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杭州
  • 出版时间: 2018-11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1903条结果
  • 摘要:为探究城市空间演变的特征、本质,了解城市发展内在规律,本文以武汉市历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等扇分析技术方法,选取扩张强度指数和紧凑程度指数为分析参数,从形态演变的角度对武汉市近20年来城市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武汉城市空间演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增长、轴向性蔓延和疏密性变化等特征,且在不同的时期受不同因素的影响.综合等扇分析法计算结果和相应的特征分析表明,影响武汉市城市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地理环境特征维系了城市空间的基本框架;二是人口激增加剧了城市空间的快速增长;三是产业格局调整影响了城市空间演变方式;四是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的制定激化了城市空间扩张态势.
  • 摘要:多规合一的发展背景在于解决现行规划体制下多规划之间的矛盾点与交叉性,在进行多规合一编制过程中,沿袭传统规划编制管理技术手段难以解决现有的矛盾与冲突.随着区块链技术场景的广泛应用,具有去中心化存储,多方交叉验证的证信机制,以及公共区块数据不可篡改的区块链技术为规划编制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法.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规划编制参与方为主体,基础地理数据为公共初始区块,引入许可机制,构建规划信息管理平台.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平台各主体通过许可验证,共享数据,共同维护完善公共区块,可以解决现有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同时在规划管理审查过程中,也能打破现行管理体系下多规难以合一统筹管控的困局,有据可循、违法可究.
  • 摘要:泗阳县近20年来的建设用地动态的变化显著,以1995年,2005年以及2015年三个时间的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法(MLC)解译遥感图像,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来描述土地转化情况,利用逻辑回归CA的方法模拟泗阳县建设用地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95-2015年,泗阳县建设用地总量在不断地增加,建设用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外围扩张,2005年至2015年时间窗内扩张尤为迅速,并呈现出以区域中心为核心,沿主要交通干线延伸分布的特征.
  • 摘要: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开发强度分区作为城市物质空间的重要分配工具,传统规划方法往往在目标上针对单一目标、方法上针对过程评价来进行,缺乏对未来多元价值选择的应对方法.本文提出“总量锚定—目标函数—方案雷达—均衡排序”的多元目标绩效的开发强度分区方法,并以增城永宁街为例进行模拟评价.
  • 摘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布局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医疗设施布局对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至关重要.传统的医疗设施规划基于人口调查统计数据来测算床位与选址,数据时效性差,覆盖面小,缺乏从设施使用主体的需求侧解读,无法精准和及时的反应医疗设施的现状问题.研究通过手机数据建立了基于需求侧的设施评估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使用医疗服务设施的理论服务半径与实际服务半径差异,就医人群居住地分布、使用设施时序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供需两个维度综合分析朝阳各类卫生设施的资源配置与现实卫生设施使用情况.得到了朝阳区医疗设施结构性缺失和空间倾斜严重等现状问题,同时朝阳区医院就医人群特点也反映出北京市妇幼类医疗资源的缺失,研究为医疗资源的整体调控提供了量化参考,同时研究方法为城乡公共设施均等化建设建立了基础.
  • 摘要:多源数据获取技术和应用方法的成熟使城市研究尺度的细化和功能使用主体的行为采集成为可能,对存量空间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利用互联网兴趣点(POI)数据,采取TF-IDF1处理技术去除量级影响,对城市空间单元进行识别和划分;同时结合出租车出行量数据,通过各单元不同时段的人口活力的差异对各功能进行成熟度的解读为城市存量空间识别提供量化依据.
  • 摘要:从2015年全面开放二孩的政策实施到今天,我国新生儿童数有所增加,大量出生的幼儿已经到达入学适龄,城市原有的幼儿园供给已经满足不了现状需求.本文从公平和效率的视角,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获取人们对于幼教设施的看法,分别运用两步移动搜寻法和效率分析法测度了南京市秦淮区幼儿园人均教育资源差异和设施利用效率情况.研究发现,秦淮区的人均幼儿教育资源存在较大差异,设施分布不公平现象明显,且多数幼儿园设施过度拥挤,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针对以上问题,运用密度估计法对秦淮区幼儿园提出具体的撤并、新建以及控招提质等优化措施.本文以期对幼儿园规划建设选址、布局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 摘要:在通州建立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一个由城市政策主推的副中心,不同于一般的副中心,在承担就业的同时也肩负了多项城市中心的转移功能.从2015年开始,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区域的建设工作已经逐步展开.在政策热点的推动与购房的热潮之下,城市副中心是会成为一个功能完善的新城还是一个新的卧城,新城的建设发展到了何种阶段,针对发展的阶段及现状政策又应当如何进行调整都成为了城市管理者面临的挑战.传统的统计数据难以做到在短期内对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变动进行评估.因此在本文中力图通过具有强时效性的多源数据对城市进行分析,评估城市副中心这一规划政策的成效,城市副中心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状态与遇到的挑战,以及对中心城区及北三县人口的疏散吸引作用.通过对近一年期的分析结果的解读,为及时的政策调整提出建议.
  • 摘要:“城市双修”提出了一系列改善出行条件的方法,而武汉光谷-移动互联创谷实施性规划依托交通影响评价的手段,通过一系列交通改善的手法将城市修补落到实处,最终实现交通可达性和用地开发的双赢.
  • 摘要:公交网络的布局合理性对公交系统及城市道路的良好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深圳市南山区及福田区为例,利用2007 年至2017 年两区的城市路网及公交线路站点数据,基于ArcGIS 密度分析及数据统计构建城市道路网络-公交汽车网络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路段平均公交线路及站点数量、核密度等参数考察城市公交网络基于城市路网的基本空间特征,以研究城市公交汽车网络的合理性及其对城市路网交通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深圳两区的公交站点及线路的相对关系比较好地反映出深圳的组团式城市结构特征;深圳福田区及南山区的公交线路高度依赖城市主干道及快速路,且其公交系统的渗透性在2007 年至2017年间均减弱,公交结构不甚合理,不利于居民日常出行及防范交通风险.最后总结归纳影响深圳市公交网络空间特征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公交网络现存问题提出需要增强公交系统渗透性、改善城市低等级道路的通行条件等公交系统规划建议.
  • 摘要:基于空间句法相关理论方法,以湖北省通城县为例,采用空间句法轴线模型构建,通过分析县城主要道路局部整合度、全局整合度、协同度、可理解度等空间拓扑数值,分析得出县城主要道路拓扑特征和问题,结合现状实地调查,提出通城县城主要道路系统优化策略.并对优化前后方案相关拓扑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以验证优化效果.
  • 摘要:随着共享单车投放量持续增加,为居民短途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侵占道路资源、影响交通秩序等问题.针对现有共享单车投放量是否满足短途出行需求,本文采用AHP-改进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全国一二三线7个典型城市短途出行方式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基于满意度最大原则构建遗传算法模型,优化短途出行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7个城市短途出行最大满意度评价体系下的共享单车市场饱和度,并对投放量提出优化建议.结果显示,我国共享单车市场尚未饱和,其中在一线城市尚可增加5%以上的投放量,二线城市尚可增加10%以上的投放量,三线城市由于人口较少,其投放增加量介于一线城市至二线城市之间.
  • 摘要:本文将城市慢行环境为界定为慢行空间与空间中的行为、秩序等多元影响因素的复合体,并以慢行环境为研究对象,在当前国内城市发展背景下提出通过精细化治理改善慢行环境的思路和策略.文章从国内城市慢行环境现状的问题和不足出发,探究其对慢行者关怀缺失的内在原因,指出城市慢行环境改善对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继而分析治理的含义与特征,发现治理的特征与城市发展的特征相符,并揭示治理手段运用在改善城市慢行环境质量中的作用与优势.最终总结国内外慢行环境治理的案例与经验,提出适合国内的慢性环境精细化治理策略,以期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强化人本关怀.本文将城市治理与城市慢行环境联系起来,旨在强调应将更多的关注和行动投入到基层城市生活中去.在当前发展背景下,城市应进一步精细化的满足人对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与需求.
