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然崇拜

自然崇拜

自然崇拜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762篇,主要集中在宗教、风俗习惯、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3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6589篇;相关期刊480种,包括青海社会科学、思想战线、广西民族研究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甘肃秦文化研究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滇川黔桂四省(区)毗邻县第二届彝学研讨会、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第六届学术年会等;自然崇拜的相关文献由786位作者贡献,包括毛佑全、高福进、李树榕等。

自然崇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53 占比:4.34%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6589 占比:95.61%

总计:17351篇

自然崇拜—发文趋势图

自然崇拜

-研究学者

  • 毛佑全
  • 高福进
  • 李树榕
  • 林子
  • 闵文义
  • 高立士
  • 于锦绣
  • 何根海
  • 何燕霞
  • 冯桂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秦先明
    • 摘要: 在中国文化中,虎文化渊远流长,它很早就成为中国的图腾之一。它源于远古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属于初民原始文化内容之一,也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渊源您知道吗?老虎的故乡在中国。中国河南地区的古中华虎(现代科学家定名为华南虎)是老虎的祖先,与人类同时期出现在阳光雨露滋润着的地球上。我们的祖先与老虎共同生存于中华大地面2500个世纪了。大约5个世纪前,当中华民族有了文化的时候,也就有了中国虎文化。由于虎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自古以来就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如虎将、虎臣、虎士等。古代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在文字、语言、诗歌、文学、雕塑、绘画、小说、戏曲、民俗,以及更为广泛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歌等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虎的形象无所不在,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付娜
    • 摘要: 康巴藏族自然崇拜故事以傅修延的"原生态叙事"为理论指导,通过对叙事形态的分析,叙事内容的总结,叙事思想的阐释,反映藏区民众的生活场景及秩序,重在发掘自然崇拜故事的叙事特征、故事内在的生态思想及生态智慧,以及对大自然的保护。
    • 李昌显
    • 摘要: 作为新兴艺术的电影,以其对美学最小折扣的展示特性而与其进行了频繁且丰富的融合,美食题材电影《小森林》即是其中的一例代表。影片讲述了为逃避城市喧噪而归乡生活的市子,在一道道料理的制作过程中回忆过往,同时蕴含着对生活的思考。通过情节分析,结合市子的情感线索,从而发掘出蕴藉全片的“治愈”母题,这种“治愈”既契合了“物哀”美的核心要领——知物之心,也贴合现代都市青年归隐质朴的田园想象。
    • 何绍明
    • 摘要: 哈尼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人类童年时代就同自然界发生了密切的联系,把他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成败得失归功于某个自然力,并加以人格化。纵观哈尼族自然崇拜对象,可谓纷繁庞杂,崇拜形式和方法也多种多样,但集中表现在天地、日月、星辰、山石、树木、水、火等方面,其崇拜的唯一目的就是祈求崇拜对象保佑族人人丁昌盛、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 莫秋月; 程龙刚; 王放兰; 程悦菲
    • 摘要: 位于青海玉树州囊谦县的多伦多盐场,是当地颇具代表性的盐场之一。其制盐工具、制盐工艺与当地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靠天吃饭,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反映且促进了当地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也正是由于这样的自然观,引导人们顺应自然规律、保护自然,因此反过来也有利于多伦多当地优质生态环境的维持。
    • 海燕
    • 摘要: 生漆的割收以传统人工为主,漆树割口形状因地域差异有所不同,贵州以“一”字形为主;陕西安康、重庆城口以“V”字形为主,形状较为单一;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金龙坝村的漆树割口形状多样,有柳叶尖形、鱼嘴形、牛鼓眼形,呈现出不同于其它地域的独特形式,看似简单却浓缩了土家族人的社会与文化,包含丰富的内涵:追寻族群与记忆,从文化视角阐释土家族人自然崇拜,表达土家族人对自然物崇拜的传统文化的记忆与传承;立足于地域与生境,从地方性视角阐述土家族人生态价值观,以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探求表象与行动的内涵,从符号象征诠释土家族人生命理念,表达土家族人对子嗣繁衍,族群延续的期许,成为土家族人文化记忆与传承的载体。
    • 黄伟
    • 摘要: 背景介绍:宁都黄石中村傩是江西地区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傩文化之一,已有400余年历史,有着原始自然崇拜的遗风,同时受儒、释、道文化影响,2006年入选江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每面傩面具背后都有特定的意义及故事,它们是傩面具艺术造型最为本质的特征。傩面具由木头雕凿而成,据说原有108面,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仅有部分留存。
    • 杨志敏
    • 摘要: 杂技和戏曲作为我国民族艺术之林的两朵奇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两者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及表演范式,但同时又有着紧密而频繁的多维互动,共同构筑了百花齐放的中华民族艺术体系。追本溯源同源异流杂技和戏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人类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等一系列的信仰和祭祀行为中。
    • 刘禹彤
    • 摘要: 一、满族萨满舞蹈的起源萨满舞蹈起源于萨满教,是宗教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合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萨满教主要信仰自然崇拜、先祖崇拜和图腾崇拜,在很多民族中都有影响。舞蹈作为人们表达感情和思想的手段,逐渐形成了各个民族的萨满舞,各有特色。满族信仰萨满教,在清朝,萨满教也是宫廷中信奉的宗教,所以也受到政治的影响。萨满教产生于母系社会,发展于父系社会。“萨满”一词的意思是“智者、晓彻、探究”,也是对萨满教巫师的统称,因为萨满巫师在做法时情绪激动、嘴里念着咒语,由此萨满也有“激动不安和疯狂乱舞的人”的意思。因为萨满巫师在做法时的动作,所以萨满舞蹈还被称为“跳大神”。满族人民认为萨满巫师可以与神灵沟通,是人与神沟通的媒介。在近现代,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满族人民也不会再举行萨满教的祭祀,萨满教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化。
    • 田爱华
    • 摘要: 山水自古备受文人尊崇喜爱,这种文化心理最初表现为远古人们对天地万物的自然崇拜。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生态的认识由愚昧到逐渐清晰,对于自然山水孕育生命的奇迹也被人们礼赞。于是,我国的原始农业在七千多年前开始形成,并且出现了大量与农业生产及农事相关的文化艺术作品,例如《诗经》中描绘的与农业生产及农事相关的诗歌,画像石、画像砖上的农业生产图案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