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哲学政法>2012国际儒学论坛
2012国际儒学论坛

2012国际儒学论坛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2-12-02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会议文集:2012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论述了牟宗三以道德意识的有无为视点,对海德格尔的天人合一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反批评者则从知识的角度,认定牟宗三的天人合一本身是神秘的和前现代的.双方观点针锋相对,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生态文明”概念的绝好契机.结果表明:依据中国的“天人合一”概念展开“现代性批判”,具备着毋庸置疑的正当性,但或许又“来得太早”.
  • 摘要:本文探讨了儒家的生命伦理,指出儒家的天命信仰是建立在进化论的“生命共同体”原则之上的.它通过“天人合一”的思想阐述了人的世俗生命的和天命的神圣性之间的统一关系,因此在儒家的“宇宙大家庭”关系里,可以推导出儒家式的公平和博爱价值观.在理论上可以用“性命之学”总括儒家的生命共同体信仰,其世俗与神圣相统一的精神主导了儒家科举考试的内容从汉唐的“五经”转向宋明的“四书”.儒家通过亲缘关系揭示的不仅是一种家庭纽带,而且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一种普世的和谐伦理,它体现了人在终极关怀方面的主体性、创造性;与西方的教堂救赎相比,中国人的信仰可以被概括为一种根植于“家庭生命延续”的世俗信仰.
  • 摘要:生态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所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人源于自然,有赖自然而生存,因而不可避免地与自然构成一个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由人所参与的这一生态系统能否正常运转、达到良性循环,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很大程度上也在于人类究竟以什么态度来参与这个系统的发展。而生态危机可以说是现代性危机中最为致命的危机,它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关涉到地球和人类未来的命运。而从人类丰富的思想传统和文化资源中寻求拯救现代生态危机的思想智慧,无疑是当代人类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中国传统儒家经典虽然不是专门的生态学著作,但其中却蕴涵着丰富而又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因此,本文深入系统地挖掘、梳理儒学的生态智慧,对现代生态哲学和了环境伦理学提供极为丰富的思想和文化资源进行建构,探讨了其对于人类应对全球生态挑战、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 摘要:二十世纪以来中国人过多地将精力用于政道(即政体)的探索上,而较少地探讨中国文化中有效的治道,不知道治道在某种意义上比政道更能帮助我们理解中国文化的方向与出路.本文从文化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当下中国文化的方向和出路,从德性权威、礼大于法、社会风气、义利之辨、政教不分、大一统等六个方面来分析中国文化中的“治道”,这些都是由中国文化的习性所决定的、治理中国所应遵从的规律.循此出发,当下中国文化的根本出路可大体概括为七个方面:道统、核心价值、社会风气、任贤使能、行业与社会自治、礼乐重建、教育立国等.合而言之,儒家的王道政治理想今天可从这七方面来实现.
  • 摘要:本文拟从中国哲学对此做出回应,集中讨论儒家学者提出的一个观点:“以物观物”。通过介绍“以物观物”说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动物议题上的应用,探讨了中西哲学的广阔背景下“以物观物”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
  • 摘要:本文从蔡元培签署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这一重要文件为切入点,对十五年来儒学思想的传播、普及与实践历程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摘要:本文以对《孟子·告子上》“鱼与熊掌”章的疏释,阐述了生命与道德选择的关系。指出:从生命存在及其展开的整体过程来审视,生命与道德并非是一种简单的、抽象理智中的非此即彼的对峙,而是统一融和于生命自身的更广、更深的丰富性历程。所以孟子说:“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舍生取义并非单纯地否定生命,舍生取义本质上是一种要求更好地生活的引导性论述。
  • 摘要:本文作者在研究《公羊》学发展史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历代相关史实与理论的异义,本文对较为重要的问题进行梳理,指出:《史记·儒林传》“其传公羊氏也”非原文;对《史记·孔子世家》的“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的理解有误;《后汉书》关于何休的记载多不可信;何休以周历解《春秋》,不合孔子改制的三统;朱熹批评董仲舒、司马迁混淆了三统说与文质递变说;章如愚在《群书考索》以何休为蓝仲舒的四传弟子没有时间观念;钱穆先生评董仲舒三统说非董氏本意;徐复观先生论董仲舒《公羊》学可商榷;杨向奎先生论董仲舒的改制说、三统说有待论证;汤志钧先生证明《春秋公羊》学的观念为龚自珍早年思想的论据多为推测之词。
  • 摘要:本文围绕孔子思想中的“精神性”话题展开论述,以改变自己为目标,从“仁”的双重维度与修身技术出发,重新审视了孔子所思考的“精神性”。
  • 摘要:本文在保存哲学的精神、内含及师法心理学的方法下,结合相关案例,探讨了中国的伦理生态以孝顺作为哲学谘商的课题的构建方法。
  • 摘要:本文以方东美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解为例,探讨了方东美的生态思想及其意蕴,指出:方东美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解,完整、清晰地展示了他的生态思想及其特质;方东美生态地理解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开掘、点化和提升,都做出了特别的贡献;方东美理解中国传统哲学所表现出来的生态思想的价值诉求,不仅是对近世以来的二元思维方法、个人中心主义、科学至上观念的批评和否定,也是对人类生态地认识世界、生态地处理人人关系、心物关系、人天关系的真诚要求和热切期待.
