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2国际儒学论坛
2012国际儒学论坛

2012国际儒学论坛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2-12-02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会议文集:2012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儒家传统伦理不仅形成了调节和控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评价体系,而且建构起了调节和控制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评价体系。所强调的“天人合一”、“中和位育”、“与天地参”、“民胞物与”等思想,表明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顺应“天道”,不违逆自然,实现主客互融的“天人合一”。
  • 摘要:本文拟以张载的宇宙论哲学为基础,从“太和”之道、“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原理,“乾父坤母”、“民胞物与”: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源和准则,张载人与自然和谐观的现代意义等三个方面,对这一课题展开探讨。指出,张载的伦理学建基于天道(乾坤)之上,既是社会道义伦理学,同时也是自然道义伦理学,对于今天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新型关系应当有所启迪。
  • 摘要:先秦儒家的尚礼思想对当代的生态文明探讨有许多启迪.《左传》记载春秋贤士子大叔在回答赵简子的问礼中,指出“礼”乃“天地之经”,“民之所以生也”.这些阐释实质已蕴含先秦儒家天人一贯的生态文明观,具体言之,这种生态文明观包含三大原则:一,礼是天地人即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共同的秩序法则,恒常不变;二,礼作为天地之经纬,维系着自然、社会与人自身的和谐长久,持续发展;三,人以礼顺天,自觉于大化流行,与天地浑然一体,实现天人合一.简言之,这种生态文明观就是有序、和谐、一体.
  • 摘要:黄宗羲的《孟子师说》、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焦循的《孟子正义》、康有为的《孟子微》,是清代《孟子》义理诠释之代表.他们重点关注对象是人性论、理气论、理欲观、仁政说;显示“作而不述”、主驳程朱、关注现实等特点;在释盂的学术指向、著述风格等方面又各具特色.
  • 摘要:本文从阳明后学在对万物一体进行发展时显露出的新的意涵——“草木有知”、“人能育物”——进行研究,揭示其中的生命伦理特色和生态含义。阳明后学的万物一体观使得重视生命、爱护一草一木的观念呼之欲出。指出,人作为“天地之生德”,理应发挥其“育物”之特性,为营造和谐共生的世界而努力。
  • 摘要:性善性恶、王霸之辩,是哲学史上极有影响的题目,其中包含了中国文化特有的脉络.本文试图借助“天极—极星—众星”的模式,显示出孔子的“仁”与宗法制度无可分离的特质,并从中揭示了人性所具有的结构.同时指出,在王霸分制的时代中,孟子、荀子有关性善性恶的论述实则是对人性结构的深刻展开,荀子及其以后有关“人主”的讨论,正是对王霸合一的具体刻画.
  • 摘要:天道、地道、人道为一体的三才之道影响下的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和不朽意义,同时亦是一个不断演进、与时俱进的时代话题。当代儒家生态理论体系包括国家生态伦理、全球生态伦理及宇宙生态伦理。开展儒学的复兴与当代儒家生态伦理实践,是危机压力下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道德升华后的自觉之路,使中国实现超越,引领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新纪元。
  • 摘要:儒家生态哲学难以用“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加以定位,其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理解遵循着“理一分殊”的原则: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关联性和共通性,人是自然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点与西方各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思想具有相通之处;另一方面,人较之于自然物具有构成上的优越性与价值上的优先性,人物之间体现出价值差等层级,这一点与西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存在对话的可能.
  • 摘要:儒家生态思想秉承了儒家的“人”本主张和“仁”本思想,从天地“生生”的发生论出发,建构了以“以人合天”为维度的“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宇宙观,解构了“天”“人”之间的内在张力.同时由“生生”之天德转换为人之“仁德”,从人的主体性出发,以仁的“差等之爱”这一内在维度巧妙地解决了“仁”与“欲”之间的紧张.