  • 摘要:中国轨道交通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大多数城市在新城开发中均结合轨道交通站点进行以公共交通导向开发(TOD)的规划模式.在新城轨道交通站点中,居住生活型站点占有较大比例.但是,在目前新城居住生活型站点TOD开发过程中,常因忽视周边居民需求,导致站点周边居民区活力严重不足、相关服务配套设置缺乏.本次研究以TOD开发模式为基础,重新分析目前居住生活型站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站点综合体为切入点,结合竹山路地铁站的实例研究,提出“活力织补”的站点综合体设计策略,构建创新的空间组织模式,提升站点与周边区域的活力.
  • 摘要:历史街区在植入新的轨道交通站点后,原有的人车相对分散均质的交通模式变成了更为集聚的点状交通模式,在增强地区交通可达性、提高片区影响力的同时,也存在较多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是南京最具地区识别性和历史认同感的历史文化片区,也是南京重要的商业文化活动中心.服务于该片区的地铁站现状存在周边交通通达不畅、一号出入口绕路系数过高、入口公共空间品质较差、无障碍和慢行接驳设施缺失、站点设计标识引导性差等问题,本文基于实地调研情况,总结夫子庙站点交通模式演变特征,并深入分析现状问题原因,提出包括采用交通管制缓解拥堵、完善周边步行流线疏解人流、植入公共空间丰富景观效果、完善无障碍和慢行接驳设施便利公共出行和提升出入口标识性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在内的优化设计策略,以期为同类型的地铁站点及周边空间优化提供一定参考作用.
  • 摘要:随着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停车需求日益增加,停车难、停车乱成为困扰国内各大城市交通发展的难题.与此同时,共享理念的提出和共享经济的发展为破解城市居住区停车问题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思路,即将增量规划调整至存量更新,利用居住区周边公建停车场停车资源,为居住区停车提供共享,解决居住区停车缺口.本文从共享停车发展情况出发,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居住区共享停车规划策略与原则,并以北京市某片区为例,进行实践探索.本次研究旨在为城市共享停车探索出有效落地的实践方法,解决城市停车难题,为城市停车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 摘要:乡村生态发展的重要性在社会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不断强化.文章基于宿迁市生态经济示范试点案例,对乡村生态观念进行分类,以诠释不同群体特有的思维方式;分析不同观念在乡村规划中对应的行为取向,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别解释其发展路径.政策制定者制定了降低污染水平、提升环境容量的路径与措施,体现了乡村规划变革的生态导向.虽然政策措施体现了生态现代化的要求,但实施过程仍在既有框架内自上而下推动,仅涉及“技术与行政性质的事务”导致效果不佳.据此提出乡村规划应强调“社会学习、文化政治与新的体制结构”,逐步向以民众为主导的“体制—民众型”生态现代化转型.
  •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并入自然资源部的各个部门原先各自制定和使用分类标准,这些标准之间存在无法对接或交叉对应的问题.城镇空间内由于现行城市用地分类的封闭性和唯一性,法定规划在土地利用上的传导问题频出.在这个微妙的时间节点,住建部发布的《城乡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征求意见稿虽然对讨论多年的兼容性、混合用地进行补充,新增主导功能区,同时涵盖城、镇、村,有其积极意义,但在机构改革和规划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文章结合我国香港地区及其他国家地区土地利用分类方面的经验和国内城市的地方性探索,剖析该标准未解决的问题,提出多部门采用分层级的同一套标准以及四个探索方向:一是现状资源确权做到海陆城乡合一的分类;二是市域空间规划做到大类全国统一、对应事权;三是地方战略类规划做到框定主导功能分区的扩展范围;四是指导地块开发的法定规划层面探索适度弹性、多维度叠加的用地分类.
  • 摘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是深化粤港澳合作.粤港澳“前店后厂”的早期合作模式逐步转变为共建优质生活圈、共建合作平台,已形成“一国两制”下的粤港澳发展共同体.粤港澳合作共建要着力解决专业标准与规制不兼容的问题,建立粤港澳规划体系和标准的衔接机制.本文针对粤港澳合作共建中主要的规划协作类型,即全区域层面的联合规划、跨界联合开发地区规划及规划对接、共建合作区规划,分析三类合作共建规划的特点及工作协同中需要衔接的主要方面;通过粤港澳规划体系和标准的对比分析,指出对规划协同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是规划编制体系、规划技术标准、规划管理制度的衔接;提出针对不同合作共建类型采取相应的规划体系和标准衔接策略,重点在建立各方适用的规划体系和技术方法、按照特定需求择优选用规划技术标准、建立粤港澳合作共建的规划协同工作机制三方面提出相互衔接的原则和建议.
  • 摘要:随着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进一步深化,建立在空间维度上的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价值观需要更加精细化的认知.将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生产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引入城乡规划学,论证存量规划的产权置换过程由于不可测度的社会成本而影响规划实施的绩效;提出存量规划过程中社会成本评价指标体系.通过SPSS和结构方程模型来量化不同空间置换关系下存量规划实施过程中社会成本的影响机制,发现存量规划实施中空间置换圈层差异与社会成本构成差异交叉影响规划实施绩效,并构建以居住质量、服务设施、交通可达性和规划实施制度性因素等数据为依据的社会成本定量测度模型,为精细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方法.
  • 摘要: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空间政策是影响城市空间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00-2015年杭州市为例,基于RS、GIS平台处理多源数据,通过扇形分析、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指数和重心转移获取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增长数据,得出其增量特征、扩展特征和重心转移特征,并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归纳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增长模式.在此基础上,将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增长同空间政策关联分析:(1)调整性政策作用下城市结构优化;(2)引导性政策作用下城市功能升级;(3)正逆向政策作用下城市内外空间共轭均衡.最后揭示政策作用机制得出空间政策影响具有形态性、时效性和阶段性.
  • 摘要:东北地区是中国的地理大区和老工业基地,近年来出现了以经济增速下滑和人口减少为表征的城市收缩现象,对此需要加以关注.本文基于2000,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2008,2014年统计年鉴数据,从地级市层面和区县层面,以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年末总人口等指标考察了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可能影响收缩的五个方面因素进行识别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0年,东北地区近1/3地级市和近1/2区县城市出现收缩现象,2008-2014年,近8/9地级市和近3/4区县城市出现收缩,收缩现象趋向于更显著.(2)空间上形成牡丹江-延边显著收缩聚集区,伊春收缩区域和辽源-抚顺收缩聚集区,其余地方表现为局部收缩.(3)二三产业结构变动和行政区划调整与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的关联性最强,现阶段东北城市收缩主要受第三产业萎缩的影响;同时,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多个地区的区划调整客观上导致了城市人口统计量的大幅变化.(4)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的影响机制非常复杂,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命题.
  • 摘要:本文从全球地方化和城市收缩的背景出发,提出特色小镇建设是国家空间战略转型的地方化实践活动,反映新时期的国家空间战略选择和制度安排,从特色小城镇到特色小镇,反映了国家空间战略空间载体的平台化发展趋势.空间战略调整与外部条件及内生动力的变化密不可分,其发展过程蕴含着一般性的经济规律,同时也受到尺度政治的影响.受全球在地化浪潮的影响,治理方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调整,本文将治理方式转型作为背景展开并解读当前特色小镇的建设热潮,从特色小城镇向特色小镇的发展演化过程切入,揭示国家空间战略向柔性分权治理模式、多中心治理结构、平台化空间载体的多重转变,认为政府应更多以组织者的角色参与区域治理网络,在全球-地方互动的空间生产过程中,选择差异化的管治策略.
  • 摘要:“多规合一”是解决空间规划打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经验,由于“多规合一”的非法定规划身份,目前各地的“多规合一”更多的是将规划叠合,找出差异并提出处理建议,并未完全解决差异、达成共识,形成全域统一的空间规划.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自然资源部的组建,为空间规划统一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新时代“多规”思路由“合一”开始走向“统一”.笔者认为实现空间规划统一,必须从标准统一、蓝图统一、规则统一三方面着手,研究建立统一的空间资源用地分类标准、构建统一的空间规划蓝图、制定统一的空间规划管控规则才能最终实现空间规划统一.本文以浏阳市“多规合一”为例,阐述项目组在建立统一的空间资源用地分类标准、构建统一的空间规划蓝图、制定统一的空间规划管控规则方面的实践经验,力争为浏阳地方机构改革和空间规划统一工作提供参考.
