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4
  • 召开地:内蒙古赤峰
  • 出版时间: 2004-07-24

主办单位: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

会议文集: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为研究红山文化所用玉材的来源及交流、传承通路,并扩充中国各地玉材特征的数据资料库,以方便日后学界对比研究,选用位于红山文化东侧邻近的辽宁宽甸及西南侧的甘肃临挑现代矿脉玉材为标本,测出玉材生成年代的异同,再以新疆和田、江苏小梅岭(梅岭玉)现代矿脉玉材生成年代加以对比。透过科学研究数据,将红山文化周边现代矿脉玉材,以生成年代及矿物学特征加以区分,作为学界日后对比红山玉材来源及交流、传承通路的数据。本研究采用氢氩(40Ar/39Ar)同位素定年法(简称氢氩定年法),运用雷射单矿物烧熔法,定出现代矿脉玉材生成年代,并加以对比分析。除以氢氩定年法定出玉材生成年代外,另以电子探针侦测玉材化学成分,辅以矿物学特征,将不同地区现代矿脉玉材加以区隔,使增加对比研究之精准度。氢氩定年法是极为明确而且便利的研究工具,运用玉材特征,剖析史前族群活动范围,其意义等同现今考古学界运用陶器类型学区隔史前不同族群活动范围。
  • 摘要:玉文化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文化,至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从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玉器——兴隆洼玉器算起,史前、先秦、汉唐直至明清,各个朝代的玉器均有出土。然中国出土之古玉,大多有沁。宋代著录曾有沁字,但无书传世。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已注意到沁色,指出玉分血玉、尸古、黑漆古、土古等等颜色,其实就是对沁色的不同叫法。此后明清许多关于玉器的文献均提到玉沁,清代陈性在《玉纪》中更把玉沁分为多种颜色,总名“十三彩”,如有朱砂红、鸡血红、鱼肚白等,还有各种巧沁,颜色不止十三种。后刘大同在《古玉辨》中谈到的沁色更比陈性多出六十种。种种色沁,我们无法一一进行研究,古人对沁的各种说法也少有科学依据。本文仅对沁中的一种,古人称之为牛毛纹的进行一些粗浅的科学探讨。
  • 摘要:中国玉文化有着一万年萌生发展的悠久历史,万年的玉文化,它有着无限的生命力。2008年北京奥运徽宝就是古老而优秀的玉文化传统与当代奥林匹克的人文价值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相结合的纪念碑的式杰出作品,也就是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而又永葆生机的有力见证。万年的中国玉文化经历了巫玉—王玉—民玉的三大阶段。本文现对这三个阶段进行了具体介绍。
  • 摘要: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西梁遗址的发掘,是继兴隆洼、白音长汗、查海、小河西等辽西地区新石器较早遗存后的一次重要发现。从目前已掌握的资料初步分析,这是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类型。它的发现为构建万年以来辽西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体系增列了新内容,尤其是对早期文化遗存的研究及相关问题的探讨提供了一批新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西梁遗址反映的较早时期新石器文化的特征,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本文介绍了西梁遗址与兴隆洼遗址的主要区别,并对在辽西地区己知年代最早的两种新石器文化:兴隆洼文化与以素面陶为显著特征的小河西文化进行了简述。因此将辽西古文化研究置于更宽泛的文化视野中,会引发思考一些有益的东西。西梁类型的提出,为充分认识西拉木伦河以北较早新石器文化内涵和特征,深入探讨与小河西文化和兴隆洼文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 摘要:之字纹筒形陶罐(韩国学术界称为“篦齿纹土器”或“栉纹土器”)是整个东北亚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一个典型文化特征。本文分析了兴隆洼文化的四个阶段,指出东北亚地区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之字纹筒形陶器始自兴隆洼文化中期,在西辽河上游地区一直延续至红山文化晚期,并从渤海沿岸由南向北、由西向东传播和辐射出去。显然,朝鲜半岛的史前之字纹筒形陶器因素也是由渤海北岸传播过去的,那种从西伯利亚由北向南传播说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 摘要:笔者和研究生于2001~2003年参加了位于中国内蒙古赤峰敖汉旗距今约8000~7500年前(新石器时代兴隆洼文化中期)的兴隆沟遗址的中日共同调查,对遗物,特别是细石叶技术和复合工具为中心进行合作整理、调查和研究,指主张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间,西辽河流域起源的舌状石耜作为农耕具开始使用。通过对尊形器和动物纹的分析指出隐藏的第四种动物,指出赵宝沟文化包括在内史前时期西辽河流域的重要动物。
  • 摘要:自全新世早期开始,赤峰区经历了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最后于战国时期迈入了有历史记载的新纪元。尽管本区不同阶段文化的内涵发生过明显的变化,但文化序列基本未发生大的中断,多期文化在赤峰地区这一自然大舞台上生存、发展、传播和交流,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本文对埋藏古土壤进行了简述,介绍了考古学文化序列及降温事件,对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时期的环境特征进行了讨论,对小河沿文化时期的环境特征及第一次降温事件进行了分析,对夏家店上层文化的环境特征及第二次降温事件进行了论述。
