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香山科学会议第S42次学术会议
香山科学会议第S42次学术会议

香山科学会议第S42次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8-07-05

主办单位: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香山科学会议第S42次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利用多种气象资料对2016年5月1日和5月4日暖区降水进行了分析,并对可预报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4日晚湘东南强降水是由于500hPa冷槽、850hPa暖脊及中低层强盛的西南急流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共同作用的结果;4日深厚的南支低槽带来强正涡度平流,同时,强风垂直切变配合高不稳定能量有利于对流风暴的发展加强及长时间维持;中尺度滤波流场显示4日湘东南从地面至850hPa存在明显的中尺度辐合线,是暖区暴雨的主要触发系统;总结暖区暴雨预报着眼点:对于暖区降水的强度和落区预报需重点加强冷槽及地面辐合线等影响和触发系统及不稳定能量的分析,加强精细的中尺度系统分析与模式的检验应用.
  • 摘要:利用500hPa高度场和风场、物理量场以及卫星云图、200hPa高空急流和地面观测资料,对2016年1月19-20日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出现的暴雪过程进行天气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南支槽的东移北上青藏高原并配合阿拉伯海充足的水汽是本次强降水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在强降水过程发生时聂拉木位于高空急流的入口处;负散度和正涡度的物理量配置提供强烈的上升运动,再配合充足的水汽以及地形的抬升作用,导致此次强降水天气发生.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及多种新型探测资料,对2016年7月11日发生在黄河中游(陕西北部)的一次暴雨漏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预报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实况不符合过去总结的榆林市暴雨概念模型;日本数值预报、T639数值预报和欧洲细网格数值预报都预报强降水在暴雨区上游1~3个经距处,且最大降水量仅有40mm,同时T639风场预报暴雨区一直受500hPa稳定少动的高脊影响;欧洲细网格模式对影响榆林市500hPa风场预报优于其他数值预报模式,在暴雨预报中应加大使用权重;在对漏报暴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陕西北部一种新的暴雨概念模型.
  • 摘要:利用MICAPS4.0系统常规资料、自动气象站逐时雨量资料、ECMWF细网格0.125°×0.125°客观场、NCEP1°×1°及GFS0.5°×0.5°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6年6月16-17日(简称“0617”)和2016年7月31日-8月1日(简称“0801”)伊犁河谷两次极端暴雨的水汽输送、收支及动力机制的异同点.结果表明,两次暴雨均在两脊一槽环流经向度加大的环流形势下,中亚低槽南段均伸至40°N附近,且产生在大气异常潮湿的环境中.600hPa伊犁河谷南部至东部有明显的辐合及切变线、850hPa偏西急流的建立与维持、地形作用下的风切变与强迫抬升等均是伊犁河谷产生暴雨的动力因素,暴雨时段西边界整层、南边界中高层和北边界低层均为水汽净流入.但两者也有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0617”热力条件明显好于“0801”;“0801”500hPa槽前偏南风、600hPa风辐合及切变明显更强,但700hPa偏北风较弱;“0801”中低层青藏高原东侧—河西走廊—新疆的偏东急流水汽输送及动力辐合对暴雨的动力辐合和水汽有重要贡献.“0617”西、北边界水汽输入占96%;“0801”西、南边界水汽输入占85%,东边界水汽输入占15%,且中层水汽输入随降水增强明显增大,比低层水汽输入多2.3倍,异常的水汽输送是面雨量破极值的原因.
  • 摘要: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探空站秒级数据、葵花-8卫星观测资料和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探测资料等及中尺度模式数值模拟结果,从天气形势、地面观测、边界层精细化特征、数值模式模拟出发,分析了2016年11月6日上海地区的大雾天气过程.结果显示,上海在高空槽后西到西北风气流控制下,地面处于高压楔中,晴空风小,具备成雾所需的热力、动力及层结条件;6日凌晨地面以东南风为主,有利于海上高露点空气向上海东南沿海地区及内陆输送,早晨前后北方弱冷空气南下使沿海地区风向转为东北风,推动锋前暖湿空气进入上海北部沿海地区,均提供了成雾所需水汽条件.在上海地区的大雾生消过程中,5日半夜前以北部崇明地区的辐射雾为主,随着地面辐射冷却,近地面饱和水汽凝结成雾.6日凌展开始,随着东风不断输送海上暖湿气团至较冷的地面上凝结成雾,沿江沿海地区出现大片浓雾,并向自东向西向内陆缓慢扩展,呈现出平流作用下的“团雾”为主的特征.该次过程中雾层厚度约200m,边界层结构由稳定层结变为弱稳定、近中性层结.借助中尺度模式SMB-WARMS模拟结果可知,大雾期间,可反映雾滴浓度的水成物只形成于陆面一侧,在弱东风的平流下,水汽在较冷的陆面不断凝结成雾,呈现出海上的暖湿气流“平流”到“辐射”降温区域成雾的特征和机制.雾形成后雾顶长波辐射增强,且凝结释放潜热,使地面小幅回温;由于长波辐射导致雾顶降温明显,形成逆温,有利于水汽进一步凝结,使雾区向垂直方向延伸.
  • 摘要:利用光流法,对2016年台风“莫兰蒂”ECMWF(简称EC)和T639两个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500hPa高度场24h预报进行了检验,并利用定量检验结果进行了台风“莫兰蒂”路径的订正预报.结果表明:9月11日20时-14日08时EC的24h预报位移误差比T639要稳定且数值较小,12日20时-14日08时EC的角度误差一直稳定偏南到西南,因此EC的“莫兰蒂”台风路径预报可参考性更大.利用光流检验结果进行“莫兰蒂”台风路径订正,预报结果与实况基本吻合.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及福建省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台风“尼伯特”造成的特大暴雨中尺度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特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是在地面中尺度辐合线触发、高低空辐散、辐合的耦合配置,大气中层有干空气侵入的不稳定层结、强的风垂直切变条件下发生的.台湾岛地形对形成台风的空心结构、外围的强风带影响以及台风东侧气流分流和在福建中部沿海的汇合有重要的作用.
  • 摘要:应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分析2013年山东分别出现雾和霾的两次严重污染过程.结果表明:大气静稳状态时500hPa为高压脊前西西北气流,850hPa为暖脊,有弱暖平流,地面气压场弱,易出现逆温、混合层高度低、风速小,导致大气水平和垂直扩散能力差.850hPa弱上升和700hPa弱下沉,造成高空干洁大气和地面“脏”空气对峙的局面,垂直交换停滞是雾-霾和污染持续的根本原因.强冷空气驱散雾-霾的过程,正是打破了空气垂直交换停滞的状态,使得高空清洁大气能够下沉到地面.强冷空气过后,总会有一两个早晨,即便存在逆温、风速也很小,空气依然清新.空气质量的根本改善由垂直交换完成.弱冷空气伴随的弱下沉运动和锋面附近整层上升运动能够减轻污染.冷锋过后剧烈下降的地面露点温度即是高空干洁大气到达地面的标志.
  • 摘要:利用气象观测资料、EC-intrim再分析资料以及河南省环保检测中心提供的污染监测资料,对比分析了河南省2015年11月27日-12月1日、12月5-14日、12月19-25日的三次重污染过程.首先从范围、时间、强度、首要污染物上分别对比分析这三次过程的污染特征;其次对比分析了这三次过程的气象条件,表明西路冷空气是三次重污染过程结束的天气系统;风速、相对湿度与PM2.5浓度有一定的超前滞后相关,超前4h的风速、超前1h的相对湿度与PM2.5浓度的相关最强;三次过程平均的500hPa高度场上,河南省都处在平直的西风环流中;第一次过程出现了逆温,且逆温区与污染范围相对应,而第二和第三次只在部分时段、部分地市出现逆温;第二、第三次污染过程有较明显的传输作用,由于过程时间的长短不同,本底污染源的累积和传输造成三次过程的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有较大差异.
  • 摘要:短期洪水预见期内的降水量直接影响着洪水预报的精度,合理有效利用预见期降水开展水文预报越来越受广大水文气象学者的重视.2016年7月19日清江流域遭受大暴雨过程,流域24h累计雨量大于100mm,爆发大洪水.对此,文中利用建立的水文气象耦合预报模型,通过集成中尺度数值模式预报降雨信息,作为预见期内的降雨,输入新安江模型,对2次降水过程开展水文气象预报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考虑预见期内的降雨相对于未考虑预见期降雨对洪水预报结果提高具有明显的优势.
  • 摘要:为了预估四川省的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口和经济影响,基于四川省数字高程模型数据(DEM),依据山洪沟的判别标准,使用GIS工具提取出全省范围的山洪沟,并结合坡度与降水耦合的关系建立了四川山洪危险性评价模型.以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的21次山洪灾害为样本,利用2013年四川省人口和经济数据,建立了山洪灾害对人口和经济影响的预估模型.结论如下:提取出影响生命财产安全的山洪沟64346条;建立了山洪危险性评估模型,评估结果能客观地预警四川范围内的山洪等级和影响范围;建立了山洪灾害影响预估模型,模型对人口的影响预估结果比较可靠.
  • 摘要:通过对2016年9月22日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发生的特大型滑坡灾害进行气象诊断分析,侧重对省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客观预警产品进行评估检验,并对云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精细化预警模型进行了简要介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南方副热带高压阻挡切变线南下,冷暖空气在楚雄地区长时间交汇辐合,持续性降永天气造成岩体饱和,最终引发滑坡灾害.云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中考虑了前期累计雨量、风险区划、雨强贡献和衰减等权重因子,虽然时效内定量降水预报明显减弱,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客观产品仍然较为准确合理地反映出了相应风险等级.
