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03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信息与知识传播、绘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87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72篇;相关期刊691种,包括成才之路、中外交流、新课程(教研版)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全国第四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第六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经验交流会等;审美素养的相关文献由1471位作者贡献,包括傅幼康、于平、于莹等。

审美素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87 占比:88.83%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90%

专利文献>

论文:172 占比:10.27%

总计:1674篇

审美素养—发文趋势图

审美素养

-研究学者

  • 傅幼康
  • 于平
  • 于莹
  • 刘洋
  • 刘生亮
  • 周均平
  • 周颖
  • 尹航
  • 徐静
  • 李如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卜新尧; 任明娟
    • 摘要: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为江苏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高中艺术审美教育课程基地。建校以来,学校一直发扬特色艺术教育的优良传统,既面向全体奠基素养,又关注个体培育特长,在提升学生整体审美素养的同时,让一批批艺术特长生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周彩霞
    • 摘要: 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与精髓,古诗文是小学生从小就应该进行自主学习的知识,我们需要通过开展古诗文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古诗文学习核心素养。结合小学生古诗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小学生掌握的古诗文量不达标,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不足。本文分析阐述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质量,以期提升小学生的古诗文学习综合能力。我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宋词、唐诗、汉赋、离骚、诗经等都是我国的古典诗文的瑰宝,经过了几千年岁月的洗礼,古诗文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根基,更是华夏文明的核心。从现阶段开始培养小学生的古诗文阅读爱好,将传统文化厚植于学生的内心,使学生能自发自觉地对古诗文知识进行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 徐玉玲; 程红璞
    • 摘要: 高校陶艺教学具有鲜明的育人特征,通过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实现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美育视野下高校陶艺专业课程的改革,是将美育融入陶艺教学中,并将陶艺教学范围扩展到除了艺术之外的学科和学生群体中,学生在学习基本陶艺技能的同时,还可以美化自身,净化心灵,升华情感,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
    • 摘要: 有句谚语说,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你不能让马喝水。美育也是这样,只有摒弃急功近利的灌输,代之以春风化雨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陶冶才能真正提高审美素养。因为美的感受、鉴赏与创造本质上都是人的主观能动的实践活动。早在1844年马克思就在其手稿中提出“劳动生产了美”的观点。劳动不仅生产了美,劳动本身也是美的。人在自由的、创造性的劳动中所达到的主客观的统一、所获得的和谐与愉悦的情感体验,都属于美的范畴。
    • 李寒凝
    • 摘要: “情境”是学生音乐学习的一种环境、氛围和气场。情境教学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让学生在情境中有效完成知识的建构,完成学科文化的理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开拓情境教学空间,通过创设活动情境、思维情境和文化情境,促进学生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催生学生审美想象,进而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在音乐情境中,学生就能触摸到音乐内在生命的灵魂,探寻到音乐作品的精神密码,自然也能够让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发展,让音乐审美素养得到提升。
    • 郭启发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美育在提高学生审美素养、丰富学生人生感悟和健全学生人格方面的作用愈来愈重要。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中小学美育工作,确保美育工作落到实处,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当前中小学美育的状况,在对美育内涵、美育作用进行体系化思考之后,本文提出三条美育实施路径:精心铺“美”底,亮丽换“美”装;引“美”进校园,多“美”渗课堂;社团“美”飞扬,校外“美”名响。以期对新时代中小学美育工作的落实进行探索和创新.
    • 仇笑雨
    • 摘要: 传统音乐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人民积累的艺术智慧。优美的音符记录了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思想和情感,汇集成千姿百态的音乐形式,在传统文化土壤中延续和发展。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既有助于弘扬我国民族音乐,又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品格。文章从音乐课堂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意义入手,分析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课堂融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音乐课堂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策略进行探究。
    • 张占营
    • 摘要: 【课例简说】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安排了“学写故事”的写作专题。这体现了教材编者既着眼于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又着眼“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实现了教材编写由记叙文写作向文学艺术创作的重大突破,致力于初中生文学审美素养的培养。笔者认真领会这一编写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如何有效地开展“学写故事”的教学。
    • 罗桥
    • 摘要: 2.5~3岁宝宝开始迎来色彩敏感期,这一年龄段的他们对颜色的认知差异很大,只有少数宝宝能准确辨别几种常见的颜色。适当的色彩识认练习能够增强宝宝对颜色的敏感度和识别能力,进而为宝宝最初的审美素养打下基础。因此,我自制了五颜六色的卡纸花朵和多色骰子,设计了四种好玩的游戏,以期在游戏中提高宝宝对颜色的辨识能力和配对能力,让他们感受集体游戏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 郑江梅子; 易晓明
    • 摘要: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美育应更重视对学生审美、人文素养等综合能力的培育。跨媒介艺术作为一种综合实践性特征很强的艺术门类,具有融通性、整合性和交互性的特征,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创造力,并引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意义构建。新时代高校美育应构建以跨媒介艺术为基础的综合性高校美育通识课程,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内容,并落实亲身体验与动态交互的教学方式,将跨媒介艺术有效运用于高校美育的实践当中,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