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2014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
2014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

2014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哈尔滨
  • 出版时间: 2014-12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

会议文集:2014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随着石油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不断调整,实现职前职后一体办学已成为职业院校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按照“职前职后一体化”和“中职高职一体化”的总体改革思路,学校不断推进资源共享、基地共建和精品课程共同开发。在提高培训实效上,引入先进理念、运用现代技术、创新培训内容,弥补企业培训机构的不足,强化现场所需,在传统培训项目保质保量完成的同时,积极研发新的培训项目,主动上门提供培训菜单,潜心开发出12门培训精品课程。结合职前与职后的培训业务与专业方向,在“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培训师资队伍培养管理办法,使更多的专任教师取得职业培训师资质,成为“三师(讲师+工程师+培训师)型”教师。
  • 摘要:本文介绍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以黑龙江工业学院为例,阐述了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管理水平的转型。指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三方联动。转型提升只是开始,关键在于落地。围绕教学、科研、文化建设,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既有利于与办学定位相契合,更有助于服务市场经济,打造出特色专业,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引领区域文化健康发展。
  • 摘要:高年资医师和导师的师德形象必然对这些“准医生”们正在形成和确立中的医德标准产生潜移默化而又意义深远的影响,这就是以德育人的力量源泉。从教育方法上,高年资医师和导师除了通过课本教材和辅助设备实施教育教学以外,更重要的是身教胜于言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作为新时期高等医学院校教师,身兼救死扶伤、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必须牢固把握医德为本、师德塑魂的教育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医德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 摘要:高等学校引进的大量青年教师基本上是刚刚走出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的硕士或博士,没有任何的教学经验,身上只带着二十多年作为学生养成的习惯,在教师引领下被动地去完成阶段性的学习任务,所掌握的知识面大部分也仅局限于所教专业和所教学科课程领域。但是,作为一名职业教师,则需要放眼全局,提纲挈领,掌握综合全面的专业和生活知识,秉承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传道、授业、解惑”。广大青年教师进入学校工作,面对的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工作环境,熟悉的是曾经的教室,陌生的是教学素质要求、教学环节、科研工作的开展、学科专业建设等,这些都是全新的内容和挑战。而最好的融入办法就是找名师作为导师,通过名师的师德师风感染和教育青年教师,以多年的教学经验引导青年教师有效开展教学工作,通过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建设带领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在实践中锻炼和成长。目前,大多数高校也都实施了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培养制度。作为教师就应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为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寻找突破,这样才能不断地为自己补充新鲜血液,永葆教学生命的鲜活。用学到的相关知识和经验来研究自己的教学,指导自己的科研,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
  • 摘要:本文透过对高校教师素质提升的背景、现状、机遇与挑战的分析,审慎地看待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创新过程中高校教师培训的重要性.从政府层面、区域层面和高校层面,对高校教师培训的理念、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剖析,指出应加强专职教师培训力度,拓展教学实践性,积累教师实践经验,将会成为推动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的有力保障。鼓励教师来源的多样性。尤其对于参与高校卓越计划的学生,可从校内各专业、各年级中遴选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并通过培训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师丰富教学成果,推进卓越学生的培养力度,增强教师本身的教学技能。此外,高等院校的科研师资力量不能忽视,需要继续加强现有教师的知识技术培训力度。
  • 摘要:学生评教已经成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教学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学生评教的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及中国学生评教工作的发展现状,并针对目前学生评教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完善运行反馈机制,利用好评教信息,加大学生评教的宣传力度。
  •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是在知识全球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深入分析中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普通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存在的办学经费有限、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文化基础和技术技能薄弱以及合作办学管理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本文着重提出普通高等院校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并分析了提高优质资源引进和优化自身教育资源的方法.在培养目标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参与到国际化培养中所具备的基本能力保障。应尽可能回避资金不足、教学和科研实力不强等不利因素,将中外合作办学定位于学习国外院校的先进教育理念、学习先进教学经验、学习科学的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以达到尽快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和竞争能力的目的。
  • 摘要:CDIO教育模式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教学方式,它既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也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本文阐述了通过CDIO教育模式构建化工专业教育体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它是全面衡量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工程实践能力、创造思维素质的重要尺度.要有效完成CDIO项目任务,须明确项目中所包含的重要环节,即项目的步骤、科技文献阅读、设计论文综述写作、项目进度安排、项目收尾及答辩前的准备工作,同时针对各个环节出台相应质量监控体系,以保证学生能够顺利高效地完成各级项目,从而构建了合理的以CDIO教育模式构建化工专业教育体系.
  • 摘要:办学特色是一所高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依据办学条件,明确办学目标,凝练办学理念,追求教育理想,从而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黑龙江工程学院制订"十二五"规划及远景目标时,就明确了学校的定位和发展战略目标,并把特色发展作为学校的发展战略.与地方经济紧密对接取得了入口旺(招生)出口畅(就业)的成效.
  • 摘要:本文在准确把握应用型大学内涵特征的基础上,联系本校实际,强调民办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该重点突出职业型教育特色,走应用性、职业型的发展路子,从而培养一批符合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专门化人才.介绍了黑龙江东方学院办学20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注重行业的职业需求和建立开放式的办学体制,构建了“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个培养模式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切中“应用型大学”深刻内涵,契合“应用型大学”基本特征。其内涵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注重素质提高,面向行业,立足地方,与国家重点院校展开错位竞争,为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有发展后劲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努力把黑龙江东方学院办成应用性、职业型人才的摇篮。
  • 摘要:构建以全面的质量管理思想为指导,基于用人单位需求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哈尔滨华德学院构建的包含着目标监控、过程监控、结果监控和机制监控的体制化、机构化、秩序化的监控、评价和诊断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质人才.
