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吉林省地方志学会学术年会
吉林省地方志学会学术年会

吉林省地方志学会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长春
  • 出版时间: 2016-02-25

主办单位:吉林省地方志学会

会议文集:吉林省地方志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吉林省在东北中部,属内陆省份.从吉林省的考古发掘来看,旧石器晚期已有发现古人类活动痕迹,他们就是吉林地区的早期人类,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生存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征,也形成了不同的氏族.在一个地域,以共有同样的文化特征的不同氏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与其他氏族相互接触,彼此交往,逐渐形成了同一个语族系.在吉林地区不同的生存环境与文化特征下,在不同地域产生了不同的语族系,继而形成了三个不同的肃慎族系、秽貊族系和东胡族系.在中原地区,不同氏系创造华夏文明的时候,在吉林大地上,不同民族也创造着自己的文明.
  • 摘要:东北抗联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形成了伟大的抗联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抗战精神不可或缺的要素。抗联精神蕴含的勇赴国难的爱国精神、信仰坚定的担当精神和万死不辞的牺牲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是鼓舞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革命战争年代虽已成为过去,但东北抗联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一样作为一种精神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增添了新的内涵,必将与新的历史任务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 摘要:自2006年《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以来,新编地方志工作进入了依法修志的新阶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引起了广大方志工作者热烈讨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地方志机构要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就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志.本文就笔者对依法治志的一些思考,不断推进完善方志立法工作是依法治志的前提,全面实现依法编志、依法管志和依法用志是依法治志的内容,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方志事业发展是依法治志的保障,方志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是依法治志的核心。
  • 摘要:质量是志书的生命,二轮省志对志书编纂过程的质量管理,各个环节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效果不尽相同,总体上,第一个环节承编单位缺乏统一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重在人的因素发挥,实际效果各单位各不相同;作为第二个环节,省方志委责任总纂和集体指导环节,第三个环节三审环节总体制度比较健全,措施得力.如何解决第一个环节质量管理薄弱问题,首先要从制度建设入手,其次要从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此外要从工作方法上创新.
  • 摘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提出"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的重要批示.这对修志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修志工作者的史德修养政治素养,要积极探索地方志自身发展规律,全面推进地方志事业,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探索依法修志新途径,按照事物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实际努力创新地方志编纂方式方法,最终编纂出能问自然人文科学发展之道的启示未来的社会主义新方志.
  • 摘要:本文阐述了"道"究竟蕴藏了哪些丰厚的内涵,如何问"道",应该遵循怎样的"道"去规划自己的方志人生,去开拓盛世的方志事业。问道就是提振精神力量,引领方志人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自觉;问道就是探寻修志的规律和科学方法,不断开创地方志事业新思路新举措;问道就是遵循法制规范,推动修志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
  • 摘要:二轮志书必须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性,时代性是指一段历史时期的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不同于其他历史时期而表现出来的特殊性。志书作为信史要如实记载历史,每轮志书在记述上突出时代性都是责无旁贷的。二轮志书篇目设置必须根据时代赋予的新内容来调整和创新,容纳新事物,以体现创新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其“资政、教化、存史”之功能。
  • 摘要:县志是《条例》规定的最小记述单元,一定要做到资料翔实,彰显地域特色,才能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真正载体,达到其他文献所不能及之独特作用.《北川羌族自治县志》在资料的收集和运用上紧扣地域文化、民族特色、时代特点,是一部民族韵味浓厚、地方特征明显、时代特点鲜明的地方志书.但也存在着资料挖掘不够深入,资料运用不够完整翔实,志书撰写不够严谨县志易出现的共性问题.通过对《北川羌族自治县志》资料的收集和运用分析,再次解读紧扣地域特色,彰显时代风采,资料收集广泛,资料运用严谨得当,才是县志资料收集和运用的基本准则.
  • 摘要:本文阐述了人物志在地方志书中的地位与作用,人物志的体裁,在编写中区别和运用体裁,人志人物到底应该确定什么样的范围,掌握什么样的标准,人志人物应该如何编排,在人物志编纂工作的组织方面,还应该做好哪些工作等等.人物志的编纂和审核,引进专家参与,运用他们的专业特长来找错纠误,已被很多志书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做法。最后,无论何种层面,所有的审核意见,特别是修改意见,都必须有相关人员或单位的签名、盖章,并做存档处理。
  • 摘要:篇目是志书的设计蓝图,是纂写的提纲.本文从观点、领属、层次、标题等方面提出了志书篇目设计的基本要求.依据两轮修志经验归纳出志书篇目的内容.明确了志书篇目从草拟到定型的步骤.根据以往的编纂经验,提炼出需要对篇目修改的几种情况及打磨具体方法,要体现出编慕者的创新精神、服务意识、理性思维,慎重对待篇目的修改,切忌随意性,在编写阶段的修改,编写者、主编与指导者双方、三方之间要沟通,达成共识,在通过审查验收、出版阶段,若还有大的、重要的修改,应按程序再次报审。
  • 摘要:本文阐述了关于“志书不用通讯报道式写法”的理解和运用,“志书避免教科书式写法”的非机械化处理,“通典不记”在特别情境下的处理运用,“依时竖写”的多种形式运用。志书记述语言要求平实简练,人物对话、情景描写等一般不予人志。志体是方志的主要体裁,不能像教材、讲义那样讲述专门知识,但有时又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知识性的内容和专业术语,在修志实践中,需要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规则还有多种。志书千变万化,其精微巧妙之处是无穷尽的。只有大量实践,通过审稿和编写经验的积累,体悟编修规律,才有可能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斗争最为惨烈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东北抗日联军经历了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3个发展阶段.东北抗联所开辟的东北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国抗战和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东北抗日联军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伟大的牺牲精神等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的集中体现.
  • 摘要:本文主要从学术标准来探讨如何提高二轮县(市)区志质量问题.首先,回顾一轮县区志质量,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城市,十部县区志的内容上限都从县区区域内有人类活动开始,第一部志书下限分别止于1985-1988年间,基本都是通志.第一轮志书多是各县区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志书,在编纂中自觉地加大对区情的记载记述,由此形成了鲜明的区域特色历史特色性.在区志这一新志种的编纂上,由于行政区是行政市的组成部分,有关市与区之间关系问题不好处理,各区志对此都有不同程度的探讨.结合两轮修志工作谈五点提高二轮县(市)区志质量的想法:(一)要加强"一纳入,八到位"的贯彻和落实.(二)加强志稿编写的指导和审查.(三)充分发挥市志鉴验收小组的作用,为志稿质量把好最后一关.(四)志稿的验收环节要跟踪到位.(五)建立学习交流的平台,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在实践工作中众手修志,协调众手,就要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吉林省地方志工作条例》的规定,实行科学规范加管理来保障志书的质量,把志书从编写到出版全流程的工作都纳入控制范围.只有修志工作做到科学规范和管理到位,才能保证志书质量,才能修出更多超越前人、无愧于今人、有益后人的精品佳志,实现志以载道的职业追求.
