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首届“21世纪全球历史教育的发展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
首届“21世纪全球历史教育的发展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

首届“21世纪全球历史教育的发展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10-31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首届“21世纪全球历史教育的发展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美国的社会学科教育者致力于为高中学生在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以及为参与公民生活做准备.课程标准为技能和内容构建了框架.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对学习经验的渴求,教授历史、地理、公民学和经济学的老师面临着挑战.本文的教学实践研究将概述课程设计、单元规划和课堂活动中所运用的这些方法: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差异化的教学以及基于探究的学习.
  • 摘要:政治制度史是高中历史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与经济发展的历程和思想文化的成果一起构成了高中历史知识的框架.在备课中,教师常常纠结那么多的内容应该讲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在课堂上,政治制度史经常被讲成了政治课,或者就是雾里看花,在纷杂的历史进程中,看不到制度的本质内容.本文尝试从政治制度的含义出发,理清教材的整体结构,理解单元和每一课编写的思路,把握政治制度史教学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将政治制度的确立、发展和完善置于相应的历史背景中,帮助学生了解其与经济发展、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追求和传统密切相关,过程漫长、曲折,手段和途径多样.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类制度的本质区别,归纳同一类政治制度共性.严复先生曾说:"制无美恶,期于适时,变无迟速,要在当可".高中历史教学中政治制度史的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区分不同政治制度和政体;"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 摘要:高中社会生活史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包含的内容较多,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散"、"多"、"浅"等问题.教师应该依据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学科特点和课程目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进行精心设计,采取"分类整理"、"重点突破"、"拓展延伸"等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在感知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提升历史认识,从而发挥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 摘要:互联网+e时代,教科书编写如何更好地呈现社会进步、文化启蒙的功能?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探讨技术时代中学历史教科书修订的框架,即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利用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包括网络资源、多媒体的使用,建立虚拟情境,“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的“协作学习”,希望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 摘要:遗址类博物馆具有独特的历史考古资源,博物馆往往围绕其馆藏文物和遗址、遗存开展社会教育.其历史情境教学则是与基础教育历史学科教学相互契合、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条件下所采取的教学模式.在历史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博物馆也特别关注青少年在历史学识修养、历史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健康成长,力图把博物馆教育的内涵更好地外化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本文拟以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历史情境教学模式为例,通过实物展示情境法、画面再现情境法、音像视频渲染情境法、表演体验情境法、语言描述情境法等,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释其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培养中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与尝试.
  • 摘要: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高师院校作为城镇基础教育师资主要来源其地位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学改革明显滞后.这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大学历史教师不了解中学新课改,教学理念依然落后;大学教师对中学生历史知识及思维创新能力的认知评价不足;大学教师对教科书的认识不到位,习惯于教教材;大学教师给学生的教学实践指导严重不足;大学历史教育与中学历史教学衔接不好,有断层.究其原因为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职称评定导向的影响;专业教师对教学改革、教研论文的热情度、重视度不够;高校政策引导不力;教师自身的惰性和认识局限性所致,教改的意愿不强,紧迫性不够,得过且过.地方高校要生存,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转变意识,真正认识到大学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放下身段,请进来,走出去,和中学建立互动联系.准确认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下大力气,创新学生教学实践环节.调整观念,聚焦教改.
  •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现代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通过对青海省民族地区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现状调查研究,本文认为历史教师专业理念的树立和专业知识的储备应该是提升历史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前提和根本所在.