  • 摘要:利用NCEP/NCAR再分析和NOAA向外长波辐射(OLR)等资料,对2016年西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登陆特点及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诊断分析ENSO事件及东亚夏季风环流异常与热带气旋活动异常的关系,给出2016年东亚夏季风系统部分成员影响热带气旋频数的天气学图像:由春入夏,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热带辐合带位置偏南,中国南海和菲律宾以东地区对流活动受到抑制,上半年热带气旋生成个数明显偏少;由夏入秋,中国南海—西北太平洋海温迅速升高,8月底中国南海夏季风北涌,副高北抬,热带辐合带对流活动发展增强是造成下半年热带气旋偏多的主要原因.副高异常强大、持续偏西是导致热带气旋集中西行登陆中国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
  • 摘要:远洋地区缺乏常规观测资源,远海台风的预报主要依托数值预报以及大量卫星资料的同化支持.国外气象卫星和中国风云三号卫星提供了大量海区微波观测资料,但目前中国业务主要基于国外卫星资料开展同化应用,国产卫星尤其FY-3C微波资料的应用还较初步,尚未发挥应有效能.文中立足国产卫星资料在数值预报业务中的应用需求,基于WRF模式及GSI技术框架,构建了FY-3C卫星微波温度计(MWTS-2)资料同化模块,并采用FY-2E静止气象星云图灰度数据进行云检测,然后同化晴空、薄云条件下的MWTS2资料,以剔除降水对辐射模拟精度的影响.采用T511全球分析场资料,对1418号台风进行同化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MWTS-2资料同化能较大程度地改善台风路径和强度的预报效果,具有较高同化应用价值和前景.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机场自动气象站资料、NECP/NCAR1°×1°再分析资料对长沙黄花机场2015年1月14-16日出现的一次持续性大雾天气的天气背景、各层气象要素和水汽动力特征进行研究和诊断分析.研究表明:本次过程为辐射雾,偏西北路径弱冷空气受地形影响带来下层逆温,利于大雾形成;边界层干湿对比越剧烈、地面小风速的小幅度震荡、强烈的晴空辐射和起雾后气温进一步降低以及高空处于干性短波槽后形势都对雾的维持和发展有利;逆温层有无及其强度影响大雾期间跑道视程变化特征;起雾前,边界层中低层的弱上升运动配合着其上层的弱辐散下沉运动引起本场水汽辐合和地面弱冷空气向上扩散促进逆温的形成,利于形成浓雾.雾后期,逆温层由高到低逐层被破坏,水汽由辐合转为辐散,加速雾消散.
  • 摘要:利用常规高空探测资料和长水机场自动探测资料,分析了2013年12月26-31日大雾天气过程出现的天气背景和气象要素特征,以找出昆明准静止锋影响下长水机场大雾天气的特征.分析表明,此次大雾过程出现了5次大雾天气,在冷空气西进加强、维持、减弱摆动阶段均可产生,其中冷空气维持阶段大雾持续时间最长.大雾时长水机场位于锋后或锋面附近冷空气区内.大雾发生时昆明上空多有双层逆温出现,逆温层底高度低,湿层较深厚,最大相对湿度在92%以上;大雾发生时长水机场为东北风,风速2~5m/s,风向转为西南风,能见度将很快转好.
  • 摘要:2016年3月3日至3月5日早,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大部分及周边内陆地区出现了一次大范围持续性海雾天气,大雾持续时间长达54h,成山头观测站能见度维持0m有48h.针对此次大雾过程中央气象台首次对外发布了海雾落区预报,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但是海雾落区预报范围较实况有一定的偏差.文中利用卫星监测,结合海岛、海上平台和高空观测数据、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为0.1°×0.1°)、NEARGOOS的海表温度数据(水平分辨率为0.25°×0.25°)等多种资料,从卫星可见光监测上可以分析出海雾在演变过程经历了生成、发展成熟和消亡三个阶段.研究重点分析了海雾过程形态变化的原因以及山东半岛东南近海为何没有海雾.海雾的形成和低层的偏南暖湿气流有关,而这个偏南暖湿气流来源于太平洋,此次海雾过程海温低于海平面的气温.因此,属平流冷却雾,气海温差在0~1°C,露点温度接近海表温度是海面海雾形成的海气界面条件,而在0~1°C是海雾的形态变化区域,海面上的大气饱和度在小于1°C的范围和雾区吻合.925hPa到1000hPa弱的风垂直切变有利于海雾在近地层的维持和发展.低层的暖湿空气不易向上输送,聚集在低层,有利于雾的生成,同时弱的风垂直切变有利于海雾在垂直高度上发展,并形成有一定厚度的海雾.
  • 摘要:利用NCEP再分析高空资料和地面区域气象站资料融合,合成高密度探空资料场,计算2016年6月10日天津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中高密度时、空场的各种参数,并结合雷达变分VDRAS资料,研究了冰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机制.结果表明:此次降雹初始回波是在蒙古冷涡环流背景和大气层结不稳定环境条件下,由北京西部山区热力和动力强迫局地触发产生;进入平原区后,冷池与强风垂直切变共同作用使雹云得以发展维持;且渤海偏东水汽输送带导致边界层水汽积聚及上干下湿不稳定层结发展,其与中尺度辐合线的交叉区域更有利于冰雹强对流的发生.此外,降雹前CAPE、LI、TTmod均呈现绝对值陡增,为冰雹的生成和增长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且考虑了地面温湿特征的CAPE、LI、TTmod对雹云的发生、发展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 摘要:应用常规观测与地面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风廓线以及雷达变分同化分析系统(VDRAS)等多种资料对一次漏报的分散性暴雨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演变、移动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高边缘暖湿气流、低空弱倒槽切变、东南急流、湿舌、弱对流抑制、北部冷空气南下为强降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渤海西南部发展加强的β中尺度对流系统北移,与其前侧触发的γ中尺度对流单体合并加强,造成东南部局地强降雨,河北东北部β中尺度对流系统南压造成东部局地强降雨,其前侧不断触发新的雷暴生成、发展加强,并排列成带状β中尺度对流系统,先稳定少动,后随移入北部蓟县的带状β中尺度对流系统南压造成天津中南部、北部地区的强降雨.渤海西南部、天津东北部沿海、中南部、东部形成的3条地面辐合线,是先后造成3个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加强的辐合系统,海陆风辐合线及中尺度对流系统前侧的冷性水平出流(东北气流)与环境冷空气(西北气流)、海风(东南气流)形成的中尺度气旋性辐合中心及两条辐合线是地面3条辐合线先后形成的原因.冷空气南压是从3000~4000m高度转为偏北风开始的.
  • 摘要:将2004-2014年江西省的强对流天气分成短时强降水、有短时强降水伴随的风雹和无短时强降水伴随的风雹这三种主要类型,对它们发生前后的环境物理量、地闪活动特征及其与雷达回波的关系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大风指数、抬升指数、整层比湿积分等能被用来较好地区分判识出风雹与短时强降水天气潜势;3-5月冰雹和雷暴大风发生前30min内的总地闪数差异不大,而6-9月发生雷暴大风前的总地闪数则为冰雹发生前的2~4倍.对强对流天气站点周边10km范围内、40dBZ以上回波出现前12min的地闪统计结果显示:出现超过10个正、负地闪数的次数分别占总次数的8%和59.8%.强对流天气发生前,45dBZ以上回波伸展得越高,伴随的地闪数也就越多,但其平均强度没有明显变化.
  • 摘要: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常规地面观测资料、江西WebGIS雷达拼图资料和闪电资料对2014-2016年江西出现的22次强雷电天气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江西强雷电天气易出现在赣北北部、南昌附近、上饶地区和吉安西部等区域,强天气出现的环境背景场可分为副高边缘型、副高控制型、低涡切变型和台风外围型,最显著的特征是中高空经常伴有干冷舌侵入低层高湿区.统计各项对流指数发现,Tg>30°C,TT>40°C,SI<0°C,K>35°C,LI<-1°C,SSI>250,SWEAT>260,CAPE>1000J/kg,CIN>0J/kg出现强雷电天气的可能性大,ZH一般在6km以下,H-20在9km以下.结合雷达回波和闪电强度及密度的分布情况,雷达回波类型以带状和块状为主,有少量絮状和“人”字形回波.雷电强度和雷达回波强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但产生强雷电的回波条件包括强度一般需大于50dBZ、回波强中心密实达到一定面积、而且回波边缘的强度梯度较大.强雷电一般也分布在梯度大值区附近.
