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杭州
  • 出版时间: 2018-09-21

主办单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追溯北京佛寺道观与山水环境的结合始末,最初缘起于东汉时期,道家对“洞天福地”的追求,至两晋南北朝后,北京地区佛教兴盛,名山胜迹均可见僧寺之地,北京佛寺道观山水环境空间的发展始于西晋潭柘寺,择址于小西山系的潭柘寺,此时道教开始择址于郊野的自然风景条件优美、符合传统分水习俗的山麓上.北京佛寺道观的山水环境空间便是宗教与山水结合的产物,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佛寺道观因凭山水而建,不断地扩充规模,精工细作,沉淀着宗教史迹,且许多寺庙园林题刻下历代文化雅士的摩崖碑刻和楹联诗文,其山水环境空间蕴涵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的游赏价值.北京佛寺道观因凭山水,环境怡人秀美,每座佛寺道观都各有其突出特点,本文研习金代八大水院、《帝京景物略》和《鸿雪因缘图记》,以此考究历史上有详细记载的北京佛寺道观山水胜地,进而对北京佛寺道观山水环境空间的分布和类型进行探究.
  • 摘要:杭州西湖的松风声景名胜在历史上曾声名远扬,承载着中国传统独特的风景审美观念.论文采用文献研读结合实地调研的方法,基于对“九里松涛”“凤岭松涛”“云居听松”等演进历程及特征的梳理,概括影响其演进的主要因素,分析松风如何由一种自然声音现象,转化成内涵丰富的风景名胜,并在历史发展中兴废更替的内在机制.研究指出,古代杭州西湖松风声景名胜的形成与演进依托山水环绕的城湖格局、绵延茂盛的自然松林、内涵丰富的松风文化、品题吟咏的游赏行为等特殊自然条件与文化环境;而与传统时期相对立的“城湖格局巨变”“松林生境破坏”“视觉审美至上”“游赏行为转型”则导致民国以降西湖松风声景名胜逐渐名存实亡.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杭州西湖风景名胜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为风景名胜的遗产价值评估及保护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基础依据.
  • 摘要:现代环境伦理学兴起于美国,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应用伦理学,为环境保护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指导.国家公园作为环境保护实践的一种类型起源于美国,美国国家公园的体系建设深受环境伦理影响.本文阐述了美国环境伦理观在国家公园的产生、管理制度化和规划发展三个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作为借鉴提出环境伦理观对中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的价值:核心价值是确立国家公园建设的哲学观念,管理运用价值是明确国家公园的管理使命,指导规划价值是统筹国家公园的发展.
  • 摘要:金代迁都北京以来,由于人口的增加,对煤炭等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北京西山是煤炭资源的主要来源地,由此产生了来往于北京城与北京西山的古代道路,如今统称为京西古道.玉河古道位于门头沟境内,是京西古道系统与煤业息息相关中的一条重要古道,在唐朝就已是运煤、商贸的必经之路.人们长期在该地区迁移停留,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在文化景观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在梳理玉河古道线路和遗址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玉河古道中与煤炭运输相关的文化景观要素构成,唤醒人们对京西古道的重视,提升京西古道的文化景观内涵.
  • 摘要:在英国,国家公园是自然和乡村地带的结合体,其设立之初协同绿带建设控制城镇的带状蔓延,和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共同保护乡土景观与自然环境,解决乡村进入权,和满足城市居民的游憩需求.英国国家公园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从保护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和文化遗产到寻求促进国家公园及其包含的乡村社区的经济活动和社区福利的转变.可持续、多样化的乡村经济是国家公园内生物多样性、自然环境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石,而国家公园的活力是乡村经济的主要驱动力.英国通过国家公园、绿带政策和多层次的自然保护区设置有效地保护了乡土景观、乡村环境,促进了乡村发展,对于中国的乡村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 摘要:随着中国历史文化保护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不断推进,文化历史型绿道作为一种能够整体地保护线性文化遗产的策略之一,逐渐开始在历史悠久的城市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石景山段为研究地域,以文化遗产和历史线路为研究对象,梳理历史文化脉络.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该区历史文化遗产分布规律,分析历史线路与文化遗产的位置关系,确定保护文化遗产并规划建设文化带的思路.将历史线路与绿道的文化遗产保护功能相结合,以点及线,规划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石景山段的文化历史型绿道的线路;以线及面,用多条绿道形成更大区域的绿道网络.
