韩留学生的基本现状,在韩国的留学生中中国留学生最多,为了促进两国教育的发展而需要制定更加体系化的教育交流管理政策的时期,今后,关于中韩留学生教育交流的未来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为了增进中韩留学生的友好情谊,需要努力从政府的角度来制定相关的长期性管理方案。现在中国留学生的增加率占年平均的35. 800,但是由于成绩、未过关者等因素也逐渐出现了留学生减少的现象。在整体留学生中数中国留学生的脱离率相对较多,因此今后需要将“两国之间的两性扩大政策”逐渐转变成“提高吸引优秀的学生和管理的质量”。第二,应该促进并开拓留学生和毕业生友好化的项目。为此在征求两国留学生的意见的基础上,将中韩留学生教育交流扩大到了中国留学生支援项目、中韩友好增进项目等,现在设置了教育科学技术部邀请座谈会、专门咨询中心(国立国际教育院)、中国大使馆教育处等,强化中国留学生使用在线网站监测,制定外国留学生日(5月20日),并为外国留学生计划了多种活动。第三,通过建立中韩教育专业协议会和外国留学生人力DB,使他们在毕业以后能够快速找到工作,更进一步促进中韩交流,为此推出了大学一企业连接就业支援项目,激活以中韩留学生为对象的企业实习生项目,为了支援留学生就业应该扩大变更逗留资格和延长逗留时间范围。第四,为了效率性运营教育交流,需要强化教育交流担当机构的作用。现在由于国家性立场的支援和政策、行政等全面性部分的不足,国际教育交流合作非常薄弱,中韩两国之间的机构合作体系、留学生管理系统、留学研究支援也依旧不足,因此政府为了增进教育交流,专业化进行国际教育的业务,扩大了财政支援,推出高质量、高效率的教育交流体系。
  • 摘要:在中国近代史上李提摩太(1845-1919)是一位驰名中外、影响深远的英国传教士,在华活动长达45年之久.他是一位十分虔诚的基督教徒,于1870年从英国来华传教,本着"天下犹一家,四海皆兄弟"的传教宗旨,为了实现"传福音于万民,不仅救一人一方一国已也"的目的,他通过普济贫弱民众、创办新式学堂等途径,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基督教教化.李提摩太帮助近代经济、文化不太发达的山西创办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具有现代气息的最早的三所高等学府之一—山西大学堂,为山西教育史乃至中国教育史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不仅在山西大学堂创建过程中凝结着李提摩太的心血,而且在其初期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校舍建筑与仪器设备等方面也无不体现着李提摩太英式教育理念的影响。课程设置以西学为主,仿效英式的教学管理、师资队伍以英美人为主体具有西式的校舍建筑与图书仪器设备。山西大学堂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其后来的发展莫定了坚实基础。山西大学堂为山西乃至全国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带动了近现代山西教育事业的发展。山西大学堂以其较早引进和传播了西方先进文化,点燃了中国近代文明之火,对于清末学制改革和新学体系的构建产生了巨大影响,而成为近代地方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从而奠定了其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
  • 摘要:蔡元培(1868-1940)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民主主义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政治的实现,为发展中华民族的教育和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此世人皆知,但是作为翻译家,人们却知之甚少.据查证,蔡元培撰写的有关翻译方面的文章有5篇,翻译了多部西方哲学、伦理学以及教育著作,因此而成为翻译西学的先行者.蔡元培学习德国语言,向往德国文化、多次留学德国,沐浴德国文化,吸纳德国文化,形成翻译思想。对译学的科学界定、提出“一译”、“再译”和“横译”、“纵译”以及“译即易”的翻译思想。从事翻译实践,传播德国文化,翻译了《哲学要领》、《伦理学原理》等名篇。
  • 摘要:本文从高等教育史的视角,探究孔教大学及孔子学院的缘起、宗旨、演化轨迹与文化影响,揭示中国对外教育交流媒介演变的内在逻辑。在近代中国对外教育交流中,民间社团和教育机构曾发挥重要作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先后创办于北京、香港的孔教大学和孔教学院,以"昌明孔教"为宗旨,以汉语教学为媒介,面向海内外传播、传承中华语言文字和儒学文化.21世纪初,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发展及国际"汉语热"的兴起,以中外合作办学为模式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孔教大学、孔教学院举办的经学教育与“弘教”活动,到当今海外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与文化交流,近百年间,中国对外教育交流媒介发生了巨大的历史变迁。rn 对外教育交流的主体,由宗教教育团体转向世俗教育机构,从民间性转向政府行为,其中折射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强烈反差,隐含着内在的发展逻辑。孔教大学和孔教学院是民族文化危机的产物,其对外教育交流活动扩大了儒学文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主权独立是平等开展对外教育交流的政治基础,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严重制约了中国对外教育交流与文化传播。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持续发展,是当今海外孔子学院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化对外文化交流内涵,提升孔子学院的教育层次,是扩大对外教育交流,保障中外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 摘要:20世纪上半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与现代中国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该校为中国文教界培养了大量人才,其中包括一批日后成为中国文教界领袖人物的留学生如胡适、蒋梦麟、张伯苓、陶行知、陈鹤琴等人.