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萨满教

萨满教

萨满教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991篇,主要集中在宗教、中国史、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0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4531篇;相关期刊390种,包括内蒙古社会科学、新疆社会科学(汉文版)、西域研究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次中医推拿学术年会、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丝绸之路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萨满教的相关文献由879位作者贡献,包括孟慧英、色音、樊永贞等。

萨满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0 占比:17.75%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20%

专利文献>

论文:4531 占比:82.05%

总计:5522篇

萨满教—发文趋势图

萨满教

-研究学者

  • 孟慧英
  • 色音
  • 樊永贞
  • 王宏刚
  • 郭淑云
  • 富育光
  • 黄任远
  • 姜小莉
  • 赵志忠
  • 李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杨富学; 叶凯歌
    • 摘要: 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始宗教萨满教曾经在北方诸民族中十分盛行,有关于萨满教女神和女萨满的神话、传说、职能、仪式等大多曾经信仰萨满教的民族都有丰富的记载。裕固族也是曾经信仰过萨满教的民族之一,关于萨满教祭天仪式等习俗流传至今,却少有关于女萨满的记录。俄国学者马洛夫20世纪初在肃南地区考察时曾记录了大量的民间故事、传说、民歌等内容,其中有少量关于裕固族女萨满的歌曲,这些歌曲中女萨满的形象及其所充任的人物角色,在今天的裕固族民间文学作品中仍有所见。可以确认,古往今来的裕固族萨满教信仰中确有女萨满存在,庶几与女性早期的社会地位较高息息相关,只是后来女萨满的地位逐步被男性萨满所取代。
    • 樊尚仁
    • 摘要: 在蒙古高原,世代逐水草而游牧的蒙古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蓝色、信奉长生天的习俗,他们认为蓝色喻示着浩瀚无垠、纯洁美丽、清新永恒,是上苍的色泽。蒙古民族的原始宗教——博教(萨满教的分支)则认为神力无穷的苍天是“父亲”,慈祥无比的大地是“母亲”,苍天、大地以其神秘的力量创造了自然界,呵护、养育着草原上生生不息的万物生灵。人类只有崇敬自然、顺应自然,才会拥有赖以生存的空间。
    • 葛华廷
    • 摘要: 蒙古族“敖包祭”,源于藏族“玛尼祭”,它是随着明代中后期喇嘛教传入蒙古地区而逐渐兴起的一种宗教祭祀方式。藏族中流行的玛尼祭,则是保留、吸收了藏族原始宗教本教以山神为最高神的高山崇拜教义而形成的。而这种高山崇拜的宗教观念及相关宗教仪轨,只能产生于青藏高原和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等高大山峰很多的地区。敖包上插柳立杆,则反映出尚留有蒙古族传统萨满教祭天仪式的遗痕。
    • 崔瑛琳
    • 摘要: 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演变,文化也摆脱了传统的形式,并在文化传统和文化产业当中获得新生。韩国巫俗和中国北方萨满教是代表韩国和中国的伟大智慧。中韩两国地理位置相近,在历史长河中,文化也在相互影响、相互成就,并且文化也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演变。本文将以韩国巫俗和中国北方萨满教的概念简介作为出发点,通过对韩国巫俗和中国北方萨满教的历史演变、信仰特点进行分析,最后综合分析结果对两种文化从共同点和差异进行比较。
    • 刘禹彤
    • 摘要: 一、满族萨满舞蹈的起源萨满舞蹈起源于萨满教,是宗教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合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萨满教主要信仰自然崇拜、先祖崇拜和图腾崇拜,在很多民族中都有影响。舞蹈作为人们表达感情和思想的手段,逐渐形成了各个民族的萨满舞,各有特色。满族信仰萨满教,在清朝,萨满教也是宫廷中信奉的宗教,所以也受到政治的影响。萨满教产生于母系社会,发展于父系社会。“萨满”一词的意思是“智者、晓彻、探究”,也是对萨满教巫师的统称,因为萨满巫师在做法时情绪激动、嘴里念着咒语,由此萨满也有“激动不安和疯狂乱舞的人”的意思。因为萨满巫师在做法时的动作,所以萨满舞蹈还被称为“跳大神”。满族人民认为萨满巫师可以与神灵沟通,是人与神沟通的媒介。在近现代,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满族人民也不会再举行萨满教的祭祀,萨满教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化。
    • 赵瑞; 隋欣
    • 摘要: 满族萨满音乐是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之一,通过对满族萨满音乐的原始性、神秘性的切入,使我们能够真切地感觉到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与文化价值。近几年,满族萨满音乐也正式的被批准,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之一,可见国家与政府对于满族萨满音乐保护的高度重视。本作品将根据满族萨满音乐的音乐与特征与文化价值进行分析,来探索和研究满族萨满音乐的精神文化价值以及对于满族萨满音乐传承现状及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相应措施。
    • 张明星; 苏晓明
    • 摘要: 辽代是公元916年在我国北部、东北部及西北部草原地区由契丹人创建的一个强大王朝,北方游猎民族契丹人是其主体民族,他们世居松漠之间,游猎于辽西地区,诸部落各自逐寒暑随水草畜牧。作为游猎民族的契丹人,从其部落联盟时代到安邦立国后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其宗教信仰也在发生着变化。目前,从已出土墓葬的随葬品及契丹人早期丧葬文化的考察中,我们发现契丹民族早期信仰萨满教,随着辽国的建立并与中原汉民族的交融和草原丝绸之路的往来交流,佛教文化逐渐在契丹上层贵族社会里形成了其主流信仰的体系。这些变化,不仅在辽代的史料中有所记载,在近百年来的辽墓考古出土的随葬品中,也能清晰地印证契丹人早期的宗教信仰与立国后宗教信仰嬗变发展的过程。本文试图从辽墓出土的随葬品中,窥探辽代契丹人宗教信仰的嬗变过程,辅证辽代史料文献的记载以补这方面研究之缺略。
    • 赛欠
    • 摘要: 青海蒙古族是青海世居的少数民族之一,又称为“德都蒙古”.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较好地传承了游牧民族的文化传统,其中“剪发礼”是伴随着特定年龄举行的人生通过仪式,且与蒙古族早期原始宗教信仰萨满教息息相关.研究青海蒙古族“剪发礼”的过程和功能,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
    • 赛欠
    • 摘要: 青海蒙古族是青海世居的少数民族之一,又称为“德都蒙古”。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较好地传承了游牧民族的文化传统,其中“剪发礼”是伴随着特定年龄举行的人生通过仪式,且与蒙古族早期原始宗教信仰萨满教息息相关。研究青海蒙古族“剪发礼”的过程和功能,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
    • 沈飞
    • 摘要: 金元时期的花钱承袭唐、宋以来风格,融合了草原民族文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钱艺术。金朝女真族主要信奉萨满教,而统治区域内的汉人则以佛教、道教为主。进入元代,主要信仰还是以佛教、道教为主。因此,金元时期宗教显得十分重要,在社会生活方面无不受其影响,故而反映宗教信仰的花钱大行其道也就不足为奇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