  • 摘要:对改革开放以来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政策演变背景、特征和趋势进行系统回顾和总结.结合部分省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调研及工作实践,指出当前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中存在规划区外选址缺乏法律依据、选址与城乡规划不一致、部门关系仍需进一步理清、选址工作存在被动认可等问题.从强化选址意见书法律地位、加强规划区外开发建设管控、制定选址意见书评估报告编制导则、推进重大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及加强规划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 摘要:本文分析了近20深圳年法定图则的运行环境,总结了其“建成区上编规划”的典型特征,指出多样化的土地流转政策、共享式的利益分配机制和“路径式”的规划编制方法三者协同互动、共同形成的深圳存量发展空间治理秩序,保障了深圳法定图则制度的顺利运行和城市的长效增长.二十年来深圳法定图则编制及管理方面的创新和实践,对于未来中国更多城市进入存量时代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管理及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摘要:厦门市通过“多规合一”工作划定了生态控制区,出台了《厦门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厦门市生态控制线管理实施规定》等政策法规.但这些政策法规偏重于整个生态控制区的划定与管控,生态控制区内部的建设管控仍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各类要素管控边界不统一、管辖部门各自为政、管控权限交织,现状建设用地处置方式不明确,新增建设项目缺乏明确的准入机制等问题.文章对相关研究及地方实践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厦门市生态控制区内建设管控策略:①生态控制区分级划定与管控,实现“划管结合”;②对于现状建设用地采取分类分区处置,实现“控用结合”;③对于新增建设用地采取分级分类准入,实现“刚弹结合”.
  • 摘要:近年来,基于新城市主义规划观念的“窄路密网”规划模式在中国新区规划建设中得到倡导和应用,以期有效解决传统“大街坊,宽马路”所带来的空间问题,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引起了一些冲突和困境.本文以城市设计为视角,结合南京江北新区中心区的规划实践,主要解析该模式在交通组织和建筑设计两个方面落实规划所面临的典型障碍,并探讨其成因.论文认为该模式在当代中国新城的实施难度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中国现行的法规体系中相关政策与技术规定还存在相对滞后的部分,有待调整和转变;另一方面是城市设计需要更理性地判断高密度格网的适应范围,应针对中国当代城市功能空间需求和建设工程技术条件,作出谨慎的调整和设置相对弹性的控制方法.
  • 摘要:在以往的规划评估与反馈机制中,大多为定性分析,往往缺乏量化的验证结果,与科学的技术手段.本文借用医学中的“体检”与“处方”概念,用大数据的数据并结合各类数据分析软件,创新性的提出“城市体检”与“规划处方”概念,来进一步完善规划反馈机制.相对比传统的规划评估机制,“城市体检”与“规划处方”更加具有技术支撑,选取整个城市或城市中某一系统进行检验,用量化的形式来检验城市规划的实施效果.本文以《上海市2040总体规划》为例,将进行一轮城市体检来检测其规划效果.选取上海市图书馆布局的数据作为现状基础,利用GIS中的数据分析方法与空间分析方法,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和量化统计对上海市各区图书馆网点进行外部要素评估、网点评级以及评价结果及图标可视化,基于现状评价结果,从数量维度、分布维度和级别维度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得出“规划处方”,即反馈的规划建议.以望为后续建设提供指导,并反推下一轮总体规划或相关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进而同时对完善规划评估理论具有借鉴意义.
  • 摘要:城市设计作为一项直接干预空间变化的规划管理手段,在面向美好生活内涵及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下,更涉及多元价值内涵与影响因素,具有在地实践的复杂性.文献研究表明,国内以“后评估”为主要特点的规划评估主要面向实施效果或单项因子分析,在涉及复杂影响的新时期城市设计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滞后性.因此,本文在国内外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探索性地对西方影响评估的系统框架及其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进行分析与归纳,以期对当前规划评估与城市设计转型发展提供理论借鉴.研究显示,影响评估在西方城市设计中的运用具有双重内涵,即作为系统化科学框架为整体评估提供技术支撑,及作为程序化过程体系为协同设计提供过程理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建立多层次、多内涵、多维度的“规划影响评估”体系,将其作为一个逻辑框架嵌入城市设计各阶段以适应国内城市设计实践,并提出建立全方位的系统评估体系、渐进式的共同治理程序以及一体化的全周期实施管理模式,以提升城市设计在地实践的科学性、前瞻性与实效性.
  • 摘要:就建设而言,规划管控最有力度的导控用地“功能”与“容积率”.进入存量规划的时代,城市建成的环境品质也纳入到规划管控目标中,因而规划管理中的建筑“高度”要素受到重视.本文依据城市街区的“高度”要素的导控性,揭示了“功能”、“容积率”与“高度”三大规划强制性要素间的关联性,基于泰州主城区高度规划实践与街区单元,探讨城市实况中的从“用地”到“高度”的变化规律;以城市街区建筑控制“高度”为抓手,提出街区“基准高度”+“形态高度”导控模式,初步实现城区总体高度风貌控制与局剖地段空间形象特色导控的高度规划方案,并将其成果运用到城市复杂地段的详细规划与建设方案设计导控中,将地区的“功能发展”与“环境品质”的目标,落实到建设项目上.
  • 摘要: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应对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的发展需要,国家层面将推进规划体制改革作为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具.而总体规划又是城市规划的龙头,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住建部目前正在着力推动总规改革的相关工作,重点围绕"一张图、一张表、一报告、一公开、一监督"的"五个一"规划成果要求,做好总规编审督分离的顶层制度设计,将"条文化"的总规内容转化为城市"体检表",做到可实施、可评估、可考核、可监管,强化总规强制性内容的落实和刚性传导.
  • 摘要:随着近年来西藏地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对传统城镇空间进行了侵略,新城的建设面临着延续传统文化与城镇发展的双重挑战.传统城镇空间是传统文化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是提取归纳城镇空间特征的主要依据和探索城镇设计策略的主要途径.本文以西藏地区传统城镇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公共空间的角度分为空间格局和空间要素两个层面,从宗教文化影响与自然环境影响两个方面分析,总结出西藏传统城镇空间格局的理想图示.从街巷空间肌理、广场空间街面、标志物空间意向三个角度分析,归纳出西藏传统城镇空间要素的营造特点.通过理清基于传统城镇空间的城镇设计的逻辑与原则,提出理想城镇空间格局营造、公共空间场所精神延续、传统景观要素的继承应用、空间功能的复合型营造城镇设计策略,并结合西藏林芝鲁朗小镇的案例从实际应用的角度予以辅证.
  • 摘要:“特色危机”是当下中国城市面临的普遍难题.本文关注到中国城市特色研究从“视觉”维度到“活动”维度的转向,从城市特色的内涵、相关研究转向、关于城市特色的活动体验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论述,提出城市特色作为“场所”的意义比“形象”更为重要,可通过公众调查、空间注记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城市特色空间与市民活动的关系.结合武汉案例,运用活动维度下的城市特色研究方法,解读了武汉城市特色资源在公众感知和体验中存在的问题,并以“百湖之市”为例提出了城市特色空间的控制和引导策略.
  • 摘要:在城市风貌特色塑造得到国家层面更大关注的背景下,“保护青山绿水、延续历史文脉、塑造城市特色”成为城市空间建设的主要原则之一.本文从山水营城角度,对现代城市风貌特色塑造的方法进行初步探索,总结山水格局与城市空间形态的融合方式,主要包括要素本体保护、历史格局传承、要素周边控制和景观视廊构建四大方面.即墨山水资源丰富、建城历史悠久,其规划通过梳理城市自然山水格局、古代城池选址与建设考量,构建风貌保护框架,对山水格局实施整体保护.以风貌要素普查为基础,对自然风貌要素、历史人文风貌要素和现代城市特色风貌要素实施分级分类保护.从市域总体层面划定风貌保护利用分区,提出城市空间特色塑造的总体思路,并在城镇集中建设区域层面和建筑风貌层面提出山水营城理念的具体引导措施和要求,科学指导各层面城市空间建设.