  • 摘要:方志馆是典藏地方志的固定场所,是集编修、研究、收藏、服务和组织领导等功能为一体的,在编鉴、用志、储存、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文化储存,是社会赋予方志馆的一项基本职能.方志馆对地情资料的收集、挑选、整理和提供利用,实际上是围绕着文化储存这一首要目标进行的.在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其作用是一般图书馆、档案馆及其他文化机构无法取代的.众所周知,地方志有资政、教化功能.方志馆收藏了大量的地方志和其他地情资料,成为一地的地情资料中心,其资政和教化功能要比一本或几本地方志强大的多.
  • 摘要:随着后金的政权的建立,军事力量的不断壮大,努尔哈赤野心开始膨胀。天命三年(1618)努尔哈赤的金国与明朝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忠顺”从属变为“叛逆”进攻。年初,从努尔哈赤宣布要对明朝作战起,便投入了攻城战的准备。派兵伐木,赶制云梯,检修兵器,喂肥马匹,加强八旗军攻城的训练及建立适应攻城需要的军纪,准备进攻抚顺。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誓师,书写进攻明朝的理由“七大恨”,诉告于天。天启二年,明朝派兵部尚书孙承宗前往山海关视察,孙承宗采纳了袁崇焕的建议,决定重点加强宁远(今辽宁兴城)的防御力量。皇太极继承汗位后,根据外部有来自朝鲜、蒙古东西两翼的牵制,内部还隐藏着八旗贵族对于他的可汗地位的威胁,在与明朝的力量对比上还不占有绝对优势等实际情况,变努尔哈赤时代在辽西的强攻硬打为慎重推进。同时,利用战争间隙使女真族获得休整的机会,又在占领区实行社会改革,缓和了内部矛盾。崇德八年八月,皇太极去世,幼子福临即位,次年改元顺治,由其叔父多尔衰摄政。顺治元年四月,当吴三桂率部与李自成农民军在山海关外一片激战,并渐显败势之时,多尔衰率军及时赶到加人作战,协同吴三桂打败了农民军,明朝宁远总兵昊三桂在山海关向清朝献城投降,清军在吴三桂的引导下顺利进入北京。
  • 摘要:通过对早期长白山地区教育状况的学习和了解,长白山地区的教育很早就与中原教育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整个中华教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长白山地区的各族人民虽身处边塞,条件艰苦,但对教育和知识始终充满着期待和渴望。教育在中华民族统一大业中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无论在和平交往时期还是战争割据状态,中原与边塞教育的纽带始终没有断裂,教育的桥梁始终没有坍塌,这为日后中华民族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摘要:本文主要从中国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中国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加快中国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得出中国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必须从制定统一的建设规划和标准,革新现有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模式,健全网络人才队伍和信息服务体系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力求对中国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发展有所启示和帮助.
  • 摘要:方志评论是方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悠久的历史传承中,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文章,也形成了诸多富有智慧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新编地方志在继承和发扬中,将方志评论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层次和高度,优秀作品和理论不断涌现.本文试从方志评论的历史着手,在追溯其历史传承的基础上,浅议其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在新方志评论工作中要有正确的评论态度和评论方法,体现志书的利用价值和存史功能,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 摘要:"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历史悠久,连绵不断.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不懈努力,地方志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以修志编鉴为主业、各项工作协调开展的事业格局,拓展了方志文化的内涵,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了独特作用.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是中国方志界久已企盼的又一份具有重大意义的指导性文件.
  • 摘要:加强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层次的人才队伍,锻炼培养,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优化机制,激励地方志人才队伍,创造条件,吸纳社会人才资源,营造环境,想方设法留人才,加强领导,把人才队伍建设政策落到实处,适应新时期方志工作的需要,是确保地方志事业在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基础上,不断迈上新台阶,推动地方志事业科学蓬勃发展.
  • 摘要:本文认为,要编纂高质量的年鉴,其根本在于年鉴稿件撰写质量的提高.文章较为详尽地梳理出《临江年鉴》存在的文字资料、数据资料、信息方面等诸多问题,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撰稿工作重视不够,撰稿人专业水平不够,取材质量不高,投入、培训不足等,并提出了提高承编单位和撰稿人对撰稿工作的认知,加强与撰稿人交流与合作,加大投入培训等改进措施.
  • 摘要:志书具有"资政、教化、存史"三大功能.过去,这三大功能主要通过文字资料的记载来体现.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知事物、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读图时代、图说天下已经到来,这就要求志书编纂也要紧跟时代要求,充分认识图片在志书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分析研究目前图片应用上的成功与不足,选择合适的方法把图片应用到志书中,为志书添光增彩.
  • 摘要:年鉴条目分为综合性条目和专题性条目.综合性条目主要反映相关机构和行业部门的社会功能,将分散、杂乱的信息提炼成集中、系统的信息,综合记述某一行业的年度基本情况和发展全貌.专题性条目记述的是具体的人、事、物或机构、团体、产品、成果、会议等,其主题、内容乃至标题都具有很强的专一性,一个条目记述一件事情,不涉及与主题无关的其他内容.条目是年鉴主体内容的基本单元,也是相对独立的资料主题.撰写年鉴条目虽有严格的规范说明,条目作为可供独立检索的信息实体,一般都独立成篇,结构完整,内容要素齐全.条目编写应做到:选题选材注重有效性、完整性和新颖、准确、系统.综合性条目反映年度内各个领域发展变化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特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单一条目一事一条,基本要素齐全.信息含量大,避免空洞无物和简单重复.