  • 摘要: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和发展中,始终存在着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社区问题是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面临的难点与重点.深入分析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特征,可以为预防一刀切的社区政策和探索中国特色的社区管理模式奠定基础.本研究选取典型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社会、资源权属和产业经济三方面对比研究了试点区的社区基本特征,并基于试点区社区的特征初步对当前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管理与发展政策提出优化建议.
  • 摘要:暗夜星空是自然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荒野价值的综合载体,是国家公园的重要保护对象之一.中国在探索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方面已展开众多研究,但针对暗夜星空的研究尚少.作为国家公园的一半,美国公园体系在暗夜星空的保护与研究上取得了突出成绩.介绍了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对暗夜星空概念的界定,分析了暗夜星空的保护价值、保护需求及美国国家公园在暗夜星空保护上的优势,并从法律保障、星空监测、规划措施、游客管理、活动组织、国际合作、价值展示7方面总结了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对暗夜星空的保护管理.最后,对中国的暗夜星空保护和研究提出了建议.
  • 摘要:首先阐述了中国地景文化“藉山”营建手法的历史脉络,并诠释了藉山”营建手法中的经典词条内容、方法和意匠,解读了“藉山”营建手法对中国历代的园林营建设计的传承、发展与影响.而中国地景文化“藉山”营建手法对现代环境设计仍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 摘要:唐代景观环境随着历史变迁,大都湮灭在千年的尘土之中,但诗词所承载的景观信息却传承至今.本文基于诗词行吟地图下研究唐代诗词景观时空分布特征:1.通过火车采集器爬取搜韵诗词门户网站中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信息(唐代诗人共计45人生平行迹及相关行吟诗词),并统计整理行吟诗词相应的景观地名、地理信息等,得出唐代诗词景观空间信息统计表;2.使用QGIS软件将诗词景观空间信息统计表数据绘制成诗词景观的行吟地图;3.梳理诗词景观发展的演化历程,从空间人文视角下探究诗人行吟游历与景观时空分布关系:(1)从诗人角度,分析诗人行迹频率、吟咏频率与诗词景观分布关系;(2)从景观角度,探索唐代诗人行吟路径对于唐代景观发展方向、趋势的影响.透过文学诗词与景观行吟轨迹地图两相参照,厘清唐代诗人行吟游历与景观时空分布关系,对当代历史景观发掘与保护具有一定价值.
  • 摘要: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背景下,风景名胜区凭借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基于风景名胜区是“人与自然的融合相生”的杰出范例,从传统园林的角度,探讨梅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古代与张位营建活动的联系.通过撷取古代南昌方志中与张位营建活动相关的文字诗词与相关影像,分析、归纳诗词佳作,并结合关键词词频分析,运用以诗证史的方法,从张位与友人之间的往来交流、建造园林、游赏活动等方面,再现他们在南昌城内登高远眺“西山”(现梅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四时苍翠”,入山赏“涧泉长绕”的桃花源之景,研究“西山”与张位营建活动的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探析梅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历史文化价值.
  • 摘要:崖壁景观是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在江南的园林史中占有特殊地位,被称为峭壁山.本文通过梳理江南崖壁景观从自然景观逐渐演变为私家园林景观的过程,按照人工参与程度,将崖壁景观建造分为:点景、理景、造景三种类型.通过江南园林实例分析,从中研究传统园林中峭壁山设计手法的变迁,从而进一步探究崖壁景观中的文化现象.同时希望对现代崖壁景观设计予以启示.
  • 摘要:自然教育是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以人类为媒介,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儿童融入大自然,通过系统的手段,实现儿童对自然信息的有效采集、整理、编织,形成社会生活有效逻辑思维的教育过程.目前国内外的自然教育主要着眼于山林等自然环境,而海岛因其神秘性和稀缺性,更是开展自然教育的理想场所.青岛近海岛屿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如同“蓝色项链上的绿宝石”一般充满魅力,选取基础设施和旅游储备较好的岛屿进行自然教育可行性利用是保护海岛生态环境、发展海岛经济、形成“山—海—城—岛”的城市空间格局、体现“海上青岛”城市特色的重大举措.青岛近海海岛独特的景观风貌和文化底蕴是开展自然教育的有效途径;目前旅游产品的多样化是开展自然教育的有力依托.自然教育的实施应该根据岛屿自身特点予以定位,建立多元化的运营机制,并制定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
  • 摘要:麦克哈格的生态思想拓宽了景观设计的视野和手段,科学及技术逐渐融入景观设计之中,为设计范式的转换起到了催化作用.当代中国与麦克哈格所处时代在经济、文化、城市发展、环境等方面存在某些相似性以及特殊性问题,对于亟需新理念、新思维的中国景观设计而言,研究麦克哈格究竟如何引发设计范式的转换以及这些转变带来的价值与问题也就有了某种现实意义;首先以麦克哈格所引发的风景园林设计范式转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当时美国和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设计界等方面案例对设计范式转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总结出范式转换的原因、意义并将范式的转换分为:认知的转换、方法论的转换、实践的转换三个方面.其次,将当代中国所处时代背景、设计范式等与麦克哈格所处时代相关内容进行横向对比,提出当前中国所处时代、设计范式等方面所具备的相似与特殊性问题.最后,根据所具备的相似与特殊性问题分析得到对于当代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几点启示,希望对于当代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创新提供些许思考.