  • 摘要:自1997年走上嘉兴市高中历史教研员岗位并在《浙江教育报》发表特写《你向何处去——中学历史学科的现状与前景透视》后,笔者就长期致力于引导高中历史教师明晰并践行主要使命的路径探索,本文是这种思考与实践的成果.关于高中历史教师的主要使命,笔者的基本认识是:"传递民族精神"是高中历史教师固有的并应继续担当的重要使命,"培育公民意识"则是高中历史教师新的也是极具挑战性的重要使命.高中历史教师既要对自身的主要使命有自觉体认,更要对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有理性认识:高中历史教育或许影响不了现实中国,但一定影响着未来中国;高中历史老师或许影响不了当下社会,但一定在影响着自己的课堂,影响一批批学生.因此,历史教师不能在教学岗位上无所作为甚至是随波逐流,而是应当为了共和国的未来而努力践行自身的主要使命,成为中华民族中关注天空的群体.要成功地引导高中历史教师明晰并践行自身的主要使命,经十八年的思考与实践,笔者逐步形成了"多管齐下,知行合一"的涵养思路和具体的操作路径:悉心培育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师践行使命的小环境;在各类教学研究和师训工作中渗入践行使命的意识;打造一个有使命感有凝聚力的专业核心团队;倡导有利于育人的历史教学模式;引导教师参与开发有利于实现高中历史教育功能的课程资源.
  • 摘要:"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是人教版必修三的第4单元(以下简称本单元),本单元包括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和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本单元对应的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Ⅲ)模块的第7专题(以下简称本专题).根据课标规定,本专题都包括史实和史识两个层次的学习目标,就本单元而言,史实层面的学习目标是了解近代科技史上取得的重大成果和重要人物;史识层面的学习目标是要理解和认识"经典物理学对自然科学的意义""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意义""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说明科学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显然,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进展与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相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标对本单元学习目标上两个层次的要求以及科技史与历史学在学科背景上较大差异,加大了本单元在教学处理上的难度,本文将从教学立意建构的角度,谈谈作为文化史重要组成部分的近代科技史的教学思考,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 摘要:从课堂交往入手去探讨课堂潜力的开发,是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一条捷径.基于能力立意的高中历史质性课堂说到底就是要回归主体,发展主体.要激活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意识,挖掘课堂中的主体潜能.研习式材料教学是对这一质性课堂的有益实践,围绕学科能力素养展开积极探索.
  • 摘要:贯彻中央深化教育改革的精神,2014年新一轮高考改革启动.本文主要结合在上海调研的体会和教学的实践,从分析高校招生科目要求的新视角,对比高考方案与北京市现行课程计划的异同,反思当前的历史课程与教学.本文认为,高考改革是与新课程相衔接的一项系统工程,在坚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导性的同时,顺应时代发展,在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业评价等方面,应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改变.
  • 摘要:Thank you so much for the opportunity to share history teaching methods from the United States.It is a great honor for me to visit your country and the beautiful city of Beijing.It is my hope that the exchange of ideas at this conference will advance history education everywhere.I am excited to bring the ideas I learn here back to my colleagu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 cannot wait to tell my students about my visit.
  • 摘要:历史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地区化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21世纪,为了增强互谅互信,改善双边与多边关系,一些国家开始了共修历史教材的尝试.而当把目光聚焦到东亚,不难发现尽管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围绕战争的历史问题却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淡化,反而愈加凸显,成为影响中日、日韩关系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为了形成历史共识,早日达成民族和解,来自中日韩三国的学者开始了编写共同历史教材的努力,并于2005年和2013年分别出版了《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和《超越国境的东亚近现代史》.本文将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两版东亚近现代史的异同.2013年版本摆脱了2005版本以及中国国内近现代史教材中以侵略与反侵略为主题的叙述,以一个更广阔的国际视角来解读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日韩的近现代与现代化的历程及三国的相互关系.与2005年版本相比,2013年版本体现出几个明显的变化,分别是从以战争为主题的申诉史转变为解读东亚三国社会结构与国际体系变革的历史;由单纯的年代史变成年代史与主题史相互结合;更多地关注人与社会的变革;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仍困扰中日韩三国关系以及日俄、日美关系的现实问题的由来与发展.随后本文指出尽管从形成历史共识这一出发点来看2013版本较之2005版本有了很大改进,但由于政治气候、国民教育和民族主义三个原因,新版本无法在三国成为真正流通的历史教材,只能成为教辅读物.