  • 摘要:城市发展历程中,同一城市的老城和新区往往经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成长路径,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城市发展历程造就了地区不同的特色发展基础,从而对城市特色塑造路径提出不同要求.通过对比分析青岛老城和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自然景观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城市建成空间的特色基础差异,基于问题导向,提出青岛老城存量空间特色“从有到好”的管控思路,关注空间特色的文化根植性和时间序列性,是城市双修思想下城市活力氛围的维续与再生.基于问题和目标双导向,提出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增量空间特色“从无到有”的营建思路,关注重建整体空间秩序,营造地方文化的空间展示载体.城市特色管控和营建的两种思路为城市存量地区和增量地区的特色塑造提供了路径上的不同选择.
  • 摘要:公共空间在城市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和作用,有活力的公共空间能够成为城市的名片,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凝聚力的产生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篇文章关注了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以及公共空间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调查了金华市西市街和兰溪街两条步行街,对两条街道的影响活力要素的几个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主要关注了空间辐射范围、使用人群,商业业态、空间尺度和整体满意度,并对两条街道的活力差别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一个有活力的街道不仅仅要有良好的物质空间质量,更在于各种综合要素形成合力,才能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
  • 摘要:城市公园为城市居民进行户外公共交往提供场所,而人们在公园进行户外活动时也往往会选择在有植物覆盖,绿化景观较好的林荫空间.但对城市中林荫空间的营造与人群活动类型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的探究却鲜为少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公园游憩者的活动空间和行为方式进行观察记录,并利用图像提取法、计算公式等方法从卫星影像图中获得空间郁闭度.探究发现,随着郁闭度的加强,空间内产生游憩行为会趋向私密、小众的静态活动,即小部分自发性活动;并建议城市在设计公共开放空间时应通过营造适宜的林荫效应来划分空间功能,进而引导市民合理使用.
  • 摘要: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完整保存了唐宋以来前街后河、河街平行的双棋盘格局,是苏州古城的精华缩影.本文以苏州市入选第一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为契机,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样本,对城市设计方法中“苏州韵味”进行思考,寻找历史城区城市设计的“苏州模式”.寻找历史城区城市设计的“苏州模式”.
  • 摘要:在中国大力倡导绿色出行的背景下,共享单车的盛行与自行车道的建设需求使得立交桥区域的自行车道更新改造迫在眉睫.研究了自行车道与立交桥的交通衔接,提出三种衔接模式——混合式、分隔式与架空式.混合式为立交桥上下车道均无专门的自行车道,分隔式为设有专门的自行车道,架空式为自行车道结合立交桥设计.在此基础上,对这三种衔接模式的优劣特性进行比较分析,从安全、实用及美观的角度提出优化策略.在安全方面,处理好自行车道与机动车的关系、强化防护设施并提高照明的亮度与覆盖率;在实用方面,设置适宜的自行车道宽度与坡度以及完善自行车标识信息;在美观方面,提升立交桥桥下空间、桥墩以及桥面的绿化.最终,为骑行者打通立交桥的阻隔,保证自行车道的连续,推动城市可持续交通网络的建设.
  •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两孩政策”的全面实施,中国0-5岁儿童照料体系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需要,社区儿童照料中心的设计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而一直以来美国在物理环境对儿童的影响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经验,但在实践中针对噪声范围内的儿童照料设施合理规划仍待改善,一些设施位于交通噪声影响较严重的区域内.本文从因子分析的角度出发,选取美国洛杉矶地区典型的儿童照料中心,通过实地勘查、问卷访谈以及物理测量等方法,深入分析了噪声对幼儿健康成长以及园内老师和周边居民工作生活的影响,运用各类防噪措施和方法,从社区儿童照料中心的室外环境、功能布局、结构与材料、声景观设计等方面对噪声的控制总结了相应的设计策略,为中国儿童照料设施的规划完善提供相关借鉴.
  • 摘要:适当的体力活动可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减少慢性疾病的产生.作为居民日常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城市绿地系统对提升老年人体力活动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以大连市主城区为案例,采用调查问卷及统计学中的相关分析方法,在总结老年人户外出行活动特征的基础上,探析可达性和绿地规模两组环境因素与老年人绿地使用频率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绿地实际可达性相对于空间分布密度而言对老年人的活动出行影响更为显著,100-300米的出行范围是老年人适宜的步行距离且对绿地使用频率最高;绿地类型比面积对提升老年人活动出行意义更大,社区广场和街头绿地更能促1进老年人出行.并提出在老龄化趋势下,绿地规划一方面要考虑空间距离的临近性,另一方面应加强社区广场建设以满足老年人的活动需求.
  • 摘要:街道广场是市民日常休闲娱乐的重要公共空间,关乎市民生活质量与城市空间品质.然而目前许多街道广场成为人群稀少的“摆设空间”,使得城市公共空间应有的活力丧失,同时更浪费了宝贵的城市资源.本文以厦门市塘埔路街道广场和大元路剧场公园为例,讨论城市街道广场活力的评价方法.首先通过文献查阅,确定街道广场中可能影响活力的主要因素.然后以活力的影响因素为出发点,从物质空间和行为活动两个角度构建街道广场活力评价体系,同时依照这一评价体系为两处街道广场打分.最后基于评价结果,对街道广场活力高低的内在原因进行解释.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以定量结合定性的方式探讨城市街道广场活力问题更为理性客观,可为城市街道广场的设计与更新提供一种可操作的新思路.
  • 摘要:近年来,城市雕塑作为彰显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雕塑规划能够有效指导城市雕塑的有序建设,国内部分城市陆续展开了一定的实践探索.本文试图以南京城市雕塑规划的研究为例,探讨城市雕塑规划的策略和方法,以期对国内其他城市提供一定的借鉴.文章首先对公共艺术、城市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明确城市雕塑作为国际语境下城市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城市空间公共艺术生产的本土化特征.在深入分析南京市现有雕塑普查状况和充分解读现有相关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分别从总体引导、重点控制及个体规范三个层级,提出南京城市雕塑规划方法和策略.
  • 摘要:在重视城市生活品质的今天,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组织团体参与到城市公共空间的微更新改造建设中,多方合作打造真正具有“公共性”的公共空间.本文基于目前公共空间需求变化与国内外公共空间的共建共享发展,深入分析国内外实际共建共享案例,研讨群众共建公共空间对城市产生的影响并讨论共建建公共空间的策略机制.在倡导“共享包容”发展的今天,以公共空间的建设为实践切入点,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城市公共空间的打造中,重塑城市活力.以期对未来城市的共建、共享提供引导.
  • 摘要: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在中国,由于缺乏对城市设计工作的系统引导和有效管控,使得设计成果转化效果不理想,难以发挥其“塑空间、提品质”的作用.2017年3月1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中国首个城市设计制度——《城市设计管理办法》,旨在构建设计体系,实现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有效衔接.本文基于对《城市设计管理办法》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的理解,从城市设计现存问题出发,对中国城市设计存在的内涵理解不统一、编制成果无效力、实施途径不明确以及后期监管无保障现象进行简要叙述,并分析了《城市设计管理办法》出台后,对设计工作在概念内涵界定、编制成果衔接、实施途径确立和后期监管保障四个方面的影响,反思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城市设计思路从“静态”到“动态”、从“设计”到“政策”、从“引导”到“管控”的转变.
  • 摘要:新时代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个叠加的时代,空间的叠加和功能的叠加会产生不同摩擦,在这样的摩擦中,空间的属性是不确定的.无论对于室外的公共空间还是建筑的室内空间,同样有异曲同工之妙.笔者拿曾经做过的几个文化中心类的项目和刚刚成为网红的最美图书馆为例,阐述了这种,由功能的加和和空间的加和产生的,不确定性属性,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思考.
  • 摘要:场地设计通常是建筑设计的前奏,传统意义上的场地设计是在满足了基地现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组织各项要素并使得要素之间的关系协调.而基于整体性考量的场地设计的目的则是使各项要素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充分发挥各项要素的效益使其达到最佳的状态,并形成一些有趣、有益的空间.本文以天津规划设计院设计的兖州市民中心的场地及建筑设计为例,展现给读者一个整体性场地设计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例如户外空间的营造与功能植入,场地形态与建筑形态协调等等.从这些方面入手而引出一些方法和理论借鉴.