二三十年代,杜威(John Dewey)、孟禄(Paul Monroe)、克伯屈(W.H.Kilpatrick)等哥伦比亚大学知名教育家来华,与其中国弟子们联袂主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现代教育改革运动.rn 本文拟在整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立足于全球化的视野,对哥伦比亚大学与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关系作一探讨,进而揭示在当前新的全球化形势下应如何正确处理中西教育、文化关系以推进中国教育改革。教育改革运动对我国传统教育观念进行深入批判,大力引入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理论进行系统宣传。杜威、孟禄、克伯屈等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家来华后,在大力宣扬现代西方教育尤其是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同时,还对中国中小学课程与教材改革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建议,要改良中学教学法,首先须改良高师教学法。他还向国人介绍了美国教育的最新趋势—设计教学法,认为这种教学法不仅使学生自动,且进一步引导学生解决具体问题。通过对哥伦比亚大学与中国现代教育改革关系的考察,笔者认为,在当今全球化发展新形势下,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注意处理好5种关系:即开放与自主的关系、求同与存异的关系、引进与原创的关系、聆听与言说的关系及继承与超越的关系。
  • 摘要:汉口江汉中学始于1922年日本东亚同文会创办的汉口东亚同文书院,它与上海同文书院、天津中日学院一样,属于日本在华创办的教育机构,但规模和影响相对其他两所学校较小.从教育史的角度来看,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日教育交流;但作为日本政治团体——东亚同文会在华中地区设置的唯一一所学校,它的性质与职能却超出了普通的教育机构.江汉中学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存在,它也是中日关系中的一个具体的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中日关系的变化过程,实际上也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发展。东亚同文会的性质被界定为政治团体,江汉中学作为它的下属机构无疑也被视作日本侵华的帮凶。除此之外,作为一个文化教育机构,江汉中学在客观上也产生过一些积极的作用,体现出其社会职能的复杂性。汉中学为日本在华利益服务、为中日教育交流提供了条件、在特殊时期,江汉中学曾对武汉当地民众施以援手,显示出它作为教育机构的慈善性质。
  • 摘要:颜福庆(1882-1970)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中国现代医学的先驱和领袖.他曾任湘雅医科大学校长达十多年.湘雅医科大学是一所具有美国基督教背景的学校,是中美医学交流的产物.在将西方现代医学引入中国湖南的历史进程中,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此过程中,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颜福庆,则对这种东西方医学交流的顺利开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湘雅医科大学是中美医学交流的重要成果,而颜福庆对湘雅的创办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颜福庆的推动下,由雅礼会主办的高质量、高标准的湘雅医科大学得以顺利开办,并迅速发展。颜福庆等人成功促成中外合作办理医学高等教育,开创了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史上中外合作办学的先例。作为首任校长,颜福庆长期主持湘雅医科大学的工作,积极传播西医学理论,发展了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现代医学高级人才。颜福庆在湘推的这段经历,包括此前在中外基督教医学院就读的经历在内,对其“公医制”“预防医学”等重要现代医学思想的形成,也有重要的作用。最后,在颜福庆的领导下,湘雅医科大学的师生(包括湘雅医院的医生),利用现代西医技术,积极从事医学实践,为湖南民众解除疾苦,促进湖南卫生事业发展。
  • 摘要:在著名的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Harvard Yenching Library)墙上悬挂着一幅大照片,照片上是一个清代官员打扮的中年人,头上顶戴花翎,身着官服,足蹬皂靴,清癯的脸上生着一双睿智的眼睛.他就是第一位到美国名校任教的中国学者戈鲲化(1836-1882).130多年前,戈鲲化远涉重洋赴美执教传授中国语言文化,开哈佛大学汉语教育之先河,在中美教育交流史上写下了光彩的一页.这是中美教育交流史乃至整个中外文化教育交流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 戈鲲化最终能成为哈佛大学聘任的汉语教授合适人选,受聘赴美出任哈佛汉语教职,担当中美教育交流的重任,是由戈馄化学养深厚,汉语言文学功底厚实、具有教授西方人士学习汉语的经历和丰富经验等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在哈佛“戈鲲化是作为语言教师被聘任的,但他显然并不完全满足于这个角色。他的文化自豪感决定了他更想做一个文化传播者,而不仅仅是语言教师”。为了把诗的精神带到美国,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文化,戈鲲化不遗余力地传播中国诗歌文化,还专门编撰了一本辅助性教材《华质英文》。作为具有开拓精神的首位赴美执教传授中国语言文化的先行者、中美教育交流的先驱,毫无疑间,戈鲲化的美国之行及他在美国所进行的中美教育交流活动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中美跨文化教育双向交流的正式启动。树立了一位富有声望、内涵深刻的中国对外教育交流汉语教师的崇高形象。作为哈佛大学聘请的中文课程班首位汉语教授,戈鲲化在哈佛首次成功开设中文课程班,创立哈佛大学汉语教育的成功尝试,开哈佛汉学研究之先河,被公认为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