  • 摘要: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时间与空间、文化和文明、延续与变迁、客观与价值等是“历史视角”的范畴概念(基本概念);历史史实(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线索、文明成果、发展趋势(阶段特征)及其关系是历史课程需要弄清的“核心概念”;历史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和学习及表述方法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而要掌握核心概念,则必须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学科视角、核心概念和基本方法三者的结合才能构成学科特有的认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历史学科范畴、核心知识和方法是建构层级知识结构的枢纽,是深刻理解历史、全面阐释历史、形成历史价值观的钥匙。明确学科范畴是理解学科、理解学生、理解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
  • 摘要:历史课程目标是在中学开设历史课预期要得到的结果,它比中学教育总目标具体,但是又比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抽象.如何把握好度,是制定历史课程目标的难点.以往历史课程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于抽象笼统,教师不好利用它来制定课堂教学目标.为了清晰地界定历史课程目标,需要做目标分类.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从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出发,对课程目标做如下分类:学习理解人类已有历史知识(能够从提供的历史材料中识别出有用信息、理解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记忆学习过的历史知识);实践应用已学历史知识(用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构建对未知历史的认知、传播与交流历史知识、评价他人作品,创作自己的作品、理解现实社会);形成历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历史产生兴趣、表示赞赏或批判、模仿成功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观念和态度).这样分类,每类目标之间的界线清晰,便于教师理解和操作.
  • 摘要:中美历史教学的学科素养关注点存有差异.依据PISA教育理念、历史学科特性,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历史知识在新情境中的运用、对历史学科方法的反思、历史元认知的发展等维度,对其作了比较.美国历史教学有较细化的学科结构分层,关注学生对学科结构的理解,重视对历史学科方法、历史元认知的反思,着眼于学生应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性与灵活性,这些都对当前中国基础教育历史教学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 摘要:历史教学的前行与展望需要回顾来路.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飞天散花之际,一些常理式问题并没有细致而深入地反刍.为此,本文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曾经热议的话题——知识与能力、主体与主导,并以笔者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教学实践及经验总结为反刍对象,以文本分析、自我建构的方式,勾勒了中学历史主体性目标下的知识教学状况,认为基础教育领域的中学历史教学是基于知识展开的知识教学,要充分实现知识的教育价值.这也许有助于21世纪历史教育的进步建基于更适切、更扎实的基点上.本文以理论阐释为主,兼及实践案例,关注操作流程.主体性目标下的知识教学有主体性哲学、新知识论、历史解释学等基本的理论依据,也有对中学历史教学实际需要与可能的考量.它从最初的"能力框架下的知识打开"开始,经过"主体性整合的教学模式"的实践,走向知识如何分类、处理的"知识展开与主体精神同构",从中探索"知识展开活动中的主体性表征",最终确认:主体性引领知识的展开,从而实现知识的教育价值.作为建构,它是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历史教学现象的当下对话与延展,是教学历史与教学现实的同构,是那个时段和这个时期的双向互联.
  • 摘要:史学概念大致可以分为史实概念和史论概念.前者是"是什么",即客观史实的正确反映,后者是"为什么",即基于前者的思维逻辑的正确反映.无论从认知规律还是教学实践看,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史实概念,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史论概念.史实概念一般包括以下五类:人物、事件(事态)、组织(机构)、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成果(包括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对于任一个史实概念的认识,都应建立在基本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但是,历史学不同于数学、自然科学,它没有非常严密的逻辑性,因此很难用逻辑推理的方式,由初始条件推导出最后的结论.历史是由许许多多的史实组成,离开了这些史实,学生就无从理解和认识,更无法知道历史与人类社会的演进.正因如此,本文就如何通过讲述,帮助学生建构史实概念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且认为,具体、鲜活的事例,生动、形象的讲述,有助于学习认识、理解史实概念.从更加宽广的角度来思考的话,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史实概念是什么",还应当引导学生"如何知道史实概念是什么".因此,关于"如何帮助中学生建构史实概念"这一话题,值得研究之处还有很多.
