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本心

本心

本心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40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宗教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3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327种,包括现代哲学、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等; 本心的相关文献由39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瑞涛、李盼盼、鲍鹏山等。

本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3 占比:99.75%

专利文献>

论文:1 占比:0.25%

总计:404篇

本心—发文趋势图

本心

-研究学者

  • 张瑞涛
  • 李盼盼
  • 鲍鹏山
  • 任启光
  • 刘晓珍
  • 卢埠忻
  • 潘向黎
  • 陈力祥
  • 陈小亮
  • 陈忻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干春松
    • 摘要: 陆九渊“本心”观念有很强的实践指向,这也是以往研究中有所忽视之处。陆九渊十分关注道德意识与道德政治实践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既是孟子以来儒家政治思想的基础,也体现出陆九渊发明本心和将其转化为政治实践的一致性,从而体现为对民间疾苦的关切和改善民生的行动。
    • 梁磊
    • 摘要: 关于道德在人性中是否有根基的问题,孟子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即“人性善”。遗憾的是,这一观点历来备受争议,没有得到正解,或是理解为人天生就有实然的德性,或是理解为人有向善的可能性,但实际上,“人性善”是指人有本心,而本心作为一种价值尺度,具有价值自觉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孟子将价值尺度论证为价值真理,规定了人的本质。
    • 全林强
    • 摘要: 形而上学的“本心”的一个核心特征是:既在主体经验历史中发生,又与其是无相干性的。形而上学的本心产生了两种相反的后果:一种是积极的,即道德主体的挺立;一种是消极的,即为道德不作为提供了辩护。朱熹首先发现了形而上学的本心的消极后果,并提出了基于主体经验历史而形成的本心。朱熹主张,主体的本心建构是主体经验历史的整体性表达。本心与经验历史之间是互释互构的,这是一种内在主义的观点。
    • 聂亮
    • 摘要: 吏治腐败是古代中国由来已久且难以根治的痼疾,也是宋代较为突出的政治问题,宋代思想家和官员对官吏腐败现象多有批判与建言。陆九渊从“发明本心”出发,剖析官吏腐败的深层原因;同时他身体力行,在荆门施政期间,革除弊风,整饬吏治,卓有成效。陆九渊对于吏治腐败的批判和治理实践,既体现了他对儒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承继,也体现了其心学浓郁的实践性色彩。
    • 东方朔
    • 摘要: 象山教人不喜分解,而以指点语、启发语的方法引导学者自悟,招致朱子“中间暗”、“黑腰子”的批评。本文试图通过对“杨简扇讼”案例的分析来呈现朱子的批评所揭示的理论问题。象山重复孟子之语来回答杨简“如何是本心”之问,又以扇讼为机缘,指点他“知是知非之心”即是本心,这些都体现了象山理论中的本心即是当机应事时自然自发的呈现,言语的分解不足以说明之,关键只是自悟自得。然而,无法以“言语心思所及”的个人觉悟排除了传达意义的共同规则,既无法为道德规范构建普遍有效的论证,也不能示人以确定的轨范和准则。如是,象山那种超乎言说的本心本体的形上学虽然有其个人的受用,但却难于建立一确定的道德哲学理论。
    • 何崝
    • 摘要: 津门王蛰堪与余订交已逾十载,近有《写兰百题》一书推出,集咏兰诗词百首、兰画百幅,清辞逸笔而见其本心矣。
    • 章坤
    • 摘要: 通过出土文献《五行》篇来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做新的阐发,对王阳明心学思想研究有着一定启发意义。王阳明“知行合一”之“知”即良知。良知对本心之朗照这种路径本质上是对孟子心性论的发挥与深化,更是对子思的回归。最终目的是从人道善而达于天道德,亦即由小体而进入大体之中,从而完成道德价值之回归。
    • 刘铭华
    • 摘要: 陆象山是宋明儒学中的关键人物,其思想之所以具备特色,乃与朱熹所代表的理学有着较为突出的差异,其中差异集中体现在为学路径上的不同,即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所谓为学路径,在儒家的话语体系中,为学与成德乃是一回事,并不像所谓的西方哲学对于知识的探求,乃是对于自身德性的成就,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陆象山强调,德行一定是由内在的德性(本心)显现出来,德性(本心)是德行的原因,没有内在的原因的道德行为就失去了道德的根本属性。由此观之,由内而发是陆象山成德问题的关键,也是关于此问题的基本立场。
    • 摘要: 应作者本人要求,我刊2022年第38卷第3期所发表梅涵《牟宗三“良知坎陷”说与〈周易〉思想的内在关联》一文第84页第二大标题下“‘坎’作为坎陷之始,其中包含险义、下落义及不失本心义”一句后增补一条参考文献:[10]黄征.论牟宗三“良知坎陷”说与其易学思想的相关性[D].桂林:广西大学,2017.
    • 张贝
    • 摘要: 清末民初,在西学冲击之下,儒学呈现式微之势,其原因不仅在于西方文化之强势,更在于儒学本身之偏弊。这种巨大的文化落差导致了“意义危机”。熊十力所面对的生命困惑便是时代所抛出的问题在其生命中的体现,这些问题共同决定了熊十力对本体的追索。他试图通过本体论的建构融摄中西以破时代之困局。他认为东方哲学中唯儒学堪当重任,儒学中尤以心学能得孔孟精髓,因而选择从心学路向进行本体论的重建。“意之所在便是物”将物收归于意识而有否认事物的存在之嫌,使得传统心学表现出反知倾向。熊十力转而以“本心”为绝对本体,承认有境为开出知识论敞开可能性。他认为“即体即用”虽对体有深刻把握,但是用开出不足。有见于心学谈体遗用之弊,他提出“体用不二”以图寻求融摄中西的可能性。体用不二的展开有两个面向,即举体以成用和即用以显体。在两个面向的展开过程中,“本心”与体用的互动表征了本心的双重内涵:举体以成用表征了本心之作为绝对本体的意涵;即用显体表征了本心作为本体之发用的工夫论意涵。“本心”作为显现为一切心物现象之绝对本体,可满足本体的所有定义。然而即使本心不具有“明觉”义相依旧无碍其成为本体。熊十力借用佛学资源尤其是唯识学对“本心即是本体”的命题进行论证,其中跳脱之处便以境识一体、体用不二为之缝合,其最终结果便是“本心即是本体”与“体用不二”的循环论证。他借由翕辟生灭这两对概念进行宇宙本体论的建构,翕辟的生灭变化即足以显现为宇宙万象。熊十力将辟称为体,以其与绝对本体具有相同的德性。在人的证体工夫中,所证只是辟,而非绝对本体,绝对本体在心物诸现象的显现中并不具有在场性。在此意义上,本体只能作为本体宇宙论建构之悬设,其意义同于康德之“物自体”。熊十力以性智与量智为认识论范畴。量智具有向外求理和穷神知化的双重效用。向外求理之量智虽为认识论范畴,但会障蔽本心,显是需要被遮拨的对象。穷神知化之量智即是格物工夫;而性智作为对本体的觉悟则是致良知工夫。在此意义上,性智与量智属于工夫论范畴。性智即是“本心”之“明觉”,因而本心的“明觉”义相表征了本心的工夫论意涵。性智与量智归于工夫论范畴,也就意味着熊十力将知识论收摄于本体论的尝试终归破灭,他终究没能逃出从心性本体论无法导出知识的怪圈。这其实是心性本体论与知识论本身所存在的矛盾。从心性本体论出发无法走向知识论,从知识论出发也无法走向心性本体论。唯有在超越本体论和知识论的层级,以超脱的视角方能寻求二者融贯之可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