  • 摘要:随着杭州建设“创新活力之城、历史文化名城、生态文明之都、东方品质之城”的不断深入,杭州城市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杭州城市空间品质提升,尤其是沿江区域,是对外展示的重要形象窗口,城市天际线的塑造尤为关键,而杭州沿江区域城市建设已基本完成,现状城市天际线亟待修正和提升.
  • 摘要:小城市高铁站区差异化的用地布局是凸显小城市特色、避免“千站一面”、集约用地、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的重要支点.本文通过研究高铁“四横四纵”网络中的杭福深客运专线上的17个小城市高铁站区用地布局的现状及相关规划,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比对研究,剖析其同质化特征.进而探究小城市高铁站区用地布局差异化的中微观影响机制,从城市、站点、站区三个层次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空间发展条件、车站条件与人群需求、站区自身条件四个方面分析小城市站区与大中城市站区、小城市站区之间用地布局的差异性因素.综合考虑问题与影响因素,借鉴国外小城市高铁成功经验,提出差异化战略下的小城市高铁站区用地布局相关策略.试图在用地规模、空间结构、功能定位、功能构成、开发强度等方面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产业的开发持续升温,但是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愿住进养老院,居家养老模式逐渐受到重视.老年人与年轻人由于生活习惯差异较大,也无法像传统家庭模式那样三代同堂而居.本文引入“全生命周期”理念应用到滨河地块的城市设计当中,应对此问题做出一定设想和尝试,并以实现环境生态和社会生态为发展目标,构建全龄共享的滨河城市片区.全生命周期理念顺应老龄化的发展现状,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对城市转型发展和人居环境品质提升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以合肥城市新区沿河地段城市设计为例,从功能配置、生态构建、文旅配套、公共引导几个维度探讨“全生命周期”理念下的滨河地块城市设计策略,以期为同类地块的城市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 摘要:公共空间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对中国现状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儿童参与对塑造儿童友好型公共空间的必要性.目前儿童参与在中国的理论和实践都相对欠缺,因此,本文旨在根据中国国情,选取适用的儿童参与梯级,并在此梯级中探索具体的儿童参与方式.在三角塘小学东侧公共空间设计项目中实践了多阶段的、以设计为导向的儿童参与方式,希望通过该项目实践为儿童参与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基础.项目开展了一系列儿童参与的活动,一方面形成了设计与改造工具箱,为其他类型儿童友好型公共空间提供了基本范式;另一方面,让儿童参与决策与设计的过程,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儿童创造安全多样的活动场所.
  • 摘要:受功能主义的影响,人行道在人们传统印象中是供人们行走通行的公共空间,摊贩的活动与人行道的交通活动总是相互对立的.文章则通过对重庆大学B区大门北侧的一段充满活力与生机的人行道公共空间的观察,记录了地段一天内各种活动的分布、持续时长和参加人数,通过分析数据和人们的各种行为表现与空间的关系,了解到多样的活动在人行道空间上的混合使用,不仅不会影响到行人的交通出行和人行道的环境,还可以带来为街道许多益处.最后从规划设计和管理两个层面指出了人行道混合使用的一些建议.
  • 摘要:随着新时期城市的转型发展,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关注焦点,西南山地中小城市也日益发展为中国城市建设活动的重点区域.本文从城市设计视角出发,通过对公共空间环境品质相关研究的总结,针对中国西南山地中小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现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其环境品质提升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交通环境和社会活动四个方面.以习水中心城区城市设计为例,从上述四个方面,提出城市开敞空间梳理、城市特征风貌更新、城市慢行系统升级、城市事件活动策划四项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策略,和远近分期的策略实施路径.通过具有在地性的提升路径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品质,营造高品质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 摘要:政府前广场,一般占据着城市行政中心的核心位置,可达性高,占地规模大.但往往功能单一,缺乏充分的利用.在土地资源非常稀缺的城市中心,政府前广场迫切需要转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复合场所空间,既满足政治活动需要又支持市民世俗活动.本文基于场所精神理论,围绕场所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影响场所的要素:空间形式、功能、含义,对当前中国政府前广场的场所精神营造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通过保留原政治性场所精神及营造市民世俗性场所精神的复合设计方法.研究以深圳市盐田区政府前广场的复合化空间营造实践为例,分析了其从复合设计的角度出发营造和提升政府前广场精神的策略和实践方法.以期为政府前广场的复合化升级改造、营造更具有生活气息、充满活力的场所提供借鉴意义.
  • 摘要:伴随着中国城镇“千城一面”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作为体现城镇特色与差异的城镇风貌也愈加被重视,近几年针对风貌设计已经有了很多的认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风貌设计研究的却不多,而民族地区在全球化、城镇化的过程中也同样面临着民族文化、地方特色逐渐消失的困境,如不及时加以保护与引导,将是民族文化的巨大损失.本文基于尊重、保留、创新、公众参与等设计策略,结合实践,分别从调研、定基调、搭骨架、细分区、深挖掘、塑特色、促实施等方面提出一套适合当地民族的风貌设计路径,以期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风貌设计提供借鉴.
  • 摘要:阐述了信息时代下,公共网络数据与分析对于提升大尺度城市设计研究效率与准确性的重要作用.针对不同调查人群,提出网络数据应用于城市意象研究的技术路线.在镇江城市风貌结构研究的实际应用中,采用网络高频文字意象分析、网络问卷调查、网络游记分析三个维度的分析方法,提出“南山北水倒三角”的现状空间意象.根据其印象点高度集中、北多南少的感知结果,结合南山与各门户节点的关键地位,提出可加强南山、高铁南站、谷阳湖等位于城市南部节点的风貌形象建设以形成更完整的城市空间感知体系的规划建议.
  • 摘要:随着城市规划理念的转变,规划工作越来越多的注重对城市文化的研究,历史文化保护策略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本文选取西安市小雁塔片区为研究对象,在挖掘小雁塔片区内历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梳理总结该片区历史文化保护面临的困境,探索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保护的具体策略,将文化保护策略落实到空间中,实现对小雁塔片区内多元文化的保护与延续,为最终塑造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空间提供参考依据.
  • 摘要:土地资源的紧约束,促使城市更新成为深圳城市发展的重点;城市设计作为控制城市空间形态的一种手段,面临存量时代新的挑战和需求.在深圳当前以拆除重建为主的市场化更新下,城市更新和城市设计的相互关系、作用机制、实践模式值得被探讨.研究了当下城市设计情况,包括城市设计体系、空间设计实况,探讨了当前更新动力分布.提出城市设计对于深圳综合城市更新和发展的重要性,并尝试论述存量阶段城市设计的理性价值,包括城市更新应从立足增量到立足价值,从立足效率到立足永续发展,城市设计应从一种技术手段到建立相应系统框架.通过阐述深圳宝安西乡地区的具体城市设计实践,以设计实施为思路,试图探索更适合当下的设计操作体系,以及更新动力、产业发展、空间手段、功能引导等方面的城市设计理念.
  •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二孩时代到来,如何创建一座能让儿童自由探索、获取更多发展机会的城市、并营造愉悦的公共空间,日趋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城市公共空间不仅为大众繁忙的生活提供休闲游憩场所,而且承担起了城市历史人文风貌展示的功能.长沙市当下正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本文以古樟公园空间改造设计为例,从绿化、美化、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自然环境条件充分利用,满足不同年龄孩童需求及传承历史文脉方面探析儿童友好型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策略.以期实现儿童友好目标、改善长沙城市空间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特色魅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
  • 摘要: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会进行商业、居住、办公等功能的综合开发.由于上盖平台的交通特殊性,上盖开发的功能中对外性较强、易聚集人群的商业的交通流线设计与普通的商业交通流线设计相比有一定的区别.本文以深圳前海车辆段和香港九龙湾车辆段为研究对象,对其上盖商业交通流线从车行流线、商业出入口分布、公共交通站点与商业出入口的连接性以及商业内部空间人行流线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两处进行对比研究,梳理出前海车辆段上盖商业交通流线设计存在商业平台交通混乱、出入口与地铁口隔断、内部商业人行流线单一、与周边环境交通联系疏远等问题,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策略性意见.同时,也为今后其他车辆段上盖商业设计方案提供借鉴.
