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急性肝损伤

急性肝损伤

急性肝损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7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97篇、会议论文94篇、专利文献29989篇;相关期刊497种,包括中成药、中药药理与临床、肝脏等; 相关会议86种,包括2016中国中毒救治首都论坛暨第八届全国中毒及危重症救治学术会议、第三届“中药类保健食品研制与中医养生方法研究”专题研讨会、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度研究生论坛等;急性肝损伤的相关文献由476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宝旭、贾凤兰、巴根那等。

急性肝损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97 占比:3.83%

会议论文>

论文:94 占比:0.30%

专利文献>

论文:29989 占比:95.87%

总计:31280篇

急性肝损伤—发文趋势图

急性肝损伤

-研究学者

  • 张宝旭
  • 贾凤兰
  • 巴根那
  • 阮明
  • 白梅荣
  • 韩明子
  • 陈妍
  • 张可锋
  • 罗德生
  • 金世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卢任玲; 马丽杰
    • 摘要: 目的探讨红花清肝十三味丸对急性肝损伤大鼠的影响。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水飞蓟宾组(0.1 g/kg)及红花清肝十三味丸低、中、高剂量组(0.25、0.5、1 g/kg),连续灌胃8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注射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以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生化法测定血清ALT、ALP、TP及肝脏MDA水平,ELISA法检测肝组织CAT、GSH-Px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TNF-ɑ、IL-1β、IL-6、iNOS、caspase-3、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红花清肝十三味丸组大鼠肝组织损伤程度明显改善;ALT、ALP、MDA水平,肝细胞凋亡率,TNF-ɑ、IL-1β、IL-6、iNOS、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0.01),并且中、高剂量组CAT、GSH-Px活性升高(P<0.01)。结论红花清肝十三味丸通过抑制氧化损伤、炎症反应和凋亡过程改善大鼠急性肝损伤,从而发挥保肝效应。
    • 陈婷; 陈亚萍; 许晓丽; 曹亚俊; 南丽红
    • 摘要: 目的 研究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PMG)对四氯化碳(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联苯双酯组,每组10只。每组小鼠每次均按照0.1 mL/10 g体质量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1、2、4 mg/mL PMG混悬液,联苯双酯组灌胃30 mg/mL联苯双酯混悬液。2次/d,连续灌胃3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按0.1 mL/10 g体质量一次性腹腔注射0.5%CCl_(4)油溶液,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各组小鼠禁食不禁水16 h后取血和肝组织,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结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肝组织中NF-κBp65、TNF-α、IL-6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ICAM-1、MCP-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PMG对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NF-κB信号通路有关,作用与联苯双酯近似。
    • 张文超; 葛冰景; 周薏; 阙任烨
    • 摘要: 目的探讨逍遥散对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低剂量组、逍遥散中剂量组、逍遥散高剂量组、双环醇组,每组8只。逍遥散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 g/mL、2 g/mL、3 g/mL(按生药量计算)逍遥散灌胃,双环醇组给予110 mg/kg双环醇片悬液灌胃,每日1次,连续1周。随后除正常组外,其余组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作急性肝损伤模型,24 h后处死各组小鼠并收集血清及肝组织样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肝脏损伤情况并半定量评估其程度,比色法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ELISA法检测肝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肝组织中Janus激酶2(JAK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B淋巴细胞瘤-2(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LDH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HE染色显示小叶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损伤严重,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肝组织中MDA、IL-6、TNF-α含量及p-JAK2、p-STAT3、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肝组织中SOD含量及p-Bcl-2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各剂量组和双环醇组小鼠血清ALT、AST、LDH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HE染色显示炎症程度及肝细胞受损轻;肝组织中MDA、IL-6、TNF-α含量及p-JAK2、p-STAT3、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肝组织中SOD含量及p-Bcl-2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逍遥散各剂量组上述指标均呈剂量依赖性改善(P均<0.05)。结论逍遥散可以显著减轻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及其下游炎症级联和凋亡信号有关。
