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杭州
  • 出版时间: 2018-11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流动资金、创新知识与人才、高精尖设备、自然资源等都是当今城市发展的宝贵要素.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吸引、控制、占有和转换资源的能力代表着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有利于为城市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并不是鼓励恶性的资源争夺,而是在了解城市优劣势的基础上合理分配有限资源,达到区域共享利益最大化.现有城市竞争力研究中缺乏对功能定位相似的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广州和杭州作为中国两大城市群中的较高层级城市,城市发展对区域乃至国家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文基于AHP层次分析法,以2011年至2017年每两年为一个时间节点,从经济竞争力、社会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四个方面选取共27个因子,对两个城市竞争力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归纳分析,提出两个城市未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摘要: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之间动态关系的研究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二者之间相关关系的理论分析,以深圳市为研究区域,在协整理论的指导下,对深圳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短期内,,长期内,;(2)1996~2014年,深圳市城市化水平呈现“J”型上升趋势,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水平呈现“W”型上升趋势;(3)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之间存在协整关系;(4)在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化通过不同程度的集聚效应与外部成本效应的综合效应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变化.因此,城市化水平可以作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的标志之一,而非唯一标准,并且,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能盲目做出城市土地利用调整,应该走新型城市化发展路径.
  • 摘要:近年来城镇公共服务供给空间结构非均衡发展程度日益明显、空间效应日益强化,本研究以湖北省县域间公共服务空间效应的空间格局识别入手,梳理不同投资规模收益发展阶段县市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县市外生因素及城镇内生因素的特征,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从业人数、二三产业从业人数、人口密度的标准差指标、变异系数指标、变化量标准差指标在2011-2015年期间是湖北省各县市财政支出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具有正向显著性;湖北省当前公共服务资源的不均衡配置,造成公共服务空间集聚及扩散效应更为显著,而这种不均衡性的资源配置方式在当下有利于县市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总体提升的,但这种正向促进作用正在快速减弱,据此判断湖北省正处于公共服务差异导向时期向均衡导向时期的过渡阶段,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正向促进局面正将形成.
  • 摘要:改革开放40年以来,流动人口规模在持续扩大后表现出放缓的态势,而不同城市流动人口的发展趋势不尽相同.长期居留意愿是流动人口研究的重点,既有研究已相当充分,但对居留意愿与流动人口流动特征关联的研究较少.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基于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2011年和2014年、2015年、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分析得到个人层面上教育程度、居留时间、生育子女数、住房属性等始终是影响居留意愿的重要因素;又通过预测5年内市级流动人口,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评价了京津冀地区城市层面上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与实际流动行为的相关性,强化了收入条件、住房条件等客观条件与对城市的喜欢、对城市的关注、对本地的融入等主观因素,在影响流动人口个人居留意愿和最终决定城市流动人口流动行为中的关键作用.本文还结合京津冀城市群流动人口位序规模分布规律的变化和分布特征,提出为合理控制京津流动人口发展和促进京津冀中小城市吸纳流动人口能力持续增强,应当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致力于实现面向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 摘要:国家中心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城市,内生于城镇群并依托城镇群而存在,具有组织某一个完整地域范围内要素集聚和分配的核心功能.其不仅承担着全国性经济、文化、管理中心和交通枢纽等职能,而且在所属区域范围内也发挥着聚集、协同、共享以及示范作用.研究通过多维度分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核心影响因素,构建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定量分析各大国家中心城市的区域发展环境和区域集聚能力,探析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动力机制.继而参照“缪尔达尔-赫希曼”模型对多项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得出国家中心城市最佳集聚度发展曲线,并按照国家中心城市在不同区域中发挥的区域性职能将其划分为综合优势引领型、要素优势带动型以及区域协作发展型三大类型,最后提出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区域竞争力的原则性建议.
  • 摘要:在新旧动能转换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的持续发展逐步聚焦于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的系统性动能转换工程上来.而在空间资本化日趋激烈的经济环境下,产业价值链深深依赖于特定空间,一个城市的演进发展甚至可以理解为不同的发展范式和空间范式交替作用的结果.显然“以产业论产业”的传统研究思路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战略要求,从空间维度探讨产业转型问题,或是研究产业与空间协同耦合问题,是这一时代背景下城乡规划师能够为新旧动能转换所做的智慧贡献.本文围绕“新旧动能转换”这一国家战略和时代课题,从空间规划角度研究产业转型和动能转换问题,旨在建立“现状矛盾梳理——原因剖析——趋势判断——理想模式构建”的研究技术路线,探讨“产业-空间”双向匹配的规划模式,力求构建以空间布局引导支撑城市动能转换的理想路径,以期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寻求充分合理的发展空间提供依据.
  • 摘要:唐山既是资源型重工业城市,又是后发的沿海城市.此类典型地区面临着资源型城市转型与滨海地区开发开放的双重挑战,在动力更替、空间重构的过程中,城市发展的新旧矛盾交错.本文在全面解析唐山发展阶段特征和宏观发展机遇的基础上,从重塑城市发展动力和竞争力、盘活超前开发地区、深化都市区空间结构三方面提出核心规划应对.明确此类地区走利用滨海资源助力城市转型的特色路径,在此过程中,积极利用滨海资源优势构建多元产业体系;并注重与大都市区以及与其他滨海区域的协同;同时需特别注意尊重港产城发展规律,正确识别沿海发展动力,在恰当的时机投放空间资源;并以多中心的都市区格局引领空间重构,统筹城乡发展空间.
  • 摘要:本文从“新时代生态文明”的要求出发,着眼于城镇群的迅速发展,认知城镇群生态文明对于中国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美好人居环境的重要性,反思城镇群发展中影响生态文明构建的主体要素、历史要素及权责要素等,由此认识到协商规划对于解决系列问题的重要性,探究在城镇群规划中全面引入“层级协商、弹性协商、法理协商”等协商手段来保证规划的“认同度、可实施、长效性”,并从“新时代生态文明构建”所需的管控原则、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等方面建立完整的规划协商策略,形成对城镇群“绿水青山”的长效生态管控,进而打造绿色有机城镇群.
  • 摘要:共享经济发展背景下,“众创空间”这一非正式空间逐步发展成为正式与非正式相结合的组织模式,并且有强烈的政策引导性,空间上呈现出集聚化特征.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内多个“众创空间”形成的集聚区为研究对象,从基本特征、组织关系和创新融合机制等方面阐述其众创空间集聚区的模式特征.从规划视角提出众创空间集聚区在功能混合、完善配套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人口、资本和信息在区域间迅速流动和集聚.作为高速交通体系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场在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临空经济逐渐成为拉动区域经济的新引擎.中国目前已有57处临空经济区处于建设状态,但多数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需要在理论研究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快发展.同时,目前学界针对国内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多为定性研究,缺少定量化的综合系统分析.在此背景下,回顾和梳理国内临空经济发展历程对指导国内临空经济区建设实践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工商局企业注册数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数据等多源数据对国内临空经济区发展演进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精准分析和定位临空经济区产业结构变化,以期为中国临空经济区的高品质发展提供借鉴.
  • 摘要: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加强了区域内城市间的影响与交流,与此同时,许多大城市逐渐迈入都市区化发展阶段,对周边区域的影响与日俱增.在这种区域与城市双转型的态势下,“同城化”已成为近十年来的新型城市功能区.与大多数区域与城市理论不同,同城化起源于中国,且实践先于理论.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和本土学术界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未能有效地指导同城化战略实践.本研究总结了国内外同城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对同城化进行概念阐述.然后,通过社会统计数据与卫星影像数据,研究同城化的演化过程特征与空间格局特征.最后,在此基础上挖掘同城化的实际启动“时间点”,并分析空间格局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成果能促进城乡区域结构理论的发展,指导同城化实践的发展和建设.
  • 摘要:都市区作为“后城市”时代城市化发展的主导形态,是参与全球和区域竞争的基本空间单元,其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杭州都市区在区域发展中处于龙头地位,在当前由杭州城市功能外溢主导逐步向都市区协同发展过度的阶段,开展紧邻杭州的中小城镇融杭协同发展策略研究,对于杭州及其周边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在总结杭州都市区发展的现阶段特征和趋势的基础上,以钱杨新城为例,探讨了融杭协同发展思路,提出功能互融、交通一体和产业链接的发展策略,引导都市区协同和理性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中国都市区的协同规划提供参考.
