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保护
肝脏保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篇、会议论文35篇、专利文献374544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中国科技产业、中老年保健、中国新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35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暨湖南省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2016中国中药制剂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等;肝脏保护的相关文献由538位作者贡献,包括宋军、戴瑛、王晓东等。
肝脏保护—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74544篇
占比:99.97%
总计:374670篇
肝脏保护
-研究学者
- 宋军
- 戴瑛
- 王晓东
- 赵军宁
- 邓治文
- 易进海
- 王赛波
- A·普拉巴卡尔
- B·D·古普塔
- B·K·钱丹
- B·S·贾吉
- G·N·卡齐
- K·A·苏里
- K·K·古普塔
- K·L·贝迪
- N·K·萨蒂
- O·P·苏里
- R·K·乔里
- S·拉尔
- S·马尔霍特拉
- V·K·夏尔马
- 丛欣
- 严璐佳
- 于月媛
- 于添
- 何钊
- 刘淑君
- 刘聪
- 刘雁
- 华剑
- 吴海兰
- 吴瑞
- 宋立中
- 张仁福
- 张莉
- 成落戌
- 方镇淇
- 朴忠范
- 李承恩
- 李薇红
- 王彦武
- 王瑞国
- 王锦菊
- 程鹏
- 臧瑾
- 舒丽
- 蒋曙光
- 袁玉芳
- 许善初
- 赵鹏
-
-
董颖;
陈鑫沛;
杨浩铎;
王莹莹;
王东营;
汪学德
-
-
摘要:
探究葡萄籽油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利用CCl_(4)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通过测定小鼠体重、食物和水摄入量,检测血清和肝组织相关指标,观察小鼠肝组织形态学变化,以评价葡萄籽油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与CCl_(4)组相比,中、高剂量(10、20 mL/kg·d)葡萄籽油处理能有效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及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P<0.05),显著提高肝组织中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P<0.05),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5),明显改善病理损伤程度。综上所述,葡萄籽油对CCl;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剂量越高,保护作用越强。
-
-
张晋;
杨新建;
田璐;
肖海峻
-
-
摘要:
为研究不同来源燕麦对高脂饲喂的ApoE^(-/-)小鼠降血脂功能的影响,将40只雄性ApoE^(-/-)小鼠按照平均体重随机分为5组,即常规饮食(Chow)组、高脂饮食(HFD)组、燕麦1组(OAT-1)、燕麦2组(OAT-2)以及燕麦3组(OAT-3),每组8只。实验0 w、4 w、8 w、12 w时,分别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LDL胆固醇(LDL cholesterol,L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HDL胆固醇(HDL cholesterol,HDL-c)和VLDL胆固醇(VLDL cholesterol,VLDL-c)水平;12 w后同时观察肝组织损伤变化情况。其中,3组燕麦组均能够显著减少ApoE^(-/-)小鼠血清中TC、LDL-c、TG和VLDL-c的含量,说明3组燕麦均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OAT-3组降血脂效果更加明显。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3组燕麦组均具有减少高脂饲喂的ApoE^(-/-)小鼠肝脏中脂质沉积的作用。燕麦饲喂后对高脂饲喂的ApoE^(-/-)小鼠具有显著降低血脂及降低肝损伤作用。
-
-
汤金焰;
徐琦敏;
卢甜;
窦晓兵;
钱倩宇
-
-
摘要:
N-乙酰半胱氨酸(NAC)最早在治疗扑热息病中毒时就已经显示出其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NAC对多种肝脏疾病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作为细胞内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的前体,具有抗氧化、抗凋亡、抑制炎性介质释放、调节细胞代谢等作用[1,2]。根据这个独特作用优势,NAC在肝脏相关疾病的治疗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将NAC治疗多种肝病的保护作用进行收集整理,现综述如下。
-
-
沙爽;
冯启鑫;
张欣蕊;
王玥;
尹贺;
李冲伟
-
-
摘要:
为探究亚油酸/α-亚麻酸复合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细胞和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将80只昆明SPF小鼠分为8组,分别为正常组、CCl_(4)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以及亚油酸/α-亚麻酸复合物1∶4组、1∶2组、1∶1组、2∶1组和4∶1组,测定8组实验小鼠血清免疫功能指标和肠道细菌菌群结构。结果表明,CCl_(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相比,5种复合物均可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活力(P0.05),降低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P<0.05),降低肝组织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表达水平(P<0.05),这些指标变化与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完全对应。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与普通组相比,CCl_(4)模型组小鼠肠道细菌多样性降低(P<0.05),亚油酸/α-亚麻酸复合物2∶1组与CCl_(4)模型组相比小鼠肠道细菌多样性和丰度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肠道细菌菌群结构发生改变。同时发现,亚油酸/α-亚麻酸为2∶1时对肝脏的保护效果优于其他比例,与水飞蓟宾阳性对照组效果基本一致。本实验结果不仅证明了亚油酸/α-亚麻酸复合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而且为亚油酸/α-亚麻酸的科学摄入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为护肝药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
-
田春;
王爱华;
陈有万
-
-
摘要: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也是导致术后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是指通过在远离靶器官的远端部位或器官实施多次短暂缺血/再灌注周期,以预防或减轻靶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量动物实验已证实RIPC可显著改善肝切除术后残余肝早期的组织灌注和氧合作用,减少HIRI,提高生存率。然而,在临床研究中关于RIPC减少HIRI的作用仍存在很大争议。因此,本文对近几年RIPC肝脏保护效应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
姚瑞强
-
-
摘要:
目的:分析马齿苋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的肝脏保护作用及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小鼠50只,按照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马齿苋药物低、中、高剂量组五组,各10只,模型组及各剂量组以高脂饲料喂养16周造模;建模成功后,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马齿苋提取液0.18 g·kg-1、0.35 g·kg-1、0.70 g·kg-1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0.9%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4周.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肝功能及脂代谢指标;取全肝,称肝湿重,制备病理切片,计算NAFLD活动度积分;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检测肝组织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Keap1-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Nrf2)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结果:造模成功.较模型组,各剂量组小鼠肝湿重、NAFLD活动度及血清ALT、AST、TC、TG、LDL-C、肝组织匀浆MDA水平均降低,其中高剂量组更为明显(P<0.05);较模型组,各剂量组小鼠肝组织Nrf2 mRNA相对表达量及肝组织匀浆SOD水平均升高,其中高剂量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马齿苋可能通过发挥抗氧化、降脂作用,使NAFLD小鼠肝损伤减轻,延缓NAFLD进展.
-
-
宣文婷;
卢昕奕;
李俊
-
-
摘要:
目的 探讨丙泊酚(propofol,Prop)抑制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机制.方法 HE和油红染色检测肝脏损伤情况和脂质的堆积情况;LC3(light chain 3)和TOM20(mitochondrial 20 ku outer membrane protein)免疫荧光共定位染色检测线粒体自噬水平;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分子对接预测与Prop相作用的蛋白;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哺乳动物信号调节子2(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2,SIRT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相较于酒精损伤组,Prop组血清ALT、AST水平明显降低,小鼠肝组织脂肪化明显减少,线粒体自噬增强.通过分子对接实验与Western blot,发现Prop与SIRT2蛋白有高度相关性,且Prop能明显逆转酒精导致的SIRT2蛋白低表达.进一步的实验发现SIRT2抑制剂(SirReal2)能够明显抑制Prop对于肝脏的保护作用.结论 Prop通过提高SIRT2蛋白水平增强线粒体自噬,从而在酒精性肝损伤小鼠中发挥肝脏保护作用.