  • 摘要:儒家文化发源于中原,特别是齐鲁地区.长白山地区与之毗邻,许多山山水水,还有不甚大的渤海将其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中华大地的有机部分.这种地域关系,为儒家文化从中原传入长白山地区提供了条件.从四世纪后半期始,包括长白山地区在内的中国东北儒学及其文化,发生一系列阶段性的变化,它的传播和发展出现许多新的情况,致使这种文化更加丰富、厚重,故以第二期相称。明清以来,流人结构中儒学精英占一定比重。因为他们多来自持不同政见者,与当代主流学术思想相悖者,轻生取义敢于抗上者,许多言行显得可敬可贵。他们的活动,给长白山地区等东北边疆的儒学及其文化增添许多内容,推动其发展。
  • 摘要:读志、用志,有效开发利用方志资源,深入挖掘方志潜在的价值,才能充分发挥志书的作用,使方志成果为经济建设服务.是推动方志事业科学、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陈述了地方志的性质与功能,客观总结我省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并剖析原因,进而思考了开发利用方志资源的可能的途径和方式,例如整合资源,有效开发,完善方志馆(库)的史料馆藏,挖掘开发利用方志资源的人才,借助网络等谋体建设数字化共享平台等。
  • 摘要:自然崇拜是满族先民的一种自发宗教,而这种宗教又没有固定的形式,因为当时人类只凭着极不发达的思维观念和微妙的实践经验,去观察周围庞大的、神秘的世界,又因为自然界是人为生存和依赖的基础,所以对于凡是不可理解的自然现象,人们都会将其作为自己崇拜的对象。一般认为,萨满教起于原始渔猎时代。萨满教的理论根基是万物有灵论。它在中国北方古代各民族中间的影响极大,尤其是满族先民对萨满教的信仰根深蒂固。在萨满世界里,萨满不只是掌握祭祀仪礼的程序的祭司和传教士,其最本质的功能是为人间沟通和联络神灵、祖灵、鬼灵诸界。以期借助超人的形式说明并解脱人间的痛苦和灾难。这一神圣的使命,并不是谁都能充当,也不是任何权威可以任命,而是必须具有通向诸灵界的一种“灵”,这种“灵”就是萨满的特殊素质。
  • 摘要:“新京”的道路系统是综合了放射状、环状和矩阵状的优点,主干道呈放射状有利于表现求心性和通景的的效果,支路路网呈矩阵状则有利于土地分块出售和开发。建设了净月潭蓄水池来解决水源问题,排水方面则要求新街区强行推行水冲厕所,因此“新京”成为亚洲首个全市全面实现水冲厕所的城市。排水管网采用当时日本国内也没有先例的雨污分流式设计,收集的雨水则注人规划的人工湖,成为亲水公园。城市布局采取同心圆内向结构,以“大同”广场(人民广场)为中心,纵向以“大同”大街(人民大街),横向以兴仁大路(解放大路)为轴线,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新市区。行政中心位于安民广场(新民广场)至顺天大街(新民大街)。建设“帝宫”及宫内府、“国务院”及政府各部。城市中心位于“大同”广场,附近设有伪满中央银行、伪满电气会社、伪满国都建设局、伪满“首都”警察厅。文教区设于南岭、协和广场,建设亚洲最大的动植物园和综合体育中心。社交中心规划在盛京大路(今南湖大路)与和平大路。日本人娱乐区设于开运街,建有高级饭店、酒吧、赌场、高级妓院、高尔夫球场、赛马场等。中国人娱乐区在“新天地”(今桃源路)。铁路在市区内采取地下通行,交通中心为“新京”骚和“南新京”骚,规划为大型的国际中心车站。规划建设120公里的环城地铁和有轨电车道路,以及环城高速公路。
  • 摘要:吉林地域文化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地理环境的梯度差异导致文化生成的地域差别性,民族政权的更迭造成文化发展的间断性,中原汉族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性,为这里人们的文化创造提供了特殊的历史舞台,成就了一方具有魅力的地域特色文化.
  • 摘要:档案管理工作是地方志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是提高地方志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科学规范的管理档案,是衡量一个单位业绩与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方志馆档案记载着这个单位发展史上的优秀成果,对研究本单位的经营业绩和科学发展提供了第一手材料,是进行科学分析、扬长避短、制定发展方向的好教材.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每份档案都要经过档案工作人员去粗取精、分析归纳、分类编目、认真整理形成的,也是研究改进单位发展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本文以方志馆为例,就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探讨.提出提高重视程度,健全工作机构,重视档案收集,加强管理,常抓不懈,做好促进档案定级工作,加强档案培训,提升业务素质。
  • 摘要:年鉴作为众手成书的产物,靠的是各单位各部门撰稿人完成初稿,由年鉴责任编辑分工进行工作,再由主编或执行主编负责总纂,最后审核校对而成的集资料性、信息性、年度性、连续性和工具性于一体的书籍.在初稿形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多一些,这就要求年鉴责任编辑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认真细致的工作,避免经常性问题,保证年鉴出版的质量.就出版的《东辽年鉴》经验,谈谈如何避免年鉴常识性的问题.框架设计没有独特的个性,框架设计是全书内容的总体设计,是年鉴的基本结构,应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具有独特个性的框架,条目编写使用总结报告式语言,注意行文规范,图片会出现没有作者署名或提供者,时间标注、说明不恰当,图片说明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标明主要人物在图片中的所处的位置)、事件。表格会出现续表时没有标题和续表标注。彩页排版形式过于商业化,广告类占的比例大,不能反映本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貌,应多使用公益类的图片,广告类放在后面。年鉴中的有些页的留白处过多,超出标准范围。纸张运用方面不宜用铜版纸,其亮度高、反光,不适合长时间阅读和灯光下阅读。
  • 摘要:志书部类,是志书记述事物的主体内在固有属性,统领其下各分志,其设置的是否科学合理,是影响整部志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总结辨析两轮志书部类设置问题所在及其成因,把握部类设置途径与方法,依据《地方志工作条例》,思考部类设置内容及形式,进一步推进志书部类设置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志书编纂质量.
  • 摘要:作者根据十多年从事地方志工作的实践,指出当前地方志工作所面临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要加强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必须从中央带头做起,否则让各地方政府加强领导就显得有气无力,或叫底气不足。中央要真正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就应该成立一个由国务院直属的与文化部平级的工作机构。加强修志队伍建设,不仅要注重提高修志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而且要切实解决修志队伍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只要这两个方面能够很好兼顾并切实落实,那才能稳住人心,留住人才,才能开创地方志工作的新局面。
  • 摘要:志书校对是确保志书质量的关键和最后的把关,因此,要加强学习,要有重点地学习一些有关人文、经济、环境、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力求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强化修志人员的责任意识。志书是具有权威性的书,这种权威性植根于志书的自身质量价值。试想,即便是志书的版面设计得再精美,而校对没有把好文字关,屡屡出现差错,一字之差就可以谬之千里,令读者莫名其妙,闹出笑话。这不仅是前功尽弃、失信于读者的问题,而且在政治、经济上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也是无法估量和挽救的。所以,要对校对工作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树立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 摘要:《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描绘了地方志事业的发展蓝图,它是全国地方志工作第一部规划性文件,是国家对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文化领域的一项重大举措,必将推动地方志事业快速发展,基层地方志工作者必须做到,主动营造气势、主动担当责任、主动提升自我、主动挖掘应用,才能无愧于"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的期许,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
  • 摘要:年鉴质量是志书的生命,条目是组成年鉴主体的"细胞",是基本表现手段.年鉴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条目质量.条目没有选好,写好,总体设计,基本框架再好,也难免"华美其衰,败絮其里".条目不能反映新的情况和新的变化,就失去新颖性,失去信息、情报的价值.年鉴为什么要设条目?年鉴是传播知识,提供情报和资料的工具书.年鉴设立条目,是由它的属性所决定的.怎样写好年鉴条目,这对提高年鉴的质量,发挥年鉴的功能是件大事.因此,研究年鉴条目如何选材与命题,就十分重要.因此,注重条目编写选材与命题至关重要.笔者就多年来编纂《大安年鉴》的工作体会,浅谈两点年鉴条目的选材和命题,望专家、同行匡正.