  • 摘要:通过对发生在湖北省的四次影响较大的干、湿下击暴流个例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得出:干下击暴流对应环境场能量条件普遍较好,动力水汽条件较差,湿下击暴流则动力水汽条件较好,能量条件略差;干、湿下击暴流均存在干空气的影响,卫星云图上表现为移动方向后侧“V”形凹槽,但干空气进入回波的高度不同,干下击暴流从中层进入回波内,湿下击暴流从高层进入回波顶;强反射率因子强度的减弱可能有干下击暴流的出现;中层径向辐合中后侧入流高度和强度均高于前侧入流;弓形回波更适用于湿下击暴流.构建的概念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基于CFSR每天4个时次、水平分辨率为0.5°×0.5°全球预报场资料,美国NCEP的每天4个时次、水平分辨率为1°×1°FNL全球再分析格点资料,以及华中地区国家基准站逐时的加密降水资料,围绕2015年6月1日华中地区的一次中尺度对流低涡(MCV,Mesoscale Convective Vortex)天气过程,通过WRF模拟和能量诊断的方法,重点研究了低涡增强期内的能量分布特征及其对低涡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此次MCV初生于湖北中部地区,低涡生成后向湖北东北部大别山地区移动且不断发展加强,MCV增强阶段的降水带分布由早期的三中心分布(分别位于宜昌、荆州、随州)演变为后期的纬向型雨带分布.降水产生的凝结潜热释放、对流有效位能的增强、低层暖湿气流的输送以及中层干冷空气的侵入等有利的环境场条件对低涡的增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低涡的增强对能量演变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方面,MCV外围辐合气流随低涡发展而增强,引起对流层低层扰动动能的增加;另一方面,MCV外围降水产生的凝结潜热,导致对流层中层扰动有效位能的增加,之后通过垂直气流作用使扰动有效位能向上输送,从而使对流层高层的扰动有效位能增加.另外,此次MCV增强阶段的能量制造项依次分别为:扰动有效位能向扰动动能的转换,不同高度层的基本气流粘性力作用,纬向平均有效位能向扰动有效位能的转换,以及来自系统外部扰动动能的输入.其中,扰动有效位能向扰动动能转换是对MCV发展增强的直接贡献项,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一步分析可知,对流层低层和顶层,扰动有效位能向扰动动能转换,使辐合、辐散气流增强,而对流层中高层,扰动动能向扰动有效位能转换,为低涡发展成熟后的继续维持储备了必要的能量.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地面WP(危险天气报)资料对2016年湖南春季(3-4月)的风雹天气进行统计,发现2016年的风雹天气和正常年相比,在发生频次和时间上均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频次比往年多.往年风雹天气主要集中在午后到傍晚,到了后半夜,其发生的概率相对来说较低;而今年均在夜间开始发展,且在22时—次日05时有一个集中发展时段.2016年风雹影响区域比往年明显偏南.在此基础上选取3次典型的风雹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并重点分析了4月15-17日强飑线过程的断裂—再生过程中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这3次风雹过程发生时高空均有低槽东移,湖南处于高空槽前;中层有干舌、下层有湿区,上干下湿;低空有急流、切变线、暖脊发展;且对流产生前中低层已经存在干线,风雹出现在大气层结不稳定区(T850-500≥25°C,T700-500≥15°C、上干下湿)、干线、地面辐合线重叠区域.3次风雹过程的差异表明,预报风雹过程不仅要关注低空急流的发展,也要关注500hPa中空急流和925hPa超低空急流的发展情况;中空急流的出现是区域性雷暴大风能否产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预报依据;而超低空急流的发展可能对区域性冰雹的发展有一定的削减作用.中低层干冷空气侵入使得4月15-17日强飑线过程在断裂后再次弥合并发展;径向速度特征表现出的“中低层明显的辐合”预示着飑线的长时间维持.风廓线资料显示的“底层风顺转、低层到中层风向逆转”反映了垂直方向上冷暖平流的叠加导致平江10min内出现了3次雷暴大风.在发布雷暴大风预警时需重点关注移动速度较快的风暴单体;对移入静锥区的强回波进行预警时要考虑到很有可能并不是回波本身衰减造成的,而是受到静锥区的影响导致强回波减弱,故更应关注是否有中层径向辐合等其他显著特征的出现.
  • 摘要:采用C波段雷达探测资料和闪电定位仪资料,分析了2011-1013年发生在青海省西宁地区的8次雷电过程.结果表明,影响西宁地区的近7成对流单体主要出现于西宁雷达西-西北-北方向大约60km的地区,平均持续时间约20min,平均移动速度8m/s左右,减弱或消失方位为东南.雷达各PUB产品(最大垂直液态含水量、最大组合反射率、最大云顶高度及单体个数)和同期闪电频数相关较好,但对于雷电预警来说,实际意义不足.质心高度和雷电频数的同期相关为负,但和滞后36~54min的闪电频数相关为正,且提前量更大,这种最大质心高度接近最大云顶高度后突然下降的特征更容易在雷达产品中判别,可作为雷电天气发生前的特征阈值来使用.最后统计凝炼了雷电天气发生、发展时的相关雷达产品预警阈值.
  • 摘要:利用空军中期落区预报业务系统、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对2016年6月23日发生在阜宁的强龙卷天气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西风带系统携带干冷空气东移南下,与副高外围西南暖湿气流交汇于黄淮东部,造成该区域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对流层中低层高温高湿,地面风场气旋性辐合以及强的对流层中低层垂直风切变为此次强龙卷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与非龙卷类强天气相比,此次强龙卷的发生对热力、能量条件要求较低,但大气环境的抬升凝结高度很低,对流层中低层垂直风切变非常强.此次强龙卷的多普勒雷达观测特征表现为一个龙卷超级单体的移动演变过程,在反射率因子方面,龙卷出现之前,强回波顶高度、回波质心高度、最大反射率因子所在高度都在激升,而它们的快速下降和龙卷几乎同时发生,在龙卷超级单体的成熟阶段,其强回波核高度相对较低,属于低质心结构,回波形态上有清晰的钩状回波、入流槽口、回波悬垂等特征.在径向速度场上,此次龙卷超级单体由低层至高层均为气旋式辐合结构,中气旋的发展要落后于龙卷超级单体强度的发展约10min,龙卷发生时,中气旋的顶高、最大旋转速度出现激增,其旋转半径以及最大旋转速度高度骤减,中气旋的最大旋转速度、最大切变均位于风暴的低层或底部.径向速度场在龙卷发生前约30min监测到TVS,可以对下游地区的预警提供有用信息.
  • 摘要:利用2001-2014年共14a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机场)观测资料和MICAPS高空及地面观测资料,将发生在机场的雷暴日分为八类(即强雷暴、弱雷暴、湿对流、干对流、弱冰雹、强冰雹、冰雹大风和混合对流),对每种类型雷暴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机场雷暴以弱雷暴为主,其次为干对流.弱雷暴和干对流在6月出现最多,强雷暴和湿对流在7月最多,弱冰雹出现在春末夏初及秋季,而冰雹大风出现在6-7月,混合对流仅在7月出现一次.从500hPa形势来看,西风槽造成的雷暴过程最多,其他为西北气流型.500hPa为西风槽和低涡、西北气流时,地面辐合线触发的雷暴最多,其次为冷锋.500hPa为横槽时,冷锋触发的雷暴比例增大,未观测到由地形辐合线触发的雷暴.而副高边缘和压倒槽类型的雷雨过程,触发系统主要为辐合线.从月分布来看,低涡和西北气流型造成的雷雨6月最多,但横槽和西风槽造成的雷雨出现最多分别为7和8月.西风槽、低涡和西北气流型造成的弱雷雨均最多,其次为干对流.而雷暴的地面触发系统以辐合线最多,主要出现在6月,冷锋触发的雷雨主要集中在5-6月,地形辐合线主要集中在7、8月.横槽、西北气流型雷暴的日循环分布只有一个峰值,分别出现在05-12UTC和08-14UTC,但低涡和西风槽却有两个峰值,一个明显的峰值分别出现在12-13UTC和08-17UTC,另一个次峰值分别在07-08UTC和00-01UTC.
  • 摘要:针对2013年6月升级后的GRAPES_MESO V3.3模式预报产品进行了天气学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模式能够较好地反映强对流过程发生发展的水汽、稳定度和风垂直切变等物理条件,8-10月,预报准确率随着季节的转换而有所不同,对于达到一定阈值条件的部分物理参数预报效果较好,对业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模式对于强降水以及华北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天气过程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特别是高时、空分辨率的产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描述过程的发生、发展,但对于极端强降水、受地形影响的强降水等预报能力有限.
  • 摘要:文中利用GTS1型数字式探空仪探测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大连地区2015和2016年初冬的两次低温过程(2015年11月24日和2016年11月22日)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低温发生的环流背景及温度场、锋区结构、冷空气路径等特征.结果表明,降温期间大连均位于高空槽前.2015年11月24日的低温发生在乌拉尔东侧高压脊发展、维持阶段,低层冷空气从吉林东南部地区自上而下楔形快速向西南侵,大连地区锋生作用加强,逆温层增厚,逆温梯度增大,加剧了其地面温度的下降.大连市区的最低气温突破历史同期极值.2016年11月22日的低温则发生在乌拉尔东侧高压脊减弱、崩溃阶段,对流层整层冷空气从华北西北部向东南偏南方向爆发,大连地区锋生作用偏弱,逆温层变薄,逆温梯度减小,其地面温度的下降幅度明显偏小.东北地区回流冷空气的直接影响容易导致大连地区的极端低温,ECMWF预报的925hPa温度,对大连地区此类极端低温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摘要:采用中国东北地区1951-2012年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中国东北地区夏季(5-8月)降水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并对可能影响途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总体来说,1951年以来,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年际变化具有显著性的季节尺度特征,同时利用相关分析得出初夏时节东北地区降水与整个地区成显著性正相关,它的相关中心出现在东北地区中西部;盛夏时节东北地区东南部出现显著的正相关.初夏东北地区的降水异常与东北冷涡活动有关;而东亚夏季风影响盛夏.东北地区5、6月西北部出现气旋性环流随高度向西倾斜;7、8月降水异常是因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随着西太副高西北侧的南风异常加强,向北输送的水汽明显增多,东北地区盛夏时节降水明显增多.经过对中国东北地区夏季降水特征的分析及其与大气环流关系的研究,能够为以后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摘要:2016年3月8日起,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模式(以下简称ECMWF模式)进行了全面升级.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ECMWF模式预报资料,对ECMWF模式改进前后(2015和2016年)春雨期(3-5月)的降水预报进行检验和对比分析,同时总结不同天气背景下,ECMWF模式降水预报的误差分布特征及原因.结果表明:升级后的模式在2016年春雨期整体的预报效果优于2015年同期,其中模式大尺度降水的调整对提升总降水的准确率有明显作用,而对流性降水的预报偏差成为预报误差的主要来源.当环流背景表现为北方无明显冷空气南下,江南和华南地区受南支槽前西南暖湿气流控制时,模式容易在西南地区预报过多的对流性降水,而其下游地区则往往存在少报或漏报.
  • 摘要:以江苏冬季两次不同类型(雪和冰粒)固态降水天气过程为例,运用MICAPS地面观测数据、探空数据和NCEP再分析资料,重点分析了两次过程中大气层结的不同,并从垂直运动和温度平流出发,探讨了形成冰粒天气的特殊大气层结的原因.得出了以下结论:纯雪天气过程中,温度垂直廓线自地面附近至高空均在0°C以下,接近但不穿越0°C等温线,而在冰粒天气过程中,温度垂直廓线数次穿越0°C等温线,地面附近温度高于0°C;温度垂直廓线表明融化层和冻结层上下配置有利于固态降水物融化后重新冻结,融化层和冻结层的形成分别与暖平流和冷平流有关;冰粒天气发生时850hPa以下有干层存在,相对湿度较低,干层的形成与高空干冷空气的下沉运动以及干平流侵入有关,并且干层和冻结层位置对应较好,当液态降水物经过干层时通过蒸发吸热导致冻结层温度进一步下降,是冰粒形成的关键因素.
