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0年内共计9349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经济计划与管理、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04篇、会议论文945篇、相关期刊2313种,包括师资建设、宁夏教育、上海教育等;
相关会议415种,包括全国基础教育未来教育家论坛(2014)、2014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第二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等;教师队伍的相关文献由10113位作者贡献,包括等、朱永新、王勇等。
教师队伍
-研究学者
- 等
- 朱永新
- 王勇
- 李红
- 温家宝
- 章立早
- 高庆
- 张莹
- 徐敏
- 李辉
- 王丽
- 王伟
- 王健
- 胡军
- 刘凯
- 刘平
- 刘敏
- 刘毅
- 刘涛
- 刘畅
- 刘颖
- 化雨
- 周平
- 周济
- 孙萍
- 张华
- 张建华
- 张敏
- 张林
- 徐吉志
- 本刊记者
- 朱益明
- 李敏
- 李瑛
- 杨军
- 杨连明
- 王丹
- 王军
- 王斌
- 王春梅
- 王艳
- 王芳
- 王静
- 白中军
- 蔡敏
- 裴兆宏
- 邓小妮
- 陈婷婷
- 隋延力
- 顾明远
-
-
郝文武
- 《中国教育学刊》
| 2020年
-
摘要: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办好教育既要有优良的设备,更需要教师队伍的优化和现代化.多年来,通过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及其特岗教师、乡村教师补贴等措施,城乡学校教育设施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也明显加强,但平均值超编和结构性短缺导致的总量缺编非常严重.现阶段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迫切需要增加教师编制,全面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通过绩效考核提高教师收入、职称晋级效果,增强乡村学校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
-
-
张国臣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 2020年
-
摘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打造可信、可敬、可靠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逻辑,是把握人才培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对标新时代要求,着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就是要强化党的领导、转变思想观念、把握教育规律、强化改革提升,最终形成有效合力.
-
-
王春燕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20年
-
摘要:
“双高计划”的高质量推进关键看教师队伍.解析“双高”建设改革任务,形成教师队伍胜任任务与应具备的能力图谱;定义教师队伍角色,形成教师角色与“胜任能力”表现图谱;提出提升教师队伍的师德素养、思政教育能力、教学能力、专业建设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国际化能力的路径,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服务建设世界一流职业院校,实现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
李玉凤
- 《天津教育》
| 2020年
-
摘要: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城乡区域不平衡的问题,给教育工作的实施造成了影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成了限制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不利于农村学生的成长.如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成了各个农村学校在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也是增强教育先进性的关键前提.教师的个人能力与专业素养,是决定教育教学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本文将通过分析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探索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出路.
-
-
-
-
安雪慧
- 《教育研究》
| 2020年
-
摘要:
临聘教师指从事教学工作的非在编聘任制专任教师,其产生与教师编制约束政策下的教师缺口紧密相关.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队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凸显,表现出临时性短缺、区域性短缺、增量性短缺、挤压性短缺、偏好性短缺、占用性短缺和门槛性短缺等结构性特征,逐渐退出的代课教师以各种临聘教师的形式重现中小学校园.临聘教师虽然确保了一些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运转,满足了教师需要,但临聘教师频繁流动影响教学活动的稳定性,聘用签约形式多样、教师身份不明,聘用标准缺乏统一规范,劳动关系模糊等仍然存在一些管理困境及风险.管理好、规范好、使用好临聘教师,是深化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这既要提高教师编制的使用效率,科学核定教师编制,避免教师结构性短缺,又要规范管理好临聘教师,合理控制使用范围和比例,完善临聘教师权益保障机制,避免临聘教师重复过去传统“代课教师”的老路.
-
-
-
-
-
王洋洋
- 《对接京津——战略实施 协同融合研讨会》
| 2019年
-
摘要:
学前教育普及工程逐年增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抓实见效、京津冀教育协同大步向前,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教育发展带来的实惠,让教育公平的阳光遍洒廊坊大地,这是廊坊市近年来教育事业发展的真实写照.按照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市教育工作的安排部署,廊坊市教育局将2019年工作重点放在持续推进学校建设、消除大班额、推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和积极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等方面,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合作共赢、协同发展”方针,建立通州区与北三县教育联盟,建立职业院校对口结对帮扶机制,继续开展通武廊成员校、联盟校系列合作交流活动,积极引进北京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推进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大厂拓展区中小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等与北京名校合作的办学项目。
-
-
王璐;
叶钟玲
- 《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7年专题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规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和价值选择务实化的特点.而高中生处于心理、生理的重要生长阶段,同样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形成阶段,作为教师,应针对高中生的成长特点,开创新的教育方法对高中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使其能够更好地面对人生的各项挑战.高中德育教育需要确立全面育人的理念,分层设立德育目标,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课程的实践性,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德育教学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促成的大德育环境,全面提升高中德育教育效率。
-
-
张爱华
- 《2016天津科技大学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提升以及不断发展的国际化教育需求,双语教学模式逐步成为高等院校教学的一个重点方向.然而,目前双语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层次划分、教材使用以及教学模式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这些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一些解决方法,以促进双语教学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并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的发展.
-
-
王遇璐
-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7年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横州学宫作为千年古城横州文化传承载体,为古代横县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文章以横县图书馆馆藏《横州志》(乾隆版)、《横州志》(光绪版)、《横州志》(民国版)所在《横州学宫图》为蓝本,通过考证横州学宫的创建渊源,从学宫场所规模、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学生来源和教学成绩方面分析学宫的建设体系,探讨横州学宫漏误之处和衰落原因,归纳横州学宫的成功之处,提出横州学宫当代意义.
-
-
-
-
-
-
-
刘双利
- 《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7年专题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强化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要求,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研究,既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要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研活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使教研活动为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服务等方面的建议,要有效开展校本研究,就要使教研活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服务,要上好每节课,着眼小问题,要勤学教学理论,博览课外书,注重平时的反思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