  • 摘要: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因时代而产生,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要抓住社会经济转型、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和区域产业升级的契机,突出学科专业群建设的地位,专业设置要以学科发展为依据,并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变化进行动态的调整。专业分布要体现对地方经济的支撑性,注重群落结构,要优先设置与高新技术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专业。要根据学校发展定位,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特色,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优化专业布局,强化学科专业特色,注重专业间相互支撑,加强专业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完善学科专业管理创新机制。产教融合,校地校企合作育人对实现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学科专业群建设要积极探索订单、联合、按需等人才培养模式,真正从企业需求角度重新构建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高学生就业率与专业匹配度。
  • 摘要:高职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思路,有利于提高学院的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增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结合实施"双证书"制度实践经验,通过对背景分析,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建筑类专业"双证书"制度实行的法律依据、意义、切入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和建议.例如政府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职业资格的认证工作,加快开发国家行业职业标准,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新,形成能够反映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的标准体系,科学规范各类证书,委托相应的部门考核认证,避免各认证部门间的不良竞争;将职业资格考试科目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中,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科学地整合教学资源,编写相应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 摘要: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发展,是其能否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的关键.在教学管理、机制创新、体系构建、质量评价等方面能否进行全面改革,则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本文在分析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之后,对未来高职院校如何通过创新,走出一条适合自己行业特色的振兴之路进行了一些探索.适应性思维指导下的新型教学管理尊重管理对象的主体性。教师和学生,拥有充分的决策、监督等参与权力。应当注意的是,教、学、管三方的权力制衡具有目的共同、手段互助、交往平等特征。学生要多一些谦虚、理智和建设性,管理者和教师要多一些理解、宽容和支持、合作,建立并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 摘要:实施研究型教学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论文从人才培养和教师发展的角度阐述了研究型教学的意义.通过研究当前的教育现状,详细分析了高等院校研究型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过度强调研究型教学的重要性,忽视传统教学原有的优势,中小学教育理念和高等教育理念不统一,缺乏统筹安排和多部门协调。
  • 摘要:针对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版培养方案所设工程力学课程,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总结原有课程的经验教学,有针对性地提出多项举措,在做足做细调查的基础上,合理分工,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确定和完善工程力学课程体系,去除对学生实际能力提升没有作用,客观应用意义不大的知识点,增加针对不同专业特点的选修内容,在完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要组织全体授课教师集体备课,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来实现激励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同时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师生互动。确定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讨论确定适合于用多媒体来进行互动教学的内容,集成原有多媒体课件建设成果,有的放矢地形成适应学生需要的优秀多媒体课件。
  • 摘要:针对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立足办学特色和实际需求,提出了面向"三海一核"领域的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新模式.教学改革实践证明,通过“三海一核”的课程内容创新、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方式创新、立体化教材体系与资源共享平台的课程平台创新,有利于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创新型学生的培养。
  • 摘要:本文在回顾教学方法的定义和发展进程的基础上,以《森林气象学》这门课程为例,探讨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现状和改革措施,为课程改革提供思路。笔者认为,可以将成绩分解,但各部分的考核形式不应雷同,包括试题试卷、课堂表现、专题讲解等,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教学相长,充分发掘学生所长,培养会学习的学生远比会考试的学生更有意义。同时,教师可以在试卷或者讨论中设置开放性题目,找到学生的兴趣范围,为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尤其是当个别同学提出新奇的专业问题或者回答出某道难题时,同学们的热情会被迅速激发,注意力高度集中,有效地提高了课堂质量。课外的教学平台主要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为学生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创造机会,主要形式包括网络课程、实验实习、课后解答等。学生通过各种平台自学或者交流,提高思考、表达、实践等方面的能力,不断的积累可以提高对这门课的掌握程度,并且可以对课堂学习进行巩固和促进,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深造。
  • 摘要:本科生参与创新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也可以提高其科研素养.本文结合多年指导创新实验的经验及所得的优异成果,详细论述了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实验的方法及心得体会,提出"三敢"和"二走进"的指导理念,在明确专业方向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学科交叉,对拓宽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本科生创新项目研究在培养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林产化工行业发展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对于大部分学校选择少数“好学生”参与创新项目而言,笔者认为,指导本科生进行创新实验的目的不但要获得有形的科研成果,更要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及思考能力。为摆脱“填鸭式”传统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指导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学生的“三敢”观念,即“敢探索、敢怀疑、敢实践”。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在指导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多想,多怀疑,多实践;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形成“教师走进实验室,学生走进办公室”的“二走进”的良好习惯及氛围。
  • 摘要:化学实验课是对大学生开设的第一门实验课,是化学实验教学的入门课。本文从课堂演示,启发学生思维,开展实验设计,增开研究性实验、开放实验室等几个方面,优化整合了实验内容.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创新实验教学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自主实验的能力,增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了实验的内在联系.
  • 摘要:本文将依据"因材施教"论、"i+1输入假说",结合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实践经验来探讨分级教学对提高民办高校日语专业学生的沟通能力的方法.提出培养日语专业的学生与培养跑步选手很相似,需要在"热身运动"、"带入跑道"、"划出终点并聘用适合的教练"、"选用不同的训练项目和训练方法"、"确立不同的评判细则"、"提供实战机会"等方面用心设计.希望本文可以对民办高校日语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时提供些许借鉴.
  • 摘要:本文以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为例,讨论了数学实验内容在民办高校开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数学实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国家教育部倡导开设的实验课程.将数学实验的内容引入大学数学教育,通过计算机技术与数学软件的辅助,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定义、定理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优点.