  • 摘要: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价值思想体系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确立的和合思维模式、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以及“天人合一”的丰富多彩的理想设计,是当下倡导生态文明理论的最重要思想渊源,是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借鉴并发扬光大的思想瑰宝。
  • 摘要:《中庸》一书提出了“赞天地之化育”思想,与其差不多同时的《象传》也提出“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思想,这两处文献,是古人首次明确提出要人“辅助天地化生万物”思想.这两个思想观念的提出,意义重大,因它改变了此前人们被动因顺天地变化的态度,转而使人们开始主动承担起辅助天地化生万物的责任感.但古人这一对天地化生万物的态度发生转变的背后有深刻的原因:古人是因觉得天地犹不能将所有的事情做得恰妥到位,同时自觉“天生百物,人为贵”;自觉人具有其它物类所没有能力,故此觉得人应主动承担起了辅助天地化生万物的责任.古人在自觉“天生百物,人为贵”后,并没有因此而觉得人可以凌驾于万物之上,反而自觉“能力即责任”,提出人应自觉承担起“参天地之化育”,“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的责任.这一思想犹为可贵,其对当代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摘要:在中国历史上,天人感应论不仅被董仲舒等儒生用以对专制声王实施“天谏”,促使他们反省并及时调整政治措施和施政策略,而且还与船山晚年“存神而全归”的生态责任意识有内在联系。这些思想无论对自然生态还是社会生态的良性运行皆具有积极意义。
  • 摘要:孔子的生态思想以“仁爱”为核心,主要包括“知天、畏天”的生态自然观、爱众、亲仁”的生态伦理观、“乐山、乐水”的生态志趣观、“顺时、节用”的生态实践观四个方面,旨在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社会.孔子的生态思想对于我国当前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价值.
  • 摘要:儒家生态哲学的基本原则上天人合一,主张人和自然具有同一性.其所谓天的规定性是“生生”;生生也是儒家的自然的“合目的性”.其所谓人的规定性是“尽性”,帮助万物实现其本性.儒家把整个自然界作为道德共同体,从宗教、道德、政令三个层次展开对于自然的生态性认识和保护.在宗教层面上,儒家保留着自然之魅的认识,认为一些动物、植物具有神性、神意,要求祭祀它们;要求祭祀土地,“报本反始”;对于山脉、河流,也要求“秩而祭之”.在道德层面上,儒家主张“德至禽兽”、“泽及草木”、“恩及于土”、“恩至于水”、“恩及于金石”等.在政令层面上,历代政权都自觉地设立官职、颁布政令保护自然.儒家哲学本质上是生态哲学,但其主题却不专是围绕生态问题展开的,故不能简单地被归约为生态哲学.生态地存在是人类根本的存在方式.发掘传统生态智慧,贡献于当今中国和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研究儒家生态哲学的意义所在,当然,儒家哲学的生态危机意识还不十分迫切,其理论和现实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其体系的科学性、反思性和论证的逻辑性、概念范畴的严密性等方面,与当代西方生态哲学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这些是我们了解儒家生态哲学必须认识到的.
  • 摘要: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的天命思想、山水之乐、比德方法以及社会理想,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观念,形成了儒家初期独特的生态文明理念.孔子的这些生态文明观念,对儒家的天人合一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深入分析孔子的生态文明观念,有着重要的现代意义.
  • 摘要:本文围绕着“三才之道”、“天地人相参”的论题,剖析了儒家关于人文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力图给出一个儒家生态哲学的主要观念和内容框架,并比较参考现代生态科学的基本原理,初步评价儒家生态哲学的合理因素和价值意义。
  • 摘要:《太上感应篇》是中国民间最流行的善书之一,南宋以来对于中国人的伦理构造与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的《太上感应篇》注释书籍可谓汗牛充栋,其中清代两位儒学家的注释——惠栋《太上感应篇笺注》与俞樾《太上感应篇续义》尤其值得人们关注.惠栋与俞樾这两位著名的儒学家、经学家放下身段为《太上感应篇》撰写注释,二人意图何在?影响如何?与历代注释有何不同?两书的思想、价值、意义等都是尚有待探明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太上感应篇笺注》与《太上感应篇续义》的比较考察,解明处于儒道之间的惠栋与俞樾的思想立场,进一步论述《太上感应篇》在清代的传播及影响。
  • 摘要:董仲舒生态政治哲学的第一个基本论点是人上有天,整合孟子和墨子的思想资源,提出天、君王、臣民三维组成的政治架构.第二个基本论点是以天论政,整合儒法两家的思想资源,倡导“任德不任刑”的施政原则.第三个基本论点是天人感应,表达了以教权对君权加以限制、加以约束、加以监督的理论诉求.