  • 摘要:本文的辽西地区是指内蒙古东部的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哲里木盟(今通辽市)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北部地区,在水系上是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及其支流老哈河、教来河、新开河以及乌尔吉木伦河、大凌河等流域范围,也包括环渤海西北沿岸诸水系流域。本文介绍了辽西地区的人类学研究概况,对辽西地区人类学研究的初步研究进行简述,分析了辽西地区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及相关问题。我们期待着辽西地区更多的人类学材料不断涌现和人类学研究的更加充分,以丰富和充实我们的研究成果,以期在更大、更深和更广的程度上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
  • 摘要:本论文以目前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在新石器文化研究中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为基础,旨在对比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期文化并分析这两个地区的文化关系。由于在这么广大的地区对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广泛的分析是一个巨大的任务,因此我主要对在这两个地区发现的陶器进行比较分析。
  • 摘要:红山文化因内蒙古赤峰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其主体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地区,年代为距今6500~5000年。该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在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十分显著的位置,在与中原仰韶文化和东北诸多原始文化的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以红山文化玉器为代表,西辽河流域史前玉文化的发展进入鼎盛阶段,并使该地区与长江下游地区环太湖流域并列成为中国史前时期两大雕琢和使用玉器中心,诸多优势因素被夏商周三代融合吸收,成为中国主流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要素。本文回顾20世纪红山文化发现与研究历程,总结红山文化研究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找准当前制约红山文化研究的薄弱环节,确立21世纪红山文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 摘要:回顾红山文化的发现和研究史,从20世纪30年代前后红山文化发现到70年代末的大约半个世纪时间里,红山文化一直是作为在中原文化影响下的一支边远文化,在中国史前文化研究中属于“一带而过”的角色。80年代以来它的异军突起,当然主要是在辽宁西部的东山嘴特别是牛河梁,发现了规模宏大的祭祀遗址群和以龙形玉为代表的玉器群,但更为重要的,是由此提出了辽西地区5000年文明起源的新课题,也将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时间从距今4000年前提前到距今5000年前,并将目光从中原更多地移向中原以外地区。由红山文化本身的社会变革引申到对中国文明起源道路与特点的探索,就是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走向深入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由探讨红山文化社会变革所涉及到的中国文明起源道路与特点,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起:多元与交汇、通神为礼、文化认同优先。
  • 摘要: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这一区域性研究课题是中国文明起源总课题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初牛河梁红山文化晚期大型中心性祭祀遗址发现以来,对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的认识得到实质性提高,并由此引发了对于中国文明起源总体格局的系列讨论,涉及文明的概念、文明的要素、文明时代的划分、中国文明起源的模式与特征、一元性或多元性等诸多问题。本文简要梳理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已有观点,明确西辽河流域在中国文明起源进程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从考古学研究角度对红山文化诸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与相关考古学文化因素进行比较,探索西辽河流域进入文明时代的考古学文化阶段、特征、动因及影响。
  • 摘要:1985年苏秉琦先生提出的“古文化、古城、古国”概念,掀起了考古界探索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热潮,也由此开创了一个利用考古资料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史上重大问题的新时代。而这一概念体系的提出,正是基于20世纪80年代初辽西区史前考古的一系列重要发现。在随后的论著中,苏先生更明确指出,出现了坛、庙、冢的红山文化后期,已率先跨人了国家形态演进的第一阶段,即“古国”阶段,更由此将中华文明起源模式中的“原生型”文明的出现上溯至距今5000年前。这些看法,在中国考古学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但也有一些学者对红山文化时期是否步人国家阶段持更为谨慎的态度。还有一类意见,在承认红山文化中不乏文明社会的若干要素的同时,又从总体上否认它已进入文明阶段,而只将其看作是前国家阶段的一种复杂社会的形态。那么,红山文化在辽西区史前社会的复杂化进程中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其社会的政治组织形式如何?看来还有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本文拟结合以往有关红山文化遗址、墓葬的发掘和近年开展的区域性考古调查的资料,对这一问题作一尝试性探索。
