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态观

生态观

生态观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37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9篇、会议论文35篇、专利文献66291篇;相关期刊898种,包括现代交际、新西部(下旬刊)、青春岁月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第六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14年CIID第24届厦门年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生态观的相关文献由158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娟、乐爱国、刘阳等。

生态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39 占比:1.98%

会议论文>

论文:35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66291 占比:97.97%

总计:67665篇

生态观—发文趋势图

生态观

-研究学者

  • 王娟
  • 乐爱国
  • 刘阳
  • 廖俊
  • 李娟
  • 李莉
  • 杨光
  • 罗顺元
  • 陆韵
  • 万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陆继霞
    • 摘要: 中国古代生态思想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哲学理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生态观不断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秉承和丰富中国古代生态观的基础上,立足现实、心怀世界,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无论是中国古代的生态观,还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都是中国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通过实践总结的真理,不仅适用于过去、现在,还将赋能未来。
    • 斯仁巴图; 伊兰琪
    • 摘要: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在当今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生活在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鄂温克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神话是先民集体经验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对人的行为起到了引导和制约作用。鄂温克族自然神话、图腾神话和山神牲畜神神话中体现了天人合一、尊重生命和感恩自然等生态观念,这些生态观在当今工业社会发展中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 曾正平
    • 摘要: 某一语言语法体系的习得是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习者在具体语境中可利用语法知识来理解和表达意义,缺乏语法知识会严重影响交际能力。基于生态观,教师设计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语法学习活动时,可遵循三个生态原则,即整体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以及互动性原则。
    • 王绩泽; 邢宇宁; 刘铁志; 申玉华
    • 摘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的课程,是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最佳学科。初中生正处于关键的“转型”起始阶段,是我们国家未来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受生态文明教育的高低程度,决定着生态危机能否被有效改善。因此,应该在生物教学中注重渗透生态文明教育,逐步培养初中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本文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浅析并思考了一些教育途径。
    • 李亚珂
    • 摘要: 藏族和回族是共同生活在西藏地区的两大少数民族。丧葬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部分,能在极大程度上反映本民族的特色。回族人民面对死亡的坦然洒脱、单一的土葬模式及崇尚平等、节俭、清洁的丧葬文化价值倾向都在不同层面体现了伊斯兰哲学的影子;而藏族面对死亡的欣然从容、多元化的丧葬仪式和等级性、生态性的丧葬文化价值倾向则受到宗教信仰、佛教哲学的影响。藏回两族丧葬文化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节俭、清洁的价值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观具有现实意义。
    • 王志强; 徐铮
    • 摘要: 赣南地区客家民系的日用器具受地理环境和民系文化的双重影响,形成丰富的资源类型,并具有独特的造型语言,是客家民系传统造物文化的重要组成。在中国传统民间造物理论观影响下,从生态伦理视角来剖析赣南客家传统日用器具的造物观念,文章提出“敬天惜物”的造物取材观、“节物致用”的造物功能观、“崇朴尚简”的造物审美观;同时,在设计层面反思当下“快餐式”日用器具的社会发展现状,结合客家传统日常器具造物观中物的生态性和人的主体性,认为需要回归到民间“匠人精神”的造物向度,方能从本质上改善当下设计快餐的弊病。
    • 苟民欣; 徐捷
    • 摘要: 山地城市公园水景规划设计的重点是:水景水量的维持、水景岸线水土的保持以及水体质量的保证,水量及土壤侵蚀程度的计算结果可指导山地城市公园水景的科学选址.水景的形态与其选址有着密切的关系,应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质和人为破坏等因素选择合理的基址及水景类型.水源地的保护应以植被的保护及恢复为基础,并根据应用尺度的不同提出相应策略,而水体景观质量的保证关键在于水体污染源的控制、滨水基础设施与场地的科学合理布局.该研究基于生态观的山地城市公园水体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与策略,通过控制水体景观污染源、合理布局滨水游憩设施与场地和保持公园水体景观水质,实现生态可持续的山地城市公园水体景观,基于生态观的山地城市公园的水景规划设计研究弥补传统理论对山地城市公园水体规划设计的不足,为山地城市的公园水体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指导性原则.
    • 贾方白
    • 摘要: 上善若水作为《道德经》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包含了老子之道中诸多方面的生态意蕴。“道”作为老子哲学中最基本道范畴,是老子生态智慧的基础。从本源性上来说,“道”实际上蕴含的是一种生态意义上的平等价值观。而上善若水这一基础性观念正好与老子生态智慧的几大方面与之相对应。因此,将这一观点与霍桑的自然生态观相结合,可以更为具体地分析中西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和差异。
    • 徐飞越; 张星艳
    • 摘要: 徐光启著就的《农政全书》中蕴藏的丰富内涵彰显着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文章从农本、水利等技术、荒政思想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了其循时适宜,天人合一与标本兼治,把握系统的朴素哲学内涵。徐光启注重调查与实验,把古代农业科技提到新的科学高度,对人类农业文明作出的贡献不容忽视,思想主张对研究现代农业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
    • 田艳平; 李雨燕
    • 摘要: 先秦道家生态观饱含生态智慧,其主要内容为“道法自然”的生态本体观、“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物无贵贱”的生态平等观和“自然无为”的生态实践观。先秦道家生态观体现了注重整体性的辩证思维特色、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特色以及主张节制人类欲望的伦理特色。深入挖掘先秦道家生态观并对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如今我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应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在改造自然实践中更多地顺应自然,保持“知足知止”的合理消费观,积极推动构建全球生态命运共同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