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杭州
  • 出版时间: 2018-11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城市火灾隐患居高不下,在老城居住区中尤为显著.本文以武汉市硚口区长堤街老城区为例,通过构建老城居住区火灾危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老城区空间上的影响因子进行评估,并结合各因子权重进行叠加计算,最终得到老城居住区火灾危险等级图,并基此对该老城片区提出相应的消防安全保护措施.希望能在火灾发生的短暂时间内有效减少灭火延时问题,为消防救援提供有效帮助,同时为老城居住区消防规划和城市灭火救援力量优化布局提供依据和参考,从而提高老城区消防安全水平.
  • 摘要:在中国为经济增长服务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很多城市安全隐患被搁置、被忽略,在中国进入存量规划时代后,这些遗留隐患导致了很大的不安全性.文章首先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城市安全现有研究进行了梳理,指出现有研究不仅存在实施性差,更存在“城市安全”和“要素安全”保护之间的矛盾,然后以济南实践为例,从城市重点防护要素的管控作为切入口,在对防护要求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制定管控图则,达到按图索骥、有据可查、有法可依,提高规划管理及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科学引导用地空间布局和形态功能,降低重点防护要素的负面影响,为城市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 摘要: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韧性城市这一概念被提出并迅速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其目的是通过提升城市应对灾害的韧性及能力,降低气候变化对城市发展的不利影响.在国际范围内,一些发达国家和城市根据自身特色,针对不同的气候风险,制定了相应的适应计划.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规划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规划编制内容和方法、规划实施制度等相关研究亟待加强.本文首先辨明了韧性城市与适应性规划的关系;其次,分析并总结了纽约适应计划和伦敦适应行动的有益经验;然后,理清中国现有适应性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规划前期风险评估难度较大、适应性规划系统性研究不足和实施机制有待完善等;最后,从建立灾害模拟平台、加强风险评估,完善适应性规划体系,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和提高公众参与四方面对中国适应性规划进行探讨,为实现建设韧性城市的目标,提高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提供有益经验.
  • 摘要:抗震避难通道与城市避难场所是城市抗震避难体系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抗震避难通道是高密度城区重大灾害发生时的生命线,但在目前防灾规划研究中对于其承载力及连通性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尤其是对于高密度城区中建筑坍塌时抗震避难通道通达性的研究.本文对现行相关规范进行解读,以长沙市高密度城区的抗震避难通道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GIS软件,建立已建、在建和规划建筑信息数据库,构建建筑倒塌空间分析模型,对发生重大灾害大量建筑倒塌的极端情况进行模拟分析预测,为应急疏散通道两厢的建筑控制提供技术支持.并通过实例对长沙市抗震避难通道从现状和规划两个层面全面剖析城市抗震避难通道所存在的问题,重新评估长沙市的抗震避难通道建设,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对现行的相关规范进行反思,提出优化建议.
  • 摘要:新常态背景下,韧性城市建设已成为当下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从韧性城市的概念及内涵入手,提出韧性城市具有抗扰性、自组织、多元性、冗余性、适应性、创造性等六大韧性特征,并从生态韧性、工程韧性、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四个维度构建韧性城市系统.笔者在借鉴美国、英国、日本等先行国家韧性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政策制度、工程技术、空间规划与社会治理四个领域提出当前中国韧性城市建设的基本策略,即:加强韧性城市理论与法规研究,借助国际平台力推韧性城市;建构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建立韧性城市技术系统;“多规合一”理念导向下开展中国特色的韧性城市规划;多领域、跨学科、多部门协作,推进社会联合共治模式.
  • 摘要:防灾公园是面向各类人员开放的避险、疏散或临时安置的重要场所,使用者不仅包括健全成年人,也包括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因此,加强其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实现城市防灾减灾应急全覆盖的迫切需要.本文以北京市6所不同等级的防灾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路径跟踪等方法对标识、道路、景观等无障碍环境的配置、设计以及使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防灾公园无障碍环境建设可借鉴的设计要点,具体包括:(1)无障碍标识牌的内容规范、节点布局、安装高度、视线通廊等;(2)无障碍道路的路线选择、盲道与坡道设计、路面材质选择;(3)功能型景观的无障碍设计等.以期在关键时刻为更多人提供无障碍生命安全保障,为推动中国防灾避难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 摘要:河道蓝线是城市规划的控制要素之一,主要发挥着防汛、除涝、调蓄、灌溉、环境等综合功能,关系到城市的“生态环境”以及“城市安全”.蓝线是对河流、湖泊这一类生态用地的保护的一条“底线”,蓝线规划是对这一底线的约束.在“上海2035”总体规划提出的“底线约束”思维下,如何保障河道蓝线这一底线,如何协调各类城市建设用地及各类控制要素,并对于蓝线做到精确的落地,达到必需的河湖水面率,最终保障城市防汛安全.本文以上海市闽行区为例,探讨规划思路的转变,提出多线协调、刚弹性控制结合、水绿结合、动态更新等新的规划思路.
  • 摘要:文章以韧性基线模型(BRIC)计算所得到的城市灾害韧性评估结果为研究基础,对城市灾害韧性及其关联因素(城市规模、自然灾害危险性、城市脆弱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灾害韧性与城市规模呈中度正相关,特大城市的城市灾害韧性指数最高;城市灾害韧性与灾害危险性在空间分布方面并未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自然灾害作为外部影响因素与城市灾害韧性共同决定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城市脆弱度越高、城市灾害韧性越小;城市脆弱度越低、城市灾害韧性越大.
  • 摘要:针对集中暴雨气候区雨水管网及河道排涝能力不足造成的城市内涝灾害问题,选取北京城市副中心典型雨水管网区域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改进水力学方法的有压串联雨水管网模型,探索考虑城市多种不利下垫面条件的雨水管网水力学计算思路,优化了雨水管网在多种工况条件下规划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改进有压管道模型适用于城市雨水管网系统性模拟且相较于传统规划计算方法具有更高精确性及计算效率.研究区域雨水管网在适当有压出流条件下可满足规划排水及内涝风险控制要求,推荐保留建成区现状雨水管网系统且无须新建排水管道,规划区合理布置排水管道且无需填垫地面.研究可为城市开发地块雨水管网系统性规划改造及精细化竖向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 摘要:滨海城市是海洋灾害的主要受灾区,也是保护城市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第一道防御线.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海平面上升、洪水、岸线侵蚀、咸水入侵、风暴潮、海啸和飓风等水灾害频频发生,大大增加了城市的脆弱性,威胁滨海城市的安全.韧性理念为城市防灾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通过追溯韧性理念在城乡规划学科的应用,回顾灾害韧性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归纳总结出城市水灾害的概念.结合滨海城市水灾害的特殊性和灾害类型,明确水灾害韧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利用熵权法搭建评价体系,提出多样化的灾害控制策略和复合的城市韧性规划策略,构建滨海城市水灾害韧性规划工作框架,使其成为滨海城市建设中可实施、可复制并具有推广性的规划模式,增强滨海城市应对水灾害的抵御能力、适应能力和转变能力.
  •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社区防灾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引入“灾害共生论”的观点,并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社区防灾系统.通过对潍坊高新区北海社区现状防灾资源与条件的梳理,辅助GIS等工具分析,结合灾害共生论的特点,提出空间优化、管理优化、个体优化三个层面的社区防灾系统优化建议,以期能提高城市既有社区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为今后社区防灾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 摘要:奥林匹克公园区域项目,是目前欧洲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奥运会的举办后,加快了该区域城市更新的脚步,使这个区域在近十年时间内从工业衰败的地区转变为东伦敦的中心与枢纽.近年来,尽管该区域的更新与改造仍在继续,其成功转型以及对周边边缘区域的良性带动,已展示出其规划的成功,其规划缝合的理念可为中国开展的旧城更新项目提供参考.本文以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区域及周边发展历程与规划设计为例,论述在城市更新区域,如何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法,对都市物质空间和社会环境进行整体缝合.文章从区域内部到区域与其周边区域,分析设计如何从交通组织、基础设施、功能构成、空间组织等几大方面对区域与其周边城市进行缝合,从而提升和促进东伦敦大区域总体发展.