  •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辽宁西部和内蒙古赤峰地区相继发现了一系列属于红山文化的大型墓葬和祭祀遗存,在这些遗址中,有一类器物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筒形陶器。这类陶器明显区别于生活中的实用器具,既不是炊煮器,又不能做盛器,更不是建筑或引排水的陶筒,而是一种单纯的祭祀器物。所以,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开始对这类器物展开研究,从出士情况、演化分期以及功能用途等多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许多新的见解。本文根据筒形陶器的出土情况,对这类器物的功能进行分析,以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情况。
  • 摘要:宗教是一个历史范畴。人类社会只有发展到一定时期才会产生宗教。宗教作为一种很有影响的社会现象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涉及到人类生活异常广泛的领域和层面。其中包括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日常的生活习俗。原始宗教不仅是原始社会的先民们的总体文化,而且是原始先民们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思维方式。所以说宗教是原始社会的人们唯一可能的社会意识形态。原始宗教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这样三个阶段。红山文化的先民们在西辽河流域这片丰饶的土地上留下了大量的居址、遗物、墓葬、祭祀址,从这些极为“零散”的先民们的足迹中,可以窥视到红山地区的原始先民们,在那遥远的时代,遵循着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信仰轨迹向前迈进,走向文明。本文着重从红山文化的自然生态环境、红山先民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与人之间的中介——巫的产生等几个方面来论述红山文化中所反映的原始宗教观念。
  • 摘要: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礼制文明。《大戴礼记》曾极其精当而深刻地从自然、人生和社会三个层面,把中华礼制文明的核心概括为祭祀天地、尊崇祖先和崇尚王权这样三大基本内容。三代以后的古代中国,崇祀天地的最重要场所是南郊礼天和北郊祭地,其基本的物化载体是天坛和地坛;崇拜祖先的最基本形式是宗庙祭祖,其物化载体是宗庙建筑;而尊崇王权的主要表现就是王权的被神化,其最基本的物化载体形式之一便是王陵的出现。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拟就红山文化“坛庙冢”之于中国传统礼制中的郊祀天地、宗庙崇祖和王权神化等关键内容的起源问题,试作讨论。
  • 摘要:红山诸文化是学术界对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诸文化的统称,最早是由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提出来的,随着考古新发现的不断出现,这一概念的外延也不断扩展。红山诸文化现在主要包含以下几种考古学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小河沿文化。关于红山诸文化的经济形态问题,已有多文谈及。但笔者总觉得有两个问题往往在偏离事实:一是学者们都强调红山诸文化先民逐渐创造并发展农业文明,并达到相当的水平,与此同时他们创造了“古国”文明,得出唯有大农业民族才能够得以创造这么辉煌的文明的结论;二是用摩尔根、恩格斯的经济形态发展序列观看待红山诸文化经济形态问题,得出红山诸文化在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后南迁了,继之而起的青铜文化,特别是夏家店上层文化不是同红山诸文化一脉相承的考古学文化,而是外来的、从事畜牧经济的、更原始、更落后的民族创造的。那么,实际情况是怎么样呢?本文力图从经济形态的发展演变这一侧面探讨这一问题。
  • 摘要:自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开始到世界屋脊的形成,位于欧亚非旧大陆东隅的东亚地区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有可能当远古人类在这一地区顽强拼搏站住脚跟之后,这种地理因素使他们对四周的交往逐渐产生了制约作用。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全国考古事业的复苏发展,红山、良诸文化的考古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建立起各自的发展序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本地区的古文化体系;其二是史前玉器的确认以及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综合上述讨论,得出当我们从文化因素分离出观念形态载体这一层面以后,红山与良诸之间共同或相似的因素明显增多;这些共同因素的朦胧状态可能存在于定居和农业出现之前,并伴随着农业与定居明显得到加强和个性化发展;在复杂多变的交流、凝聚过程中,各项文化因素的形态与内涵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改造;而且这些变异后的新因素有时还会在异地相遇重逢。或许这就是在长江黄河这对双子河流域各支史前农业部族一统多元或多元一统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影或侧面。