  • 摘要:中国城市口袋公园是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其面积小、分布广、周边用地复杂、所属权责不清等特点,没有受到城市建设和管理人员的重视,缺乏整体规划和后期维护,大多沦为城市中的消极空间.通过对现状城市口袋公园使用人群和活动特点的分析,提出“弹性空间机制”、“交流共享平台”、“公众参与模式”三种途径将基于共享经济快速发展而兴起的共享城市理念应用于公共空间领域,提升空间使用率,活化空间资源,转移空间权责.以期解决口袋公园可达性差、活动空间缺乏、空间品质低等现状问题.并从“交通可达性”、“基础设施量”、“空间弹性值”和“公众参与度”四个层面探讨口袋公园的弹性发展策略,以空间激活城市,重新焕发公共空间的活力.
  • 摘要:特色街区是一种典型的城市开放空间,由于特色街区作为城市的历史文化的载体,每天吸引着大量的使用者,为城市开放空间的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来源.本文通过对济南市特色街区进行实地调研,及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统计、分析,得出使用者对济南市芙蓉街-百花洲片区的满意度评分,以及街区满意度与评价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各评价因子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最终通过对比空间句法分析结果与调查研究结果,以探究如何提高芙蓉街-百花洲街区的满意度评分,并提出相关建议.
  • 摘要:在中国快速的城镇化过程中,大中小城市在不同程度上经历了城市空间的急剧扩张和城市形态的显著变化.与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建设规模较小,功能复合较低,受环境,交通影响较大等特点,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粗放式开发、城市特色丧失等问题.文章在对国内关于中小城市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以利津县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为案例,提出采用问题导向型编制方法,在针对中心城区自然环境、历史人文、空间现状、公众意愿研究基础之上,总结出现状空间格局及特色风貌存在的问题,确定了“营格局、彰特色、保品质”的核心工作内容,并以此为导向构建宏观、中观、微观三级控导体系,将各层级重点控导要素纳入法定规划以保障规划实施,最后总结出能够形成适应中小城市总体城市设计的工作思路及方法.
  • 摘要:城市的滨水区的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其具有优越的景观、区位条件而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节点.快速轨道交通作为城市重要的快速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持续而深远,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仍然处于高速发展期,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亟须进一步改善,改善站域空间的设计品质成为协调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的关系的重要契机,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城市滨水站域空间的演变特点,进而探析站点与站域公共空间的整合机制和策略,采用文献研究、问题主导的方法,结合多个案例,从触媒的视角,分析、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站域空间在植入城市空间后对原有的滨水区的公共空间所产生的整合作用,为城市滨水区进行的轨道交通站域空间开发提供一定的分析角度和参考建议.
  • 摘要:城市街道给予人最直接的感受,是人们评价城市面貌的主要窗口,因此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对城市整体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融合了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能创造出更具个性的城市景观,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有差异,使城市摆脱“千路一面”的情况,有助于城市的发展,也有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存在问题的剖析,探索地域文化导向下的新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思路,旨在创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的城市道路景观.
  • 摘要: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闲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其中休闲系统的优劣对于构建特色化的人居环境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当前,创造人民的幸福生活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新要求和新动力,烟台中心城区作为同时具有优越自然资源禀赋及深厚历史人文底蕴的区片,人居环境整体状态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却是相对滞后.本文通过研究与人居环境密切相关的休闲系统,将城市看着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从系统工程所包括的城市景观、休闲空间、休闲产业、基础设施四个子体系入手,即从整体的城市景观风貌格局到各层级休闲空间的分布,再到具体的各类别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休闲系统的空间基础设施结构体系情况逐一展开分析,并分别对照以上,对当前烟台中心城区特色化人居环境建设发展过程中,城市休闲系统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逐一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措施,以此希望通过健康全面的休闲系统工程建设,构建有地域特色的人居环境,为城市居民的幸福生活创造可能.
  • 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大规模扩张,空间格局混乱、风貌不协调、特色模糊等问题随之出现,总体城市设计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平原小城市因为规模、等级、结构方面的特殊性,城市空间形态问题更加明显,探讨其总体城市设计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当前总体城市设计的发展和实践状况,以修武县城的总体城市设计实践为例,对平原地区历史文化小城的总体城市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文章基于对修武县城空间形态特征和问题的分析,确定了城市形象的总体定位,并制定了总体城市设计的框架和内容:确立空间骨架,推进田园入城;延续历史文脉,塑造风貌特色;延续城市肌理,提升空间品质.以期形成针对平原地区历史文化小城的总体城市设计工作方法,应对其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困境.
  • 摘要:建筑风貌是建筑的物理特性与审美取向的体现,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风貌规划是城市风貌特色塑造的重要环节,将提高城市的空间品质、实现建筑与城市的有机结合、强化建筑对城市的功能支撑.在北京市转型发展的背景下,首钢工业区作为亟待更新的大型传统工业区,更新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首钢工业区基于城市风貌特色塑造的建筑风貌研究,具有代表性、重要性和迫切性.本文以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城市设计导则项目为源起,聚焦于传统工业区基于城市风貌特色塑造的建筑风貌研究,归纳出建筑风貌一般性要素体系.并建立基于城市风貌特色塑造的建筑风貌规划方法框架与表达方式.以首钢启动区作为实践对象,提出规划策略,为以首钢工业区为代表的,转型发展中的传统工业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可供参考的案例.
  • 摘要:开放式居住社区是当前城市住区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对居住区理论及活力街道相关研究的梳理,总结认为具有活力的开放式社区包含了小尺度的街区、连续友好的街道界面、适宜的高密度、多元复合的社区功能、地方传统文化等要素.实践以孝感市春云新社区规划为例,从上述各要素论述了开放式居住区具体的营造方式,并阐明了开放式居住区的安全问题、停车问题及建筑密度指标问题.
  • 摘要:低碳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城市转型发展、塑造可持续未来的重要导向坐标,城市空间形态作为低碳城市规划的重要方面,对城市碳排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城市中碳流动和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中介要素之间的关系搭建分析框架,结合深圳市相关研究实践,选取部分要素展开论述,分析了当前城市空间形态在影响碳排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优化路径,包括:建立城市中心与绿色交通枢纽相互耦合的多中心组团结构,从系统上改善交通出行方式;实行适度紧凑、较小尺度的街区模式,促进短路径出行;加强城市各类功能的有效混合,减少不必要的长距离交通;分层次完善公共资源的完备性,加强与慢行网络、公交站点良好衔接,提高可达性,为城市规划提供参考.
  •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城市邻里关系冷漠,“老死不相往来”是当下城市社区生活状况的一个不争事实.国家也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推广街区制,不再建设封闭小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阵讨论住区居住形式的热潮.基于以上的原因,城市规划师有必要针对中国本身的国情和居住习惯,探索更加符合中国国人居住心理和传统文化观的居住形式.由于现代的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笔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未来的住区必然以高层为主流,所以本文将研究对象进一步界定为高层住区.论文通过对深圳市城市居住院落的调研,试图发现城市社区生活的内在需求与活力潜质,从而从空间设计的角度对激活社区生活活力提出设计策略.
  • 摘要:反思机动化的规划范式、重塑传统街道空间成为目前城市设计与交通规划的重要趋势.街道改造项目、街道设计手册的推出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然而这些行动更多的是在微观尺度的修补运动,并未回答如何组织路网才能促进慢行与街道活力这一重要的宏观命题.Stephen Marshall的经典著作《Streets and patterns》即是对街道网络结构与城市和交通关系的一次有益探讨.本文将简要回顾这本著作的内容和结论,随后将其与中国的国情相关联探讨其意义,最后提出一些批判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 摘要:本文将天津小白楼地区商业性街道的主要物质空间环境因素量化统计,结合对街道活力的实地调研,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绘制主成分得分图和因子载荷图,分析各空间环境因素对街道活力的影响权重和这些空间因素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店铺密度、界面透明度、渗透度与商业活动呈正相关,人行道宽度、各类设施密度与社会性活动呈正相关,且两者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互斥.综合分析结果和现状空间调查,对小白楼主要街道的空间形态进行评价,指出其存在问题,为小白楼商业街区的改造和其他城市商业街区的规划设计提出建议.