  • 摘要:本文针对“天人之分”思想,对主体性的自然哲学进行论证。文章尝试指出,促成荀子谈论“天人之分”的直接动因来自庄子。荀子批评他“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主要是指责他只看到个人命运受制于“天”,而忽视了作为群体的“人”即政治共同体的独立意义。进而,尝试指出荀子以“天人之分”来论证人的主体性,与孔孟从“可求一不可求”、“求在我一求在外”之分来论证主体性,不在同一层次:孔孟的论证大概能说是一种道德哲学的论证,针对的是个人在其人生历程中掌控道德实践的自主力量;但荀子的论证却并非针对个人的力量,而是针对群体的力量,即政治共同体在自然历程中掌控其治乱兴衰的主体性。并且,荀子强调群体之“人”的主体性,主张将“国之命”交还给“人”,正基于肯定“天”的力量不会干涉政治共同体的运转,这可说是对主体性的自然哲学论证.
  • 摘要:本文探讨了史怀哲敬畏生命伦理与儒家伦理敬畏生命伦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敬畏生命伦理要求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动物、植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强调对生命敬畏的绝对性.儒家伦理强调天地万物一体,主张亲亲、仁民、爱物,体现了爱有差等的特点.两种伦理思想,各有其优长之处,也各有其难以自治之处,需要互相汲取,互相借鉴,互相融通.
  • 摘要:张岱年先生学贯中西,特别擅长于哲学的概念范畴分析法,封中国哲学思维和解析表现了概念含义的清楚性、条理的井然性。由于他重视中西哲学的会通与中团古典哲学在时代中所能创发的新意,因此,本文透过他对儒家涉及人与大自然关系的传统天人关系论,来澄清、呈现儒家思想可切入当代环境伦理的对接点及其可展开的具启发性的精神要义来透视这一主题。当然,在张先生哲学生命力较旺盛的时代,环境伦理尚未形成中西哲学与文化共同的焦点,因此,他未自觉性的深入这一主题的探索。尽管如此,本文仍然不可忽视他在这一主题上有相关的儒学论述。同时,在他的既有论述基础上,拓展当前的视域,提出相对应的具体问题,提出治理当前环境伦理问题的实践方针。
  • 摘要:王夫之系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的生态思想旨在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王夫之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的,有着形而上理性的考察:从本源上来说,人与宇宙万物同质于太和之气,人与自然同质表明人与自然具有相容性,太和氤氲之气乃致宇宙生命场之和;在动力因上,宇宙生命场之和的动力因在于天即太和与天命之和.由此,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可从形上的本体层面予以完满的解答.在社会现实层面,人欲贲张失却了本体层面的人与自然之和,但可通过政府制度的规约,以实现人类在攫取自然资源之时顺时、守时,合宜消费,如此,则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本体层面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可能的,凸显了王夫之在生态文明方面重论证的品质个性,从而断裂了传统哲学中的重了悟、轻论证的个性特征.