  • 摘要:近代以来,废科举兴学校,大中小学校皆有历史科,但与传统社会相比较,历史知识受重视之程度,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减弱.1920年代以来,时人对中小学生历史程度之低,批评反思之声不绝于耳,对大学历史教育不满时有所见.历史教育之失败已成为时人普遍的共识,究其原因:首先,近代教育"重理轻文",历史知识被视为无足轻重,这是历史教育不振的根本原因;其次,历史课程标准制定不够完善,重知识轻伦理,详文化略政治,重事轻人,混淆历史教育与历史研究的界限;再次,历史教材编写出版,多系商业性质,杂凑乱拼,精品鲜见;最后,中小学历史教员缺乏专门人才,中文教员教中国史,英文教员讲外国史,成为中小学校相当普遍的现象.1930年代末,国共两党最高领袖有感于抗战需要,皆呼吁加强历史学习,统一认识,凝聚力量,但两者所取得的成效截然不同.
  •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家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规划及要求198,促进了中小学的现代信息化教学改革,随着硬件设施的建设完成,宽带网络、多媒体设备走进校园,"云班""ipad班"已不再新奇.历史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也需要紧随数字化的脚步,数字故事则是最切合历史学科特色的数字化资源.随着数字故事引入教学,也必将带来新的教学改变。情景的营造对历史背景的重视,使得三分钟之内的导入要求可能会打破:随着对情态目标的提出与实践,对结课部分的时间分配也会有所偏向。对数字故事运用的探讨还未穷尽,在网络名词,信息概念铺面而来之际,笔者认为继续深入和挖掘已有的资源和技术也尤为重要,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老师运用和参与探讨。
  • 摘要:历史意识是一个哲学概念,但其在很多学术领域有着广泛的使用.历史意识进入历史教育学视野,西方是在20世纪70年代从德国开始;在中国台湾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则要晚至20世纪90年代晚期.而当其进入历史教育学的研究视域,它就和历史认识、历史思维等概念相交织和重叠.本文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从历史认识和历史意识关系辨析的角度来理解历史意识,从历史教育角度理解,历史认识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建构过程,历史认识具有现实指向性,历史意识是一种社会记忆的存在,历史意识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历史意识和历史认识之间是相辅相成、交织递进的关系。从历史学习价值与意义的角度,“历史意识”是历史学习的对象、目标和中心,“历史意识”是历史认识的重要条件和中心环节,“历史意识”是历史教育得以发生的根本和基础。
  • 摘要:上个世纪中期以来,史学变革日新月异,冲击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中国课程改革以来,历史课堂教学深受史学理论变革的影响,许多历史教师对纷纭复杂的史学观与研究范式一知半解,造成课堂教学出现随意利用史学理论对历史现象进行贴标签的乱象.由于教科书几乎是一线历史教学唯一的工具,为了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教科书编写应做出相应的变革:即改变传统编写思路,根据课标与学科理论发展趋势以及具体的国情,思考新的编写模式;按照"史论结合"的方式叙述课本内容,介绍史料运用方法;坚持以唯物史观为编写的指导思想,但要避免将革命史观、机械唯物史观做为编写的核心思想;协调好各种史观之间的关系.