  • 摘要:红山文化与陶寺文化是分布地域不同,在时间上也有早晚之别的两种史前文化。红山文化分布于辽西,其年代距今约6500~5000年。陶寺文化分布于晋南,其年代距今约4600~4000年。红山文化是北方地区史前时期最兴盛的考古学文化,陶寺文化则是中原地区史前时期最兴盛的考古学文化。有关红山文化与陶寺文化埋葬习俗及其历史源流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古代文明多元一体融会发展过程的认识。本文介绍了红山文化的埋葬习俗与陶寺文化的埋葬习俗,对红山文化与陶寺文化埋葬习俗及历史源流比较研究,可以看出,辽西的史前文化和中原的史前文化,虽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但是殊途同归。经过彼此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与中国大地诸多史前文化,促成中国古代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 摘要:红山文化玉器的研究从开始起步到现在已走过了20年。回顾20年来红山文化的研究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引起重视,研究起步,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80年代末期;第二阶段广泛关注,研究扩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90年代末期;第三阶段回顾过去、研究深入,从21世纪开始以后到现在。在红山文化发现50周年之际,为了进一步提高红山文化玉器的综合研究水平,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笔者特就红山文化玉器发现、认识、研究中的成就和不足进行总结与评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 摘要:红山文化是我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近年来,在红山文化石棺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器,这不仅丰富了红山文化的内涵,使我们对红山文化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而且对探讨中华文明的起源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介绍了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的概况,并依据目前正式公布的考古发掘简报及调查报告,仅就红山玉器造型特点及文化内涵进行简要评述,不妥之处敬请专家指正。
  • 摘要:龙是红山文化代表性的玉器,也是红山文化玉器组合中的重器,更是中国文明肇端的标记,犹如玉琮在良渚文化、在中国文明进程中的地位与影响。从世界各地收藏的红山文化玉器看,红山文化玉龙出土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多数学者将其定为商周玉器。笔者以为,红山文化玉龙分类研究,必须抓住龙本质的特征,大小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变化特征是玉龙的形体、头型以及颈背脊是否有鬃毛等。据此,将红山文化玉龙分为长鬃C形玉龙与兽面块形玉龙两类,并探讨了玉龙的原形以及文化内涵。
  • 摘要:在中国史前玉器发展进程中,红山文化(距今6500~5000年)玉器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雕琢工艺而闻名于世。在红山文化玉器的几大类中,玉璧、勾云形玉佩、玉箍作为特殊类玉器备受学界的关注。本文分别对其进行了简述,指出玉璧、勾云形玉佩和玉箍在史前时期所处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们作为天地神灵在人世间的代言人的司职神器,具有特殊的功效,巫、史借助它的神威来治理部众,号令臣民,实际上此时的巫、史即等同于部落或部落联盟的最高领袖。
  • 摘要:本研究拟采取后设(meta)研究途径(approach),选择红山文化玉器中极其简略之器形——玉管珠进行实物观察比对研究。首先自器物外表(n层面)进行其器形结构特征之初步观察,发现红山玉管珠器形结构之一般特征为:造型圆直中空,外廓磨方成圆、器面研磨光润细致,形体中段多呈鼓弧状、两端渐次收窄,中孔双面对钻、端缘打磨圆润光滑,通体予人以盈润饱满、光洁可爱之印象。复再进一步比对多件同一基本器形间之差异,则发现红山玉管珠在同一基本造型下,竟有四种不同之差异表现,兹借用机械制图之“三视图”(前视图、端视图、剖视图)表现方式及其实用操作上之系佩图例,分别作出立体示意图说明。
  • 摘要:自1973年夏辽宁阜新胡头沟墓地发现后,红山文化玉器逐渐被学者认识,并得到了广泛关注,相关的研究精彩纷呈。对于红山玉器含义的推测是最容易引人遐想的题目,有关的论述也就最丰富多彩,歧见也最多。史前时代意识形态的分析本来就是摆在考古学家面前的难题,按伦福儒的说法是件“危险”的事,很难说,但又不得不说,因为如果不触及意识形态,我们很难对史前社会有深入的理解。对红山文化玉器含义的讨论无疑是深入理解红山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各种对红山玉器的解释中,以原始宇宙观为着眼点,是一条值得探索的研究途径。对此已有学者进行过开拓性的论述,本文意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红山文化玉器反映的原始宇宙观,以及玉器与宇宙观产生联系的背景做进一步的讨论。
  • 摘要:新石器时代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因其独具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几十年来深受中外学界的重视。在一系列研究文章中,学界普遍关注的是红山文化玉器,对红山文化玉器的玉料材质及来源、造型特征、雕琢工艺、纹饰、功能等进行深入探讨,成果显著。本文拟对红山文化诸遗址出土玉器进行综合分析,以求深入了解史前红山文化阶段用玉制度与北方地区原初形态萨满教信仰的关系问题。