  • 摘要: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19+2”城市群,加快城市群发展,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而中国城市群发展水平与国际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都市圈作为城市群内中心城市协同发展的核心腹地,是城市群发展的重点区域.本研究通过多源数据的获取,包括传统数据和新型流数据,构建三级指标体系,针对全国33个主要都市圈进行发展水平测算和横向对比,最终得出中国都市圈发展的综合评价.研究发现,中国都市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区域的都市圈发展程度差距较大.其中,中国三大发育程度最高的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其内部中心城市的都市圈基本连片发展,联系紧密,成熟度高,发育完善;而中部和西部的都市圈相比之下差距较大,各方面的短板均较为明显.
  • 摘要:城市因资源共享、分工协作而连结在一起.随着中国城镇化发展步入了以城市群位主导的发展时期.城市网络结构分析已经成为分析城市群内部要素流动及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研究方法.文章通过将传统地理学引力模型网络与百度指数新数据所构建的网络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传统引力模型下的网络受距离因素的限制呈现“一轴,六区”的结构,而在百度指数所反映的信息流网络中呈现“双核心”放射结构;根据城市在不同网络中的地位,根据两个网络的占比差,将山东省城市分为经济流优势型城市(青岛、菏泽、日照、威海)、信息流优势城市(济南、潍坊、淄博、泰安)、均衡流城市(济宁、临沂、烟台、东营等9市).
  • 摘要:创意经济更遵循城市和地区各具特色的多重发展轨道,有必要对国际化背景下创意经济的地方化发展路径进行探究.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提出从基础性要素(即经济要素和空间要素)、驱动性要素(即网络要素和组织要素)两个方面入手,建立对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的研究框架.并通过上海市杨浦区创智天地和海上海两个案例的实证分析,提出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建议.从基础性要素出发包括:构建由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孵化企业构成的可持续性企业创新群落,与智力资源保持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激发园区与周边智力资源内创新阶层的创新交流,充分发挥创新服务组织的作用,注重土地利用的混合性以及空间形态的开放性,与城市公共中心、智力资源、大运量交通枢纽等邻近,塑造高品质的公共空间等.从驱动性要素出发包括:各类创新交流活动的组织,地方政府发挥协调组织和引导作用、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提供公共服务设施,园区运营主体的产权持有力和园区品牌策划力对园区发展具有关键影响.
  • 摘要:随着城市区域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同城化成为以区域论城市的新形式,新战略.在中部崛起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宏观背景下,以同城化这种新兴的发展理念来引导中部城镇密集区区域协同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已是势在必行.本文以同城化的空间协同作为切入点,以武鄂黄黄城镇密集区作为案例,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空间发展阶段、产业空间、生态空间、交通空间、跨界空间等维度结合自身发展特征指出武鄂黄黄城镇密集区空间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以问题为导向,从区域开放协作、分阶段空间组织、产业区域集群、生态区域共治、交通多式互联、跨界共建共赢等方面提出契合武鄂黄黄城镇密集区空间协同的应对策略,对中部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城镇密集区同城化发展和空间协同探讨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 摘要:武汉城市圈建设15年来在区域交通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破除行政区划束缚、体制机制创新、城市职能分工、跨界产业协同、区域空间一体化发展方面存在短板.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武汉,在此过程中对周边地区人才、资源的吸纳效应明显,而在技术、产业、信息方面对周边地区溢出效应不足.一方面原因是武汉城市圈内,城市等级结构不尽合理,缺乏中位度城市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则是与上海、广州、深圳相比,武汉自身发展不够,辐射能量不足,需要进一步强化城市规模、经济体量和创新实力.笔者通过梳理国内外区域协调发展进程,对标国内外主要城市密集区协调发展的成功案例,分析武汉城市圈发展当前存在的主要短板和制约因素,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综合数据比较分析,以及核心圈层城市对促进做大做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从而推动武汉城市圈区域协调发展的能级比较,综合考虑国际物流核心枢纽落户鄂州等因素,从赶超标杆,甩开追兵,肩负起“中部崛起”脊梁的历史使命这个角度出发,提出武汉与鄂州同城化发展策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从而带动周边区域整体发展,参与全国乃至全球性竞争.
  • 摘要:工业发展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经济新常态下,以往的工业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并有恶化之势,普遍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瓶颈问题.本文以三门峡市湖滨区为例,首先分析了湖滨区工业发展的现状并从产业类型、企业规模、用地规模、配套设施等方面总结了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后建立了“目标-载体-动力-手段-支撑”的湖滨区工业提质转型的思路框架,最后以湖滨区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从载体建设、动力强化、手段优化和支撑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湖滨区工业提质转型的实现路径,希望对湖滨区工业发展有所引导与借鉴作用.
  • 摘要:文章依据地理学相关理论,结合传统统计数据和新兴互联网开源数据,综合运用城市流和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模型,定量测度了次江淮城市群区域内的空间联系.研究表明次江淮城市群区域整体联系较弱,内部呈以合肥为核心的放射网和沿长江的东西走廊相互叠加的空间联系结构,“芜铜马”可借助融入长三角的发展契机,主动承接东部制造功能转移,推动区域发展.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即城镇化,以下同)得到快速发展,如何准确衡量城市化率的高低,在理论和实际方面有多种方法,不尽一致,各有道理.城市化率究竟多高为好,是不是越高越好,这是没有定论的事情,还是从实际出发为好.城市化与工业化、人类文明既互相促进,也有冲突.中国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严重的深层次问题,存在严峻的挑战.但在现代交通通信技术革命的巨大推动下,特别是在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战略的巨大推动下,存在巨大发展机遇,创新发展的天地十分广阔.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思路整体推进城市化发展建设,改革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着力做好城市的差别化功能规划,着力做好城市的总体分布定位规划,强化基层集镇的特色规划建设和发展,大力推进村落建设。
  • 摘要:本文以呼和浩特市为例,通过人口密度模型、城市辐射力模型等方法研究了西部大城市都市区化发展的特点,包括都市区化整体进程缓慢、人口都市区化滞后于产业都市区化等,并总结了其都市区化面临的生态安全隐患、城乡割裂、结构失衡、治理缺失等问题,从城乡空间治理的角度提出主动构建适合于西部大城市的都市区空间策略.应从空间治理的角度,提前谋划西部大城市都市区空间层面的管控,特别是完善都市区层面的城乡一体化、生态空间管控、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的统筹。本文仅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只是对西部大城市都市区空间研究的冰山一角,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对其他西部大城市的都市区相关研究,进一步创新西部城市都市区空间组织方法。
  • 摘要:科技创新中心是新时期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明确的“四个中心”之一.在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大背景下,北京市各类众创空间蓬勃发展,形成了格局特色的产业集群,并开始对城市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指出,当前北京科技创新发展呈现出政府主导与市场内生并存、郊区拓展与城区聚合并存的特征.并产生了制度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空间组织与发展要求不匹配等多重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呈现,凸显了传统城乡规划的创新空间支撑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科创和孵化的需要.研究指出,未来的科技创新空间建设应当以构建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为重点,以优化增量空间配给和存量空间利用作为抓手,实现空间的保障和政策的支撑.
  • 摘要:中国国土面积辽阔,城镇空间布局呈现东密西疏的不均衡态势,广大的西部内陆边远地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距离遥远,地广人稀,加上地貌山川阻隔,交通瓶颈对城镇发展的制约明显.研究以云南为案例,论述了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以航空网建设为抓手,促进西部地区城镇完善自身功能布局,在新时期加快外向型经济的构建,将自身发展与国家战略相融合,探索航空驱动的“跳跃式”发展模式,在具备发展潜力的边远地区形成“飞地”(Enclave)型的城镇空间增长极,从而适应内陆边远地区分散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是西部内陆地区今后城镇化模式创新的有益尝试.
  • 摘要:新时代以“共享”为特色的五大发展理念将全方位指导城市转型发展,以“供给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等国家战略来加速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对于旅游业为主导的中小城市,探索符合城市发展特征的新旧动能转换模式尤为重要.本文以密山市的实践为案例,在明确将“全域旅游”作为城市转型发展主基调的背景下,探索“战略牵引、产业驱动、空间承载、项目推进”的新时代城市新旧动能转换新模式,即通过整体谋划城市发展战略来对接国家政策红利,引入新经济新技术来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城乡结构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最终以项目为抓手来逐步实现城市“全域旅游”建设,形成从宏观到微观、从模式到实践的城市系统转型方案,旨在为新时期国内旅游主导型城市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模式和案例借鉴.