  • 摘要: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这一文明形态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渊源有自.在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那里,已经闪烁着古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光辉.在反映其思想的名著《论语》中,就包含着与生态文明相关的思想,这些思想至今仍有现代意义.其中“敬天畏命”的思想启示人们应通过合理、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与自然界建立一种和谐相处、同步发展的关系;“仁爱万物”的思想有助于人们树立热爱万物和融入自然的观念;“节约资源”的思想有助于人们建立节约型社会.
  • 摘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我国对未来五年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因此,深入认识与加强研究关于生态文明的基础理论,寻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上的理论支持,探讨上古社会的生态意识及其政法管理,对提高当代珍惜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 摘要:儒家从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的立场来看待自然,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和谐共存,人与自然本质同源,同时又从人高于自然的立场确立生存观,既利用自然、又爱护自然.儒家万物一体的自然观既与片面强调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有区别,又有别于众生平等的观念,对矫正现代工业文明破坏自然的弊病有重要意义,对当代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生态文明、建构环境伦理具有独特价值.
  •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儒家道德的重要范畴之一,“诚”不仅涉及道德主体,还包括天地万物.总体看来,“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囊括了三个层面的内涵:第一个层面,基本内涵,即真实无妄,主要指向的是道德主体自身,表现为一种真切的人生态度;其二,道德内涵,即成己成物,主要指向的是道德主体自身与万事万物的关系,表现为一种真诚的道德境界;其三,能力内涵,即自诚诚明,主要指向的是道德主体实现其理想的能力本身,表现为一种真实的道德理想.从生态伦理意义上对应而言,诚的第一层面的生态伦理意义就是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真实态度;诚的第二层面的生态伦理意义就是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真实关系;诚的第三层面的生态伦理意义就是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真实能力.
  • 摘要:孔子开创的儒家承袭以往文明成果,在确立人学主题的过程中,对与人相关的一切都纳入其学说体系中,包括自然生态。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儒家的生态文明理念都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与普遍意义。
  • 摘要:孟子“道性善”,荀子主性恶,由此拉开了人性的善恶之争.其实,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不仅有分歧、有对立,而且有一致性和相通性.只有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说与荀子性恶论之间的异同关系,才能更好地领悟儒家人性论的精神实质,进而领悟先秦人性哲学的一般特征.
  • 摘要:文章从以“名”出“言”及以“言”“行”事两个角度分析孔子意义观的源生状态,并与庄子“鱼之乐”的意义观做比较。指出,对话者的悟性成为无法言传的意境得以领会的前提,也成为“行”事的前提,在这种语境中,正名之后以“言”“行”事不是去展开表面的意思,而是执行悟性能够领会的意境。在庄子那里,“鱼之乐”只是这种意境的揭示,而孔子则要把这种意境用在人间成事,即通过人缘创生的力量以做成人间的事业。因此,儒家以言行事的历史实践成为儒家实意境界之最高层级的高远微妙的化境。
  • 摘要:儒家“命”观,由天及仁,将人视作天地这一生命系统中的一个关节点.在这一意义上,人只是天地所化育的万物之一,与天地化育的其他事物具有平等性.儒家“仁”学,由仁及天,将人视作唯一能自觉实现天命与天道的存在.在这一意义上,人的存在不是只是属于自己的,而是属于天地万物的.因此,无论是由命到仁,还是由仁到天,都赋予人“赞天地之化育”的功能和使命,因而肩负着维护万物之生命和天地之大生命系统的责任.