  • 摘要:本文从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师及课堂评价三个方面的关联入手,探讨通过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可行性.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启发,认识到不足,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同时也认识到未来工作与现在语文学习的必然联系,首先从思想意识上重视语文,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反馈到课堂上也会更加积极去配合教师的授课内容,课后也会主动学习语文加强人文素养。将教师为主导的评价和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结合起来,真正关注到老师和学生双方的评价,切勿将教师评价与课堂评价混为一谈,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和师生互动的评价共同组成了课堂评价。这里面对学生表现的评价以及师生互动的评价是容易被忽视的。对学生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和选择性。对学生创造性和能动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参与课堂不仅是向教师发问,更重要的是自主探索的过程。通过设置教学情境,改进教学方法,激励高职学生在课堂勇敢质疑,可以改变高职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激发其创作型思维,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对新知有不断探求的欲望。
  • 摘要:本文从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出发,从准确建构逻辑框架,实现教学法方式转变;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重视育人功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好引领和导向;切实体现学生能力本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 摘要:本文阐述了对卓越工程师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的培养,在理论素养部分,仅仅有积累是不够的,更要强调的是更新的能力、学习的能力。根据自己的专业与学习程度,选择适合的前沿书籍进行阅读,在实践素养部分,顾名思义,实践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在读取信息的过程中,在常规的学习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改良学习方式来达到实践的预演效果。再创新能力培养上,从文化层面来看,要敢于打破陈规的束缚,变被动为主动,灵活地运用规则,为自己服务。从制度层面来看,当今的大学教育是通识教育,是个讲效率讲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随着创新方案的积累,个人的创新能力会潜移默化地提升,进而一个团队、一所大学乃至整个年轻工程师界,都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
  • 摘要:本文结合学校的实际,阐述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分析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传统教学模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难适应当前的需求,社会人才需求和高校自身发展要求,必须不断探索和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最后提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法.
  • 摘要:本文阐述了专业建设是评估高等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哈尔滨剑桥学院会计学专业立足于创新人才培养,加强学生技术和技能,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提高会计学重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 摘要:针对"电子技术"理论及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对"电子技术"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优化.总结分析了目前"电子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分别对理论、实验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优化.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动手能力明显提高,达到了教学目的.
  • 摘要:本文从加强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根据当前实验教学环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实验大纲、实验教学模式和成绩评定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并通过开座谈会、问卷分析等方式进行了授课效果调查,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
  • 摘要: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关系到中国未来人才体系构建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以哈尔滨理工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意识以及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KAB课程体系的具体偏好,从而提出高校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即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以学生为核心,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KAB课程体系;在师资建设中,注重理论型师资和实践型师资培养.
  • 摘要:课程设置的优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将理工类院校日语专业的优势(S)、弱势(W)、机会(O)、威胁(T)逐一列出,结合办学实际情况对现行的日语专业课程设置体系进行分析,探索理工类院校建设特色日语课程设置体系的有效途径.课程设置的优化改革与人才培养定位、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等多方面都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优化和整合现有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促进专业持续健康的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 摘要:将双语教学模式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相结合,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途径.本文总结了课程组多年来在公共管理领域前沿类双语课程的教学实践,给出了外文教材与文献选择、课程内容与结构设计、教学方式与方法设计以及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思考和建议.主要观点是:公共管理领域前沿类双语课程教学应以前沿问题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用双语进行前沿研究的能力培养.
  • 摘要:按照《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小学教师应是全科型教师.为此,小学教育专业应在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同时,建构适应基础教育需求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本文探讨了小学教育专业实施通识教育课程的必然性和适切性,小学教育专业的通识课程强调的是课程的功能属性,即能够积淀小学教师丰富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提升小学教师的高雅情趣和全面素质,因此应具有结构上的整体性,课程设置时要处理好通识教育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之问的比例关系、通识教育课程内部各领域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立较合理的结构,并体现“广博性”、“基础性”、“创新性”的特点。参照国内外同类院校的课程设置,结合哈尔滨学院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十余年建设的实践探索,作者认为,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专业总学分为180学分左右为宜,通识教育课程宜占总学分的45%~55%,即90学分左右。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宜涵盖人文、自然、社会、艺体各领域知识,其中自然科学课程适合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普及。小学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可按一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和通识教育实践环节进行划分。
