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
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

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长春
  • 出版时间: 2013-08-26

主办单位:吉林省博物馆协会

会议文集: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四保临江战役经过,并将与三下江南之关系进行了阐述.北满部队三下江南和辽南游击部队配合作战,是完全配合四保临江战役开展的有计划、有牵制的整体作战。但是,无论是谁为主次战役,最终都是以我党我军的伟大胜利为结果的。另外,在很多军事书籍上,都将这些战役统称为“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即民主联军主力“三下江南”配合辽东军区“四保临江”,这是一个战略整体。通过“四保临江、三下江南”,东北民主联军取得了东北战场上的绝对主动权,将国民党主力围困在长春、四平、沈阳、锦州等几个孤立的点上,为以后的辽沈决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摘要:花鸟画作为国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传统.李巍先生作为我国著名的花鸟画家,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学习油画专业.然而经过多年不懈的追求,先生在国画艺术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先生以道求法,以易求淡,注重写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李巍的《萧萧黄叶又重阳》有着老笔浓墨的笔力,用其淡雅的风格,用以蕴藉淋漓痛快的笔墨语言,写出秋色淡泊之意境,其慎密的构图章法,虚实之间的变化,可以说是写秋意的典范,更能体验到笔墨之道变化。李巍的写意花鸟画,多以细致深入观察自然之势,把对象的自然之势能熟谙胸中,并以中国哲学方法挖掘物象内在的“美”,利用笔墨来统一矛盾,使作品达到“落笔惊风雨”的妙境。
  • 摘要:五彩是景德镇窑在宋三彩、辽三彩等低温彩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创烧于明代宣德年间,一经诞生,即以绚丽多姿的风采,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和光辉的一页.明清两朝的五彩瓷器成就最为卓著的首推康熙时期.明代五彩以嘉靖、万历时期为代表.五彩瓷器在造型纹饰色彩质地等方面,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风貌特征,尤其是清代康雍乾三朝在装饰瓷上又创造出诗书画三结合的新风尚,同时吸收了西洋美术的精华,使彩绘瓷得到不断创新,绚丽多姿,富丽堂皇的五彩瓷,成为人们珍爱的艺术瑰宝。
  • 摘要:姓氏是用来表明家族系统的一种标识.朝鲜民族的姓氏由来已久,因与中国的汉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接受汉姓的做法,采用汉字姓氏,但它具有与本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的独特性.族谱是社会及姓氏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族谱是以文字、图表形式记载一个家族或宗族的来历、血统关系的谱籍.朝鲜民族的亲戚关系是比较庞杂的血族系统,具备较完善的辈分和称谓体系.总之,在朝鲜民族的家族生活习俗中,姓氏和族属成为鲜明地表现民族传统的、注重血缘意识的一种文化符号和平台,为保持民族传统生活特性起了不可忽视的文化作用。
  • 摘要:民国时期,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东北,利用朝鲜移民迁入东北后所从事的水田稻作农业进行资本投资,推行"换位移民"政策,借机侵占东北土地,妄图达到侵略中国东北的目的,日本农业资本控制朝鲜移民,利用水田蚕食东北土地;利用水田挑拨中朝民族关系,制造事端,谋取在华利益,给中国东北社会和朝鲜移民带来极坏影响。
  •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延边地区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的建立、发展以及1930年朝鲜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红五月斗争"和"八·一"吉敦暴动的经过,尽管这一斗争是在李立三"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指导下进行的盲目冒险斗争,但是却在朝鲜族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经验教训,为后来的抗日战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纠正错误思想、路线,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摘要:隋唐至元代的八百多年是中国历史上佛教最为繁盛的时期,其间诞生的无数珍贵文物无不彰显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超凡智慧,而佛教玉作为佛教文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少有论及.从出土材料和传世器物出发,试述隋唐至元代佛教玉的发展脉络以及突出品类.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重要脉络从古至今一直流传,而隋唐至元的佛教玉正是中国佛教最为繁盛时期的重要产物。珍贵的玉石和佛教的禅理通过工匠们的巧思精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并美轮美奂的呈现在世人眼前。千百年来它们从单纯的艺术品,逐渐转化为文化传承的一种载体被保存了下来,为研究中国古代佛教艺术成就和社会繁荣程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摘要:二龙湖古城城墙由黄土夹砂石堆砌而成,残高1至5米,宽12至15米。南城墙中部保有城门缺口。出土遗物有战国时的铁钁、铁质马器、铜箭头、陶釜、陶罐、陶尊、豆等物,还有绳纹板瓦、陶瓦。陶器的特点有明显的战国时期燕文化风格特征,对研究当时燕文化与东北地区的密切关系提供了重要材料,对四平地区城市发展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是迄今所知燕文化影响最北的古城遗址。从考古发掘报告,历史文献记载分析考证,提出了辽河经二龙湖丘陵山地进入平原,正在"屈而西南流"之"屈"处.燕秦开却胡千里建立边关要塞,汉沿用之,二龙湖古城遗址为汉初望平县所置的论点.
  • 摘要:长上遗址是在布尔哈通河下游发现的较大规模原始社会聚落遗址.目前长上遗址仅限于地面调查,通过观察地面采集到的器物特征结合地层暴露的遗迹现象,了解到该遗址文化面貌及推定所处年代.采集的石器主要以生产工具为主,石斧、石锌为大宗,数量丰富,种类繁多,制作精细。陶器均为残片,无法复原器形及种类,多为平底器,流行乳突横耳和鸡冠状板耳,说明当地原始居民以农业为主,生产力水平和手工业工艺比较发达。在地层断面暴露出一座半地穴式房址,接近居住面有大量木炭和红烧土,堆积层含有陶片,说明已过着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其所处年代接近青铜时代。长上遗址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和了解该地区原始社会文化面貌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 摘要:2012年7月29日集安高句丽碑出土,是研究高句丽历史和高句丽王族丧葬制度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但由于长期被河水冲刷,原218字碑文目前识读156字,从识读的文字中并不能确定此碑的刊立时间,通过对碑文三部分内容逐字逐句的解读分析和与相关史料的对比分析认为,集安高句丽碑刊立时间应在公元408-公元427年间较为妥帖,准确时间还有待主今后一个时期作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 摘要:佛像是一种艺术形象,是信仰者以最崇敬的心情,通过最完美的艺术想象,创造出来的.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逐渐渗透到中国人的精神领域.以院藏农安辽塔出土佛像为基础,通过比较,对辽代佛像作一些简单概括的介绍.辽代金铜佛像艺术水平颇高,造型优美,精雕细刻,金色充足,是独具特色的艺术创作。这尊小佛像的发式为螺发肉髻,但是,肉髻中间没有镶嵌髻珠,且螺发不甚清楚。另外,佛像的衣饰为通肩袈裟,袒胸,衣纹明显,立体感较强,但是在佛像的腿部没有小蛇纹,辽代特征鲜明。辽代的佛教造像,在中国的佛教艺术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这些流传至今的辽代佛像,帮助人们了解辽代佛教的宗派发展,宗教信仰的状况,同时也体现了契丹民族的文化、审美情趣、北方民族的生活风俗、价值观取向等,可以说,在辽代的艺术、宗教历史上,辽代佛像具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