  • 摘要:志书主编要热爱修志事业,对修志事业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要具备修志所必需的业务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要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 摘要:地方志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要发挥编修地方志这一优秀文化传统,立足创新,深度开发地情资源,加强方志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方志工作水平,与时俱进,提升地方志编纂客观性、准确性,编志用志,充分发挥地方志的社会效益,实现地方志工作的大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 摘要:年鉴是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上一年度一定地域内或行业内的发展、变化、成就及存在的问题的连续编纂出版的"信息资料性文献",也有人称之为"信息资料性工具书".年鉴无论是对资政还是对历史研究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文化.做好县级年鉴工作,要做好三点:做好组稿工作、做好总纂工作、做好读鉴用鉴工作.
  • 摘要:发利用方志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志工作的职责所在,更是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治、教化"功能的必然要求.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应该担当起更重要的责任,按照本区域的资源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确定项目,进行开发。全省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题理论研究。各级政府应切实履行官职官责,加强对修志工作的领导,重视支持地方志工作机构把本轮志修成精品佳志。通过点校旧志、编修简志、专志和年鉴,开发出更多的方志资源为吉林振兴提供更翔实的信息服务,让方志信息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重要决策的科学可信的依据。
  • 摘要:准确理解方志理论研究工作的基本内涵,确立指导思想,篇目设计.从首轮修志理论的形成、对旧志理论遗产的批判继承、理论探索成果、新一轮修志理论形成等方面提升方志研究工作.首轮修志确立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篇目是一部志书的设计蓝图,是志书总体设计的核心,续志内容要体现前志门类、特点,延续其内容。
  • 摘要:鉴于二轮修志过程中遇到的资料征集难、所修志书质量欠佳等问题,加之面临启动第三轮修志,笔者认为,如何搞好新一轮修志,实现全面客观记述,做到存真求实,打造出精品佳志,是方志人必须要正确面对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现实问题,引发在工作实践中进行深入思考是不二选择.首先,要谋好规划.以颁布实施的《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和即将出台的"十三五"地方志工作规划为纲,搞好调查研究,制定好市(州)和县(市、区)"十三五"地方志工作规划.其次,要解决好体制机制问题.把探索和改革地方志体制机制问题放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行优先解决,为打造精品佳志提供精准的体制机制保证.第三,要开展好续志资料长编工作.开展续志资料长编工作是打造精品佳志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审时度势,适时启动此项工作.第四,要搞好志稿总纂.打造精品佳志,总纂是关键.应重点把好"六关",即政治关、纲目体例关、史实关、语言文字关、数字图表关和勘校关.
  • 摘要:地方志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好这篇文章难度很大.本文从市(州)、县(市、区)提高做好这项工作的意识、建立科学的工作规划,找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加大普及推广的力度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具体为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摆正位置,增强地方志资源开发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明确目标、制定规划、创造条件,全面均衡开展地方志资源开发工作;认清不足、消灭短板、解决问题.保证地方志资源开发工作取得成效;普及推广、抓好环节、及时反馈,真正实现地方志资源开发作品价值。
  • 摘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由于朝鲜民族能歌善舞民风豪放,地域极具民族文化特色,再加上中原文化和长白山文化的交流碰撞,凸现长白文化的大交融,呈现了长白文化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群众文化活动流行于田间地头广场街道,节假日开展文化活动是国民同乐,纪念日是文化活动永远的主题,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展示和朝鲜族民俗文化演绎长白人民的幸福生活.
  • 摘要:《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提出要“弘扬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方志人精神”,首次以“方志人”的概念,明确了“方志人”应该悟守和修炼的精神内涵,方志人首要的是自己要深入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把这个观念渗透到志书的字里行间。要注重记述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记述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与人们生产生活和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政策措施,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样贯彻地方志事业的方方面面。培养方志人精神要勤于修身,打造科学的制度体系,发挥志界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
  • 摘要:年鉴作为资料库、信息库,必然要容纳大量的数据,其数据应选材严格,翔实可靠,在读者心目中有较高的权威感.年鉴的数据,可以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科学研究提供翔实的资料,为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架起桥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进步,对浩如烟海的知识和情报加以全面、迅速、及时而精确地处理,以便获得强化了的信息,规范数据更显得十分重要.因为数据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自然和社会发展变化的真实记录.
  • 摘要:随着年鉴事业的不断发展,年鉴质量要从根本上提高,必须在提高基层年鉴供稿人素质上下功夫.从目前基层年鉴所提供稿件存在的问题上看,基层年鉴一些供稿人不懂年鉴体例、条目设计不合理、行文不规范、内容缺乏创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个人不努力、供稿人不固定、供稿单位领导不重视、编辑部门缺乏指导等.提升基层供稿人素质对策:提高基层年鉴供稿人对年鉴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制度保证、加强培训指导、充分调动供稿人的积极性.
  • 摘要:2015年8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吉林省地方志委员会、吉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立即组织全省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开展学习、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工作.丰满区地志办按照总体部署,积极开展对《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本文旨在回顾其全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做好《续志长编》编纂,为第三轮修志工作奠定基础;逐年完成丰满区综合年鉴编写及出版;完善丰满区地情网站内容的更新,加快信息化建设。为确保丰满区地方志工作顺利开展,在本局人员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抽出一名同志具体负责地方志工作。局班子积极为其创造条件,督促鼓励其积极参加省方志委组织的业务培训,提高其胜任地方志工作的能力水平,以胜任丰满区的地方志事业发展需要。
  • 摘要:本文试通过对贯彻落实工作过程以及重要举措的回顾,总结经验和教训.要在学习宣传《规划纲要》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汇报情况。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方志文化,扩大地方志工作的影响力,地方志事业争取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以《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十一项主要工作任务为依托,明确目标,确定任务制定了《龙潭区档案局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大力推进地方综合年鉴工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地方志质量。
  • 摘要:志书的篇目设置、谋篇布局是修志的开宗之作,确定志书的框架和篇目是整个修志工作中的关键性环节。可以说,志书质量的好坏,首先要看篇目设置是否科学,分类是否恰当。《九台市志》(1988-2000)编纂质量优良,没有发现错别字、词,但也有瑕疵,例如条目称谓出现错误,标点符号不统一等。
  • 摘要:索引作为重要的检索工作,越来越多的年鉴加入了索引功能,从2014年开始《蛟河年鉴》(2014卷)索引的编制工作,在编制过程中和遇到的实践问题进行了学习和反思,拓宽索引的宽度和深度,做好地方年鉴的索引编制工作,使索引不只是留于表面,而是能真正达到用于其中,全面提高地方年鉴的整体性和利用价值.