  •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无论是社会还是高校,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培养都逐渐从理论型转向实践型.为使学生可以适应社会发展,各大高校不得不重新建立计算机课程体系,改变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人才的目标,本文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为例,介绍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多元化建设.应该结合学校自身现状,打好理论基础,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 摘要:本文结合马斯洛的需求分析理论,来探讨《旅游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及课程改革.《旅游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要与旅行社、宾馆、酒店等企业合作,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及要求,坚持“能力本位、需要为准、够用为度”的原则,跨越学科限制,对准岗位设置课程,即,根据职业岗位群构建职业能力模块,根据能力模块构建能力要素,以能力要素为切入点构建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形成该专业“英语语言+职业技能+企业核心技术”的实用型课程体系。要培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比较高的“岗需”人才,课程设置中,就要体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改变传统的“专业基础”为主,“实践能力”为辅的课程设置形式。加大实践课在总课时安排中的比例,增加实践课程的门类,注重调整实践课程的难易程度,以“技能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技能的运用”为主线,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并强化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也应要求学生在不同年级,进企业进行现场实习,为学生提供省内短线跟团、地陪、全陪、导游、领队、计调等岗位的实践训练,从而完善学习过程。
  • 摘要:《污水处理》课程改革是使本课程内容更符合给排水与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领域技术员等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标准、整合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评价方法,共同实施课程教学等,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因此,《污水处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是基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创设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情境,实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突出了课程的工程性、实践性;基于给排水工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创新了“理论为基础、实习为先导、工程设计为目标和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懂设计、能施工、会管理、职业能力强,成为给排水工程施工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 摘要:本文通过路桥工程测量课程改革的试点实践,从课程改革试点前的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开展试点的实践探索,进行试点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并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案,总结了课程改革试点的成效,确定了进一步改革创新的对策建议.包括进一步更新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教学理念,加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完善任务驱动教学的实训环境。
  • 摘要:《给排水工程施工》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本文针对新模式下的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课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就该课程在教学改革中的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应该与时俱进,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标准,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新老结合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编写特色教材,改革考核价方式,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职类院校必须为社会培养适合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针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相关课程进行整合与开发是培养国际贸易类相关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说课程整合就是指对现在已有而且正在开设的课程设置、课时量的安排、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总体评价等诸多要素进行一个统一系统的考核与操作.用辩证、贯通、全方位的观点和方式来研究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分化的教学系统中被分散出来的各个要素及其成分再次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整合的关键是加大实践性教学占整体教学的比重。课程体系实施可以达到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模块又是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根据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可以把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分解成四大教学模块:课程实习实训模块,校内实训基地模块,校外实训基地模块,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模式。
  • 摘要:本文针对中国目前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建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及具体措施.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从市场出发,以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最高目标,破除“三段式”教学模式,从实际岗位需求引出课题,提出解决方案,开发“宽基础、多选项”的课程体系。强化汽车构造、汽车电子电气设备、汽车维修和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等课程,同时将原有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内容进行适当地删减、增补、重组,将其变为必修专业课和数个专门化方向的选修专业课。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方案。从职业分析人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确定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般专业能力是应用能力、汽车阅读能力、汽车驾驶能力;核心专业能力是汽车拆装、检查、修理能力、汽车故障诊断能力、汽车性能检测能力、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能力;基本素质要求是:较高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水平、良好的身心素质;最终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课程体系。
  • 摘要:本文提出了青年教师面对挑战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如对课程结构的整合能力、综合实习课程拓展开发能力、实验技术运用能力、综合实验指导技能、综合实习考核评价技能等.而在指导学习综合实习的过程中,只是把握全局,做一般性的指导,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去调查、总结、归纳、思考、创造。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创新性,才能迅速适应生产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求,真正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求。
  • 摘要:教学设计能力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专业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教师教学设计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对于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应注重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注重教学设计与国家教育政策、中医药事业发展相协调,进一步强化以信息技术推动教学设计研究与改革,从而促进中医药院校教师专业发展.
  •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师最主要的专业能力:教学能力——设计、执行、评价、应用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这四个方面的能力体现.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综合运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年度和单元教学计划的能力。教学执行能力是教师在一般教学情况下有效地实施所设计的教学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教学情境的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收集资料,运用各种手段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以判断教师是否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从而根据反馈的信息补救和改进教学工作的能力。
  • 摘要:针对应用型人才教育对教师专业能力的需求、教师专业能力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部分优秀应用技术类大学成功转型的经验,总结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方法,应该引入行业专家、打造行业特色专业、明确教师提升目标,引导教师转型、提升教师应用服务与研发创新能力,搭建优质平台、促进产教研深度合作,健全配套机制、保障可持续发展。
