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孟子

孟子

孟子的相关文献在1933年到2022年内共计817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37篇、会议论文139篇、相关期刊2346种,包括管子学刊、现代哲学、中国哲学史等; 相关会议61种,包括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2013·国际经学与文学学术研讨会等;孟子的相关文献由658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华、杨海文、张岱年等。

孟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37 占比:98.30%

会议论文>

论文:139 占比:1.70%

总计:8176篇

孟子—发文趋势图

孟子

-研究学者

  • 李华
  • 杨海文
  • 张岱年
  • 傅佩荣
  • 杨泽波
  • 万光军
  • 刘瑾辉
  • 李凯
  • 魏义霞
  • 李世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江秀云
    • 摘要: 孟子善辩,为了宣扬他的“王道”主张,孟子多年辗转在各诸侯国之间游说君王。靠着自己层层递进的论证思路和得当高效的论证方法,孟子成功说服齐宣王认可自己的主张。本文以《齐桓晋文之事》为例,从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两个方面探讨了孟子的论证技巧及其对议论文写作的指导意义。
    • 孙婷婷; 夏洁颖; 夏廷德
    • 摘要: 主语省略是汉语古典著作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法现象,文章从《孟子》英译本中汉语主语省略的英译方法入手,根据《马氏文通》相关定义将《孟子》中主语省略归纳为六类,通过SPSS数据分析手段和建立、运用平行语料库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揭示在主语省略方面英语和汉语中的异同,即汉语和英语的主语省略句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且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同时也探索了在翻译《孟子》时,译者对主语省略句采用什么样的翻译方法。
    • 刘伟华; 唐文彰
    • 摘要: 战国中期的孟子,在回应时代的政治、伦理问题时,将自然现象和技术活动广泛地与社会现象相联系、对照,作为儒学经典重要组成部分的《孟子》也蕴含着古代科技思想成分。科技人类学为理解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和释读《孟子》提供了新的视角,而对孟子思想中科学技术元素的发掘,也为多学科共治《孟子》提供了更多可供借鉴的成果。
    • 李慧子
    • 摘要: 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中比较了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指出两者之间存在三点差异:第一,孟子和荀子对人性内涵的界定不同;第二,孟子和荀子对礼义是否内在于人性的判断不同;第三,孟子和荀子对“能”为善与“可以”为善的理解不同。戴震虽崇孟抑荀,但在理论建构上却统合了两者的思想:在人性内涵层面,以“血气心知”为性,统合了孟子以心知为性与荀子以血气为性的论断;在个体修为层面,赞同孟子和荀子之才性无差别论,将人的差异归因于后天积习,强调教化与修为的重要性,主张“德性资于学问”;在制度建构层面,主张将孟子的民本思想与荀子的“礼以养情”论相结合,以使制度规范既能“体民之情,遂民之欲”,也能提升心知之性,从而促进仁义的实现。
    • 宋立林
    • 摘要: 人性论是儒家义理的基石,而孟子的性善论正是儒家人性论中影响最大的一种。孟子的性善论是性本善论,不是性向善论,其论证包含着五个层面的问题,其一,“人性由人禽之辨而显”,此层面是楷定人性的外延;其二,“圣人与我同类”,此层面突出“本善”非“向善”;其三,“可欲之谓善”,此层面突出内在主体;其四,“即心言性,即情显性”,此层面综合阐明性善之说;其五,“不善非才之罪”,此层面廓清恶非本有。五个层次,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共同构筑了孟子人性论的义理大厦。
    • 娄宝翠; 赵东阳
    • 摘要: 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本文从互文性视角,以《孟子》核心概念英译为例,对翻译文本中的核心概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概念译名的互文性特征。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核心概念译名在文化认知方面存在差异;在社会历史文化的互动层面,译者通过参考借鉴源语与译语的语义特征构建语义互释;在译者主体性层面,译者的文化定位与文化认同差异会导致概念释义存在偏差;在互文性策略层面,“杂糅化”特征较为显著。本研究对核心概念翻译及典籍复译中的语言文化互动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 赵晓梅
    • 摘要: 孟子知言养气说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形成浩然之气,使人具有高尚的品格和凛然的精神状态,且以此为自身言辞端美和明辨错误言辞的前提。这一思想被后世继承发展,也引发不少争议。朱熹在《延平答问》中评价苏轼和苏辙"说养气处,皆颠倒了",关键原因是双方就何为本体认识不同。二苏和朱熹在宋代"人与天地参"的思想环境中,结合各自身份和经历对孟子养气说作出阐释,就气的性质和养气路径达成共识,但就气的地位、阐发路径和养气目的发生分歧。其中,文气和理气两种阐释路径影响深远,阐释中的合理成分对当代作家创作与读者审美、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风气培育有借鉴意义。
    • 张杰
    • 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兴起了重人道、轻天道的人文主义思潮。在这种思潮下,孔子提出了天道与人道相区别的观点,并且大力弘扬以仁为核心的人道。孟子在此基础上将仁义之道内化为人性并以之为生存之本。在天人观方面,孟子试图摆脱传统天命这一管理人间的方式。他在天与人之间增加了人性这一环节。人们并非直接听从天命,而是通过寻找良心、寡欲、扩充良心等方法达到尽心知性以知天、存心养性以事天的目的。孟子以人性为媒介来实现天所赋予人的本质属性,这为其天人相分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持。孟子之天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做名词用,即自然界之天;二是名词做形容用,即天然之天。前者虽然继承了天的苍天义,但却改造了其人格神属性,认为自然而然的状态是天的属性;后者具有天然存在的含义,它多与人性或人道有关。孟子罕言自然之天,多论与人性或人道相关的天然之天。这些都为其天人相分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持。
    • 文溪
    • 摘要: 孟子到了齐国,没和齐威王说上一句话,但在稷(jì)下学宫(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干得风生水起,教学规模一下子扩大了不少,成为最受欢迎的几个著名老师之一。据说,孟子有数百个学生,办学规模排名第二。“稷下学宫”的学生,叫“稷下学士”,他们享受着空前强大的师资和选课自由。
    • 康宇
    • 摘要: 《孟子》一书在宋代得到了“尊经”地位,但理学家对其的解读却由传统“政治实践”路向转为“心性体证”理路。究其原因,与理学对儒学进行的“内向化”改造有关。作为理学集大成人物,朱熹在对宋代“尊孟”与“疑孟”问题的思考中,展开对《孟子》的诠释。他创造性地发挥《孟子》文本中关于心志实践方面的论述,深刻挖掘其中人本主义伦理学之内涵,开辟出一条心性诠释经典的路线。从他运用“理气”架构,突出“理”对“天道”与“人性”的统一化作用,以及弱化经学功利主义,倡导主体进行工夫修炼的“释孟”特点中不难看出,理学家对于提升孔孟伦理实践学之必然性论证逻辑,以之改造传统儒学的努力,使儒学的发展部分地脱离了外在政治势力对主体行为能动性的制约,从而拥有了与佛道之学对抗的根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