  • 摘要:做好年鉴的框架设计工作,对于编好年鉴、提高年鉴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年鉴的框架绝大多数采用分类编辑法,篇目、类目、分目、子目的设置是否科学、层次设置是否协调、条目归属是否得当等问题值得探讨.因此,年鉴的框架设计既要规范,坚持科学分类、归属得当的原则,又要体现分类标准的统一性,分类范围的对应性,事物归类的科学性,以及地域地情的独特性.
  • 摘要:本文结合永吉县地方志编纂工作的做法与经验,浅议地方志编纂应遵循的思想性、地方性和时代性重要原则.其中:思想性是地方志的政治标准,是志书的灵魂;地方性是保持志书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原则,是地方志的本质特征;时代性是志书的动力和重要原则,是地方志的基本属性.在工作实践中,应当认真遵循和把握,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 摘要:9月3日,中国首次在抗战胜利纪念日举行阅兵,向这跨越时空的人类共同胜利,致以一个国家最庄严的敬礼.胜利来之不易,和平来之不易。耻辱不能忘记,胜利需要纪念,世界人民需要对战争保持高度警惕。隆重纪念,就是要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绝不让历史以同样的剧情再次上演。战争远去了,但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维护战后国际秩序、警惕战争死灰复燃仍不乏挑战,为了和平,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偏见与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 摘要:资料长编是对原始资料经加工、整理、鉴别之后的介于原始资料和志书之间的桥梁,是符合一定书写规范的可信的资料。说得通俗点,资料长编就是一种资料,但它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撰写资料长编,要确定资料长编的提纲,编写提纲确定后,就要根据提纲的要求选取资料。选取资料工作完成后,要根据提纲的要求对其进行编排,分别将资料按时间顺序编排到相应的记述单元,并进行必要的连接处理。有因果关系的段落可以直接连接,没有因果关系的段落要加连缀语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 摘要: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编辑是出版物质量的"把关者",从编辑自身角度分析,首先应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编辑工作的重要意义;其次从多个角度提高编辑能力,为打造精品出版物奠定最坚实的基础;最后不断开发维护作者资源,形成作者与出版物的双赢的良好局面.
  • 摘要:从方志馆的工作职能来看,即"收藏地方志类书籍、年鉴和地情文献,为政府及社会各界提供方志类信息服务",也就是说,方志馆的主要工作就是馆藏和服务.本文主要从服务的角度,分析影响方志馆服务质量的因素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对策,包括构建通畅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方志馆宣传力度,推进馆藏资料数字化建设等,从而使馆藏资料能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 摘要: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地方志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提出了"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的精辟论述.修志问道,就地方志工作来说,是在修志的过程中对于安身立命之道、经世济民之道、治国安邦之道追寻、叙述、记载、弘扬的过程.地方志工作者要完成修志问道的光荣使命,一要培养问道的人文情怀,二要坚持问道的职业操守,三要做出问道的使命担当.
  • 摘要:从方志发展演变的历程来看,方志的性质主要经历了地理著作—史书(史地两胜)—资料性文献的过程。真正的精品佳志一定是较好体现方志性质的著述,必须具备时间性,即有明确的时间断限(一定时限),续志要承接前志的时间下限;必须有地域性,即有明晰的地域范围(特定区域);必须要系统全面,即记述内容广泛,综合记述各行各业、各个门类的内容(汇集百科);必须充分展示资料特性,是志书的生命和价值所在,即记载和运用的资料要丰富、真实、系统,经得起推敲和检验(资料性);必须由政府组织编纂,即官修官职官责,修志要循序志书体例,确保其权威性(政事性);必须具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即方志要具有文献价值的质量标准(科学性)。只有符合并达到以上性质或标准的志书,才能称其为地方志书,否则虽已志冠名,实不是志书,或未达到志书的性质和标准,乃伪志书。
  • 摘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召开之际做出重要批示,批示提出"修志问道,以启未来"."问道"的关键在"弘道",即把地方志书所载之"道"弘扬出去,这样才能使地方志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要让地方志进一步发挥服务社会作用,一是要丰富地方志的形式内容,二是要拓宽地方志的服务渠道,三是要创新地方志的传播载体.
  • 摘要:地方志是传承和彰显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中国修志工作之所以源远流长,连绵不断,历代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修志伴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扣着历史的创新而发展.而创新与发展,是志书的生命,更是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灵魂.当前,正在编修一部紧扣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方志,如何解决好第三轮修志中遇到的诸如上下限衔接难,反映时代特点难,社会资料收集难,时效资政服务难等新问题,是摆在当代修志人和方志界面前的一大重要课题.第三轮修志工作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观念、编纂方式、志书功能、发行模式、产业链条等工作机制上的创新。
  • 摘要:创新是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也是方志界应该深入探究的核心内容.本文就什么是创新,创新与地方志发展的关系,地方志作为特殊的文化载体应该如何创新等问题,与读者展开讨论,提出了改革创新的方法步骤,营造锐意创新的工作氛围,学古鉴今,在学习与继承中创新,科学设置机构,加强理论创新,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 摘要:志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载体,"道"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内在规律.三轮修志,迎来的又是一轮全新的盛世.怎样修好三轮志书,准确揭示"盛世"之道,是方志人面临的重大课题.怎样让志书释放经久不衰的活力,让一代后人从中获得启迪和智慧,应成为每一个修志者的矢志不渝的努力方向.以"道"引"启",则是新时期地方志工作方向的科学定位,也是方志工作者探索修志规律的新课题.只有坚持在修志中"问道",在用志中"弘道",才能不断增强做好地方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树立精品意识和质量第一的观念,要以科学的态度,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严谨学风,对志书的政治质量、体例质量、资料质量、文字质量等严格把关,力争编出精品佳志。
  • 摘要:地方志是对一个地方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综合、全面的记述.同时地域性又是地方志的主要特征,一个地方所具有的独特属性,包括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要素,是地方志记载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翔实、全面地反映地方特色,是地方志书承载的一项重要功能.《石狮市志》(1998-2010)在篇目设置方面就如何突出地方特色进行了积极探索,可以说是一部结构严谨、资料丰富,紧扣地方特色、时代特点,地域特征明显、时代特色鲜明的志书.
  • 摘要:本文通过对《厦门市志》和《石狮市志》关于婚姻家庭内容的点评,认为二轮修志对一些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重要基础内容重视不够.主要表现是,篇目层次过低,创新不够;重点特色内容明显缺失,如空巢家庭、留守家庭,丁克家庭、单身及涉外婚姻等,不见记载或很少记载;深度记述不够,多为简单概括,表层罗列,带有模式化痕迹.在篇目、内容和记述方式方法上与首轮志书大体相同.文章认为,二轮修志,应重视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热点.通过创新篇目、充实重点特色内容、集中深度记述等,体现二轮修志的时代特色,提高志书质量.