  • 摘要:在互联网+生活的时代背景下,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生活需求,传统的公共服务和社区公共场所供给模式与人们的美好生活需求之间联结失效,造成公共设施使用低效、资源闲置的同时居民还在抱怨公共场所太少.以需求导向为原则提出“邻里中心”的设施供给模式,通过对行政管理需求的适应提出与其等级相对应的“街道——社区”两级体系;通过1400多份针对不同类型人群的调查,提出符合居民使用需求的设施类型选择;通过对城市不同地区发展实际的适应提出四种布局模式,并为了激发混合的活力提出空间交织融合的要求;通过对居民使用便利的适应提出开放灵活、品质舒适的运营要求,并提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管共治的建设管理模式.最后结合杭州市实践,指出“邻里中心”的建设是一个充满了挑战和革新的过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循序渐进地推动这一精致生活舞台的建设.
  • 摘要:随着中国“健康中国”的提出,健康城市的建设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城市最基本的组成单元,社区也是落实健康城市战略的基本单元,与健康城市的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健康城市理论,本文分析总结了社区更新的内涵,并且结合实践探索提出社区更新可遵循的原则,包括营造健康的社区环境、促进社区人群健康和构建社区健康社会等方面.结合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社区的更新实例,进一步探讨了如何通过完善社区功能、疏通社区交通、建设体育公园以及营造公共空间等方式,促进旧社区的健康更新,进而联动健康城市的建设.
  • 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建设由增量到存量、城镇化进入“新常态”,基于社区生活“自下而上”供需关系的城市非正规性改造,如流动摊贩、自发搭建等,开始引人注目.本文以城市非正规性为研究视角,以中国大量存在的旧城生活性街区为研究对象,揭示了非正规性空间载体呈现被正规性空间包围、沿街巷鱼骨状渗透的分布特点;认为其体现了市民空间使用的智慧,表现为对功能的灵活转换,是处于监管之下的稳定存在;认为其遵循在既有产权单位和一定空间模数下自由组合,并以满足生存的底线为规则自我调整的隐形逻辑;文章比较分析了非正规性空间与正规性空间对城市空间的不同作用,肯定其在塑造宜人尺度、体现多样性和城市活力方面的积极作用,正视其难以管理、混乱无序等消极影响;最后提出非正规性视角下社区统筹街区更新、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公众参与行动手册等街区更新的规划设计策略.
  • 摘要:高校校园空间的开放与共享对提高周边社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宜居性具有重大促进作用.本文以武汉市两所典型高校校园空间为例,通过问卷预调研、基础文献分析以及实地调研方法,运用环境心理学理论,对两所典型校园空间形式进行对比,从道路网结构、校园环境特色、校内师生活动特征以及活动设施布置四个方面的因素,分析两所高校校园空间开放的可行性,最后从空间开放方式与管理措施两方面制定校园的开放策略.
  • 摘要:人居Ⅲ提出:“消除包括极端贫困在内的一切形式的贫困,是最大的全球性挑战,也是永续发展不可或缺的要求.”本研究关注超大城市待更新社区的新城市贫困问题,以类型化的思路识别和剖析新城市贫困现象在城市不同地区的表现特征与形成机制.在北京市选取了8个典型贫困社区,借助社区问卷与全市问卷的调查结果展开对比分析,按照多重剥夺的思想构建综合贫困指标,识别不同类型和不同深度的贫困,并参考多阶剥夺的思想剖析老工业区、老城、城中村、廉租房小区四类贫困区背后的制度剥夺和社会剥夺机制.研究认为立足包容与利贫的城市更新应该致力于打破贫困背后的剥夺积累,解除关键的制度剥夺与社会剥夺,重视老工业区社会资本积累与接续性保障制度、老城房屋产权与土地发展权、城中村公共服务设施与外来人口市民权利、廉租房小区社区融合与非正式制度引导等关键环节的赋能,以促进贫困群体自主流动性来构建包容与利贫的规划原则.
  • 摘要:“城市双修”是推动供给侧改革,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治理城市病的重要手段,是规划改革的重要中继点.基于此,文章在全面剖析西北中小城市发展瓶颈的基础上,将城市双修理念引入地区宏观发展战略中,提出西北中小城市应将“因地制宜突出城市特色、保障民生提升城市品质、量力而行推动项目落实”作为城市双修工作主要切入点.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为实践,着眼于“生态敏感的水城、历史悠久的古城、快速成长的小城、旅游兴盛的名城”的城市特质,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总体城市设计等技术手段,在中微观层面提出蓝绿交融构建安全生态格局、立足更新修补多级设施网络、多管齐下疏通交通脉络、体验提升强化古城文化特色、强化管控重塑沙都风貌特色的双修工作重点实践策略,力求推动城市转型、提升城市品质,以期为西北其他小城市双修工作提供借鉴.
  • 摘要:针对中国老龄化国情以及养老现状,加之城市老旧社区老龄化比例的不断上升,对其适老化改造十分必要.本文选取南京市弓箭坊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出南京老年人养老的需求和不足,针对性地引入“以老养老”的共享养老模式,应对老龄人群不同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分别对三种类型的老人提出了应对策略——新型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共享聚落、共享社区.结合区域实际状况,定位以老年社群共享的商业模式进行了策划及概念设计,并结合国内已有的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方式以及社区环境和居民条件进行建设,提出老城区高密度混合社区的适老化更新策略.
  • 摘要:深圳城市更新项目,从企业或政府单方主导到统筹规划多方参与,城市更新正走向全新的发展之路,市场机制下的存量规划高效进行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碎片式高强度开发,开始打乱城市整体构架与机理,回归本源,什么才是未来的高品质城市?从政府树立城市形象、提供公共服务,到地产开发商进行市场化运作,再到市民渴望便捷舒适的健康生活环境等,多方诉求集中体现,多方共赢的规则本身变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基于此,车公庙作为城市更新片区统筹规划的第一次实践,本文依据项目的实际操作内容,总结经验,深度展开分析项目推进的详细内容及方式方法,探讨多方参与、利益共享的城市统筹更新项目如何建设出高品质城市空间,以及片区统筹规划如何带来的更好的城市品质.
  • 摘要:以东莞樟木头镇樟洋社区“三旧”改造项目为例,探讨政府主导、企业合作多方共赢的乡镇社区改造模式,探讨改造方式的同时如何制定弹性合理的工作模式,并提出制度创新的建议,为建立健全东莞“三旧改造”常态化机制提供示范,为探索广东省新型城镇化道路做出贡献.
  • 摘要:高架桥建设初期仅考虑其作为汽车通行基础设施的功能,桥下空间缺乏对市民活动的考虑,造成城市活力网络的断裂和空间资源的浪费.以重庆市主城区的三处高架桥为引,通过实地调研,从物质环境、交通、功能、管理、设施、文化等六个层面进行评估,指出造成目前国内城市中心区高架桥下空间失落的多种因素.针对性研究国内外对高架桥下空间积极改造利用的案例,重点关注其创造的城市活力及其原因,指出高架桥下空间有成为城市触媒带动周边发展的潜力.在现状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五点策略:(1)多方参与机制的建立与空间管理维护;(2)环境品质提升与基础设施完善;(3)混合功能策划;(4)可步行性提升(5)场所感营造.
  • 摘要:存量规划背景下,对历史街区现有空间进行更新改造是历史街区保护的重点.本文运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张自忠路南—东四三至八条历史文化街区胡同空间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构建“空间现状定量分析—空间品质定性评价—保护更新导则制定”的研究框架,选取东四历史街区具有代表性的胡同,对其空间品质各项指标进行赋值评价,尝试建立在量化、实证分析基础上的历史街区价值评估体系和更新改造方法,并将此研究框架应用于其他历史街区.本文充分利用现有地图开放街景数据,获取胡同空间街景和街区业态相关信息,对胡同空间进行多方位的价值评估,克服了传统规划对实地调研获取资料的依赖且更具客观性.针对不同价值空间,制定不同的更新改造方案,为历史街区中胡同这一人本尺度空间的保护更新提供了新思路.
  • 摘要: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使得城市更新显得尤为紧迫,旧工业地段的开发改造已经成为近年来城市更新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利用废弃厂区改造成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简称文化创意工厂)的出现,在对厂区进行二次设计建造、引入大量资金和游客的同时也赋予了旧厂区新的活力.探究文化创意工厂的空间发展规律不仅能规范厂区内部及周边地段的发展,也能对其他城市的旧厂区改造提供指导性意见.本文从文化创意工厂的发展过程入手,分别列举台北、上海、成都等城市著名的文化创意工厂发展案例进行发展特征分析,并以北京798艺术区为例,通过分析798的发展历程和空间演化过程,统计过去十五年间的业态布局变化,得出规律性结论,以期为其他城市的文化创意工厂空间发展与业态变迁提供借鉴.
