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2-11-01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馆

会议文集: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从艺术、科学两个角度,分三个层次论述了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笔者指出,尽管长期以来,艺术与科学被划归为感性和理性两个截然不同的研究领域.然而,学科上的分野并不能抹灭这样一个事实:艺术家、科学家都是人,他们拥有共同的认知与创造模式;无论艺术与科学,其表现或研究的对象本质上均无法超越人与社会、自然、世界的相关联系.在此,笔者提出了原初的"人"的概念,这是一种处于纯真状态的人,与自然、世界有着和谐关系的人,是艺术与科学两大领域共同希冀达到的理想状态.尤其是在两个领域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形式陷入了人与自然、世界割裂的困境的今天,只有通过艺术与科学的携手共进,服务并完善原初的"人",才能真正重塑人与社会、自然、世界的和谐关系.
  • 摘要:展示设计的核心目的是向观众传达特定的信息内容,所以信息传播技术和传播模式的变化会迅速地反映在展示设计中,并引起展示设计各个环节的变化.自媒体是一种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信息传播形式,它已经成为展示活动中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在展示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媒体改变了展示活动中人与物、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和信息传播的过程及方式.在自媒体时代,展示活动中的观众不再是被动、单向地接受信息,他们也可以主动成为信息传播者,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也被再加工和制造.
  • 摘要:可持续发展战略源于人们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反思,设计领域中的可持续性设计便秉承了这一理念.设计的目的是人类的幸福,因此保护自然资源、节约材料也是设计师的责任.书籍设计作为设计类别之一,不但应该与相应的阅读方式相匹配,还要注重产品的循环使用.从可持续发展观的视角入手,探讨婴幼儿书籍的设计,提出突破传统书本与印刷的界限、以多种形式来丰富阅读方式的构想,给婴幼儿提供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阅读的机会,提升婴幼儿的阅读体验。
  • 摘要:设计学是一门新兴的基于艺术与科学整体观念的交叉学科.对于设计学这类横跨于艺术与科学两大阵营的交叉学科,在新中国的发展从一开始就进入了字面认识的误区,并由此深刻地影响到后来的发展.在专业领域里,存在着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的转变,在社会上则存在着艺术与科学统合观的误读.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学获得极大发展,艺术学从一级学科成为学科门类,设计艺术和工业设计联姻.在设计学的建立过程中,工科推动作用明显,国家的发展目标也很明确,然而以中国目前的社会背景与发展态势而言,设计学必须设立在艺术学门类之下.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资源储备尚未达到理想境界的现阶段,要在中国实现设计学的科学发展,就必须整合人文与理工两类学科资源,使艺术与科学在可能的领域从分离走向统合.
  • 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音乐运动的高潮,使得青年一代与社会文化运动联系在一起,英国的阶级和性别以及社会结构正在改变。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英国高校中爆发的狂放之风波及大众,由此这股由青年引发的社会思潮被称为青年文化,其中最突出的是文化媒介运动和摇滚乐。从英国当时的状况来看,消费和青年文化的关系比较直接,这体现在年轻人所创造的青年亚文化之中,消费成为他们在社会中用于把自己和其他群体进行界定或表达区分的一个重要手段。朋克的意义也不止在平面设计,它还进入了室内空间的营造。朋克风格还特别表现在服饰方面,从朋克音乐诞生的那一刻起,朋克风格就变成了另类时尚的标志。20世纪70年代的朋克风格设计里,还揉进了另外一种东西,这就是形象的碎片,如果说60年代为放荡的,那70年代可以描述为玩世不恭的幻灭时期。在早期朋克摇滚的激励下,出现了一大批新乐队和新风格,这便是后朋克和新浪潮运动。由后朋克影响的另类艺术设计风格,被人们叫做迷幻式,迷幻风格用来形容设计的风格,它特有的纷乱、涡纹以及阿拉伯式的纹样,实际上毫不掩饰地仿效了新艺术风格,在杂志和时装业,源于音乐的朋克和后朋克以及新浪潮运动也非常火热,它们共享同一创新之源,那就是英国的青年文化和街道风格。可见,音乐是意义的携带者,朋克音乐运动在20世纪后期对当时及后来的设计思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摘要:艺术设计评价标准的建立对于艺术设计的健康和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避免艺术设计实践的盲目性、随意性、无规则性,使艺术设计实践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基于此,作者尝试着遵循艺术设计的本质规律,就艺术设计的评价提出了以下五个关键词:"功能"、"感官"、"生态"、"文化"、"社会"——作为艺术设计评价标准并加以阐释.表面看起来好像这些字眼似乎还没有涉及艺术设计评价的某些方面,比如有些学者就提出设计的安全标准、经济标准、科学标准、市场标准、生产标准、伦理道德标准等,但是其实大多已经被包含在上述的几个关键词之中了。比如安全标准、科学标准可以包含在功能标准里面,因为功能良好必然意味着科学、安全;如经济标准、生产标淮可以包含在生态标准里面,因为资源的节约必然意味着其经济性,不考虑生产的便捷必然意味着资源的浪费;符合功能标淮、感官标准、生态标准、文化标准、社会标准的设计一定不会缺少市场性;伦理道德标准则可包含在生态标准、文化标淮、社会标准里面,其他一些没提到的我想也大致可以纳入其中。因此,作者认为“功能”、“感官”、“生态”、“文化”、“社会”五大标准作为艺术设计评判的关键词应该是成立的。
  • 摘要:中国的家纺设计与家纺企业的发展战略,不仅是宏观、全局的,更是注重长期规划、长期效应、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从卖原材料、生产坯布、加工家纺面料起步发展到今天的家纺企业,要想能够长久生存与有效发展,就必须考虑到设计创新问题。中国家纺行业协会以全球化的视野和全方位的视角审时度势,及时推出中国家纺设计可持续发展战略系列性的新举措—研究与推广中国家纺产品的流行趋势、激活与提升中国家纺产品的原创设计、营造与树立中国家纺产品的民族品牌,其目的是实现从注重“产品生产设计”到强调“整合信息设计”的战略战术的跨越。运用趋势信息,可以为企业在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产品的售后服务等诸方面展开合理有效的工作,促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家纺企业的整体运作如果离开了趋势信息,可以说寸步难行。企业的发展方向、目标、计划不仅需要宏观的趋势信息(国际趋势走向与政府的政策变化),还需要微观的可具体化、可操作性的趋势信息。从竞争角度来说,工业化时代的企业与市场,是“大鱼吃小鱼”的竞争方式,而如今,信息化时代的企业与市场逐渐变为了“快鱼吃慢鱼”的竞争格局。支撑快速反应的必然是以趋势信息为基础。
  • 摘要:从“环境”视角出发进行艺术设计审美,是对传统审美方式发起的一次巨大挑战。从事艺术设计的人们应该意识到在环境的观念之下,任何感知都带有一定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欣赏者与作品之间并非主客对立的状态,“对象化”的审美途径最终不可避免地将导向视觉与功利的误区,由此而蔓生出的个体欲望和金权效应使人们放弃了许多社会、文化和审美的价值。贪图商业和视觉享受的审美方式使得艺术设计变得孤立、片面,沦为了破坏环境的“帮凶”。而在提倡生态主义的今天,对美的感知早已不仅仅停留在外观形态的层面之上,人们应摆脱传统对“艺术之美”的欣赏模式,将美的概念蔓延到一个更广大的范畴—环境。
  • 摘要:情境指的是在人与产品进行交互的人一机一环境系统中,影响人的使用行为的主观元素和客观元素之间的关系.体验是人们在经历某种事物和过程中所获得的整体感受,包含审美、效能、意义和情感四个维度的内容.在交互设计中,引导人们使用行为的方法就是构建相应的情境,明确具体行为发生时,主客观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关于情境的研究是理解和分析用户行为的基础,也是最终为用户提供良好体验的基本方法.论文还讨论了在进行基于虚拟现实的交互设计时情境分析和构建的原则.经验、情感等主观因素对于人们的行为有巨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设计必须深入环境认知和情感的领域来理解和探索行为生成的原因。无论是真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抑或是虚实相生的空间,情境是体验获得的条件和基础,体验是情境作用于人的结果。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不仅是信息时代人与产品关系的重要特征,也是交互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同时,对情境和体验的研究与分析促使人们思考和正视经验和情感在交互中的作用和意义,并最终促进了交互设计向体验设计的发展。
  • 摘要:本文介绍信息时代日益发展的科技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在信息科学的支持下,诸如如何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生命力之类的课题得到了发展的良机.文化遗址的数字化重构研究非常有利于受众对文化遗址内容的领悟及理解,运用数字化重构方法可以极大程度地增强用户的使用认同感,通过在原生遗址面前身临其境、自主体验的过程最终可以帮助用户获取反思,增强对文化内容的认知.项目成果的应用与展示将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参与体验并从中获得收获,对文化遗址的保护与传承会起到巨大的贡献.着重面向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文化遗址的数字化重构这一范畴,通过文献阅读和相关案例分析并进行论述,从而为文化遗址的数字化重构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相应参考。
  • 摘要:修辞是语言学的一个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为了丰富表达,从而更好地满足表达者的意志.在设计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传播的需要,修辞可以应用其中.作为致力于更好地协调人与物之间关系的一种手段,设计本身就是一种修辞.而在将修辞更广泛应用时,可分别在三个层级上展开,包括:设计自身层次、设计与人的层次和设计与环境的层次.因为不同的群体、文化或地域等原因,在理解时就很可能发生不可预料的偏差,因此,设计也就需要据此来加强对修辞的研究,以此指导和控制将信息传达得更符合设计师的预设指向.