  • 摘要:红山文化是公元前4000~前3000年间分布于燕山以北辽河以西、通称为燕辽地区的一支新石器时代文化。具有浓厚的来自北方渔猎文化的因素,又受到南方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激荡而发展成熟。目前考古学界分之为三或四期,最后一期时(约公元前3500~前3000年)文化发展达于高峰,遗留丰富的精美玉雕。近30年来,陆续出土丰富的红山文化与良诸文化的玉器,掀起研究的热潮。本文拟将近年来学术界对它们的研究成果略作回顾,进行初步比较,并浅谈二系玉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 摘要:红山文化距今已有6500~5000年的历史。众多的红山古玉器在先民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更令后世瞠目结舌的是,在当时生产工艺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先民却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制作了品种众多、造型各异的精美玉器,并有了一定的审美观念,对玉石进行精确划分。红山文化玉质来源问题至今尚未有准确定位。近几年来,通过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对红山玉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部分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已初步认定:辽宁闪石玉为红山古玉器的主要玉质来源。本文提出红山文化古玉器主要取材于闪石玉,并就古今中外对红山文化古玉器玉质来源的认识进行了简述,指出辽宁闪石玉的发现为解开玉源问题找到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 摘要:近年来,笔者在对辽海地区的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的玉器原料来源进行考察的同时,对邻近的海岱地区的大坟口文化、龙山文化的部分玉器的玉料来源情况也作了初步考察。在考察的过程中,对红山文化与大坟口文化的关系问题也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现对考察情况及初步思考进行介绍。
  • 摘要:本文指出钻杆式治玉工具不同于台凳式琢玉工具,而新石器时期玉器上具有使用钻杆式工具的特征,对不同时期使用的钻杆式治玉工具进行了介绍:商周玉器上的钻杆式工具痕迹;汉代玉器上残留的使用钻杆式工具的痕迹;宋、明玉器加工中使用的钻杆式工具;清代玉器加工中使用的钻杆式工具。
  • 摘要:新石器时代日本列岛人类系戴的装饰品,可分为坠饰与佩玉两类。以下就两者分类概念界定说明。一、坠饰装饰品:即所谓坠饰,单个装饰品都由绳索穿挂,基本上是向下垂挂。此种坠饰为古今中外普遍使用的装饰品。二、佩玉装饰品:按某种原有功能而制成蕴涵意义的制品,是由绳系挂于身上的装饰品。此种装饰品为显示某集团的象征,故能显示出遗址的一些性质。本文特别就佩玉装饰品方面综述日本的情况,同时亦从东亚角度尝试讨论其意义。
  • 摘要:回顾百年来玦饰起源的研究,以中国和日本学者的论述较多。近年日方学界讨论中日玦饰交流问题相当活跃。本文简略回顾中日有关玦饰起源的一些代表性的观点,并涉及东亚地区近年早期玦饰发现的一些概况,其中我国学者的见解因耳熟能详,仅略作讨论。
  • 摘要:2003年9月底,笔者有幸参观了兴隆沟聚落遗址的发掘,这是久违了的兴隆洼文化中一处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遗址,本文从史前聚落考古的角度,介绍了兴隆沟遗址的表象,阐述了兴隆沟遗址的考古资料在研究兴隆洼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分析了兴隆洼文化与史前聚落考古。
  • 摘要: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双井店乡的白音长汗村,西拉木伦河的北岸。这里属浅山丘陵区。1988、1989、1991年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了三次发掘,总共揭露面积7264平方米,清理了一批新石器时代房址、灰坑和墓葬,出土大量遗物。白音长汗遗址的文化内涵比较复杂,可区分为五个大的发展时期和七种考古学文化类型。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在发掘中还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又往往同人类的行为密切相关,结合对聚落布局特征所做的分析,概括出几点认识以供参考。
  • 摘要:学术界对小河沿文化类型的认识开始于1963年对石羊石虎山遗址的发掘,到1974年的小河沿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进一步深化了这一认识。并从红山文化中区分出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即小河沿文化。但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在材料的使用上以及类型的划分上仍然比较混杂,有的学者仍然把小河沿出土的材料作为典型红山文化材料使用,在文化渊源关系上,学术界分歧亦很大。有的学者认为小河沿文化与红山文化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有的学者则认为小河沿文化类型属于红山文化晚期或后红山文化;还有的学者认为小河沿文化与红山文化在谱系上比较疏远。既然考古学界对小河沿文化认识的分歧多来源于小河沿文化陶器的分析,就有必要对小河沿文化陶器以及与红山文化陶器做更细致的比较研究,以进一步认识小河沿文化的特征、性质以及渊源关系。本文试就小河沿文化陶器及其与红山文化陶器做一些比较分析,希望对解决小河沿文化的类型与渊源等问题有所补益,并请教诸位老师及同道。
  • 摘要:众所周知,积石墓是东北亚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极具特色的一种埋葬方式。这种以石质棺椁葬具和积石为特点的埋葬习俗,主要分布于东北南部、朝鲜半岛和西日本地区,时代则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一直延续到青铜时代甚至更晚,是东北亚地区古代文化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辽西地区的新石器至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序列基本清楚,依次为兴隆洼-查海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时代大约从距今8000年前到距今3000年前,积石冢主要存在于红山文化晚期阶段。本文将从辽西和辽东南部地区积石家的分析入手,进而探讨两个地区之间的文化联系。