  • 摘要:城市传统工业片区的更新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其中包含着诸多问题与矛盾.当前中国城市传统工业片区的更新不是仅仅简单的产业置换,而是抓住社会发展的机遇,平稳构建复合、现代的产业体系与城市发展模式的过程.因此,探索合适的策略,是城市传统工业片区顺利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土地结构优化、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本文选取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金陵石化片区为研究对象,讨论“城市触媒”这一在旧城活化保护和用地更新中被广泛运用的策略应用于传统工业片区更新的可能,认为基于综合产业空间、改造成本、生态环境、交通组织、文化基底等多个维度,明确研究区更新潜力分布格局,通过在适当的空间植入物质触媒与非物质触媒,构建触媒体系框架构与协同关系,在明确总体控制与发展秩序的基础上,安排分期建设步骤,将通过产业振兴重塑经济实力,从而进一步激发更新活力与发展吸引力,实现自身与区域效益双赢.
  • 摘要:通过吸引外来游客游憩的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复兴,往往伴随着“旅游绅士化”过程,而一定程度的社会空间分异有助于缓解“绅士化”导致的社会空间彻底瓦解,使得街区在公平与效率之间获得一种平衡.本研究通过对居民与游客两类群体的游憩领域圈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判定街区公共空间的社会空间分异程度并讨论其合理性.研究选取汉口历史文化街区(“八七”会址片区),进行了2天(其中:1天工作日,1天非工作日)全天候的游憩活动调查,积累了居民与游客约1800份的个体数据,并采用核密度统计分析方法,绘制街区两类人群不同时段的游憩领域圈热力图,热力图结果显示居民与游客的游憩领域圈存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分异:1)居民游憩领域圈多分布在居住区内的公共空间及生活型街道上,以聊天、棋牌等游憩活动为主;2)游客游憩领域圈多集中在商业步行街或历史文化景点内,以拍照、观赏、餐饮等游憩活动为主;3)从一天平均累计时空分布中,两类游憩领域圈最大相距190m,最小相距125m.
  •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至一定阶段,城市修补与生态修复双重目标下的“城市双修”成为调控城市规划管理机制与提高城市生活环境品质中的重要环节.在新一轮的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革中,辽阳市在发展中建设河东新城改造老城区,而遗留大量工业遗址与棚户区的东辽阳片区与河东新城隔岸相望,成为新老城过渡的关键性区域.本文通过对东辽阳片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旧城老工业区发展的特殊性与影响老工业区规划的关键要素,探究老工业区更新背景下的城市双修内涵,制定城市双修为目标的老工业区规划改造原则与更新策略.从“城市修补”角度,规划通过发觉当地工业片区与棚户区的文化特征与发展需求,合理布局空间结构,对城市建设指标进行控制,并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梳理与更新城市街道,从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品质;从“生态修复”角度,全面分析各地块的自然条件,采用海绵城市方法对原有水环境进行改善,通过风环境模拟对建筑组合进行整体性梳理,从而实现“城市双修”的目标.
  • 摘要: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国城市逐渐从投资驱动发展和土地增量扩张转变为存量发展模式.存量背景下的城市发展更加关注空间活力的再生、人与空间的融合发展.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城市空间政策的解读和更新案例和实践提取出居住、工业和商业商办等更新区域的识别指标.此外,基于建立动态的城市监测指标体系和城市共治共享的发展需求,构建了城市更新区域识别和评估监测平台,结合传统数据和大数据进行指标筛选和分析.本文研究将有助于促进城市更新区域识别标准的研究,并且进一步推动城市更新和规划设计的融合发展.
  • 摘要:当前中国多数大城市从高速规模增长阶段进入了城市内涵提升阶段,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热门话题.社区改造作为城市更新重要组成部分,因改造的态度、策略而备受关注.近年来昆明城市在社区改造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抹除”的方法过于“简单粗暴”,城市活力及原生环境受到了极大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城市更新系统性的角度探寻社区主题式微改造的策略及方法,以期为城市类似社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 摘要:城市基调和多样性即城市的总体印象,是城市内在精神气质和外延风貌环境的基本定位和丰富表现.在对城市活力地区的城市基调及多元化课题研究中,认识到了当代城市设计的一项重要目标——即是创造有活力、有人性的城市空间,为城市中人群的聚集提供有利的场所.本文提出了活力地区的定义,并辨识北京的活力地区,采取了以人群需求为导向的分析视角,剖析了商业、商务、科技、文化四种活力地区的人群需求,确定核心基调与分区基调所形成的4+N的基调指标体系,构建了8大基调主题共123项管控内容体系.最后文章以中关村科学城为例,演示了在城市建成区的城市更新活动下,如何实践这一基调管控体系.
  • 摘要:公司治理的理论与机制在当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应用上已相当成熟,指的是公司的管理与监控机制,其目标是健全公司运营,落实公司经营者的责任,提升公司经营绩效,追求公司最大利益并保障股东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权益.针对其特性,本文研究了公司治理理论的相关概念,剖析了公司治理理论在股份有限公司与城市更新实践中的对应角色,讨论仿效当代企业管理的“公司治理”机制,并从内部管控机制、外部管控机制与法律规范机制三方面,将其引入城市更新,以期在理论做出相应的探索,拓展城市更新的多元方法,推动城市更新项目的建设实施.
  • 摘要:深圳南头古城背负历史古城与城中村的双重身份,历史风貌损失殆尽古城文化衰落,近年来发展受困推倒重建声音渐起.通过深刻认识南头的文化特殊性,视其为当代城市遗产,并以文化为导向柔性发展作为其独特的发展定位.尝试借助城市事件作为触媒带动古城有机更新.围绕事件触媒调整更新策略,如布局触媒空间载体、调整空间改造时序、建立多方合营机制、引入社会资源共建等.以深港双年展在南头古城举办为例,探讨城市事件触媒对城中村更新的策略影响、文化经济意义、更新方法归纳以及发展方向探索,并以期为深圳城中村更新问题拓展一种新的解决途径.
  • 摘要:2017年7月1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潜江市列为全国第三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潜江以“突显城市特色、坚持问题导向、实施民生工程”为出发点,打造“城市双修”潜江示范.在交通改善层面,以分析城市大交通背景为前提,研究城市综合交通特征、交通行为、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措施,由此诊断道路交通问题的症结,进而追踪到需要改善的区域和修补的交通节点.在遵循“以人为本”的交通出行总原则下,落实“绿色、低碳”交通发展理念,按“近远结合、多点修补”实施,形成区域间交通良性衔接、多线性交通的改善进而形成整体完善的快、慢、静交通系统.这为潜江市的交通改善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 摘要:国家经济与空间战略格局调整全面启动,海淀区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创新思维引领发展,营造首屈一指的双创环境,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首都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科学城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科技创新体系,集聚高精尖产业发展要素,以品质提升与空间共享为宗旨,满足多元化创新主体需求,为科技创新产业提供优质的发展平台.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针对创新人群的调研报告和科研文献成果,明确了创新主体的特征和诉求.通过对海淀区创新空间和创新人群的基础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总结归纳出中关村科学城创新空间品质提升的规划要点.本次研究对波士顿、新加坡、上海、深圳等国内外类似的创新空间实践进行了分析,针对中关村科学城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三大空间提升策略:1完善城市更新机制推动产业升级;2建立紧凑型城市范式促进产城融合;3创新规划编制管理方式实现空间复合利用.
  • 摘要:文章从全民健身背景下对中国体育设施建设现状的分析入手,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健身需求同中国现状体育设施建设不能满足需求已成为急需解决的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即建设体育设施“共享模块”,并分析其概念和内涵,之后在城市双修背景下,据此提出将其植入城市存量空间,充分挖掘闲置地、废弃地、未利用地、绿地、需补充建设用地、灰空间及老旧区域中的小微空间,布置体育健身设施、配套服务设施、配套景观设施、配套交通设施组成的体育设施“共享模块”,并以广东为例,进行实践研究.整体体现出以人为本理念,规划人性尺度健身空间,并以城市规划的方式引导人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助力健康城市的创建.
  • 摘要:进入后工业社会,文化消费在城市空间重构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基于南京市的实证,发现:大学师生、年轻白领、中产家庭以及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驱动了南大老校区周边地区的商业绅士化.其中,大学师生是激发空间商品化的初始力量,并且其文化行为改变了地区的场所特征.政府通过物质空间改造实现文化再生产,进而带动市场进行资本投入和自我更新,最终吸引了外来中产阶层消费者的集聚.商业绅士化造成对草根商户、低收入原住民和大学生的排挤,但是产生了积极的景观、经济和文化效应,因此迎合中产阶层文化消费的商业化改造可以作为高校周边地区衰退邻里活力再生的可行路径.