  • 摘要:本文介绍展示设计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随着Web2.0、3G、物联网等新的数字技术和服务平台的使用和普及,数字技术为展示设计实现新的功能与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现代人的审美方式与心理认知的转变也对展示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用户体验是指用户使用产品或享有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自理感受,设计人与产品、程序或者系统交互过程中的所有方面。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本文所指的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是:以虚拟现实为展示技术手段,以展品、展示空间与受众的双向交互为展示呈现方式的基于数字虚拟技术平台双向互动的展示设计形式。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具有交互性、体验性、公共性、科技性、交叉性特征,建立了受众、作品、展示空间三者的纽带关系,形成满足受众即用户体验需求的双向信息反馈机制,从而确定了用户体验在交互式虚拟展示中的地位与意义。
  • 摘要:作为最古老的武术种类之一的太极拳,讲究的是对立统一、阴阳和谐.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有上千万的人修习这项古老的武术.有意思的是,发现如果能运用新兴的科学技术展现太极拳,将为太极拳修习者提供一种全新的体验.通过精心设计及制作,移动平台上太极拳的应用可以带人们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在那里人们感受到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混合、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能感受到乐趣.
  • 摘要:传播媒介的改变影响着语言结构的重构,而语言对主体的感知、交流和行为方式的建构都产生了影响,也就是说,数字媒介时代的主体身份的塑形不同于口语传播的媒介、印刷文本媒介以及电子媒介下的主体身份的塑形方式.今天数字媒介下的主体在悄悄发生改变,设计在这种语境下似乎也走向不确定、非固态化和多元化.信息时代的设计或许会弱化现代主义设计先锋的色彩,激进的、革命的设计运动是基于线性的发展模式,而最简单的创新莫过于走向事物的反面,所以现代设计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往往在直线与曲线,感性与理性之间循环往复。但是,信息时代开放式的、多元的模式将促使设计走向不确定、非固态化和多元化。
  • 摘要:不论述数字表现所使用的工具,就无法论述数字表现.这些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数字表现的过程.因此,分析和研究当代建筑表现过程中所使用的数字工具是必需的.还必须思考这些工具的隐含意义,不仅是从它们所提供的技术和手段这一视角去思考,还需要去探究它们如何创造出重新定义建筑学这一学科的思维结构.
  • 摘要:本文以信息和网络科技发展为背景,结合麦克卢汉、斯图亚特·霍尔等学者的观点分析当代室内设计的危机和问题,分析室内设计在信息社会中发展变化的可能性.提出室内设计应积极回应信息和网络的发展,摆脱过度追求空间物质性的方向,才能在变革中焕发生机.并以"失重"、"反造型"和"透明性"为重要特征对室内设计在信息社会的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包括失重、反造型、透明性。尽早结合到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成果中,分享先进的技术和理念,积极回应社会进步的步伐,是室内设计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 摘要:本文描述了一种叙事性知识衍生系统的创意过程和设计理念.整个叙事性衍生系统是基于一种合作及定制式的多媒体交互界面.通过这种协作式多通道界面可以把这种交互体验和新知识积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这片文章中主要讨论关于"同化"设计原理与开发,这个全新的多媒体界面叙事交互系统将在北京第三届中国国际艺术与科学国际展览和研讨会上进行展出.该交互叙事性交互系统的主要目标是让使用者和整个叙事系统能够进行合作式交流并创作出新的互动故事内容.这种认知一方面来源于使用者的参与行为的设定,另一方面来源于个人对外界的直接经验.这些日常的行为活动与体验可以被认为是人类所有其他情感合作和认知体系的基础,而且也是人类获取其他形式的知识的重要渠道,例如标志性或象征性的认知.由于设定的知识本质上是处于一种多模态形式下,交互设计师可以通过吸引触觉和视觉感官去设计交互界面,从而使交互界面成为人机交互的一个重要媒介去增强人机的交流.在整个叙事性交互系统描述中,将详细介绍各个方面有关于多媒体叙事性的交互界面设计.这其中包括如何以促进人类合作体验以及用户个人体验为目标的交互界面设计.另外,将简单介绍叙事性交互系统如何对叙事性交互进行定义并提供完整的交互体验平台去辅助和激发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最后,对系统生成的内容进行整理并记录其成果,并最终评估如何应用于未来交互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 摘要:艺术与科学的研究,涉及艺术与科学两个庞大的、已经自成系统的领域。但就艺术与科学以往的研究和未来的发展而言,这两个相互交叉、彼此渗透而且相互作用的领域,在艺术与科学这一新兴的研究中,究竟各自是如何自我认同的,以及在交叉性的研究中,是如何定位的,仍然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这还仅仅是就艺术与科学研究中的科学一方面而言。其实,在艺术的一方,情形也是类似的。回顾以往几次艺术与科学的大展,人们会发现,除了少数例外,在大多数情形下,也同样隐含了在艺术与科学这一结合的研究中,对于主流艺术的强调和重视。实际上,在艺术与科学领域的研究中,过去人们比较集中关注的,大多是组合A,而当拓展了视野,丰富了科学与艺术的类别之后,新的组合B, C, D出现了。就艺术与科学的研究来说,这些新的、原来不存在或不那么被重视的新的可能的组合的出现,将为这一领域带来新的课题、新的视野、新的观念。尤其是,除了单纯的形式创新,除了研究范围的拓展之外,在一种面对现代化过程的更加全面和深刻的反思中,此类新组合在艺术与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出现,甚至将会带来一些更有冲击力,更超出纯学理性的影响,对社会和文化的未来发展,带来更为积极的借鉴与思考的新模式。
  • 摘要:在进行产品设计时把日常物品的功能性与艺术性结合在一起,这是实现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连接的一种方式.艺术与产品的融合,也是文化和工业的融合.本设计项目(在瓦伦西亚理工大学080307展出)基于瓦伦西亚理工大学的当代艺术收藏品,在日常使用的手提包上复制艺术作品.在手提包上印有引自沃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的一段文字.引文零散地分布在手提包上.通过这种在手提包上面印刷哲学著作引文的方式,让物品成为"内容的容器",不再仅仅是一种实用物品.本雅明的文本反映了艺术品的状态,其可复制性以及社会对艺术的需求."内容的容器"是专门为瓦伦西亚理工大学而进行的设计项目,以该大学的当代艺术收藏品为重点展示对象.这些艺术品收藏在大学内,成为大学日常空间的一部分.这让生活的形式与文化的形式可持续进行复杂的互动,本设计项目与大学环境联系在一起,通过"内容的容器"探索和展现艺术与知识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跨学科研究的性质.通过在移动的物品(手提袋)上复制来自绘画、雕刻和雕塑的图像,展示瓦伦西亚理工大学收藏的部分由女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品,为想象或拥有的物品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意义.
  •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主要包含以下五个领域:第一方面是生产领域;第二方面是消费领域第三方面就是基础设施领域;第四方面是保护天然生态系统领域;最后一方面就是文化教育领域。生产领域,在生产领域应采用发展绿色经济的新模式,即循环经济,传统的经济发展是直线型的,从自然界开采资源、生产产品、消费产品,最后排放废弃物,这种发展模式必然是高开采、高排放、低利用。消费领域也要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提出来,要推广绿色的消费模式,特别是跟中国的国情相适应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归根结底就是要节约,要节水、节能、节地。建设支持生态文明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如何供应安全的自来水以及如何处理废水、固体废弃物等生活垃圾。建设城市生态文明的第四个领域就是要保护城市和农村的森林、绿地、湿地、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特别是现在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已经占用和毁坏了很多天然的生态系统,把它们变成了高楼大厦,变成了广场,变成了所谓的公园,却丧失了其原本具有的天然性。最后就是宣传教育领域,要通过学校,小学、中学、大学加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提高大家对于生态文明、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 摘要:本文对李奥纳多在全球范围内所进行的跨艺术、科技和设计领域的创意研发工作进行了介绍.具体在化学和艺术之间的探索,从纳米技术到材料技术,到DNA,到生物领域。从一些研究者和他们相关的文章中,挖掘出了一些关于城市进化和城市规划方面的文章,还举办了围绕这个主题的会议。这些研究要尽量避免技术的模糊化,要有相关性、联系性,从数学角度也可以找到同样的表达。在科学和艺术结合的过程中,不能避免一个范式,便是科学和艺术结合的难度问题。作为人类,对这个地球负有责任,应该去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艺术有一种非常敏感、非常微妙的特性,它能兼顾到人的感受、人和自然的微妙关系,它可以给人类提供一个思考的可能性,怎么样通过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改变星球,使它变得更好。
  • 摘要:自然的效率最高:可以说生物进化是生物为适应环境所采用的优化策略.那么还有什么比将此类原则转移至新技术方法及创新流程开发,以及借此了解哪些原则可运用于自动化领域成效更显著的方法么?在仿生学学习网络(费斯托及多家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和开发公司所组成的协会)中,自然原则以全新的方式激发了技术及行业应用.该倡议拟通过应用仿生学技术设计新技术平台及产品.仿生学学习网络旨在将自然效率策略转移至自动化技术以检测新技术及制造流程和开发具有能源效率的生物机电产品.自20世纪90年代起费斯托一直着力研究仿生学课题.2006年启动仿生学学习网络后,费斯托不断开发及支持项目,并检测具有源自多种自然原则的技术原则的物品.灵活性,重量与运动质量及能量之间的比率成为日益重要的标准,并且自然以多种不同的方式说明以最小的能耗获得最大的功效的途径.