  • 摘要:2016年1月下旬强寒潮造成浙江省大范围降雪,浙江中西部积雪5cm以上,而沿海宁波台州平原以降雨为主,转雪时间比浙西迟约48h且基本无积雪.利用常规站、自动站、风廓线雷达、高塔观测以及卫星反演海温资料分析该过程,结果表明:冷空气作用下东海表层海水和海面气温有明显降温滞后,海面气温比沿海陆地高出约4°C,配合东到东北风阻止沿海降温,使沿海低边界层和地面气温维持3°C以上,导致以降雨为主.风廓线雷达探测到850~700hPa暖平流消失转冷平流,同时850hPa以下转西北风,可作为沿海降温开始之信号.高塔探测300m以下低边界层气温和相对湿度同时大幅度下滑可作为降雪即将结束的标志.不同路径冷空气影响下浙江沿海地区降雪指标有区别:东北路转西北路冷空气过程,以及北路冷空气过程,转雪时H0≤1000hPa,Tm<1°C;直接的西北路冷空气过程转雪时H0<925hPa,T2m≈2°C,H850-1000≤1280gpm;雪转雨要在东南风或东到东北风的暖湿气流作用下发生,即使气温层结仍满足H0<925hPa,T2m<1°C,但只要H0-Zc(0°C层高与云底高度的差值)增大到400m左右,即可发生雪转雨;雨转雪要求舟山浮标站为负变温且降至6°C以下,雪转雨时舟山浮标为正变温且升至8°C左右.
  • 摘要:通过对冻雨出现次数的分布、冷空气南下的路径与中国南方地形的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南方地区的“喇叭口”地形可能是引起2008年初大面积持续冻雨过程出现的重要因素.并进一步利用WRF模式,采用NCEP再分析资料,针对地形对冻雨温度结构特征的影响进行敏感性试验.发现地形对冻雨的温度结构特征的影响为;山脉和高原的阻挡作用可能与逆温梯度的加强有关.仅靠南岭山脉的阻挡作用可能产生冻雨天气,但是冷空气将无法爬升至高原形成冻雨.山脉对冷、暖空气的限制堆积作用可能与云贵高原冻雨温度结构的出现有密切的关系,是引起云贵高原冻雨大面积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 摘要:为提高和改进模式产品对汛期降水预报准确率,利用近两年3-7月江西省92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和欧洲中心高分辨率数值模式预报24~72h相应降水预报资料,采用Γ函数作为累积降水概率分布拟合函数,将模式预报降水累积概率分布与观测降水累积概率分布进行概率匹配,获得不同量级降水的预报订正值,并检验了订正前后预报评分变化,结果显示:模式预报对江西降水预报存在大雨以上量级多漏报、小雨多空报的现象;经预报-观测概率匹配订正法订正后可有效地修正模式预报系统性误差,对各等级降水有良好订正效果,尤其对暴雨的订正效果明显;时效越短订正效果越好.该订正法在业务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摘要:基于“频率匹配法”的思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了集合降水预报的订正研究,一种方法是利用集合成员降水频率订正简单集合平均平滑效应的“概率匹配平均”法,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实况降水频率订正集合成员降水预报系统偏差的“预报偏差订正”法,通过个例和批量试验,结果表明:概率匹配平均法可以矫正简单集合平均的平滑作用所造成的小量级降水分布范围增大而强降水被削弱的负作用,这种改进对强降水区更显著,并且集合系统离散度越大这种改进也越大;但该方法对预报区域内总降水量的预报没有改进作用,不能改善预报的系统性偏差.虽然预报偏差订正法对降水落区预报的改进有限,但可以订正模式降水预报的系统性误差,改进雨量预报以及集合预报系统的离散度特征和概率预报技巧;直接对集合平均预报进行偏差订正的效果优于单个成员偏差订正后的简单算术平均.在对每个集合成员的降水预报进行偏差订正后,概率匹配平均仍可改善其简单平均的效果,因此在实际业务中,应该综合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以获得在消除系统性偏差的同时各量级降水分布又合理的集合平均降水预报.
  • 摘要:利用贵州县级台站1979-2015年6-8月逐月降永资料、2011-2015逐日降水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副热带高压(副高)指数及NCEP第二套再分析资料对西太平洋副高与贵州夏季降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副高位置发生变化时贵州暴雨带的变化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贵州大部分区域的夏季降水与副高面积指数、强度指数为正相关,与副高脊线、西伸脊点为负相关;当面积增大或强度增强时,对应贵州降水偏多;降水偏多时副高脊点在25.1°N,较之降水偏少年的26.4°N位置偏南,降水偏多年时平均西伸脊点126°E,偏少年时东退至128.6°E;降水偏多年,6月副高位置与常年相比明显偏西,7月东退北推,与常年平均位置接近,8月明显东退至135°E附近,位置与常年平均位置接近;降水偏少年,6月副高位置比常年相比无明显变化,但是和降水偏多年相比,位置明显偏东,7月明显东退北推,与常年平均位置相比略偏东,8月明显东退至145°E附近.副高面积指数、强度指数与降水在2~4a较为显著的凝聚共振关系,二者基本为同位相变化;副高脊线、西伸脊点与降水具有2a的凝聚共振关系,且脊线(西伸脊点)与降水呈反位相变化,脊线(西伸脊点)的变化明显超前于降水的变化.6-8月贵州出现暴雨天气时,副高脊线的平均位置具有逐步北推的趋势,6、7、8月副高脊线的平均位置分别位于21.9°、27.6°、28.6°N,其西伸脊点的平均位置具有逐步西进的趋势,6、7、8月分别位于115°、109.6°、107.1°E.;当副高脊线位于21°-25°N时,贵州有两个暴雨中心;随着副高北推至25°-29°N,暴雨带明显北移至贵州中北部一带,且暴雨日数明显增多;当副高再次北移至29°-33°N时,暴雨日明显减少,暴雨中心主要位于安顺市至黔南州西北部一带.当副高西伸脊点位于90°-100°E时,贵州暴雨中心位于贵阳市至安顺市北部及铜仁市一带,随着副高东退至100°-110°E,暴雨日明显减少,中心位置北移至黔东北、黔西北一带;当副高再次东退至110°-120°E,暴雨日继续减少,副高继续东退至120°E以东时,暴雨中心在贵州中西部的安顺市一带.
  • 摘要:根据24~120h最低、最高气温和晴雨、一般性降水的预报准确率和订正技巧,对2014年宁夏7种城镇预报产品进行检验和分析,发现2014年,除了晴雨,中央气象台发布的产品(简称NMC)对其他要素指导能力不足,除了最高气温,宁夏对NMC指导的其他要素订正能力差,订正技巧全国排名倒数.按季节统计的ECMOS和T639MOS产品是最高和最低气温预报最优产品,NMC是晴雨和一般性降水预报最优产品;2014年降水质量低导致整体预报质量下降,气温预报失误以整体失误为主,其中受降水影响的预报失误多发生在纬向环流分类中的一槽一脊天气型,无降水影响失误发生在经向环流分类中的两槽一脊天气型,降水漏报为主的失误发生在纬向或经向环流的两槽一脊天气型,空报为主的失误多见于经向环流,影响系统为快速东移高原槽或沿脊下滑短波槽.根据预报失误成因,通过MOS、BP和降水消空指标、集成等客观方法改进,检验更新完善后的16种产品在2015-2016年上半年的预报能力,检验结果表明:按月统计的ECMOS和T639MOS产品、NMC神经元、NMC分别是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晴雨和一般性降水预报的最优产品;在最优预报产品支撑下,2015-2016年上半年较2014年同期宁夏城镇预报质量平均提高4.4%,全国排名前进4名,订正技巧提高0.02,前进8名.
  • 摘要:利用ECMWF细网格新资料和区域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分析2011-2014年乌鲁木齐9次典型东南大风天气过程.结果表明:东南大风高空环流形势存在两种特殊的形态,锋前减压加回流型和脊中配合低槽型.为了研究空间尺度较为精细的地面中尺度气压场,利用ECMWF细网格资料将海平面气压场分为4型:两高两低型、一高一低型、两高一低型和高低压带状型,其中前两者较常见.高低压带状型东南大风具有持续时间长,间歇性的特点.当存在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海平面气压差时,东南大风开始出现,随风速增大,在乌鲁木齐附近存在东北或西南方向气压梯度,阈值不小于8hPa,最大在15hPa左右;当气压梯度维持均衡且大于10hPa时,将出现持续时间长或断续出现风力强劲的东南大风.通过气压场的中尺度特征,分析了乌鲁木齐东南大风的环流特征和预报指标,为东南大风的起止时间、风速量级及落区的预报提供了参考依据.
  • 摘要:为客观把握预报偏差特征,向预报员订正应用提供更准确丰富依据,完善GRAPFES-GFS模式业务应用流程,在2016年GRPAES-GFS模式正式业务化之际,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对该模式的业务天气学检验流程也相应完成部署,正式建立了针对业务GRAPES-GFS模式的预报性能常态化检验反馈机制.经过2016年度的逐过程检验,已经积累了部分关于该模式预报性能的特征,本研究将基于该业务模式天气学检验产品,通过对2016年度主要暴雨天气过程的检验,结合对比EC模式和T639模式预报,梳理总结业务GRAPES-GFS模式在该年度预报性能优势和系统性偏差特征,以期充分利用数值模式附加值并反馈推进其发展.被检验的天气过程包括28次暴雨天气,其中有南方暴雨过程15次,北方暴雨过程4次及热带扰动或台风降水过程9次.检验工作从模式对降水预报效果这一现象出发,发掘模式预报性能优势的同时,透过现象检验主要影响系统及示踪物理量,总结归纳出如下几点预报偏差特征:短期时效内降水预报性能较稳定,性能优于T639模式;对于登陆台风降水预报较T639模式有所提升;对部分对流性降水预报较实况偏北或对主雨带南侧暖区降水预报有所不足;对弱的天气尺度系统强迫背景下的天气过程预报降水偏弱;对降水系统南侧偏南气流控制区域预报湿度偏大;对副热带地区的低涡系统预报偏强.