  • 摘要:本文结合21世纪生态界危机时期韩国儒学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对韩国性理学者栗谷、阳明学者郑齐斗,还有实学者洪大容及朴趾源等学者们思想的分析,找出其中有机体的、生态论的要素,为‘韩国生态儒教’的确立提供基础,促进人间和自然的相生和融合。
  • 摘要:本文介绍了张岱年兼和哲学的历史背景、哲学背景,探讨了兼和哲学和评论的价值统一论,分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矛盾上升及世界文化多元化交流扩张现象。
  • 摘要:儒家的“和而不同”与墨家的“尚同”主张分别对应协调型与服从型两种政治学说.西周一元政治结构解体后,春秋时代的社会精英认识到服从型政治模式的弊端,主张建立协调型的臣君关系.孔子“志于道”,以“和而不同”原则创立了儒家协调型政治学.墨家以“尚同”体制行天下大义的服从型政治模式,在其内部得到了短暂推行,即宣告失败.孟子以人性同样的善,反求诸己、以德服人.孟子主张社会精英“从道不从君”,发挥积极作用,君臣协调,共治天下.早期儒家协调型政治学是中国政治文化的精髓.
  • 摘要:一边旅游,一边讲学,学在游中,学游结合,可谓“游学”.游学是一种人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学习活动.本文略述了明代大儒王阳明及其弟子“点化同志,多得之登游山水间”的游学特色,及其“人与万物为一体”的生态哲学,以供今人借鉴.
  • 摘要: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畴“仁”,是一个言简意赅的哲学范畴.它包含了爱护同类、敬畏生灵、博爱万物等思想内涵,在具体运用上,必然包括以义为先、公平处事等方法论原则.因此,儒家先哲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一开始就主张走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道路,反对片面掠夺和征服自然的做法.从这个意义上讲,儒家思想包含了朴素的生态文明的理念要素,对于现代生态文明的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笔者重检先秦两汉文献,分析了天地人和思想,阐述了人与禽兽草木水土的和谐共生关系,探讨了生态智慧于外在法律和内在心灵的作用。
  • 摘要:由天及人是先秦时期人们言说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共同话语背景,并影响到了诸子的思维意识、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是其构建学说、主张的深层思维模式.推己及人,同样可以视为一种思维模式,但更多地彰显了先秦儒家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时的重要方法与路径,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整体而言,由天及人与推己及人,作为其时重要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路径,深深影响了先秦儒家对待生命的态度和构建政治秩序的言说方式.
  • 摘要:儒家的天人合一不仅仅是道德之天与人德的合一,还是自然生态与人德的化育合一.自然生态对先秦儒家建构德性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主要体现在遵从自然生态规律建构人的自律德性、节约保护生态资源建构仁政治国理性、比德玉石山水自然景物建构仁义礼智四端和沐浴自然景致建构人的浩然之气.
  • 摘要:张载肯定人格神或与人的意志无关而存在的客观实际.在他看来,这种客观实际是阴阳之气.由这种气所构成的客观实际根据其自身的内在法则而形成有机的和谐.rn 张载认为以天地为代表的自然也是根据这种气而形成的.他把根据气而形成的天的法则当做是完整的秩序体系.在他看来,人也是这种气的产物.他认为,气聚形成人,气散则人就成为回归自然的存在.即所谓人是根据气而形成的自然的产物,是在自然这样的根据地生活的存在.这体现了人是无法离开自然而生活的存在.因此,人应该很好地遵循自然法则的乾道和坤道.rn 他既把万物设定为与人存在有机关系,又把人的特征与万物区别开来.在他看来,人在满足生物学欲望的过程中,只能最低限度地利用植物和动物.即便如此,人也不能为了人的利益而剥削万物.这是因为,如果人为了满足人的利已心而无差别地进行开发和剥削万物的话,生态界就会遭到破坏.如果生态界遭到破坏,那么人的生存也会受到威胁.rn 张载对生态界的这种观点,与今天把人当做自然附属物的自然主义色彩很强的深层生态论,或者仍然把自然当做利用对象的科学技术乐观论是有区别的.在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的情况下,他的这种观点就像社会生态论者的主张一样,虽然无法批判资本家的贪欲利己心,但就没有把自然当做满足人的利己心的对象而言,可以说与社会生态论观点是相似的.rn 因此,张载的这种既区别人的特征和自然的特征,肯定各自固有的作用,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观,在解决今天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方面可以在思想上做出贡献.