  • 摘要:在清末民初,中国私立大学就开展了国际合作办学的活动,出现了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独办的学校,以及外国同中国机构在外国境内或中国境内合作办学的学校.这种办学模式客观上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学术界对中国近代私立大学国际合作办学的关注度有限,研究不太充分.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对当今民办高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n 近代中国私立大学国际合作办学具有中国与外国合作创办私立大学、中国私立大学与国外大学建立校际合作研究机构、中国私立大学海外办学等类型,具有延聘外籍教师、以海外投资作为经费筹措的主渠道、邀请知名专家来校访学等特征。近代中国私立大学举办的国际合作办学活动,丰富了私立大学的办学类型,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弥补了国家高等教育的短缺,促进了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其办学举措对当今民办高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经费筹措集道应多元化,政府要予以扶植。近代中国私立大学举办的国际合作办学活动,使中国高等教育呈现出一种动态开放的状态,促使了中国高等教育日益成熟,进而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 摘要:"社会教育化"与"教育社会化"人们经常使用,耳熟能详,但是,长期以来,在学校教育的视阈下,二者的含义及其关系并未得到科学合理的解释,二者的来源以及争论也未得到满意的回答.随着中外教育交流的日益丰富以及社会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随着中外终身教育的交流以及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社会教育化"与"教育社会化"的论争及其价值日益彰显,本文试从近代中外教育交流的视角就二者的内涵与论争过程作一分析,以明了各自教育的特质与价值,分析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教育"的缺失.“社会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影响着我国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了后来社会教育理论与事业的繁荣,这种思想是“社会教育化”的源头。在探讨社会与教育之关系中,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普遍都承认,社会与教育有重要的关系。教育具有社会性,教育具有社会功能。社会具有教育性,社会具有教育功能。教育功能与目的不仅仅是学校的特权,教育功能与目的的实现应该透过社会来进行。rn 通过比较可以看到“社会教育化”与“教育社会化”二者各有各的侧重。“社会教育化”的主词是“社会”,强调的是社会应该办成一个教育型社会、学习型社会,做到“社会就是学校”、“生活就是教育”、“教育社会化”的主词是“教育”,它强调教育应该具有社会性,“教育就是生活”、“学校就是社会”。“社会教育化”是社会教育学研究的问题,探讨的是社会的教育功能;“教育社会化”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问题,探讨的是教育的社会功能。
  • 摘要: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在对外进行文化教育交流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末汉初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人去了解异域的文化教育,到唐代时曾形成一个高潮.尽管之后交流有所衰落,但时至宋元时期仍是很频繁.在中外文化教育交流史上,作为对西方先进教育思想、制度进行吸纳借鉴的重要途径,西学东渐成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推动力.学界对教育视野下西学东渐的研究成果是十分丰富的.但是,也存在着尚需继续探讨的问题.rn 在中国的历史上,成规模的西学东渐有两次,一次是明末清初时期,另一次是清末民初时期。由于传入广度和深度的局限性,同时也由于是以传教士为主导的较为平和的传入,明末清初时期的西学东渐,并没有对中国传统社会发生变革性的影响。从广度、深度以及影响上看,清末民初时期的西学东渐远远超过明末清初时期的西学东渐,为近代中国的转折提供了强大的外部推动力。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部入侵势力坚船利炮而来的,还有他们的思想、文化、教育等观念层面的东西。就教育领域来看,自“西学东渐”以来,“失语症”和不能正确、客观评价中西教育的现象也是显而易见的。rn 当代中国发展环境相对宽松、自由,同国外文化与教育的交流则进入了空前繁荣和全方位接触的时期。然而,客观地分析,在理论繁荣的背后,在新的时代也产生了新的问题。一个使人深感遗憾乃至忧虑的问题是,在中外文化和教育交流的过程中,对西方强势文化的膜拜和盲从,对自身文化的轻视乃至无知、鄙视,似乎又在演绎着近代以来国人的某种心态。除了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着上述偏颇之外,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人才引进的现况中,也存在着令人不解的怪现象。知识界代表着社会的良知,但是只有当摆脱了过分功利性的追求,摆脱了三六九等的庸俗的等级性,心胸开阔,处事磊落,以学术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和评判的尺度时,这种良知才能充分地彰显出来,在中外教育交流中也才能真正地摆正位置。
  • 摘要:毫无疑问,从政治、军事以及经济方面来看,日本20世纪30至40年代侵略中国对中国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损失和灾难.国际上讲述、记录并且发表了大量的有关报告、研究以及证据.本论文重点探讨日本的文化侵略政策,包括日本侵略中国战时的教育和语言教学,从而来概述中日关系.1931-1945年的15年间,中日文化关系表现为日本政治、军事和经济入侵带来的文化入侵,非常强调日语以使其成为亚洲的通用语言。但是,这种设想随着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溃败而轰然倒塌。日本侵略中国战争期间日本对华文化政策的特点概括如下:日本人战时在占领地区传播日本的文化/言政策是失败的、自以为是的忽略了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文化政策受到军事入侵和经济活动的支持。日语教育内容反映了“教育勅语”的世界观(即基于教育的帝王敕令)。