  • 摘要:本王介绍了会展业一直以来被称为无烟工业,因其对其他产业巨大的联动作用而备受各级政府的重视,但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会展业中在施工、展出期间以及后期处理等方面存在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相关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这些问题产生的背景是多方面的,需要通过不同的层面去解决,浪费以及污染问题,表面上看暴露的都是材料问题,而实际上却存在深层次的问题,正是这些潜在的问题,制约和影响着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治标必须治本,而设计教育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建立整体的设计观和价值观,帮助设计师建立无为的意识,尊重材料,合理地选择材料,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 摘要:本文介绍参数化设计的定义与概念和视觉传达设计的现状以及参数化设计引入视觉传达设计的可能性分析与国内外动态。为了将“参数化设计”引入平面设计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本文作了初步的尝试:设计一组有参数化设计理论与实施软件产生的甲骨文字体应用系统。项目的策划能够得以顺利展开,有赖于精通参数化设计的工业设计、空间设计、软件等设计专业领域人员的加盟,其过程真的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参数化设计是艺术与科学融合的产物,它不仅是一种设计方法,更是一种设计思想,它对自然的态度以及对传统设计方法的颠覆都给设计界带来新的希望。
  • 摘要:本文介绍了服装的平面结构与立体结构,都属于服装造型手段的技术表现形式。阐述了旗袍的发展,始终和政治、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它从起源,发展到成熟的每一步,都在造型上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从形式上看是技术上的,但它无不体现着一种思想变化,只有思想上的变革,才会带来技术上的变革。因此,可以把旗袍看做一个文化的载体,它的起源和发展,是从平面结构走向立体结构的过程,虽然从中国的发展史看,只是短短的几十年,但它体现着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程,体现着中国女性从身体解放开始,追求独立,表现自我,走出封建社会的历程,是时代的说明书,更是妇女解放的见证书。
  • 摘要:本文从人类社会整体性以及当代学科分化多元性出发,通过对设计艺术学科形成背景的追溯来分析设计艺术作为新的学科发生和存在的必然性,以及多元化背景下设计艺术与其他学科共同表现出的"思乡情结".其意义在于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设计艺术出现和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对学科交叉的渊源有进一步的认识,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学科尤其是新兴学科的出现,学科的多元性及交叉学科的出现是对其同源性的回顾.
  • 摘要:本文以斯塔克设计的柠檬榨汁机和台湾设计师王艾莉设计的系列体重计为例进行分析,进而涉及"为什么设计"、"设计的目的何在"等设计本质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论述.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对一定客观事物需要的表现。人类在种族发展过程中,为维持生命和延续种族,形成对某些事物的必然需要,如营养、自卫、繁殖后代等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形成对社交、劳动、文化、科学、艺术、政治生活等的需要。设计应从解决问题着手,设计师应善于从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建设性地解决问题。如果设计师脱离实际、凭空想象、闭门造车,是不可能产生真正好的设计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在“设计以人为本”理念的号召下,也许当世人的重要性被过度夸大了。设计师应放眼未来,而不只是以现在活着的人为本,未来的子孙后代同样应该在“人”的范畴之中。人固然重要,然而在能源和资源日益枯竭的大环境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显得更加重要。设计师还要综合考虑环境的压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社会问题。对于人类需要中合理的成分,可以积极地满足;而对于那些本质上虚荣、贪婪、永无休止的需要,应该理性地加以遏制,也许这正是“理智设计情感”的真实内涵。如果一味迎合人们永无休止的贪婪欲望,设计师就会变成被人操控的工具,失去了社会责任感和正义与良知,最终难免沦为资本的奴隶。
  • 摘要:本文介绍植物染,是我国古代染色工艺的主流,也是海南黎族地区最普遍的传统染织工艺.在循环经济的作用下,植物染料环保性、生态性日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秉持自然生长具有再生性的植物染料,对人与环境都没有损害.符合生态纺织与时装设计发展的潮流,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深远意义.服饰植物染的珍贵性具有公开性、稳定性、密接性、强制性、合理性。阐述了设计师应该从设计源头上体现环保意识。在原料生产到加工过程中,也应该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避免使用对人体健康和对社会环境带来损坏的化学印染原料以及一些合成树脂材料。运用植物染色的特性,将有价值的传统工艺与当代新的技术、新的设计观相结合,此举具有同样重要的现实意义。
  • 摘要:本文以"信息、生态、科技"为主题,以"情感科技"这一概念为切入点,通过对现代运动服装设计的历史沿革与社会赋予的新使命、对融入了情感科技的高性能运动服装设计和对现代生态环保科技材料的研究,阐述了情感科技与高性能运动服装设计之间的内动关系,社会对运动服装“质”的需求,体现在功能性、舒适性、时尚性、美观性和可靠性,把生态环保技术、生命能量循环技术、生物模拟技术、智能服装和可穿电子技术、高效能技术应用到运动服装设计中。提出服装设计师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应努力承担社会赋予的责任,积极参与并致力于有益于可持续发展产品研发工作,以期达到高科技与高情感之间的平衡。
  • 摘要:本文针对时尚设计与艺术跨界合作(Fashion Design and Art Collaboration,简称FDAC)中所涉及的"本真(authenticity)"进行了理论性探讨.目的在于深入理解FDAC营销人士的真实动机以及该现象在宏观上所表现出的文化属性.基于多案例研究以及访谈调研,本研究发现:在当今营销领域,FDAC被广泛用作一种非商业模式.此类合作常常借助某种有机联系来强调其"道义性".FDAC将本真与时尚统一为一体:一方面,它表现了自由、真实自我和对生活的热忱;另一方面,FDAC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与创意青年文化及具有趣味、兴奋和娱乐特色的时尚化密切相关.当代FDAC潮流以青年潮流引导者为主要目标人群.
  • 摘要:本文介绍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是多功能系统软件的组合,它包括:款式设计系统、样板结构设计系统、样板推挡排料系统、款式工艺图及工艺单设计系统、电脑时装画的表现系统、电脑试衣系统。阐述了数码印花技术及网络信息在服装业中的表现,包括数码印花技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及网络营销,网络虚拟服装设计,款式数据管理及联网管理系统。
  • 摘要:与外衣相比,内衣文化是隐形的,它不像外衣那样具有社会等级性;内衣更注重功能和身体性,它一直是塑造人体美的物化符号.内衣的制作是一种艺术性的造物,能够体现出艺术与技术在塑造人体美过程中的辩证统一关系.纵观西方女性内衣发展的历史:从古罗马到18世纪内衣发展的探索期、到19世纪紧身内衣的穿脱辩论期、再到20世纪及以后内衣发展与身体舒展的解放超越期,内衣从生成到流行,从流行到创新,始终是艺术与技术两相结合的一面镜子.它贯穿着丰富的审美与文化体味,也展现出技术创新对于女性内衣以及身体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意义.如今,内衣已成为科技创新与艺术审美在服饰领域合力营造的亮点,内衣文化已超越艺术审美的诉求,升腾为一种人类精神情感的愉悦.
