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心性

心性

心性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107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宗教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6篇、专利文献181篇;相关期刊615种,包括管子学刊、中国哲学史、齐鲁学刊等; 心性的相关文献由1455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旭华、马德、孙利等。

心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6 占比:83.19%

专利文献>

论文:181 占比:16.81%

总计:1077篇

心性—发文趋势图

心性

-研究学者

  • 杨旭华
  • 马德
  • 孙利
  • 赵法生
  • 冯文灏
  • 劳承万
  • 单纯
  • 夏瑜
  • 张立文
  • 徐恩存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可祥
    • 摘要: 孤山智圆是北宋天台宗山外派的著名学僧,也是宋代倡导儒佛互融的代表性人物。智圆一生致力于天台三观,同时又“刻心净土”,力求以天台宗圆教的“心性”论统摄净土法门的“唯心净土”,又以“心性”为诸法之体来消解净秽二土之别。智圆不仅是“唯心净土”论者,也是“实在净土”的坚定信仰者,其净土思想具有鲜明的“唯心净土”和“实在净土”两重性。
    • 郭敬东
    • 摘要: 陆九渊在“心即理”的话语下将天理视作为政治制度构建和政治行为活动的正当性基础,认为施政者只有通过一定的工夫修养,使本心澄明,心之理与天之理相贯,才能顺理而治,践理而行,构建良制并实施良治。就制度构建而言,陆九渊以复三代之政为价值指向,在政治制度方面倡导改革官制,裁撤机构,淘汰冗员;在经济制度方面主张推行“取予两得”的赋税制度;在社会制度层面提倡实施平籴仓与社仓并行互补的管理模式以解决民生问题。就行为规范而言,陆九渊在君臣共治的话语下阐发了君臣各自的职分,强调君臣一体,共理天下。陆九渊关于治道方面的论述打开了心学的政治之维,建构了将内而治己以做圣贤与外而从政以行王道相结合的理学经世路径。
    • 江建高
    • 摘要: 陶渊明在仕与隐的纠结中,终究选择归隐田园,回归本性,追求弃圣弃智的社会理想与“民生在勤”的人生价值。陶渊明躬耕自资,生计艰难,认为“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其诗文包含鲜明的重农、劝农的农耕意识。他将农耕之美描绘得既意蕴深厚,又淳朴自然,诸如“种豆南山下”的农事,“门前五柳”、悠然南山的村景,“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的乡情,“性本爱丘山”“竟抱固穷节”的心性
    • 任燕; 罗嗣卿; 武敬; 魏宇斐; 郭炜华
    •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心律失常尤其是心房颤动发病率逐年升高,后者不但会加重原有心脏疾病,而且可能诱发心源性猝死[1]。近年来,固有免疫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不断被揭示:一方面可以影响心肌细胞的电偶联,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心肌组织发生纤维化,因而在心律失常的触发、维持中具有关键作用[2]。了解固有免疫系统特别是单核巨噬细胞与心肌细胞通过何种途径进行细胞通讯,有助于阐明心律失常的免疫病理机制,发现新的诊断和治疗靶点。
    • 韩雪; 常鸣宇
    • 摘要: 心性问题一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所探讨的重点话题,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孟子。自孟子之后,无数哲学家扩充了这一问题的内容,使得心性问题有了丰富的内涵。至宋明时期,王阳明的心学理论一反之前程朱“性即理”的思想体系而提出了自己的“心即理“”致良知”的思想体系,似乎回归于孟子“尽心知性”的思想理路。文章论述了孟子与王阳明对于心性问题的回答的相似和相异之处。
    • 王志强
    • 摘要: 现代网络仙侠小说存在两种叙事模式,一是围绕获取资源而成仙展开叙事,一是围绕升华心性而成仙展开叙事。前者认为仙只是强大一些的人类,故事内容偏向于世俗化、江湖化叙事;后者认为仙的精神和灵魂与人有着本质的不同,由此着意于出尘化、遁世化的叙事。事实上,早在汉代对仙的想象就已经出现了山泽与世俗的区分,山泽之仙脱离尘世,其生活状态与人类完全相反;世俗之仙沉迷于俗世,其生活状态是人类生活的夸张化和扩大化。
    • 刘姗姗; 边素艳; 王逸飞; 王彬华; 朱剑
    •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心脏基础病因、并发疾病谱构成及性别差异。方法 筛选2008年2月~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0874例,年龄60~103(72.00±7.60)岁,男性6146例(56.52%),女性4728例(43.48%),参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进行疾病分类,对比不同性别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年龄、基础病因和并发疾病的构成情况。结果 男性平均住院年龄明显小于女性[(71.36±7.47)岁vs(72.84±7.68)岁,P<0.05]。男性以60~69岁构成比最大(47.56%),女性以70~79岁构成比最大(41.56%)。老年男性与女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前5位基础病因依次均为缺血性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瓣膜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男性缺血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心律失常、瓣膜性心脏病及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明显低于女性(P<0.05,P<0.01)。老年男性与女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前4位并发疾病依次均为血脂异常、慢性肾脏病(CKD)、2型糖尿病、贫血,男性第5位并发疾病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女性为肥胖。男性血脂异常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90.77%vs 88.60%,P=0.000),CKD(40.40%vs 42.53%,P=0.015)、2型糖尿病(32.04%vs 35.53%,P=0.000)和肥胖(16.29%vs 19.23%,P=0.000)发病率明显低于女性。结论 不同性别的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基础病因和并发疾病大致相同,但构成情况存在差异。缺血性心脏病和血脂异常分别为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最重要的基础病因和并发疾病。
    • 王黎阳
    •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2例,均行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2种心电图阳性检出率、2种心电图对不同心律失常检出率的比较。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率(90%)高于较常规心电图(7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单发、成对性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单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交界性早搏二三联律、成对性房性早搏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对比,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更高,可检出多种心律失常类型。
    • 康宇
    • 摘要: 自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评价罗钦顺哲学思想存在理气论与心性论之间的矛盾后,该说法似成定论,在学术界广泛流行开来。但从经典诠释视角分析罗氏思想,可见其关于理气与心性问题的讨论实则并无逻辑冲突之处。罗钦顺以诠释经典的方式,修正理学、驳斥禅学与心学,开明代理学发展新气象。他以“理气为一”命题解《易》,以心性思辨解《大学》之“格物”,建构出一套独具特色的解经思路。更重要的是,罗钦顺对理气、心性等问题的思考关键点乃是“统一性”,而非纠缠于谁为“第一性”。
    • 王亚东
    • 摘要: 《孝经》是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集中概述。“孝”,作为一种自然情感,人皆有之;作为个人与社会的纽带,打通了家国之分,推动了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作为德之本、教之源,滋养了心灵、延续了文明,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有序。儒家心性之学的核心就是立足道德伦理的知行合一,对中国人来讲,《孝经》蕴含的孝道文化作为道德伦理之始源,必然成为人们精神安立之依托,因而有其重要的心性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