  • 摘要:水在儒道两家哲学思想中都是一个重要意象,从形下之水超越而为形上之水,它便与人性相关.在孟子哲学中,水之“就下”本性象征着人之本性的“向善”趋向,水与世界的整体关联证明了人在社会中向善的必然性.在庄子哲学中,人与水的关系验证着人之本性的状态,人与水的合一是逍遥游的一种表现.孟子与庄子对利与物的拒斥,彰显人之本性的理论合理性,但与人类历史的相悖也说明他们的理论需要重新检讨.
  •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宇宙的认识而形成一种自然观,这种自然观的核心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它是中国哲学的来源和基础,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中国古代建筑深受其影响,无论是民居选址,还是民居营造,都继承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
  • 摘要:儒家“生生”哲学的实质在于常生,而常生之可能,依赖于原始反终、屈伸相感的变化机制.阴阳聚散、有无互补、进出口平衡,是天地间最大的生态.包括人类生存在内的宇宙生命系统这一最大的“利”和最高的价值,正是在气化屈伸相感的平衡中得以实现的.
  • 摘要:孟子对士理论有重要研究.在君臣交往之道层面,君“有所不召之臣”是对君行为的现实规范;“学焉而后臣之”是对君行为的理想设计,它们都是孟子规范设计和构建安排君臣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是在道高于势理念指导下产生的.
  • 摘要:当我们的关注草木、动物的生存和发展时,不仅仅要探寻人如何和万物平等相处,还要思考在相处中如何安顿人之为人的价值.在儒家,人之为人的价值既表现为由不忍人之心发出的亲切自然的“泛爱众”之情,也表现为基于现实血缘对亲人的直觉、本能的爱亲差等之情.无论遮蔽了人本有的仁民、爱物之情,还是忽视现实存在的有差异的亲亲、仁民、爱物之情,都会使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尊严落空,流于禽兽.倘若在保护自然,或遵循自然规律的情况下,人之为人的价值无法得以完全安顿,人心尚有不安,人便处于一“生态”困境,面临何去何从的选择.顺情而心安是儒家固有的选择传统,正是由于对人的自然感情的深沉领悟和关怀,在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兴衰中儒家才能够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取向,成为安顿人心的力量.
  • 摘要:关于《太极图》的来历,历史上一直有不同说法,至今尚无定论。从目前所见史料来看,《太极图》在五代以后始见流传,自周敦颐作《太极图说》以后,引起广泛的关注,关于此图的议论,也常常和周敦颐联系起来。通过史料分析,指出法钦禅师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之间具有一致性和接近点,且前者对后者思想产生影响。认为法钦禅师的思想也是周敦颐和宋明理学的思想来源之一,周敦颐《太极图说》与佛教世界观具有相通之处。
  • 摘要:现代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中心主义,科学技术文明的发展更是助长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膨胀和蔓延.所以抛弃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意识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基于这一点,韩国儒学史上的“人物性同异论”给我们带来了有用的启示.虽然同论派和异论派在如何认识人与物的本然之性上有本质分歧,但两派都承认物这一非人类存在也具有仁义礼智的道德性,这就赋予了物“道德性”和“精神性”的层面.朝鲜后期实学者洪大容更是肯定物的道德价值,他将万物视为道德规范的源泉,主张圣人都应该以万物为师.不仅如此,朝鲜名儒栗谷的“人心道心说”对人类过度的欲望以及如何节制欲望也有很明确的分析.这些都很好的诠释了儒家的生态伦理意识.
  • 摘要:藏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优秀成员之一,是一个勤劳勇敢、善良智慧并富有道德传统和伦理思想的优秀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藏民族形成并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生态伦理思想.这不仅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还蕴涵着与现代生态文明相接榫的丰富的思想资源.深入认识、挖掘藏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甄拔、摘选其中的合理成分,必将为我国方兴未艾的制度伦理建设,尤其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足够借鉴的重要思想资源,对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亦颇具借鉴价值.