  • 摘要:对下级编纂单位进行年鉴业务指导是全国各地省、市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的职能之一.近几年,地方志工作机构中的年鉴指导处(年鉴科)不断探索业务指导的方式、方法,力求全面提升本省、本市各级地方综合年鉴的编纂水平.本文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年鉴业务指导工作中的创新加以论述,回答了业务指导工作创新有何必要性、创新的表现、如何进行工作创新等问题,提出在年鉴业务指导工作中运用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才能赋予业务指导以"灵魂",让指导工作真正取得实效.本文力求对于全国年鉴界开阔业务指导视野、改进指导工作方法、有效提升年鉴质量有所启发.
  • 摘要:对于社会主义新方志“大事记”的收录标准,专家、学者及志界同仁多有阐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性说:将“大事记”的收录标准总结为“三性”,即全局性、连续性、开创性者为大事。五条标准说:即对历史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重大的自然变动,重要新事物的出现或旧事物的衰亡,重大的发明创造。大事三原则:大事突出,要事不漏,新事不丢。在此所谈主要是省志《大事记》收录的范围,作者认为:总体上,应为吉林省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不限于本轮志书各分志所涵盖的范围。就二轮《吉林省志》来说,应比所确定的60部分志应记述的范围更为宽泛。这也是它与省志其他各分志的主要不同之处。由此也更加突显了“大事记”在一部综合志书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大事记”基本的收录标准和收录范围,为了做好省志《大事记》事条的收录,对其中涉及的一些问题还须进行认真思考和研究,从而在具体选择事条时,做到选得准、不遗漏。
  • 摘要:本文介绍了年鉴条目主语承前省略的合理性,要准确、合理地省略主语,需梳理清楚条目主语的语境,要进行是否可以承前省略的论证,在年鉴编幕人员中形成共识,充分认识和把握条目主语承前省略语境的规律,在年鉴编慕工作中形成主语承前省略的标准。
  • 摘要:从历史发展进程看,东北文化是一个不断移民,文化不断的移植、不断的冲突、不断的融合而形成的这样一个多元的文化特征,即流民文化。从整个东北历史来看,东北文化是东北地区不断开发,不断移民,带来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类型在多元文化不同特色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中形成的。至今,东北既有游牧民族的一些文化遗迹,又有大量的中原文化的影响,也有不同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些影响。在流人到来之前,东北基本没有文化典籍,而流人将文化典籍带到了边徽之地,从而传播文化。
  • 摘要:在新编志书中,对入志资料来源出处的注释普遍存在重视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方志官修属性的片面理解;对方志的学术性要求认识不足等原因.如何更好地把握入志资料出处注释的取舍标准是方志界的一个新课题,志界同仁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交流,形成一些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规范.
  • 摘要:市(州)地方志机构中独立的年鉴部门虽然只是一个内设中层部门,但其是否作为,直接关系到下辖县(市)年鉴编纂队伍的素质以及(市)州年鉴的整体编纂质量.市(州)年鉴部门不仅有重要作用,而且地位较为特殊:他们虽然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但"启下"的任务特别繁重,决定了其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市(州)年鉴部门只要忠于职守,奋发有为,尽管条件一时有限甚至困难,终究可以大有作为.市(州)年鉴部门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及时掌握年鉴界发展新动向,推动县(市)年鉴部门创新年鉴的内容和形式;创新年鉴的编纂手段和出版方式,与时俱进地记载好本地发展史实。除了要按规范要求编纂本级年鉴外,还要推动县(市)年鉴部门规范工作程序;规范工作环节和时间节点;规范年鉴的版式、形式、规格、语体、文体、用词、计量、数据、名称等一切与年鉴编纂有关的方面,努力催生和打造出一批精品县(市)年鉴。
  • 摘要:本文阐述了《吉林年鉴》市县概况主要内容,《吉林年鉴》市县概况的发展变化和其他省级年鉴中市县概况的特点区别,市县概况部分目前条目固定,它的好处前面讲过,但感觉有些僵化,作为供稿单位把供稿模式化,不清楚有些内容应不应该写,单纯地靠电话沟通、大纲要求起不到好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年鉴的存史价值。供稿单位应逐渐向地方志负责供稿发展,好处有两点。一是地方志供稿稿件质量高,主要是要素全、体例规范;二是便于沟通,撰稿人队伍比较稳定,对年鉴新的走向和发展趋势能够把握住。
  • 摘要: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而吉林文化就是许多区域文化中所没有的那种完整的原色文化。满族是渔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仅向大自然获取了生活资源,也创造了独特的渔猎文化。顺治十四年(1657年)在吉林市龙潭区的乌拉街设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以后,吉林将军辖区和乌拉街就成为向朝廷进奉贡品的基地,这里的兵丁、牲丁就成了采捕渔猎的劳力。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负责渔猎的贡品有数百种乃至上千种,山珍野味、乡土特产没有不包括的。无论是捕鱼还是打猎,除了技艺传承外,还产生了很多的故事,有各自的语言、禁忌习俗,古渔猎中还有非常平均的分配制度等。
  • 摘要:好的志稿要求有充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高水平的修志队伍。从目前的志稿来看,资料既不够丰富,修志队伍的方志业务水平和专业水平也不够理想。短期来看,要完善编纂人员知识结构,应提倡广学博闻。审查验收队伍的代表性应足够广泛和集中。就长期而言,提高志稿质量必须改革修志机制。改变依赖部门修志的工作方式,设立方志编纂专家委员会,由专家委员会梳理记述时间区间内发展变化脉络及关键点,确定资料收集方向。落实专家修志。建立方志资料征集制度。
  • 摘要:笔者结合在方志馆的工作经历,试对方志资料信息建设提出个人的看法.作者认为方志资料信息建设主要包括方志资料信息硬件设施建设、方志资料信息资源建设、方志资料信息数据库应用系统建设、方志资料信息标准规范建设和方志资料信息人才队伍建设五个方面。建立并执行一整套科学、合理、严密的管理制度,对于维护方志资料信息的原始性、真实性十分重要。
  • 摘要:做好资料长编工作,既是写好志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各参编单位“存史、资政、教化”的独立成果。资料长编工作要在“广、深、严、慎”上下功夫。不但要在收集资料的工作上要过细,而且要提高收集资料的水平上做文章,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所以必须要做到准确、全面、系统。从广义上说,资料长编包括资料采集、发掘、整理、考证和编写全过程。修志人要时刻告诫自己必须努力做到收集资料要广,发掘资料要深,考证资料要严,采用资料要慎。资料长编的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和价值所在。要使资料长编成为精品志书的基础和前提,首先要保证资料长编的编纂质量,应该本着对社会对历史对后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做好资料长编的编纂工作。
  • 摘要:续志资料长编,顾名思义是按照篇目的要求,把收集到的原始资料,汇辑成历史资料.它是志书编纂的重要基础,也是方志原始资料整理的基本模式,专业的修志人才是在修志工作实践中成长起来的,长编工作的开展无疑是对修志人才的一次全方位的打造。活用网络沟通是高质高效纂写长编的有效手段。