  • 摘要:我国女性在教育中取得的进展是有目共睹的,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首部"妇女绿皮书"——《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将高等教育阶段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数"从1995年的38.77分调整到2004年的82.89分.但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区域不均衡,尤其是传统思想的束缚和一些根深蒂固的社会偏见,导致女子在就业中仍然处于弱势.rn 要想提升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必须首先纠正我国科学教育中的性别偏差。在这方面,美国科学教育中性别问题的发展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比如关于性别问题的政策制定、研究以及教育实践层面等。政策方面既有立法又有保障法律实施的途径、加强对科学研究领域中女性的鼓励政策、建立便利的服务机构。在分析科学教育中女性缺失的原因时美国科学教育研究界采用的“管道漏油理论”、社会决定论等理论都将性别问题纳入社会因素中分析讨论,这种研究方法和理论值得研究者借鉴。教育实践探索上加强角色示范、探索“性别包容”教学实践。通过借鉴美国科学教育中性别间题发展中的有益成分,从而对我国科学教育中的性别偏差进行纠正,是一种快捷的改进方式。
  • 摘要:全球化带来了教育国际化新的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不仅是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要素,而且带来了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的各种变革.而最大的变革是人们价值观的变化.知识经济使人们看到了人的价值,知识的价值.知识经济使人们认识到,人不是简单地创造资本的机器,人是社会的主人,又是自然的一员.rn 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推进教育国际化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日益频繁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必然趋势。教育国际化包含合作办学、聘请专家、合作与交流、互派留学生、与国际组织合作,把握国际教育的新趋势、介绍国外教育理论,翻译学术著作、中国教育走向世界、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几方面。面对挑战需要在引进先进技术过程中创新,有了自主创新,才能超越。面对西方文化渗透需要在吸收外来文化过程中进一步发扬中华美德,克服封建落后的观念,吸取西方的科学民主的精神,并内化为自己的文化因素。本土化是相对国际化而言的,所以两者是不矛盾的。正是因为教育要国际化,才提出在国际化过程中要结合民族特点,使之本土化。因此不存在纯粹的本土化,不能说本民族的文化才是本土化,民族文化是自然存在的,无所谓本土化的问题。
  • 摘要:教育,使人类社会走向文明且日益进步;交流,使教育事业得以创新而不断发展.作为人类一种古老而又弥新的文明,中华文化正是通过教育交流而得以形成、发展、更新和播衍.纵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教育交流,既有将自身现有的最先进文化推向世界的活动,亦有从其他先进的国家或民族摄取自身亟须的文明因子的行为.在这种传输与求取、播衍与认同人类新知的过程中,中华民族通过种种途径一直未曾停歇教育交流活动,并且借助这种活动来逐步推进人类文明.教育交流若以中国自身为定点测其流向,则应包括顺向交流、逆向交流和互向交流三大类型。就教育交流的对象而言,大致可以归划为人的活动和物的流动,即在教育领域中社会主体的交往行为和文字载体的输传来往,若就活动方式和交流渠道或路径而言,自有教育交流活动降及今日,则包括留学生的派遣和接收,教师的引聘和派出,相关文字资料(诸如书籍、报刊)的译介与取用,相关人物的教育访察及学术传输,有关教育团体的参与及其会议举办,有关组织与个人的设学授徒,以及当今时代的影视与网络的输送与接收。跨越国境的教育考察及学术访问,前往他国从事办学授徒活动以及国际性教育团体及其会议的举办与参与等,则是进入近代社会以来才有所开辟的教育交流路径。就在中国转而聘请外人来华为师从教之际,伴随社会转型与教育变迁,教育考察参访活动亦在近代中外教育交往过程中开始发生。在现当代的教育交流活动中,开发最晚但其势最盛的渠道,无疑是影视与网络的接收与传输,而且这是一条最科学、最经济、最便利、最广泛的教育交流渠道.rn 在各种渠道的影响中,最直接的社会领域自然是教育尤其学校教育本身,但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长远景观来看,最深层次的影响应该是文化的变迁和文明的演进。从中华文化形成与传衍来看,中外教育交流可划分为四大历史时期、先秦时期促成了华夏文化的成型,封建社会时期促进了东方儒学文化圈的形成,明清时期推动了中华文化自身的变革和更新,近代时期促进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并推动人类文明形成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环境。相较而言,古代教育交流其中文化意义大于教育自身的意义,而近代以来的教育交流显示的积极作用更多地表现在教育领域或教育自身,但不论何时何类教育交流,都关乎中华文化自身的变化及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展现。
  • 摘要:"民族"被很多从事社会流动性研究的学者看成是影响入学率和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很多用于解释族群的教育差异的理论被相继提出.其中,最常见的理论是社会经济状况理论.该理论认为,绝大多数族群间的教育差异都源于各自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族群往往都有着较好的社会经济条件.然而,经济状况并不是造成民族教育差异性的唯一原因.不同的民族成分本身也可能影响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在马来西亚,由于其民族的复杂性,民族问题与学校教育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马来西亚本地人未能很好适应新的经济模式,在英国人的政治和经济垄断下,一个多民族社会形成:包括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及少量其他民族的人。在新经济政策之下,产生了一个新的族群—“马来族”。在新经济政策的指导之下,政府实行了配额规定,确保了大学中马来族学生和教职员工在数量上占优势地位,教育的作用被高度政治化。虽然新经济政策下的教育改革目标是改善各民族人口的受教育状况,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但实际上,它成为偏袒马来族人的工具,非马来族人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这样不仅不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还容易造成民族间的隔阂,不利于国家的团结和发展。