  • 摘要:目前,随着城市设计法定化,城市设计对塑造城市风貌的约束和指导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总体城市设计更是关乎整个城市发展的形象命脉.本文以吕梁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探寻山地型小城市总体城市设计的核心问题.如何构建基于现状评估和公众参与的核心特色价值梳理,并达成社会发展共识.结合考虑山水城的关系,建立多层次系统化的高度体系,探寻以人为本理性视角下的合理城市肌理空间.寻找历史文脉,营造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 摘要:城市风貌一直是社会公众与城市规划设计关注的焦点,社会大众是用看得见的景观图景来表达对城市风貌的理解,而规划更多是从概念、结构系统的方式提出城市需引导发展的风貌.基于规划上城市风貌的概念化与结构化难于导控的现实,作者从公众风貌认知的视角,借助于网络图像式的城市风貌信息研究,结合城市风貌规划与导控需求,提出以“开敞空间、山水资源、水路构架、街区肌理、轮廓线、高层建筑簇群与显著核心标志”为城市风貌认知评价方式,利用城市风貌评价方式来揭示泰州中心城区整体城市风貌特色、形成规律,并将城市风貌特色与规律运用到泰州南部新城高度风貌导控规划中,初步验证了城市风貌分析可评、风貌要素规划可导、整体风貌特色设计上可行,为大范围的城市风貌特色设计导控建立基础.
  • 摘要:街道承担交通职能之余,是承载城市居民交往与生活较为密切的公共活动场所,已成为城市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形象特色与市民出行文化.纵观国内外先进城市制定的街道设计导则,街道设计总体朝向以人为本、慢行友好的方向发展.本文选取纽约、伦敦、阿布扎比、香港、上海、深圳等典型城市街道设计导则,结合国际先进城市街道设计的发展动态与趋势,提炼街道设计的核心关注理念、共性原则与设计策略.借鉴先进城市街道设计经验,以杭州萧山市北片区为例,针对街道现存问题,提出公共交通引导服务体系,塑造城市魅力轴线、构建个性化的街道网路等改善措施,以期推动市北片区城市道路向友好型街道转换.
  •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是影响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存量规划关注的重点.寒地城市四季活动差异明显,研究并设计可满足全季持续活动的公共空间对于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与空间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滨水区是寒地城市中兼具季节特征与使用活力的区域,能够反映寒地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特点.本文以寒地城市滨河公共空间的全季候利用为切入点,以哈尔滨市马家沟滨河公共空间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可用于空间全季候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为公共空间全季候利用的测度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型范式.同时基于权重值差异对评价因子进行了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寒地城市滨河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以期为提升寒地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与品质提供参考和帮助.
  • 摘要:公众健康日益成为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重点,寒地城市特殊的气候条件往往会对居民活动与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滨水区作为城市中最具人气的空间,在设计中考虑季节性因素并结合居民活动需求,可以增强寒地城市的空间活力.本文以居民活动和公众健康为视角,通过对哈尔滨市马家沟滨河开放空间环境进行实地调研,对比冬夏居民活动特征,分析其季节差异性特征,总结寒地气候对居民活动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对寒地城市滨河开放空间提出优化设计策略,通过延长秋冬过渡期的户外使用时间,提升城市滨河空间的气候适宜性;应用季节转化策略,营造冬季地域特色活动.通过生理、心理两方面策略提升公众健康,以改善寒地滨河空间人居环境品质.
  • 摘要:过去城镇教育设施欠账叠加全面二孩政策影响,教育设施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加快、深化教育设施近期规划已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新时代下的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传统教育设施规划局限性为出发点,通过建立现状供需判断标准、现状发展引导准则以及交互下的协调机制,提出了微观视角下的教育设施近期建设规划思路,并以溧阳市小学教育设施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其他地区教育设施近期建设规划提供新的思路.
  •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仅使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同时也对中心老城区空间进行不断的重组与更新.城市历史街区是具有悠久历史及市民生活特色的区域,其再生的过程中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双重问题.以济南市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居民和游客均对街区有各自的再生要求.本研究以POE(使用后评价)基本研究方法为基础,以该街区的开放空间形态再生为目的,通过对使用者行为进行分析,探讨再生空间存在的问题.济南市芙蓉街—百花洲街区各个开放空间业态单一,对历史街区文化传承和泉城生活风貌的保留不够,导致空间再生特色不足,吸引人群类型有限.
  • 摘要:当今机动车时代的背景下,城市建设中街道沦为了一种线性交通空间,渐渐失去了供人们交往与交流的场所意义.本文基于绘制行为地图和现场记录观察法,尝试分析生活性街道行人的行为活动特征和街道构成要素以探求生活性街道活力的分析方法.以深圳市366大街和常兴路为例,通过跟踪步行者、观察街道活动形式、记录单位时间的停留人数和记录街道空间数据等,对比发现两条街道构成要素相当,但366大街上活动更为频繁、持续而在常兴路则更多为穿行或简短停留.研究表明分析街道行为活动能够更为直观地展现街道上的活力,分析街道构成要素能探求吸引人的因素,二者结合能从原因和结果两方面分析街道活力并为街道建设提供更适宜的建议.
  •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网络的普及,使城市居民在日常消费方面开始关注情感价值并更注重精神上的愉悦享受,体验式经济时代悄然来临.随之引发的商业空间的重组、商业业态的更新和消费模式的改变促使体验式商业模式成为推动城市商业发展的新动力.而现在许多体验式商业把“体验”仅仅作为一个营销口号,而不是真正的场所制造,并且缺少对于体验式商业街区类型与其空间设计关系的研究.
  • 摘要:城市风貌是城市景观特征、神韵气质、经济文化水平等的综合表述,是一个城市彰显“特色”,留下印象的主要方面.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使得城市原有的传统风貌日渐丧失,而新建地区的风貌特色又极度缺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我们的城市有许多历史记忆,……不能因为浮躁、无知而破坏掉.”2014年6月青岛市出台了《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条例》,提出了加强城市自然资源和风貌保护,控制引导建筑高度、密度、体量、轮廓线等要求.即墨市作为青岛的县级市(2017年已撤市划区,规划编制时仍为即墨市),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实际,率先启动了《即墨市城市风貌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规划成效.本文结合即墨市城市风貌规划中的风貌要素普查实践,以普查的思路和方法为切入点,基于风貌规划中风貌现状的分析与保护控制体系的构建,对普查的要素体系建立、普查标准确定、程序方法设计、认定标准设立进行重点研究,并结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层次的思考,为其他城市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借鉴.
  • 摘要:文章通过长沙市桃花流域城市设计的实践,探讨缓丘陵地区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城市设计方法,提出了全流域绿色海绵的建构、“先底后图”生态控制线的划定、与生态优势先结合的产业定位和流域文化特色塑造等四大策略,并在此基础上生成方案.本次探索以期为生态城市设计及其建设提供借鉴.
  • 摘要: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了城市特色空间发展阶段,以少数民族为主要市民的城市在城市特色营造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城市设计方法上的新挑战.从民族聚居走向城市空间的过程中,城市高速发展需求对民族特色保留产生了较大冲击.本文结合贵州省台江县城市设计实践,从自然、文化与空间三方面出发,解析苗族城镇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差异,并在具体的空间形态表达上进行了针对性落实,对少数民族地区城市设计提供了一个探索方向.