  • 摘要:日本国土规划起步较早,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先后开展了七次国土规划.通过国土规划缩小了城乡差距,优化了产业布局,实现了不同区域的均衡发展.伴随着国土规划的实施,日本也不断推进着新干线的规划和建设,依托新干线建设将沿线城市有机地串联了起来,在大大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和促进相互流通的同时,更极大地带动了新干线沿线服务行业的发展.日本国土规划对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起着导向作用,这也包括了以新干线为代表的交通系统网,新干线的建设和发展既受到国土规划政策导向的影响,也影响着新一轮国土规划的调整和编制,可以说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文在梳理日本的七次国土规划和新干线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根据国土规划的空间格局导向将国土规划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探讨不同阶段国土规划与新干线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国土规划与新干线建设的作用机制,中国现阶段正如火如茶进行的高速铁路建设,依托高铁形成的铁路网基本覆盖了全国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高铁的建设促进了区域的沟通交流和城镇化的推进和发展。我国空间规划,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实践,对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调配重要战略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重大作用。但目前来说,我国高铁建设和空间规划建设的关系相对不是很紧密,只有将高铁建设与国家国土规划和社会发展实况联系起来,寻求其内部的相互关系,未来才能更良性的发展。基于日本国土规划和新干线建设的经验,在未来的空间规划和高铁建设中,一方面要保持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从而保持空间规划对社会经济的统领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统筹发展;另一方面,要紧扣空间规划推动以高铁线为主的交通网建设。
  • 摘要:城市发展的增长主义目标导向已在时代的洪流中根深蒂固,然而近年来,由于外部环境剧变及城市自身所处阶段的递进,收缩现象已悄然降临.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板块,工业园区也率先面临收缩困境.本文首先对“工业园区收缩”进行界定并分析其内涵,其次构建工业园区收缩测度体系并以X市高新区启动区为实证进行分析,发现其发展状态欠佳、收缩态势明显.最后,在明确工业园区发生收缩这一事实之后,本文对工业园区收缩现象的发生机制从外生制约和内生局限两个方面进行剖析,得出源于外部的城市发展模式转变、生命周期递进等因素以及源于内部的空间增量不足、存量再开发受限等因素,以期为甄别工业园区发展的现实情境、促进工业园区转型再生做出贡献.
  • 摘要:文章以宁国市空间规划为例,通过对中国空间规划体系长期以来多规并存且各行其是的状态、形成空间规划一张蓝图的迫切性的分析,以ARCGIS为平台,进行差异图斑处理的必要性分析,进而提出差异图斑比对处理的前提,分析差异图斑形成原因,探索差异图斑比对处理原则,对市县空间规划中差异图斑处理进行初步探索.
  • 摘要:东北地区是中国最早开始现代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区域之一,亦是中国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却出现了一系列人口、经济问题.文章首先对“马太效应”在城市竞争中的双面作用以及等级划分中“城市金字塔模型”进行解读,再通过与国内其他地区对比,剖析当前东北地区的发展困境,总结出东北由于城市人口、经济体量偏小、地级市划分不合理,导致城市规模聚集效应偏弱、发展后劲不足,并在与全国同类城市竞争中处于明显弱势,最终形成了经济增长迟缓、人口流失加剧的“恶性循环”现象.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综合视角,提出“地级行政区合并”的大胆设想,尝试探索一条以中心城市崛起、补足区域城市梯队,从而带动东北区域整体振兴的新道路.
  • 摘要:区域经济韧性、社会韧性以及两者的关联性研究是探索城市群经济社会协调统一发展的关键方面.经济韧性决定了区域消解危机的适应转变能力,社会韧性是实现区域经济复兴和稳定发展的保障.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内的4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改善的Entropy-Topsis区域发展韧性评估模型,研究2008-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经济韧性及社会韧性能力的演变规律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区域经济韧性呈现以上海为中心向城市群外围圈层递减的态势,社会韧性具有“东高西低,连片发展”的趋势特征.对经济、社会韧性的关联性分析表明:2008-2014年,经济韧性与社会韧性的相关度越来越强,但经济韧性增长的区域联动作用明显高于社会韧性增长.
  • 摘要:在创新发展的整体背景下,一些都市边缘区展现出突出的活力,带来了都市边缘区研究的新命题,以南京江宁为实证案例,探讨其创新发展的内在机制与空间效应.认为都市边缘区具备创新发展的多元禀赋,但由于发展基础薄弱,单纯依赖地区内的市场主体容易陷入低端发展的模式中,而具备冒险、创新、营销等特征的企业型政府起到整合资源、创新发展的关键作用.江宁是一个企业型政府主导下实现创新发展的典型案例.江宁区政府通过建设园区平台、调整行政架构、积极招商引资,推动了地区发展路径、治理模式和要素结构的创新,并形成了创新园区、创新社区、创新节点三类代表性的创新空间.
  • 摘要:在产业梯度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大背景下,武汉城市圈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协同发展是实现提升综合发展实力的关键.在充分认知武汉城市圈产业概况、优势产业和空间布局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产业同构性、集聚度和协同度的测度,得出以下结论:武汉城市圈多数城市的仍主要为第二产业,产业发展水平居中;产业总体构成相似,而制造业同构性较低分工较合理,除武汉外其他城市的第三产业同构性较为严重;制造业分布较为合理,集聚度较低,而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武汉;城市圈内产业协同度虽然逐渐提升,但整体水平仍然有待提升.最后在产业协同背景下,明确提出重点打造五大优势产业和空间集群化、跨界化发展的优化策略.
  • 摘要:航空城作为部分地区和城市依托枢纽机场的战略选择与空间范式,指的是重点发展临空产业,集聚交通、产业、人口、信息等各类要素的空间范畴.本文对国际若干航空城进行研究,总结了其发展目标、空间模式、交通支撑、产业集群、生态运用以及规划引领等方面的发展规律与特征,并进一步从规划角度剖析航空城发展过程的内在动力机制,即全球航空业迅猛发展、产业全球化与速度化竞争、机场腹地城市经济支撑、与国际门户相匹配的人口结构、特大城市多中心发展趋势以及政府主导下的多主体协同等六大方面,以期为国内枢纽机场地区发展提供参考.
  • 摘要:快速城市化造成了许多与绿色空间减少相关的环境影响.关于环境的负面影响在特大城市中尤为突出.在认识到绿色空间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后,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绿色空间管控的相关规划.本文采用遥感影像解译分析与实地调研结合的方法描述1995—2015年武汉都市发展区绿色空间变化的格局特征.通过同心圆和定向的景观分析,得到了绿色空间格局的空间演变.从圈层分析和拓展方向计算了1995—2000年、2000—2005年、2005—2010年和2010—2015年四个时段的变化强度,从而识别武汉都市发展区绿色空间的变化.结果显示,相关管控规划影响了绿色空间的变化过程,但未能实现管控的目标.尽管森林在城市局部得到了有效地恢复,但在城市远郊,大量农田、草地被城市扩张所侵占和破碎,这种状况在管控规划出台后并未得到有效遏制.然后,通过考虑中国中西部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进一步探讨规划管控不力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本文提出了整合自然资源优势的区域整体空间统筹、建立符合地区发展诉求的绿色空间管控体系、突出生态成果共享的城市远郊管理思路的管理对策.
  •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城市群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融入了全球经济网络,优化城市群的产业分工体系成为国家战略需要.本文利用京津冀各城市2015年的产业增加值数据,采用价值区段的分析方法,将京津冀城市群划分为5类城市.揭示出京津冀城市群基本形成以价值区段为特征的城市产业分工体系,但未来河北省内城市的产业分工体系还需进一步明确,避免河北省内回到城市产业同构,恶意竞争的阶段.然后对比《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政府文件,发现《指南》对京津冀的产业分工主要是基于地理邻近的原则,而没有结合现状各城市的价值区段.笔者认为其对邯郸和秦皇岛的产业分工有待探讨,邯郸应该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而秦皇岛应该发展农业.最后综合价值区段的视角和《指南》的设想,提出基于技术合理性和政治合理性的京津冀产业分工建议.
  • 摘要:随着生态文明战略地位的提升,“减量”规划已成为各类空间性规划的共识,土地利用方式由开发为主阶段全面转向开发与保护并重阶段,开发强度被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国土规划纲要列为约束性指标,需要严格落实.本文以长春市空间规划试点中开发强度测算工作为背景,阐述了契合长春实际特点的开发强度测算与传导的思路、方法,分析了基于目标导向测算的开发强度与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预测的开发强度之间的差异,总结了开发强度在国土空间管控中的作用.