  • 摘要:本文的"少即多"设计思维旨在提倡一种新的设计关系:设计师以尽量少地干预力实现设计效应的最大化.具体来说,即更多地邀请用户直接参与设计构思与决策过程,发挥设计师无法完全替代的主体作用,从而减少设计构思与产品使用之间的人为误差,共同设计出更符合本土文化语境与日常生活方式的产品.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周期,延缓了新的同质需求的滋生,从而实现了生态设计的可持续性实质.本文将从"少即多"、"设计思维"以及"生态性"等三个基础维度入手阐释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并论述本文的立论逻辑;从追问"谁是问题之源"入手,从讨论设计与商业、与消费文化的关系切入,反思设计应有的社会定位.本文认为,本土化以及细节创新等两种思路能够生动地呈现出"少即多"设计思维的生态性特点.在"人人都是设计师"的新时代背景下,"退一步"、"有所为有所不为"、"少做一点"等设计思维的转型也许是实现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 摘要:本文阐述天然染料是指从植物、动物或矿物等材料中提取色素制作的利于环保、益于健康的有机染料.以植物为主的大多数天然染料,在染色中媒染是不可缺少的工艺步骤,通过先媒染、中媒染、后媒染或同浴媒染使色素渗入、定着于纤维中,达到发色和固色的目的.媒染剂是指在媒染过程中,使色素和纤维增强染着亲和力的酸、碱、蛋白质、单宁或金属离子等媒介物质。
  •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微环境设计中自然通风手法的物理机制、精神机制和文化机制.指出传统通风手法不仅限于物理技术手段,并且善于综合调动人除了触觉之外的其他感知因素,营造健康、舒适、令人精神愉悦的场所,最终达到了极高的精神境界.这是"以天地为栋宇"、"以舍屋为衣服"的营造观,是人与自然平等的环境观带来的结果.今天传承包括传统自然通风在内的可持续手法,不仅要发挥其作为回应地方气候的技术经验在未来节能、生态设计中的作用,还必须发挥其在恢复人与自然的有机互动关系、关照人类情感以及延续地方特色等多方面的价值,实现以"广义的人为中心",以可持续环境伦理观为指导的环境设计。
  • 摘要:本文在基于文化生态的理念下,提出视觉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结合古典和现代建筑的内核,要求在各种城市设计视野中寻求平衡,在机械和城市更新的进程中、传统与现代的持续争论中达成文化生态平衡.历史景观保护应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历史文化建筑单体的保护;历史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和活动的保护;视觉形象可持续性的保护。在这里,主要探讨的是后两个,也是常常为人们所忽略的方面。景观再生并非景观实体及其环境的保存与复原,而是以创造性的目光看待旧建筑的利用及其在现代的适应性变化。景观再生也不仅仅关注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而是将其看做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一个产品,看到经济、文化、生活、生态各方面的潜在价值。应该说,这种以文化生态学为立场的转变的关键在于不再仅仅着眼于过去的“历史”,而更关注“未来”的发展,正如生命不息的规律一样。历史保护—和随之产生的对场所及其历史特性的关注,强调“延续”过去的历史,而不是割裂过去的历史。这些形态的延续性是情感的纽带,也是它们获得再生的物质基础。
  • 摘要:本文介绍近年来,在中国的标志设计中常见采用汉字为元素,特别是采用古老的甲骨文和篆文,使标志设计表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古文字的核心是象形,深入地分析知道,古人在采用象形法造字时蕴涵着高妙的思维.重点分析了古代造字中的"突出特征"、"化繁为筒"、"以少代多"的简约思维,并结合现代设计实例,探讨了对古代造字思维的应用,最后尝试给出文化与艺术结合的评判标准.在现代标志设计中采用古文字为元素,先须了解古文字的特点,分析古人的造字思维,真正领悟其精髓,以创造出顺应时代发展,又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
  • 摘要:天空克隆项目是一个世界性的创意艺术及科学项目,该项目旨在采用二氧化硅气凝胶绝缘介质创造可持续发展的艺术及设计作品.以下为使得二氧化硅气凝胶这种奇异的材料可应用于视觉艺术及设计的主要特性.本文将进一步探讨这两种特性及相关艺术作品.二氧化硅气凝胶呈固有的蓝色及橘色,同样天空也呈现这些颜色.由于瑞利散射现象以及地球大气后方的黑暗,每件艺术作品呈现出烟蓝色.尺寸长于波长的粒子主要呈现米式散射现象.米式散射是落日呈现金橙色色调的原因,而这种颜色与凝胶雕塑阴影所投射的颜色相同.
  • 摘要:大脑视觉神经认知机制是中国汉字艺术创作与审美的内在的生物学基础,对汉字艺术的视觉建构与文化传播具有深刻的乃至决定性的影响.它主要表现在汉字形态的神经感知模式,生物视觉的抽象、整合本能,可塑性强化神经认知,以及审美心理空间的神经镜像等方面,是形意相生的汉字艺术法则生成的源头.这种神经机制的美学研究与探索是一个人文与自然科学紧密结合的跨学科领域,也是具有重要的文化战略价值的学术研究方向,对推进中国汉字文化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在科学与艺术之间存在共通的基础,那就是人类的创造力.而在这种创造力中最核心的动力就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发现".科学研究中充满了艺术的身影,而艺术创作中也贯穿了科学的理性力量,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试图不断理解宇宙的一种认知方式和生存方式,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而存在的.科学的本质在于求真,艺术在真的基础上还有对美的自觉,科学和艺术保持着平衡及相互关照的关系。
  • 摘要:本论文主要从"技艺"和"技术"两词的历史背景来考察他们与社会发展的交互作用,以威廉·莫里斯为首的工艺美术运动中技艺的价值和现代技术在资本家控制下的弊端,马尔库塞不仅仅是从社会理论角度批评当时资本主义的“单面社会”。他论述了审美和艺术的政治、革命功能。马氏提倡在现代技术中恢复感性的地位,不是单纯一种艺术化的外表形态,而是一种内在的更新,是社会意识形态高层次上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技术的改革就是需要摆脱受理性压抑的旧感性—一种失去了自由的感性,从而培养一种“新感性”—一种具有自由和创造性批判的能力。技术需要同艺术结合才能解放“新感性”,因为它是通过审美和艺术的实践活动而得以释放的动力—创造性、否定性、可能性、超越性的力量,不单单是在劳动上,而且是在思维上。
  • 摘要:当代艺术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也是人类视觉艺术经验发展的必然阶段.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艺术创造力的渴求比任何时候都强烈.艺术家的创造力是否旺盛,创新思维是否活跃已成为衡量当代艺术成功与否的基本条件.为了使艺术具备生命力,艺术家就必须放飞想象力使之自由驰骋,同时继承创新,在探索艺术真理之路上面勇往直前.只有这样,精神家园才会变得更加绚烂多彩.
  • 摘要:全球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已导致全球经济、人口和文化的大转变.为应对城市社区所面临的挑战,很多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已提出了城市更新计划,"城市针灸"这一概念正日益流行.本论文结合中国传统医学的智慧,进一步发展了"城市针灸"理论,旨在引入城市更新的新视角.作者通过自己作为艺术家参与两个以更新为主题的艺术节("2004年里尔欧洲文化之都"及"2009年越后期友三年展")的个人经验,以实例对理论框架进行了阐释.
  • 摘要:本文从题材内容表现形式、写实与写意处理、空间处理方式和象征性几个角度对中西方雕塑艺术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发现中国古代人体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律.指出得出由于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这就使得中西方在人体雕塑的审美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广泛的民主的推行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中西方艺术广泛融合和参与促进了中西方艺术文化的融合。但不应该盲目地消除中西方人体雕塑文化之间的差异,因为未来服装的发展趋势将是丰富多元的,人体雕塑应更多地注重对个性的理解和对精神内涵的发掘,这样才能适应大众日益提升的审美需求。
  • 摘要:本文研究了无限与有限、有限与美好、无限与选择、无限与浅薄、有限与独特,指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科学,艺术需要科学;而科学的进步和成就不能脱离人文精神和思想的内涵。雅斯培尔斯说过:“最精良的法律、最可称道的制度、最值得信赖的知识、最有效的技术,用起来也会互相冲突。除非人类以一个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实体来充实它们,否则一切都无济于事。”创意无限而生活有限。设计是独特的;重视“有限”,不是一味地干涉和封闭,而是使其想法和做法更富有意义。“无限”可能带来一种浅薄文化,而对艺术而言,限制才有乐趣,限制才有创造,边界明确了,才不会有无边的热情,无边的热情反而会导致创作的匾乏。以有限生命面对无限世界,以“生有涯”面对“知无涯”,一生都处于“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和冲突中。所能拥有的有限,少比多更易让人珍惜,更易产生幸福感。
  • 摘要:本文通过从李天元的血液里提取的T细胞,制作了三种状态,一是自然状态下的T细胞;二是向细胞里面添加了两种抗体CD3、CD28,在这两种抗体的刺激下,T细胞被激活,可看到的细胞会变大,表面突起增多,对外来刺激的反应增强;三是细胞逐渐死亡的状态,用Fas这一试剂处理细胞,这种试剂能够引起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以人类为代表的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叫天然免疫,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构成了天然免疫的主体,这些细胞平时在机体的各处四处巡查,一碰到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即快速对其展开攻击,一方面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可以直接吞噬,从而消灭入侵的细菌等病原体,但更主要的是,这些细胞在和入侵病原体接触后,会给机体发出信号,动员起更为强大的第二套免疫反应,即获得性免疫系统。获得性免疫系统的主角之一是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通过辅助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另一主要成分—B细胞产生抗体直接灭活病原体,或直接攻击,杀死被病原体侵染了的体细胞,从而阻止病原体在侵染细胞中的繁殖,进而控制病原体。
  • 摘要:本文介绍新媒体艺术是现代科技与艺术观念相互融合的产物,新媒体艺术的实质在于它通过计算机数据结构的"基因重组",并借助数据呈现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和智能终端的可扩展性,从而实现了一种观众与作品间的虚拟化的艺术存在.艺术从本质上讲是指一种观念、思维和情感交流的活动.沉浸、触控和丰富体验是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美学特征.以"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和相关新媒体艺术展览的部分交互作品为例,从虚拟现实、智能终端、分享与娱乐等角度探索了当代新媒体艺术在沉浸感、触控性和分享性三个层面上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征.作者认为,随着云计算、智能终端和立体呈现技术的发展,未来多层面、多渠道的观众的参与、体验和分享将成为新媒体艺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 摘要:Schodinger认为生物是以负熵为生的,负熵表示事物的一种秩序,也就是信息;所以,生命与信息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从复杂系统的观点去理解生物的产生与进化,可以发现生命现象并不能以个体生命而存在,它是一个包括所有物种,包括自然环境以及生物所制造环境的一个复杂系统的演化过程.在这个演化过程中,无目的的活动产生出有目的的主体,从而产生精神世界,而它又反过来影响生物的进化.这个生态系统(或生命系统)有它的运行规律,一些人为的干扰可能加速它的崩溃和消亡,人类应该按照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去保护它,应当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 摘要:本文围绕行业惯用色的概念展开,对品牌形象识别设计中的色彩定位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举例说明在品牌形象识别领域中,行业惯用色现象的普遍存在,由此得知惯用色与品牌形象的关系.通过举出突破行业惯用色并取得成功的品牌形象的实例来论证色彩的普遍特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着重强调打破固有思维、大胆突破行业惯用色对于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性.品牌形象的打造者必须具有敢于创新的精神和丰富的色彩应用经验,结合品牌特色打造非同寻常的视觉形象.