  • 摘要:新常态下的城市发展模式逐渐由城市建造走向城市经营,强调以人为本和空间渐进式更新的微更新理念,旨在解决传统城市更新模式带来的人文、自然、社会、经济等多元生态破坏问题.存量空间活化是践行微更新理念的重要途径,以旧城区存量资源禀赋和典型问题分析为基础,通过街区产业“微”培育、生态空间“微”修复、服务网络“微”织补等行动策略,盘活各类存量空间资源,形成适应于旧城区资源特色的小微产业集群、生态空间系统和公共服务网络,并通过多元平台建设为存量空间活化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制度保障.研究结合典型城市旧区——天津市河东区展开存量空间活化实践探索,为旧城区微更新理念的发展提供实践支撑.
  • 摘要:在中国城市建设发展进入“减速”“存量”时代后,通过大拆大建来获得土地财政的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特别是对于空间增量支撑动力不足的中小城市,城市更新的目标、理念、模式均需要转型,以形成更符合实际需求的规划策略.以浙江省玉环市玉城地区为例,对城市更新面临用地功能、土地权属、建筑质量和市场容量等多方面问题进行研究,基于综合发展目标需求,提出因地制宜、自改为主、谨慎有序和统筹协调等四条策略,总结出“有机更新”的工作框架、“多元共治”的规划体系和“柔性改造”的落实机制等中小城市自主更新规划的工作方法.
  • 摘要:深圳城市更新已历经十余载,从最初的城中村、旧工业区改造到当下的城市更新,更新活动大规模且规范化的铺开.当下,创新更新方式,倡导多元复合的微更新、避免大拆大建已然成为遵循保护与发展要求的差异化更新路径.本文基于对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新围新村综合整治规划研究,针对差异化的更新规划编制理念与思路方法进行探索,期望对深圳后续综合整治为主的微更新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提供启发.
  • 摘要:“城市双修”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城市空间治理方式转型的重要手段,是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对城市转型发展和人居环境提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老城边缘地区由于自身区位的特殊性,面临一系列生态保护、城市发展的问题,是“城市双修”的重要实践地区.本文以乌鲁木齐大湾南片区为例,探讨了老城边缘地区在梳理空间特征、发展困境的基础上,从生态空间修复、城市功能修补、城市活力塑造三个方面,探讨“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市设计新思路.
  • 摘要:在特殊的环境约束和土地制度下,城市更新一直在香港城市空间发展中饰演着重要角色.百多年来的实践使得香港的城市更新在组织架构、法规体系、更新策略、公众参与等方面,积累了适应东亚城市发展特色的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这对中国内地大城市旧城更新和改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系统地梳理了香港城市更新的特殊背景、历史全程,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香港城市更新的具体措施;重点讨论了现阶段香港城市更新的组织架构、保障体系、实施机制,总结其经验及教训,提出对中国大陆高密度城市更新发展可借鉴的经验和策略,包括细化政府职责及项目类型,建立完善的城市更新管理、财务、法规体系.
  • 摘要:随着城市土地进入二次开发阶段,存量产业空间的集约利用与再开发成为了解决中国城市用地紧张、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手段.本文尝试总结了深圳西部产业区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存量产业空间存在土地利用效益不均衡,工业用地闲置率高,碎片化严重等问题,并通过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得出了低效产业空间的产生不仅是因企业生命周期规律的制约,更是失衡的利益分配、产权混乱、管理复杂以及城市管理体制的缺陷、政府治理政策的频繁变动等原因导致的.本文通过对沙井街道产业园区的空间活化实践,在规划技术、政策引导、政企合作方式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存量产业空间的活化策略,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摘要:旧城更新是中国提升城市品质、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本文从公共空间体系的视角入手,针对老城公共空间的碎片化、物质空间和社会经济缺乏活力等问题,尝试通过公共空间体系的创新性重构,达成改善地区环境、实现老城复兴的目标.本文选取了南京具有代表性的老城片区——夫子庙地区,在对其进行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核心区段趋向平庸化、特色空间片段化、待开发地块缺乏引导等问题,以“核心带动”为理念,以加强优势区段与潜力区段的联系互动为目的,提出评价挖潜、体系建构、区段优化、廊道营造等公共空间体系重构策略.本文试图能为南京老城南地区的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为其他老城空间的更新带来一些启发.
  • 摘要:在资源环境紧约束的发展背景下,城市存量土地更新是中国城市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挖潜”转型的重要路径,是推动和促进城市功能与活力再生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本文选取城市更新政策为研究视角,创新性地对上海、广州、深圳三地的城市更新政策分别进行纵向演变梳理及横向对比研究,以期对中国大中城市的存量土地更新提供有益的启示.
  • 摘要:随着中国城乡规划在导向和实践方式等方面发生转变,“社区营造”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和更新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急需进行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基于这一现实需求,本文从经验借鉴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日本“社区营造”的概念和方法,然后选取了东京都世田谷区太子堂地区社区营造的案例,具体分析了其背景、主要内容,并从建筑建替、道路整备、公园和广场建设三个角度详细阐述了社区营造的操作手法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社区营造”活动应该是一种“日常化”、“综合化”、“内生式”、“共同合作”、“规则化”的行动,其根本目的在于将特定区域内的居民联系起来,共同建设一个具有场所感、人文关怀和持续发展的地域.本文主要通过理论引介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日本的“社区营造”作较为具体和直观的介绍,以期对目前国内“社区营造”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 摘要:城中村是深圳的一大特色和名片,它提供了每个初来深圳的年轻人落脚之地,同时由于存在着诸如“基础设施不足、安全隐患大、居住空间狭窄”等众多历史问题,然而如今深圳面临着增量用地极缺的处境,城中村与深圳共荣共生的趋势将更加显著.本文旨在从全过程对比分析不同模式的城中村更新改造.首先梳理了不同国家、不同城市“城中村”的形成原因、更新模式的转变以及成效,辩证认识了不同更新模式的优缺点.然后,选取了以拆除重建模式为代表的大冲村,和以综合整治模式为代表的水围村为例,通过问卷调研、访谈、大数据等分析方法,从空间要素、肌理分析、设施POI分布、开发成本、改造影响及政府、开发商、村民、租户四方感受对比等分析拆除重建和综合整治这两种更新模式.
  • 摘要: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就街区活力复兴和共享发展这两方面进行了文献梳理.其次,基于共享发展的理念,以北京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走访调查、调查问卷、居民访谈等形式,分析出了什刹海活力衰退的四大症结:一,酒吧先锋文化遮蔽传统文化与历史传承;二,部分历史建筑占用严重、亟待维修和保养;三,社区生活服务不足、受旅游业态挤压明显;四,旅游者与社区居民矛盾激化、旅游活动打搅了居民的正常生活.针对以上症结,本文从文化的共享、活动的共享、空间的共享、管理体制的共享四个方面入手,对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提出了解决对策.
  • 摘要:近年来,深圳进入存量规划时代,在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城市更新中,如何保证公共开放空间等公共利益日益成为规划师关注的问题.本文以2012-2016年深圳市已公告的城市更新规划项目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规划布局和日常使用两个维度入手,发现公共开放空间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存在边角化、分散化及私有化等问题;其次,发现由于公共开放空间生产逻辑的转变,存量规划时代公共开放空间生产的主导权逐渐转移至开发商;最后,据此提出完善与细化更新项目中公共开放空间的管理与奖励制度的建议.
  • 摘要:研究旨在总结提炼珠三角地区主要城市的城市更新中土地混合使用的经验和教训,为内地普遍面临的城市更新业务提供政策、制度和技术创新的参考.研究表明:珠三角地区在现状土地混合使用机制方面主要存在标准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诉求、管理技术科学性不足以及规划管理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日趋多元化的经济发展形势与滞后的城镇开发建设经验的矛盾,反映在管理政策、制度以及技术服务能力的欠缺.而以深圳为代表的城市采取的完善技术标准、强化科学管理、健全土地使用制度,推广土地混合使用等措施,更多的是从政策、制度的建设出发,对规划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制度优化;在管理技术和方法论方面探索较少,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而开发商则只关注混合利用的开发诉求,并未提出更多具备操作意义的解决方案.因此,研究认为政府应致力于管理政策的建设,在政策、制度和操作程序方面为土地混合使用提供保障,引导和促进土地混合开发;社会团体应在设施配套、居民消费习惯方面给予更多关注,在技术上推行以社区为规划管理单位的混合单元,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发集团应在混合使用项目上投入更多的财力和物力,将项目的土地开发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并加强对成功经验的交流和借鉴.
