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的相关文献在1951年到2022年内共计2971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史学理论、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50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23233篇;相关期刊1092种,包括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历史学习(高考)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九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江苏省博物馆学会2011学术年会等;历史教育的相关文献由2604位作者贡献,包括赵亚夫、任鹏杰、何成刚等。

历史教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50 占比:11.26%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23233 占比:88.67%

总计:26201篇

历史教育—发文趋势图

历史教育

-研究学者

  • 赵亚夫
  • 任鹏杰
  • 何成刚
  • 徐赐成
  • 冯一下
  • 崔粲
  • 尤学工
  • 张汉林
  • 本刊编辑部
  • 陈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金钊
    • 摘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历史教育,不是专门的历史知识学习,而是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的历史教育。教师在《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历史单元教学中,应明确历史教育的课程定位,并力求做到:明晰历史线索;讲准历史知识;讲好历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
    • 张珂
    • 摘要: 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节点,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总结,是在新时代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高校青年学生是新时代下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先锋队,要培养拥有广阔历史视野、辩证历史思维和强烈使命意识的时代新人,高校应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类资源平台,把握好思政工作的关键,不断探索创新,将蕴含着丰富人生哲理和治国理政智慧的历史事实和总结好的历史经验传递给学生。
    • 张汉林
    •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国际冲突昭示着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历史教育对此应有所作为。历史教育的功能一直在与时俱进,内涵不断丰富,从以史为鉴到国家认同,再到国际理解。在信息时代,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并存,历史教育应再度进行调整。跨文化知识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历史教育应建构出整体的世界史叙事、均衡的世界史框架,形成合理、深刻的跨文化知识体系。跨文化交流与历史教育在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存在高度的一致,它们都致力研究面对和处理差异的智慧,跨文化交流与历史思维都是后天养成的,跨文化交流与历史思维均须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历史教育所着力培养的理解能力,正是跨文化交流所亟需的共情能力。历史教育要想不被时代淘汰,只能直面挑战,调整自我。
    • 程婷
    • 摘要: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最早由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陶行知教育思想,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归纳为生活教育的三大观点,利用教学做合一作为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指导方法。在这一教学理念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融合生活教育的教学观点,帮助学生获取历史知识,以教学做合一的形式进行情境创建,丰富学生的历史课堂学习感受,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本文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意义,分析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探究教学做合一思想下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策略,以供大家交流和学习。
    • 程源源
    • 摘要: 由于隋朝国运短祚,隋代的历史教育成就长期以来一直被学术界忽视。隋朝为了达到国家掌控历史教育的目的,实行禁绝私人修史和官修史书的政策,历史撰述内容蕴含了华夏正统、君臣大义和直书其事等历史教育思想,其中蕴含着国家掌控历史教育权力的强烈意愿。隋朝统治者积极推行文教政策,促使长期式微的官学得以复兴,亦经亦史的“五经”教育成为官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从事官学教育的经师在经学和史学上都有很高的修养并取得了突出成绩。私学教育在隋代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既有家学传授,也有名师讲学,私学名师的史学修养与教学内容,凸显了历史教育的重要地位,而《汉书》学的兴盛则是私学重视历史教育的突出表现。隋代历史教育不仅继承了魏晋南北朝分裂时期私学教育的成就并有所发展,而且在官修史书和官学教育方面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对继之而起的盛唐历史教育有着诸多影响,既为唐初的历史教育做了人才储备,隋代经史教育也深深影响着唐初历史教育内容,因此,隋代的历史教育不仅是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的重要一环,而且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 杨诗霖
    • 摘要: 人文素养是优秀文化的合集。对初中学生而言,人文素养代表一种思考的习惯与正确的价值观念。历史课堂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阵地,在学生人格完善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历史教学应该在教学理念与策略方面有所创新。本文以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从教学理念、教学评价、教学思路方面提出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新途径。
    • 蒋玉琪
    • 摘要: 随着对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的逐渐深入,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已逐渐成为课程开发的焦点。新加坡《初中历史教学大纲》中教育目标、核心知识以及教学方式,都蕴涵着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策略,对我国在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有一定借鉴意义。
    • 李立民
    • 摘要: 清代八旗子弟接受历史教育的途径主要有官方教育、私家教育和家族史教育。官方的历史教育以官学为主体,带有“应试教育”色彩;私家历史教育是旗人开展历史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呈现出教育的多元化特色;家族史教育是旗人在官方教育和私家教育之外的一种补充教育形式,以族谱纂修为媒介,更多体现的是历史教育对旗人群体的社会文化功用。尽管历史教育在旗人教育体系中并不居于主导地位,但其提升了旗人素质,促进了满汉社会融合,彰显了积极的政治文化内涵。
    • 周倩
    • 摘要: 考课是清代书院的重要举措。虽然其内容和形式与科举密切相关,但由于科举积弊破坏了书院“为国育才”的教育理想,考课遂成为纠正科举积弊、完善生徒知识体系的途径,而史学考课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项。有清一代,不少书院积极营造重史氛围,在史学考课上加以创新,突破了科举考试考察的范围,将撰写史考、史书读后感、咏史诗等纳入其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科举考试的遗漏和不足。清代书院历史教育的经验,可以为今天各级学校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 郑明兰
    • 摘要: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呈现给人们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过的道路,是世道变迁、兴衰成败的规律,是前人留下的“百科全书”,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安身立命的基础。如何让学生了解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提升政治素养呢?学生通过吟古诗、学课文,读历史书籍,有关历史专题的文艺汇演,讲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知多少”主题班会,办有关历史知识为专题的手抄报,研学活动等自主获取历史知识,提升政治素养。教师努力优化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政治素养,使用好国家教育平台资源,学科融合上好历史课程。学校努力优化教育教学资源,安排时间开展历史影视教育,建好阵地并有效使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政治素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