  • 摘要:本文结合《论语》中有关人道理想教化的学说,探讨了《论语》人道主义的总纲—“仁”学的思想,分析了“仁”与道、忠、恕、礼、孝、德、智、勇、学以及践行与考验的关系。
  • 摘要:《论语》中的“直”在不同语境下,具体内涵有所不同,既指率真、率直,也指公正、正直,兼及情与理,作为一个德目,直代表了由情及理的实践超越过程,亦称直道.“直在其中矣”一句中的“直”,是真实、率直之直,而不是公正、正直之直.根据地下新出土文献,早期儒家主张通过谏诤的方式制止父母的不善之行,当谏诤不能生效时,又提出“隐而任之”,即替父亲隐匿而自己承担责任.关于隐匿的范围,子思《五行》篇主张仅限于“小而隐者”,即轻微不容易被注意的过错,而孟子则将“其父杀人”也纳入其中,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展现了情理的内在冲突.关于血缘亲情与社会道义一直是儒家着力处理的重要问题,需要作出认真的分析与梳理.“亲亲相隐”之争,应由“立场之争”走向“学术之争”.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儒学的环保理念及生态伦理观,儒学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指出将发展经济与儒家环保理念相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儒学环保理念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结合等建议。
  • 摘要:在心物问题上,一般认为中西有心物一元与心物二元的区别.西方哲学从认识论层面讨论心物二元,然而,只有对中国哲学的做细致分析,才能说明心物一元论的原因与其内涵.在心物论的阐述中,方以智是颇具代表的一位,他在《东西均》中,提出“离物无心,离心无物”的心物论思想,是心物一元论的经典表达.本文对方以智“离物无心,离心无物”的心物论思想进行分析,阐述其心物论的特点,并以此说明中国心物论的特色与独特意义.
  • 摘要:本文旨在讨论儒家思想对全球整体价值体系的潜在作用.这里的“整体”指一种形而上的视野,这种视野具有多维度性,它不仅包括物质维度,也包括非物质维度.在中国哲学中,它可以分别被称作“有”和“无”.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意识生态”不仅仅指在宇宙大生态体系中处于中心的位置的意识或本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意味着意识或本我与多维度性本身之间的关系.本文作者指出,这一范式代表了中国思想,特别是现代新儒学之真精神,就像我们可以在如现代新儒家的第一代学人熊十力先生的主张中所看到的那样.目前,现代新儒家的注意力多集中在这一思想在全球视野下的适用性.由于儒家思想在整个世界及上面所说的多维度性方面,确实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因而,基于儒家思想的普适性,本文阐发了儒家思想的国际相关性,强调作为潜在贡献者的儒家思想与全球性规划的内在关联,并据此指出了儒家思想中一些主要观念的实用性.最后,因为这一学派是中国人心智活动的产物,儒家思想的国内相关性可以视为或必定是中国民族儒学的一种反映.在这一点上,本文强调了中国应作为儒家理想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典范,在促进人类(意识)进化方面承担应有的责任.本文还对儒家思想在中国大陆的处境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进一步贯彻儒学精神的相关建议.作为意识学研究者,本文作者希望通过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来促进现代新儒家思想的发展.意识学以意识为研究对象,而这里的“意识”可以被定义为“超越外形、时间及空间的本我、精或智性原理”.参与性研究——在这一研究中人既是研究的主体也是研究的对象——在意识学中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因此,像一些新儒家奠基者的体验一样的个人体验就显得十分重要.
  • 摘要:人类最重要的活动是知识生产,任何个体只有先掌握一定的知识,才能用知识去生产,这意味着,越能生产有效知识的学科越重要、越繁荣.在古代,历史学的方法论有二:其一,大量记录事件,这些事件构成大量样本;其二,归纳法,对样本进行归纳,发现一些规律.此两点较为接近现代科学的方法.这意味着,历史学作为一种经验归纳的知识生产方式,具有进行有效理论建构的功能,成为古代主要的知识生产方式,而历史学也颇为繁荣.本文分析了现代科学视域下历史研究和文本研究的困境,指出现代科学产生以来,它以强大的知识生产功能,使历史学、哲学等传统学科相形见拙,这些传统学科就日渐式微,而历史学则成为验证现成理论的案例和注脚,价值日益降低.不过,如果把历史学改进为问题式历史研究,把文献史改进为问题史,并引入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使历史学重新接近现代科学,则历史学虽然不能重新成为主要的知识生产方式,但能在一定程度上焕发生产知识、发现理论的生命力.