  • 摘要:杨简基于传统的天人合一思维,将纵向的天地人、横向的物我、变化的主体和不变的本源,总之,宇宙间的一切及其生成变化,皆规约为“我”及“我”之显现,“我”既变又不变,以此建立起了自己的以“我”为中心的宇宙观.有“我”,自然有我之性,我之心.有我之性,使“我”与传统儒家的性善相承接,而社会化道德化转向;有我之心,更使“我”走向了精神化.“我”、“心”、“性”异字而同义.最后,在“心之精神是谓圣”的触动下,杨简悟到心的超越性,普遍性和绝对性.从而建构起了彻底的、典型的伦理绝对主义,使成为“心”涵概一切价值系统和精神信仰的本体.
  • 摘要:阳明心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人心就是天地万物之心,换言之就是说天地万物以人心为心,人的良知也就是天地万物的良知。认为阳明强调了人的灵明在自然界中的主动作用和主宰地位,所以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看,阳明所谓人的灵明是天地万物的灵明,是在人为的意义上理解自然。阳明心性哲学的另一个观点就是视涵养性情为仁民爱物之心的组成部分,并进而形成自己特有的认识方式,也同样蕴含着生态学方面的意义。
  • 摘要:“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东汉桓帝时(147-167年)即在苦县赖乡老子庙的壁上曾画有《孔子像》,光和元年(178年)灵帝时传有鸿都门学《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自汉代以来,孔子造像一直延续到清代甚至民国,一直以木版画、“圣迹图”等画图形式传播.“五四”之后,再经历文革等政治运动,孔子造像已经逐渐模糊了.当代,在全媒体时代,《孔子》(2010)等影视作品塑造着大众媒介的孔子影像,儒学价值观得以在影视作品中以影像化的方式表述与传播,2011年国庆之日,孔子行教画像更是以全新“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亮相以传播中国国家形象. 媒介即是讯息.当代影像表述并丰富着儒学价值观的传播,同时这种表述需要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当代性转化.传统的文化只有经过现代性转化,才能够真正实现它的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如何用后工业的现代影像对前工业的传统儒学价值观进行当代性表述,是一个时代的命题.
  • 摘要:张载关学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张载在《西铭》中所提出的“物吾与也”的命题,既是对于古代生态智慧的继承和综合,又是对现实环境问题的深刻体察.张载把天地万物作为道德关怀的对象,体现了对自然秩序的维护和对其他生命物种的尊重,以及对非生命存在的关爱.从天地之礼的价值肯定,敬畏之心的伦理自觉到“物与”之道的合内外贯通,体现了张载生态哲学的理论建构,而其内在的生态伦理意蕴,恰恰与现代生态哲学有异曲同工之趣.
  • 摘要:《周易》的根本意义在“生生”之学,它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之本,“生生”之学中的人道观是人类生生不息之本.《周易》“生生”之学在今天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生态文明建设中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 摘要:儒家对待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是至为重要的一个命题,不仅关乎人性中“不忍人之心”与“不忍人之政”的内在心理状态;也关乎人我关系、无我关系的社会状态;更关乎天人交感、天人合德的天道秩序。这是当下思考儒家不能回避,更是无以回避的一个命题。正视天人关系,才能正视儒家;理解天人关系,才能理解儒家;接受天人关系,才能接受儒家。人间正道、社会教化都与此密切相关。
  • 摘要: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人类的欲望已经走向了物质性追求的极端,由此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愈演愈烈。要阻止这种事态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所提倡的排除人所容易追求的两个极端,采取“中和”的生存理念,保持“中庸”的生活态度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 摘要:全球性生态危机催生全球性生态文明建设.全球性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吸收和借鉴全人类所创造的生态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综合创新.尤其是当西方思想家将目光转向中国思想,以寻求思想资源和生态智慧的新的历史背景下和新的实践的基础上,深刻揭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积极拓展和创新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出场路径,既是儒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和历史赋予人们的使命和责任.而如果说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作为儒家在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原则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有机统一,是以“亲亲”为基础,以“仁”为核心,以“爱物”为指向和终极关怀,以“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为思想进路和基本原理的人文主义的生态伦理学思想体系的话,那么,从当代人类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理论视域来看,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式;其二是以“仁”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其三是“人文化成”的和谐共生之道.而要使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真正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并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其一,必须从全球性生态危机和全球性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视域出发,切实加强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全面、系统和深入地研究;其二,必须切实加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宣传、普及和教育,将其自觉融入到建设“美丽中国”和“和谐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去;其三,必须切实加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同其他生态伦理思想特别是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对话、交流、交锋和交融.