  •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互联网建设和发展,多次对此做出重要指示,"互联网+"成为当今最热门的词汇.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以及快速兴起的无线互联互通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变年鉴资源的承载方式,加强年鉴信息化建设,更好地发挥"资政、存史、教化"三大功能,已成为年鉴事业适应新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实现年鉴信息化建设,时代意义重大1.加强年鉴信息化建设,可提高年鉴编纂的时效性.2.加强年鉴信息化建设,可提高年鉴编纂的质量.3.加强年鉴信息化建设,可提高年鉴的使用价值.4.加强年鉴信息化建设,可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化.二、年鉴信息化建设实现途径1.年鉴信息化建设要建设资源数据库.2.年鉴信息化建设要实现标准化建设.3年鉴信息化建设要实现修志工作网络化.4.年鉴信息化建设的信息服务和增值信息服务.三、实现年鉴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1.坚持年鉴原有属性不变.2.坚持资料的真实性可信度.3.加强信息化安全工作.结语: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年鉴工作的迫切需要与必然趋势,更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艰巨性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 摘要:方志馆是公益性基础文化设施,主要以存储志鉴及地方文献为主.同时更要注重对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由省人民政府发布征集地方文献以及出版物呈缴制度的文件,以行政的手段进行征集;利用报刊、电视、电台、互联网等一切可行的媒体进行宣传,鼓励社会各界捐赠地方资料或提供线索;建立省级地方文献收集和协调中心征集网络,与各大出版社、各大新华书店、各委办厅局、各市县人民政府建立信息互动,及时了解吉林省地方文献最新出版动态;举办相关展览,也是征集地方资料的有效途径;到各级公共图书馆查找,如有复本,尽可能商量购买;在方志馆开馆后明确专人对吉林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派人专访,获取相关地方文献,这是最原始最真实也是最准确的地方文献征集方式。
  • 摘要:女真族是中国北方古老的民族之一,属通古斯族群.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唐时期称黑水靺鞨,女真族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在唐朝,辽朝时期称女真,明朝中后期称鞑靼、鞑虏、北虏,清朝时期女真族改为满族.金朝的统治者在文化方面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进人中原后,抢劫到大批汉族图书,一批汉族文人前来归附,使女真文化发展起来。金朝通过阿骨打灭辽时的三大经典战役,南下攻宋逐渐壮大,通过蒙金战争,宣宗南迁走向衰落。
  • 摘要:从渤海国文化发展历史和成果中能够发现,渤海国建立之初社会各方面都是很落后的,但其统治者和臣民是非常有进取精神和善于学习的古代少数民族集合体。渤海统治者及其臣民在继承、发扬本民族固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中原唐朝、高句丽、日本等不同类型文化而创造了丰硕的劳动成果。特别一提的是渤海建国后无数的留学生和使臣们不辞劳苦,往返奔波于唐朝和渤海之间,把盛唐时期的封建思想和先进文化带回并加以传播,使渤海文花发展成为当时东北亚的一颗璀璨明珠,也使渤海国各方面日益更新,邻国望尘莫及。当然,应该说明的是,渤海文化虽然在其统治中心地区(也就是五京地区)已非常发达,但在其社会经济发展还很落后的边远地区则影响甚微;尽管渤海社会中上层对渤海文化已非常熟悉,但广大平民百姓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深受压迫,根本无暇接触到渤海文化。正因如此,渤海文化的社会基础是很薄弱的,这直接导致了渤海文化随着渤海国的覆灭而迅速消亡的后果。
  • 摘要:本文阐述了创新与地方志编纂,编幕地方志坚持创新要坚持在工作指导思想、理念上创新,牢固树立创新的思想、理念。地方志编幕工作坚持创新要坚持地方志编写方式、方法的创新,要紧紧围绕本地区的创新活动编写地方志。
  • 摘要:在社会经济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一词在各个领域被频繁使用.方志馆作为地方志事业的延伸机构,信息化建设是方志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从方志馆的功能与作用;方志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及注重硬件建设在方志馆信息化工作中的基础作用三个方面简单谈谈个人想法.
  • 摘要:年鉴的特点、类型与编纂出版、读者对象、收录内容有一定的关系,可具体归纳为从出版看.年鉴是年度出版物,从收录内容看,年鉴是过去一年真实事件的记录,从体例结构看,年鉴编排系统,查阅方便,为教学、科研提供有学术价值的咨询服务,为了解历史,开创未来提供回溯性资料。
  • 摘要:长白山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的,是以长白山地区为地理范围,以东夷文化为先导,逐渐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东北各族人民共同铸造的、具有鲜明历史、民族、地域特点的、具有重叠性、覆盖性的区域性多元性文化。继承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诸多优点,又展现了东北特色的文化内涵,而这种内涵更是渗透到了东北人的性格当中,朴实大方、乐于助人、淳朴热情、豪爽仗义;在观念和行为上,更具有集体精神,注重团结协作。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和造就了历代中国人自强不息的支撑力精神,文化的支撑力既是一种“软实力”,也是一种“硬实力”。文化作为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作为区域文化的长白山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极富特色,极具活力。要保持和发扬长白山文化的特色和优势,并赋予它新的生命和活力,让它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发展,以其博大的历史文化渊源融人中华文化主流乃至世界各种优秀文化的潮流中。通过文化的融合,达到民族的融合,使中华民族产生高度的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摘要:图,作为志书的基本体裁,其运用由来已久.在历代志书中,图是应用广泛而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体裁.作为志书选用的照片最重要的就是突出地方特色,照片内容要全面,文字说明要规范,照片要针对搜集人群,应重写实,忌朦胧,重内容,忌花哨。所以,每一张人志照(图)片都应严格要求其质量。
  • 摘要:志稿总纂是志书编修的最后工序,是由主编来完成的。“总纂”即“统纂”,将“众手修志”的志稿统为一体,成为方志学家章学诚所说的“一家之言”。主编“一支笔统纂”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有可能“施工”。这些基本条件主要有:一是完成全部志稿并经过初步编辑;二是志书涉及的资料要全部汇拢;三是大类分纂时的主要分歧意见要统一。总纂的任务主要有:理顺结构,定型篇目;校核史料,纠错补遗;处理交叉,减少重复;规范语言,统一文风;政策考量,政治把关.
  • 摘要:据作者多年的细心体会,年鉴内容多数可以当作方志资料用于志书编纂之中.有了这一发现,在以后的年鉴资料征集中注重志书资料的收集.到了二轮修志,年鉴的作用便凸显出来,仅用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二轮志书编纂出版工作,年鉴所发挥作用功不可没.希望在今后调整年鉴编纂规范时尽量贴近志书的规范要求,使年鉴既能紧跟时代的脉搏又能为续志工作积蓄下大量资料.这样做能节省大量人力财力,使方志工作产生了一个良好的循环机制,进而开创地方志工作的新局面.