  • 摘要:王船山将宋以来描述宇宙本原的诸概念“太极”、“太虚”、“太和”等进行了整理和协调,并引进了“道”和“理”的范畴,对“太和”的概念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诠释和发展.他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在宇宙的大生命场中,万物和谐共生的基础就是太和之气.基于“太和”观念,船山认为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是先定的、动态的、平衡的,宇宙万物具有动态的原生态的和谐模式.他提出的以仁爱之心礼待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生态实践观,对解决现时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和生态危机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资源.
  • 摘要:本文将《论语》与其他的儒家典籍相比较对《论语》书中22处涉及到“直”的地方从伦理学意义进行梳理,来讨论孔子直德的伦理意义。
  • 摘要:钟泰与马一浮均属历经晚清、民国和新中国时期,特别是“五四”以来在激烈的文化冲突背景下,深入探索中国文化和哲学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一代学人.他们因挺立中国文化精神而结识并结缘;因掘发儒学的生命力和现代价值而携手;因忠于信仰坚守文化立场而相互赏识和信赖.作者将钟泰与马一浮的交往概括为:文澜结缘,书院携手,诗教相通三方面,透过他们人生道路的机缘巧合,由衷地感慨两位先生实在是气类相亲、风格诉合的同道.他们的生存体验诠释了一种孔颜乐处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
  • 摘要:三才观念是天地人一体观的早期形态.儒家的天地人一体观认为人类与天地及万物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而人作为主体在天地之间有独特地位和作用.天人一体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完全等同.传统儒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但已有了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儒家典籍中就保存了丰富的与治国方略在一起的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制度规划.儒家天地人一体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源泉,无论对中国可持续发展还是对当代世界和人类未来都有着重要启示和现实意义.
  • 摘要:《周礼》是中国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其中所记述的地官一章,则有深厚的生态思想.地官之首大司徒的执掌,体现了儒家生态思想的精髓.而地官、夏官、秋官中其他与生态环境有关的职官设置,是儒家将生态思想建构到政治领域的表现,也是儒家理想化社会的特征.而儒家的生态思想却有其独特性.儒家的生态思想是在以人为本基础上发端的,其生态思想的核心是构建和谐的人类社会,再推而广之运用于自然.本文从考据入手,论述了周礼地官中大司徒的执掌、周礼中具有生态环保功能的职官以及由此来证明儒家所独特的人本生态思想.
  • 摘要:茶山丁若镛(1762-1836)是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上半叶,朝鲜朝季实学集大成者.作为儒学者,天道观是其全部经学、经世学、自然科学展开的逻辑肇始.他的天道观大体可分判为自然之天、必然之天、天命之天、“昊天上帝”等层级内容.他的四级天道论绍述儒家的天人合一基本学说,个中有较深邃的生态学义涵.尤其是他注疏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尚书》、《周易》《中庸》中,引申阐释“昊天上帝”、“旻天上帝”、“皇天上帝”思想,形成独特的信仰义涵的哲学范畴.由此而来,其生态学即有重生生之意、又有独特的敬畏自然之生态论意义.
  • 摘要:中国传统自然观不同于西方的自然观.中国传统自然观没有明显的主客二分思想并认为万物同是大化流行之呈现.中国人对自然的理解侧重于感知,这种感知在不同的情境中呈现为不同的情感形态,从而也构成了传统自然观的不同面向.简单来说,传统自然观的情感呈现可以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感形态:即人在最初感触自然时是一种浑沌本源欣意之感,当某种情境被打破时则是“不忍”之情,当人们了解到自身的有限性与天道之无限性的时候,则会有一种敬畏感,最后,当人在“天人之际”中领悟到一种“吾欲无言”的情感状态时,人又重回天人本无分的境界.
  • 摘要:孟子的“性善说”是儒家人性学说的主干.程颢在前人的思想资料基础上综合创新,提出了“气禀说”,致力解决关于性善与性恶、性与情的矛盾,并且提出以“定性”为核心的修养方法,使人性学说日臻完善.儒家“性善说”中的“修道之谓教”、“定性”,可为当代的伦理建设和道德修养提供很好的借鉴.
  • 摘要:本文结合儒学文化思想,从知、行、欣尝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论述了生态文明真善美三个方面的文化内涵,探讨了儒学思想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
  • 摘要:本文在对于惠冈气学的形成背景及特色、内容与论述方法进行考察的同时,阐明其作为生态论的特征,并总结了惠冈气学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启示.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