  • 摘要:空间结构作为社会经济要素及其组织模式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能直接反映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自身空间结构发展状况以及城市之间经济和社会联系效果.目前武汉城市圈正处在快速发育阶段向成熟阶段的过渡时期,了解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效益特征有助于了解其现状特征,从而提高其空间发展质量.因此,本文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内涵出发,以武汉城市圈内按照县市(区)行政边界划分的39个空间单元为研究对象,采用2009、2014年数据本文,从规模效益、空间形态效益、关联强度效益三个方面对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效益进行评价,得出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呈现城市规模差距较大、首位城市突出;空间形态较为紧凑,但呈现下降趋势;关联强度核心突出,网络程度不高等特点.最后,从谋划核心区域、培育协作空间、打造功能节点三个方面提出提升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效益的策略.
  • 摘要:本文选取中原城市群的3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获取城市间每日长途客运班次和两城市共现网页数量作为交通流和信息流的替代数据,从关联强度和城市节点关系两个方面对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解析.分析发现:①中原城市群同一省份内各城市间形成网络化联系,且城市关联强度层级分明,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格局,即城市间关联强度较大及较小的情况在所有城市间关联强度值中占比较少,大多数城市间关联强度都差异不大,比较均衡,而不同省份的城市间关联强度较低,存在分割现象.②中原城市群以“核心-边缘”模式组织空间布局,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枢纽的格局十分清晰,洛阳、南阳、阜阳、商丘、邯郸、濮阳等城市正逐步形成区域中心城市,推动中原城市群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空间结构转变.
  • 摘要:本研究在“流空间”和“网络城市”理论研究的指导下,结合长三角规划实践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基于企业联系数量的“自下而上”城市腹地范围划分方法,对长三角城市整体网络结构演进和城市腹地等级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自2008至2013年,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企业空间网络联系逐渐加强的背景下,出现了向区域性发展条件占优的城市集聚,并形成了集聚发展轴线区域的特点.城市腹地划分结果显示,随着中心城市减少,城市间的企业空间联系体现出着虹吸效应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中心城市与腹地兼具邻近与非邻近协同发展特征.典型城市腹地对比分析中,总结了长三角现状三种中心城市腹地模式.最后,本文基于分析结果,从上海的城市定位、区域统筹和动态监测三个方面提出相关思考建议.
  • 摘要:运用空间流动数据分析城市网络联系是研究区域空间结构的重要方式,本文介绍了以企业关联网络、通讯关联网络、交通关联网络为基础的不同视角下的城市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不同视角下城市网络联系的国内外文献,整理其中长三角城市联系数据进行比对,利用相关性分析等方式探究企业关联网络和基础设施关联网络的相关度,重点分析以手机信令为代表的实测流在测度长三角城市网络联系中的应用,以及不同基础设视角下城市联系度和腹地范围的比较.结果发现,序位规模法和人流联系产生的城市等级,与企业联系网络等级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苏州和昆山的等级划分,而基于人流联系和基于企业流联系的城市等级划分主要区别在于二三级城市.这些视角的对比为“流动空间”视角下基于城市基础设施的网络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摘要:湾区是国际上城市群发展的更高级形态,共享是湾区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基于共享发展的湾区经济,湾区形成了一组由港口与滨海城镇的城市化区域,并逐渐形成湾区发展模式.旧金山湾区是全球知名的科技湾区,在区域协同治理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首先,形成了区域总部、法定机构、公益组织组成的网络化治理结构;其次,采用区域规划作为治理工具,通过共同价值竖立、科学编制流程与内容、治理绩效评估来发挥规划的作用;最后,通过多种参与形式与技术方法促进公众参与.认为旧金山湾区的发展经验可以总结为:建立拥有明确职责的区域协调机构、重视海岸带等环境要素管理、建立多元参与治理网络.并结合中国的湾区发展提出了若干启示.
  • 摘要:空间规划近年来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发展的重点问题,随着自然资源部的成立,中国空间规划改革也进入了实践关键阶段.研究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经验,总结比较其发展特征并选择适合中国的体系路径成为必要.本文对日本、加拿大两个典型国家的空间规划体系进行了深入详细的研究,认为分别为“网络式”和“单线式”的规划体系结构,并总结了其在上下层级和部门事权划分、法律体系构建、规划协调机构设置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呈现的差异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空间规划现行体系存在的体系庞杂、部门权责不明、法规体系滞后等问题,提出中国空间规划体系优化的方向和建议.
  • 摘要:东莞“市-镇”两级的扁平化管理体制为城市发展带来了充沛的活力,但也带来了各自为战,重复建设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东莞通过产业政策倾斜、重点平台建设等方式逐渐打破这一局面,东莞模式转型经历了三个阶段演化,逐渐由“诸侯经济,各自为政发展”向“以点带面,市级平台建设”以及“次区域统筹一体化”建设演变.强调区位相邻,生态相依,文化相似的镇街一体化发展,以经济区引领行政区,以功能区统筹行政区.在东莞模式演化升级的过程中,东部片区是最早碰到“市-镇-村”三级园区脱节窘境的区域,成为东莞模式的缩影地区和典型地区.通过对东莞东部片区的实证研究,以产城融合为视角,探讨东部“市-镇-村”三级园区发展过程中各自面临的问题与诉求,从体制整合、功能优化、空间统筹三个角度提出探索东莞次区域统筹发展路径.
  • 摘要:《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2016—2030》(简称《规划》)将山东省17地市均纳入城市群的范围内,并提出了新的城市群空间结构——两圈四区(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烟威都市区、东滨都市区、济枣菏泽都市区和临日都市区),城市群正走向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因此对于城市群中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运用经济联系引力模型来计算山东半岛城市群17地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量矩阵,得出城市的经济关联网络;再基于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利用UCINET软件,就经济网络中的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结构洞、凝聚子群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进行了可视化表达,总结出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网络的内部结构特征.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城市群城市联系的结构特征,结合《规划》中提出的新要求,为未来城市群的发展提供参考.
  • 摘要:《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2016—2030》中提出构建“两圈四区”的总体布局,东滨都市区属于“四区”中的一区,因此,研究东滨两市的空间规模结构是都市区规划编制的重要工作,也是都市区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总结了分形理论在城镇体系中应用的三种类型: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研究、城镇体系数量分布研究和城镇体系空间联系度研究,并基于以上三种测算方法对东滨都市区的空间规模结构进行研究.首先对东滨都市区不同年份的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进行了分析,并从城市和乡镇两个级别进行了演化研究;再对都市区城市的数量分布进行了分析,得出都市区以不同城市为中心城市的空间集聚特征;空间联系度进行测算,得出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以上分形分析,得到东滨都市区分形结构的内部特征,并提出了相应发展建议.
  • 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变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交汇的特殊时期,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挑战和机遇,新疆建设兵团如何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各师建市(一师一市,师市合一)的建设发展,从而使兵团城市更好地服务下辖城镇及农牧团场,推动区域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步伐,并进一步发挥兵团作为新疆大发展与社会稳定的“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的三大作用.在兵团各师城市建设不断推进过程中,如何有效将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科学适宜地植入到兵团城市的建设发展之中,使新城的建设真正实现“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产城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态势.本文结合兵团十三师推进拟建红星市的建设发展进程,尝试性地提出拟建红星市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径和规划策略,以利于推动拟建红星市的可持续,并为兵团其他师建市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发展思路.
  • 摘要:随着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而研究城市影响区的分布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共享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以苏沪为研究区域,对场强模型进行改进,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构建城市综合实力指标体系,基于实际路网计算时间成本栅格作为距离指数.使用聚类分析对城市进行分级,通过GIS对江苏省内不同等级的城市影响区进行划分并探究上海对江苏城市影响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一级城市影响区呈现两级分布、二级城市影响区竞争激烈、分布不均;省域范围来看,影响区南北差异明显,整体分布态势契合长三角城镇群规划;上海城市实力较强,对附近城市影响区的影响较大.最后从城市影响区与行政区范围、城市等级和密集度、交通可达性三个角度的关系进行了一步研究.
  • 摘要:随着政策的推动和城市的发展,武汉城市圈在中部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逐渐成为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发展极.本文基于现有的城市群相关研究理论,应用主成分分析、首位律、位序规模律、可达性模型、引力模型等研究模型,从城市综合发展水平、规模结构、可达性、联系度等多个维度对武汉城市圈的整体特征及城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得出武汉城市圈的主要特征包括:基础资源条件优越、城市圈极化特征显著、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进而提出了针对性的城市圈发展提升策略:①充分发挥基础资源优势,②合理引导城市圈极化结构,③促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④以城市群一体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 摘要: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推进,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为引领,共建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城市群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空间载体.基于城市群视角研究创新发展规律和空间机制,对更好地规划和引导创新资源的空间配置与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长三角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城市内部和跨区域两个维度总结了创新资源集聚和扩散的路径模式,并为G60 上海松江科创小镇的规划实践提出了定位思考和策略建议.
