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16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
第16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

第16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8-11-02

主办单位: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第16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台湾地区学生核心素养课程研究的过程与课程改革想象展望,并作为参与“第16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大会主题“课程研究:百年审视与未来想象”之专文.作者将审视亲身参与台湾地区学生核心素养课程研究的经验,并勾勒未来课程改革想象展望,论述台湾地区学生核心素养课程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十二年基本教育课程纲要》核心素养改革之影响.本文首先审视回顾了台湾地区学生核心素养课程研究之重要沿革,探讨《界定与选择核心素养》、《中小学课程相关之课程、教学、认知发展等学理基础与理论趋向》、《K-12中小学一贯课程纲要核心素养与各领域连贯体系研究》、《K-12各教育阶段核心素养与各领域课程统整研究》、《十二年基本教育课程发展指引草案拟议研究》等台湾地区学生核心素养“八年研究”,进而“想象展望”其在台湾地区《十二年基本教育课程纲要》改革的功能,指出基础教育的学生都需具备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旨在培育健全终身学习者,强调不同“学科”都有责任合作培养“核心素养”,可由各“学科”共同实践,而且“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所有“学科”之核心,可作为各学科垂直连贯与水平统整课程设计的核心,因此被誉为课程改革的关键DNA.
  • 摘要:制度要素理论认为制度由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要素构成,形成了一种理解制度变迁的综合性分析框架.当前,中国校本课程建设的制度化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为规制性要素的弱强制性、规范性要素的低效性和文化—认知性要素的价值偏失.为此,政府需要通过利益激励策略、专业支持策略和信念共享策略对三大制度要素进行优化与完善,从而持续提升校本课程建设的制度化水平.
  • 摘要:在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的教育变革背景下,杭州市时代小学基于校情和学情进行了核心素养的校本化表达:学会关爱、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素养本位的学校课程,并借助“创设真实情境”“亲历学科实践”推进教学变革,通过“凝练学科观念”“丰富评价活动”“绘制素养地图”创新评价体系.
  • 摘要:以往的德育教材将儿童经验排斥在外,“不接童气”.这样的教材既违背道德要求,又不合道德教育的本义.如何接续儿童经验、“接上童气”关乎德育教材存在的“教育合法性”.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用“一个经验”去唤醒儿童经验,用经验的表达去实现儿童经验的重构,以体验去实现儿童经验的提升,以“他人经验”与儿童经验的对流互动去实现个人经验与社会文化价值的接续.对儿童经验的这些处理,旨在使教材“入伙”儿童,成为儿童生活的伙伴,进而实现儿童“入伙”教材,成为教材价值观的体现者、建构者和维护者.
  • 摘要:共享课程是目前幼教、基教、高教乃至研究院推进教育深度发展思考的热点,也是面向未来的教育重点,更是新旧理念交汇、新旧体制更替过程中课程建设的难点,本文紧扣“生态的建设背景、文化的课程理解”的视角,在课程愿景和现实状况的差距中,在课程实施和呈现效果的因果中,在课程收获和问题梳理的反思中通过明晰的理念解读、详实的实践表述、深刻的问题反思阐述“共享”的意义、“共享”的举措、“共享”的理想,旨在多元融合共进的理论指引下让课程更接近教育的本源.
  • 摘要:蔡元培接手晚清以来的课程改革时,重视以美育升华自私功利的现实人心,培养国家各项改革事业及个人美好人生必需的“高尚情感”,中国课程改革由此形成清晰的美育传统.重温蔡元培开拓课程改革新路时留下的美育传统,不仅有利于边缘化的本土课程美学摆脱对于西方美育理论的过分依赖,而且能为主流课程学者优化课程改革构思,回应国家“美好生活”发展目标,提供有益历史参照.
  • 摘要:以“思无邪”为引导词,可以发现孔子课程思想的独特.在从《诗》到“思”的关联中,孔子创生了“可以兴”的课程转化形式,生成出“善喻”之言这一独特的课程语言形态.在从《诗》到“无”的关联中,孔子把握住课程的“时机”,展现出“叩其两端”的课程思维方式.在从《诗》到“正”的关联中,孔子表现出“诗言志”的课程意向,构建出“学以致其道”的课程观念体系.