  • 摘要:2014年6月15-17日,在弱天气尺度环流系统影响下,多个γ中尺度雷暴单体经过门头沟、延庆和怀柔进入北京城区,其中一部分雷暴单体下山后强度维持不变或增强,并造成了两次短时强降水天气,另一部分却减弱消亡.雷暴下山后强度变化的不同为预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利用北京地面自动站、探空、风廓线和雷达探测数据,着重对城区上空热动力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多个先后下山的雷暴,最先下山的雷暴会消耗城区的热动力能量,并产生中尺度的冷池和下沉气流,进而对之后经过城区的下山雷暴的强度变化产生间接影响;雷暴自身强弱是其下山后强度可否增强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特别是有些雷暴在下山前或下山过程中强度有所增强,也有利于雷暴的顺利下山和之后的强度维持或增强.
  • 摘要:突发性灾害天气对于物流运输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已经成为制约电商平台产业进一步的发展因素之一.通过灾害性天气的气象监测记录和网购订单签收时长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到,当北方经历寒潮天气等灾害性天气时,也就是实况天气现象出现中到大雪及以上强度、雨雪伴雷电、5级以上大风、扬沙、沙尘暴、大雾、大雨等时,认为天气现象对地面公路或铁路交通产生严重影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3级影响,对订单签收时长的影响略大于其他天气现象,大约会有2%至3%的当天可送达的订单延迟到随后的1天或2天完成签收.快递物流业是受天气影响比较敏感的行业,网购平台的节假日和促销活动更是让物流运输和天气影响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特别是冬季,快递物流企业提前获取各地的天气预报、预警等相关信息,对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做好紧急处理预案,提前做好物流配送、货物转运等售后服务环节和质量,才能将灾害性天气对物流运输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
  • 摘要:自媒体时代下,音频节目作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其中情感节目数量以及粉丝量尤为庞大.同时,随着研究的推进,情感在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由此本文欲探究情感在音频自媒体情感节目中的传播机制,遂从情感与音频自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情感如何影响受众选择音频自媒体情感节目、以及情感又是如何左右传者进行节目创作三个方面,探究了情感在音频自媒体情感节目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 摘要:社交媒体的发展孕生出多样化的社交行为.带有“晒客”标签的社交群体的出现,已成为社交媒体中不可忽略的一类社交文化表征.本文以态度理论作为阐释“晒客”群体行为表征的逻辑,从社交媒体中“晒客”行为的表征及特点入手,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和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的对话,剥离出深入此类现象背后的原因,认为当今我国“晒客”行为和群体不断加深和增长的原因与社会资本和社会角色在社交媒体领域的浸染有很大关联.并剖析“晒客”行为伴随青少年群体成长产生的价值影响.
  • 摘要:经历2016年的媒体“寒冬”后,2017年记者节节日文本对于“寒冬”二字几乎只字未提,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过渡和转型俨然成为一种常态,两者之间的区隔力度也减弱不少.但这并不代表媒体转型中记者、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的转型成功.2017年记者节的节日文本中,除了仪式性的节日文本,记者节中的观点性表达体现出记者的角色定位正经历着转型期的多元理解与阐释阶段.本文对2017记者节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媒体共识实现了从“媒体寒冬”到“时代/新时代”的语境转换,而记者形象的构建过程中存在多种呈现方式和多种记者形象,记者功能定位和新闻理想也在逐步祛魅.本文通过解读不同媒体平台及不同的媒体人的记者节文本,展示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不同主体对于角色定位差异与分歧.
  • 摘要:《体坛周报》是一个由地方小机关报为起点,到如今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成为一家传统的强势体育媒体.湖南省将它的办报经验作为一个典型,在全省进行宣传学习和大规模推广,可以说《体坛周报》是湖南报刊业的骄傲.在全国范围内,它是中国体育专业性报纸的领军,也是盈利能力最强的体育报纸,在2015中国市场最具影响力体育品牌50强中,它作为唯一一家专业体育媒体入围.如此辉煌的发展历史和成就值得我们去探究.本篇论文主要从《体坛周报》的发展历史角度出发,即从1988年到现在近30年的新闻发展史,结合以往学者的成果,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以及思考在现如今新媒体强烈冲击的环境下,《体坛周报》如何做到转型和媒介融合,寻找出传统专业化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生存途径,以期对中国体育类报刊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
  • 摘要:在风险社会与媒介化社会的双重作用力下,社交网络因子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双刃剑,催生出线上、线下的“双重价值标准”.网络媒介的传播环境营造出了一种“交往情境”,参与到此情境中的个体呈现出路西法效应式的条件反射,并日渐成为社会常态下青年群体受众网络价值“迷失”的重要心理动因之一.本文基于社会常态下民众社会心态的实地调研,以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后发现,路西法效应具有丰富的内在相关性联系.新媒体传播环境营造的“情境空间”助长了个体价值系统群体价值标准的揖别,再造了更大的媒介化风险.因此,重拾网络文化的价值理性助力于网络价值救赎将成为新时期下的应然之势.
  • 摘要:当前新媒体话语空间存在种种不规范性,作为传播与被传播的双主体,底层青年群体在此空间的话语表达往往表现为非理性情绪下的不当表达,类似话语暴力、谣言传播、网络舆情危机等一系列具有破坏性的风险问题,通过网络加速器的发酵很容易引爆风险,使得线上线下串联成的风险社会中的矛盾趋向极化,造成全局性社会舆情危机.如此既不利于群体性事件的妥善解决,也会牵涉到舆论风险的升温乃至影响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行.本文基于主体性视野,通过对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底层青年群体在传播实践活动中的能动性进行具体考察,对其在新媒体平台进行话语表达的语言、心理、行为等风险因素进行研判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风险规避对策.希冀在该风险规避路径指导下的公众话语表达可以从主体的角度,尽可能地规避恶性风险,协助新媒体建构良好的安全态势,促进社会良性发展.
  •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普通用户提供了发表观点的便利条件,赋予其个人话语权.然而在媒体“把关人”缺失和用户自律意识较差的背景下,体育评论话语权被滥用的问题日益凸显,致使包括侵犯名誉权、肖像权、著作权在内的法制失范问题、包括虚假信息和臆想观点在内的伦理道德问题都在体育评论的传播过程中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因此,通过加强相关立法、落实监管责任、提高公民素养的方式规制新媒体体育评论中的法制伦理问题显得迫在眉睫.
  • 摘要:自媒体时代是不同声音争相迸发的时代,社会呈分化局面,凝聚社会共识显得尤为重要.此时能够当起凝聚社会共识的是党媒了,党媒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如何凝聚社会共识.而《人民日报》在十九大的表现中可圈可点,通过对其报道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其报道经验虽有借鉴意义但却面临正确性与功效性的两难选择.针对于此,提出政府的“资源倾斜”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打破困境,并且进一步从党媒视角、报道模式视角提出优化建议,以期增强党媒体凝聚社会共识效用.
  • 摘要:传统网络意见领袖中暴露出的种种弊端,使得具有民间草根性质的意见领袖脱颖而出.作为网民群体中的一员,其以更为专业化、职业化的亲民方式扮演着日常批判的角色.本文首先讨论了传统网络意见领袖对话语正义带来的潜在问题,从而发现,近年来草根意见领袖在网民意见表达及观点呈现方面存在助推性的可能.因而,对其日常微博信息予以文本方向的话语分析,发现其在主体身份、话语修辞及操作技术三个方面均做了策略性的调整,为网民情绪的纾解及正义的伸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指出其可能带来负面情绪的集中、法律边缘的徘徊等负面影响.认为,草根意见领袖在整合社会、凝聚共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却也不能忽略当前存在的问题,认清角色身份、回归舆论引导或可重建话语正义.
  • 摘要:传统媒体引领社会发展的核心在于逐步塑造自己的公信力,成就社会权力,从而引发尊崇.自媒体形成于草莽之间、兴起于社会权力分散之际,其发展特点在于引人模仿,将自己树立为标杆,从而形成社会权力.回顾自媒体内容变迁的历史,发现自媒体引入模仿的过程大体呈现出三个前后相继、交叉演进的阶段:第一阶段为“权力的反抗者”;第二阶段为“金钱的崇拜者”;第三阶段为“知识的传授者”.无论何种形式,自媒体都力图将自己打造成标准的建立者,从而形成强势模因.
  •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的思维方式已经渗入到了各行各业,并掀起了一场颠覆性的变革.电视新闻与大数据的结合,正在改变着电视新闻的生产模式,本文将结合央视数据新闻的案例,从大数据时代电视新闻生产理念的创新、电视新闻内容生产的创新、电视新闻生产流程的创新这三方面展开探讨.
  • 摘要:在数字化信息传播的今天,人们是处于信息资源极大丰富的时代,如雪崩般的大量被创造出来的新鲜事物,堆砌着无数可能的选择,它们迅速的吞没了人们本就十分有限的注意力,信息过滤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科技领域的预言家凯文·凯利在其著作《必然》这本书中就信息的选择方面上专开设了“过滤”一章,重点介绍了科技过滤器的必然性.然而在过滤的过程中,虽然是无法忽视在互联网世界中隐形把关人的存在,但是由于推荐引擎过滤器进入人们视野之后,未来人类将陷入过滤气泡的信息隔绝中,由此而导致信息茧房和回音效果进一步加强、人类的注意力将成为唯一稀有资源、个性化定制成为一种流行,人类对过滤器的依赖进一步加强等影响也值得深切关注,如何减弱这种信息过滤负面影响的必然性,根据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就需要作为传播源头的信息传播要多元化,各种过滤方式并用;起着中间把关人作用的大众传播媒介平台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而最后环节的受众显然也必须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自己的信息过滤中来,不能一昧的持拿来主义态度.只有如此,方能从过滤气泡中爬出来.