    • 张一凡; 李怡萍; 刘洋; 周岐鸣; 唐志鹏; 宋海燕
    • 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四味护肝饮对肝损伤的药物效应,并初步探讨其药物作用机理。方法:C57BL/6J小鼠24只,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CON)、模型组(MOD)、四味护肝饮组(SHD)、美能组(CG),每组6只。SHD组、CG组小鼠每天予以相应药物灌胃,CON组与MOD组予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持续10 d。在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予以腹腔注射800 mg·kg;的D-半乳糖胺溶液(D-Gal N)以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在注射D-Gal N 24h后,处死小鼠并收取血清及肝组织。检测小鼠肝组织病理、血清转氨酶的改变,并检测肝组织IL-1β、TNF-α、A20表达水平,以及NF-κB活化水平。结果:MOD组小鼠肝组织出现炎性细胞浸润提示急性肝损伤模型构建成功。与MOD组比较,CG组和SHD组小鼠肝组织炎性浸润显著减轻。与CON组比较,MOD组小鼠血清ALT、AST、LDH显著升高,肝组织IL-1β和TNF-α的mRNA、蛋白表达上调,肝组织A20表达有上调趋势,p-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MOD组比较,四味护肝饮干预显著降低AST、LDH含量及肝组织TNF-αmRNA、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上调A20蛋白表达,下调p-NF-κB蛋白水平(P<0.05)。与MOD组比较,美能可显著降低血清ALT、AST、LDH及肝组织炎性细胞因子表达、p-NF-κB水平,上调A20蛋白表达(P<0.05)。结论:四味护肝饮可减轻D-Gal N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上调A20表达从而抑制NF-κB活化,可能是其发挥药效作用的部分机制。
    • 金国强; 洪燕; 余伟; 吴俭; 刘赟
    • 摘要: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幼鼠脓毒血症急性肝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48只幼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trl)、脓毒血症组(LPS)、治疗组(SFI),每组16只。幼鼠脓毒血症模型构建:腹腔注射脂多糖10 mg/kg。参附注射液治疗组构建:于60 min后腹腔注射参附注射液10 mL/kg。分别于6 h、12 h检测血清ALT,AST、肝组织中的TNF-α、肝组织乙酰胆碱、肝组织乙酰胆碱转移酶以及两者同TNF-α的联系。结果与LPS组比较:SFI组在6 h、12 h血清ALT、AST、肝组织中的TNF-α都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乙酰胆碱、乙酰胆碱转移酶都显著升高(P<0.01)。LPS组的肝组织中的TNF-α与乙酰胆碱、乙酰胆碱转移酶都呈负相关(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影响胆碱能抗炎通路机制保护脓毒血症急性肝损伤
    • 石洪林; 余文胜
    • 摘要: 目的探讨花姜酮对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大鼠肝脏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3.75mg/kg)、花姜酮低剂量组(5mg/kg)、花姜酮高剂量组(10mg/kg),每组10只。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每次注射0.8mL相对应药物,连续注射5d。空白组、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注射给药2h后,模型组、联苯双酯组及花姜酮低、高剂量组腹腔注射0.2%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0.01mL/g),空白组予等体积花生油腹腔注射。注射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后16h,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切取部分肝脏组织,ELISA法检测大鼠肝脏中氧化指标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羟自由基(·OH)、活性氧(ROS)含量;ELISA法检测肝脏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Ⅲ(ComplexⅠ、Ⅲ)活性;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醌氧化还原酶-1(NQO-1)、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水平;切除部分肝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变程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花姜酮高、低剂量组大鼠血清AST[(15.87±2.27)U/mL、(26.06±3.81)U/mL比(36.72±3.36)U/mL]、ALT[(15.85±1.83)U/mL、(24.52±2.62)U/mL比(31.46±2.87)U/mL]含量降低(P<0.05);肝组织中Mn-SOD[(28.02±2.16)U/μg、(22.26±1.81)U/μg比(18.37±1.19)U/μg]、CAT[(247.63±20.82)U/mg、(203.35±19.43)U/mg比(181.35±18.68)U/mg]、ComplexⅠ[(103.49±8.52)nmol·min/mg、(91.38±7.43)nmol·min/mg比(65.89±5.61)nmol·min/mg]、ComplexⅢ[(56.24±1.65)nmol·min/mg、(44.72±1.71)nmol·min/mg比(17.73±1.52)nmol·min/mg]活性及ATP[(37.67±2.72)nmol/mg、(28.13±2.48)nmol/mg比(22.52±1.78)nmol/mg]含量较高,MDA[(10.18±2.15)μg/mL、(13.26±1.64)μg/mL比(17.92±3.22)μg/mL]、·OH[(4.13±1.52)nmol/mg、(5.39±1.44)nmol/mg比(8.64±1.42)nmol/mg]、ROS[(0.41±0.13)μg/mL、(0.62±0.15)μg/mL比(0.85±0.23)μg/mL]的含量较低(P<0.05);肝组织中HO-1[(0.72±0.13)、(0.56±0.12)比(0.32±0.05)]、NQO-1[(0.29±0.06)、(0.24±0.04)比(0.19±0.04)]、Nrf-2[(0.57±0.07)、(0.31±0.03)比(0.11±0.02)]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花姜酮对急性肝损伤大鼠肝脏氧化应激损伤能起到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因子活性,减少肝脏中ROS、·OH堆积,调节Nrf2/HO-1/NQO-1信号通路,进而改善肝组织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 万苗; 欧阳钦; 吴春明; 刘三海; 赵安静