  • 摘要:历史教育的理想价值在于追求真理,爱一切生命,其现实价值则是指历史知识对于个体主体的现实生活所提供的功用.历史教育的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各有特性:历史教育的理想价值是形而上的没有任何束缚的永恒理想状态,但囿于国家民族间的畛域,历史教育的现实价值不可避免的具有民族性与时代性,同时具有动态性.故此,历史教育的目标、内容及意义在不同时代便被赋予不同的内涵与期望.譬如,在中国抗战"非常"时期,面对国内"一盘散沙毫无团结力"的危险局面,部分民国学者开始反思历史教育的价值,他们批判"一姓一家"王朝旧史观的狭隘,批判以"帝王教科书"为对象的历史教育,主张"历史教育必定赋予历史一定的意义——学习有价值的历史",在以"中华民族是整个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为核心思想的"中华民族整体观"的影响下,努力构建"以达到抗敌救国为最高目标"的"备战"的"国防"历史教育体系.但这样的历史教育,绝对不是某些学者批判的狭隘的爱国主义与狭义的民族主义的体现,因为民国学者始终是将这种在国家危亡之际而情不自禁洋溢出来的民族情感置于更广阔的理性的学术批判态度与学术视野之下的.可见,历史教育的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虽各有特性,却始终是互为表里统一协作的.
  •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历史教育也需与时俱进,关注学生世界视野的培养.历史学科因其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界世视野方面有着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优势.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历史学习要让学生学会关注和思考中华民族和人类命运.因此,历史教育重在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认识世界,妥善处理本民族发展与人类发展关系.人类认识世界的意愿古已有之,无论是西方对世界的主动建构,还是东方对世界的被动回应,其结果都是各个国家不可避免的融入世界发展浪潮,并进一步碰撞交融和发展.鉴于认识世界和对待世界的不同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历史走向和发展潜能,各国都十分重视跨国历史的研究和开发,德法两国和东亚三国在这些方面都曾有过积极的尝试.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积极融入世界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而在文化上却始终显得有些徘徊不前,无法准确找寻自己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定位.更遗憾的是,一些人基于经济成就而骄傲自大,不能正确看待本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历史与传统,落入封闭排他的自我陷阱中.本文希望通过历史经验的梳理与现实求索的反思,论证在全球化时代下,历史教育需要世界视野,唯有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才能够真正认识自身,认识世界.
  • 摘要:中学生历史价值观的构建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在把握史实与基本史观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高初中阶段的历史科学习,建立比较完整的历史价值观,是历史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彰显历史教育的功能.中学生历史价值观的构建打下的重要基础,对未来公民在全球化时代,所表现的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和国际世界和平发展等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行为,将起着重要的作用.高初中历史课标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明确规定,本文认为还应加强和明确对中学生历史价值观的形成和构建的层次性目标要求的指导,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提升历史教育的功能.构建中学生历史价值观的过程,是系列教学活动达到课堂的渐变和学生对历史认识的潜移默化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种不同层次的研究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中学生历史认识和价值观的形成非常重要,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的不断感悟,达到情感变化形成正确历史价值观.教师怎样选择自己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呢?在掌握应用史料、史实、史观的基础上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法,吸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索研究.教师对历史教学内容感悟的深度和对于史料搜集运用的能力,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问题设计水平,教师的教学计划与自身的历史价值观的体现都影响着学生历史价值观的构建.本文将通过历史价值观是历史教育的内核、教学中历史观对中学生历史价值观构建的意义、历史教师对构建中学生历史价值观的意义等方面,阐述历史价值观在历史教学中的定位;通过历史价值观目标的确定,和默化课堂提升价值观的案例,探讨历史价值观的构建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 摘要:本文从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历史教师开始研究,分析他们的心理状态,向前追溯到17世纪,通过李贽、鲁迅和俞平伯的研究,展现一幅跨越四百年的思想史画卷,以此粗略地说明,专制皇权、知识权力、挟众之权对独立思考、学术自由的阻遏.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迫害李贽的是品德与学识都不错的东林党官员,打击学生并指责鲁迅的是留过洋的知识分子,参与批判俞平伯的更是富有知识底蕴的革命知识分子,皇权专制自然是学术向权力低头的重要因素,但知识分子更应该注意: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会导致自己参与到对别人的压制而不自知,这样的历史意识还在影响今日历史教师.文末期待教师们尽可能为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创造条件,很大程度上,教师默默倾听就可以了.