  • 摘要:在从增量时代迈向存量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上海提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必须只减不增,必须负增长”,强调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理念下内涵式、集约式发展.上海市中心城区由于土地资源紧张,各类社区公共设施往往不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同时城市中心城区学校用地,特别是专业性学校,设施开放度往往不够.由于教育模式的不断转变和多样化发展,各类学校自身面临着不同的发展诉求,其中涉及各类规划指标调整的需在教育行业主管部门和规划主管部门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控下完成.本文结合笔者参与的上海戏曲学校城市更新项目,在现行《上海市城市更新办法》指导下,初步探讨可实现上海中心城区校园设施发展与社区资源共享共赢目标的规划技术方法和工作机制.
  • 摘要:本文立足于城中村的学生化现象,以广州东莞庄南街村的学生化现象为例,探讨学生化城中村的空间构成,形成原因以及给学生化现象为城中村带来的影响.通过探讨得出这个被视为候鸟人口的学生族群对周边城中村所带来的影响多为积极正面的,并由此提出对现阶段城中村整治方面可以通过人为促进城中村的学生化,以此达到“渐进改造”模式的效果.
  • 摘要:国家新型城镇化精神要求城中村存量用地再开发不仅要实现物质环境改造的简单目标,更应完成促进非户籍人口市民化、促进城中村发展系统优化、促进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多元目标.因此必须摒弃传统的驱逐式城中村改造模式,构建新型包容性城中村改造模式.本文以厦门市蔡塘社的改造探索为例,介绍蔡塘社改造历程及难点;并在多元利益分享的视角下,通过对各利益方诉求的分析,指出当前城中村改造中面临的困境,在于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包括拆迁补偿机制的确定和非户籍常住人口居住权的保障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多元化补偿的改造安置方案.
  • 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老旧社区逐渐成为城市空间中的异类,社区认同感日益减弱甚至消失,传统城市生活记忆面临断层.作为城市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的生活性是集体记忆的核心要素,社区生活史是城市生活史的缩影,老旧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活力延续的基底细胞支撑.如何让老旧社区在当下再次焕发生活活力,达到社区生活文化的复兴,成为当下社区规划的重点.本文以武汉市保望堤社区为研究对象,以社区生活史为研究核心,将反映社区生活史的要素归纳为空间生活、精神生活与组织生活三方面,深入剖析起历史演进历程,从中寻找未来社区发展的历史立足点,提出社区复兴策略,包括空间形态的延续、文化精神的升华、社会组织的凝聚等方面,以提高社区品质,激发社区活力.
  • 摘要:本文从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现状局限入手,通过引入遗产影响评估(HIA)方法,借鉴遗产影响评估的国际实践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历史街区开发影响评估体系,预测判断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建设对遗产本身、社会、经济、环境四方面的潜在影响,分别进行保存影响评估、社会影响评估、经济影响评估、环境影响评估,得出遗产保护价值导向缺位、规划编制技术缺漏、规划实施保障缺失三方面问题,为优化设计方案提供依据,为编制规划项目提供指导,实现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城市经济水平不断增长,现代技术与材料不断革新,城市的交通运输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更,伴随着工业废弃地的出现,高速公路发展,公路逐渐取代铁路成为主要的运输方式,穿越城市的铁路逐渐停运,废弃铁路慢慢成为城市中的灰空间,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选取了一条广州典型废弃铁路——荔湾区的广东冷冻厂仓库铁路专线进行深入的研究.利用空间尺度分析、空间句法分析以及采用现状调研访谈的形式对其现状空间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废弃铁路空间与使用情况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不同废弃铁路段的特征将其分为集聚型和休闲型两种不同的类型,分别对其提出活化利用建议,使之成为重新激发城市活力、给市民提供休闲游憩及延续城市历史记忆的城市文脉.
  • 摘要:研究在山东大学合并济南六校区建设章丘新校区的背景下,目的是希望借助已有发达城市的城市更新经验对山东大学老校区发展有所帮助;通过对深圳、上海及国外城市更新办法的总结,建立对高校老校区城市更新策略的理性思考.通过功能要素整合、特色风貌保护、土地集约三方面理性分析,以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为例,探讨高校老校区应如何开展城市更新.研究采用结合案例、文献总结与综述的方式,通过对洪家楼校区区位、建筑风貌、高度、现状问题的分析;重点针对空间结构更新、道路交通更新、景观环境更新等方面.文章深入浅出,大量工作放在对现状问题及规划过程的研究与思考,借助数据分析,以高校老校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规划层面的城市更新策略.
  •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以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赢得了全世界的关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大规模的拆迁和重建工作.近年来,中国城市更新的治理已经从由政府的主导转向了广泛的民众参与.但是,因为缺乏可协调的治理,导致了中国城市更新过程中的不可持续性.并且,很少有研究探讨总结发达国家的城市更新治理的优点,如英国的伦敦,有着悠久的城市更新治理历史.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中国城市更新治理的问题和发展战略.通过与伦敦的对比的方法,本研究主要讨论了三个方面,首先对比了中国和伦敦城市更新治理的性质和现状,其次,通过比较城市更新治理的特点,包括政府角色,地方合作关系以及制定决策依据,确定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异,最后,明确了中国应对未来城市更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战略.作者认为,对地方政府进行更多的监管和主要指导;加强城市更新功能和权力的集中化管理;改善地方合作关系;建立决策依据.
  •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城市人居环境品质的改善需求日益迫切.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目光从追求经济增长转向追求城市品质,通过园林绿化水平提升成功实现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升级.本文以高密度城区为视角,以武汉市江汉区为例,深刻剖析当前城区园林绿化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结合人口密度大、绿化结构不均、土地存量严重不足的现实困境,系统性提出科学有效的增量和提质层面的规划策略和建设途径,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建设行动计划,为“人多地少”的高密度城区实现园林绿化水平提档升级提供参考借鉴.
  • 摘要:城市设计导则作为城市空间塑造管控的有效方式,是决定城市设计能否合理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是更好的指导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梳理城市设计导则产生的背景、内涵和国内外实践,总结出现有城市设计导则制定和实施中存在的各层级衔接不畅、部分内容针对性不强、导则制定深度不足、缺乏有效的反馈调节机制等问题.以重庆市下半城人民公园片区为例,分别从基于历史价值的文化导则、基于立体网络的交通导则、基于公共空间的环境导则、基于社区生活的居住导则以及基于反馈调节的更新机制五个方面,探究城市片区级的城市设计导则制定方法以及城市历史地段的更新策略.
  • 摘要:城市内河一直都是聚集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作为贯穿城市的绿色生态廊道,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中国城市内河公共空间缺失、“千河一面”的人工渠化、环境污染、文化缺失、管理不足等问题的出现,如何实现城市内河及周边地区的协调更新与可持续发展逐渐被学者关注.本文在对圣安东尼奥河改造项目的发展历程和河段概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其在社会可持续、生态可持续、文化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管理实施可持续五个方面可持续性改造与更新的先进经验;总结城市内河可持续发展要素,建立城市内河可持续发展模型;并对中国城市内河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原则性指导意见,旨在为中国城市内河地带的合理更新提供借鉴.
  • 摘要:工业遗产改造是今年旧城更新潮流中的热点,一般以文创产业为主要改造方向,以艺术家和文化青年等特定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不免有“曲高和寡”、难以推广的问题.对于城市中大量的有一定价值的工业遗产来说,城市服务化、综合化、共享化利用的改造方向,才是切实让工业遗产保护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手段.贵阳小河区的“三线”工业遗产,具有城市中心布置、周边人口密度高、是城市未来发展重点的特点,这些厂区有一定的整体保留价值,但是在城市快速发展中,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在这个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工业遗产城市服务化利用方向和改造方法的研究,力求寻找到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需求、经济市场需求、公共利益需求矛盾之间的平衡点.并以两个厂区遗产为例,通过功能重塑、环境空间整治和建筑空间改造,将工业遗产打造为城市重要的全民共享功能空间.
  • 摘要:交通微循环路径应该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而公共空间的公共属性是融合城市更新单元地块与外界空间的最佳媒介.将交通微循环引入城市更新单元规划中公共空间设计,可以保证交通的毛细血管路径深入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形成交通末梢在节点的内拓和外延关系.保证公共空间在承载多元化生活服务的同时,也要提供出行活动的便捷服务.
