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4807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建筑科学、旅游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03篇、会议论文187篇、专利文献2739篇;相关期刊1562种,包括人与自然、风景名胜、旅游等; 相关会议70种,包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2014年度学术交流会、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4届年会暨白水洋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研讨会等;国家公园的相关文献由4899位作者贡献,包括杨锐、唐芳林、苏杨等。

国家公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03 占比:61.14%

会议论文>

论文:187 占比:2.48%

专利文献>

论文:2739 占比:36.38%

总计:7529篇

国家公园—发文趋势图

国家公园

-研究学者

  • 杨锐
  • 唐芳林
  • 苏杨
  • 孙鸿雁
  • 张玉钧
  • 王梦君
  • 何思源
  • 赵智聪
  • 吴承照
  • 闵庆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韩梦竹; 杨小可; 陈秋华
    • 摘要: 基于武夷山国家公园在后疫情时代的调查数据,采用选择实验法和mixed logit模型,分析游客对国家公园游憩属性的偏好并计算游客的支付意愿.结果发现,在后疫情时代游客对国家公园游憩属性的偏好从高到低分别为:日消毒情况、医务室数量、日限流情况以及门票价格,且消毒水平从多日一消提升到一日一消,游客愿意为其支付68.04元,提升到一日多消,游客愿意为其支付91.31元;医务室每增加1个,游客愿意为其支付24.17元;日限流人数每减少1000人,游客愿意为其支付16.47元.因此,增加公共区域卫生消毒次数及医务室个数,合理控制国家公园日限流人数,能提升游客对游憩地的满意程度.
    • 李锋
    • 摘要: 国家公园“严格保护”要求与原住民权益诉求之间的冲突,是当前国家公园社区治理的普遍困境,国家公园社区共管是实现与社区协调的关键性制度。论文从哲学价值、伦理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等维度,以社区与国家公园价值共享和生命共生为基础,诠释国家公园社区共管的价值蕴涵;以调和国家公园保护与社区利益冲突为任务,从国家公园社区重构视角重新认识国家公园社区体系;以国家公园社区共管中集体认知和行为达成一致为方向,建构国家公园社区共管体系;以国家公园社区共管约束和实现路径为参照,经验总结国家公园社区共管基本模式,并提出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智慧,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社区共管“东方模式”的设想。
    • 蔡华杰
    • 摘要: 全球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是以公有为主体的,我国推进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同样要坚持国家公园的公有属性。国家公园的创建是为了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应具有"全民公益性"。为此,不仅要通过保护生产力的方式为人民有效供给国家公园及其相关生态产品,更要从生产关系的维度,以自然资源公有制为基础的制度设计为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国家公园及其相关生态产品提供根本制度保障。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情形下,要探索国家公园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一方面,在提高土地公有程度上,要以绝对数量意义和实际控制意义的不同方式处置国家公园内的集体土地;另一方面,要发挥党和政府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采取适当的"命令控制型"手段让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社会资本在自然资源公有制下,更好服务于"全民公益性"的基本目标。
    • 鲁冰清
    • 摘要: 我国国家公园体制改革面临人地关系紧密、原住居民生存发展需求强烈的特殊国情,由于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第一”的规范内涵不明,实践中国家公园建设与原住居民的利益诉求存在冲突。依据共生理论,国家公园与原住居民的应然关系是互惠共生,不仅要维持已有的互惠共生关系,还应通过共同的价值追求与公平的利益分配,引导原住居民与国家公园的非互惠共生关系向着互惠共生的理想状态演化。实现国家公园与原住居民共建共享机制的具体进路,首先是建立国家公园立法、政策与习惯规则的协同机制,再通过传统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协调机制、公平与可持续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实现原住居民参与式发展的合作治理机制,促进国家公园与原住居民形成利益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实现共建共享、共生共荣。
    • 李惠梅; 王诗涵; 李荣杰; 任明迅
    • 摘要: 社区参与是实现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社区协调发展的重要途。为了解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中社区参与行为现状,给青海省的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为对象,以社区牧户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认知及参与意愿调研为基础,分析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社区参与的现状及问题。结果表明:1)受环保宣传和藏族生态文化的影响,三江源国家公园社区牧户的生态保护意识较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应该和文化多样性保护并重以体现国家公园完整性保护;2)三江源国家公园社区牧户的参与行为不完全符合理性经济人假设,更多的是受传统生态文化影响下的一种归属感和地方依恋感所致,也体现出社区参与利他性和互助性的特点;3)牧户的社区参与行为与保护意愿并不相匹配,折射出社区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不协调;4)三江源国家公园社区参与度不高,多为象征性参与或假性参与。应该完善社区共管机制,构建政府、市场与全社会的多元化参与路径,实现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 曹希强; 戴立乾; 姬祥; 刘鹏
    • 摘要: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兼跨中、下游的黄河河南段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区位和资源禀赋。以黄河中、下游河南段湿地生态系统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要自然保护地为拟建国家公园范围,对照《国家公园设立规范》中国家公园的国家代表性、生态重要性、管理可行性等3项准入条件以及9项认定指标,探讨了在黄河中下游建立国家公园的可行性,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或建议,以期为今后黄河中下游地区优化生态保护格局、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刘志伟; 胡锐; 吕雪蕾; 罗伟雄
    • 摘要: 为了科学划定国家公园适宜面积,为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笔者系统梳理了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国家公园面积概况及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情况,并基于国土面积、社会经济、生态系统3方面,建议我国国家公园适宜面积的确认指标应从生态系统完整性、生态系统典型性和社会经济可持续性3方面来综合考量;针对不同国家公园,应因地制宜地制定既能保护好生态系统完整性,又能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公园适宜面积。
    • 刘宁
    • 摘要: 资产化管理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必须慎重对待的命题。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国家公园起初是形式上相对独立的两个制度。在价值理念上,资产化管理注重自然资源经济效益的实现,国家公园制度则强调生态价值的保护。在管理手段上,资产化管理与国家公园保护目标也存在偏离。在国家公园中直接适用资产化管理手段,容易陷入传统法制强调自然资源经济价值优先的窠臼,割裂自然资源的整体性关系,不利于实现国家公园“严格保护、整体保护、系统保护”的要求。在构建国家公园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时,应当明确“生态价值优先”的价值理念,围绕国家公园建设总体目标统筹和调适资产化管理手段的设计和运行。
    • 陈朋; 徐清; 方凯
    • 摘要: 基于中英国家公园与乡村振兴发展历程的梳理,结合当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转变,说明国家公园内乡村社区对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以英国经验为重要借鉴来源,探讨英国经验对我国国家公园及乡村发展的启发,进而提出乡村振兴与国家公园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 张玉钧
    • 摘要: 中国生态文明和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正持续推进,应结合自身国情和资源禀赋进行国家公园理念中国化的探索,为中国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提供新思路。在分析国际上国家公园理念的核心内容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部门分散管理时期中国自然保护地存在的问题与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四大优势,对中国国家公园探索的主要方向进行总结,以期为指导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规划决策和区域实践,落实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共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探索国家公园治理的中国化模式提供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