  • 摘要:苏州西郊光福镇太湖边的黄茅石壁在历史上颇为知名.此处不仅有小赤壁、黄茅渚、“熨斗柄”奇石及“夹石泉”等自然景观,而且明清以来文人多有诗文书画称颂,前接后继,呈现出层累的文化现象.但在1950年代的围湖造田中,其标志性景物“熨斗柄”奇石被炸毁,近年修筑环湖公路时又掩埋了“夹石泉”等景观.其一再受到侵毁表明,郊野景观因其所处的区位劣势,其价值极易被遮蔽.
  • 摘要:城市中频发的洪涝是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城市雨水问题,不仅扰乱正常城市运作,甚至危及城市居民生命.结合城市雨水调控的功能要求,将城市开发中残存或废弃的荒地再野化,是对有限的城市绿地的雨水管理功效的有力补充.本文以雨水问题突出的长三角城市常州为研究案例,选取三个洪涝频发的典型区块,分别为城区边缘废弃农田鱼塘、城区中运河两岸荒地、常州历史老城区中的夹缝空地.首先,通过分析这些地块和周围城市绿地、河网水系等分析其雨水问题的原因,并结合雨水排水规划等确定这些地块在较大的城市洪涝调控体系中可能的角色.其次,分析各类地块自身的地形、地貌、场地结构、遗留的人工痕迹、相邻建成环境、已经发生的自然演替过程.最后,结合行洪、滞水的需要,以及场地最终回归野性,达到自主状态,并行使不同城市功能的要求,分别提出各类地块的洪泛湿地策略、绿色银行策略、白板策略.三类策略对应于城市化进程中处于不同阶段区段,具有普遍意义.
  • 摘要:湿地公园作为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的有机结合体,是"城市双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九曲河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对基地生态环境与景观资源系统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山地城市湿地公园典型特征,针对性提出山地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策略,从保护利用、科普教育、生态观光、休闲娱乐四大功能入手,探索独具山地特色的"立体湿地,四维水岸"的景观保护与规划手段,以期对中国山地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 摘要:亲子自然教育是家庭和社会共同培养少年儿童健康自然观,提升生态文明、减少电子产品沉迷、促进家庭亲情的一个良好途径.如何营建亲子自然教育景观,是目前中国风景园林行业尚少涉及但具重要意义的内容.朴门永续理念倡导利用循环、共生、可持续的物质和能源管理手段,与其他生物共同构建良性生态系统,对亲子自然教育场地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景观建设与维护提供新的借鉴.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理论梳理、案例解析,从景观规划思想、景观营建策略两方面,结合武汉九龙湖亲子自然教育基地案例,初步得到朴门永续理念下城市亲子自然教育景观规划与设计启示:遵循“自然本位”,弱化人为干扰;加强生物和能量连通;保证景观元素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维护生态系统稳定;融入场地环境的亲子活动;景观形成过程本身成为很好的亲子自然教育资源.
  • 摘要:“无往不复,天地际也”是中国人很早就有的空间意识,其中包括了哲学、美学的理论思维,一脉相承于古代空间的建造设计逻辑和规划设计方法中.从传统空间的山水格局及其意象角度来看,常通过空间组织,使建筑与周围环境形成互相对话机制,在人工与自然环境的观照方面呈现出普遍性特征.在后期的景观空间设计中,理想的山水格局已经成为一种制度化的因素为建造者们所遵循,从远古时期人们认识空间到审美变化加之自然经验总结,逐步形成一种自觉的、模式化的选址和景观营造考虑因素.本文选取村落和陵寝的典型案例,分析基于空间往复观念的传统景观空间实践的文化因素,说明山水格局和景观意象在传统空间整体保护中的重要价值,从而加强对传统空间整体保护工作的认识和重视.