  • 摘要:教学改革的中国经验至少有三个方面.虽然以理性主义、权威主义(群体主义)和知识主义作为大传统和主流,但作为支流的小传统和改革派强调教育中的情感主义、个性主义(个体主义)、行动主义.而且,以陆王心学为代表的小传统或新传统直接影响了教学改革的近代传统和现代传统.1901年前后开启的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貌似对西方教学制度的引进和模仿,实则是以陆王心学为代表的小传统或新传统在近代和现代的新形式.即便2000年开始的“新课程”及其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的变革,依然是对中国教学改革的古典传统自觉或不自觉的延续.中国教学改革实际呈现为“通三统”:近代教学传统和现代教学传统皆以古典教学传统为根基.古典教学传统成为近代教学改革和现代教学改革一以贯之的灵魂.既坚守自己固有的教学文化传统(以儒家教育学为主流),又以改革开放的心态积极引进外来文化,以此实现固有文化的调整和改造,并由此获得固有文化发展的活力.通过妥善处理情理关系、学思关系、知行关系而激发学生自信、自学和自食其力的激情,并以自然法或整体主义的知识观为具体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假设和理论支持.
  • 摘要:课程政策是调控课程变革的行动纲领和准则,课程政策的有效推进与实践离不开课程政策传播方式与效能的提升.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课程政策传播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政府主导、以宣传为主的课程政策传播;20世纪90年代基于媒体力量的壮大而形成的双向互动的课程政策传播以及21世纪以来,随着不同政策行为者政策意识的提高和沟通手段、渠道的进步而形成的协同合作与理性对话的课程政策传播模式.论文试图总结中国课程政策传播的发展轨迹与特征,通过历时性地追溯中国课程政策传播的历程,为课程政策传播的优化提出理论与研究基础.
  • 摘要:经过四十年的研究和发展,中国课程哲学已经在研究主题的多元化、学科体系的建构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哲学概念使用的望文生义、研究广度和深度不足、研究方法单一片面的问题.为使课程哲学在将来获得进一步完整而深入的发展,需要构建科学的课程哲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拓展、深化课程伦理和课程美学问题的研究,构建合理而适用的方法论体系.
  • 摘要:当代社会四十年来的社会变革带来精神意识的变化,公共的价值规范和私人价值认同之间的割裂、矛盾带来学校教育的挑战.学校课程相应的挑战是如何回应社会现实的转变从而在课程育人中帮助学生建立“自我—世界”的持续的、积极的关系.基于这一当代问题,回溯梁漱溟百年之前对中国现代化的思考,汲取其对个性观念的认识进行阐释.同时,鉴于杜威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以及他的个性观念和梁漱溟个性观念的互通及互补,作者邀请两位思想家进入到对这一当代问题的对话中,实际上是基于两位思想家的讨论,对个性观念作出新的思考,提出在当代社会中一种新型的“自我—世界”观,即“独特且具有包容性的个性”的内涵,并指出其在学校课程中实施的价值和方法.
  • 摘要:任何一种知识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它自身的文化环境,因而知识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属性.“课程”作为一种知识形态也不例外.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的主流知识形态在西方及全球取得主导性地位,西方的非主流以及非西方的种种知识形态渐渐被遮蔽甚至面临消亡.21世纪该如何重新挖掘并显现这些被遮蔽的知识形态以及它们的文化属性,正面临着研究范式上的挑战(Paraskeva,2016).一言以蔽之,在不重蹈20世纪发生的文化殖民之覆辙的前提下,该如何借助并超越西方理论,挖掘并显现非西方种种知识形态的文化理性.本文基于作者在美国、中国香港和内地的跨文化研究和教学体验,以挖掘中国的课程和教育文化理性为例,从三个层面分析探讨“借助西方理论挖掘中国文化理性”这一范式在21世纪的效用、局限性和挑战.
  • 摘要:中英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交流引起了世界的瞩目,英国不断向上海学习的同时也引起了中国教育界的反思.英国在2013年底发布了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国在施行2011年出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本文比较了两国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结构和内容等方面的差异,发现虽然两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功能和结构是相似的,但在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上,两国的差异比较明显,具体的教学内容要求和安排也有着各自的特点.希望通过比较能为中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改进和实施提供借鉴.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