  • 摘要:本文是笔者在在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笔者提到红山文化命名的正式提出至今已经整整50年了,至于红山遗址和红山文化遗存最初发现的时间更长,到现在已将近一个世纪。在这么长的时期里,对红山文化的研究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可以叫做探索期或摸索期;第二个阶段是确立期;第三个阶段是发展期或转变期。红山文化的陶器明显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夹砂灰褐陶,一类是泥质红陶。
  • 摘要:辽西地区的文明起源问题,是在1979年发现辽宁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晚期祭祀遗址之后才明确提出来的。在后来20多年的文明起源研究中,虽然辽西地区的与文明起源有关的重要考古发现,仅是喀左东山嘴和建平牛河梁附近区域等几处,参与该区域文明起源研究探索的学者也是可数的几位。但是,由于在东山嘴及牛河梁附近区域等地发现的红山文化等遗存所反映的文明化进程,突破了人们传统的认识,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渠道。更由于苏秉琦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全局角度认识这些重大发现,将这一地区的文明起源问题与中原地区的文明起源问题,以及中国国家形成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深入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对推动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全面开展有重大影响的学术观点。致使,辽西地区成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区域。探索辽西地区文明起源问题形成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对于认识辽西地区的文明起源,以及中国文明的起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辽西地区的文明起源研究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1979年以前的资料积累期、1979-1985年的初步探索期和1985-2000年的全面开展期。本文对这三个阶段进行了简述。
  • 摘要:红山文化遗存是1935年日本学者滨田耕作在赤峰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被发现的,到今年整整70年了。红山文化的发现,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的意义绝不仅限于东北地区史前文化的研究,而是对整个中国史前文化乃至文明起源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了对红山文化的认识过程,介绍了红山文化一系列考古发现的重大意义,结合在中原地区所做的工作和体会,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加强红山文化时期聚落形态的研究;加强红山文化兴盛和衰落时期的生态环境变化及其两者关系的研究;加强红山文化谱系的研究;加强红山文化经济形态的研究。
  • 摘要: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各个文化区系中,燕辽地区虽不是古代文化发展的最核心区域,但却是较早发展和发达起来的一个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兴隆洼文化时期,这里就出现了旱作农业和大规模的聚落。尽管目前还没有充足的资料说明兴隆洼文化农业和经济规模的情况,但仅就聚落的规模来看,兴隆洼文化每个聚落所代表的社会群体虽然大小不同,但一般都不小于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时期的聚落社群。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在燕辽地区的广大范围内形成了高度发达的红山文化。这一支文化由于20世纪80年代发现了它是史前最早发展起来的玉器工艺和工业中心之一以及多处零散或集中分布的“坛、庙、冢”遗迹现象,进而一度引发了对红山文化是否进入文明社会的讨论。在以往的讨论中虽不乏从不同文化区域比较的角度看待红山社会的研究,但对于这个文化社会发展程度的推定主要还是从大型的祭祀以及玉器文化的角度来考察的,而比较缺乏对红山文化社会、社群规模、分化和特征的研究。这当然与有关红山文化社群、社会研究的材料还不够多,从而难以找到研究的途径有关。有鉴于此,本文将利用红山文化有限聚落考古材料,结合与同时期其他文化发展程度相当的区域文化之间的比较,来寻找出一些有关红山文化社群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线索。
  • 摘要:中国东北的红山文化以广阔的宗教区域、精致的墓葬、精雕细琢的玉器和优质彩陶为特征。精英人物的墓穴至少存在三种级别,其中一些十分精致。红山文化除具有这些和其他一些特征外,必然还存在不同级别的领导阶层,但是确定这些领导阶层的性质还需要对资料作进一步的梳理。前一阶段学者们将领导阶层分为两种类型——管理者和剥削者。笔者将从文献资料和红山文化晚期物质文化中来追寻历史学、神话学、肖像学、天文学中的相关内容,特别是追寻那些与灵魂接触者的职责。关于红山文化需要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红山文化中的领导者是巫,他们仅凭借灵魂通过高压政治进行统治。只有这些巫能与灵魂世界的能量或气进行交流。没有战争或文字,红山文化中的领导者们就创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
  • 摘要:在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都发现了丰富的新石器时代彩陶,而且都有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在两河以外的区域也有彩陶发现,只是在数量和类型上有较大差距,所以对它们的研究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辽河流域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彩陶,多属红山文化,这些彩陶因为资料不系统,目前还没有人进行全面研究。红山文化彩陶自成体系,特征突出,它与黄河彩陶也有过交流。本文是对红山文化彩陶资料的一个简单的梳理,以期对北方史前彩陶的研究能有所推进。