  • 摘要:与传统的城市私家园林不同,杭州西湖湖上园林一直在一个更为复杂和动态的城湖大环境中发展与演化.民国初年“西湖入城”,使城湖空间不再隔绝,也加剧了园林、风景、城市互为影响、互为转化,最终演变成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本文以郭庄及西泠印社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湖上园林为分析对象,通过辨析园林中建筑与空间的变化,以及相应的公共游览与使用方式变迁,试图阐明当一个复杂的依托环境发生变化时,其中的园林是如何适应、演化及转变,而这一变化又是如何在园林空间格局、园林中心空间及园林空间的公共性使用三个层面来得以具体体现的.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西湖湖上园林也逐渐摆脱单一的园林身份,发展为园林、公共风景与城市生活空间的综合体,这最终造就了西湖湖上园林不同于其他江南传统园林的独特性与重要性.
  • 摘要:长期以来,有关纳兰性德渌水亭位置的意见在研究者中存在严重分歧,本文对前人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考证,结合实地调查,对“渌水亭什刹海说”给出了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最后认定“渌水亭什刹海说”是正确的,渌水亭玉泉山说、渌水亭自怡园说、渌水亭皂甲屯说都是错误的.同时认为明珠家族住宅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为明珠住宅,西部为纳兰性德住宅,也叫西园.西园的位置在今天的宋庆龄故居,被簪儿胡同分为南北两个部分,渌水亭的准确位置不在今天宋庆龄故居内部恩波亭的位置,而是在当时西园南侧部分的大门外面,也就是在今天宋庆龄故居南侧的后海岸边.
  • 摘要:南京愚园自晚清胡恩燮初营,至民国胡光国立放生池、掘寿泉,父子前后经营半世纪之久.愚园之“愚”,实际上反映了园主求取身后文名与雅兴流传的“大智”.愚园有前三十六、后三十四共计七十景之说,整园分内、外园,分别以春晖堂和愚湖为中心,内外园交汇的清远堂,又是整个愚园的中心.胡光国去世后,因人丁不胜与家道中落,愚园逐渐衰败.
  • 摘要:古典园林作为历史和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形式,对其实体要素的保护是基础,但让大众领略其蕴含的精神文化才是核心.正所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古典园林历史文化的传承工作应该与时俱进,以开放、包容、有底线的态度进行,应重视多渠道、多方式的宣传与推广.现代生活的压力日益明显,人们对能够放松精神并陶冶情操的活动的需求愈发迫切,古典园林以其实物场地和蕴含的历史文化恰好迎合人们这一需求,通过合理的方式引导群众参与到风景园林中,不仅仅有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更加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古典园林从封闭走向开放,服务对象不再是皇亲贵胄而是公共大众,园林文化也应更关注大众的感受度,受大众认可的文化才能长久的传承下去,而认可的前提是认识,加强园林历史文化的普世化,将有助于园林文化的传承.
  • 摘要:从1898年开始,中东铁路在哈尔滨开始建设,城市江畔一处百年林地,随后被改建为公园,并于1903年建成早期的重要建筑,对外开放.在百余年的发展中,公园权属和名称几经变更(现名称为兆麟公园),但是公园一直在更新与扩建.至今,它已经成为哈尔滨最有影响力的公园.在中国近代园林中,能够完整保留,在艺术成就和社会贡献方面有突出的贡献,并不断得到发展的城市公园并不多见.兆麟公园发展的独特性使其成为研究中国近代园林史的重要案例.本文拟从功能和情感两个角度,将公园的历史变迁与政治、文化和城市规划关联讨论,解释功能演进、主题事件、城市情感对公园的影响,探索促进公园百年韧性发展的主要动因,为当下的城市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 摘要:慈宁宫花园作为故宫四花园之一,是明清太后游玩庆寿、日常礼佛的场所.明嘉靖帝始建,万历帝增建,清乾隆帝扩建.该园是《易经》咸卦主旨有序构建.咸卦,昭然揭示帝后母仪天下,端庄大方,又与皇帝同呼吸共命运的设计理念.其平面布局是传统园林中轴线对称的典型代表,中轴之慈荫楼、咸若馆、临溪馆,左右之配楼、偏殿、堂斋、井亭等建筑严格对称与人体肢体部位极具相似.进而,可参照中医穴位图,发现咸若馆、牡丹台、临溪亭、平台和水池与人体头部,膻中、丹田、会阴和气海对应.人体写照正与咸卦体现体现帝后从皇帝脚趾到脸颊亲密无间的肌肤之亲,有着直接相关.同时,随着乾隆佛教和道教建筑理念的引入,更强化了帝后在先夫(帝)殁后太后清心寡欲,敬修来身,皇帝来此问安奉养,以为太后延年益寿双重功能.