  • 摘要:在当今高校的建设,校园建设和校园文化传承成了该时代下高校的主题.本文将将校园绿化、道路建设、校园人物雕塑三者作为整体系统,分别阐述了三者与校园文化传承的关系,通过此种关系确定了三者在校园建设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并结合三者的特点,给出相应实施发展的建议,促进高校的环境优化和文化积淀.
  • 摘要:2013年开始的平行志愿报考形式,对传统的高考思维定式产生了重大的冲击,面对崭新的现状,本文从高校、家长、考生几个角度,剖析现象,谈自己的几点思考.作者认为应继续优化高校进档考生的专业择优分配机制。进到某高校的录取分数段后,可否将报考专业数量由6个扩大到所有专业。比如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理科专业有21个,让考生根据心愿,由1到21排个队,学校根据志愿录取。投档到高校后,增加预录环节,为反复参加高考,报到后退学,反复参加高考的高分高考专业户,设置更高的门槛,名校重点专业的好名额被某些人循环往复地浪费,阻挡了更多勤奋考生的学习机会。更有民办学校斥巨资收买高分考生参与复读,其目的是提高该校的知名度,起到教学质量好的宣传效应。
  • 摘要:大学理想主义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大学人由学生、教师和管理服务三类应具有理想主义的守望群体构成,大学更需要管理守望者的理想自觉.不同大学其理想主义精神的体现方式各有千秋,但其追求的真、善、美是共同的.社会主义大学的管理者应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理想主义中,坚持学习,强化思想理论素养和理想信念;博览群书;深入实际,价值取向"以人为本";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做一个大学理想主义精神的践行者.实践能力是根基于理论水平之上的。作为大学的管理干部首先要“思想政治理论”自觉,改造自己主观世界以适应大学客观世界“文化灵魂”的需要,这样自己的工作才有了行动的指南、方法和工作基础。思想理论水平的提高是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保证,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是高校干部的公共基础课程,保证管理干部具有宽阔的视野、敏锐的嗅觉、科学的预见、开拓的胆识、创新的睿智、愈挫弥坚和奋勇向前的精神。要从文化氛围和机制人手,认真倾听每一个人的声音,化解矛盾理顺关系,造就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以保证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充分了解每一位教师,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发挥每一个人的潜力,集每个人的优点之大成,高效物化发展规划。
  • 摘要:教师专业评估是把教师视为专门化的职业,遵循评估的规则,发挥评估的功能,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的一种评估活动."好的教学"的一致标准、科学的程序设计、训练有素的人员、教学质量保证与教师专业学习的结合、全面真实的信息、分层设计的组织架构是保证高校教师专业评估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检验任何评估标准的一个重要测验是看他能否被受其影响的教师所接受,这反映了实践者对他们工作的了解。因此,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在对教学进行定义时,需要提供广泛讨论的机会并按特殊需求修订。这个过程既可以使标准合法化,也可以说明其适用的对象及需要承担的义务。教师专业评估必须把评估者期望、要求、原则、设计落实到具体的组织架构中,才可形成体系。一般来说,教师专业的评估的组织架构可分成三个层次:层次一—促进新教师成长的评估;层次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估;层次三—援助教师的评估。
  • 摘要:本文阐述了德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根源和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和保证.目前,中国大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出现了许多德育衔接问题,诸如德育目标模糊、德育内容混淆、德育途径不当,影响了德育任务的顺利完成以及学校德育整体效果的发挥.鉴于这些问题,应采取措施转变观念、明晰各阶段德育目标,调整机制、分阶段制订合理的德育内容,遵循规律、探索符合受教者身心特征的德育途径,完善德育体系以加强大中小学各阶段之间的衔接,这是目前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 摘要:本文以萨满造型艺术的含义与种类为出发点,重点论述了萨满造型艺术在当地油画创作中的具体应用,并总结出其在当地油画创作中应用的意义,萨满造型艺术的题材是丰富多样的,主要分为萨满宗教题材、民间传说题材、社会现实题材三类。混合式的表现形式,除了运用大家比较熟知的现实主义表现形式外,还兼用了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力图为当地油画走绘画本土化的道路做出贡献.同时,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融入艺术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中,以保证中华文化遗产源远流长.
  • 摘要: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10年启动了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遴选了100所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第三批百所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之一,于2012年开始建设,经过三年实施,目前,国家骨干重点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实现了国家骨干院校建设目标,主要成效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创新并实施了“校企共育、德能双修、季节分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企业专家执教、教授企业兼职”复合型教学团队,建设期内,通过抓骨干院校建设,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本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 摘要: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并且提出了塑造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应该加强全民道德价值观建设,提高“社会合力”,改善价值观建设的外部社会环境,尽快确立新形势下的人生价值新标准,为青少年提供切实可行的价值观目标,敢于实践、勇于实践。实践证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广大学生,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抓手。因此,高校应该抢占先机,集中力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的“先行军”。
  • 摘要:文章根据设计基础教育教学的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了当前国内外设计教育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构成学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注重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 摘要:本文简单回顾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发展历程;分析CISC2005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产生的影响和局限性;通过对比CISC2005和CIS2011,分析CIS2011背景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面临的新挑战,并提出若干改革建议.人才培养目标应将学术型和应用型相结合,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内容应该更加注重技术、行为和经济维度三者的统一,使学生全面认识信息系统的多维特性,保证知识体系完备。注重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对于知识面广而深的课程应采用团队授课,通过产学研合作,让学生走出去,拓展教学平台。
  • 摘要:本文结合开放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从建筑学专业教学现状出发,阐述了二十年来建筑学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教师特长也从工程实践、应用研究到理论专长,无论是在教师队伍中的“技术派”还是“学术派”,多样化的教师队伍直接导致教学重点的多样性,因此在某些高校中采用的“工作坊式”教学形式就是其有力的证明。总结近几年建筑学开放式教学的教学方式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方式:与社会互动合作方式、跨学科交叉研究方式、展现人本主义方式。得出其多元化、多样性、多维度的特点和特色化的发展趋势,希望通过本文研究对建筑学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 摘要:计算方法是一门大多数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门课程既要求学生对数学理论有深入的认识,又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本文通过分析计算方法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反思当前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时长、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教学改革,从而提高计算方法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 摘要:本文研究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多元评价问题.采用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等方面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用专家经验对指标重要性进行赋值,建立判断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体系的权重,一致性检查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是合理的.
