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890篇,主要集中在伦理学(道德哲学)、哲学理论、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74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70080篇;相关期刊999种,包括法制与社会、学理论、理论界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首届中国环境与生态心理学大会、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等;人类中心主义的相关文献由1917位作者贡献,包括付文中、卢风、余谋昌等。

人类中心主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74 占比:2.60%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70080 占比:97.37%

总计:71970篇

人类中心主义—发文趋势图

人类中心主义

-研究学者

  • 付文中
  • 卢风
  • 余谋昌
  • 曾文婷
  • 杨通进
  • 郑慧子
  • 孙道进
  • 张敏
  • 薛富兴
  • 韦清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金文
    • 摘要: 我国民众通过“动物报恩”之类的故事传达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表达动物与人是同样的“存在者”的观点,表现出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物活论与万物有灵观、道家与道教思想、佛教观念是我国民间社会非人类中心观念产生的源泉。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学界的众声喧哗中几乎都是西方话语。在这种背景下,发掘我国民间的非人类中心观念并追根溯源寻求其思想源泉,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积极意义。
    • 方锦涛
    • 摘要: 人工智能艺术不断挑战着人类艺术,因涉足人类独有的精神领域,使人类不断产生危机感,这是人工智能艺术给人们带来的人文焦虑,而这种人文焦虑来源于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后人类主义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以人作为评价人工智能的尺度,而提倡消除人与人工智能的二元对立,进而形成两者之间的博弈。人类中心主义或极端的后人类主义都是一种主体性思维,与主体性思维不同,主体间性思维则强调诸主体双向敞开和对话。人类与人工智能进行对话,可以丰富艺术创作的视域,且不会湮灭人的独特性质。
    • 方楹
    • 摘要: 生态批评是针对当代环境与生态问题而兴起的文学理论思潮。它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审视文学作品中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批判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1978年,美国学者威廉·鲁克尔特首次提出"生态批评"这一概念,明确提倡"将文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
    • 许桂敏; 范玉婷
    • 摘要: 修改后的污染环境罪入罪条件中的“严重污染环境”,不能说明我国环境犯罪的犯罪形态已经演变为危险犯,应当理解为兼具危险犯与实害犯的混合形态。基于生态中心主义法益观的不适时,以及生态学的人类中心主义法益观判断基准不明确,我国环境刑法应坚持人类中心主义法益观。环境犯罪的行政从属性特征决定了对其入罪应当采取“一般违法+可罚的违法=刑事违法”的二重判断模式,以兼顾刑法的谦抑性与有效性。
    • 唐佳敏; 刘会强
    • 摘要: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超越了过去人类中心主义的机械论自然观、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荒野自然观等片面的自然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拓展到人与自然关系领域所形成的全新理念,为新时代重建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全新视域。在生命共同体这一全新视域下,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首先要实现观念领域的变革,其次才能在新观念的指导下实现实践领域的创新。在观念变革上,这一全新视域要求重新理清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自然价值与经济价值、保护自然与美好生活这三组关系辩证统一的内在逻辑。在实践指向上,这一全新视域为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形成人类文明新形态,提出了与观念变革所要求重建的三组关系相对应的全新要求,即主张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与系统治理相结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与生态优先相结合。由此,生命共同体论述为新时代重建人与自然关系、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解决全球生态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刘友华; 任祖梁
    • 摘要: 人工智能深度介入发明创新的过程已成为技术发展趋势,DABUS作为发明人申请专利引发诸多讨论,其争议焦点在于人工智能是否具有专利法上的发明人资格。美国法院认为人工智能不属于自然人,不具有发明人资格;澳大利亚法院认为人工智能具有产业保护需求,应赋予发明人资格;英国法院否认人工智能的发明人地位,但认为法律需对技术进步做出回应。探究各国专利立法,“发明英雄论”是确立发明人须为自然人的法哲学基础。人工智能对生成的技术方案虽具有“创造性贡献”,但由于欠缺“自由意志”与法律主体资格,不能成为专利法上的发明人。
    • 徐佳萌
    • 摘要: 杰克•伦敦于1906年创作的中篇小说《白牙》体现出超前的动物保护意识:伦敦对主角的选择不再局限于人类;他笔下的动物经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惊人的智慧。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伦敦对于动物学习能力、情感、主体性的崇敬,对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期待与憧憬。但深究后不难发现,《白牙》中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随处可见——“物种歧视”仍然存在。本文以《白牙》为研究对象,探讨伦敦潜意识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敦促读者对人与动物的关系进行反思。看来只有每个人心中博爱、平等、开放、包容意识的觉醒,动物权利才有可能得到保证、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才有可能实现。我们任重道远。
    • 段沁
    • 摘要: 我国宪法仅明文确立了生态性而非伦理性动物保护的国家义务,而伦理性动物保护有独立的宪法价值。保障人权及人格尊严条款旨在维护人的主体性和自由人格,不是预设道德前提的限制性规范;道德规则可成为个案中限制部分基本权利的理由,但其抽象、柔性,须坚守法的确定性和基本权利的保护次第;国家有义务维护公民生命健康和社会公共安全,但具体实现方案由立法者自由形成。因此也无法解释伦理性动物保护的宪法存在。全面铺展动物保护法制要修改宪法,为限制无法律保留基本权利提供合宪性基础,目前可先在宪法控制下,有选择地进行中央或地方立法。动物保护若入宪,应恪守宪法秩序的整体融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本,兼容痛苦中心主义。
    • 贾向桐; 刘琬舒
    • 摘要: 针对环境伦理学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之争,彼得·温茨认为,双方的主张各有其优势与局限性,只有采用一种多元文化的协同视角将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环境伦理学对环境的有效保护与人类繁荣的诉求,达到人类与自然的有序与和谐。可以说,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重叠共识构成环境协同论提出的基本目标,温茨要在肯定人类固有价值与非人类的自在价值合理性的同时,强调尊重和平等对待人类周围的生态环境与物种,进而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环境协同论的基本理论方向。总的来看,环境协同论意在通过这种观念的共识,打破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的局面,进而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全人类的长期福祉最大化的政策提供强有力的伦理辩护。
    • 魏宁
    • 摘要: 以弘扬人的主体地位为己任的人本主义曾经并且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历史也一再证明,若一味追求狭隘的人本主义,即“人类中心主义”,也会将人类置于一个危险的境地。在过去几百年中,人类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肆意践踏破坏自然,反而带来了一场场灾难。进入21世纪,“人类中心主义”又遇到了一个更大的挑战——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冲击。特别是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现代高新技术带给人们的诸多负面问题让人们认识到,人类无法绝对掌控技术,相反,技术也会“失控”,并不断“反噬”人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