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师
中学历史教师的相关文献在1951年到2022年内共计771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史学理论、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7410篇;相关期刊314种,包括历史教学问题、历史学习(高考)、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22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首届“21世纪全球历史教育的发展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中学历史教师的相关文献由719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双武、朱可、李永顺等。
中学历史教师
-研究学者
- 孙双武
- 朱可
- 李永顺
- 李洁
- 盛刚
- 冯一下
- 本刊编辑部
- 聂幼犁
- 陈杰
- 魏彦琴
- 鲍涛
- 于琳琦
- 余学勇
- 刘敏
- 刘玉广
- 刘立新
- 吴畏
- 庄韵勤
- 张勇
- 张华中
- 张连华
- 徐赐成
- 戚庭跃
- 戚裕
- 戴世锋
- 戴军
- 方颖
- 晓伟
- 曾超洪
- 朱煜
- 朱长明
- 李建红
- 杜海斌
- 杨向阳
- 杨承安
- 林洁
- 梁励
- 樊汉彬
- 汤爱萍
- 汪瀛
- 汪衍
- 王俊伟
- 王建利
- 王映霞
- 王艳
- 白砥民
- 祝旭东
- 胡桂珍
- 臧嵘
- 袁金山
-
-
李竞艳;
张俊辉;
曹平
-
-
摘要:
当下,博物馆为公众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方式正逐渐多元化,大家对博物馆的认知也在不断提升。中学历史教师作为中学生历史知识的传授者、历史素养的培养者,其博物馆认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学生的历史学习状况。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学历史教师参与到博物馆活动中来。
-
-
-
-
摘要:
一、专业优势与特色1.专业底蕴深厚。历史学专业始建于1983年,1997年升为本科专业,有39年办学历史,是吉林省东南部唯一培养中学历史教师的本科专业。2007年历史学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被评为吉林省特色专业;2014年被评为吉林省品牌专业;2018年被评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A类.
-
-
朱小磊
-
-
摘要:
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我们很难在教学中真正执行杜威教授所提出的“从做中学”的教育原则,但是,我想只要我们尝试着——哪怕一次,将学生真正当成我们教育的中心,真正为了学生的需要去开展教育,让学生能经历这样寻找知识的过程,那么,对于学生,对于我们自己,都是一笔财富。一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我经常被学生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困扰。比如,讲到远古史时,学生想知道古人穿的树叶衣服是什么模样,好奇钻木取火是怎样的流程;学到古代史时,又有人关心古人一天吃几顿饭,早上会睡到几点起床,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
-
王孝岚(文/图)
-
-
摘要:
王孝岚,2016年毕业于常熟理工学院,常熟市滨江实验中学历史教师,常熟市历史学科教学能手。任职以来始终准确地保持新时代青年教师的定位,潜心于课堂教学,不断研究和践行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近年来开设区级公开课、讲座多节次,先后获得苏州市首届中小学微课制作比赛一等奖、常熟市初中青年教师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苏州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课活动县级优课、2019年度苏州市“菁菁杯”中学中职学校微团课大赛特等奖、“菁菁杯”第四届江苏省中学中职学校微团课大赛(教师组)二等奖等奖项。教科研能力出众,撰写的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级核心期刊、获省级奖励,2019年3月在《历史教学》发表论文《教学设计应重视对学习板块的研究》,2019年8月在《中小学教师培训》发表论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历史——2019年苏州市中考历史卷评价设计研究》。2020年出版与周云华、薛冰洁老师合作的专著《教学设计原理与策略》,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苏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历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研究”。始终为打造“求实、求新、求活、求精”的历史课堂不懈努力。
-
-
石海龙
-
-
摘要:
统编版高中历史《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内容丰富,涉及诸多领域的专门史,专业化程度高,教学难度大,如何将制度史讲得深入浅出是中学历史教师面临的重大难题。关于制度史,钱穆先生认为:“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制度是死的,人事是活的,死的制度绝不能完全配合上活的人事。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
-
-
董健
-
-
摘要:
在《优秀中学历史教师应该知道的10件事》里,作者陈漪明老师归纳了常用的导入设计,包括诗词导入法、名言导入法、问题导入法、图片导入法等,认为:“导入新课可以多种多样,异彩纷呈,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探究欲,进而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入‘有意注意’。”
-
-
李岩;
向佐军
-
-
摘要:
民族关系事关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中学民族关系史的教学对促进学生理解国家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植民族情感等具有重要意义。统编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材中,对民族关系史的有关内容叙述做了较大调整。中学历史教师要准确理解教材叙述变化的背景和意义,并在教学中准确解读相关内容,为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民族团结观念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做出贡献。
-
-
隽军宁
-
-
摘要:
2020年5月28日,在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成学江老师组织的历史教研室暨特级教师工作室第三次高端学术讲座上,南京大学陈晓律教授的精彩点拨,令我们这些常年埋头拉车的中学教师豁目开襟,如坐春风。学界智者广博的学养、深邃的思想、高远的见解的确是"高山仰止",但那种勤思善问、独立思考的治学态度却是我们能够"景行行止"的。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成为思考型的教者,这是受教于陈教授后的一个感悟。
-
-
朱君涛;
黄显松
-
-
摘要:
"历史地理解和认识过去"是历史学的本位观念之一,也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旨趣所在。随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正式颁布,"唯物史观"指导下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深入人心,而"核心"之外的"历史理解"则逐渐淡出中学历史教师的视野。
-
-
-
-
摘要:
2021年4月23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历史教学》杂志社在华师一课北805课室举办了大湾区卓越中学历史教师教改课程优质课系列讲座第一场。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是东莞高级中学特级教师毛经文老师和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高级教师陈箐老师。本场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学历史教学》杂志主编王继平老师主持,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陈贤波教授、《中学历史教学》杂志副主编詹坚固副教授出席了本次活动。
-
-
-
刘微娜
- 《第22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
| 2018年
-
摘要:
教师研修是教师以研促教,通过学习和研究本学科课堂教学相关的知识而达到的一种状态,而“网络研修”就是一种基于网络而开展的研修方式,它借助网络不受时间、空间和人员限制,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理念新颖、实用便捷的研修资源,重构了教研关系,使教师真正成为教研的主体.教师研修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关注大数据诊断出的问题和教育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本学年,在尝试借助“微信群+智慧学伴”开展中学历史学科网络研修的实践.
-
-
刘微娜
- 《第22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
| 2018年
-
摘要:
教师研修是教师以研促教,通过学习和研究本学科课堂教学相关的知识而达到的一种状态,而“网络研修”就是一种基于网络而开展的研修方式,它借助网络不受时间、空间和人员限制,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理念新颖、实用便捷的研修资源,重构了教研关系,使教师真正成为教研的主体.教师研修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关注大数据诊断出的问题和教育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本学年,在尝试借助“微信群+智慧学伴”开展中学历史学科网络研修的实践.
-
-
刘微娜
- 《第22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
| 2018年
-
摘要:
教师研修是教师以研促教,通过学习和研究本学科课堂教学相关的知识而达到的一种状态,而“网络研修”就是一种基于网络而开展的研修方式,它借助网络不受时间、空间和人员限制,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理念新颖、实用便捷的研修资源,重构了教研关系,使教师真正成为教研的主体.教师研修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关注大数据诊断出的问题和教育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本学年,在尝试借助“微信群+智慧学伴”开展中学历史学科网络研修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