  • 摘要:步入信息时代后,我国越来越重视对社会文化的塑造,为了满足国家在新形势下建构强有力的中国文化的需求,适应文化市场的新变化,宣教型纪录片经历了从直接宣教政策到建构社会文化,从纵向还原真实事件、人物经历到横向描述地域、行业、文化差异,从记录特殊事件到描绘社会常态的转变.然而,不管宣教型纪录片如何转型,都始终是在执行为国家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职能.
  • 摘要:新闻概念的发展历程表明,技术对其影响深刻,并且直接表现在传播渠道、传受关系、价值理念、社会关系之上.人对新闻概念的定义经历了信息承载量、传播速度等辗转的过程,但自媒体时代缺乏新闻要素与公共性的“新闻”堂而皇之的流入公共领域,成为受众追捧的热点,非但不能消除信息的不确定,反而加剧了受众对什么是新闻的困惑.因此,媒介技术深刻变革的自媒体时代新闻内涵更应强调公共规范意识,即新闻的再定义为“公开发表且具有公共规范意识的新近发生的事件或变动的消息”.
  • 摘要:与其它文明古国相比,中国封建制度历经2000多年,其间有虽有分裂,但统一时间远大于分裂时间,原因值得深思.文章以汉朝为例,通过文献收集与分析,认为在信息传播不发达的古代,畅通的传播体制是保证封建王朝统一的基础.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畅通信息传播具体表现在象征性符号的塑造、统一的思想理论体系、自上而下贯通的沟通渠道、举孝廉、派刺史、设驿站、收集民谣等信息传播方式.
  • 摘要:随着自媒体的兴起,“表情包”开始大行其道,为社会性互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乐趣.不过,在“表情包”盛行的背后,也折射出了丰富的社会心理,即表现自我,表达情感;社会互动,寻求认同;形成亚文化,彰显话语权等.
  • 摘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保证新闻行业运行拥有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然而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接受的相关问题并不清楚.通过控制实验法和深度访谈,发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育对于改变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构建基于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游戏大国,游戏中出现的大量暴力、血腥、格斗的内容对受众的感知和认知都造成了相应的影响,因此关于电子游戏暴力方面的研究又逐渐重回学术界成为热点议题.本文侧重研究电子游戏中的暴力内容对受众情绪脱敏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长时间接触暴力电子游戏会使受众对暴力内容产生情绪脱敏,并会使受众的敌意归因指数上升,从而增加产生激进行为的可能性.基于此结论,本文旨在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将我国电子游戏对受众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
  • 摘要:中国传统报业在应对网络新媒体冲击的过程中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转型:报业发展黄金时期的内容搬迁、报业整体衰弱是以“中央厨房”为代表的流程再造、当下以平台建设为核心的技术革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媒体技术的成熟,媒体的发展呈现了更近一步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微信公众号“全媒派”以及相关期刊的分析,总结出国外媒体的五大创新:新闻内容与形式创新、新闻编辑室创新、技术与新闻相互融合创新、新闻资金来源创新、新闻产品衍生.
  • 摘要:新闻是新近事实的报道,是人们了解世界变化的重要途径,能够引发人们对的各类社会问题的思考.在今天,新媒体迅猛发展,抢占媒体市场,吸引大量受众,对传统新闻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强烈的冲击.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传统媒体未能占领高地,新媒体生态混乱.如何应对时代的冲击,已经成为新闻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全媒体时代下,要及时转变传统心态和眼光,结合当前的新闻传播特点,构筑新闻业的堡垒,才能有机会调整新闻业的失落地位.笔者就当前新闻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其发展与问题,以促进新闻业全面化、专业化的发展.
  • 摘要:随着网络对既有大众传播结构的解构,对既有权力秩序的分权和消解潜能使赋权的主体变得弥散化.新媒体语境的公益众筹对象不再是传统中“弱势群体”,而是变为无差别的受众.求助者在众筹过程受到的影响因子,也不再是单向“5W”模式,而是由微观、中观和微观三种情景同时作用与众筹的动员.
  • 摘要:中国语境下的微博以其自身作为媒介,重新定义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微博以其信息发布的及时性与便捷性、低准入门槛、广场式的公开传播等优势,让公众打破以往的信息垄断,极大地解放了民众的话语权,技术赋权让“人人都有麦克风”得以实现,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分享发布信息,使得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转变为自下而上的传播.在微博空间里,人们不仅可以满足信息和社交需求,还可做为大众舆论场而存在.本文运用传播学、社会学的知识,采用话语理论、公共领域、赋权理论等来分析微博为何能成为公民话语空间,以及研究公民话语的传播.
  • 摘要:小剧场广告作为创意中插广告的突出代表,借助热播剧的大流量和超级IP效应,能有效实现平台、广告主和剧方的利益共赢,备受众多热播剧的追捧.
  • 摘要:后真相一词近来以雷霆扫荡之势席卷了各大相关领域的权威期刊,从之前在政治领域的影响力扩展和延伸到了关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移动互联网进入全民时代的背景下,“互联网+政务”备受瞩目,作为主流媒体的政务微博在对大众价值观的构建方面有着不容小视的重要性.在后真相时代的影响下,政务微博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在信息良莠不齐,真实性扑朔迷离,难以辨析的后真相时代下,政务微博应该如何保持原有的传播高地,并正确的对大众价值观进行传播导向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将从这一角度来探讨在后真相时代下,政务微博对大众价值观的引导策略.
  • 摘要:政务媒体的普及,使得政府与媒体完美结合,因此研究政务媒体应如何进行正确的进行观点表达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以共青团中央公众号于28日发布的虐童事件文章为例,发现政务媒体目前存在传播立场不正确、意见表达不足和政务媒体发布的不即时性等方面的不足.并通过分析其问题,对其观点表达方法提出了一下四点对策和建议,即应站在公众视角表态、正面应对舆论、提高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完善应对舆情事件的相关体系.
  • 摘要: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公地、媒体格局多元化,信息表达的有效性难以保证,把关对媒介内容生产仍具有时代意义.基于语料库的技术把关是对媒介内容、文本词汇、信息意义的初筛.技术把关对媒介使用者造成一定影响,使用者规避技术把关则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自媒体内容生产者对把关产生怨恨情绪、内容使用者对信息形成多重解读并导致意义泛化、语言混乱,最终普通民众往往将责任归咎于行政管理者.要想营造清朗的网络话语表达空间,就需要内容生产者、媒体平台和行政管理者形成分级把关的清晰模式.
  • 摘要: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话语权利,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话语权力.新生代农民工因知识匮乏、无望心态等原因缄默不语.本文通过对塘厦镇新太阳工业城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实地调研,采用混合研究法,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网络上话语表达呈现缺语甚至无语状态,原因在于知识缺乏、技术工具论视角与无望心态的合力围攻.改善缺语困境需要新生代农民工提升知识与素养水平,需要媒体协力破除农民工污名化映像并发挥社会教育功能,这样这类群体才能在自媒体时代实现真正的话语赋权.
  • 摘要:本研究关注香港地区“表情包事件”中,大陆学生的信息传播行为和其对政治表情包的态度评价,并检验两者对学生的未来政治参与意愿的影响.其中,信息传播行为包括消费型传播和表达型传播,三类政治参与模式包括集群参与,网络参与以及个性化参与,此外,对表情包的态度测量涵盖五个子题项:有趣程度、政治教育程度、政治劝服程度、情绪释放程度.便利抽样方法在本研究中被采用,抽样对象为香港城市大学在读大陆籍学生(N=301).研究发现:与事件相关的信息传播行为(如阅读新闻、发布动态、交流讨论等)可以成为有效指标用以预测学生的未来政治参与意愿;对政治表情包的总体态度会影响学生的集群政治参与与数字参与政治参与意愿.统计数据同样可用以揭示“表情包事件”背后的“政治—娱乐”复合意涵,越认为表情包有趣的学生越倾向远离政治,越认为表情包有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生越倾向于参与政治.
  • 摘要:近年来西山区经历了快速城市化过程,景观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采用2009年、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2020年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10个景观格局指数对西山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1)从景观格局水平看,2009-2015年研究区景观破碎化程度在增大,2015-2020年破碎化程度在下降;(2)从类型水平指数看,2009-2015年城乡建设用地、耕地和自然保留地破碎化程度在变大,至2020年破碎化程度在逐渐下降.城市化是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随着环境保护、产业布局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政策的制定,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趋于科学合理.所选取景观指数能够反映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可为类似高原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定量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
  •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全方面的改善,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城市文化的出现可以有效的满足现代人们精神上的需求.近年来,有关城市文化与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之间关系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传统的城市规划过程中主要以城市发展现状为基础进行规划并没有考虑到城市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文化、土地利用之间的作用与影响,这对城市在未来的发展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城市文化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从宏观整体上将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的从属地位体现出来,以此为基础制定出一项全新的规划、整理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城市文化与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相互协调、统一,提升城市土地资源的使用率,减少土地浪费的现象发生,保证城市系统可以健康、可持续发展下去.