  • 摘要:哈哈出现于英国风景园时期,并且对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阐述哈哈的起源及其争议性,研究哈哈在英国风景园时期的发展与演变,同时探讨哈哈从出现至今在不同国家不同园林类型的实践应用,并分析哈哈的意义,以期达到更加宏观和全面对哈哈这一构筑形式的理解和认知.
  • 摘要:《管子·乘马》载:“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水作为城市起源、发展的基本元素,对历代城市选址、布局至关重要.汉水流域处于南北交界处、经济发展特征鲜明、受人口迁移影响大,这些特点决定了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可行性.本文选取汉水流域汉中、襄阳、荆门等2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方志图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识别出与水形、水势等相关的地名,如“江”“河”“湖”“渠”“沟”“池”“潭”“井”“泉”“溪”等不同水体名称,“港”“湾”“口”等标识水体形态的名称,以及“渡”“堤”“桥”“堰”等水系配套设施,“洲”“滩”等与水相关的陆地,“莲”“荷”等水相关植物,建立水相关元素识别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水与古代城市营建的关系.本文希望通过厘清古代城市营建与水的关系,为调和当今城市发展与水资源间的矛盾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 摘要:经济蓬勃的明代,同时也是政治黑暗的代名词,宦海浮沉,士流升迁和贬谪的动态关系较以往更复杂,故常受困于出处进退的矛盾心境中.城市私园,既成了他们竞逐利害的名利场,亦是避世的缓冲地.作为明朝中后期江南著名文豪,王世贞对于园林的独到观点颇能折射整个时代江南城市私园的特质.对王世贞的私园和游历各地所写园记的研究,可以深入挖掘他的造园艺术修养和人文生态思想.通过分析弇山园和王世贞笔下园林实例,总结出明朝江南城市私园在物象、意境、精神三个层面的造园手法,亦阐述其在基于前朝园林发展脉络上的提炼与升华.
  • 摘要:20世纪90年代起,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西方对中国园林的研究发生了从单一形态史学到多元文化景观研究的转向.作为当前从物质文化角度研究中国文明史的重要学者,英国学者柯律格对明代艺术史研究颇有建树.他从文学与社会的角度切入艺术史领域,并将对物质文化的关注带入到明代园林文化的研究中.以丰富的文本与视觉图像为材料,加之关联社会经济要素的视野,柯律格将园林视为贵重地产的附属品及具有审美特性的人工产物进行研究,尝试以“开放式”的探索方式研究层叠了多维文化元素的中国园林.以柯律格为例,探析西方学界对中国园林的“文化研究”转向,辨析西方视野之下中国园林的多重文化表征,以期对被纳入文化景观范畴的中国园林进行更深入的文化思考,并拓宽本土中国园林的研究视域.
  •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讲究“师法自然”的韵味及意境,最能起到“点题应景”、“写意抒情”的精巧设置则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楹联及匾额.楹联、匾额作为古典文学的载体,记录了文人墨客对于景物的感知和对文化的探索.西湖风景区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朵奇葩,有着大量具备极高艺术价值的楹联及匾额,内容涵盖了山水、建筑、植物、历史及人文.其不仅是重要的文学、书法作品,更是重要的园林景观.研究西湖楹联中的植物景观,能够为保护及营造中国古典园林提供理论依据,让楹联文化与植物景观相辅相成.本文将从两部分对西湖风景区内的楹联进行研究.其一,结合孙跃、郑立于所撰写的《西湖楹联》一书以及实地的考察记录,统计西湖楹联中涉及的植物种类及植物景观.其二,结合楹联中涉及到的历史典故,分析楹联所在建筑周边植物景观.最后总结西湖楹联中,植物景观的刻画和文学意境创造,为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及历史纪录研究起到启发作用.
  • 摘要:西泠印社根植于孤山南麓,20世纪初立社以降始终保持长盛不衰的生命力,社址内藏有一方距今约一千九百多年的“三老讳字忌日碑”,为现存最古老的汉文石质碑刻,1922年修筑汉三老石室用以庋藏石碑,与之一同留存的是吴昌硕先生、丁仁先生等有识之士保护国宝的爱国义举.以汉三老石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建筑艺术特色,整理、分析、对比建筑形制及文字描述,考证其建筑形态成因及精神内涵.由此看出汉三老石室一方面受影响于表征功能与地理环境,建筑形态之独特在建筑艺术上具有很高价值,其另一方面也联结了时代、政治、审美、文化背景,是包含金石文化、佛教文化、西湖文化等多元文化内涵的审美实体.通过辨析汉三老石室的建筑艺术特色及精神内涵,以期探索人文景观的物质形态特征及精神内涵的关系,以此呈现其景观深度,并试图从社会史、园林史、建筑史层面解读西泠印社的价值.
