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化实践

文化实践

文化实践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455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经济计划与管理、文化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1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658篇;相关期刊383种,包括党政干部学刊、政工研究动态、青年探索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民族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一带一路视域中的民族、文化、国家”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文化嵌入与中国经济奇迹:经济社会学视角”分论坛等;文化实践的相关文献由511位作者贡献,包括邹广文、程良宏、王瞳等。

文化实践—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1 占比:8.8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4658 占比:91.10%

总计:5113篇

文化实践—发文趋势图

文化实践

-研究学者

  • 邹广文
  • 程良宏
  • 王瞳
  • 罗夏梓平
  • 谢君君
  • 冷跃
  • 刘刚
  • 刘杰
  • 刘福勤
  • 卞金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谢礼炮
    • 摘要: 在文化视域下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建设不仅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而且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以文化人和人才全面发展。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要在文化视域下积极探索强化教材体系建设、重视文化实践体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开创思政教育工作新局面。
    • 李今; 陈雨泓
    • 摘要: 蔡元培提出“美育代宗教”并非出于单纯的学理思考,其中也包含国民性批判的时代话语。他有感于国人执着于私利,借法兰西“优美”的民族性审视中国,试图以美育改造国民性。1916年蔡元培反对孔教为国教,是“美育代宗教”提出的另一背景,“美育”同时指向儒家礼乐文化,“非孔教”仍是为了批判国民性。蔡元培的美育论述倡导舍己为群、从容超脱的精神,此二种倾向的平衡构成蔡元培理想中的国民性格,为中国近现代国民性改造提供了世界化与中庸化的模式。
    • 刘蒙之; 张锐君
    • 摘要: 以现象级手游《和平精英》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青年玩家的游戏文化实践进行探究。研究将游戏玩家视作能动主体,将网络游戏视为现实世界的外延,在此基础上将游戏文化诠释为玩家在多重游戏空间内的文化实践。理论视角上采用电玩空间阅读范式、电玩空间理论与流动空间理论等将游戏视为"诠释性的意义空间",在沃尔特提出的叙事空间、现象学空间和语义空间基础上增加了社交空间分析,从而交织出游戏文本、化身操作、符号意义与社交互动四种分析面向,并通过对玩家在游戏中的叙事、现象学、语义与社交等四种文化实践分析揭示了青年玩家基于游戏又出于游戏的创造性文化实践现象。研究发现四种文化实践并未割裂,相反,以《和平精英》为代表的网络游戏打破了单机游戏与社交媒体的壁垒,凝结了身体叙事与社交功能,在叙事和社交的平衡中形成独特的话语实践体系,构建一种新的游戏生态:一方面《和平精英》着重"亲密关系"和"预先社会网络"范式下的身体遥感,原本属于个体的身体符号被嵌入社会通用符号体系中,从而解放了玩家身体操作的叙事性,游戏化身从单机游戏时代的自我表达主体转变为社交传播媒介;另一方面,随着电子游戏和玩家的彼此激活,叙事权力不再由游戏设计者所垄断,处于流动中的青年玩家正在以娱乐化和社交化的叙事方式参与电子游戏的话语建构中,在游戏设计者所划定的交互规则内积极设计交互内容,有意或无意中抵抗权力话语和强制性意义,丰富了新型电子游戏话语的内涵。
    • 张瀝元
    • 摘要: 随着疾病谱的转变和医学人文思想的复苏,临终关怀模式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基于甘肃省H镇裕固族仪式经验的分析表明,在我国民族地区的文化系统中本就蕴含着临终关怀思想。临终关怀是关乎个体的一系列关怀,经由特定仪式中不同阶段的习俗表达出来。除了临终阶段的关怀,过渡阶段、祭祀阶段的仪式实践与表达也属于临终关怀及其延伸,这套关怀背后是基于生死观认知的凝练和表现。通过临终关怀的建构与实践,结构主义将其视作重组社会结构和实现个体生命升华的过程,也是由社会结构的不断破损和持续重塑衍生出来的实践结果。将蕴藏于民族文化中的临终关怀模式引入现代临终关怀服务领域,可为推动现代化背景下民族地区临终关怀的发展提供可行性思路。
    • 滕慧