-
-
-
-
杨浩;
金三俊;
庞倩;
冯兴军
-
-
摘要: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的集约化与规模化的不断发展,畜禽容易遭受来自饲料发霉、抗生素滥用及肝炎病毒等因素产生的肝损伤.白藜芦醇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属于多酚类物质,在食品科学和医学领域中可以改善肝脏疾病造成的肝损伤.同时,白藜芦醇可以有效保护畜禽肝脏,缓解炎症刺激、氧化应激以及细胞凋亡等生理或病理状态时产生的肝损伤.另外,白藜芦醇可以通过调节畜禽脂代谢,改善生长育肥阶段容易出现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所导致的肝损伤.作者综合了白藜芦醇对畜禽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简述了白藜芦醇的理化性质和相关生物学功能,如抗炎、抗氧化、抗细胞凋亡,同时介绍了畜禽常见肝损伤的主要类型和病理途径,并分析了白藜芦醇对畜禽常见肝损伤保护机制和相关信号通路,以期为白藜芦醇通过改善畜禽常见肝损伤、提高畜产品品质提供依据,为探究白藜芦醇成为一种新型优质的饲料添加剂的可能性提供理论支撑.
-
-
XU Zhenqi;
许振琦;
HUANG Qiang;
黄强
- 《江西省第十次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
| 2019年
-
摘要:
目的:观察ω-3脂肪乳剂在危重患者肝功能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56例合并肝功能损伤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治疗中应用ω-3脂肪乳剂,对照组应用非ω-3脂肪乳剂.分别于治疗第0、1、4、7天监测患者当日最高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和氧合指数,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血中TNF-α、IL-6及IL-10的水平,将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γ-GT)、预后指标(ARACHEⅡ评分、ICU时间、住院时间、28d病死率)进行统计. 结果:治疗后4d、7d对照组的呼吸频率、心率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7d对照组的体温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4d、7d对照组氧合指数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1d、4d、7d治疗组的血TNF-α、IL-6和IL-10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d、4d、7d治疗组的血ALT、AST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d、7d治疗组的血TBIL和γ-GT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RACHEⅡ评分均有降低,治疗后7d治疗组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的预后随访发现治疗组的ICU时间、住院时间、28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ω-3脂肪乳剂能改善合并有肝功能损伤的危重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减轻炎症反应,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
XU Zhenqi;
许振琦;
HUANG Qiang;
黄强
- 《江西省第十次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
| 2019年
-
摘要:
目的:观察ω-3脂肪乳剂在危重患者肝功能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56例合并肝功能损伤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治疗中应用ω-3脂肪乳剂,对照组应用非ω-3脂肪乳剂.分别于治疗第0、1、4、7天监测患者当日最高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和氧合指数,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血中TNF-α、IL-6及IL-10的水平,将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γ-GT)、预后指标(ARACHEⅡ评分、ICU时间、住院时间、28d病死率)进行统计. 结果:治疗后4d、7d对照组的呼吸频率、心率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7d对照组的体温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4d、7d对照组氧合指数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1d、4d、7d治疗组的血TNF-α、IL-6和IL-10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d、4d、7d治疗组的血ALT、AST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d、7d治疗组的血TBIL和γ-GT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RACHEⅡ评分均有降低,治疗后7d治疗组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的预后随访发现治疗组的ICU时间、住院时间、28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ω-3脂肪乳剂能改善合并有肝功能损伤的危重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减轻炎症反应,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
XU Zhenqi;
许振琦;
HUANG Qiang;
黄强
- 《江西省第十次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
| 2019年
-
摘要:
目的:观察ω-3脂肪乳剂在危重患者肝功能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56例合并肝功能损伤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治疗中应用ω-3脂肪乳剂,对照组应用非ω-3脂肪乳剂.分别于治疗第0、1、4、7天监测患者当日最高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和氧合指数,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血中TNF-α、IL-6及IL-10的水平,将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γ-GT)、预后指标(ARACHEⅡ评分、ICU时间、住院时间、28d病死率)进行统计. 结果:治疗后4d、7d对照组的呼吸频率、心率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7d对照组的体温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4d、7d对照组氧合指数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1d、4d、7d治疗组的血TNF-α、IL-6和IL-10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d、4d、7d治疗组的血ALT、AST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d、7d治疗组的血TBIL和γ-GT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RACHEⅡ评分均有降低,治疗后7d治疗组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的预后随访发现治疗组的ICU时间、住院时间、28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ω-3脂肪乳剂能改善合并有肝功能损伤的危重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减轻炎症反应,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
XU Zhenqi;
许振琦;
HUANG Qiang;
黄强
- 《江西省第十次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
| 2019年
-
摘要:
目的:观察ω-3脂肪乳剂在危重患者肝功能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56例合并肝功能损伤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治疗中应用ω-3脂肪乳剂,对照组应用非ω-3脂肪乳剂.分别于治疗第0、1、4、7天监测患者当日最高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和氧合指数,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血中TNF-α、IL-6及IL-10的水平,将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γ-GT)、预后指标(ARACHEⅡ评分、ICU时间、住院时间、28d病死率)进行统计. 结果:治疗后4d、7d对照组的呼吸频率、心率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7d对照组的体温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4d、7d对照组氧合指数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1d、4d、7d治疗组的血TNF-α、IL-6和IL-10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d、4d、7d治疗组的血ALT、AST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d、7d治疗组的血TBIL和γ-GT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RACHEⅡ评分均有降低,治疗后7d治疗组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的预后随访发现治疗组的ICU时间、住院时间、28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ω-3脂肪乳剂能改善合并有肝功能损伤的危重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减轻炎症反应,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
XU Zhenqi;
许振琦;
HUANG Qiang;
黄强
- 《江西省第十次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
| 2019年
-
摘要:
目的:观察ω-3脂肪乳剂在危重患者肝功能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56例合并肝功能损伤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治疗中应用ω-3脂肪乳剂,对照组应用非ω-3脂肪乳剂.分别于治疗第0、1、4、7天监测患者当日最高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和氧合指数,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血中TNF-α、IL-6及IL-10的水平,将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γ-GT)、预后指标(ARACHEⅡ评分、ICU时间、住院时间、28d病死率)进行统计. 结果:治疗后4d、7d对照组的呼吸频率、心率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7d对照组的体温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4d、7d对照组氧合指数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1d、4d、7d治疗组的血TNF-α、IL-6和IL-10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d、4d、7d治疗组的血ALT、AST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d、7d治疗组的血TBIL和γ-GT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RACHEⅡ评分均有降低,治疗后7d治疗组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的预后随访发现治疗组的ICU时间、住院时间、28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ω-3脂肪乳剂能改善合并有肝功能损伤的危重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减轻炎症反应,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
王开霞;
孙学华;
郑超;
张景豪;
付丽颖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8年中医民族医防治肝病学术交流会议》
| 2018年
-
摘要:
目的:该实验探讨自拟方清热解毒凉血方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方法:将11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3~4只,空白组正常饲养,模型组和中药组均腹腔注射含10%CCL4,一周三次,连续造模八周,造模四周后,中药组灌胃给予清热解毒凉血方,期间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生化分析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骨桥蛋白(OPN)的表达情况,肝组织进行天狼猩红和HE染色,进行病理分析. 结果:与模型组小鼠比较,中药组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然而小鼠血清中IL-6、TNF-α水平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清热解毒凉血方能有效减轻CCL4致小鼠肝纤维化的肝脏损伤,降低肝纤维化程度,然而清热解毒凉血方与炎症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