  • 摘要:萧绍圩区河网水系密布,淡水资源充足,水利遗产景观丰富.这些水利遗产形成了萧绍圩区特有的自然景观以及随着这种自然景观而发展的人文景观.不同于遗址型遗产,水利遗产贯穿城市,与大众日常生活空间密切关联,其“活态”特征的可持续保护是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水利遗产破环甚至消失形势下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以萧绍圩区内水系河网为主线,以萧绍运河及其衍生的水利遗产景观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取影响因子,建立评价体系层次结构,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适用于萧绍圩区水利遗产景观空间的评价体系.并以西兴古镇为例进行论证,进而对“活态”保护利用和遗产价值可持续增值发展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为其他城市类似区域的现代适应性评估、方案筛选和“活态”保护利用提供相应的理论与方法.
  • 摘要:写仿,指对已有作品进行模仿的创作手法,在中国古典园林修建过程中普遍存在.台湾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板桥林家花园与苏州留园之间被认为有着模仿比照的关系.但从现有情况看,已有证据并未充分到足以支撑这一假设. 充分考虑到古典园林的“历时”属性,放弃园林空间一成不变的固有想法,将之放在特定历史时空节点审视,则可以发现留园建国后所经历改造修复使其空间变得更利于大众的公共游憩活动而与古典文献中所记载的私家使用园林宅院空间构成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还原林家花园修建同时期的留园空间,再行比对就可以得到更多有力的证据可证明两园之间写仿关系的存在.进而剖析园林修建背后所隐含的历史文化传承.
  • 摘要:长沙天心公园是湖南首个城市公园,也是中国近代早期儿童公园的诞生地之一.在长沙近现代城市发展脉络中,它经历了“初创”、“扩充”、“转型”、“停滞”、“重生”等历史阶段,其变迁深受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其特性——历史园林的遗产价值最终得以突显.天心公园的历史变迁是长沙城市发展的一个注脚,而长沙的城市发展又是近现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缩影.梳理这一变迁过程让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我们的城市建设实践:坚持了什么而又丢失了什么.洗尽铅华后明了历史园林的价值特性,从而为今后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过程提供参考.
  • 摘要:现存中国古典园林中有许多以舟船为主题的园林建筑和景点.本文从舟船意象的起源入手,结合古典造园思想和隐逸文化的发展,梳理舟船的文化意象及其对中国造园的影响.在先秦时期比德比兴的思考模式下,舟船原初的实用功能逐渐转向审美,后深受儒家影响而逐渐拓展了隐逸文化的内涵,并成为后世文学艺术中的特殊符号.唐代“中隐”思想的逐渐成熟,使园林作为现实中的隐居环境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北宋欧阳修《画舫斋记》将舟船作为特殊的造园元素引入园林创作,寓意舟船兼有“济难而非安居之用”和舟行之乐.舟船意象遂成为江南私家园林和清代皇家园林之中普遍写仿的原型,舟船意象既是园林隐居文化的载体,也是山水之乐的一部分.中国园林“精神栖居”的本质也在舟船意象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 摘要:作为历史图像遗产的明清戏曲小说版刻插图,其内在的图像制作具有故事性以及可以从中游离出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性”,且作为“景观记忆工具”呈现的明清戏曲小说版刻插图可成为当代景观设计学能从中吸取养分的源泉.而雕版手工艺的技术媒介亦塑造了古时人们的工艺观念、审美时尚与园林艺术客观理想结构的图像坐标系统,基于“造园设计图册”的视野进行研究旨在以主观态度重新审视古典园林的图像建构,亦着眼于风景园林艺术创作的古今转变.
  • 摘要:自古至今,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乡村文明,乡人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三者密切相关.但近年来受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强烈冲击,许多乡村原有的生态环境本底遭到破坏,产生了乡村文化边缘化、社会关系瓦解、特色建筑遗失等问题.乡村建设是中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应借此积极调控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构建生态和谐的乡村景观,实现乡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中国传统生态保护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尊重地域文化特色等原则,以四川省遂宁市河东新区云灵社区规划建设为例,通过分析其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有机联系,提出尊重传统川西乡村肌理、构建尺度宜人的乡村生活空间、积极促进农业生态转型等“三生”策略,由此探索乡村生态文明保护与传承路径.