  • 摘要:针对目前生态连接度评价空间显式表达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耗费距离模型的评价方法.按照不同生态功能分区,计算土地生态服务价值、障碍影响指数及生态连接度指数,并对影响土地生态连接度的驱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以西山区2009年、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和2020年土地规划数据为例开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最小耗费距离模型和GIS方法可以显式的表达研究区生态连接度的空间差异程度;(2)研究区2009~2015年生态连接度下降,是因为"十二五"期间经济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建设用地的蔓延式空间扩张导致城市绿地被分割、耕地被占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5)规划末期2020年生态连接度逐渐趋于好转,主要原因是"十三五"重视生态保护,大量风景名胜区和生态湿地的建立对生态环境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该方法可为生态连接度定量分析评价及驱动机制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 摘要: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是实现对变化快速的城镇扩展进行检测的最佳手段之一.获取城镇扩展的基础数据,分析城镇扩展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城镇体系结构特征,揭示城镇扩展的驱动机制有助于政府管理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以高分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对易门县城区2009~2013年城镇扩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谷歌影像的最佳分割尺度为120,形状因子为0.6,紧致度因子为0.7.面向对象分类后总体精度为84%、Kappa系数72.9%;(2)2009~2013年扩展变化率为38.26%、扩展动态度为9.57%、扩展强度为0.02、扩展综合指数为0.61;(3)影响城镇扩展变化的驱动因素依次为:城市化水平、非农业人口、工业用地面积,关联度数值分别为0.91、0.85和0.73.
  • 摘要: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落实,怒江州精准扶贫进人攻坚克难阶段.要求改善农村贫困居民居住条件的责任也越来越迫切;要求了解农村现状情况的需求不断提高.为摸清怒江州农村贫困现状深度,在现阶段查清农村宅基地现状,并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难点,盘活存量村庄用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对支撑怒江州开展精准扶贫显得尤为重要.
  • 摘要:通过对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历史变迁和国内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的综合了解,了解了农村宅基地制度发展的历程,分析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存在确权登记难,存在一户多宅、闲置浪费和隐形市场交易等现象,存在规划难落实、违法占地和对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的认识不足等问题,总结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实践经验,本文认为,应进一步完善农村宅基地相关法律法规、明晰农村宅基地产权主体、加强宅基地规划管理,统一宅基地面积;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促进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改革和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进信息公开等办法,有效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 摘要: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随着实践发展和改革深入,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显现,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破解,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明确任务,也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需要.随着大理旅游业的发展,农民出租农房或自办乡村客栈呈井喷式发展,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宅基地还与农村居民实现发展、田园风光保护、民族历史文化保护、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交织在一起,这也给农村宅基地管理带来严峻的挑战,如何处理好点多面广的历史遗留问题是迫在眉捷的问题.大理市按照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主线,针对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四个环节”(取得、利用、退出、权能),存在的"四个问题“(取得困难、利用粗放、退出不畅、权能不彰),着眼于实现"三个目标"(依法公平取得、节约集约使用、自愿有偿退出),严守四条改革底线(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粮食生产能力不减弱、农民利益不受损),坚持四个结合(与洱海保护治理相结合;与民族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相结合;与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相结合;与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相结合),按"管住当前、消化过去、规范未来"的思路,下大决心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在推进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作了有效实践探索,构建"公平、为民、集约、高效"的农村宅基地管理长效机制.
  • 摘要:根据玉溪市耕地占补平衡面临的困难,结合玉溪市土地后备资源和土地整治工作的实际,提出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建议.
  • 摘要:2016年2月2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土地储备和资金管理等相关问题的通知》对土地储备工作提出了新的政策规定.对各级土地储备机构来说,新增土地储备项目所需资金,纳人政府性基金预算有困难,又不得再向银行业金融机构举借土地储备贷款,如何通过市场化手段探索政府购买和政府采购实施土地储备是个新课题.本文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实践中进行探索,提出土地储备政府采购及购买服务的资金筹集、方法步骤、实施程序等.
  •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致使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到社会安定、和谐、制约了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地质灾害发生时,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如何能够更为客观、全面的了解地质灾害问题,选择合理的防治措施显得十分重要.通常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包括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泥石流、滑坡等,如何做好地质灾害的监测及防治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可谓是任重而道远.本文就对地质灾害监测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 摘要:实施土地整治工程,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举措.开展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复核工作,是确保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质量、数量、安全、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云南省传统的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复核方法,例举了当前复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采用低空无人机进行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复核方法的科技创新,对有效提高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复核的工作效率及成果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摘要:为了从数据支撑方面解决不动产登记"中梗阻"问题,各地在加速推进存量数据整合工作,只有做好数据整合与日常登记数据的衔接,整合成果才既能支撑日常登记又能满足管理需要,本文提出了数据整合与日常登记数据衔接的一种方法以供参考.
  • 摘要:本文以湿热气候区的典型城市中的开放公园——成都市百花潭公园为例,选取户外景观的物质形体要素——水体、植物、建筑,通过实测夏季温度、风速、湿度、太阳辐射照度,量化分析城市户外景观要素的微气候效应.结果表明:湿热地区城市露天开放空间夏季改善微气候舒适度的关键是通风和遮阴,顺应风向的水体景观与建筑景观结合的微气候效应最明显.研究结果为湿热气候区城市户外空间的微气候设计提供初步的研究思路和设计策略.
  • 摘要: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环境至关重要.本文重点对具有气候适应性的岭南传统园林的空间特征进行定量研究,试图从中提炼合理的景观要素配置方法.通过模拟不同景观要素配置下的园林室外热环境状况,对比分析景观要素与园林热环境的关联作用.研究表明,景观要素对园林热环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乔木覆盖率调节作用明显,水体面积比例次之,乔木栽植方式调节作用最弱.水体与植被相互配合对热环境的改善作用更显著.景观要素的合理配置能明显降低园林室外的生理等效温度,使园林环境更接近舒适,提高园林空间使用率,同时更有效地发挥城市园林的微气候效应.
  • 摘要:城市街区作为公众活动高度集聚的公共空间,其微气候的质量对市民的体验和感知有着重要的影响.城市历史街区在形成与改造的过程中,其空间特征、所处位置、布局形态等因素真实记录了当地环境的微气候数据,呈现出街区内部差异明显的微气候.本研究对象是老门东历史街区,采用微气候数值模拟软件ENVI-met4.0对街区4个不同空间的微气候展开模拟与分析,并采用问卷形式调查群众人体热感觉.选择2017年夏季7月23日,对空气的温度分布、风速分布、湿度分布及地表反射辐射强度4项微气候指标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巷道空间、庭院空间、林荫空间、铺装空地空间不同区域均对街区微气候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街区不同空间区域与微气候关联性,并基于微气候模拟数值数据,为城市街区微气候环境优化提供相关策略.
  • 摘要:基于场地实测数据与三维微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输出结果,本文旨在定量计算并呈现植草砖相对于其他5种常见下垫面铺装材料(沥青、混凝土地砖、水泥、自然土壤)的降温效应.研究场地为上海某高校停车场,地面铺装为水泥材料.针对此场地,共建立了5个ENVI-met模型,分别对应了上述5种铺装材料,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计算误差以检验模型的精确度.结果表明:在夏季条件下,植草砖材料的降温效应在全天温度峰值时刻最为明显.相对于沥青路面,在这一时刻植草砖使得地表温度和环境平均辐射温度分别降低了7.03°C和6.17°C,表明植草砖不仅可以避免传统铺装材料的表面过热效应,而且可以降低环境对人体过多的热辐射.
  • 摘要:武汉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且城市中常常出现大风,极大增加了冬季不舒适度.研究者证明乔木可以有效地降低夏季高温,且植物风障作用也能在冬季阻挡北风,提高冬季户外舒适度.本文从人们日常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居住小区入手,选取居住小区常用4种基本常绿乔木,借助微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分析不同风向下,乔木覆盖率25%、顶覆盖式布局时,乔木对冬季大风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风向与建筑从垂直到45°,再至平行的过程中,建筑和植物对风速的影响作用均发生着变化.当风向与建筑垂直即风向为0°和180°时,建筑比植物更有效地阻挡了场地气流运动;当风向与建筑平行即90°和270°时,植物比建筑更有效地阻挡了场地气流运动.研究结果显示,乔木所构建的绿地可以有效地阻挡冬季大风,场地平均风速不会因为风向的变化发生较大的改变.以香樟、雪松为代表的高大、叶面积指数大的乔木能够有效地阻挡气流的运动,应该优先种植于居住小区边界、上风方向处,可以有效阻挡大风进入小区.但是,当风向垂直于建筑,建筑主要发挥着气流阻挡作用时,高度相近、冠幅稍小、叶面积指数稍小的植物所构建的绿地挡风能力未必弱于高大、叶面积指数大的乔木.
  • 摘要:滞尘是城市绿地最重要的生态功能之一,然而,目前很少开展城市绿地系统滞尘的对比研究.因此本研究选取不同植被横向结构、竖向结构和植被类型组成的9类绿地,每类样地重复3次,研究不同绿地类型与PM2.5、PM10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不同植被结构、面积、风速、温度和湿度与PM2.5、PM10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对比分析不同植被结构绿地对于滞尘的效果.结果表明:①环境因子中月份、时间及温度、湿度对颗粒物浓度有显著的影响,其中PM2.5和PM10浓度随温度减小而增大,随湿度增大而增大;②不同植被结构对PM2.5浓度的削减无明显差异,但植被结构对空气颗粒物PM10有显著影响,以闭合针阔叶混交单层绿地中的PM10浓度最低.上述研究结果可为今后以调节空气质量为导向的城乡绿地规划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 摘要:本文选取北京市石景山区西井社区作为实测研究对象,选取绿地格局各不相同的三个测点,利用HOBO气象站监测相同时段小气候环境变化,总结各项小气候因子数据.通过实测数据与ENVI-MET动态模拟数值的相互比较,验证模拟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态模拟不同建筑高度变化下,几种绿地格局类型的小气候环境特征,以及西井社区小气候环境的现状特征,并进行比较.最后,总结提出居住区小气候环境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 摘要:为了解不同季节下树木的微气候表现差异,提出针对该种树木的种植设计建议,本文实测了广州地区常用树种细叶榕春夏两季的蒸腾速率和微气候表现.结果表明:细叶榕树冠能够遮挡约90%的太阳辐射,使树下地表温度显著降低,并具有一定热缓冲作用.夏季树冠对太阳辐射的遮挡率较春季略高,对地表温度的热缓冲作用较春季更强.细叶榕树冠还能通过蒸腾作用耗热,使周围气温降低.西南两侧的叶片对蒸腾作用的贡献更大,并在11时和14时达到峰值,且夏季蒸腾速率高于春季.蒸腾耗热约占冠层入射辐射量的30%~60%,夏季蒸腾耗热率约为春季的2倍.蒸腾耗热降温占总降温的40%~50%,春季的蒸腾耗热降温较夏季更显著.细叶榕微气候表现与其蒸腾速率和树冠形态有密切关系,基于此本文提出两条针对细叶榕的园林应用建议:①树冠西南朝阳,增强蒸腾作用;②硬质地面种植,缓冲地表温度.意在指导景观工作者在配置细叶榕时考虑其特性,用设计的手段最大程度地利用细叶榕营造舒适的室外环境.
