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陆九渊

陆九渊

陆九渊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61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5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729篇;相关期刊381种,包括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船山学刊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2014年清明·弘扬民族独特传统文化学术交流会、2008·国际儒学论坛等;陆九渊的相关文献由52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之鉴、王法贵、乐爱国等。

陆九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05 占比:45.15%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45%

专利文献>

论文:729 占比:54.40%

总计:1340篇

陆九渊—发文趋势图

陆九渊

-研究学者

  • 李之鉴
  • 王法贵
  • 乐爱国
  • 邓国坤
  • 王佩
  • 吴易恒
  • 杨柱才
  • 毕游
  • 王静
  • 苏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干春松
    • 摘要: 陆九渊“本心”观念有很强的实践指向,这也是以往研究中有所忽视之处。陆九渊十分关注道德意识与道德政治实践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既是孟子以来儒家政治思想的基础,也体现出陆九渊发明本心和将其转化为政治实践的一致性,从而体现为对民间疾苦的关切和改善民生的行动。
    • 周利平
    • 摘要: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是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这句话出自南宋哲学家陆九渊之言,意思是读书做学问就怕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学习才能有进步。本单元的每篇文本都旨在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每篇精读文本侧重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学习提问的方法,并把所学的提向方法运用在以后的阅读和学习中。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提问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升华阅读体验。
    • 郑泽绵
    • 摘要: 朱熹与陆九渊是南宋儒学的两座高峰,他们都无意于援禅入儒,但由于二人处于儒禅杂糅的时代,朱、陆的字号恰好保存了儒禅代兴的痕迹。给朱子取字的刘子翚由默照禅契入,会通禅学与颜子之学,其《字朱熹祝词》中的根本—枝叶之喻主要来自默照禅。刘子翚不顾大慧宗杲及其儒门好友的劝导,坚持以静默为本,其"木晦于根"乃默照禅之旨。陆九渊建精舍于马祖道一曾经结庐之地,用"象山"之名掩盖其旧名"禅师山",居象山时常说"耳自聪,目自明"等语,颇似马祖禅风,正是在此时朱子认为他找到了陆氏是禅的"真赃"。朱、陆的字号折射出儒禅之代兴,为探索经典世界的察名法提供了例证。
    • 郭敬东
    • 摘要: 陆九渊在“心即理”的话语下将天理视作为政治制度构建和政治行为活动的正当性基础,认为施政者只有通过一定的工夫修养,使本心澄明,心之理与天之理相贯,才能顺理而治,践理而行,构建良制并实施良治。就制度构建而言,陆九渊以复三代之政为价值指向,在政治制度方面倡导改革官制,裁撤机构,淘汰冗员;在经济制度方面主张推行“取予两得”的赋税制度;在社会制度层面提倡实施平籴仓与社仓并行互补的管理模式以解决民生问题。就行为规范而言,陆九渊在君臣共治的话语下阐发了君臣各自的职分,强调君臣一体,共理天下。陆九渊关于治道方面的论述打开了心学的政治之维,建构了将内而治己以做圣贤与外而从政以行王道相结合的理学经世路径。
    • 张舜清