  • 摘要:目前中国哲学界对生态问题的研究能够面向经典,挖掘并梳理古代思想家的生态思想与环保理念.但历史描述有余、义理论证不足,儒家、道家、佛学的生态学思想经常被表像化、肤浅化、人格化或伦理化.哲学家应该从形上高度去建构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为物之生生奠定逻辑支撑,而聚焦于物自身的存在状态、物为什么能够生出来.所以,存在论意义上的生生之道应该是哲学所要研究的对象.通行的“生态”可解作为“生的状态”、“生生的状态”.宇宙万物都处于生生的状态,生生是一切存在物的根本特征.因为生生,世界才呈现为不断延续的过程整体.“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中的易,指物自身始终以运动的方式存在着,是当下物自身朝着自己而生发自己、出离自己的不断涌现.于是,“生生自庸”、“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只是以生为道”、“天地以生物为心”之类的哲学命题才能够彰显出深刻的哲学蕴意.
  • 摘要:本文认为孔子学院在中国推广汉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复杂的国际舆论、文化差异与国际传播等原因,孔子学院在中国开展公共外交方面的作用受到限制.目前中国把孔子学院定位在推广中国国家软实力与提升国际形象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提出了有关孔子学院发展困境的几点思考.一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实力崛起后“软实力”战略的天然恐惧;二是国际舆论及中国自我宣传定位的错位;三是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未曾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理解,而孔子学院的政府支持背景往往被理解为中国政府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的输出.
  • 摘要:在现当代,对民主政治的研究已经成为儒家政治哲学中的重要议题.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中确有民本思想的传统,但实际上还是上以君为本位的,绝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权与民主.政权的根本合法性是掌握在强权者手中的天命,民意是被虚空悬置的,人民是不会、也不能去掌握那种天命的.虽然我们没有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的自由民主传统,但是要建构当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一方面必须要深度挖掘传统儒家文化中关于民本思想的资源;另一方面也要借鉴西方民主思想的传统.从“民本君权”到“民权民主”,政治的主体就必须要从统治者下移给人民,建构属于人民自己的公民社会,制定合理的社会政治制度限制执政者的权力,让其充当“守夜人”的角色,真正做到人民当家做主.以德为政,以民为主,建构当代中国独具风格与特色的现代民主政治.
  • 摘要:生态关乎人类文明、人人生命、国家繁荣、民族永续、子孙生生的头等大事。当前人类与生态之间存在着严峻的、全面的冲突,人类应刻不容缓地去化解。立足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美好家园的和合生态建设,审视检讨中国生态危机的严酷现实,思议观察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独具魅力和卓越智慧的和合生态理论,可为全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人与自然冲突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提供化解的资源和借鉴。和合生态建设,应做到:提升和合生态重要性、突出性的认识;建构科学合理的和合发展模式;建构科学合理和合消费模式;建构和合生态创新机制体制;加强和合生态建设教育。
  • 摘要:刘宗周晚年撰著的《人谱》是其开显哲学思想主旨的最重要文本.《人谱》正篇之《人极图说》将“心”与“太极”、“善”与“阳动”、“性”与“阴静”、“五性”与“五行”、“万性”与“万化”、“迁善改过”与“其要无咎”一一对应互解,天道、地道与人道一体圆融,天道的客观性落实于人道,人道以其主体性、能动性彰显天道之自在性和自然性,天道不离人道,人道开显天道,“即天道即人道”.《人极图说》所开显的独特的“心”学体系,彰明天地万物中最灵与最秀者之“人”的意义和价值,是“天人合一”哲学的最精彩体现.