  • 摘要:艺术品中的"造树"与"植树"活动是一种艺术形式,存在于人类文明的各个发展阶段,其所包含的意义也各不相同.史前或早期文明中的"造树"具备神圣的宗教意义,其后则多作为一般形象出现于美术作品中.工业文明使自然生态遭受巨大破坏,部分现当代艺术家为此创作出"植树"的作品,试图以微薄之力改善这一现状.当代艺术家中较为常见的是借鉴树木的形态或以树木为材料进行创作,从另一个层面对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予以回应,其间还包含有复杂的人文思想与美学观念.艺术家参与"造树与植树"活动,最重要的是倡导艺术介入社会,改善生活,这才是关键所在.
  • 摘要:工业设计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动力,已经为诸多先进国所证实.工业设计已成为依托国情,凝聚国家的力量,给社会经济、文化等的振兴带来深远的促进机制;成为为社会生产关系的健康发展释放巨大推动力的途径.遵循中国发展的实际要求,将工业设计与国家层面上的经济转型和转变企业发展方式等战略目标结合在一起,从地区和国家科学发展的高度,引入工业设计科学对社会释放的作用力,是一个关键环节.伴随着工业化的结构演进而变化着自身的职能作用和组织结构。它的外延在丰富,它的内涵更在不断深邃。经济政策、产业提升与“工业设计社会化组织”的协同,成为改变国家形象和战略地图的重要支点。他们把工业设计发挥社会性作用变化为国策,变“改产品的面貌”职能为“改国家的面貌”。在这样的进程中,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清晰呈现:“加工型企业的产业集聚”受到挑战和“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竞争优势正在受到挑战。
  • 摘要:展示设计是有目的创造性行为方式,国内展示设计与国际高水平展示设计比较确实存在差距,比如教学研究、思想意识、组织管理等方面.最突出的还是表现在展示生产方式的选择上.展示设计由于缺乏学术性研究,也给社会带来了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负面问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深入开展设计与资源整合及利用研究,是解决国内展览行业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展示设计研究首先要整合设计资源,依靠设计创意,包括活动与空间两个方面,在设计实践和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系统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使理论研究能够真正向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 摘要:本文从非物质社会的特性出发,分析了信息时代下情感性设计对人类社会的价值,提出以价值判断、个性化审美和用户体验为支点的情感性设计策略,将情感性设计定义为信息时代下非物质设计的智慧.指出态度、审美和体验构成了非物质环境下情感性设计表达的方向和趋势。人是感情的动物,人类社会是存在着广泛情感关联的社会,物质社会越发展,工业化、信息化程度越高,人们对传递和表达情感的渴望也愈加强烈。因此,在未来社会中设计所肩负的培育和创造情感的责任将是持久和必要的。情感性设计是信息时代来临时非物质设计智慧的体现,它是建立在物质设计基础之上的设计理念的转变和升华,反映了设计对人的需求及社会的改变所作出的必然回应。
  • 摘要:工业时代带来丰富的物质成果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创造了一个几乎完全自主的人类文明,并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的同时,工业生产和物质消费耗尽了自然资源,留给数量巨大而且无法处理的垃圾和废物。因此,要倡导生态设计的建立.设计要符合自然规律,要在经济、社会、文化、伦理道德之间取得新的平衡点,设计要寻求新的角色认知,要重新考虑产品的设计方法.通过与设计相关的各个方面之间:设计与人、设计与社会、设计与自然环境、设计与文化之间建立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状态。设计生态是文化生态的一部分,文化生态从属于社会生态,因此,设计生态的重新塑造将促进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
  • 摘要:全球化的浪潮下,设计所面临的是一个复杂、多元化、领域交融、在新的体系下探索共生并将在设计的各个方面产生新范式的时代.传统意义上的设计概念将发生的转变其本质是每一次产业革命带来的升级对"设计"这个概念的重新定义及其所涵盖范围乃至研究方法的一次反思或批判.复杂性科学(complexity sciences)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运作的非线性特征,同时动摇了人们通常看待事物时以往那种传统、机械、线性、决定论的思维方式.设计师已经不能仅仅作为产业生产的"绘图板"或者"装饰艺术家"的角色而存在于这个混沌和有序深度结合、非线性与线性逻辑系统混合组成的复杂性综合体世界.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在上世纪早就被定义边缘又综合的学科,其必将建立在系统性的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领域学科交融的联系框架下,从一种"机械时代"基于"物"的设计观念转化为"生命时代"基于"科学研究"的设计观念.
  • 摘要:本文引入认知科学领域中新兴的"具身认知"理论,重新审视设计信息的构建的问题,并提出,设计信息构建的出发点应该回归个体身体经验,技术是可供选择的构建媒介.同时作者指出,基于身体经验的设计信息构建的本质,并非单纯地寻求一条与过去技术驱动设计不同的创新路径,而在于回归到设计的目的—满足人的需求. 具身认知中自我与世界之间存在的这种循环关系,是设计回归到身体经验,进行信息重构的本质原因。注重设计信息构建中对于身体经验的强调,实质就是对于自我与世界具身循环关系的加强。
  • 摘要:本文从信息设计学的角度探讨了在整个社会向信息化转型期间,建筑表皮史无前例地具有了更多复杂的功能,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职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作为户外广告媒体与人和环境互动、作为沟通室内外信息的媒介以及作为室内住户表达需求之媒介等,数字化生存对建筑领域的渗透使建筑表皮成为广义的人机交互界面.相应地,建筑设计师们除了具备专业技能外,还必须持续地学习数字交互设计的知识和方法,并树立研究住户行为的意识.建筑设计成为表皮设计大量信息的整合过程,迥异于以往传统的设计思路,因此,设计师需要寻找更适宜的建筑表方法来面对这个崭新的建筑设计时期。
  • 摘要:本文从展示设计的信息传达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展示过程中的感官体验和心理体验,界定了虚拟展示中的交互形式的定义、选择方法和系统评估要素.并借助眼动仪和Mouse Track鼠标轨迹追踪软件分别对"认知走查"评估法和"用户自述+合作访谈"评估法进行操作演练,验证了系统性能、交互体验和用户群体特征对虚拟展示系统的影响.
  • 摘要:未来的智能生活空间中,人与空间及其所处的整个生态环境必将通过各个层面深度融合,空间将不再成为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隔离墙,而将以一种媒介的形式存在,使得人与环境更加融洽、自然地结合.展示了一种光照系统的设计,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案例来探索整个未来智能生活空间人居系统的设计要素和相关技术方法.该光照系统基于物理计算和物联网技术,能够感知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灰尘量、风速等生态信息,并将所感知到的生态信息自动与光照系统中的三原色配比系数相拟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不同感觉和体验的光环境.除此之外,本文还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对该系统在产品造型和使用模式两方面进行了创意设计和探索,并提供了几个具体的设计案例供读者参考.