  • 摘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不是globalization (全球化).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超越国家、国境,国与国之间的距离缩小,全球一体化,世界通用一个标准.现在,国际化是一个大的趋势,各国教育都在为实现国际化而努力,各大学也要把自己的学校建设成有国际化特色的大学,扩大留学生规模似乎是各国政府共同的目标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用了近30年的时间实现了接收10万留学生的计划,到2020年实现接收30万留学生仅有11年的时间,日本政府在这方面需要尽更大的努力,其中学校和社会的接受程度也是影响这一计划的重要因素。“30万留学生计划”是日本政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推进日本社会、大学进一步全球化的需要,也是全球化背景下,获取国际优秀人才、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措施。这一计划,不管是从中日国家间的互利合作、优势互补,利用日本的优质教育科技资源培养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来看,还是对于愿意到日本留学的中国公民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应抓住机遇,利用好契机,推动中日人才交流合作持续发展。
  • 摘要:裴斯泰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是19世纪瑞士平民主义教育家,也是世界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其教育实践及思想涉及多个领域,极具平民性、普适性、独创性等优点.其教育思想最早在19世纪后半叶由西方传教士(如林乐知等)导入我国.20世纪早期通过美、日等渠道,借助于当时的教育期刊,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例如裴氏的教育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就曾分别根据英文版及日文版翻译成中文,分别以《醉人妻》及《贤伉俪》之名在《教育世界》及《教育杂志》连载,后又发行单行本,并产生了一定影响,标志着对裴氏教育思想的介绍与导入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rn 裴斯泰洛齐把德、智、体的全面和谐发展归结为“3H"—即“心灵(Heart)”、“头脑( Head)".“手(Hand)"—的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在这三育中,裴氏首重德育,从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出发,他认为,德育的最基本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再扩展到对他人及整个世界的博爱,从而使儿童的“心灵”得到完满发展。智育是要素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谐教育之所以成为我国当代研究裴氏教育思想的重要主题之一,这与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特别是教育)的时弊及主题密切相关。一方面由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和谐文化引起了人们对裴氏和谐教育思想的关注,另一方面在此之前,裴氏的和谐教育思想就已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在裴氏漫长曲折的教育生涯中,支撑其不断奋斗并战胜重重困难的则是赤诚的爱。其爱的思想来源于家庭的熏陶,近代人文主义及民主主义思潮以及基督教的影响。裴氏爱的教育诊释了教育的公益性。突出了家校教育结合的重要性。提高了对教师素质的要求。rn 在裴氏的构想中,直观教学是教学心理学化的前提和基础。裴氏的教学心理学化其实质就是要求教育、教学“要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要把心理学的知识充分地、有机地融合、渗透、应用于教育活动之中”。裴氏的教育对象主要是生活在农村的贫苦儿童。为适应这一广大弱势群体的需要,裴氏提出系列构想,包括生活教育、劳动教育、教劳结合等。这些成为其教育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裴氏农村教育思想和实践可给我国广大的农村(特别是所谓“老”“少”“边”“穷”)地区开展教育活动以诸多启示。国家及社会应将普及及发展教育的重点放到农村地区,要提倡及安排有使命感及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及志愿者深入农村、深入民众,以身作则,以改革、发展农村教育为己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农村教育。最后,农村教育不仅要培养职业技能,同时也要力求教育对象和谐全面发展。这是裴氏教育思想(包括农村教育思想)的核心观念,任何时候都不应忽视。
  • 摘要:The argument of globalization being a mere positive force and constructive social process for most humans has been a dominant one through many decades. It is a view promoted by powerful stockholders in globalization and from global economical,corporal and political institutions.The promotion of globalization has been critically challenged by influential sociologists like Zygmunt Bauman(1998).Bauman brings forth the voice and experience of the marginalized in globalization:those on the outside of globalization, far away, in the outskirts-striving in a everday life for basic wants and need and competence. Bauman points towards new inequalities and injustice created through globalization for new and large groups,for certain countries and areas.Globalization can leave areas and people behind in disorderly, jobless and hopeless environment.Globalization can dismantle religious traditions, national institutions,often with devastating results on individuals, nations and groups.
