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经典诠释

经典诠释

经典诠释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21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哲学理论、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52篇;相关期刊156种,包括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长三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建设研究生学术论坛、“中国古代文明及其衍化”学术研讨会等;经典诠释的相关文献由180位作者贡献,包括康宇、王金凤、傅永军等。

经典诠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2 占比:31.8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30%

专利文献>

论文:452 占比:67.87%

总计:666篇

经典诠释—发文趋势图

经典诠释

-研究学者

  • 康宇
  • 王金凤
  • 傅永军
  • 景海峰
  • 刘延福
  • 刘笑敢
  • 单晓娜
  • 张小星
  • 朱汉民
  • 洪汉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康宇
    • 摘要: 《孟子》一书在宋代得到了“尊经”地位,但理学家对其的解读却由传统“政治实践”路向转为“心性体证”理路。究其原因,与理学对儒学进行的“内向化”改造有关。作为理学集大成人物,朱熹在对宋代“尊孟”与“疑孟”问题的思考中,展开对《孟子》的诠释。他创造性地发挥《孟子》文本中关于心志实践方面的论述,深刻挖掘其中人本主义伦理学之内涵,开辟出一条心性诠释经典的路线。从他运用“理气”架构,突出“理”对“天道”与“人性”的统一化作用,以及弱化经学功利主义,倡导主体进行工夫修炼的“释孟”特点中不难看出,理学家对于提升孔孟伦理实践学之必然性论证逻辑,以之改造传统儒学的努力,使儒学的发展部分地脱离了外在政治势力对主体行为能动性的制约,从而拥有了与佛道之学对抗的根基。
    • 康宇
    • 摘要: 朱熹通过诠释经典展开了他的心论学说。他通过解读“十六字心诀”,区分了“道心”与“人心”,使得心理合一成为可能,并进一步以经典理解为基础,实现了“心”与“理”在主体生命体验与悟道所知的互动;借由解读四书文本中“心”与“仁”的关系,促成理学学理方向向着先秦孔孟仁学的伦理学目标转变。他还建构出诠释形上学,以“体用”观念引领经典诠释。在其努力下,“心”成为“体用”逻辑关系形成的线索。在工夫论层面,朱熹将“心”设定为主体“切己应用”的实践和“主敬涵养”的修养之关键。其效果使得儒家经典诠释学说成为一门实质上的伦理诠释学。
    • 何室鼎
    • 摘要: 在《老子道德经》的众多版本中,汉代河上公注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最为著名,但其中存在诸多看似与《老子》原文颇有矛盾之处,值得细究。经过考察,笔者发现,“河上公注”做到了尊重原文古意,且成功区分了《老子》用语和注者用语的差异,并且在不违原文的情况下尝试通过类比、具体化等方式,阐发注者颇为关心但《老子》原文语焉不详的“养生”之道。这样解读古文、阐发古代思想的方式是可靠的,值得当代学者借鉴。
    • 康宇
    • 摘要: 自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评价罗钦顺哲学思想存在理气论与心性论之间的矛盾后,该说法似成定论,在学术界广泛流行开来。但从经典诠释视角分析罗氏思想,可见其关于理气与心性问题的讨论实则并无逻辑冲突之处。罗钦顺以诠释经典的方式,修正理学、驳斥禅学与心学,开明代理学发展新气象。他以“理气为一”命题解《易》,以心性思辨解《大学》之“格物”,建构出一套独具特色的解经思路。更重要的是,罗钦顺对理气、心性等问题的思考关键点乃是“统一性”,而非纠缠于谁为“第一性”。
    • 康宇
    • 摘要: 作为对于“宋学”的“反动”力量,杨慎在明代中期高举考证学旗帜,倡导以古代音韵学和文字学为解经的基石,以“博约而一”为经典诠释的基本原则,以怀疑的态度做学问,引入历史的方法,以“道”“事”互证的方法来求证经书之真。他构建出明代经典诠释的新范式,对后世影响巨大,直接促成了明代中后期经学发展的革新。但这场以彰显汉学为核心的运动和革新存在明显的时代特征,与18世纪清代汉学之大兴有着本质的不同,并未包含“净化主义”和“礼教主义”等“危险因子”。
    • 余亚斐
    • 摘要: 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把格义看作是魏晋时期佛教经典诠释的方法,而且是佛教初传中国时出现的一种过渡性的不成熟的诠释方法。然而,从诠释学的角度来看,格义构成了古今中外视域的融合,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对佛教中国化以及三教圆融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格义植根于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之中,是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延续与发展;格义不是一个特殊的历史事件,而是一种普遍的经典诠释方法,不仅是佛教中国化和中国佛教创立的基本经验,而且还为外来文化中国化提供了一种范式。
    • 余亚斐
    • 摘要: 在中国经典诠释中,境界贯穿经典诠释的始终,存在着境界的诠释循环。境界是读者与作者的共有之物,是建立读者与作者之间生命关联的纽带;境界的高低层次又是造成读者与作者之间距离的重要因素。境界具有“能”“所”两个方面,在经典诠释中表现为读者与作者、读者与经典之间的相照关系,读者依据自身境界之“此镜”去理解作者、经典之“彼镜”,而“彼镜”也伴随着读者的理解过程融入“此镜”,成为“此镜”的一部分,两者相互成就,构成循环关系。境界既是理解之因,又是理解之果。作为理解之因,读者境界在经典诠释中处于“先有”地位;作为理解之果,经典诠释又为读者境界的提升提供了启发,展现出经典诠释的实践目标与价值追求。经典诠释服务于中国古代哲学成己乃至成圣的目标,在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中,诠释学就是人生境界之学。
    • 黄开国; 宋德华; 刘星
    • 摘要: 康有为对于现代中国社会的构想,具有“传统与现代”“君主与共和”“保皇与革命”的两面性,这突出体现在他对《春秋》的创造性阐释中,其思想的挑战性和历史现实感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反思。黄开国教授与宋德华教授,曾就康有为《春秋》阐释问题做过专门研究,各有独到的见解。为此,我们结合二位教授的相关研究成果,对黄开国教授和宋德华教授分别进行了访谈。
    • 康宇
    • 摘要: 王夫之面对明代经典诠释学发展中出现的种种弊端,主张经典诠释要"兼综汉宋",突显文本之"志".他将解读经典与哲学建构融为一体,创造出一套独具特色的经典诠释思想.富有哲理的批判精神,忧怀家国的情感指向,重视人格的精神旨意以及重建秩序的政治理想,是这一诠释思想的突出特色.王夫之还发明出"两端一致"的诠释思维,在丰富儒学诠释思想的同时,扩充了中国古代辩证法内容体系.其经典诠释思想和实践虽然存在某些不足,但确实为传统经典诠释学开辟出了新的"生面".
    • 傅永军
    • 摘要: 自20世纪70—80年代西方诠释学逐步传人汉语学界以来,它快速地对汉语学界的诠释学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学术影响,以三种方式塑造出汉语学界诠释学研究的基本学术版图。这三种方式包括:一是将传统经典注解置于现代学术范式中进行考辨探究,揭示文献、语言知识与经典诠释之间的关系,激活其阐释的功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