  • 摘要:棚户区改造是现今中国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其规划设计方案需要在符合经济成本可控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公共利益,解决老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基层公共服务缺口、活力品质下降等问题.与此同时,棚户区改造规划设计方案也应具有可操作性,在控规层面反馈用地的属性、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性指标,为城市精细化管控提供参考.本文从综合效益和精细化管控两个角度出发,以淮安棚改为例,深入探讨了棚户区改造规划的设计流程,包括经济测算、用地评价、分类管控等方面.在此过程中,本文运用大数据技术处理手段,解决经济参数、用地评价方法等技术难点,比选多个方案的优劣性,形成四类棚改地块的管控导向,为淮安老城区降低开发和人口强度,提升绿地广场、支路网密度、配套设施、公共空间提供了重要支撑.虽然该规划设计方案未考虑社会参与、多部门联动等要素,但为探索棚户区改造规划体系提供了良好思路.
  • 摘要:在当前高速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西安南三环区域正经历着快速的发展,原有的地区发展定位已经无法满足南三环区域当前的发展需求,区域发展矛盾凸显,定位再构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对西安市高新区南三环区域的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出功能、交通、形象三方面存在问题.进而,结合南三环地区的发展诉求及基底条件,将南三环区域的总体定位重构为“西部创新绿廊”,并从功能、交通、形象三方面提出细分定位.最后,围绕再构的功能定位,对应地阐明在功能、交通、形象上的空间落位及优化措施.以此指导南三环区域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获得更为长足的发展.
  • 摘要:大学校园是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伴随着知识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高校产学研的一体化和师生行为方式的多样性致使校园环境设施需求和设置发生新的变化,逐渐由原有相对封闭走向面向社会开放多元,从而对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共享理念为导向,在解析西安工业大学现状校园特征与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协同共生的边缘提升策略,提出沿校园周边共建片区康体运动中心、科技创新创业基地和后勤生活服务街区,实现科研和服务社会化;探讨开放共享的中心提升策略,提出结合校园中心设置共享交通环、知识交流廊和生态交往岛,满足师生空间交往需求,营建开放共享且充满活力的校园空间环境,以指导未来西安工业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的改造更新提升,并资同类型大学校园规划建设借鉴参考.
  • 摘要:作为数千年来与人类文明相伴而生的聚居地,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加速器和容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也在不断调整,试图发挥出不同的功能,以适应发展的需要.而城市更新作为城市发展的调节机制,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重塑着城市的空间形态与架构.城市更新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物质空间更新改造,它作为城市的自我调节机制,广泛存在于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是对变化发展着的城市社会环境的行动与政策响应.而土地是对城市更新最重要的影响要素之一,不仅是城市发展的生产要素,也是城市物质空间的重要载体.本文选取体制不同但社会文化背景相似的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通过城市更新的实例研究,揭示不同土地制度下城市更新在空间上的表征及其原因,以期探寻城市更新背后的行为逻辑.
  • 摘要:深圳市城中村数量众多,城中村建筑密度大、容积率高、绿化率低,尤其缺少高品质的开放公共空间.树下空间作为自发形成的特殊公共空间,是城中村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开放空间缺乏的城中村里是重要的交流空间、休憩空间、生活空间和运动空间.本文调研了深圳市上下沙这两个城中村所有的树下空间,了解上下沙树下空间的整体情况,发现树下空间的使用情况差异很大,使用效率参差不齐.于是本文借鉴PSPL调研法对上下沙城中村使用效率最好的两处树下空间深入研究,探讨影响城中村树下空间使用效率的因素,对城中村树下空间的改善提出一些建议,期望利用现有资源增加城中村公共开放空间,同时改善树下公共空间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展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被组织在一个扁平化的世界网络之中.作为网络中的基本单元和基本节点的城市,为了在网络中取得更有利的位置纷纷通过城市更新的方式展开激烈的竞争.在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多维度比较之中,城市的个性成为城市认同与凝聚力的重要来源,而组成个性的城市物质品质与城市精神品质就成为塑造城市的重要领域.本文从城市品质的概念追溯,国内外城市品质的学术研究脉络、城市品质的评价体系以及实践经历的总结和对比,提出了对于中国城市品质提升的相关建议.认为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思考城市品质的内涵和建立城市品质的评价体系.在学习东西方发达城市品质提升实践经验的同时,在中国“城市双修”的实践探索中也不应忽视中国传统城市营造的特色,唯有此才能营造出和而不同的有中国特色的品质城市.
  •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历经30年的快速发展后,城市发展由增量开发逐渐转化为存量发展,城市更新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广州借助亚运会率先对猎德村、林和村、杨箕村等城中村拆迁.关于城中村的改造研究过去多聚焦于容积率如何转化,拆迁安置如何补偿,多元主体利益如何分配,实际上都是经济算账的概念,缺少对形态的关注.本文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的案例研究,从综合指标视角将城中村改造后空间、社会、经济相联系,对城市更新的策略提出建议.
  • 摘要:快速城市化进程正影响着中国城市规模和空间形态,历史老城的传统风貌与高层建筑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系统梳理国内外历史城区建筑高度管控的优秀经验,结合广州城市建设发展背景分析历史城区的文脉特色,对历史城区空间形态特色要素进行梳理和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底线保护(空间特色要素保护)”的管控思路,构建视线分析方法与多因子分析方法相结合的历史城区建筑高度控制体系.
  • 摘要:存量时代下,深圳的城市更新已进入追求高品质增容的发展阶段.清水河片区作为深圳未来的十七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将借助轨道交通建设机遇,践行“站城一体开发”模式,有效提升土地价值和城市品质.而传统城市更新单元规划面临功能同质,空间破碎,利益失衡和实施无序等困境.基于此,本文引入更新统筹的创新模式,结合“站城一体开发”的特征和内涵,从产城功能融合,高效紧凑空间,均衡更新利益和精明实施四个层面提出更新统筹策略,并为类似的更新开发提供一定经验借鉴.
  • 摘要:随着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控制增量,盘活存量,“三旧”改造成为城市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在“三旧”改造工作中,经济效率极易成为改造的主导因素,以历史建筑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面临新的挑战.珠海市“三旧”改造工作尤其是城中旧村更新起步相对较晚,更新过程中对于历史建筑如何保护,是仅仅落实紫线的内容,将原有旧村建筑拆除,还是能探索一条保护与利用并举的模式,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由于旧村用地的使用权是分散在各村民手中,涉及的权利关系更加复杂;政府不能随意处置土地,土地再开发的收益需要兼顾各方.因此通过更新手段的促进旧村功能优化调整,是旧村更新的初衷.本文以官塘村在城中旧村更新的实践为切入点,旨在探索旧村更新中历史建筑的保护实施路径,既能通过策划旧村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方案,推进了旧村更新改造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挖掘和利用了旧村文化,促进了精品旅游村和民俗村的打造,使得官塘村旧村建设成为更新改造的示范村.
  • 摘要:在存量规划的大背景下,城市中心区的功能正在逐步进行转型,城市发展模式正向节约紧凑、绿色发展模式转变,城市地下空间集约开发利用可缓解城市建设中土地、交通、环境等方面的压力.本文以上海世博会B片区为例,分别从地下人行系统、车行系统、地下商业设施、低碳环保、安防保障等方面,分析城市功能转型区域的地下空间规划思路及特点.对世博会B片功能转型区地下空间规划策略、具体实施方的研究为高效集约利用城市用地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
  • 摘要: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背景下,中国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与迅速推进,传统“大拆大建”的推倒重来式的新城建设模式已经逐渐为注重存量更新,提升环境品质和发展内涵所替代.随着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天花板”的来临,城市规划更加重视挖掘存量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更加注重新建区域融合到城市建成区的再发展中,使城市发展具备时间上的连续性,挖掘存量空间中的增量价值,盘活城市发展资源,在更高的平台上为城市的产业、空间、环境与文化提供新品质与新价值的发展.本文结合青岛崂山区总体城市设计,从产业提升复合、空间立体多样、环境修复缝合、文化传承现代四个策略入手,指出在高度建成的中心城区如何利用总体城市设计方法整合城市既有资源基础,在城市上建造城市,既有整体空间格局与产业体系的二次梳理提升,也有针对城市细节空间的微改造与微更新,以尊重和开放的姿态迎接城市发展的品质提升,以精细化和专业化的路径激发城市生产力,创造新价值.