    • 摘要: 从西方哲学本体论立场来看,将陆九渊所曰之“心”和“理”归结为“ontology”意义上的本体范畴实有失允当。陆氏之心本质上是为人所专有的概念,而非对万物的普遍规定性。其所曰之理也主要是义理之理、价值规定上的理,此理是宇宙的实质,而非超越于宇宙万物的“究竟实在”。“心即理”是指心与理在义理性上的同一,而非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其实质是一工夫命题,而非本体命题,它揭示的主要是人类成人的根本依据及其工夫方式和方向,并以此确证人之生命的特殊价值和存在意义,而非论证心与理在本体意义上的无差别性。从中国哲学固有之“本体”观念看,以象山为心本论者或理本论者是成立的,但将之归结为现代哲学之本体实有失允当。
    • 邓国坤
    • 摘要: 《象山语录》与陆九渊亲著的文章存在许多差异,且不同语录之间也有差异,典型者如“不读书”“安坐瞑目”“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收拾精神”“扫去阶级”“只此一路”等话语。这些存有矛盾与争议的话语遮蔽了象山学本真。之所以出现“差异性记录”,除了语录体本身的局限、编写语录者的主观色彩之外,还与陆九渊“急于晓人”的言说方式有关,与丰富多样、重本轻末、“无所不用其极”“欲使其自悟”的教学方法有关,与象山资质高明却好争闲气的个人气质有关。《象山语录》提供了宝贵的象山学素材,其异录也可使后人困惑乃至误解,因此象山生前反对刊行。今人应将《象山语录》与象山著作、生平、思想相互参证,考证真伪,甄别孤证与疑语,区分象山话语与编写者语言,以同情之理解去阐释象山思想,方能还原象山学的真实面目。
    • 卢涵
    • 摘要: 通过对陆九渊关于“精神”使用的梳理,认为具有本体性的“精神”概念是陆九渊心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精神”本体性在理论设定和现象归纳两方面的反映,分析了具有本体性的“精神”和心学工夫现实化的关系,以及“虚精神”对“精神”本体性取消所导致的社会现象,由“实精神”控制“血气”获得社会问题解决的方法。最后总结了“精神”本体性对于证明“心即理”思想的关键作用。
    • 郑义成
    • 摘要: 朱陆“心”义之同在于,朱陆皆认为由于心之虚灵,故心能知觉思虑,而且此知觉思虑之心兼有善恶的意义;朱陆“心”义之异根本在于,朱熹“心具众理”命题强调心所具有的是万事万物的殊别之理,而陆九渊“心皆具是理”命题强调本心所具有的是同一共同之理。朱陆之辨的根本差异不在于“性即理”与“心即理”,而在于“心具众理”与“心皆具是理”。对于明“理”的目的,朱熹从“心具众理”出发,主张通过“格物穷理”而复“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陆九渊从“心皆具是理”出发,主张通过“格此物致此知”和“发明本心”以明得此同一共同之理。朱陆“心”义之差异缘于朱陆对于程颐的思想的不同态度,以及陆九渊更倾心于孔孟之道“一以贯之”的易简。
    • 谢桃坊
    • 摘要: 儒学发展到北宋出现新的变化。新儒学者们探求儒学经典义理,发现真正的儒家之道,当时称新儒学为"道学"。南宋中期道学分为两派,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在"遵德性"与"道问学"的治学途径方面发生分歧,致有"朱陆异同"之争。明代中期王阳明发挥心学,创立"致良知"之说,学术界再次发生理学与心学之争。王阳明为平息与调和争论,认为朱熹于晚年对其曾从事的传注训释的治学方法感到悔悟,同于心学之旨,亦合于"致良知"之说,遂编著《朱子晚年定论》。此论虽受到学术界的批评,却有助于阳明学之盛行。然而朱熹与友人的书简中偶有表示于"尊德性"工夫的欠缺,但这属偶然自谦之辞,在其去世前数年犹致力于儒家经典和其他典籍的训释考证,并不存在悔悟之事。《朱子晚年定论》在事实上不能成立,而借此欲调和或会通"朱陆"与"朱王"则属于主观的勉强牵合,于学理上也是难以成立的。
    • 王闻文
    • 摘要: 对宋明理学的代表性人物朱熹和陆九渊,学术界多以理学、心学来划分二者,认为朱熹为理学家,陆九渊为心学家,从而认为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心”和“理”,即前者以理为要,后者以心为要。考察朱陆思想之差异,可以看出二者并非是一个宗理或一个宗心的不同,而是对这两个概念兼而有之,其最大的不同在于对“心”的不同的理解上。陆九渊的“心”乃是“天固本心”,认为此“心”由天所给予,强调万物都由“心”而发;而朱熹的“心”则是“别有一心”,即认为除了天之本心的论述外,亦承认外在的经验之心,即心的无内外性。简言之,朱熹和陆九渊最大的不同在“心”而不是“心与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