  • 摘要:在20世纪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由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所组成、以中国留美学生出身为主要领导和师资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其在艰苦卓绝条件下取得的辉煌成就,创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赢得了国内外教育界和史学界的广泛赞誉.近年来有关的研究虽然渐多,有时也会涉及留学生,但缺少对留美学生与西南联大关系的专门论述,更无详细的数据分析.有感于此,笔者特撰此文,试图从留学生特别是留美生的角度加以研究,以总结西南联大成为世界教育史上奇迹的内在原因,管中窥豹留学生尤其是留美生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并以此表示对中国人留学美国160年的纪念和对西南联大所有师生员工特别是留美学生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怀念.rn 西南联大时期留美出身教师以抗日救国、复兴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为己任,为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光大,为中国自然科学的研究,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以开放的眼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播西方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了中国现代一批彪炳史册的文化学术精英,创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以自由平等的现代意识,弘扬人类现代政治民主观念,不畏强权,维护人格尊严推动了当时民主运动的发展。由于西南联大的管理者和教师的主体是留美学生,他们深受美国大学教育思想和校风的影响,因而西南联大形成了教授治校、学术自由、人人平等的校园氛围。身处逆境而正义必胜的永不动摇的信念、对国家民族的前途所具有的高度责任感,曾启发和支撑了抗日战争期间西南联大师生对敬业、求知的追求。这精神在任何时代都是可贵的,是特别值得纪念的。
  • 摘要:自清末开展留学运动以来,中国学子东渡扶桑,西赴欧美.他们学成归国后,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就留学目的地而言,近代中国留学生的去向主要集中于日本、欧洲和美国三处.就留学生学成归国的社会地位而论,无论是在清末,还是民国时期,归国留日生的社会地位始终低于留欧留美学生.时人乃戏称留学欧美为"镀金",留学日本为"镀银",并有"西洋一等,东洋二等,国内三等"之说.rn 在新式人才极其短缺的时代,留日学生归国后享有较高的地位。但由于日本本身现代化水平不高,在现代学术传播中先天不足,近代中国留日学生数又太多,质量因而难以保证。留日学生与留学欧美者相比,学术水平显然不足。随着国内大学教育特别是教会大学的发展,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走进了职业竞技场,留欧留美归国学生又以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承载者自居,自命不凡。在这种内外压力的夹击之下,东洋留学生很快在各行各业中就显得式微了。与留学欧美者相比,留日学生的学术水平和能力虽然不高,但学政法、军事的极多,为后来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预备了大批人才,如黄兴、章太炎、鲁迅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归国留日生的代表,他们也为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 摘要:20世纪20年代,初登政治舞台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为寻求救国图强真理,在苏联支持援助下分期选派了一批留苏学人,以培养政治、军事等方面的骨干.这批留苏生不仅是最早前往苏联学习的中国留学生,而且其中大部分人归国后成为国共两党的中坚力量,对20世纪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无可估量的重大影响.正因有此,长期以来学界对此段历史给予高度关注,一批颇具价值的学术成果先后涌现.但在既有成果之中,尚缺乏对留苏归国学生建立的留俄同学会的深入专题研究,而一些相关著作、文献在细节描述方面又存有一定讹误.为填补研究空白,笔者依据档案史料、新闻报道、回忆录等第一手资料,对留俄同学会之滥觞、发展脉络及影响作出清晰阐释,以求客观呈现归国留苏生组织的本来面目与独特作用. 其一,留俄同学会的成立改写了中国人留学史上向无留苏(俄)学生组织的历史,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其二,抗日战争爆发后留俄同学会及其会员在密切中苏关系、促进中苏文化交流等方面有一定贡献。国民党通过对留苏归国学生的收置,网罗了大批留苏学生成为其中坚力量,而国民党派遣的留苏生占据绝对多数,他们在所处机关或派系中一般都起着骨干作用。
  • 摘要:20世纪初期,我国与澳大利亚的留学交流开始初露端倪,但是受到澳方"白澳"政策的影响,限制颇多,最终在我国外交部与澳内务部的斡旋下,于1924年4月间形成《华人赴澳留学章程已修改》,主要内容如下,并一直沿用至1972年中澳建交.21世纪以来,澳大利亚为了实现利用国际教育贸易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战略目标,对华留学政策做出了重大而有效的调整,我国已成为澳大利亚教育资源输出大国。华人赴澳留学也展现出了新的特点与趋势,澳大利亚亦成为我国国际教育改革重要的借鉴对象。自21世纪初始,进入澳大利亚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以自费生占绝大多数最为明显。目前中国在澳留学生人数激增,以每年25%的涨幅占据了在澳所有海外学生人数的第一位。中国学子赴澳留学伊始,以公派留学为主,随着留学活动频繁开展,途径增多,加上中国家长经济能力的提升,自费留学呈上升趋势,主要负担学费、生活费、医疗保险费用。rn 澳大利亚的教育质量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政府对每个教育院校的教育水平要求严格,院校课程均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中国学子赴澳留学数量日益增多,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生源国,对澳大利亚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留学选择在留学类型、留学方式与专业选择方面呈现多元化特征。澳大利亚之所以成为近年来我国许多留学生的重要选择之地,与其优质的教育质量、多元文化的容纳氛围尤其是政府所颁布与实施的新政策离不开。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政策与措施对于促进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在走向国际化与产业化的过程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留学生教育体系富有借鉴意义。