  • 摘要:本文介绍城市媒体是一个国际合作的交叉学科项目,其目标是构建一个具有良好社会归属感和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系统.借助多学科方法的支持,城市媒体项目将关注于数字媒体对市民行为和习惯的影响,以及市民的社会参与对城市文化的改变.城市媒体的领域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城市感知与可视化、城市移动与社交网络、城市操作系统与界面、城市公共服务和管理.研究将拓展信息与交互设计学科的领域,为智慧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和市民城市体验的整合塑造提供新的思路.
  •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艺术创作进入全新的天地.作为创作的媒介,新媒体艺术以其多样性的表现手法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天空.科技与艺术融合下的新媒体艺术,具有了高科技属性的同时,还为艺术的新方向提供了独特的形式与语言.也因此,新媒体艺术产生异质化的转变,出现越来越多的艺术种类,从不同维度为人类带来新的艺术体验.并未着眼于对应用新媒体技术的个案分析,而是从传播学、媒介环境学视角,从感知环境的媒介视角考察新媒体的特性,关注科技影响下新媒介艺术所建构的媒介环境.
  • 摘要:进入信息社会以来,艺术与科学融合的脚步也正在加快,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使得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正在加速进行.信息技术是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设计作为艺术领域的生力军、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之一,也必然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信息技术与设计的结合与互动成为了时代发展的主题与必然.信息技术不仅影响着不同的设计领域,还影响着设计的思维模式、创意方式、执行过程和最终呈现的结果及效果.
  • 摘要:本文介绍汽车信息交互界面与移动计算和汽车设计的突破。目前汽车信息技术主要分为两大方向:面对交通管理乃至城市管理的系统化信息管理体系,这种信息技术更多的是管理层面和汽车核心能效与安全技术方面的突破。针对终端消费者层面的车内应用界面,这方面又分为主机厂自身系统和第三方系统。未来车内界面设计会具有高速车辆网络,全面的感知系统,自动辅助、修正系统等。对于车内用户界面的设计与研究,需要基于创新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一车一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之上,着眼于最佳的驾驶体验的目标,提出现阶段车内用户界面应该从成熟的产品中借鉴人性化设计,结合汽车操作的特殊需求,进而从更深层次上探索未来汽车与人之间,汽车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与应用、服务设计的可能性。
  • 摘要:生态设计观是近些年设计界出现的新的设计思潮或者说新的设计方向、方法,这对于当代设计依循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设计观的本质是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不能以自然的破坏作为设计发展的基础,主张通过设计更好地保护自然、发展经济。这一思想是在经历了自然遭受破坏,自然、经济和社会不可能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可以说是一种经验和教训的产物。生态设计观来源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回顾历史,在现代大机器工业时代之前的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人类的生活和造物同样遭遇人与自然的关系,一般而言,由于人改造自然的力量有限,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处于一种可控的相对友好的自然状态,其中,有许多值得今天认真总结的东西。以中国为例,中国古典设计的数千年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在以自然为大、以自然为师、与自然友好相处的观念和情境中发展的,其中的经验和思想值得思考。
  • 摘要:长久以来,乌托邦在促进现代世界的形成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种乌托邦图像是忽略生态现实的.植物园就是一个例子,它们通常被描述为孤零零存在的"尘世间的小小伊甸园".像澳大利亚悉尼皇家植物园这类历史悠久的组织一直在向公众宣传这种理想化的植物园形象,而目前植物园也被公认为是喧嚣拥挤的城市不可或缺的"绿肺",亦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尤其是狐蝠)的重要场地.2010年时,Remnant Emergency Artlab艺术实验室对这种乌托邦图像提出了挑战,提出了被称为"延伸的植物园"这一创意——一个分布在城市各处的"生态园林"网络,让人们反思在当今时代需要如何更好地理解、连接并保护植物园.
  • 摘要:本文中,英国艺术家西泽·艾克罗伊(Heather Ackroyd)和丹·哈维(Dan Harvey)介绍了自己利用自制负片"种草"—一种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的过程.他们利用草受阳光影响而生长,产生叶绿素的特性,使用负片与草成长的环境相融合,并让草通过负片的光线生长.通过控制光线强弱从而"长出"不同的颜色:从黄到浅绿,从草绿到深绿,创造出一幅幅精美的人像照片.通过这些作品,艺术家将时间的概念与影像的本质巧妙地融合,深入浅出地表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 摘要:本文结合航天技术的发展与贡献,介绍了中国空间技术50余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包括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对地观测卫星、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并提出了对未来的展望. 50余年来,中国空间技术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自力更生的奋斗道路。从填补空白到形成完备体系,并成为国家空间基础设施,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航天已经成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未来中国空间技术将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 摘要:在本文中,作者介绍了在"自然图像"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支持下,在普度大学进行的一些跨学科的研究项目.这些项目通过对自然、艺术和技术的探索,尝试找出一些前瞻性的,有时甚至是理想化的途径,来解决技术干涉和自然发展进程之间的相互影响.
  • 摘要:本文围绕民主设计和日常生活设计,探讨瑞典陶瓷设计在协调工艺与工业、人与自然、传统与创新之间的相互关系时所蕴涵的设计智慧,并结合具体的设计案例,提出本文的主要观点:在面对诸多的复杂冲突关系中,瑞典陶瓷设计没有走向极端,而是坚定地"走中间路线",为使社会需求与美学要求达到和谐进行着努力,显示出强大的协调与平衡能力.
  • 摘要:具有参与性的展示行为是符合发展趋势需要的.在速度要求强烈的当今社会,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也渗透在具有艺术气氛的设计领域.互动行为的推广使展示行为由静态陈列发展到动态展示,这项发展,充分地调动起了参观者的积极参与意识,使展示活动更丰富多彩,生动刺激.使信息带给参与者的记忆更加深刻,更加迅捷.具备了更完整的时效性. 展示艺术是以科学技术和艺术为设计手段,并利用传统的或现代的媒体对展示环境进行系统的策划、创意、设计及实施的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类文化的持续发展,展示艺术在人类经济与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既是国际经济贸易相互交流合作的纽带,又是科学技术及文化宣传的窗口,它在当今社会领域和信息领域、商业领域中充当着其他行业或媒体不可替代的角色,量人类社会科学、经济、文化之精华为我所用的展示设计艺术具备了综合艺术的魅力。完备的艺术手段加上充分地与受众交流,展示设计所营造的参与性氛围是当今展示设计的主流趋势,是设计发展的主流方向。展示设计的趋势由静态型被参与性观念推动发展趋向于动态型,而未来的发展将沿着动态的趋势走下去,科技推动的设计道路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和期待。
  • 摘要:老人家具的造型设计应以老年人为设计对象,既要满足老年人的生理需求,还要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创造可以适应老年人的人体尺寸和情感倾向的家具,在家具造型的各个细节上让老年人体会到更多无微不至的关怀.重点从实用性和美观性两方面探讨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家具产品的造型设计.实用性是指家具的使用功能好、安全可靠。对于使用者来说,还要有操作方便、舒适等特点。对此,下面从尺寸合理性、使用安全性、多功能性三个方面来研究。形和色综合作用于视觉,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具有变化多样、和谐统一等特点,符合审美规律的家具造型就给人以美的感受,但要注意构成元素、色彩元素的合理应用。
  • 摘要:作为中国设计艺术的一部分,香港设计艺术因其特有的历史背景和地缘环境,拥有着多元共生的文化底蕴.在中西文化交流和融汇中,香港设计艺术走出了一条特殊的发展道路,成就了既中且西、超越界限、时尚独特的艺术风格.香港设计艺术蕴涵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是两种文明、两种文化的对话"语境",彰显出"超越自我"的多元魅力.设计艺术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探索的一种呈现方式,作为人的经验和智慧的一个方面像其他学科一样彼此之间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应用。由于它是在其他学科有着较深厚的发展基础上形成的,设计艺术的社会价值和意义由于貌似迅速崛起的“无根性”受到其他学科的非议。这与设计艺术在社会中的反响以及大众的簇拥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价值和意义正因此证实着设计艺术存在和发生的必然性。作为人的智慧的结晶的一部分,设计艺术在当代与时俱进及其在学科交叉中表现出具有诗意的“思乡情结”。
  • 摘要:本文选择了来自不同国家的三位手工艺艺术家,对他们的作品、技艺及创作来源进行分析和研究,试图通过这些对技艺有深刻认识的艺术家案例来寻找到人类的精神家园和智慧所在;作者认为来自不同国家的三位艺术家虽然表现的题材和内容不同,但是他们都在使用同样的编织技艺,在这个古老的手工艺中体会到了先人的睿智与创造力,随着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发展,人类忽视了这种对人的真切关注,失去了这片乐土,虽然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物质上的富足和舒适,人的创造性却受到了限制,人在手工劳动中所体会的那种奋斗、努力、成功、愉悦的感情,却在机械统一的操作中丧失殆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中道出了生活的真谛:接受和过着充实的生活而不是过度地消费,将重返人类家园,回归于古老的家庭、社会、良好的工作和悠闲的生活秩序;回归于对技艺、创造力和创造的尊崇;回归于一种悠闲的足以观看日出日落和在水边漫步的日常节奏;回归于值得在其中度过一生的社会;回归于孕育着几代人记忆的场所。在创新求变的环境里,慢慢地体会人类古老智慧和技艺将是快乐所在,对传统技艺的重新认识必将带新的启迪。
  • 摘要:本文首先对于智能服装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智能服装工作坊,进而梳理了其发展的线索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评述和分析;然后论文通过五个案例研究对于当代智能服装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层面的探讨.这五个案例以时尚与科技相结合为主题,通过融入声光控技术、Arduino互动技术和机电技术设计出系列智能服装作品,探讨了绿色时尚、防止被动吸烟和自我防御等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议题.论文最后强调了要以适应当代、面向未来生活方式的设计概念,学科交叉的研究和设计方法,以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当代智能服装的研究.