  • 摘要:本文以C++与数据结构课程作为切入点,从研究性教学内容设置、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以及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了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实践证明,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更加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了学生创新能力,促进了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 摘要:本文旨在探析新闻写作课程在媒体环境变革中的内容融合与课程重构,指出在融合新闻语境中对于当代"新闻人"的重新界定,在此因素的影响下,对新闻写作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实践三个方面的应有之义进行分析与探究.在这种情境中,高校加强新闻写作课程教学,不仅要在内容上与新闻学科内相关专业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融合意识,即全媒体意识。宏观上要关注媒体流程再造的融合过程。所以学生需要明确每一种媒介的特点与报道的优势,然后利用这些优势进行新闻写作编辑,从而向受众传递多样化且有特点的新闻,真正实现在“和而不同”中全方位开发新闻的价值。微观上具体到一篇新闻报道,需要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的“混搭”,在不同媒体中,产生出当代人所需要的眼球效应,以适应融合新闻产品制作的理念和趋势。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将多元与创新的理念融人课程教学过程中,直接关联传播的效果和受众反馈,同时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未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团队整体的竞争,适应资源共享、联动传播的过程。
  • 摘要:本文为适应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需求,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问题,基于对土木工程专业实际实践教学开展情况的调研与分析,构建了以"基础实践—专业训练—科技实践"为主线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满足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 摘要:及时教学法(Just-in-Time Teaching,JiTT)是一种通过"基于网络学习任务"和"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课堂"的一种新型教学策略.本文以"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实施JiTT教学法,实践证明,及时教学法应用到程序设计课程后,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外学习时间进行主动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此外,培养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团结协作精神,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频繁。JiTT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变革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 摘要:对能源动力工程产业的特点和高校能源动力类专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与此特点相适合的创新性实践教学进行了阐述.针对能源工程、动力机械和新能源利用技术的特点,给出了具体的创新性实践活动方案.通过创新性实践活动,可以提高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来,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践过程中,每个或者每组学生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问题,通过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可以增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学生所学知识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趋势,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 摘要:在单片机课程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实验资源利用率低、实验模式不适应等弊端,致使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并未得到实质提升.结合教学实践,在单片机教学过程中试行每生人手一套单片机核心板,出借所需的扩展模块完成工程设计任务.通过将实践环节嵌入到理论课程之中,改革教学方式、强化实践环节、完善教学资源、健全考核体系及配套设施,达到了明显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 摘要:本文根据建筑学专业特点,结合应用技术型大学教育模式,提出以设计理论为基础,与应用实践能力相契合的教学模式改革思路,总结了东方学院建筑学专业设计课教学改革的经验,深入探索创建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 摘要:应用技术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相比,侧重于解决应用问题产生的基础研究.而国贸专业本身就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应用技术型高校国贸专业在培养外贸人才方面就应侧重于学生外贸操作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应用技术型高校国贸专业深入开展教学创新.面对目前应用技术型高校国贸专业教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国贸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新途径.以社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构建教学创新,是实现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重要渠道。根据社会需求适当对课程内容进行实时调整课程设置,与时俱进。教学创新的实施主体关键为一线教师,师资队伍向“双师型”的转变为教学创新提供了主体保障。应用技术型高校一般是通过建立国贸专业模拟实验室,购买相应的国际贸易模拟软件为学生提供外贸模拟实训的环境,专业实验室的软件必须实时更新换代,与时俱进,授课教师要理解软件应用的方方面面,定期接受软件学习的培训。
  • 摘要:本文对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和案例教学法在包装设计课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通过对典型包装设计案例的分析,探讨与研究了案例教学在课程中运用的具体方法.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案例教学法是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特别适合包装设计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技术性课程,恰当的应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 摘要:行动导向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项目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的组织形式之一.在高职"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尝试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改变传统考试模式,实行过程考核和综合评价结合,传统的考试方式,期末用一张试卷来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不能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高职学生,本身就不擅长抽象思维,考试往往成为打击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实行以过程考核为主的综合评价方法,使考核的标准不再片面。考核从纵向深度和横向维度两方面,全面地考虑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各方面能力的表现。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升,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都有一定的成就感.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是体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教学模式.
  • 摘要: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内容上,多数院校仍强调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轻视了对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工作岗位实际应用脱节。而且许多高职公共英语教师教法陈旧,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很少强调英语与专业的相关性,这样的教学观使其无法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高职教育特色,难以构建学生在未来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和素质。为了满足社会不同行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可以实行模块式教学,将英语教学与行业相结合,突出“职业能力”为特色的培养模式。模块式教学,指结合岗位需求和工作流程划分公共英语学习单元,以贴近岗位要求。同时注意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应采用课堂教学结合实习训练。课堂上可采用情境式教学法、模拟训练法、任务型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室和网络设备指导学生进行实习演练,以及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教学评价:采用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课堂评价与课下阶段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
  • 摘要:本文通过对自编校本教材《幼儿英语实用综合教程》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介绍、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教学实践的总结,探讨幼儿英语教材建设的改革方向,指导实践的功能及创新思路.由于教材内容多为听说唱为主的对话、歌曲、故事类学习内容,所以将有声、有图像的资料制作成光盘,作为学习辅助资料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学中将这些有声资料作为课堂教学中主要的媒体来使用,技能增加学生的兴趣,又能使所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效果良好。同时课堂教学也可以探索有效利用微课资源来提高教学效率。在模拟练习中,可以将教师的示范演示制成微课,供学生预习时观摩。例如,幼儿英语游戏类课程中,老师可以制作示范展示,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在课后模拟练习,除了老师课堂演示,还可插入其他教师示范演示的微课视频以作补充。特别是有些演示可能达不到标准状态时,这种补充就显得特别有意义。它既有真实性,不像纯虚拟实验使人怀疑,也有完美表现力,教学效果大大增强。
  • 摘要:高校实验室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目前高校实验室建设还存在需要长期解决的矛盾.哈工程大学实验室建设紧紧围绕学校培养精英人才定位,明确实验室建设内涵与基本思路,探索以实验室建设带动学校精英人才培养体系的举措.学校分别于2009年和2014年两次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契机,遵循“实验教学平台化,实验平台开放化,开放管理网络化,网络设计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依托学校现有的实验平台,构建与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平行并重的实验教学体系,并以此带动实验室的全方位的改革和建设。创建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以实验室科学的管理模式为基础,借助现代化手段,对实验室实行科学高效的管理。
  • 摘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传统的毕业设计教学过程进行改革,结合毕业设计指导实例介绍了将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在毕业设计中应用引导式、讨论式的答疑方式等措施.实践结果表明,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改革毕业设计的选题、指导方法和研究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 摘要: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性人才的一个发展潮流.论文以"现代设计方法"课程为依托,分析了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了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内涵,并给出了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在该课程中的实施方法,为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 摘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目前的培养过程中在目标水平、管理力度、质量监控力度、内部支撑条件方面需要协调发展,突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色.根据区域经济特色,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从转变观念,协调发展;明确培养目标,转变培养方式;搭建实践平台,提高师资素质,三方面开展工作,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区域特色化培养以满足社会需求,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加完善合理.