  • 摘要:2018年1月,中央公布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标志着中国的乡村振兴工作进入至关重要阶段.文章首先分析以往乡村规划之于乡村振兴的不足:规划重心多放在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之上,从而忽视了乡村产业融合、乡村生态保护以及三农远景发展.继而思考新时代乡村振兴规划思路,提出内生动力模式下乡村振兴的产业规划策略;相较于传统的乡村规划,其更注重现代农业和非农业的可持续统筹发展,通过发掘自身自然、社会和市场资源,确定产业发展战略,实现乡村产业的融合升级.最后以蕲春县红门楼村万亩蕲艾田园综合体规划为例,提出内生动力模式下乡村振兴产业规划思路即:以蕲艾种植产业链提升作为红门楼村现代农业发展战略,以优美生态和蕲艾文化作为其休闲旅游业发展战略,并以乡村现代农业和非农产业振兴带动乡村组织、人才、文化、生态的整体振兴,以期能为类似的乡村振兴规划提供参考.
  • 摘要: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在国内全面开展,乡村旅游成为日益火热的休闲方式,使得乡村景观的营造受到重视.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规划建设升级转型的新途径,是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模式,因此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田园综合体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田园综合体的内涵及研究现状,并结合已建设的试点项目,总结田园综合体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引入村民参与的理念,分析以村民参与为特色的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的优势,提出村民参与视角下田园综合体景观营造策略,以期对未来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 摘要:观赏渔业是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鱼类作为园林中的观赏对象之一,最早就以生产型景观的形式存在于园林中.水产养殖场的景观化不仅是生产型景观的一个发展方向,还是促进改变水产养殖场粗放养殖现状的一种手段,观赏鱼养殖场景观化则是其中一个切入点.现有的观赏鱼中,尤以锦鲤和金鱼在中国养殖历史悠久且养殖面积广,在园林中的应用也最为常见.本文从风景园林的视角,以锦鲤和金鱼为例,探索观赏鱼养殖场“鱼林结合”、“见缝插绿”、“场景交融”的景观营造方式,强调观赏鱼养殖场在景观化的同时必须注重经济效益,选择种植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提升土地价值,以多种方式绿化美化并且在景观营造过程中注重与传统审美的融合,达到经济、景观、文化三重功能并重的效果.
  • 摘要:新时期,党和国家着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国乡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今天的城市千城一面,于是出现了“在地性”与“建筑去中心化”理论,改变了建筑与其周边环境的主客关系,景观设计开始影响甚至主导建筑的布局策略.而在乡村,千村一面同样盛行,引入“在地性”与“建筑去中心化”后,面对建筑成为生态环境的背景,进而提出乡村景观设计“低介入”的新思路,通过生态建设主导乡村建设,从物质层面上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在精神层面上还原人们对乡村的美好记忆.以遂宁市凤凰咀村为例,通过对原有村落布局的剖析,并借鉴“风水理论”归纳其乡村景观特质.随后以打造记忆中的乡村生活为核心,对原有建筑布局进行优化和梳理.“景观为核,建筑衬景”,最终将乡村建筑融入乡村生态环境之中,生态环境成为乡村的主体.
  • 摘要:以浙江省安吉县“黄浦江源”精品线为例,从中国江南地区传统乡村的山水格局与乡村肌理展开,对案例中以本底资源为基础,进行结构布局、产业发展、交通组织、村庄更新、植物提升、生态策略等专项内容的规划进行详细的梳理和探究.找寻在中国经济较发达的乡村地区如何保持原滋原味的生态资源,如何打造产村融合的发展之路及如何建设具有乡村特色、现代审美的美丽乡村项目等问题的答案,最后形成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设计中“点—线—面”结合与“生态”,“生产”和“生活”三者有机融合的两种建设模型.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设计必须找到合适的思路与方向,以便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序开展.因此对于已建成的优秀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策略的研究与思考对后续的精品线实施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以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愿景.
  • 摘要:乡村产业植根于地方资源环境,是乡土景观和乡村社区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乡村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也反作用于乡村环境生态.所以,产业兴旺、经济繁荣并且生态友好是保证乡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乡村复兴的核心驱动力. 论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产业发展的转型之路,一方面从生产的角度,着眼于传统农耕方式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现代有机农业的转型,同时注重农业与精深加工、休闲旅游等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延伸社区产业链条,形成完整的牢固的本土的社区产业体系;另一方面从经营的角度,强调中小农主体地位,注重培育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形式,并通过“互联网+"和CSA的形式,构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信社区,在促进社会化生态农业的基础上,提升乡村社区经济实力,维护社区的乡土社会与资源环境.