  • 摘要:服装是人的外层"肌肤"与形象"包装",它在满足穿着、装饰、时尚的同时也会给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影响甚至破坏.基于人类健康、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需要,服装的生态发展成为当今热切关注的研究领域,它贯穿设计方式、材料运用、工艺环节、再生设计、穿着功能及低耗打理等方面,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细节的改善都将推动"绿色无污、减排节能、舒适安全、循环利用"之衣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与提升.服装的可持续设计是基于生态平衡而言的,将服装置于人赖以生存的“环境”当中,它不仅直接作用于人,而且作用于人所处的环境,环境的改变或危机则影响人的未来生存。绿色环保原材料是服装生态化的良好开端,是指材料在满足服装一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环境兼容性,既对人体无毒无害、健康舒适,又对环境无污减排;在生产、穿着、处理等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中具有最大的资源利用效能和最小的环境影响效果。产品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可通过碳足迹、水足迹、产生垃圾、消耗能源的情况予以评估。一件服装经历的产业环节从原材料生长生产、纺纱、织造到印染、整理,从服装设计、制作到包装、物流、展示、销售,从服装选购、穿着到打理、废弃,任何排放、污染、能耗、残留对生态环境都起着负面累加的作用。过去人们理解的狭义“再生服装”是指将纺织服装生产中的下脚废料、废弃衣物以及废旧矿泉水瓶等回收再利用,加工生产成新的服装。随着服装再生设计、循环利用概念的深入与技术的发展,其范围扩展为回收废弃纺织品再利用制成服装、由生活或其他废弃物(如矿泉水瓶)提取再生纤维制成服装、废旧材料的循环重复利用、旧衣改造再设计。
  • 摘要:本文首先将提出一个自行车设计创新的理论模型,通过系统性地论述跨学科知识的关系以及如何整合阐明这个设计创新的实现过程.从这个理论模型可以发现,这个自行车运动服的设计创新正是将艺术美学设计、热湿功能性设计、生物运动性设计相融合的过程.运动员可以获得穿着的舒适性,运动肌肉的疲劳舒缓及保护,外在美学心里的满足性.这个设计创新的理论模型可以应用于设计开发不同穿着场合的高性能自行车服,同时这个理论模型还可作为其他运动的运动服设计的理论原型.
  • 摘要:本文结合三宅一生的作品,阐述了服装内空间的实体与虚空、精确与模糊、服装的二维结构与三维结构、有形与无形探讨当主体意识觉醒后,因为观念、体系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在服装设计领域里凸显出来的文化特性.指出在这与世界接轨的新世纪里,要做的不仅仅是模仿、追随与紧跟,更应该以世界格局的眼光来重新理解、认识传统,在更大的背景下来重新审视中西文化的异同,这样才能更清楚地理解世界,而且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传统精华的价值,对于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服饰体系的具有本质意义的某些特点,不要轻易丢弃,相反,要以现代的表述方式来继承、运用和发展它,从而走出自己的路来。进而在新的时代以富有创意的艺术语汇来表现中华文化的价值,为世界提供独具魅力的现代产品,以自信的姿态真正融入到世界潮流中。
  • 摘要:本文探究最佳配置的意义,指出生活需要高品质来引领,在今天的信息社会里,人类生活的条件与质量前所未有地变化着。首先,当代科学技术已形成为庞大的体系,而且学科不断分化与学科的交叉、综合并行,构成多层结构纵横关联、动态发展的网络。其次,信息技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更迅速、更广泛地传播,更充分地被利用,科技向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渗透,有力地推动人类社会自身的进步。此外,深入发展的科学技术还为人们提供了把智慧和才能转换为创造和发展能力的手段,这些知识和方法为人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提供新的空间,让人类对未来、对现实的把握能力空前提高。而借助设计使配置和高品质有的放矢,为人造物是设计,也是艺术。它与生俱来地和人有缘,并随时代与时俱进。艺术设计早已不单是以往只为衣、食、住、行、用提供实用且美观的物品,又融汇社会的、人类的、经济的、技术的、艺术的、心理的等多种元素,不仅变成一个国家的经济生活,还是文化艺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广泛而密切联系大众生活的一项事业。
  • 摘要:本文提出,在科技场馆的建设与发展中,"生态观"体现在两个方面:"理念生态性"以及"设计生态性",科技类博物馆的“理念生态性”应主要体现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科技馆的展示工程作为一个系统,就展示设计自身而言,整个设计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方案设计;概念设计;深化设计;施工设计。每个设计阶段都涉及内容、空间和展项展品三个部分。但其“设计生态性”则主要体现在材料、色泽、科技感空间。“生态观”在科技类博物馆中的体现,同时也指明了其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的趋势与方向,这样的可持续发展立场和角度决定了科技类博物馆的新发展。科技类博物馆作为展示科技前沿理念、技术、设备的载体,作为直观体现科学与艺术的“硬币”,要做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有机统一,立足千公益性,服务公众,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摘要: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在划分学科之初就被归类于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虽然在规划领域有谈及城市景观规划目标定位和整体景观区域的比例及区域布局,但对于景观设计本身来说仍是语焉不详,很难引证指导具体实践。城市景观设计形成了带有独特学科特点的发展路径,生态设计是对传统设计的一种反思和整顿。随着景观设计学科的逐渐成熟,一种定式的设计方法在业内得到普遍应用,使其很难从先进的生态规划理论中吸取可用的营养。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应是对城市整体景观体系的积极构架,探究如何使景观设计为城市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使景观系统伴随着城市其他机能自主地运转,实现自我更新的动态发展过程,而并非消极地强调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在设计方案中提高绿化的比例和罗列生态材料技术。在城市景观设计领域,美学的范畴似乎还没有突破以形式为主导的现状。尤其对于当下提出的生态美学的思想也是存在理解的偏差。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不成系统与不健全的管理政策难脱干系。在生态城市发展方兴未艾的环境下,城市景观设计需要明确发展动机和内涵,形成多元的交叉学科的规划设计系统,呼吁健全的法规监督,使城市景观按可持续、生态共存的有机模式发展。透过视觉表层充分挖掘城市景观的功效价值,如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美学价值等。这既是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展望,也是对景观规划师和设计师的挑战。
  • 摘要:本文介绍建筑生态问题的技术根源为五类理论:人口理论;富裕理论;技术理论;资本主义理论,增长理论。其中,技术是除人口和经济外在争论中最引人注目的因素。生态技术是生态建筑的技术基石,生态意识的觉醒提出了新的建筑形式的要求,技术的发展为新建筑形式创造了条件。对可再生自然能源的利用、建筑节能技术和新型材料的研制是生态技术的三个内容,每一个方面都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持。生态建筑是当下建筑生态问题的解决之道,生态建筑三个技术层次的划分有助于理解技术的复杂性、经济性和普及性之间的关系。生态建筑是对生态危机的一种积极且有效力的反映和解决之道。无论技术与设计手法如何演进,只要建筑存在,就无法从根本上弥补这种割裂,一切技术革新终将陷于人类欲望的无底深渊。这是生态建筑的“宿命”。
  • 摘要:本论文围绕着"灵感"的主要获得途径与方法进行实践性和理论方面的论述.认为"灵感"的获得需要两方面的诱因,即创作者的状态和外界条件的刺激."灵"与"感"的关系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相互影响,同时它们又共同建立在设计师敏锐的观察力、合理的分析能力和横向思维能力基础上.“可持续”不仅仅是一个愿望和口号,设计不是“舶来品”,但是可以参照当今设计领先的国家和设计团队的成功经验,去拥有一种创作者应有的观察力,那时就会更有把握去面对不断涌现的设计中的挑战。当作为中国设计师,对自己的文化有了足够的了解和认知之后,那源源不断的灵感就会具有民族的光芒和永久的质量,从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成为一种“可持续”的力量.