  • 摘要:本文阐述了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改革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物流工程专业规范和发展规划中,创新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对于提高物流工程专业人才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认为应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开展教学研究,将产学研有机融合,完善创新创业授课体系,构建研、查、赛的长效机制,保证团队良性有序发展。介绍了笔者所在物流工程专业依托黑龙江省高校“211工程”建设和“2011计划”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优势,以教学科研为依托,以实验教学为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专业特色,紧紧围绕物流类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建立“五结合、五模块、五方向、四连续”的创新创业实验实训教学新体系。
  • 摘要:本文对数学竞赛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数学类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教学相长,促进高等学校数学课程改革和建设。
  • 摘要:本文剖析了创新型人才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目前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化学实验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实验成绩评价体系的调整,在增强了学生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和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这种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力的发扬,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师积极营造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新环境,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勇于发现,勇于创新,突出了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 摘要:本文阐述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之一——程序设计语言是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它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进行转变,同时,要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进行全面的改革.作者认为,要提高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教学团队要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编写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设计仿真软件和教学课件,初步面向部分专业学生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定期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完善,逐步用新的教学模式全面开展教学,加强题库建设、改革考核方式。
  • 摘要:高等学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是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民办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民办高校教育教学中便显得尤为重要.民办高校应注重培养应用型实用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就让学生对实习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企业文化等有广泛地了解和熟悉。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知识、提升技能、创新意识、提高素质、团队协作等能力。逐步建立“校地、校企、校际”互动合作机制,使学校教育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从而提高了应用型培养的质量。建立实习就业一体化制度,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将来职位的具体要求,提高职业素养和能力,同时还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能力的机会,使企业对学生能力有深入地了解和信任,提前为就业做准备。
  •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会计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广阔的就业空间为会计专业的招生和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建设环境.这就需要高职会计专业不但要突出实践能力过硬的特点,还要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但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会计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模拟实验材料内容单一、实验设备落后、缺少专职实验员、注重会计核算而忽视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实践教学安排上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校外实践环节薄弱等方面.本院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创新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完善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学院选择了会计类专业进行改革试点,在教学条件设施、教学资料、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了政策倾斜,加大软硬件投入,大力支持改革创新实践与研究工作.其中会计专业"校介企'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和阶段性科研成果.
  • 摘要:针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特点,构建了以信息流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改革了教学方法,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改革了考核的方式方法,建立了综合评价体系.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及综合评价体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 摘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强化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教学逐渐由以往课堂理论教学的“辅助”地位向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变。学校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要求出发,明确提出构建完善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学生科技创新“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格局,包括实验教学和科技创新的实践教学工作在三分天下中占据其二,是精英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统筹分散的实验教学资源,打造集约化的实验教学大平台,营造创新实践氛围。
  • 摘要:本文阐述了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东北林业大学开展信息化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加快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与共享,推进课程、教学资源、教师教学能力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建设,学校借助先进的网络与信息技术,计划用6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一个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建设融网络与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教学与学习过程为一体的教学资源丰富的、师生互动交流的“学习中心”。“学习中心”的目标是实施混合式、个性化和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现教学资源开放化的网络辅助教学综合平台。学校的教学资源中心也包括学校的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及重点课程的数字化资源,为广大师生拓展学习空间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将来,学校的“学习中心”建成后,它丰富的教学资源将完全覆盖现有的教学资源中心。学分制可以使学生自主选专业、选课程、选进度、选教师。学校在现有学生学业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正在进一步推进学分制改革,依托现在的信息化技术在教务管理中的运用,完善学分制管理方式。
  •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内在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使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做出调整,以培养出满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人才。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实质是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新的高等教育体系本质上是新的人才培养体系而非单纯的高校结构体系。黑龙江工程学院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以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主的地方本科院校。学校合并之初,就明确提出了“办应用性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定位,坚持“应用为本、追求卓越”,逐步树立起开放多元办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树立了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人才观念,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需求,使学校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不断提高。还需要政府加大政策创新力度,统筹规划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校转型发展,谋求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与行业企业利益共同点,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促进共同发展。
  • 摘要:本文阐述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提出了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举措。在实验室建设上采取博览式设置;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交互式方法;在实验项目设置上提高创新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这些举措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 摘要:在通识教育的思想下,数学教育的重要作用是提高人的数学素质.本文主要总结了在通识教育的思想下,大学数学课程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体会.介绍了本着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通过有效的课程设计,构造出的一套以合理优化课程教学层次的教学为主导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及促进拔尖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案.
  • 摘要:本文阐述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是高校测控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平台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并与测量实践结合密切.为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对"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针对课程的特点,增加了实验教学内容,并与其他相关课程结合开设了综合课程设计.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穿插于应用实例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完成对教学内容的讲授.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误差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改革后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改观.
  • 摘要:分析了学习TRIZ的重要性,介绍了机械专业创新设计方法课程的教学策略,阐述了机械专业的创新设计方法课程应与TRIZ紧密结合,充分发挥TRIZ的主导作用,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创新能力培养和课外学习等方面,分析了TRIZ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和手段.
  • 摘要:目前中国的计算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教材是教学之本.目前国内已经引进很多国外优秀教材,本文拟从美国大学计算机专业教材的作者研究背景、教材的深度及广度、语言风格、教材配套资源以及作者的研究特色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分析国外优秀教材的特点,对其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以期提高计算机专业教材编写质量.