-
王开霞;
孙学华;
郑超;
张景豪;
付丽颖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8年中医民族医防治肝病学术交流会议》
| 2018年
-
摘要:
目的:该实验探讨自拟方清热解毒凉血方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方法:将11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3~4只,空白组正常饲养,模型组和中药组均腹腔注射含10%CCL4,一周三次,连续造模八周,造模四周后,中药组灌胃给予清热解毒凉血方,期间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生化分析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骨桥蛋白(OPN)的表达情况,肝组织进行天狼猩红和HE染色,进行病理分析. 结果:与模型组小鼠比较,中药组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然而小鼠血清中IL-6、TNF-α水平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清热解毒凉血方能有效减轻CCL4致小鼠肝纤维化的肝脏损伤,降低肝纤维化程度,然而清热解毒凉血方与炎症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
-
王开霞;
孙学华;
郑超;
张景豪;
付丽颖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8年中医民族医防治肝病学术交流会议》
| 2018年
-
摘要:
目的:该实验探讨自拟方清热解毒凉血方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方法:将11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3~4只,空白组正常饲养,模型组和中药组均腹腔注射含10%CCL4,一周三次,连续造模八周,造模四周后,中药组灌胃给予清热解毒凉血方,期间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生化分析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骨桥蛋白(OPN)的表达情况,肝组织进行天狼猩红和HE染色,进行病理分析. 结果:与模型组小鼠比较,中药组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然而小鼠血清中IL-6、TNF-α水平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清热解毒凉血方能有效减轻CCL4致小鼠肝纤维化的肝脏损伤,降低肝纤维化程度,然而清热解毒凉血方与炎症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
-
王开霞;
孙学华;
郑超;
张景豪;
付丽颖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8年中医民族医防治肝病学术交流会议》
| 2018年
-
摘要:
目的:该实验探讨自拟方清热解毒凉血方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方法:将11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3~4只,空白组正常饲养,模型组和中药组均腹腔注射含10%CCL4,一周三次,连续造模八周,造模四周后,中药组灌胃给予清热解毒凉血方,期间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生化分析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骨桥蛋白(OPN)的表达情况,肝组织进行天狼猩红和HE染色,进行病理分析. 结果:与模型组小鼠比较,中药组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然而小鼠血清中IL-6、TNF-α水平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清热解毒凉血方能有效减轻CCL4致小鼠肝纤维化的肝脏损伤,降低肝纤维化程度,然而清热解毒凉血方与炎症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
-
范玲;
陈立;
王璐璐;
黄力强;
赵飘飘;
刘丹;
熊玉霞
-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四川省药理学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研究赶黄草粗提取物在体内及体外对内毒素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采用70%乙醇对赶黄草有效成分进行提取,以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建立体外炎症模型,LPS刺激昆明种小鼠建立体内肝损伤模型,采用赶黄草粗提取物干预,并以肝苏颗粒为阳性对照.Giemsa法观察RAW264.7细胞形态学变化,MTS法检测细胞活力,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Ⅱ-1β)含量;HE染色切片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赖氏法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法测定肝组织中超氧物歧化酶(SOD)、TBA法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LPS诱导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NLRP3)表达. 结果:赶黄草粗提取物在100mg·L-1下未显示出细胞毒性作用(P<0.05);赶黄草粗提取物50mg·L-1、25mg·L-1组干预后可明显抑制LPS导致的细胞形态学变化;赶黄草粗提取物可显著抑制RAW264.7细胞TNF-α、IL-1β产生(P<0.05),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与模型组相比,肝苏颗粒、赶黄草粗提取物能明显改善小鼠肝组织病理损伤;肝苏颗粒与赶黄草粗提取物能明显改善LPS导致小鼠血浆中ALT、AST升高现象(P<0.05);肝组织匀浆中,与正常组比较,各组SOD水平变化不明显,模型组MDA水平明显上升,肝苏颗粒组、赶黄草粗提取物能明显降低MDA水平(P<0.05);肝苏颗粒组、赶黄草粗提取物能明显降低肝脏中NLRP3、ASC的表达. 结论:赶黄草粗提取物对内毒素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减少TNF-α的产生和调控NLRP3炎性体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