  • 摘要:城市韧性,即一个地区能够消化吸收干扰、保持主要特征并利用机遇转化的能力,是判断该地区的规划是否可持续的关键方面.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城市群规划需立足于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基础,最小的资源投入与环境代价获得最大化的效益产出可以视为城市群具备高韧性水平.研究以长江上游城市群为例,创新性的构建基于投入产出效率视角的韧性评估框架,运用对抗型交叉效率DEA 模型与Malmquist 指数方法研究长江上游城市群的韧性水平与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技术效率是制约城市群韧性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在2006-2016年间,城市群韧性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周期波动与动态互补的特征,目前多数城市韧性处于周期内的提升阶段;长江上游的城市韧性可以归纳为稳定延展型、波动多变型和趋利改善型的变化模式.基于此提出长江上游城市群的空间结构调整、市场配置优化、技术效率提升等规划策略.
  • 摘要:基于流空间的城市网络研究近年来逐渐成为城市与区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铁路客运班次数据,综合运用可达性分析、社会网络分析、GIS空间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城市间的空间联系格局及网络结构特征.研究表明①从空间形态上看,该网络大致形成以武汉和长沙为核心的“两横一纵”结构,纵向客流带的轴带作用尤为显著.②从整体联系上看,呈现出地区内单中心放射联系和跨地区联系交织发展的特征,整体网络密度不高,环鄱阳湖城市群与其他城市的联系亟待加强③从节点可达性上看,可达性水平呈现出以武汉“1+8”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圈为核心,向外围逐渐递减的核心—边缘分布特征④从节点中心性上看,两极分化显著,各地区的行政中心在铁路资源上仍具有很强的集聚作用⑤从局部联系上看,形成了沿交通廊道分布的城市子群,行政区的划分仍对子群划分产生了较大影响.地理位置及铁路干线分布对城市群空间联系及网络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未来铁路网络建设及城市体系发展应加强核心区域与相对边缘区域的联系,加强不同廊道及子群之间的联络,提高城市群的整体发展水平.
  • 摘要: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珠三角在一体化的广度与深度上进一步加深,城际之间的协同发展、合作发展是未来珠三角各个城市面临的重要议题.本文分析了中山市南部地区在扁平化机制下的发展共性问题,以及中珠两市协同发展的趋势与特征,并提出了建设组团中心破解扁平化劣势的对策,明确了“总、控”协调规划编制对策和重大问题协商制度建议,对中珠两市的健康发展都具有较大意义.
  • 摘要:港口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物流节点及贸易载体,在促进国家战略落实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长江沿线临港地区凭借其优势地位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引导产业升级的重点地区,其受重视的程度与日俱增.本文以蕲春临港经济区为例,基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的背景,分析蕲春临港区在鄂东沿江地区的现状特征和发展条件,在共享发展的理念下,提出蕲春临港经济区在生态安全、区域协作、功能结构、综合交通、实施机制等方面的发展策略,探索了长江经济带鄂东沿江地区的规划发展思路,以期为同级同类地区的规划编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由单一资源经济转向多元城市经济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普遍趋势,但并非所有向多元城市经济转型的城市都能取得成功,纵观国内外案例,也存在不少失败的实践.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与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区域边缘化特征与人才短缺问题、高度依赖资源特征与面临资源枯竭问题、城市功能现代化与产业空间布局问题;总结和借鉴了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实践的经验教训,转型成功的经验包括及早谋划与全面规划、重视科技研发与教育培训的作用、培育新经济增长点、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创业氛围,也总结了转型失败的教训,提出产业发展应走特色竞争、精致专业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并以山西晋城为例,提出了产业发展路径和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方式,为我国其他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借鉴.
  • 摘要:关联产业的发展状况通过知识溢出、衍生和多元化发展来影响特定行业企业的区位选择.政策与制度通过与地方产业共同演化、提供一些刺激性措施对企业区位选择施加影响.本文通过手机制造业发展现状、发展历程和空间格局来分析实证研究的背景.在实证分析中,通过对申请入网许可证企业名录的整理得到各个地级市手机制造业企业数量作为因变量,以关联产业发展水平、政策支持等变量作为自变量,运用零膨胀负二项模型进行回归.模型结果说明关联产业对于手机制造业的区位分布有显著的影响;许多手机制造企业在进入手机生产行业前从事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制造等关联行业,一些企业在生产手机后进行多样化发展,扩展了产品类别.政策支持对于手机制造企业区位选择有一定的影响,地方政府的支持和优惠政策可以促进手机制造业的兴起和发展.
  • 摘要:2017年7月24日,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城市群和机场群崛起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显著特征,而城市群和机场群联动发展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根据联合国预测,未来世界各地的超级大都市将逐渐发展成更大的超级城市群,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75%,最大的40个城市群将参与全球66%的经济活动和85%的技术革新.机场群将与城市群相伴相生.不同功能,不同规模,不同区域的机场群将支撑城市群融入全球经济及产业分工中去,成为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通道;而城市群内部人口集聚度、功能、产业及分工等方面的不同,又会对机场群的布局产生重大影响.作为我国范围最大、人口密度最高、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城市群,研究其与机场群的关系应是极具价值和意义的.而世界上在范围、人口等方面与长三角城市群最为海岸城市群.因此,本文将结合美国东海岸城市群的案例研究,分析城市群和机场群的相互关系,对长三角接近的就是美国东机场群的布局提出优化建议.
  • 摘要:加拿大的区位特征与人口现状对加拿大的经济产业发展提出要求,发挥与美国的邻近的地理优势与化解劳动力资源不足的经济弱势是加拿大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加拿大产业园区规划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加拿大产业园区发展历程的梳理,认为在产业园区发展上,以开发公司为主导的市场化运营与以产业集群为理念的特色化引导是加拿大产业园区发展的两大主要特征,同时在政策发展上,重视对特定行业与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注重对人才的培训与高级技术人才的储备是其确保企业生命力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卡纳塔研究园为例,认为卡纳塔研究园所在的渥太华地区的区域创新与人才战略是产业发展的环境支撑,“就业——居住”平衡的土地使用与分配思路是产业发展的空间支撑.
  • 摘要:随着城市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以单个城市为核心的策略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的需要,区域内的不同的城市需要相互合作才能取得长足发展.而城市区域主义正在成为连接城市和区域层面增长和发展的关键角色,并被视为协调区域内部矛盾的实用途径.首先,本文解释了城市-区域主义定义以及目前存在的不同学术观点,但这些争论共通点都是试图从政治和经济的两点阐释城市-区域主义的含义.由于珠三角有用在中国较高的城市化率,并在早期开始制定和起草区域规划,选择珠江三角洲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同时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分析其发展的驱动和阻碍.最后,通过讨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区域政策和治理工具,对珠三角城市群产生了相关的积极和负面作用,为未来的区域发展策略提供参考的依据.
  • 摘要:流动空间是理解高铁影响下区域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视角.本文以4237份沪宁高铁沿线居民高铁出行问卷数据为数据基础,以流动空间理论为研究视角,分析沪宁高铁沿线居民流动的空间分布特征,以理解基于高铁流动目的的城市联系关系及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表明:1.商务联系及社会亲缘联系是沪宁沿线区域联系的两个主要动力,高铁促进各类跨城活动的产生,让沿线居民基本功能性活动得以在多城际尺度进行交互;2.基于高铁乘客流动的沪宁沿线城市群呈现明显的职能分级,总体层级与沿线城市的行政等级及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但个别城市因其特有的资源禀赋或产业结构,也可突破行政及经济等级从而在某项区域职能上有特殊的优势.
  • 摘要:沈阳经济区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城市群,城镇集聚密集,产业基础雄厚,对引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共享发展理念,以沈阳经济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区域共享发展的现状模式与存在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区域共享发展策略,引导区域一体化发展.本文认为实现区域共享发展,需加强区域合作,建立区域协调机制,整合资源优势,实现功能互补和错位发展,未来,需在统筹空间格局、完善产业分工协调机制、共建共享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共保共治生态环境系统、共同完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等方面着力推进区域共享发展.