  • 摘要:李滉的生态观具有生态人文主义或人道生态主义、环境机能整体主义和普遍道德理想主义三个特征。文章拟对李滉生态观的特征再作一简略的探讨,指出李滉的生态观不仅可以成为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思想资源,而且可以成为当下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资源。
  • 摘要: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建立在血缘纽带基础之上的宗族等级社会.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是维护这一社会制度的.同时,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也体现了其平等思想.但孔子对人性平等的认同并不表示否认个体后天的差别.孔子之所以提出人性论基础上的平等理念和社会现实基础上的等差实践,就是为了给人们在充满了等差的社会现实中追求平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孔子看到了社会上的等差,不平等,他不仅没有忽视、否认或者试图掩饰这一点,而是给予了这一社会现象以合理的解释,并提出了应对的方法,将看似矛盾的平等思想与等差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得“德位分离”成为可能,赋予了位高与位卑者,包括君臣之间相互尊重以理由,从而使得士人得以保持其人格独立,从而使得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尊重成为可能和应该;同时也使得“无有所阿”的法律平等思想成为可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摘要:对于孔子与《周易》是否存在密切关系,近代许多疑古派学者做了否定的回答,但是,帛书《周易》和郭店楚简等新近出土文献,不但进一步证明了司马迁有关孔子“晚而好易”的说法,而且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孔子易学思想中德义与象数两个方面的关系,即孔子是“明数而达乎德”,象数在孔子易学中依然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是孔子抵达《周易》所蕴含的德义内容的必经桥梁.更重要的是,“晚而喜易”导致孔子晚年思想发生了重要变化,实现了从早期“天命观”到晚年“天道观”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内在动力是孔子总结其一生的为学经验并将浩瀚的六经统合为天地人一贯之道的形上探索之需要,其具体内容是将《易经》中的自然天道观与孔子早期探索的儒家的道德观有机融合起来,从而产生了《易传》中富有中国哲学特色的天人合德的德性宇宙观,形成了“推天道以明人事”的义理特征,并决定性低影响了儒家此后二千多年的思想风貌.以往的学者曾将儒家宇宙观的形成定位于战国末期到秦皇汉武之间,实际上,儒家宇宙观奠基于孔子晚年,是孔子“晚而喜易”所导致的重要思想成果.
  • 摘要:当代人已经遭遇到严重的心灵与精神的危机、价值的紊乱与崩溃、人际间的紧张和纷争,由此使自然的生态也处于失衡的状态、社会亦乱象丛生.解决这些严重的问题,应该回溯中国悠久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发掘古老文明的卓越智慧来加以解决,比如:应该重构中华民族生命的终极关怀——“敬天爱人”,使现代人能以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坚定的信念去迎接人生的挑战.
  • 摘要:《礼记》较为集中的阐述了儒家贯通自然、生活与政治的智慧.在《礼记》中,日常生活、政治生活都从天地万物及其自然秩序上寻找到依据,进而得到合理解释;同时,人类生活秩序又因为源于至高无上的天地万物及其自然秩序而获得了合法性和权威性.通过贯通自然、生活与政治,人类的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活动实现了统一,因此,在改造自身的人类活动中,也应该考虑和尊重自然的因素,实现人类行为与天地万物的合拍、同节.
  • 摘要:儒家的理念中蕴含着有益于推动和促进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因素。笔者尝试就儒家天人关系话语与仁道情怀的生态学意义进行论述,指出因为人类寄生于地球之上,本身便是靠从自然界中盗取资源而维持其生产,因此要建设生态文明,从“盗亦有道”的观点出发,再结合儒家以及道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以及有关人类责任的意识,人类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对于万物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恰当地来确定人类在地球上的角色定位。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