  • 摘要:我国近年来留学教育的新态势可用平民化、多元化和低龄化来概括。而这种新态势的形成,应该说是外部环境——教育国际化的渗透与演进与内部环境——国内优质教育资源的消费增长相互作用的结果。留学教育政策是我国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留学教育的事业起着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在服务和调节留学教育的同时,也伴随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进行符合政府意志的调整。随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已经逐步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生源输出国家。基于当下内外环境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未来我国留学教育的趋势和趋向主要表现为留学数量持续增长,规模继续扩大,留学教育形式多元化、内容多样化。
  • 摘要: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美国大学的崛起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引人注目的突出现象,而20世纪上半叶中美高等教育交流也成为推动近代中国大学新闻学教育兴起的巨大动力.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新闻业发轫于晚清传教士导入的西方新闻理念及其实践,及至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新闻界的有识之士不约而同地认识到中国新闻业发展的瓶颈在于新闻人才的缺乏,故有了创办新闻学校的诉求.本文分析了威廉来华讲学及其影响,威廉此次来华讲学,重点介绍了以密苏里大学为代表的美国新闻学教育的理念及其人才培养目标,而这些正是美国新闻学教育“密苏里模式”的重要标志,从中可以发现威廉及密苏里大学力图造就的新闻学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必须是具有提升新闻业尊严的意识、富有正义感、能积极服务于本国社会及大众的职业新闻人。在威廉的帮助下重建了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威廉的门生在燕京大学移植了“密苏里模式”。直接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大学新闻学教育的发展,也在近代中美高等教育交流史上树立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 摘要:本文采用量化与质性方法分析台北市、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小学校长的正向领导、学习文化与学校创新经营效能之异同。验证台北市、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小学校长正向领导、学校文化对学校创新经营效能影响之关系模式。对台北市、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主管教育机关提出 表扬正向办学与领导卓越的校长,以鼓励实行正向领导作为、 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相关法规与政策、扩大奖励创新经营效能绩优的学校,以普遍提升学校创新经营效能、将校长正向领导、良好学习文化的塑造和学校创新经营效能列为评鉴项目。对校长培育中心提出校长培育与专业发展课程应包括正向领导、良好学习文化的塑造与学校创新经营等相关知能和技巧、 增进校长对学校内外在资源获取、整合与运用之知能,以提升学校创新经营效能等建议。对校长个人提出依学校内外在情境需要时,适时实行正向领导,引导良好学习文化之形成,以增进学校创新经营效能,积极参与应提升创新经营效能学校之校长遴选,以展现正向领导执行毅力等建议。
  • 摘要:随着日本政府政策的调整,2007年至今日本的朝鲜学校约有100所,巴西学校90所,华人学校以及国际学校等外国人学校几十所,近万名儿童在那里接受教育.根据"都道府县、年龄、性别"的外国人登记数据,2008年末至今登记的5~14岁外国人共计134 206人.与此同时,同年5月1日到现在《学校基本调查报告书》统计,日本中小学的外籍儿童和学生共有68 382人,加上外国入学校的外籍学生共计94 281人.数据调查的结果表明,至今仍有36 000名外籍儿童处于未就学状态.这种未就学有可能由于外籍儿童所处的学校是未经日本政府认可的学校而无法记录在案,或者自身根本就没有就学受教育.而随着5~14岁的外籍儿童增加,日本合法的适合外籍儿童受教育的设施和学校每年都在减少,这意味着将来在日无法正常就学的外籍儿童将继续增加.对于日本而言,保障在日生活所有儿童的就学需求,并保障他们各自能够接受“母语以及母语文化教育”的权利以及相关设施,则是多民族化的日本社会的一个课题。
  • 摘要:全球化给教育带来了一个新的方向.理解、宽容以及对其他国家及其文化的尊重变得非常重要,并得到许多教育机构的认同.事实上,诸多要素,如国际理解教育学、全球教育学、环境教育学以及和平教育学等关注于全球化问题的教育学不断被介绍和实施.这些要素就是适应并解决全球化世界中诸多问题的根本所在.然而,这一教育系统的范畴及其问题并未被领会.相反,以上提及的各个要素有其各自的属性,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并没有被理解.因此,对各个要素的作用、目的以及问题的考察将有助于推进全球化社会的教育发展.rn 本文将对为适应全球化的三个具体的教育领域进行考察。它们分别为国际理解教育学、全球教育学、发展教育学。对国际理解教育学提出各种教育的国际面貌及世界视野,理解并尊重每个民族、文化、价值观及生活方式,承认相互依赖的建议。发展教育学的范畴关系发展问题的一些全球因素,由于其过于宽泛而无法逐一加以研究。因此,发展教育学中一些具体的领域应该被关注。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设了全球教育学。发展教育学研究班在美国称其为“全球教育学”,在英国则称其为“世界研究”,而将国际理解教育学通称为“国际教育学”。这可以作为区分以上三种教育学的线索。