  • 摘要:《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为今后地方志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指明了方向,拓展了地方志文化的内涵.在新形势下,进一步规范地方志工作机构设置,做到机构到位,充实修志队伍,做到编制到位。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认真总结修志经验教训,深化对地方志工作规律和特点的认识,以科学认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学风,将质量意识贯穿于地方志工作的全过程,做到资料翔实、内容全面、体例严谨、记述准确、特色鲜明。
  • 摘要:本文就编写志书中的大事记从大事记的体例、选材、编写、资料收集等四方面进行了相关探讨.志书的大事记,是志书的“窗口”部分之一,大事记编写得好,质量高,使读者开卷即得良好印象,有利于对当地历史和现状的正确认识,增进对志书的信任感。所以,认真地对待大事记的取材和撰写,切实注意避免出现各种不尽如人意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事记的质量,是志书编写工作中的一项重大任务。
  • 摘要:本文阐述了年鉴组稿写作方法和技巧,中国年鉴既要拿来西方好的东西,同时也要传承好中华文化的优秀文明,形成独特的文风。年鉴的编撰过程中,很多问题出现在语法方面,往往很好的素材,因为语病的问题而做成一锅“夹生饭”。通俗地说,语法是构件组装法。组装就有搭配问题,词语构成成分、构件之间要装配好,才能成为有用的机器,还要讲究精密度、合格率,误差要小。文体感就是要求写人能写活,写事能写真,写景能出境。总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执笔临文时你再去翻“词典”不解决问题,要在平时下真功夫。
  • 摘要:地方志书作为中国传统的史学文体,其内容包罗万象、纵贯古今,被称为所在地域的百科全书.但是在它诞生2000多年后的今天,其形式或称其叙事模式仍然停留在"一本书"的状态.此间人类历史业已经过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电子时代并正在进入信息化时代.如今,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我们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因此,地方志应该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充分运用当代的科技成果,以全新的形式诠释地方志的历史担当.
  • 摘要:修志编鉴,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一部县(市)级《年鉴》,是年内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史实记录。它既是存史、资政、启迪、教化的珍贵材料,也是规划未来的历史依据。因此,在编写《年鉴》过程中,一定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严格按照《年鉴编纂规范》要求,力求做到编辑、排版的合理性,立目、分目的科学性,繁简适度、规范准确。写出让组织放心、人民满意的年鉴作品。
  • 摘要:图体是年鉴的重要体裁之一.《吉林省地方志综合年鉴规范》(试行),明确了图、彩页等体裁的正确运用,使照片收录越来越规范.要明确采集照片标准:采集反映内容主题鲜明,富有史料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照片;采集符合质量标准的照片;采集符合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不损害国家利益的照片.广泛征集照片:向撰稿单位征集照片;向社会各界征集照片;年鉴编辑部人员参与照片挖掘.要把采集到的符合入鉴标准的照片按照年鉴编纂规范要求在年鉴中科学、合理布局.处理好照片和条目的关系;设计好以多张照片集中反映同一主题的表现形式;照片的图注要准确、精炼.
  • 摘要:做好"年鉴点评"工作需要把握八个环节:参看(借鉴)省市历次点评会优秀点评文稿及课件.通读(粗读)需点评的年鉴.列出点评大纲,选准点评目标.细读(甚至要读几遍)所点评年鉴,找出点评提纲所涉及的论点、论据.整理出点评年鉴的优缺点及对应附上论点论据.制作文本点评课件.制作PPT课件.试讲PPT课件,通过试讲发现缺点,进行修改完善.
  • 摘要:方志语言是一个独立的语言体系,对方志语言问题的研究,是方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丰富了汉语言学的宝库,而且也为方志学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新方志语言运用问题,贯穿修志的全过程,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志书质量的高低.语言准确,就是恰如其分、真实地去反映志书所要记述的事物,揭示其本来面目,表述明确,不含混晦涩,不模棱两可,体现语言的科学性。其具体要求是:遣词造句准确、恰当贴切,做到概念准确,判断恰当,叙事清楚,推理合乎逻辑。记事不粉饰夸大,不张弛歪曲,不说假话,没有疏漏,不带片面性,真实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讲求文采,语言求美,这是对方志语言的美学思考。画龙点睛,主要是指在志书重要段落或关键处精雕细刻,妙笔生辉。流畅就是指语言通顺。方志语言讲究修辞,规范行文。
  • 摘要:省情信息资料是记载一定区域内自然、社会和人群存在、发展、变化及影响的特色地情资料.它的形成是与地方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及文化环境密切相关的.省情资料藏书体系有着"一地之百科"的显著特色,体现一个地方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在当地经济建设、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科学开发、有效利用地方信息资源,加强对馆藏信息资源实行书目控制,要举办馆藏地方资料陈列展览,积极配合本地区编史修志、编写年鉴工作,为各地、各部门进行爱祖国、爱家乡和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参考资料。为专业人员了解当地情况,从事专业研究提供资料,为专业人员研究省情资源提供有利信息。
  • 摘要:本文通过简要介绍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基本概况、编撰意义及下步工作打算等三方面,重点从生态保护、旅游管理、城市建设、文化传承几个领域分析编撰地方志对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的重要意义和潜在价值,呼吁更多建设者们和编纂者们参与、关注地方志.
  • 摘要:本文以延边州及八个县市地方志工作机构的现状,从实践的角度,阐述主编及主编职责的定义;分析了主编职务行政化现象的成因:列举了主编职务行政化现象的两种主要表现方式以及主编职务行政化现象对地方志工作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主编职务去行政化现象的两方面意见,从法规层面上,地方志干部的使用对专业知识方面应有一个较明确的要求。从副职的配备上,力争从本单位提拔志鉴编纂业务骨干,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对工作对事业都是有利的。
  • 摘要:三轮修志的基础资料来源于每年一部的年鉴.三轮修志的框架结构来源于续志长编的编纂体例.从现在开始起要围绕三轮修志目标,针对年鉴短板,调整年鉴版面,更新年鉴内容,规范长编体例。开展修志演练,为三轮修志奠定人文基础,应面向三轮修志,进行选题立项,超前预测,提前解决三轮修志中的资源储备、篇目结构、资料征集、编纂人员等方面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重点研究确定三轮修志的框架结构和目录设计,为年鉴、资料长编的改版明确方向。
  • 摘要:编纂年鉴的首要任务是框架设计,框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年鉴的质量.本文从年鉴框架设计在年鉴编纂中的地位和作用、易出现的问题以及提高框架设计质量的途径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以供年鉴编辑者参考.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