  • 摘要:通过对30年来研究都市农业文献的期刊分布、研究领域、层次及关键词等的分析,梳理了中国都市农业的研究进展和学科热点,旨在为中国都市农业的理论构建和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都市农业是农业和经济学交叉的二级学科,关于都市农业的研究集中于这两个领域.收录文献的期刊中,影响因子大于2的有4种,核心期刊10种,中国都市农业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不足,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推动实践发展.都市农业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可分为三个阶段:起步期对生产与发展的宏观策略进行了探索;发展期注重生产和应用,关注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城乡生态关系,产业结构得到丰富;成熟期深入各策略方法,注重农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的关系,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成为热点,农业资源的生产和利用呈集约化特点.预测都市农业未来的发展热点有:农业发展、生态城市、市民农园、可持续发展、都市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现代农业、城市化等.
  • 摘要: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面对西井峪日渐衰败的乡村风貌,九略公司与天津市规划院愿景公司合作,基于地域性和生产性的乡村景观保护与发展理念,对西井峪乡村景观进行设计改造.其中,地域性主要体现在“因石而起”的石头风貌,具体设计实施包括景观标识系统、整体环境设计和建筑改造三个方面.生产性主要体现在“以农为生”的农作物生产景观,主要是采用农作物栽培所需的植物进行边界、道路、屋顶及广场的景观修饰.在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与村民合作建设,并帮助村民掌握这种低技术、低成本的设计方式,从而能够使村民有能力自发建设,承担后续的乡村建设发展,实现了由“设计师主观设计”向“村民为主体”的转变.
  • 摘要:本文以世界遗产体系下“文化景观”子类“持续性景观”中的“乡村景观”为研究对象;基于联合国(U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等国际组织关于“乡村景观”、“遗产与可持续发展”的文件,分析总结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是以人的积极情感为主导,要素稳定发展为基础,互动系统持续运作为中心,地域文化传承为核心.而“人”既是乡村景观保护发展的调控者又是组成要素这一特性,构成以“人的积极情感,人的地域认同感,人地关系和谐发展,地域可持续发展”为主的可持续发展双向机制.文中以托卡伊葡萄酒产地文化景观为例,结合申遗文件,分析可知“托卡伊”由人、森林、水源、“Oppidums”聚落、葡萄种植区等基本要素组成;基于人对自然的崇敬与热爱,要素间形成关联又独立的互动系统,其中以景观、农业系统为主;人的主观能动性促使要素与系统成为地域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社会和经济载体与环境有机体.综上,依托“人的积极情感”,挖掘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内涵,完善“可持续发展机制”,提升遗产价值,寻求适宜的保护发展策略,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 摘要:从环境心理学的兴起、发展、基础认知3方面探讨了其与微介入的密切关系,指出微介入式村庄建设规划可用该理论创新诠释的观点.结合乡村公屋界定,分析了公屋作为中国最小行政单位之公共设施对不同村民群体均有的积极功效,提出可将其规划建设提升至促进中国社会文明进步与稳定基石高度的观点.其后以贵州省黔西南州胡家湾为例,阐述了其微介入式村庄建设规划,介绍了其乡新特色的公屋更新方式,并解析了公屋对村庄建设规划及其村庄未来发展具有的综合示范、健康引领、刚性对标、重振乡风等4方面的价值与意义.
  • 摘要:数字博物院是以数字化形式对文化和自然遗产进行各方面信息的采集管理,实现信息的保存.本文以安徽歙县瞻淇村为例,详细的阐述了如何通过跨学科合作在传统村落申报建立数字博物馆,并以此探索其对于当下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以及发展情况.
  • 摘要:新时代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了乡村的发展,同时给具有丰富地方文化特色的传统村落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村落内在空间特质是古代人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在空间上的物化体现,而空间句法作为研究空间自身内在规律的定量分析手段,在对空间结构进行量化描述,探寻传统村落内在的空间规律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昆明呈贡乌龙浦村为研究对象,应用Depthmap软件对其空间形态进行定量分析,构建句法模型,通过整合度与可理解度的变量分析与比较,探索传统老街空间内在的形态特征和深层的发展变化,并根据变化规律归纳传统街巷空间的更新设计手法,为乌龙浦村的遗产保护、更新活化提供引导和支持,其内在创作原理及建设思想也能为新时代乡村建设提供借鉴与指导.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