  • 摘要: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求而进行的学校教育重组,以及为应对全球化影响而做出的努力,已经重新界定了基础教育和相关教师培养项目的任务(《共创21世纪的能力》,2004).许多专业机构的培养标准都显示出大学教员和优质教师培养项目对满足教师职前需求的重要性,尤其是通过将技术融入教育的教学法来满足教师职前发展需要.促进技术与基础教育领域的融合已经成为美国的"国家标准".然而,目前包含技术运用在内的教师专业培养都不足以满足21世纪对教师的需求.即使是在运用教育技术多过基础教育机构的大学里,许多教授还是偏爱使用老一套的方法来讲课.rn 一个理想的学校在理念上应当体现出未来教师的使命,即能够运用教育技术来帮助所有学生学习。它也应当使未来的教师认识到与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意向是如何在课程、教学、田野经验、临床实践、评估和评价过程中相融合的。rn 这种理想的项目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能够将技术作为记录和传递他们自身学习的方法,还能将其用作方便和记录学生学习的工具。教育技术的三大目标是:成为管理工具,成为教学媒体以及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途径。这三者应当体现在理想的教师培养项目的各个方面。学生被看做建筑师,他们能够创造出认可并容纳技术、电脑、软件和通信工具的学习环境。要特别说明的是,高级实践者的活动范围是运用教育技术去发现教学策略并运用技术来培养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鼓励不同年龄和能力的学习者培养自身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和自我表现的能力;支持有效教学,包括适应技巧以及鼓励终身学习和持续专业发展;促进自我和他人在专业、情感和情绪上的成长。
  • 摘要:终身学习,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主题.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人才资源和知识的配置有了很大的变化.各个国家为了谋求自己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就无法回避被卷入全球性的人才资源开发和知识创造的漩涡当中.这种情况就会带来已往社会结构的动摇和社会的流动化,带来一个国家内部已往管理系统的动摇,同时也给各个国家内部的知识权威主义结构带来冲击,最终将影响各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从而导致已往知识资本分配模式的崩溃.rn 学校教育也可以说是社会的知识资本的分配机构。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变,已往的产业社会的自我结构即统一的自我意识开始崩溃,适应新的社会结构即信息化和服务化以及个别化的自我结构,即多重化的自我结构在社会里逐渐形成。于是,保持已往的知识分配的权威主义结构面临危机,国家政府也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识管理机构,也不再是唯一的知识分配机构。学校教育也开始失去其对群众的吸引力,不再是在社会里唯一的知识分配机构,也开始变为社会上的知识分配部门之一。知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任务也应该随着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已往的社会里,知识人是生产知识的中心,也是分配知识的主体。但是,目前的社会里,知识人已经变成生产“知”的群体之一部分,也是分配“知”的群体之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承担的是创造和循环“知”的衔接机或交换器的任务。
  • 摘要:北京辅仁大学是一所直属罗马教廷的天主教大学(1925-1950),最初是由中国的天主教士发起,由罗马教廷及其天主教修会本笃会总会委托美国本笃会承办,创办任务于1923年8月最终交到了本笃会圣文森总会院的身上,美国本笃会圣文森总会院由此极不情愿但又不得不接受这项任务. 1925年,辅仁大学初步建成,但是,及至1932年,美国本笃会圣文森总会院又主动放弃了该大学的创办权,转而由圣言会接办.教廷属意美国本笃会圣文森总会院承担创校使命,教廷和本笃会士一直为在辅仁设置神哲学院而努力,但是,又不得不把人文学科放在首要地位。辅仁大学在首先设置的人文学科中,又把中国国学放在突出地位,这既是大学发起人、奠基人英敛之的办学理念,也是本笃会士对本笃会一贯重视文化传统的精神的继承。本笃会直接间接负担的经费占辅仁大学及附属中学经费来源的84.34%如果算上购买土地和建筑校舍、购买仪器设备等经费,本笃会的负担沉重。1933年4月,教廷作出由圣言会取代本笃会负担辅仁大学办学经费的决定,在本学期结束时正式接管,接管前的过渡时期开支由教廷传信部负担。
  • 摘要: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所在的爪哇岛,在历史上就是一个比较发达的地区.《明史·外国五》记载,印度尼西亚前身爪哇国建国时间"盖汉宣帝元康元年".至今已有两干多年历史了.《元史·外夷三·爪哇》载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就与爪哇有通使往来,曾派右丞孟琪为使臣前往爪哇.虽非一帆风顺,但毕竟元世祖时期就开通了中国与爪哇的友好通途.rn 当前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成了世界旅游胜境。其所以令世人瞩目,固然有其独特的自然风,但最重要的是多神教并存,多神教与孔子思想并存。多种宗教融通,多种思想展貌相互包容,人们和谐共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而这种文化的互融共存由来已久远。据三代定居巴厘岛的华人甘景维先生介绍,华人为适应当地供神、礼神、拜神的习俗,多代以来,把孔子当作神来祭祀,其所奉行的孔教教义一直是《论语》的内容。无论到巴厘岛几代了,他们都能坚持供奉孔子、祖先,以《论语》的思想为做人准则。且以此思想去参加政务,参加县、乡的管理。而多神教盛行的环境,也接受孔子思想存在的事实,而华人也接受多神教存在的现实,彼此融通。巴厘岛多种宗教并存,包括孔教,都能和谐相处,也是一种令人赞赏的社会现象。而久居巴厘岛的老华侨坚忍不拔地坚持着、弘扬着孔子“孝弟仁爱”、“忠恕”、“中和”思想,与当地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取得了很大成就,值得中华儿女自豪。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