  • 摘要:心理学说明:思维在发生和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思维层次差异和水平等级,就是思维的智力品质,及思维品质.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也分水平等级.对于文科学生,应该挖掘其潜质,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使他们的理性思维更具深刻性、灵活性、创新性.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学生在文本准确理解、知识的归纳概括和文字表达方面最容易欠缺逻辑,出现障碍;而这些也是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瓶颈.本文主要说明从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入手,通过培养学生理解文本含义,归纳文本信息和多角度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探索与实践.
  • 摘要:本文立足于中学历史教学,对信息化技术进课堂的热潮进行深刻反思,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总结出既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又适应时代发展新需要的信息化历史课堂五大招式,包括坚持以讲述法充实历史课堂,但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数字化资源进行问题的设置与解决,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真正的个别化学习,运用结构化发现式学习,有效引导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营造斑斓多彩的教学环境,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对其原理和具体运用进行详细分析,力图探索出一条教学改革新思路,既将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课堂,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摘要:20世纪80年代前后出现的所谓"史学危机",促使了从事历史教育工作者对历史教育价值与功能的思索,涌现出了一批有关历史教育价值与功能的著述.纵向看,研究数量的不断增加,表明学界对历史教育功能与价值的关注程度正在提升;横向看,研究视角呈现出本体性、本质性和时代性的变化,表明学界对历史教育功能与价值的关注角度不断更新.通过对相关观点的整理,可按照目标趋向和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以期给历史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同时,目前研究现状也表现出实践性研究的缺失.
  • 摘要:中学历史教科书是现代国家主导下学校教育体制的重要媒介,承担着每一个政治支配系统自我维护和彰显的作用.它是否、如何以及为何描述他者形象,既反映了该国历史教育的包容性及开放程度,更是其政治理念的具体外化.本文从篇幅规模、板块结构、内容叙述、图片选择、材料阅读及问题设计等六个方面的定量分析发现,与此前相比,新世纪以来的联邦德国中学历史教科书更为重视当代中国,并在政治史之外同时关注当代中国社会的诸多面向.不过,这些叙事也带着某种矛盾心态,反映了德国政学两界在肯定中国崛起的经济意义外,继续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政治正当性保持着怀疑态度.这些特征为呈现出德国历史教育学所坚持、发挥并延伸的政治功能,即通过当代中国的历史叙事,试图对德国青年一代学生在以下三方面施加文化导向作用,即作为一个正在增长中的世界强国,中国正在改变或已经改变了德国人习以为常的世界格局,当代中国的崛起历史及其相关的政治、经济或文化模式必须得到德国青年一代的重视;当代中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特征可以帮助德国学生理解本国历史上"政治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中国现状如同镜子一般,为德国青年一代呈现百年之前德国道路的基本状态;对于当代中国的认识既然存在各种观点,那么历史教育学的争辩性和多元视角准则正好能够在此得到贯彻.尽管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教科书都不可能大篇幅地、全面而完整地呈现他者形象,但来自于极权体验、"冷战"思维和全球化竞争而来的思维惯性,仍然对联邦德国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叙事框架、内容及风格产生了影响.长此以往,这种历史教育并不利于德国青年一代直面一个多元现代性的真实世界.
  • 摘要:历史教育的传统在中国源远流长,上古三代的史鉴意识是其滥觞.西周以来,史官通过"献书"、教育等方式参与到社会政治活动中.随着史册编修的兴盛,以《春秋》命名的史书大量出现,并被用于官学.春秋后期,礼崩乐坏,官学失守.孔子据鲁史而作《春秋》,并在其中寄寓"微言大义",形成"属辞比事"的"《春秋》教".孔子作《春秋》所奠定的儒家观念和体制义例为后世史家所承扬,并对当今的中学历史教育具有重要启示.中学历史教育应继承《春秋》"尽而不污"的撰述原则,借鉴其"辨事明道"的教化功用和"属辞比事"的表达方式,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进而有助于现代合格公民培养目标的达成.