  • 摘要:通过对城镇体系规划的研究综述发现,传统的“三结构一网络”的城镇体系规划存在着重城镇内部、轻区域联系,重等级规模、轻功能强弱,重点轻面、重城轻乡等一系列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在传统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之上,本文将流动空间理论引入城镇体系规划之中,提出了构建“三级三网”的城镇体系规划创新思路.其中,三级是指“区域—全域—功能区”的三级体系,在区域层面提出解决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流”要素分布问题的思路.在全域层面依托网络、交通等设施将各种“流”要素引入全域发展空间,解决产业,功能布局等问题.在功能区层面合理布局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以及配套生活服务设施,并围绕节点枢纽地区布局主题功能区,引导用地功能混合与城乡精明增长.“三网”是指“生产—生活—生态”的三大网络,在卡斯提提出的流动空间三个层次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流动通道、枢纽节点和功能性空间三个层次,并提出不同层次所依托的实体空间和设施,以此优化生产、生活、生态格局.
  • 摘要: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均越来越重视空港经济区的发展,并且大力推动临空型总部商务区建设.但总的来说,国内临空总部商务区还缺乏一个成熟的发展路径或模式.本文分析了临空总部商务区的特征概念,认为其发展逻辑体现了机场周边地区“控制”和“开发”两方面力量的博弈,规划应重点考虑机场的限制和推动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并以广州空港总部经济区为例,在总体规划导向、产业功能选择、土地利用、综合交通、城市设计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策略探索,以期为其他临空总部商务区规划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 摘要:在东京都市圈的发展过程中,轨道交通对其发展具有强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其中利用轨道交通促进新城建设发展的代表有多摩新城、千叶新城、筑波科学城等.本文以多摩新城、千叶新城为对象,从新城与轨道交通建设的主体及时序、轨道交通与新城土地开发的模式及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而对武汉都市圈的轨道交通及新城建设提出建议.
  • 摘要:随着空间治理的兴起,跨界区域协同将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传统城市规划类型不同,跨界协同规划不单单是基于技术逻辑提出的理想方案,更是不同立场与诉求的治理相关方利益博弈与相互妥协的结果,在规划内容和规划方法等方面均需要一定探索和创新.基于文献研究和规划实践发现,不同跨界地区需要明确差异化规划策略,厘清适应协同目标的协同重点内容,明确适应空间尺度的区域治理对策.同时,支撑利益博弈和跨界治理运作的体制机制是协同规划实施的保障,要找准利益博弈和利益交换的突破口,通过博弈获得对方核心利益让渡是获得双赢的前提.最后以上海与南通跨行政区域东平-海永-启隆城镇圈协同规划为例,说明跨界协同规划需要技术逻辑与利益博弈“两条腿走路”.
  • 摘要: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本质上是以空间用地绩效提升为导向的城市功能在区域空间内的重新布局,在城市非核心功能挤压核心功能时做出取舍.不同城市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下,非核心功能有所差异,一个城市的非核心功能清单并非适用于另外一个城市.本文旨在剖析城市非核心功能发展规律与特征,研判非核心功能类型,并提出非核心功能的疏解路径,包括空间去向、疏解手段及疏解时序等方面内容.最后针对非核心功能退出后的存量空间提出优化策略,一刀切的“退非进居”不可取,而是需要创新植入、民生增补、品质提升,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 摘要:沿海港口城市面临着船舶大型化、港口深水化、运营集团化等宏观市场的变化,为共享有限的市场和资源,全球性港口联合周边区域性港口逐渐通过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优化港航发展格局.港口功能和服务范围与港口城市的产业结构、区域功能息息相关,港航服务成为区域协调的重要抓手.沿海新兴的港口城市需要通过科学预测港口在区域港口群中的位置和分工,谋求错位发展、系统发展的新局面.港口功能的进一步确定也为港口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直接依据.通过对浙江台州头门港的研究表明,在区域港口群结构逐渐明晰的背景下,新兴港口城市规划应从以下四个层面拓展规划策略:①对接区域主要港口,融入区域港航服务体系;②探索港航物流机会空间,拓展腹地新思路;③立足临港产业基础,推动港口发展;④依托港口服务能力预留弹性发展空间.
  • 摘要:同城发展是区域一体化的阶段性产物,同城化空间发展模式的有关研究当中均强调同城化“中间地带”或“交界地带”的重要性,但理论研究上缺乏从同城化“中间地带”的视角阐述其发展策略.为此,本文通过以厦漳同城化中间地带——漳州角美城区为例,探讨如何自下而上对接两大毗邻城市,自身空间发展策略如何更加融入区域发展格局当中.结合角美城区的发展阶段设立“产城融合”、“承厦启漳”等发展目标,从而得出廊道衔接、共筑新城、园区重组及产城互促等空间发展策略.
  • 摘要:自1990 年代以来行政区划调整成为我国社会各界人士高度关注的议题.行政区划调整变动对于城市群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无论是从国家战略层面还是从广东自身发展来看,珠三角城市群的持续快速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各类型行政区划调整,分析了其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利弊影响,提出未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地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应推动区域治理与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市规模体系、加强行政区划体制改革与空间治理等策略建议.
  • 摘要:本论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对商州区整体城市进行微气候分析,针对风环境要素进行归纳总结,结合相应的风环境舒适度评价方法,得出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城市风环境优化设计目标.二是从城市区域、中心建成区、典型街区三个尺度,运用CFD 模拟软件对商州区城市风环境现状进行模拟计算,结合空间现状分析,归纳不同尺度的城市风环境问题.三是根据数值模拟结果,针对不同尺度的城市风环境问题,提出基于风环境的城市用地开发强度、城市氧源地、城市风廊的空间优化策略,以及街区空间肌理、开放空间布局、街区开发强度的城市设计策略.
  • 摘要:共享经济作为一种创新经济模式正在重塑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同时改变着我们的空间需求.本文结合科技的迭代更新与消费观念的改变,认为共享经济将向空间、设施、服务、技能等多维度、深层次发展,并呈现出文娱化的共享消费趋势.据此,从重塑城市交通、空间功能共享等方面分析上述共享经济发展趋势对城市空间的影响.现阶段,城市空间规划仍存在就规划论规划、就过去论未来等问题,虽然很多规划编制中已将新技术作为重要手段与科学支撑,但缺少对共享经济趋势的分析研究.因此,笔者认为空间规划中应强化对共享经济趋势的分析,区分确定性趋势与不确定性趋势.并针对共享经济新趋势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从交通功能需求、空间资源利用、规划弹性设计等方面提出规划应对措施.
  • 摘要:教育作为人对于城市的六大需求之一,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很多城市给予教育的重视远远不够,使得本应由政府来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得不借助民间资本来完善,教育不仅会对青少年未来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还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这一地区的城镇化.本文以曹县的教育设施资料(小学、初中和高中)为基础,结合曹县现阶段正在施行的教育政策,分析出教育服务会对城镇化的速度,质量等方面产生影响.同时就曹县城镇化现阶段的问题,在教育方面提出改进措施来促进全县城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
  • 摘要:西南省际边界地区往往地形复杂,发展滞后,协调难度大.省际中心城市受制于行政区划问题,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其经济带动与区域辐射作用.本文以重庆市万州区发展为例,研究典型省际中心城市面临的问题困境,探索相应的发展路径.主要路径包括:一是要突破政策瓶颈,扭转缺乏省际层面重视、政策投放弱的困境,在国家视野中寻求战略定位,从而争取机会;二是要突破交通瓶颈,加强省际交通建设,实现省际中心城市与不同方向之间的协同发展;三是要突破地形瓶颈,通过与周边城市协作共建,扭转城市用地紧缺困境,整合区域资源,释放发展动力.
  • 摘要: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城市群、都市圈等由核心城市带动周围地区协同发展的模式成为城市空间发展的新趋势.城市群协同发展不是借助各级城市空间相邻而将其“捆绑”发展,而是依赖于城市群内功能互补、经济流多向互通而达到高效蓬勃发展.本研究在国务院正式批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关中平原城市群上升为我国第八个国家级城市群的背景条件下进行,以区域辐射扩散的关中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时空距离构建了核心层-紧密层-开放层的研究层次,运用网络企业数据从城市群总联系度、核心城市辐射联系与各级城市交互联系三个维度分别对城市群的关联网络特征以及不同层级城市的相互关联作用进行解析,得到了关中城市群关联网络具有联系显著的层级递进特征,不同类别企业关联网络层级关联各异以及关联网络中存在辐射和局部等多层关联的结论,以期对今后关中城市群的网络优化和协同发展有所启发.
  • 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也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区域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对于长三角来说,如何寻找新的战略机遇促进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深化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国际国内多个城市群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创新协同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级城市群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新的突破口,且城市群已经有了“科创型城市群、综合型城市群和产业型城市群”不同类型的分化.本文认为世界级科创型城市群将是促进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的战略方向,并对促进长三角建设全国首位世界级科创型城市群进行了初步探索.