    • 摘要: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文本的独特价值,以全景式作业的形式让儿童浸润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在多维、立体、全景式的实践中理解文本意蕴,感悟文化魅力,提升语文素养。
    • 肖绍明
    • 摘要: 劳动教育是人改造外部世界,满足人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文化实践。“劳动崇拜论”“劳动决定论”“劳动终结论”和“劳动起源论”批判和中外教育史上有关劳动教育的论争揭示了,文化是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本质,劳动教育研究需要文化研究。“劳动”“文化”和“教育”在词源上有共通之处。劳动教育,作为文化实践,是通过物质、能量转换改造自然的“化育”和通过信息、符号改造社会的“教化”的统一,蕴含价值-规范、行为-作用、语言-符号、知识-技术等不同的文化层级和实践综合。劳动教育有文化唯物性,也就是具有物质生产性和面向社会现实的大众文化性。劳动教育有文化启蒙价值,它是解放所有人的文化启蒙,是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文化的知识文化启蒙。总之,劳动教育的文化本质和实践充分呈现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以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创造的过程,是劳动的“教育性”与教育的“劳动性”、体力劳动教育与脑力劳动教育、化育与教化、精英与大众、理论与实践之间历史的、现实的、社会的辩证统一。
    • 管宁
    • 摘要: 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主体性是体现于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和当代实践等不同维度与领域之中的价值观、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并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基因特征。从文化政治意涵看,文化主体性既内在地决定着政治制度,又受现行国家制度的规约;传统“仁政德治”、崇尚善治等思想,成为现行制度文化内在智慧构成;海纳百川、天下为公的思想理念,使马克思主义从被接受到中国化成为可能,为文化主体性建构提供了制度支撑。从文化美学意涵看,文化主体性中的“文化思想”逻辑虽然来自“政治历史”逻辑,却具有跨越民族、跨越国度的更广阔更深厚的内涵。传统文化美学不仅能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播核心价值观,而且能以独特的美学风格与气质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构筑起文化主体性的本体支撑。从文化实践意涵看,文化政治意涵是文化主体性政治理想的呈现形态,文化美学意涵是文化主体性理论认知的呈现形态,而文化实践意涵则是文化主体性现实具体的呈现形态。文化政治、审美意识形态所确立的文化价值向度、审美取向,必须由文化实践创造的成果作为实现形式,文化实践还将随着社会变迁、时代进步而提出新的问题与诉求,从而不断推动文化政治、文化美学的更新发展,成为文化主体性的动力支撑。
    • 杨双丽
    •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在民族民间文化快速消失的现代社会中提出的保护文化的措施,是一种新的制度性的文化传承方式。该制度的实施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摆贝村有三位苗族服饰传承人,三位传承人在村落中的文化传承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制度实施案例,一定程度上能够反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对苗族服饰文化保护的效用问题。
    • 罗夏梓平; 孙俊烈
    • 摘要: 名人故居作为国家叙事的产物,是以“记忆”的方式来重塑历史,并构建符合时代价值的民族精神和跨时空的社会影响。聂耳故居的国家叙事是通过物质景观文本、语言文字文本、仪式行为文本三种叙事路径,以凝练出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宣教的空间话语。由此,聂耳故居成为国家话语体系的“道德原则”的生产,并在人民大众的文化实践中不断丰富其国家叙事的内容,进而在国家与不同社会群体的互动中构建起多重话语的文化实践,以共同指向聂耳及其精神的认同。
    • 黄东民; 郭晓波
    • 摘要: 文化实践是科学教育走向纵深的必要视域,这是由科学本身的文化品性以及科学教育的文化实践特性决定的。因此,科学教育应从文化意义的消解走向文化价值的提升,凸显科学知识社会境域的文化表达;从文化内容的单一性走向文化内涵的扩充,在对学科本体内容的文化溯源中把握科学本质;从基于工具性思维的现实考量走向基于关系性思维的社会文化构想。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科学教育教学范式的转型,从而建构一种具有弹性、适应性以及可再生性的科学课程文化体系,在求知品性、主体体验、创设情境、价值反思四个层面展开对科学素养培育的新文化图景的探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