  • 摘要:红山文化造就了灿烂的雕塑艺术。其中泥塑与陶塑艺术成就极为突出。目前为止考古发现的主要有:1963年从西水泉遗址中发掘出一件陶塑人像;1975年辽宁喀左县东山嘴建筑群址发掘陶塑人像残缺20余件,多为人的肢体部分,未见头部,皆混质红陶胎,可辨认形体的有小型孕妇塑像、大型人物座像和手臂、胸腹部分残块;1983年牛河梁女神庙与积石冢群中发现大量的泥塑像,主要有头像、肩、臂、乳房、手等残块;还有小河沿南台地遗址发掘了猪头饰1件、狗头饰1件。本文重点探究其泥塑与陶塑的造型特征、艺术手法和艺术成就。
  • 摘要:红山文化从1935年被发现以来,经历了一段由不被重视到逐步受到重视乃至引起学术界极大关注的历史演进。这一过程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红山文化的面貌一开始是模糊的,考古学界对它的认识需要一定时间的检验,另一方面则决定于红山文化自身深厚的史前文化底蕴和深藏其后的文化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随着红山文化玉器的确认,特别是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祭坛和牛河梁红山文化坛庙冢的发现,红山文化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不可低估的地位得到学术界最终认可。显而易见,红山文化的学术地位与红山文化坛庙冢是紧密相连的。而牛河梁红山文化积石冢这一红山先民神秘的墓葬习俗,究竟包容了多少深厚的文化内涵,积石冢的形制、特征及性质对红山文化的演变和消长提供了多许实证?本文试就牛河梁红山文化积石冢为话题,对相关问题展开一些讨论,以求教于国内外专家学者,望不吝赐教。
  • 摘要: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铜石并用时代的一支颇具特色的考古学文化。其主体分布范围以西拉木伦河、老哈河为中心,西起张家口,东达辽河中游,北至大兴安岭,南抵京津地区。经正式调查和发掘的红山文化主要遗址有:赤峰红山后和蜘蛛山、西水泉、巴林右旗那斯台、巴林左旗二道梁、克什克腾旗南台子、敖汉旗西台、喀左县东山嘴、阜新县胡头沟、建平和凌源两县交界处的牛河梁等。经14C测定,红山文化存续年代应在公元前4710~前2920年之间。由于红山文化遗址分布范围广、数量多、性质各异,因而有学者将红山文化分为四个期别:一期以兴隆洼F133为代表,二期以兴隆洼F106为代表,三期以西水泉、蜘蛛山、红山后和二道梁遗址为代表,四期以牛河梁、东山嘴等遗址为代表。关于红山文化遗址和器物的概况和特征,学界介绍很多,不再重述。本文重点讨论红山文化的经济形态,即红山文化时期先民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方式及其构成,分析其成因和价值。
  • 摘要:红山文化上承兴隆洼文化下启夏家店下层文化,与仰韶、龙山文化大同小异,是东亚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代表,体现了典型的定居农业生活方式。考古学家描述了红山文化与周围其他文化的细微差别,人类学家更关注它们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红山文化是东亚典型的定居农业文化,不太可能孕育游牧文化。由于气候和环境变迁等导致红山文化的衰落为游牧文化的东进提供了机会。本文介绍了定居农业生活方式,分析了“有祀无戎”的社会形态,并简述了游牧生活方式的起源与传播。游牧文化是在欧亚大草原西端孕育和形成的。青铜时代库尔干人或印欧人将游牧文化和好战的传统传播到了欧洲、西亚、南亚和东亚。“有祀无戎”的定居农业文化与好战的游牧青铜文化相结合开创了东亚王朝的历史,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双重基调。不过,这过程发生在红山文化衰落以后的中原。
  • 摘要:本文简述了红山文化晚期彩陶的启示,指出已有的考古资料证明,红山文化的彩陶有自己独自的特征,而且经过了长时期的发展。在红山文化的早、中期,它的彩陶与中原地区的后岗一期文化和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彩陶有较密切的联系,但总体上仍然具有独自的特征。到了红山文化的晚期,新发现的资料表明,它的彩陶不仅与中原地区,而且还与西北地区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有某种关系。这给我们研究我国北方东西部地区史前文化的交流以很大的启示。对东西部史前文化的交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北方东西部史前文化之间大约在同一时期中集中出现了一些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因素。这一时期大约发生在红山文化的晚期或公元前2500-前2000年东部的小河沿文化和西部的半山马厂类型时期,从而促使东西部早已有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更加频繁。因此,我们可以有理由地相信早在史前时代就在长城外存在着一条东西交通的通道。
  • 摘要:红山文化是分布于内蒙古东南部及辽西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关于该文化的研究已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果,已为学术界视为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红山文化的内涵相当丰富,无论是墓葬结构、埋葬习俗,还是彩陶、玉器,都独具特色。它既反映出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紧密联系,又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这其中玉器是最具代表性的器类之一。当然,目前对红山玉器的性质及文化归属问题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的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以红山文化玉器为代表的文化遗存,究竟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还是属于青铜时代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是个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应当承认,我对红山文化没有什么研究,对于这样一个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也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我早年接触过一点红山文化的发掘工作,那是20年前即1984年的事情。那一年我曾有幸到牛河梁遗址的发掘现场逗留过一段时间,当时辽宁省的郭大顺、孙守道等同志正在现场主持发掘,王序、韩悦同志也在工地协助工作。当时,我亲眼目睹了著名的“女神庙”遗址布方发掘,以及在积石冢发掘清理几座出土玉器石棺墓的场面。所以我想仅就这一点经历为出发点,谈点个人的一点感受和不成熟的想法,不妥之处请指正。
