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脓毒血症

脓毒血症

脓毒血症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189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65篇、会议论文82篇、专利文献3575篇;相关期刊613种,包括中国中医急症、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内科急危重症杂志等; 相关会议61种,包括江苏省第十一次整形烧伤外科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第八届全国肠外肠内营养学术大会、2014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药师周等;脓毒血症的相关文献由4772位作者贡献,包括卢中秋、周铁丽、张建龙等。

脓毒血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65 占比:32.55%

会议论文>

论文:82 占比:1.51%

专利文献>

论文:3575 占比:65.94%

总计:5422篇

脓毒血症—发文趋势图

脓毒血症

-研究学者

  • 卢中秋
  • 周铁丽
  • 张建龙
  • 苏伟
  • 蔡国龙
  • 何国平
  • 何婷
  • 何海秋
  • 余绍青
  • 刘洪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岐剑; 徐希明
    • 摘要: 背景: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成体干细胞,获取便捷、来源丰富,在机体组织修复与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总结综述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获取与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相关文章,检索词为“Ectoderm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Stem cell therapy,Spinal cord injury,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epsis”,检索要求为研究原著与综述,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筛选出相关文献85篇,结合文献追溯法对所得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①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丰富、获取简便,其来源可以是牙组织、鼻黏膜和角膜组织等。与中胚层间充质干细胞相同的是,它们都具备多系分化能力和免疫调节功能。②而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与牙组织与神经组织具有同源性,因此具备更好的牙细胞、神经细胞分化能力,在牙组织修复、脊髓损伤修复、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具备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③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同样不能忽视,目前虽仅有少量文献报道将其应用于脓毒血症等免疫疾病,但研究发现其免疫调节机制与中胚层间充质干细胞等并无二致,同时其还具备获取方式相对低损伤性等优势,因此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极佳的临床应用前景。
    • 吴畏; 石金河; 孔令宇; 马彦娟
    • 摘要: 目的 研究连续肾脏替代(CRRT)联合液体复苏治疗脓毒血症致急性肾损伤(AKI)疗效观察及对血清TNF-α,IL-6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取本院于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脓毒血症致AKI患者共92例,参照随机抽样法分成对照组(46例,实施单纯液体复苏治疗方式)和观察组(46例,实施CRRT联合液体复苏治疗方式).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脓毒血症致AKI患者治疗后的血清TNF-α和IL-6指标更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脓毒血症致AKI患者的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脓毒血症致AKI患者的CD4+、CD3+与CD4+/CD8+指标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RRT结合液体复苏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有重要意义.
    • 魏利宁
    • 摘要: 目的:探究脓毒血症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92例脓毒血症患者临床资料,按入院顺序将其分组,观察组(n=46例)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对照组(n=46例)仅采用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相关指标(CD4^(+)、CD8^(+)、CD4^(+)/CD8^(+)、IL-6和TNF-α)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和CD4^(+)/CD8^(+)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CD8^(+)、IL-6和TNF-α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83%)和存活率(95.65%)均高于对照组(82.61%,78.26%),P<0.05。结论:脓毒血症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可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改善预后,疗效明显,值得应用。
    • 春晓; 龚媛媛; 李敏
    • 摘要: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是一组由基因缺陷导致的免疫功能异常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在起病时或病程中多伴有皮肤症状[1-2]。皮肤是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最常受累的器官之一,也是最直观的症状,往往是早期识别免疫缺陷病的重要临床表现[3]。PID相关的皮肤改变包括皮肤软组织感染(如真菌、细菌和病毒感染)、湿疹样皮疹、冻疮样皮疹、荨麻疹样皮疹、鱼鳞样皮疹、红皮病、皮下出血、脓疱型银屑病或其他自身免疫/自身炎症和蛋白酶活性相关皮肤症状等[1-2]。PID引发的脓毒血症意味着感染的严重性和全身性,且PID患儿的皮肤感染较正常人症状表现更加严重,病程迁延,治疗效果不佳,且易反复[4]。本例为1例PID合并严重脓毒血症致右手坏疽性脓疱疮的患儿,经过制订符合患儿病情的分阶段创面管理方案以及数次清创与功能性敷料换药,伤口愈合,现报告如下。