    • 摘要: 目的:研究二草清肝汤(EQD)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联合D-氨基半乳糖(D-GalN)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将21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四个组:空白对照组(n=3)、内毒素模型组(n=7),均给予氯化钠溶液灌胃(3ml/kg);二草清肝汤小剂量组(n=6)、大剂量组(n=5)分别予生药含量为3.3g/ml、6.6g/ml的EQD溶液灌胃(3ml/kg)。每日1次,连续12天。最后一天灌胃4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所有小鼠均腹腔注射LPS和D-GalN混合液造模,腹腔注射24h后,处死所有小鼠,剖取其肝脏称重、HE染色显微观察病理;各组小鼠TLR4、NF-κB表达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从RNA水平检测、WB法从蛋白表达水平定量测定;TLR4蛋白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法。结果:内毒素性肝损伤小鼠肝重均较空白对照组低,加入二草清肝汤后小鼠肝重上升;病理结果显示空白组小鼠的肝小叶轮廓界限分明、清晰且完整,肝窦散布有序、较宽;肝上皮细胞排列规整、呈多边形;细胞质染色均匀、细胞核清晰、未见明显肿胀变性,库普弗细胞分布均匀,未见周部大量聚集。内毒素模型组中巨噬细胞聚集,肝小叶结构混乱、排列无序;肝细胞脂肪沉积、水肿明显较空白组严重;而二草清肝汤组病变则较前改善。免疫组化结果说明内毒素处理后的模型组中TLR4蛋白表达显著上升,加入大剂量二草清肝汤后TLR4稍有下降(P<0.05);PCR结果显示内毒素处理后的模型组中TLR4、NF-κB mRNA表达下降,加入二草清肝汤后明显上升(P<0.05)。结论:二草清肝汤能够抑制肝细胞内TLR4信号通路的激活及相关炎症分子活化,改善LPS导致的肝损伤,其机制可能是EQD影响TLR4通路关键分子的蛋白翻译过程。
    • 摘要: 2022年3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张晶课题组联合钟清课题组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夏强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Cell Death&Differentiation上发表了题为Ubiquitin ligase E3 HUWE1/MULE targets transferrin receptor for degradation and suppresses ferroptosis in acute liver injury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系统深入地解析了急性肝损伤过程中铁死亡关键蛋白——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 1,TfR1)的泛素化修饰调控,为临床上缓解肝移植过程中的急性肝损伤提供了新的思路。
    • 吕云龙; 殷强; 罗沿源; 李梦吉; 周福庆; 黄雨璐; 陈佳垚; 张天琦; 刘佳敏; 潘万龙
    • 摘要: 目的:探究赶黄草活性成分槲皮素和没食子酸对CCl;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槲皮素组(100 mg/kg)和没食子酸组(100 mg/kg)。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按分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7 d,末次灌胃后2 h,腹腔注射0.2%CCl;植物油溶液(15 ml/kg),并16 h后收集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变化;ELISA检测小鼠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肝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肝脏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水平。结果:相比于模型组小鼠,槲皮素和没食子酸干预后,可降低其肝脏指数(P<0.05),降低血清ALT和TNF-α水平(P<0.01),增加肝组织中GSH水平(P<0.01),增加肝组织中HO-1表达。结论:赶黄草活性物质槲皮素和没食子酸对于肝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抗氧化损伤能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 董颖; 陈鑫沛; 杨浩铎; 王莹莹; 王东营; 汪学德
    • 摘要: 探究葡萄籽油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利用CCl_(4)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通过测定小鼠体重、食物和水摄入量,检测血清和肝组织相关指标,观察小鼠肝组织形态学变化,以评价葡萄籽油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与CCl_(4)组相比,中、高剂量(10、20 mL/kg·d)葡萄籽油处理能有效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及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P<0.05),显著提高肝组织中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P<0.05),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5),明显改善病理损伤程度。综上所述,葡萄籽油对CCl;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剂量越高,保护作用越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