  • 摘要:景观绿地空间的微气候条件因素提供了悬浮颗粒物分布的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本文通过论述分析前人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工作,以西安市居住组团绿地率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选点测试与CFD仿真模拟的方法.采集88个居住区绿地率与微气候因素数据,给绿地率合理赋值建立其物理模型,并通过分析实测数据得到各因素的相关性.验证CFD数值模型,模拟绿地率对风速、湍流特征及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影响.最终得到绿地率最优方案为35%以及40%的组团,绿地率为0以及25%的组团为不宜方案.
  • 摘要:本文以杨梅竹斜街为研究对象,通过小气候各项指数实测数据分析以及动态模拟的模型搭建,从人体感知气候环境的角度评价与分析杨梅竹斜街公共空间环境质量,并推导评测结果与公共空间形态的关联性,总结北京老城区小气候适应性环境改善策略.评测研究首先利用便携式气象站,选点全天实时监测街道小气候各项指数.基于实测数据,利用Envi-met软件平台,将现状监测数据与模型数据验证拟合,建立杨梅竹斜街的小气候动态模型,主要模型指标包含温度、湿度、太阳辐射、风速、风向.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杨梅竹斜街公共空间的高宽比、绿化覆盖率、铺装材料与小气候模型直接的关联性,提出老城区公共空间小气候环境影响的可能因素及改善策略.
  •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小尺度范围的人居环境受到人们更为密切的关注.因此,风景园林设计与人居环境小气候的影响因素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水体在营造小气候中的应用性作为切入点,分别从灌溉与排水、采暖与冷却以及水体对园林景观中照明、香气流动的影响进行研究.总结出水体对风景园林小气候改善有着重要影响,水是源于自然界的小气候调节机制,能够作为最基本的小气候调节要素广泛地运用到风景园林设计中,以期对当代风景园林设计师有所启迪,设计出更加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作品.
  • 摘要:为阐明街道绿化对机动车排放污染物PM10的扩散影响,科学指导街道绿化种植设计.本文以武汉市中心城区行人活动较为密集的支路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8种典型绿化模式,利用城市微气候软件ENVI-met对来流风与街道长轴正交、45°斜交、平行3种条件下机动车排放PM10的扩散规律进行模拟,分析绿化模式对人行道行人呼吸高度PM10浓度的影响.结果发现:①街谷种植绿化带后各模式两侧人行道PM10平均浓度均有所增大,即污染都有所加重,正交风条件下污染最重,平行风条件下污染最轻.②正交风、斜交风时PM10在背风侧堆积,绿化带条数越多,堆积越严重.③斜交风条件下绿化带条数相同的模式之间也有较为明显优劣之分:单条绿化带模式中单排乔木种植在迎风侧最好,种植在中央其次,种植在背风侧最差;两条绿化带模式中两侧种植乔木优于种植乔木与绿篱复层结构;三条绿化带模式中中央分车带种植乔木优于种植小乔木与绿篱的复层结构.④平行风条件下,具有三条绿化带的模式污染相对较重,两侧种植单排乔木其次,迎风侧单排乔木、背风侧单排乔木、两侧种植乔木与绿篱复层结构、中央单排乔木污染较轻.⑤只有平行风条件下,两侧乔木下层的绿篱可以起到阻碍PM10向人行道扩散的作用.
  • 摘要:以往关于植物降温增湿效应主要基于绿带等大尺度测量和利用光合仪对叶片进行微观测量分析研究,模糊了植物群落结构差异的影响.该研究基于纯林群落的小尺度实测,采用Stata虚拟变量回归分析法,探讨了降温增湿作用与疏透度、郁闭度的影响关系,并提出群落参数的最优阈值.结果表明,郁闭度和降温、增湿作用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而疏透度和降温、增湿作用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但影响都不显著.郁闭度在0.81~0.85,疏透度在0.31~0.35时,植物群落降温作用和增湿作用最优.
  • 摘要:街道空间是城市通风廊道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高密度的城市区域更是如此.当前对于街道空间的通风效能的分析多从城市总体空间格局入手,尺度较大.一方面,缺少相对较为精确的微尺度条件下的街道通风机制和效能的分析.另一方面,街道上附属的绿色基础设施如行道树等已经被证实在降低街道空间近地温度,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减少街道空间的空气污染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在应对城市通风问题中也存在减缓风速、消减风能等影响.进一步明确行道树对街道空间的通风效能的影响将有助于客观对待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微气候效能.研究选取某城市典型地块,对城市建设方式进行了适当的简化和类型化特征提取,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应用ENVI-met进行相关模型的建构和分析,在保持街道空间格局、街墙比和气象参数等条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通过调整行道树的布局方式、行道树的种类、主导风向等条件模拟不同的因素组合而成14种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不同的行道树布局对街道空间通风效能的影响.研究表明:①相比完全没有绿化的街道空间,各种布局方式的行道树均具有减缓风速的作用;②行道树的廊道形态具有类似街谷廊道的通风特征;③行道树的种类(常绿和落叶)对风环境的影响方式有较大区别;④针对不同风向,行道树的作用变化较为明显.研究也发现,相对较为封闭的建筑群布局而言,街道空间在增进建筑群内部的通风上效能有限.成果为城市规划设计从业者更精确地确定绿化原则,优化街道空间内部风环境,借助城市街道空间来优化城市通风廊道格局提供了基本参考.
  • 摘要:本文选取居住区绿地大型乔木群落、小型乔木群落、灌木群落三种结构类型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群落的空气温度和冠层表温,阐明不同结构特征的植物群落对微环境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群落降温能力随着群落冠层高度、冠幅的增加,而逐渐增强.与其他两种群落类型相比,大型乔木群落表现出较好的空气和冠层降温效果,日平均空气温度和冠层平均表温可分别降低2.05°C和11.15°C.②同一群落林内空气温度降温能力与林缘差异并不显著,冠底表温降温能力却均显著高于冠顶.③大型乔木群落和小型乔木群落在12∶00表现出较强的降温能力,空气温度分别下降2.92°C和2.35°C,冠层表温分别降低16.57°C和16.25°C.因此,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应注重大型乔木群落的构建与配置,丰富植物群落空间层次,充分发挥复层植物群落结构调节小气候环境的能力,缓解城市局部的热岛效应城市.
  • 摘要:为揭示水景对上海夏季城市广场的降温效果,以上海创智天地广场和世纪广场为研究对象,对广场中动态水体(喷泉组)、静态水体(水池组)和硬质铺装(对照组)进行小气候要素的连续监测,基于夏季收集的气象数据,分析水景与场地微气候要素太阳辐射、表面温度、空气温度和人体热舒适度的关系,分析水景和小气候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降温方式的小气候及人体热舒适度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水池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喷泉在降低日间表面温度上有一定作用,且降温作用有一定延时性,其他降温效果不明显,水池的降温效果优于喷泉,但降温效果会受到离水的距离、铺装形式、水体面积、水体容量、阴影状况等因素影响,并据此提出了小气候适宜性广场的降温的应对策略.
  • 摘要:受全球气候急剧变化和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影响,上海环境灾难频发,出现热岛效应、洪涝灾害、雾霾污染等气候问题,人居环境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城市气候恶化与人民追求健康舒适户外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广场作为城市高密度开敞空间中最基本的空间类型之一,是城镇居民户外活动的常用空间.然而城市广场面临夏热冬冷的突出小气候矛盾,严重制约广场空间的使用.研究城市广场小气候改善的方法,对于提高人类聚居环境质量和城市活力有着重要意义.为了系统了解上海城市广场小气候要素与空间竖向之间的关联特性,通过实测实验进行不同高程、坡度、坡向条件下的小气候比较,进一步提出以改善小气候环境为导向的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方法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城市广场空间竖向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小气候环境:①以改善夏季小气候为主的城市广场,宜减少下沉竖向空间的设置,宜设置北向斜坡或台地,减少太阳辐射、提供阴影,有利于夏季散热并达到纳凉需求;②以改善冬季小气候为主的城市广场,宜增加下沉竖向空间的设置,设置南向斜坡或台地,从而起到防风保温的作用;③城市广场在夏季空气温度偏高,高温持续时间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
  • 摘要:本研究历时2年,对上海中心城区内3个高密度住区的户外风景园林空间进行了使用者行为活动观测实验.实验统计了4类风景园林空间的季节性使用状况,分别记录了不同空间的使用者人口属性,以及使用者在空间内的活动时段和时长等情况.在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中,通过与各空间的微气候环境数据进行对比研究,探讨访问者在实际使用中对住区微气候环境的选择考量;量化分析了各季度中使用者可接受的太阳辐射、空气温度、阵风风速、空气相对湿度和生理等效温度等微气候因子的变化范围.研究结果证明:①人群的性别、年龄不影响使用者的微气候环境感受及对活动空间的选择,但活动时长可部分影响使用者的微气候感受.②基于使用者的行为活动习惯和对微气候因子的可接受阈值,上海住区风景园林空间的冬季微气候设计比夏季更值得被规划设计师们关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