  • 摘要:本文从城镇化修正的视角,基于全国第二次与第三次经济普查的主要数据,同时采用职住比法和就业-居住偏离指数法分析了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31 个)的职住匹配特征.发现各省级行政区并没有达到就业与居住的高度匹配,反而呈现出了较大的区域差异性,匹配程度与城镇化水平相对应,东部地区的就业功能强,而中西部地区的居住功能强,直辖市的就业功能强,而自治区的居住功能强.但是根据2013 年与2008 年的数据对比,多数省、市、自治区的职住匹配情况与城镇化率同步变化,且存在着就业与居住匹配的趋势.探究其原因,是区域一体化与交通的发展导致了通勤者的职住区域化,非农就业与城镇人口密度的变化影响着职住匹配状态的变化,此外,不同省级行政区间的经济与产业的差异是其职住匹配特征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本文在改善就业、改善居住和减少区域差异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当前我国县级城市已成为容纳新增城镇人口的重要空间载体,空间形态作为城市化空间发展演变特征与机制的物化体现,亦呈现出新特征.从省级层面把握县级城市城区空间形态特征与影响因素,对于分类指导县级城市规划建设与解决省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湖南省87 个县级城市,基于遥感影像图等数据进行城区空间形态提取与分类,并从多视角进行空间形态特征研究,发现:(1)区域分布方面带型城市主要分布于大湘西、放射型城市主要分布于湘南;(2)地形地貌方面带型城市匹配河谷型地貌、组团型城市匹配平原型地貌;(3)用地规模方面呈现由带型→组团型与放射型→集中型的增长趋势;(4)人地关系方面组团型城市人地关系与用地结构双协调程度高.综合以上特征进行城区空间形态影响因素分析,发现:(1)地形地貌条件是城区形态原型的决定因素;(2)城镇化发展是城区形态演变的根本动力.本文研究结论可为湖南省推进分类指导县级城市城区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
  • 摘要:苏州是长三角典型的现代化城市,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空间拓展迅速,表现出较强的发展主体引领和干预的特点,以及由于主体差异性而呈现出路径不一的特点.基于主体能动视角,本文通过梳理苏州城镇化发展历程,结合行政区划调整和城市规划编制对苏州区、镇、村三层面空间演进展开图景分析,并根据城镇化三阶段各主体能动特征和空间演化规律,归纳出主体互动关系和能动路径,以期为苏州城镇化研究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
  • 摘要:城市群是城市区域发展演变的主要趋势,城市群空间的合理性将影响整个城市群效率的发挥.本文运用城市流模型与GIS 的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中原城市群2008—2017 年间城市流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城市群发展的相关因素,并从功能联系和空间联系两个方面研究城市群时空演变的特征,结果表明①城市群中各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总体集聚和辐射能力较弱,各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差异很大,区域发展不平衡;②城市群空间结构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圈层空间格局;③城市流强度结构表现为城市的经济实力与城市流倾向度关系尚不一致;④城市群已经从依赖于第二产业发展向低水平的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增强城市群中城市流强度的相关对策.
  • 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快递业已成为中国市场中拥有广泛关注和广阔前景的新兴物流产业之一.本文以南京市顺丰速递与EMS 网点为例,借助于“空间集聚性”的探究来勾勒快递企业的网点布局特征,以点带面地揭示两类经营体制之下快递企业网点的布局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 摘要:本文以贵州省为例,以省域视角为切入点,探讨全省发展战略对城乡发展方式的影响.研究认为工业化战略一方面并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反而使得经济质弱的县级单元过度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城乡关系的和谐发展.与此同时,从全省流动人口在城镇体系上的分布来看,县镇单元的作用不断提升,其对促进城乡共荣的重要性不断凸显.随后本文通过湄潭县的创新发展路径的研究,揭示县域城乡关系发展的新的可能性,为全省政策的制定和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示范.最后本文从省域政策分层施行、县域发展的社会民生导向、政府职能转型及健康的城乡关系等层面提出未来城乡发展方式转型的路径及策略.
  • 摘要:以珠三角9 个城市47 个县(市、区)为基本空间单元,研究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产业集群空间模式.主要采用的是空间分布测度(平均中心、标准距离等)和空间分布模式测度(Moran's I)等空间统计方法.结果表明,从产业集群空间模式来看,珠三角已经初步呈现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产业集群向多中心的全球城市(广州和深圳)集中和集聚,同时,东莞和佛山与全球城市具有较强关联性、是重要的腹地空间,产业空间也有向郊区扩张的趋势.
  • 摘要:作为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的热点,高铁成为国家进行区域发展调控的重要手段及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空间转型的重要推手.本文围绕昆明呈贡区,在深入挖掘呈贡新区空间发展的问题瓶颈与内在机制的基础上,结合高铁相关研究理论和国际经验综合分析高铁建设对呈贡空间发展的影响,并从规划定位、生态保育、布局结构、产业升级、街区开放、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科学合理的空间优化策略和规划落实,为同类规划提供经验参考.
  • 摘要:本文从数理统计和空间实证两个方面对武汉城市圈的地缘经济关系特征和变动趋势进行研究,并结合具体的统计和实证类目,进行动因解读和趋势分析.宏观层面,利用年鉴等统计数据,进行了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和变动趋势分析,采用欧式距离法、Gini 系数、变异系数法,对地缘经济关系类型和变化趋势及阶段进行分析;产业关联的空间实证层面,主要针对制造业进行空间实证,采用SP 指数法、空间图示法、位次排序法等,对资源型/高/中/低技术产业的行业集聚度、空间分布演变、分行业地区专业化程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整体地缘经济关系呈现互补性较强的特征,个别城市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不同的城市,应根据地缘经济关系类型和产业优势条件,采用不同的一体化策略,以促进城市圈健康、协调发展.研究方法在基于传统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方法,将地缘经济关系的解读深入到具体行业和空间层面,有助于更加精确地对一体化地区的产业经济协作规划提出建议.
  • 摘要:我国区域协同正走向实质性发展的新阶段,上海大都市圈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区域,其协同构建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战略意义.基于国内外大都市圈规划的案例借鉴,分析纽约都市圈、旧金山都市圈、日本首都都市圈、京津冀地区、南京都市圈在区域规划范围、组织架构、技术思路、协同重点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出都市圈规划范围近期相对稳定、未来弹性调整,组织机构注重共同参与、权威有效,协同重点强调跨界对接、区域合作,技术路径基于共同战略目标、落实行动框架的结论.结合上海大都市圈的协同需求,进而设想上海大都市圈区域协同规划应当在定位作用层面注重战略引领、空间统筹、操作实施,在范围层次区分战略研究、规划落实、节点关注,在技术路径上体现目标愿景、行动计划、责任事权,在机制体制上明确组织机构、支撑智库、实施保障,为上海大都市圈区域协同实践提供建设性意见.
  • 摘要: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新常态”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要求,贫困县域地区在长期的传统发展模式下,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转变发展方式,谋求县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困扰这类地区的重大问题.“经济新常态”究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紧箍咒,还是探索出路的新契机?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河北省饶阳县和云南省寻甸县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及座谈会的形式,对比分析两地在发展路径上的不同尝试,结合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布局理论,探索出县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新模式,总结为:绿色资源再发挥模式;电子商务下的现代农业模式;三产联动模式;区域配套协作模式.四种模式各有特点,为县域经济实现低碳、集约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模式借鉴.
  • 摘要: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重点关注降低产业的资源依赖度,寻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目前城市发展的常见问题.本文以黄石市为例,结合产业现状,从区域协同视角分析产业转型的可行性出路,并对产业空间布局进行优化,提出合理的空间布局方案与发展策略,试图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提供实践案例,推动可持续社会经济发展.黄石应顺应武鄂黄地区产业空间规律,构建鄂东科创走廊,承接武汉的部分高端制造产业,发挥自身产业优势,综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特色生产制造,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水平.结合市域区县特色,制定科学合理的职能分工,促进市域统筹发展.
  • 摘要: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相关研究和讨论在进入21 世纪后出现了爆炸式增长.然而,现阶段我国区域发展差异仍普遍存在于各层面.本研究采用泰尔指数(Theil)分析近十年浙江省各市之间不均衡发展的布局和演进,发现浙江省区域发展差异在波动中稍有扩大.采用泰尔指数分解法探究浙江省四大板块内部及相互间发展差异的结果表明浙江省区域发展不均衡是浙北板块城市内部及四个板块间的不均衡造成的.考虑到杭州市将举办2022 年杭州亚运会,而这一体育盛会将会显著影响地区发展,研究通过探究2010 年广州亚运会为广东省协调发展产生的作用,预测未来浙江省区域协调发展的走向并且基于广东经验提出借助亚运会推动浙江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议.