  • 摘要: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在北京实施以来,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已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几年来,围绕着怎样更好地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进行探究学习,实现学生的自主思维,笔者和同事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思考,本文反映了目前所形成的对课堂中进行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学习的背景、学习的内容、学习中的引导和学习后的反馈几个关键环节的认识,敬请专家斧正.
  • 摘要:从文明演进的视角开展历史研究和教学,历史教师就会特别关注波澜壮阔的历史背后留给今天依然有价值的人类文明成果,同时,因为现代化是纵向领域的文明演进,全球化是横向领域的文明演进,社会史则关注普通老百姓在人类文明演进中的贡献.本文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例,论述如何基于文明演进视角开展中学历史教学.笔者将从文明史、现代化、全球化、社会史四个视角探讨开展历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 摘要:研究中国史的学者多注意历史分期,每喜以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的事情列入「近代史」教学及研究的范围;而把1911年辛亥革命至1949年间中国发生史事列为「现代史」的范围.不少中国内地学者把1842年至1919年的历史划分为二,1919年以前为「中国近代史」,1919年后为「中国现代史」,并且以「近代」及「现代」翻译英文单词「modern」,而表述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发展情况也概括为走向「现代化」(或「近代化」,modernization)发展,也有些学者以「现代化」指称自1840年以后,经历晚清、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国民政府迁台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事情.如今走进二十一世纪,不少亚洲从究历史学教研人员多认为要重视亚洲主体,尤以中国从事历史教研的工作者,更多关心怎样从「现代」和「近代」的叙事框架,诠释及理解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历史事件及其发生事情?怎样在史学表述上建立「中国现代性」的课题.本文以奉为「中外文化交流」、「华洋杂处」、「吸收海内外信息甚为发达」、「横跨东南亚至中国东北」商业网络腹地的香港,以当地出版的中国史、世界史教科书及部份中学试题,看香港的历史教育材料怎样建构一幅西化(Westernization),甚至可以说是的美国化(Americanization)影响下的「近现代」或「中西文化交流」的史观.怎样处理外力在1840年以后的中国史上扮演角色?怎样表述在全球化下表述「近现代」中国史的问题,这是本文有待解决的问题.
  • 摘要:1922年新学制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此期中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具有新的特点:注重发挥平民教育精神,发挥学生的个性,而不是维护统治;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淡化民族国家意识;注重社会文化史,淡化政治史;为此采用了白话文、中外历史混合编写等方式,使得这一时期教科书具有民主主义与世界主义的色彩.新学制历史教科书突出历史教育主体价值,反对把教育作为政治的附庸,从深层次上来思考民族国家的出路,鲜明的时代特色,对认识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与教科书编写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 摘要:高中新课程教材"宋明理学"一课,在教学实践中被视为难点,不仅师生缺乏相应的知识积累,且教材内容过于凝练.事实上这一部分有主线可寻,汉魏以来儒家由于内外诸多因素受到挑战,宋明儒者针对挑战采取措施应战,最终走出了儒学的衰势.理清主线,对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大有帮助.
