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1年内共计431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91篇、会议论文1128篇、相关期刊1831种,包括学理论、船山学刊、甘肃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488种,包括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国际易道论坛、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2年年会暨第七届管子学术研讨会等;哲学思想的相关文献由4759位作者贡献,包括梁景时、衷尔钜、陈昊博等。
哲学思想
-研究学者
- 梁景时
- 衷尔钜
- 陈昊博
- 姜国柱
- 张丽
- 李鹏
- 杨洪林
- 江小娟
- 魏杰
- 何中华
- 倪志安
- 凸凹
- 刘月生
- 刘进
- 史汉生
- 吴涛
- 吴良根
- 周玮
- 张丹
- 张媛媛
- 张敏
- 张涛
- 朱方长
- 李勤
- 李志伟
- 李霞
- 杨华
- 汪禄应
- 王兴国
- 王向清
- 王富仁
- 王志强
- 王旗
- 王辉
- 肖茜熔
- 蒋秀碧
- 谢辉
- 赵非
- 郭文玲
- 陈娟
- 陈志远
- 鲁先圣
- 黄楠森
- 黄辉
- 万师
- 万绪珍
- 丛大川
- 乐文
- 于光祖
- 于光远
-
-
王瑞婷
- 《戏剧之家》
| 2021年
-
摘要: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其意义内涵丰盈,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哲学辩证思维观.联系中国传统绘画创作艺术,五行哲学思想更是构成传统绘画理念的核心和骨架.本文讨论了五行哲学思想在中国传统绘画创作中的具体表现,并从中国绘画的立意、构图等方面,对"金""木""水""火""土"的应用进行探究,来阐述五行哲学思想在中国传统绘画创作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
-
-
魏福明
- 《齐鲁学刊》
| 2020年
-
摘要:
由于道德节操和政治功业方面的杰出成就,范仲淹的学术思想反而是被忽视的,其实作为北宋义理之学和性理之学的先驱,范仲淹在学术思想领域也是卓有建树的.他通过发掘《周易》《中庸》《孟子》等儒家经典中的本体论和心性论思想资源,通过吸收和借鉴佛道的本体论思想,初步构建了一个以乾坤为本体,融本体论、心性论和大化论为一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实现了天道与性命、内圣与外王的相互贯通,从而为克服传统儒学的本体论缺失,为超越汉唐经学、批判佛老思想、振兴儒学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
-
陈娟;
刘成富
- 《艺术百家》
| 2020年
-
摘要:
加缪的“荒诞”哲学是20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学说之一.作为一个将哲学与文学相融合的作家,加缪的文学作品皆可被视为其“哲学宣言”.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戏剧作品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戏剧作品不仅是加缪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互相呼应、互为补充,诠释了加缪在不同阶段所思考的主要哲学问题,勾勒出其从“荒诞”到“反抗”再到“节制”的思想演变历程.
-
-
孙秀丽;
王辉;
赵曙明
- 《管理学报》
| 2020年
-
摘要:
从“坚守、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的视角,沿着“照着讲,接着讲,结合讲”的3条研究路径对中国领导学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其中,“照着讲”的研究探讨了中国各传统哲学流派中所蕴含的领导思想及其与现代领导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接着讲”的研究从“中西比较”和“中西合璧”两条路径对中国当代情境下的领导研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结合讲”的研究挖掘了阴阳、辩证、中庸等思维方式在领导行为上的体现.研究结果分类呈现了中国领导学研究的三大特征:既要坚守传统文化的“规范性”,又要探索当代情境下文化的传承,更要结合古今中外的哲学思想系统地分析其演进.最后,从求真、务实、至善这3个视角对未来有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
-
次旺边觉
- 《西藏研究》
| 2020年
-
摘要:
《金刚针论》是一篇专门批驳婆罗门教种姓制度和哲学思想的作品,在佛教文献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内外学者均收集整理过《金刚针论》的梵文本,并出版了精校梵本和多部译本.但《金刚针论》的作者是否为马鸣以及究竟是哪一位马鸣,学术界仍存有争议.通过梳理藏、汉等语种文献资料以及近现代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可得出《金刚针论》的作者为1世纪末2世纪初之人,胁尊者之弟子,即《佛所行赞》的作者马鸣.此外,马鸣充分利用婆罗门教经典和教义中的矛盾来批判种姓制度,表达了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之上,更深层次地批判了婆罗门教哲学的“梵我”观,继而表明了佛教“无常”和“无我”的哲学思想.
-
-
-
刘阔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0年
-
摘要:
宋代的政教宽和、多元,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官方正统思想,包容了道家、禅宗等思想的存在,对宋代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儒释道思想的共同影响下,宋代的绘画呈现出以工精严谨为主要风格的绘画体系.此外,道家思想促使院体画变体,出现墨花墨禽画派;禅宗思想促生禅画.这些画派,在宋代历史上,并不是简单的前后相继关系,而是在时序上有所重叠,甚至在地位上并峙或对立.通过分析宋代儒释道哲学思想,有助于揭示各画流派的成因.
-
-
-
-
-
周发祥
- 《中国-东盟《黄帝内经》国际学术论坛暨第十七次全国内经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内经》根植于传统文化,有时就必须用传统文化来解读经文,这样才能全面、深刻、准确理解经文,才能体会到内经的博大精深.笔者举了常见的"上"、"下"两字,说明了不注意传统文化,就会理解不全面,甚至错误.对于传统文化的一些专有名词,如"元神",更是必须用传统文化来解读,否则,用一些貌似的词语来套用,其实是风马牛不相及,可见要学好中医,学好中医的古典著作,以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性。若只热衷引用几个时髦词为要务,抛弃根本,甚至以崇洋媚外的心理来学习、研究中医,不仅不能学好中医,甚至只能毁灭中医。
-
-
赵张旸;
章文春
-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学认为人身是一个形气神相统一的整体.练功是形气神三者合而为一的过程,这三者自然和合,人的生命自然而然就能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本文以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为指导,探讨如何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从形、气、神三个方面来调节我们的生活状态.
-
-
赵张旸;
章文春
-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学认为人身是一个形气神相统一的整体.练功是形气神三者合而为一的过程,这三者自然和合,人的生命自然而然就能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本文以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为指导,探讨如何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从形、气、神三个方面来调节我们的生活状态.
-
-
赵张旸;
章文春
-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学认为人身是一个形气神相统一的整体.练功是形气神三者合而为一的过程,这三者自然和合,人的生命自然而然就能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本文以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为指导,探讨如何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从形、气、神三个方面来调节我们的生活状态.
-
-
赵张旸;
章文春
-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学认为人身是一个形气神相统一的整体.练功是形气神三者合而为一的过程,这三者自然和合,人的生命自然而然就能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本文以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为指导,探讨如何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从形、气、神三个方面来调节我们的生活状态.
-
-
-
-
-
-
刘天君
-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中文的气功由两个字组成:气和功."气"大体相当于现代科学所说的能量.在中医的本体论里,气是宇宙最初和基本的存在.这与现代科学的物理学观点很相似,许多物理学家认为,在大爆炸之后的极短瞬间,宇宙是纯能量的存在."功"有多重含义,例如时间、技能、作用.所以,"气功"的字面含义就是气的作用,或者是运用气的技能.气功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代许逊的《净明宗教录》一书,距今大约有1600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