  • 摘要: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文章根据离散数学教学实践,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基于任务驱动的离散数学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确定任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一效果评价”各环节,把学科概念得以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展示给学生,确定任务、分析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效果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摘要:本文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视频,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方法,利用思维导图构建教学课件和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该教学方式值得在大学推广.
  • 摘要:本文分析了堂高质量细胞工程课的要件构成。具体为任课教师结合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具体情况,最后以安利国编写的教材为骨架,对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干细胞与组织工程、转基因动物与动物生物反应器、动物染色体工程等章节进行了扩充和拓展,在使这部分内容在更加生动的同时,系统和深入。实践证明,在细胞工程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完全摆脱对移动数码设备的依赖,任课教师尝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细胞工程课程培养了任课教师与学生们之间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了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在交互活动中的民主、在相处的氛围上的和谐,提高了课程凝聚力。
  • 摘要:本文阐述了基于JiTT模式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和基于JiTT模式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成功地将JiTT理念引入到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实践证明,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的授课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 摘要:为解决好三农问题,黑龙江省政府于2003年推出了"村村大学生计划",其目的是为黑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其培养对象是应用型人才.经过两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发现实践教学对"村村大学生"教育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村村大学生"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探讨.作者认为“村村大学生”教育应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增强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学校招人的新教师多有博士以上学历,较多为刚离开学校大门,在教学前一直在某一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缺乏农学类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增加教师实践能力,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明确要求,每一名专业教师要到农业生产一线单位进行实践锻炼,时间至少为一个作物生长季节,在生产中参与技术管理操作,增强自身生产实践能力,同时将理论知识结合到生产一线去。同时在学生进行实践过程中,可以请来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实践的教师利用学生实习机会,既做先生,又当学生,逐步使其达到生产实践能力的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实践指导教师。
  • 摘要:本文对慕课及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慕课和其他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共享,充分利用已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对课程体系进行研究,从课前任务设计、课堂活动设计以及课程评价体系各环节保证课程的无缝融合;并对创新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本混合教学模式的作用.
  • 摘要:本文尝试改革教学内容,扩展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知视域,并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在语言类课程教学实践中,采用了“散点启发式”和“集中探究式”等不同教学模式,所谓“散点启发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教学时机见缝插针地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入手来引导学生,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重在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而“集中探究式”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把课堂上的学习思考延伸到课外,通过成立活动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发现问题,通过查找文献或者实地调查去探究问题,然后再回到课堂集中来交流学习。以“集中探究式”教学模式为例,在课程讲授中以团队合作形式设置分组讨论的教学活动,就某一个问题在课下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然后将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结果带到课堂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大家在课堂中进行分组交流讨论。在课堂的教学方法选择上,可以通过在教学活动中的散点启发式和集中探究式等方式方法的改革来完成对于学生对这一领域的知识引导,启发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实际语言问题,从解决生活中存在的语言问题入手开展深人的学术研究活动。
  •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现状以及对青年教师产生的影响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现状,指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素质,要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努力提升自身知识储备,加强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培养、鼓励机制。
  • 摘要:哈尔滨工程大学高度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独立建制实体,走改革创新之路,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运行模式.提升学校素质教育的受众面,让全校学生能够有计划、有目标地参与到素质教育中,素质基地于2013年上半学期,以推荐和自荐的方式,在全校各个院系遴选17名教师,聘任其兼任素质教育理事,负责其所在学院学生的素质教育相关工作的开展、普及、推广工作。17名素质教育理事均为各院系从事学生工作的思政教师,最贴近学生、了解学生动态,通过理事的监控、反馈,让素质教育工作更能有的放矢的深人到学生中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素质教育基地自成立后着手负责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的管理、建设工作。“第一课堂”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文化素质课程体系是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基地在认真分析学校原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研究、探索,经过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批准后,将原有300余门通识课程重新划分三大类,即:文化素质教育类、新生研讨课类、素质拓展类。同时,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点环节,要求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并于2014年将其提升为6学分。
  • 摘要:本文首先从分析研究林业院校学生艺术素质现状着墨,阐述在林业院校教育教学中开展对学生进行艺术素质培养的作用和意义,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教育策略,作者认为应加强艺术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艺术教学水平,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艺术类活动,激发学生艺术潜能,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总之,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对中国林业院校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本文阐述了创业是人类社会领域的一种行为创新,是一种具有创业者精神的开拓.创业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行为创新和创业者精神的育人活动.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注重短期效益的教育理念;缺乏系统的教育体系;单一僵化的教育模式.这些问题导致现有的高校创业教育对就业力的提升有限.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中国创业教育整体改进提出三点建议:树立科学长远的教育理念;革新教学体系和方式方法;建立符合高校实际的教育模式.
  • 摘要:文章借鉴生态位原理,结合学科学和复杂系统的理论学科,提出会计学科生态位的内涵,从会计学科生态位的宽度、重叠和分离等方面进行了会计学科生态位分析,最后提出能促进会计学科生态位保持适度和最优化的学科发展的生态位策略.会计学科的发展应加强管理和协调,实现各种优质资源的整合与流动,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组合,提升学科因子质量,最大限度地激活和使用学科生态因子,明确其在不同平台的地位,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制订适合自身发展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发展策略,形成适合本学科的多维立体空间生态位。结合本国实际,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会计学科自身的跨越式发展,提升学科适应度,同时,还要不断积蓄自身能量,培育新的知识增长点,并实现与相关学科的协同进化,最终达到使学科潜能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的目的。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