  • 摘要:星级酒店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而且是影响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研究其空间发展和特征是探索当地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课题.随着城市旅游业的繁荣兴盛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星级酒店的等级结构、空间分布以及影响因素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在山东省旅游政务网上采集了山东省2007 与2016 年星级酒店名录,然后运用洛伦兹曲线、标准差椭圆、核密度(Kernel)和局域Getis-Ord G*指数法等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山东省星级酒店的空间发展格局,以期为优化山东省星级酒店在区域内部空间的合理配置和旅游规划提供如下参考:①充分发挥地方优势,高品质的配套设施要与环境相适应;②打破山东省星级酒店集聚中心分布的不均衡,使其更均衡发展;③合理规划,优化结构.
  • 摘要:以我国近五年内三批自贸区的设立为背景,对比分析我国沿海型自贸区与内陆型自贸区在发展意义、辐射范围、产业重点的差异,明确我国内陆型自贸区具有辐射引领区域、发展与地方自身特色及区域特色相关产业和带动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使命.通过泸州自贸区的实证研究,提出泸州自贸区的产业发展将形成“4+2”产业体系,重点聚焦物流商贸、健康医疗、文化教育、特色金融四大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现代加工贸易两大先进制造业,并将促进泸州形成区域性的国际物资集散中心、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示范高地、长江上游文化旅游集散中心、区域人才培养高地、川黔滇渝结合部区域医疗中心和区域性的特色金融服务中心,最终促进区域地位提升、带动周边地区经济产业发展和城市经济腾飞.
  • 摘要: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达,在全球范围内都举足轻重,作为中国的“南方门户”,在区域研究中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本文通过MODIS 遥感影像、夜间灯光数据、统计年鉴数据、百度指数等公开数据,对建成区用地、常住人口、信息联系、经济互动等城市要素综合分析珠三角城市群网络体系,最后确定“1(广佛都市区)+2(深圳、东莞)+N”的城市网络.为了协同促进区域的共生发展,针对广佛(肇)经济圈、珠江三角洲、大珠江三角洲区、泛珠江三角洲提出“建设、升级、融入、协同”四大发展对策.
  • 摘要: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30 个地级市间的公路、铁路客运与百度指数数据,运用Arcgis 可视化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特征与合作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处于城市群发育的初级阶段,集聚效应大于扩散效应;网络结构特征整体上以为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以京广线为发展轴,在一定范围类越靠近中心其交通信息通达性越好,超出一定范围,开始出现区域次中心雏形;跨省地级市交往不密切,资源要素未得到充分流动.这与城市综合发展实力及基础设施以及行政壁垒有关.针对问题,提出未来打破行政壁垒,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推动区域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的建议.
  • 摘要:我国目前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阶段,要依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以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其中,中等城市肩负着协调大城市和小城市、小城镇发展的重任,中等城市的城镇化发展现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典型的中等城市——山东省潍坊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城市的城镇化发展阶段、城镇化发展水平、城镇等级结构、中心城区首位度和城市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研判.研究发现,潍坊市目前正处于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期,其主导产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此外,潍坊存在城镇等级结构划分不合理,各市县城镇化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中心城区首位度偏低,辐射带动力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重新划分城镇等级结构,实行差异化的城镇发展策略;做强中心城区,提升区域服务职能;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等规划应对.
  • 摘要:“十三五”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机遇,并且雄安新区的横空出世,为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紧密围绕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打造国际一流的航空枢纽,建设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本文运用熵权原理、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度模型对京津冀主要机场的通航城市进行城市群发展和机场群发展协调程度评价分析.相关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指数和机场群发展指数存在一定差异,尚未达到同步阶段;城市群和机场群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但除北京、天津外,大部分城市尚处于失调或濒临失调阶段,空间发展、经济产业发展、航空枢纽建设尚未达到协同发展.因此,需要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打造区域航空枢纽等方面促进京津冀城市群和机场群的协调发展.
  • 摘要: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向自由贸易发展道路上的一项重大探索,近年来我国综合保税区的建设有着从沿海城市向内陆城市迁移的态势.本文基于ArcGIS 平台,通过构建“发展重心-交通通达度”关联模型,耦合影响综合保税区选址的产业条件、区位交通、优惠政策和功能协调度四个主要因素,综合评定湖北省襄阳市五个城市片区选址综合保税区的潜力值.该方法打破了传统定性决策主观臆断性的缺点,从规划、地理学的角度构建定量、科学的选址方法,为我国内陆型城市综保区、保税区的选址提供一定的参考.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数量和规模都有了明显提升.与此同时,我国中小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区域内经济发展与人口集聚的重要极核.我国高速低质城镇化运动中,中小城市空间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市场主导特征,新城选址建设与原有旧城往往缺乏整体性的思考,从而导致城区空间布局碎片化、空间低效化等一系列问题.以典型中小城市乳山为例,从对空间定义的思考出发,推演城市空间定义与城市空间分析的主要视角,得出乳山市空间发展具有阶段性、圈层性、断裂性、低效性与分异性五个主要特征,且影响乳山市空间发展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自然环境引导,外部动力不足,内生动力单一三个主要因素,最后对乳山近期空间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 摘要:我国胡焕庸线以西的人口稀疏地区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化特点与东部先发地区有着较大的差异,在城镇化发展上无法复制先发地区的发展路径,对这一地区应采取何种城镇化路径以提升发展质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胡焕庸线以西六省区城镇化发展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并总结了人口稀疏地区城镇发展特征,并基于我国人口稀疏地区城镇化发展基础的共性特征,提出新时期人口稀疏地区新型城镇化路径,包括“转型开放、文旅互促,点轴集聚、因地制宜,城乡一体、高效特色”三个方面,同时提出推进这一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三个重点,一是推进以省会为核心的城市群发展,二是强化地市级中心城市和发展条件较好的县市的作用、带动地区发展,三是加大公共资源配置向小城镇倾斜,加强基础服务的覆盖.
  • 摘要:空间结构合理性对城市群效益发挥有着直接影响.在已有研究上,主要从网络联系、城市职能等单一视角对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剖析,而城市群空间结构其内涵应包括内部各城市发展状况、职能状况以及彼此之间联系程度.因此,本文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实证对象,结合统计数据及网络开源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等方法从城市职能、网络联系两个方面综合展开其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并将本文分析结果与该城市群规划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差异点,以期为环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 摘要:大都市经济活动空间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外在表现,从一定程度上衡量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活力.研究利用ArcGIS 对各类经济活动空间的聚集程度进行“量化”与“可视化”.研究表明:(1)以“钟楼”为核心的单一经济空间结构向“多中心、多组团、复合功能”的空间结构演化;(2)商务办公空间总体呈现出“多中心、专业化、集群化”的分布特征;零售业空间呈现出“小商品中心化、大宗商品边缘化”的分布特征;银行业空间呈现出“三大主核心、局部网络化”的分布特征;旅馆业空间呈现出在大都市中心区“网络化”、边缘区“极核化”的分布特征.
  • 摘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城市产业升级的载体,近年来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行,但由于缺乏对其布局规律的深入分析,目前其空间布局普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本文以影响服务业集聚区空间布局的因素为切入点,对不同类型集聚区分别构建空间优势区识别模型.同时,针对最优区域进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校核,确保其符合城市空间格局.本文提出的多因素模型构建和校核的思路与方法,旨在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布局提供借鉴和参考.
  • 摘要:杭州市城东智造大走廊和城西科创大走廊作为杭州未来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转型拓展的主要平台,是近年来杭州人口快速导入的典型地区,是研究杭州城市人口空间特征的实验“切片”,本文透过对“两廊”地区人口在圈层布局、年龄结构、学历结构、非户籍人口/常住户籍人口比例1以及不同阶层人口互补共生等空间特征的分析,总结当前新杭州人在区位、就业、环境、住房等方面的空间需求与偏好,并探讨了此背景下的城市规划的应对方式,包括从“土地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规划价值导向转变;从“功能分区”到“性能规划”的方法转变;从“城—园”二元结构到“创新—制造”的空间格局转变以及打造适应新时期城镇化人口需求的多元住房体系等.
  • 摘要:“雄安新区”自设立以来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新区的规划发展无疑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基于城市专业化分工的视角,在对专业化分工理论的内涵、发展逻辑以及国内外实践经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目前非首都功能的分工需求和“雄安新区”现状资源条件,分别从与北京市、京津冀城市群、全国城市、全球城市四个层次对“雄安新区”专业化分工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和探讨,进一步丰富基于城市专业化分工视角的城市发展模式的研究.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