  • 摘要:在存量规划渐成主导的背景下,针对存量用地的更新与重构特征研究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在ArcGIS和fragstats平台支持下,运用景观指数等方法和工具,通过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演替特征,探索城市土地利用重构规律与模式.分析发现:(1)武汉市中心城区在2004-2014年十年间建设用地演变以内部重构为主,兼具不均衡性的扩张;(2)靠近城市中心的建设用地呈均衡发展模式扩张,外围呈多核心发展模式,空间增长重心外移至二环线以外;(3)用地形态破碎化、功能多样化,伴随着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的显著增加,中心城区城市管理与服务职能凸显.通过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演替特征,探索城市土地利用扩展和重构规律与模式,以期为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优化、土地管理、土地政策制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摘要:通过对杭州武林商圈存在问题的剖析,本文紧紧围绕政府实施的视角,通过交通圈层化、慢行网络化、空间立体化以及环境精致化四个方面,提升整个中心区的空间品质及产业复兴,同时提出规划与管理两方结合才是政府之手高效管控的根本所在.
  • 摘要:大都市老城中心区由于物质空间老化,城市特色逐渐消失,需要通过城市更新的途径进行转型升级.而深圳市于2016年实行的“强区放权”政策加快了城市更新项目的审批进度,激发了市场潜力,短时间内大量城市更新项目同时在老城中心区涌现.由于统筹性规划缺位,密集的城市更新项目并没有像预期改善人居环境,彰显城市特色,反而破坏了中心区原有的空间秩序.本文分析出大量无序更新项目所引发的空间碎片化、市场主导的更新实施不确定性以及政府管控粗放三大问题,并针对三大问题提出建构整体空间秩序,通过潜力用地评估落实空间秩序,最终形成精细化管理检查清单的实施路径.本文建立从空间秩序总则到片区策划项目落实再到精细化要素控制三个层面的引导控制体系,以期为更新背景下大都市中心区的导则编制提供经验参考.
  • 摘要:棚户区改造是中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然而以“市场为主导”的城市更新制度赋予市场和开发商极大的权利,在深圳开展近10年,虽然在资源调配方面成效显著,但是在保障民生,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方面难以着力的缺陷日渐显露,与“十三五”规划“民生幸福、空间优化、产业升级、低碳生态、基础保障”的更新策略目标相去甚远.市政府开始积极探索更适合深圳特色,破旧立新的旧改实施模式“各区政府主导+人才住房专营机构为主+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与城市更新“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改造模式在主导和实施层面都有很大不同.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公寓棚户区改造是继罗湖二线插花地,宝安38区、38区棚改之后在南山区第一个由政府主导的棚户区改造实例.本文对深圳市城市更新和棚户区改造进行比较研究阐述,棚户区改造作为政府部门抓紧城市更新的有力支撑,以高新公寓棚改为例,阐述其通过法定图则调整、容积率调整、建筑功能及配比方式的棚户区改造实施路径,以期填充深圳市棚改领域的研究缺失.
  • 摘要:天津碱厂地区是滨海新区核心区连接于家堡金融区与开发区生活区的枢纽,文章伴随着于家堡金融区发展与建设的变化和影响,回顾了天津碱厂地区的规划历程,在建设现状分析评估的基础上,深入反思原有规划理念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新时代下,充分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新审视地区发展形势,从人的视角出发,关注群体特征和多元化的需求,以社群思维建立社区归属感和精神连接,营造国际化、人格化、定制化的“IP社区”,探索提升地区发展质量和生活品质的转型之路.
  • 摘要:传统开发区面临着产业结构失衡、功能设施配套不完善等多方面的挑战和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各地开发区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寻找新的对策,以建设一个综合性“新城”的理念便应运而生.本文首先研究梳理了中国开发区的发展脉络和空间特征,提出开发区发展的三个阶段,即起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转型优化阶段.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也遵循了开发区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以此指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具有必然性.同时,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各个城市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政策背景,本文以北京发布新的总体规划为纲,解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宏观城市更新背景下面临着科技创新的新要求,并以亦创智能机器人创新园为例分别在产业升级、城市更新路径和完善城市功能方面提出规划设计对策,对其他城市尤其是相继进入存量发展阶段的大城市的开发区转型提供借鉴和参考.
  • 摘要:深圳作为国内高密度发展城市的代表,城市更新实践至今已近十年,由于现有的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和年度计划管理制度,尚未植根于对城市片区内人口和建设发展的长期、整体设想,随着原有城市空间的不断调整和重组,传统更新模式逐渐显现发展瓶颈,城市整体升级缓慢,尤其在公共设施配置方面成效较低.基于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共设施统筹更新的基本动因;其次,聚焦教育设施在当前片区统筹更新中的规划技术思路及现存问题,指出其在规划层面上的空间要素管控缺失,结合深圳龙华油松片区实证案例研究,利用GIS技术对其规划成果进行空间量化验证;最后,本文探讨了“统筹更新”理念下教育设施的空间布局优化相关策略,尝试构建出“片区统筹单元”的空间优化模型,并初步建立了教育设施在片区统筹更新中的规划导控框架,以期为未来系统性城市更新规划的相关探索工作提供借鉴和引导.
  • 摘要:生活性街道是用于承载城市户外活动的容器,也是人群社会生活的空间场所.然而,随着快速城市化的推进,人车矛盾日益凸显,街道上的生活被边缘化,街道空间因失去生活气息而逐渐丧失活力.而今面对的问题是:如何跳出传统的街景改造提升项目的运作体制,整合宏观层面的区位、绿色交通,微观层面的空间环境品质,更为精细化、人性化的设计街道空间环境,创造出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所以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生活性街道的理论发展状况、调查中国生活性街道的现状,同时结合重庆市的实际案例,从街道活动的角度出发探讨城市街道空间环境与步行停留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而找寻有吸引力的街道的塑造方法,为引导城市街道的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原则和设计方法.
  • 摘要:研究选取“行走上海——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中大西别墅“向阳花计划”改造案例,对其改造过程和实施情况进行解析,并结合实施后社区居民的使用反馈,试图还原从计划提出到施工使用过程中以规土局为主的政府部门、街道居委会、社区居民、其他专业管理部门等不同主体的实际参与情况,初步探讨各方在社区空间微更新实践中的作用和影响方式,剖析规划设计工作者在参与社区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和身份转变问题,为城市双修、存量更新、社会治理背景下的社区规划建设提供一手资料.
  • 摘要: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深化调整的战略时期,城市发展思路由传统的增量扩张逐步转向存量更新的内涵式发展,“城市双修”理念应运而生.截止到2017年7月,国家住建部共批复了58个“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城市双修”总体规划的编制得到了广泛重视.本文根据国家“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求,结合“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了“城市双修”总体规划编制思路.编制思路主要包括:一是创新思路、突出特色,符合地方发展目标和实际需求;二是统筹协调、建立体系,推动科学组织和规划成果系统化;三是共享惠民、重点突破,实现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的引领示范;四是市场引导、强调实效,保证双修项目库按计划顺利实施.本文具体研究了西宁市“城市双修”总体规划的编制路径,对西北欠发达地区、生态脆弱城市的“城市双修”工作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 摘要:高校邻接的城中村是大学规模扩建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城中村类型.高校的发展,给城中村周边带来了人流集聚和相应产业的升级,促使邻接的城中村土地升值.城中村原来依靠非农化与出租的收益方式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在市场因素的影响下,对于此类城中村往往采取整体拆迁重建的方式.如何实现高校与周边城中村的和谐发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主要运用现场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的方法对“深大—桂庙”更新模式进行研究.文中首先对城中村特征进行统一阐述,进而引出高校邻接城中村的特殊性,再明晰本文研究重点,并以“深大—桂庙”模式为例,阐述它的特征及可借鉴的原因,其次针对广州大学城邻接城中村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参考意见.希望以此作为高校邻接的城中村更新的典型案例,为此类城中村更新提供方法上的建议.
  • 摘要:都灵是意大利工业城市的卓越代表,不仅是因为其强大的工业实力在近二百年间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是因为在近二十年间、都灵积极探索应对经济危机和产业转型的策略,逐步实现了由工业城市向国际性旅游、文化、体育城市转变的目标,被意大利乃至欧洲视为城市转型的标杆.鉴于此,本文以文献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城市职能、城市格局、主要功能板块更新等中宏观层面,介绍了都灵通过采取工业用地布局结构调整、城市创新功能植入、工业遗产再利用等策略,推动城市产业转型,重塑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带动经济社会复苏等方面的若干思路和经验,以期为中国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城市复兴提供参考和借鉴.