  • 摘要:本文梳理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提出生态城市化概念,生态城市化的内涵,节约为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友好和谐,实现人与环境的“合一”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倡导公平与正义、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高效,提高资源的转化效率,创造财富满足社会需求,文化先进,弘扬健康、向上、有创造力的文明并指出中国应走一条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文化先进的生态城市化创新之路。
  • 摘要:齐白石、毕加索、爱因斯坦,属于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国度的艺术家和科学家,但是在对传统时空观的反叛上,存在惊人的相似性,只是表达方式和语言不同而已.人类在宇宙自然观和思维方式上或显见或隐秘的共性,应当成为人本考察的重要视点.毕加索与爱因斯坦颠覆传统时空观,共同开启了20世纪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最伟大的创造时期”。两者在时空观、创造性思维、甚至美学观念上,有本质共性。齐白石的时空观,在“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先生在强调“似与不似”的同时,也非常强调写生、写实技法的训练,先尽量求“是”,才可能最后达“似”。他的绘画既有西方的严谨,又有中国的灵动,有西方强调的“实”,也有中国看重的“虚”。他只用水墨就把这样的虚实相生的空间感处理得极好,是西方人用几何透视和水粉、油彩无论如何都难以表现出来的。而这,正是毕加索所求。毕加索强调西方绘画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几何原理,追求“写实”,又打破呆板的规则和过于写实的风格,采用多点透视营造“似与不似”的时空意味,表达了作者主观精神世界的矛盾结构。人类有差异,更有着共同的东西,只是它们散在不同领域、学科、国度,太需要有陈师曾和传教士白晋那样睿智和胸怀开阔的使者,来搭起彼此沟通的桥梁。
  • 摘要:感知与思维是否分裂的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本文通过对视觉思维和视觉艺术思维的分析指出:视觉思维是一种以眼前物象或头脑中的表象为运作中介的视知觉判断,是一个从最基本的感性信息的捕捉到试图获得普遍的理性概念的连续统一的过程,试图看清并获得概念,探讨是什么、为什么等必然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是表象思维.视觉艺术思维不必然要看清楚是什么,而是在观看的过程中尽可能捕捉变化的多样性、偶然性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情感和认识,视觉艺术创作表达的是创作的图像和认知与情感的映射关系,所以视觉并不能与思维割裂.由此,笔者认为表象思维是思维的一种类型,需要对"人的认识是一个从低级阶段(感知)向高级阶段(概念、判断、推理)认识的过程"这一命题的真假重新审视,因为高级阶段的思维并不就一定只是借助形式逻辑的符号或者是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当概念、判断、推理需要图像化的时候,如中国的太极图,谁能说图像所映射的、体现的不是高级的思维.
  • 摘要:设计具有实现功能和引发情感性体验的双重属性,"体验"描述的是用户在与产品交互过程中的纯主观感受,很难通过标准化的方式加以测量.通常的用户体验研究方法往往基于人的言语表达,受被试的主观影响较大.生物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体验伴随生理唤醒,并外显于行为反应,这为用户体验研究提供了一种非言语的、定量的方法.此类研究采集的主要生理指标包括肌电、眼动、皮电、心电、脑电等.为研究人的唤醒水平和情绪变化反应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手段。
  • 摘要:艺术教育工作不是独立的。艺术教育的任务可以通过被教育者所处环境、通过具体的教学任务、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特别是通过教育者本身的言传身教来完成。可以概括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艺术教育的使命。作为教师,就是把前人的“做事”方法,加上自己的领悟传授给学生。作为学生,通过“学”的过程掌握前人的具体“做事”方法,并在学的过程中加以发扬光大。艺术教育教学已经有多年的历史,科学为艺术教育教学插上翅膀。科学就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通常人们把科学分类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科学和其他四大类。艺术教育教学要科学管理要合乎社会实际要求,科学管理要符合艺术教育教学规律,教育、教学、科研、创作是一个整体,科学管理需要借助科学手段,管理需要关注个性与共性,科学管理要关注已知和未知。
  • 摘要:在这一社会情境中的农村卫生科普实践中,卫生已超出其消除疾病、增强体质的实用功能,被赋予了众多含义,使卫生成为一种含义丰富的符号,并在实践中充分利用卫生符号含义之转化,这是集体化时期农村卫生科普的核心策略。农村卫生推广与普及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农民身体健康与生活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精神重塑运动,并以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来开展农村卫生推广与普及,所有这一切,都使卫生突破了它的实用功能,赋予了卫生强大的象征作用,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使卫生实现了符号化的转变。在农村卫生科普的实践中,卫生符号的所指呈现多元化,根据社会情境及政府的执政需求,赋予卫生诸多其他功能,展开了多元叙事。卫生符号的含义转换与多元叙事,是当时卫生科普的一个关键策略。卫生符号化的途径,通过区分与对比,使卫生符号化,通过联结与嫁接,使卫生符号化。卫生之符号化,反映了特定社会情境中关于卫生的叙事,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为艺术提供新的物质技术手段,材料与工具的变化不但使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发生变化,还可能导致他们背离其惯常的创作模式,甚至彻底改变艺术的样式。这一特征在现代金属雕塑领域尤为明显。钢铁是工业文明的象征,将钢铁作为主要材料直接运用于雕塑之中,是现代金属雕塑的一个独创。金属废弃物在剥离其本来的实用意义之后,存在着一种隐喻的、微妙的性格特征,作为这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它正好吻合了这一时期人类对于战争的恐惧心理和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某种疏离的感觉。也正是由于金属现成品和回收物的这种性格特征,使得它逐渐成为现代金属雕塑的主要材料。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手段和文化环境,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可以直接对艺术哲学和思维模式产生巨大影响,物理学、认知科学的成果直接改变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方式,而系统论、控制论等观点和方法,也被运用到艺术创作和艺术研究之中。对现代金属雕塑艺术产生最直接影响的莫过于对于空间认识的发展。可以说现代金属雕塑产生、发展、壮大都离不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金属材料、新加工手段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艺术,也同时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意识,颠覆和重塑了传统雕塑的形式观念、材质观念和空间观念。
  • 摘要:化石复制品的研究与"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的主题高度契合.高质量的化石不仅难于获得,而且也不允许出售,因此化石复制品是一种"被复制的物品".在作者看来,复制化石的过程是一种艺术创作过程.每一件化石复制品都具有美学价值,既适于作为个人室内装饰品,也可以陈列在博物馆中供公众观赏。
  • 摘要:本文立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篆刻艺术.基于艺术史的发展轨迹,本文分析了不同时期技术作用于篆刻艺术的方式的演化.从历史上长时间应用于印章制作的传统手工艺,到新时期被用于艺术创作的现代科技,技术作用于篆刻艺术的方式不仅产生了形式上的变化,而且发生了影响到艺术内容的剧变.本文选取了几种对篆刻影响较为明显的现代技术,分析了其作用于艺术创作过程的合理性,同时对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对技术的过分使用提出质疑。
  • 摘要:回望艺术园区的裂变,从城市名片到艺术家逃离,从艺术原创的集聚地走向艺术原创的窥探所,美术群落原生态与园区和谐共存成为非常棘手的问题.园区文化遗存附加值的变性导致美术信息生态瓶颈,对中国当代艺术群落与艺术园区共存的可持续发展链的修复关乎艺术园区本土话语权的文化生态."和而不同"的文化亲和力是当代美术智慧与艺术园区共存、生态发展的关键所在.处理好当代艺术家抵御浮躁与创造精神产品的关系,重构当代艺术园区文化生态价值取向,营造艺术园区的中国国际文化信息体系建设,是"十二五"中国当代艺术家、艺术与科学的研究者和艺术园区管理者共同面对的社会责任.
  • 摘要:技术和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是艺术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随着信息技术在互动媒体艺术领域的应用,传统审美理论无法适用于新的艺术形式.基于现象学的具身理论和默会知识理论的"寓居"思想,将交互、体验和审美置于一个统一的视野中予以分析,交互美学以信息、空间和时间为主要内容,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全感官性、动态性和心身一体性.这不仅为这种新的媒体艺术形式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美学分析维度.作为互动媒体艺术的审美趋向,交互美学具有多感官复合、跨时空维度和虚实相融合,以及审美、意义和情绪三位一体的特征,审美体验是动态性、层次性和情境性的。具身是交互美学的思想基础,交互美学的主张是在非物质社会中经由艺术向人本身意义和价值的一种回归。
  • 摘要:本文从新媒体艺术的一般特性出发,讨论其艺术"观念与呈现"在"生命"形态上的趋向,进而间接地引出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在生物、生态意义上的前卫性探索.新媒体艺术伴随着后现代文化对现代主体性的反思,力图以大众的在场沉浸与作者的主观再现相抗逐渐放弃长久以来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制高点,回归到客体的参与之中。如果说新媒体艺术有着某的的衡,种“超越”,那它必定得益于技术,而升华于艺术所呈现的观念,例如本文所指:对“现代主体性”反思。这是新媒体在审美功能上能够独立于传统艺术而存在的基点之一。人类也只有摆脱“主体性”蒙昧、置身于自然的“参与”,并充分意识到他只是生命万物之一种,才能站在艺术与科学的平衡点上,把握自己的未来。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