  • 摘要:文章通过辩证城市个性中的“共性”与“特性”关系,将城市个性解析为“横轴”与“纵轴”的构架,阐述城市个性由“庞杂而恒定的第一印象——城市肌理、整体而直接的感官意向——城市色彩、具体而符号化的城市记忆——城市标志、抽象而深刻的精神内涵——城市文脉”组成.同时在城市个性视角下,解析城市物质空间,将城市个性构成映射到“城市格局、街巷空间、广场绿地与建筑”上,通过宏观机体、中观肌理以及微观细胞构建完整的城市物质空间体系,解构城市物质空间对城市个性的彰显过程,并阐明城市个性与城市物质空间互为载体与集合的辩证关系.最终提出城市个性的重要性,建议通过城市个性的映射,梳理城市物质空间建设,引导契合城乡空间特征与城乡规划与设计.
  • 摘要:美国城市规划学者凯文·林奇提出的城市意象理论开创了城市空间认知研究的先河,对于其后城市设计具有深远的影响.城市意象理论是关于城市形象以及人对城市整体感受的系统总结,在城市规划的相关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溪县城市设计对城市特色风貌和认知空间的塑造,基于对特色城市意象的凝练提取,创新性运用意象理论形成此次城市设计的总体思路.城市设计将城市意象理论的精髓融入设计方案的整体结构,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整体风貌.本文总结分析了城市意象理论的应用对于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环境品质以及城市设计具有的重要指导性作用.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发展转向质与两并重,同时城市主导产业从工业转型为服务业,以往功能分区的理念难以指导现阶段以人为本的发展品质城市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中央活力区的规划实践的梳理研究上,将中央活力区的经验启示进行总结归纳,借鉴其做法,明确商业中心区品质提升的实现途径,从可达性,多样性,人性化公共空间三个方面提出商业中心区品质提升的策略.
  • 摘要:宗教活动场所是一类特殊的公共服务设施,长期以来,在城乡规划中普遍缺乏对宗教活动场所布局的考量,现实管理中也存在缺位现象,并且衍生出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在国家注重治理能力提升的背景下,城乡规划工作必须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合理布局的探索,弥补该项工作的空白.本文通过对宗教活动场所属性研判,以及影响场所布局的文化传统、人口特征、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分析,结合南京市浦口区的规划实践,探讨了宗教活动场所布局规划中的量化评价体系、城市治理过程、管理政策设计等技术方法与内容的创新,为浦口区宗教活动场所布局优化提供了规划引导方案,也为宗教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尝试与探索.
  •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对城市设计的研究再次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文章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1991年-2017年间收录的有关城市设计相关研究的971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通过文献时间分布、作者分布、期刊分布、研究机构分布、内容类型划分、关键词聚合等内容的分析,对城市设计研究的现状进行总结.
  •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北京城市设计历史情况,摸清家底,聚焦问题,明确规划实施中城市设计发挥的作用,研究收集了各类城市设计项目共计165项,包括1997-2017年20年间已完成或在编的城市设计项目,以此为基础,对现阶段北京城市设计工作的编制时间历程、项目成果特点、分布特点和资金投入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发现现阶段北京城市设计工作存在开展较早但项目数量总体偏少、成果应用不理想的问题,虽然部分项目起到了一定优化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质的作用,但大量管控型城市设计未纳入法定规划无法落实,也无途径直接指导城市建设实施.这主要是由于城市设计法定地位不明确、体系建设尚需完善、缺乏统一管控标准、工作机制不完备等原因.本文参考其他优秀城市设计管控经验,提出下一阶段北京城市设计工作的重点和措施.
  • 摘要:城市交通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与脊梁,在滨水地区的城市开发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解决好城市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的交通组织问题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滨水环境质量水平,同时也为塑造滨水门户形象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库检索,对目前国内关于滨水地区城市设计交通组织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逻辑梳理并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综述:(1)城市滨水地区交通组织在城市与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滨水地区的交通组织主要构成要素.(3)城市交通与滨水空间组织关系的优化策略.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综述可以发现:中国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的交通组织相关研究成果较多,且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从内容上来看,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对交通组织要素的设计和针对某一具体地段滨水地区的景观性、安全性、可达性等问题提出优化策略,少有对各类交通组织要素在滨水地区如何进行合理的空间组织作出较为系统的梳理.希望笔者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能够为中国未来的滨水地区交通组织工作提供借鉴.
  • 摘要:福利设施做过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与建设直接决定了托养护理工作的效率、特殊人群的生活幸福感.然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项目落实往往比较困难,现状缺口较大.本文以武汉市的建设实践为例,以特殊人群的精神层面——心理特征及需求为切入点,分析研究其对服务设施的物质层面——选址、布局、功能等方面的影响,以科学可行地指导规划实施落地.同时,从物质的层面解决好福利设施的规划建设问题,以利于从精神的层面深化特殊人群的社会保障,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摘要:黄河的频频改道泛滥塑造了黄泛平原上独特的地理人文景观.夏邑作为典型的黄泛平原城市,地形变化不突出,空间形态特征和历史文化彰显缺失,人为建设主导城市空间形态特征明显,因此总体城市设计对城市整体形态的引导和把控尤为重要.文章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双向出发,基于夏邑空间形态困境和“精致品质小城”的设计目标,明确“传承地域文脉、激发生态活力、共享城市空间”的城市品质提升三大策略,以及“公共中心、景观界面、节点地标、开敞空间、城市风貌、文化承载”六大体系与城市设计导则相结合的核心工作方法,将城市设计方法由传统的“终极蓝图式描述”引向创新的“导则要素化过程控制”,建立面向精细化管理的管控要素,形成系统性的总体城市设计工作方法.
  • 摘要: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气候恶化、资源浪费等“城市病”相继出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类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形成了生态危机.“生态城市”(Eco-city)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关键,其中,城市代谢作为生态城市的内在机制,能够在系统层面运用于城市规划、建筑学等设计学科.迄今为止,欧美等众多发达国家相继建构了涵盖概念内涵、分析方法和测度指标的城市代谢研究框架,展开了一系列应用于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城市代谢研究[1].城市街区作为城市构成的基本单元,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和实效性.本文从资源代谢的视角出发,提出了街区生态系统的模型的概念与内涵,阐述其层级、要素和原则,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实践的指导意义.
  • 摘要:当前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强调规划控制层面的指标量化,注重增量设计的开发引导.在海绵城市理念的影响下,本文提出从城市用地水文环境管控的层面出发,协同传统规划控制要素,共同构建城市设计空间形态管控的技术框架,即建立用地环境控制与空间形态设计的响应关系,提出通过InfoWorks ICM软件进行真实场景模拟,提炼自然水文过程的形态设计原则与评估方法,强调形态设计过程的水文环境组织与水文控制评价等对空间形态设计的指引作用,以探讨城市设计进行多维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
  • 摘要:在提倡新发展理念的时代背景下,基于城市释放的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及感知信息,探索多元主体需求下的有弹性、有创意、适应社会发展的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路径已成了城市健康发展的必需.本文以碑林博物馆东入口空间为切入点,针对突出多元价值,完善多方参与、建立协同治理机制,实现社会包容与和谐等多方面的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发展要求,引用社会学中的博弈概念,协调处于不同认知站点的人群对于公共空间不同层次的空间价值利益诉求.从公共空间的视觉品质、听觉品质、感知品质三方面入手,建立基于高品质公共空间的价值认知及信息场理论认识的公共空间评价标准,构建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路径,以求体现精神文化层面的多元价值与新时代背景下的共享需求.
  • 摘要:本文从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宗教文化、政治历史、建筑基因对藏南河谷地区城市风貌的内在关联机制思考的基础上,以西藏山南市为研究对象,提炼解读其特色资源和城市风貌特征;将其特征风貌要素进行唐卡绘制意象化,提出其城市“圣山砻脉,藏源雅城”风貌意向;再对山南市自然生态、文化、城市历史脉络、特色风貌重点要素进行整合,提出城市特色风貌结构指引城市特色风貌的保护与构建;最后从自然本次的重新梳理、历史人文的载体构筑、重点区域的塑造、建筑风貌的引导四个方面提出城市特色风貌营造策略.
  • 摘要:城市天际线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在尊重自然山水、传承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并应遵行天际线塑造的美学原则.本文重点研究如何塑造特色的环滇池城市天际线,在分析环滇池天际线的构成要素及现状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山水勾勒、格局传承、中心突出、韵律塑造、分区管控等五大策略,为塑造特色的环滇池城市天际线提供有效的支撑.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