  • 摘要:近年来,中国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街道空间环境品质低下、人性化设计缺失、风貌特色不明显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人们对慢行交通出行需求的增加以及城市街道功能的复合化发展,传统的以机动车行交通为导向的街道设计思路已经不能满足中国城市建设和国情发展的需要.因此,文章以南昌市上海路为例,从城市修补视角出发,遵循完整街道的设计原则和理念,结合上海路现状情况,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提炼,提出“文萃绿巷、锦绣客厅”的设计主题,并从建筑风貌、公共空间、道路交通、功能业态四方面入手,对其进行改造和整治,力求创造一个安全、宜人、绿色的街道空间,以增加其个性、活力和本土文化特色,并为其他城市的街道空间改造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分析了老工业区改造兴起的大历史背景,指出城市空间发展进入存量时代、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对城市空间品质需求的不断提升,是当前老工业区改造方兴未艾的重要原因.同时,本文通过厦门市杏林老工业区改造更新规划实践案例的介绍,尝试从构建现状评价体系、自上而下的总体规划控制、自下而上的实施管理单元引导及相关政策建议等方面,探索面向可实施的老工业区改造更新规划方法.
  • 摘要:在城市转型发展背景下,街道改造成为城市存量空间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湛江市金沙湾片区活力街道设计为例,以生活型街道改造为切入点,探讨如何通过空间优化营造一个适于步行、安全舒适、充满活力的街道环境.设计强调精细化的小微空间改造、差异化的断面路权优化、适应性的空间分时利用、复合化的活力业态升级,并从满足多样人群需求、活力触媒植入、营造积极步行环境三个方面关注生活需求导向的街道设计方法.满足多样人群需求方面,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类型特点、不同的交通方式,提供共享的街道设施和环境;活力触媒植入方面,关注公共空间的活力触媒植入和社区记忆场所的活化营造,激发街道整体活力水平的提升;营造积极步行环境方面,关注道路标准的“人行导向”优化、街道建筑后退空间的改造利用,引导街道成为市民生活空间向城市的延伸.
  • 摘要:文章以深圳市大鹏新区澳头旧村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海绵规划为例,通过以上位规划要求为依据、现状条件分析为基础、总体方案设计为手段、模型评估优化为提升、维护运营管理为保障的规划方式,探讨旧村改造过程中人文、古迹保护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海绵系统设计的协调方法,以期对风景区、生态区城市更新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 摘要:河南省禹州市作为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的重点就是传统民居,但传统民居要适应现代生活要求,因此要对其进行更新微改造.本次研究从居民意愿的角度出发,运用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居民对传统民居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并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发现,居民住在传统民居的作用因素强于居民搬离传统民居的作用因素,即禹州传统民居有着其地方特色价值,但其物质和环境空间亟须改善.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存量规划”的形势和要求,提出“微改造”的方式改善传统民居的环境,从“微创手术”、“延续脉络”、“修缮式整治”、“保护居民生活场景”、“完善街区文化生态”、“多元主体参与”六个方面阐述了禹州传统民居“微改造”的主要策略,并进一步对“微改造”的模式进行探索,建立传统民居有机更新、适应性改造的更新机制,实现改善环境、传承文脉、重塑活力的目标.
  • 摘要:城市发展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之后,建设创意城市成为许多城市选择的转型模式.当下中国许多城市面临转型,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和总结成功的创意城市的经验,从而为中国的创意城市规划提供借鉴.本文以国际著名的“创意之都”米兰为研究对象,回顾其从“制造之都”到“创意之都”的转型之路,分析知识密集型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分布特征,总结其创意城市的建设经验,从而为规划实践提供借鉴.
  • 摘要:本文结合拉萨“城市双修”工作的实践,重点探讨中国在现阶段城市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结合城市自身地域文化特色,更好地开展“城市双修”工作.文章首先总结了三亚“城市双修”工作的实践经验.进而结合拉萨自身极为显著的地域文化特色,提出树立文化视角下的“生态观”、“特色观”、“民生观”指导“城市双修”工作,做到尊重城市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尊重城市的历史文化现状、尊重城市里生活的人.在此基础上,修复山水文化格局,修补地域文化风貌、修补市民文化场所.最后通过对重点实施项目在空间广度和内容深度上的系统性指引,进一步突出拉萨“城市双修”工作的地域文化特色.
  • 摘要:中国正处于快速老龄化进程,自1999年中国开始迈入老龄化社会,沈阳市的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为积极应对沈阳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剧所带来的矛盾与社会问题,沈阳市开展了养老设施布局规划,缓解养老服务设施供给总量短缺、设施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解决需求与供给不平衡、需求多元多样化的发展问题,以及指标传导不到位、保障措施不完善的规划管理问题,确保各类老年服务设施科学规划布局,有效改善老年人的养老环境.文章结合沈阳市养老设施布局规划,分析沈阳市养老设施现状和老龄化发展趋势,科学演算规划期末老龄人口及设施规模,提出有针对性的规划策略,在规划理念、技术手段以及规划成果方面进行了创新性实践,力求实现全社会的“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 摘要:在土地资源紧缩下的存量优化转型期,城市更新从物质空间改造转向于更加关注于人居环境品质的提高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矛盾解决.上海近期提出了加强精细化管理工作与三年行动计划,致力于解决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本文结合城市更新发展经验提出了在精细化管理背景下的社区更新特点,提出了基于精细化管理的社区更新调研框架,并以建设年代长、问题诉求复杂的曹杨新村社区更新为例,采用了因地制宜、多源数据、多层面诉求、新技术融合的精细化调研方法来获取兼有广度与深度的调研资料,并详细阐述了大数据技术与常规数据分析的结合、分系统分类精细化调研与问题研判、以目标为导向的公共空间调研方法及其应用,为问题研判、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更为真实、聚焦、有效的信息.
  • 摘要:旧城单元控规的编制,是衔接城市开发愿景与更新建设的纽带.由于旧城区单元的复杂性,在更新过程中往往面临土地稀缺、设施不足、环境品质差、共建共享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本文从大连市高新园区凌水片区1-3单元的控规编制工作入手,对控规编制工作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介绍分析,并对当前控规编制、管理及实施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资源约束下集约发展、存量用地优先用于设施供给、面向居民需求的设施精准投放、校街一体化引导下设施共享和推进规划与行政体系衔接等策略,在内容丰富度、成果务实度和公众参与度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 摘要: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交通开始向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公共交通模式发展.小白楼作为天津市城市主中心,其地铁站的步行可达性影响着交通换乘效率和区域活力.本文通过实地的问卷调查、路径追踪、访谈,结合大量的文献研究来分析小白楼地铁站的人群步行活动特征,发现影响地铁站可达性的建成环境因素有六个,起主要影响作用的因素有地块的用地类型、地块的土地利用混合度和路线长度,起次要影响作用的因素有道路宽度、配套设施和道路环境.这六种因素共同作用,综合影响地铁站的步行可达性.据此,本文提出可适当提高地铁站周边用地的土地利用混合度,并增加过街天桥、过街安全岛、地下通道等设施以加强地块连接性,改造店铺临街面、增加休憩座椅、植物、小品以增强步行友好性,建设标识体系以便行人出行等建议.
  •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提出的背景与理念以及有关实践,论述了对“双修”工作原则与理念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研究,提出公共设施整治提升研究思路;其次,根据三明市的基本特征,从价值理念与技术方法等方面,阐明公共设施的评估研究、整治提升的策略措施;最后,在探索研究路径的同时,提出了“双修”视角下公共设施整治提升研究中值得再思考的几个关键点.
  • 摘要:探讨国际化背景下,杭州现有商业特色街区的转型升级的思路与方法,是当今杭州新一轮城市建设发展的热门话题.本文在分析国外著名商业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杭州商业特色街区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的考察剖析,务实探讨了杭州商业特色街区转型升级的工作策略.
  • 摘要:本文通过总结城市双修的基本理念、核心内容、思路方法,针对城市核心区治理改造简单粗暴的“心脏搭桥模式”中系统考虑不足、偏重形象工程、缺乏长效保障等问题,分析如何通过“心脏康复模式”的城市双修,实现中国城市核心区治理在方式、内容、技术路线方面的创新.并结合中国双修试点城市昆明通过城市双修在主城区二环内核心区开展城市治理的相关工作,为城市核心区治理提供核心区康复模式下的双修工作实践经验及策略.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