  • 摘要:远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晚期出现了辉煌的玉器雕琢艺术。公元前4500~3000年,该文化集中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辽宁省西部和河北省北部。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考古学家乌居龙藏、滨田耕作、水野清一等对红山后遗址进行了调查、发掘,红山文化由此得名。20世纪70年代,对同类遗址进行发掘有了前所未有的发现——制作成龙形和云形的玉器。这些玉器被发现于几个主要遗址的墓穴中或室外祭祀场的地表面上。从风格上来看,他们都是技术成熟制作精美的艺术品。就其象征意义来说,令人联想到他们与一起发现的建造精致的祭祀中心以及另一种独特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女性的泥塑生殖塑像艺术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玉器的造型,特别是被考古学家们称之为“猪龙”的一类,显得非常重要。作为阐述这些玉器在中国远古早期文化背景下的特殊地位的一种方法,作者将先行根据玉器的形状、风格以及对其考古的来龙去脉进行分类。
  • 摘要:猪龙形玉器是红山文化玉器的典型代表,在红山文化分布区域内多有出土,采集品和传世品也较多,其形制大体相同,身体蜷曲,头部似猪,竖耳圆眼,吻部前突,前端并列双圆鼻孔,口微张,极富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猪的特征,学术界因此提出了“猪龙变化说”。红山文化猪龙形玉器现已发现多处,现以笔者所掌握的材料进行简介,红山文化玉猪龙为何猪首蛇身?依据目前已有的考古资料,笔者认为这和辽西古文化区原有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西辽河地区用玉崇猪习俗向前可达8000年之久。
  • 摘要: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2、2003年先后两个年度对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第16地点进行考古发掘,发现6座红山文化墓葬,其中4号墓的发掘最引人注目。4号墓出土的玉人是红山文化玉器中新发现的器类,最为重要。玉人的出现,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专家们就玉人的使用和意义进行了讨论。发掘者认为墓主人“一人独尊”,随葬玉人等特殊器物,可能说明墓主人是一个通神独占的巫者。这个观点被学术界所接受。然而,巫是怎样使用这个玉人?这个玉人对巫有什么意义?笔者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 摘要: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该地区诸多的红山文化玉器陆续问世。笔者因在博物馆工作之便,接触了一些红山文化玉器,并对它们产生了深厚兴趣,现将巴林右旗境内所出土、征集以及以其他方式收藏于巴林右旗博物馆的红山诸文化玉石器供奉专家学者以此为巴林右旗、赤峰地区乃至对整个西辽河流域古玉文化的研究,抛砖引玉。红山文化玉器以其时代早、造型独特、色泽美观、工艺精湛著称于世。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红山文化玉器还没有被更多的人们发现和认识的时候,巴林右旗博物馆发现了第一件红山文化玉龙,至今已收藏有70多件(组)红山诸文化玉器,本文现将这些玉石器分类予以介绍。
  • 摘要:笔者在本文中尝试以萨满教的一些特征对红山文化玉器(包括早于红山文化的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及相关遗物的用途和意义进行初步的探讨。作为本文立论的出发点,有两个假设前提是必不可少的:1.假设红山文化圈普遍盛行萨满教,且其特征仍见于近现代少数民族中;2.假设红山文化玉器是萨满仪式的专用品,即通神工具。
  • 摘要:在中国早期造型艺术中,其题材以巫术、崇拜与祭祀为主,造型多为人类虚拟、象征、写意的神异形象。技法上采用了人类最古老的造型手段,即以线为主的造型,本文从几方面试谈红山文化玉器与传统中国画的共同的艺术特色,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在红山文化玉器和传统中国画上的体现。
  • 摘要:考古证据显示,由于自然与人文条件的交互影响,玉器在中国古代各考古学文化中的发展一直是有主有次、消长互见的。其中位于西辽河流域的“东北系统”以及位于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的“东南系统”,正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文化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两支。这两大文化均分布广泛,一般相信其玉器之制作与生产当邻近玉料产地,也因为自然资源的不虞匮乏而较其他系统文化具有更悠久的玉器传统与完整的发展脉络。本文介绍了古玉研究的新契机:从“题材”到“玉材”,并指出自然因素与玉文化之发展必有密切的关系,而后分别就红山与良诸文化玉器的发展规模与形式表现进行比较,说明两地在玉器的使用与审美态度上的差异,然后再从两地可能生产玉材或玉料的地质条件及其他自然环境背景因素,探索其与当地古玉生产究竟有无,进而试图找出影响两地玉文化发展最为关键的自然因素。期能透过人文探索与自然研究之交互激荡,得以理清导致两地玉器文化差异表现之因素。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