  • 摘要:当前,从世界教师发展的趋势来看,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点已从外显的行为、技能向更加内隐,然而又更加关键的信念、认同、意向、默会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等深层认知因素转变.因为这些因素构成了教师行为的深层行动指令.本文认为,对历史教育功能的理解、认同和个人"我为什么而教"的教育信念建立,是历史教师开展好历史教学的思想前提和核心素养.在实践中,本人以历届师范生教学技能课程为平台,通过"故事分享,自我澄清;相互碰撞、互动分享;系统梳理,深化引领;导言设计,实践内化"等步骤手段,对师范生的历史教育信念进行了持续的强化和打造,引发了他们对自身职业价值的深度思考和职业认同,强化了他们从事历史教学的尊严感和意义感,并为其今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建立起职业自信,正确选择职业行为方向,进行有效教学立意决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 摘要:未来教师素质特点是,他们不仅需要对教育教学的过程和学生心理发展过程具有深刻而全面的认识,而且还意味着要掌握高超的教育艺术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笔者认为,实施多年的传统教师技能,在新形式下并未丧失其重要功能,但它亟需与现代教学技术的接轨;同时,教育专业硕士教育理念亦应进一步与中学教育磨合,理清分阶段共同培养的思路.作为历史教育专业硕士,除了应具备扎实的本专业知识外,还必需掌握传道解惑的基本技能.拥有知识与掌握传授知识的方法两者间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的,但对后者的认识却常常体现在表面上,贯彻还滞留在浅层次里.有鉴于此,本文拟就传统教学技能、多媒体辅助授课、以及对历史教材教法课程的建议三个方面谈点自己的思考.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大学教育重理性、辩证性和创造性思考,讲究通过学术争鸣来求得真理;而中学教学则重在铺就理论基石,以既定的、被绝大多数人认可的东西为内容,讲求脉络清晰、结构确定.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技能的颠覆,相反,两者都需要互补,以克服其各自存在和可能产生的弊端;对于历史教育专业硕士教材教法课程,有计划地走出去请进来,去中学听课见习,请中学教师进大学课堂.
  • 摘要:高中新课改以来,史料教学逐渐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但中学教师限于时间、精力和资料等因素,在课堂教学中难以持续实施史料教学.笔者尝试实施"就地取材"史料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要有效实施"就地取材"史料教学,关键是要抓住"就地取材"和"就材设问"两个环节.前一个环节笔者已发表三篇文章,本文重点介绍后一个环节的做法,把"就材设问"分为三种类型,即第一种类型问题重在引导学生运用教材史料论证、挖掘教材的观点,这一做法不是简单地灌输给学生一个教材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史料,自己得出教材中显性的或者隐性的结论;第二种类型问题重在引导学生运用教材史料质疑、完善教材的观点,这一做法是让学生了解真理、真相的多面性,教材的结论不是唯一的,不同角度的结论都有其可取之处;第三种类型问题重在引导学生运用教材史料形成并论证自己的观点,设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只要是学生的观点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就可成一家之言.最后指出,"就材设问"能否有效实施,关键取决于高中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下,较高的专业素养需要的是日积月累的"内功修炼"——阅读、交流与写作.
  • 摘要:以2000年为界,中国中学历史学业评价的研究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此前人们主要关心历史学业测量的问题,尤其是高考试题和应试方面的问题.2001年以来,随着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海外研究成果的介绍,历史学业评价的观念、内容和方式有所革新,学业评价与课程、教学关系的研究,以及相关的制度建设、教学和命题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人们在批评注重知识记忆的问题设计和单一评价机制的同时,对课堂与课外作业的设计和评价方式进行了实验,纸笔测验方式、中考和高考试题内容和题型的改革也有了一定的改观.但由于毕业和升学考试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应试教学的风气依然浓厚.有待进一步突破的课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课堂评价问题,包括评价与教学、学习的一致性,课堂评价和课外作业评价设计和实施的理论与技术;与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有关的考试内容、方式的变革及其评价体系建设;与其相关联的实证研究.
  • 摘要: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在涉及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的评价时存在着对"一分为二"理解、运用简单化、教条化的倾向,给教学造成消极影响.历史评价时恰如其分地运用"一分为二",应该在坚持"求真"和历史主义的原则下,做到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的统一,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根本性质、历史进程的主流与趋势."一分为二"作为历史评价的方法论,其具体内容相辅相成,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灵活与深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系统学习、全面把握,谨慎运用.
  • 摘要:本文以中学唐秦历史名师工作室为个案,探讨历史名师工作室在引领教学研究上的可行的有效路径,即名师工作室要引领教学研究,首先要为成员搭建一个读书交流的平台,用阅读铺垫其成长的知识通道;其次名师工作室应依托课题来引领教学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再次应以研讨课堂为主要形式,开展名师示范、磨课研讨、同课异构、微课设计等一系列研究课堂的活动,努力使工作室成为一线教师"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