    • 冯亚晶
    • 摘要: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护理在重症监护室(ICU)脓毒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护理,比较两组热卡达标率、喂养不耐受率、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结果:护理第4、7天,研究组热卡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喂养不耐受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第4、7天,研究组ALB、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第4、7天,研究组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肠内营养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护理可提高ICU脓毒血症患者热卡达标率和ALB、PA水平,以及降低喂养不耐受率和APACHEⅡ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肠内营养护理。
    • 杜永明; 张汉洪; 王森
    • 摘要: 目的 探讨增液承气汤联合常规治疗对大肠燥热型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营养支持、抗感染、早期体液复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增液承气汤,疗程2周。检测临床疗效、D-D、SOD、TNF-α、NK细胞、内毒素、感染性指标(WBC、CRP、PCT)、住院指标(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急诊监护室住院时间)、中医证候评分、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D-D、TNF-α、内毒素、感染性指标、中医证候评分、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OD、NK细胞更高(P<0.05),住院指标改善(P<0.05)。结论 增液承气汤联合常规治疗可促进大肠燥热型脓毒血症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 金国强; 洪燕; 余伟; 吴俭; 刘赟
    • 摘要: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幼鼠脓毒血症急性肝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48只幼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trl)、脓毒血症组(LPS)、治疗组(SFI),每组16只。幼鼠脓毒血症模型构建:腹腔注射脂多糖10 mg/kg。参附注射液治疗组构建:于60 min后腹腔注射参附注射液10 mL/kg。分别于6 h、12 h检测血清ALT,AST、肝组织中的TNF-α、肝组织乙酰胆碱、肝组织乙酰胆碱转移酶以及两者同TNF-α的联系。结果与LPS组比较:SFI组在6 h、12 h血清ALT、AST、肝组织中的TNF-α都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乙酰胆碱、乙酰胆碱转移酶都显著升高(P<0.01)。LPS组的肝组织中的TNF-α与乙酰胆碱、乙酰胆碱转移酶都呈负相关(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影响胆碱能抗炎通路机制保护脓毒血症急性肝损伤。
    • 沈赵红
    • 摘要: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脓毒血症合并AKI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划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血液灌注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CRR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72 h时肾功能[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水平,治疗前与治疗1周时病情严重程度[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以及两组并发症情况(出血、酸中毒、高钾血症、栓塞、导管相关性感染等)与治疗28 d时的存活率。结果治疗72 h时,研究组BUN(6.15±0.85)mmol/L、SCr(70.45±12.52)μmol/L、hs-CRP(105.65±20.47)mg/L较对照组(8.65±1.03)mmol/L、(86.64±13.70)μmol/L、(142.65±21.71)mg/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40、5.517、7.842,P0.05)。治疗1周时,研究组APACHEⅡ水平(20.13±4.50)分较对照组低(23.65±7.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0,P0.05)。研究组治疗28 d时存活率97.50%较对照组8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5)。结论CRRT在脓毒血症合并AKI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 摘要: 1电针驱动迷走-肾上腺轴抗炎的神经解剖学机制被发现哈佛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和福建中医药大学联合研究发现,在脓毒血症的小鼠模型上电针刺激其后肢“足三里”穴位(ST36),可激活PROKR2-Cre标记的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这组神经元可以调节迷走神经-肾上腺反射,抑制炎症反应,从而为电针灸刺激“足三里”穴位发挥全身抗炎效果找到了现代神经解剖学的基础。
    • 张平
    • 摘要: 1流行特点葡萄球菌病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病菌能够在水、尘土、空气、饲料中存在,在潮湿污秽区域尤为常见。不同生长阶段与品种的家兔均有感染概率,带菌兔、病兔将促进葡萄球菌病在兔群中的传播,若家兔表面皮肤受损或黏膜受损,葡萄球菌将从损伤处进入家兔机体,继而引发炎症,出现转移性脓毒血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