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331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体育、数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5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36776篇;相关期刊240种,包括才智、时代教育、新课程(教师版)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14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学术年会等;教学设计能力的相关文献由398位作者贡献,包括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编辑部、张明伟、张海梅等。
教学设计能力—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36776篇
占比:99.86%
总计:237107篇
教学设计能力
-研究学者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编辑部
- 张明伟
- 张海梅
- 周孟卉
- 王越浪
- 钟丽佳
- 马晓燕
- 余立峰
- 倪娟
- 卢国燕
- 古丽
- 周珍
- 崔九九
- 常晓霞
- 张红
- 戴黎鹂
- 李岚
- 李欢欢
- 李艳
- 殷壹
- 王英武
- 白微
- 祖丽克尔·艾则孜
- 程桂芳
- 罗筱端
- 蔡千斌
- 郭晓佳
- 陈伟
- 隋丹妮
- 靳君
- 顾苗丰
- 丁银菊
- 丁阳
- 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JG290课题组
- 严佳晨
- 严佳晨1
- 严加强
- 严成林
- 于江波
- 任玲玲
- 任瑜艳(整理)1
- 伍声凤
- 伍鸣彪
- 何永红
- 何菲
- 余党绪
- 余映潮
- 余绍钦
- 佟少布
- 侯彩华
-
-
於婷婷
-
-
摘要:
分析目前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存在的问题:设计理论掌握不多、标准研读能力不强、学情分析能力不够、媒体选用能力不高、设计评价能力不足。探究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策略:转变设计理念、掌握理论知识、进行自我学习、参与教育培训、开展教育科研。提出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依赖教学设计理念的转变、教学设计理论知识的丰富、自我学习策略的掌握、教育培训的有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开展。认为只有理念、知识、策略、培训、科研等要素协调配合,才能在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中发挥出最大效应,从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
-
-
-
摘要:
叶剑强、米帅帅、毕华林在《教师教育研究》2022年第1期撰文指出,中学理科教师胜任力包括育人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师专业伦理、科学观念与思维4个核心要素。其中,育人能力由班级组织管理、师生互动交往、学生发展指导和学科德育能力4个子要素构成,是理科教师胜任力的根本;教学实践能力由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反思研究4个子要素构成,是理科教师胜任力的基础;教师专业伦理由个体道德修养和职业行为准则2个子要素构成,是理科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而科学观念与思维由绿色生态观念、科学共通概念、理性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4个子要素构成,是理科教师胜任力的关键。
-
-
谢沁绯
-
-
摘要:
“双减”背景下,要求课堂教学减负增效,这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解决教师的统一教学与学生个别差异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所面临的难题。要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分层递进式教学法。“分层”就是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的差异对他们进行分层,“递进”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置阶梯状学习目标,并据此创设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向最近发展区迈进,走持续化发展道路。分层递进式教学法是在教师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学生自学、教师精讲、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分层练习等几个环节构成。
-
-
苏国东
-
-
摘要:
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对乡村地区教师队伍的建设高度重视并重点支持。某县教育局曾组织一场为乡村教师研修送教的培训活动,旨在提升乡村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与信息技术水平。笔者受邀承担了其中一堂数学展示课的授课任务,教学内容是“认识无理数”。笔者调研该地区教学情况并研读所用教材,在教学内容设计和技术应用方面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
-
王红缨;
江思雨
-
-
摘要:
智媒时代对广告专业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质量应用型广告人才,需要积极探寻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的新路径,重视师资教育,提升广告教师数字教学设计能力;实现资源共享,教师要擅于利用数字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主体,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开展产教融合,提高教师智能广告实践教学能力。
-
-
-
和光
-
-
摘要:
教师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摆在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位置,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建设的长足发展和进步,但仍然存在“双师型”教师发展理念滞后、目标模糊、路径不清、机制不全、保障不力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按照“双师型”教师高等性、师范性、职业性要求(即“岗”),以校企共育教师培训模式为核心(即“课”),以技能竞赛及教学竞赛为平台(即“赛”),以教师分层分类评价认证为目标(即“证”),探索构建了“岗课赛证”四元融合的“双师型”教师发展路径。第一,构建了“双师型”教师能力要求图谱。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从人才培养目标反思反求“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凝练出由体现教师职业的能力、满足一般教学需求的能力、凸显职业教育特征的能力3个维度构成,共包含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认知能力、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等21项具体能力观测点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能力要求图谱。
-
-
严加强
-
-
摘要:
通用技术学科特点决定了以学生为中心实施项目教学将成为趋势。以情境为基础、以问题为线索,教师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参与多样化学习活动将成为该学科教学常态。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的多样化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参与技术体验、技术设计、技术制作、技术试验等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依赖于教师自身探索尝试与能力素养的提高。通用技术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调整设计策略。
-
-
李亭亭
-
-
摘要:
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教学的核心,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教学设计是教师在综合考虑学生学情和学科内容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进行的总体把握。教学设计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学校新入职的教师充满活力,但缺少教学经验。新教师可以从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提升教学水平,让自己迅速成长。
-
-
王爱玲;
王爱芬;
陈花
-
-
摘要:
通过对山西省不同层级的15所中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表现水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各能力表现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教学背景分析能力、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学方法设计能力、教学过程设计能力、教学设计成果评价能力、教学媒体设计能力,其中,中学教师的教学媒体设计能力有待提升。同时,受性别、教龄、职称和学历的影响,中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表现出不同的水平和特点。提升中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需要搭建教师互动平台,建立教师学习空间,落实教师学历提升计划,特别是要强化教师教学信息化技术培训。
-
-
-
杨琳;
蒋希成;
张洋;
田旭升;
祝媛媛;
李海燕;
王海燕
- 《2014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教学设计能力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专业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教师教学设计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对于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应注重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注重教学设计与国家教育政策、中医药事业发展相协调,进一步强化以信息技术推动教学设计研究与改革,从而促进中医药院校教师专业发展.
-
-
孙自挥;
王国艳
-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使教师备课时所考虑的各种教学设想,经过周密的设计,使之条理化和科学化,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奠定基础.将课堂教学设计形成完整的文字材料就是编写教案的过程,教案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编写高质量的教案,对一个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将以高校初任大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教案设计着重考察其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和水平现状,以便引起教育界对该特定教师群体的教学状态引起足够的关注.rn 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从教的一个基本素质,初任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将教学技能的提升纳入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把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当做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一个过程,使之成为自己专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将专业成长从一种外在的压力变成自主发展的需求,努力钻研教学的全过程,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者分析、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程序安排等薄弱环节。rn 如果高校能够从制度上为教师创造一个充分尊重教学、研究教学的工作环境,注重建立教学学术的激励机制,改变职称晋升、工资分配制度上的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正确引导教师对教学的价值追求与取向,无疑会大大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增加其对教学的投入,为初任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帮助那些尚处于摸索期的初任教师尽快提升教学素质和技能。这种制度性的保障将使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具长期性、稳定性。
-
-
刘弘
- 《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师培养论坛》
| 2012年
-
摘要:
教学设计能力是国际汉语教师诸多实践能力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职前教师进行的培训中,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职前教师自已撰写教案来实现的.但是目前有关的研究多是从教师教育者角度出发,且以思辨性的方式提出,尚未见到相关的实证性研究.本研究通过对90个语法点教学设计的定量和定性研究,发现了高等师范院校职前教师在最初进行教学设计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1)教学预设不足;(2)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架";(3)缺乏循序渐进的观念等.同时发现职前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反思精神都有欠缺.研究者发现上述这些问题与职前教师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经历有一定的联系.
-
-
-
崔佳佳
-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第四届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本课程开发主要基于数学教学设计中现实存在的问题,关注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旨在提升教师对教学设计的理解,培养进行数学教学设计的意识,规范数学教学设计的行为与方法,进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