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工夫论

工夫论

工夫论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34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伦理学(道德哲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67篇;相关期刊124种,包括中国哲学史、船山学刊、求索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5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国际儒学论坛·2009等;工夫论的相关文献由483位作者贡献,包括江用文、袁海波、邓余良等。

工夫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0 占比:51.58%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57%

专利文献>

论文:167 占比:47.85%

总计:349篇

工夫论—发文趋势图

工夫论

-研究学者

  • 江用文
  • 袁海波
  • 邓余良
  • 滑金杰
  • 董春旺
  • 刘飞
  • 叶阳
  • 尹军峰
  • 许勇泉
  • 何华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吴益生
    • 摘要: 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到揭示致良知宗旨之前,是其思想上的中年时期."不动心"与"不动气"作为主体精神稳定和内在力量成熟的体现,在阳明这一时期的生存境域中出现频繁,二者共同构成其静定工夫论言说的重要脉络.在应对军事与政治的双重危机中,心气不动之所可能,与阳明自信本心以及义理担当密切相关.气的顺适与心的静定,乃为同一事件,皆指向主体对生生不息的本体之探索与契会.阳明教揭良知之后,二者皆被纳入致良知工夫中去.从不动心(气)到致良知,阳明的学养造境从中日显邃密精微,圆熟自然.中年时期的王阳明最终得以突破自我生命的限制,在生活世界与思想世界中实现了双重开拓与转进.
    • 韩立坤
    • 摘要: 面对科学的冲击,早期现代新儒家致力于阐述儒学认识论的特殊性与合法性。作为代表人物,熊十力认识到儒学危机根源于“本体认识”的合法性。为此,他参照“哲学”范式,引进理智与思辨,并将其与传统的体证法、修养法相结合,设定了“思辨法—直观法—修养法”的方法流程。他将“本体认识”分为“理智”与“超理智”两类型,又用“经验认识”→“理性认识”→“直观认识”的无限循环来弥合二者的张力,实际建构了完整的“本体论的认识论”。梳理审视其对儒学传统德性认识论的改造,对研究“现代新儒家”的认识论思想,思考儒学形而上学的认识论的现代合法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廖海华
    • 摘要: 与汉易重视“天道”“天象”不同,王弼易学的重点在于“人事”。王弼之所以能够对《周易》卦爻辞的“人事”做出新的诠释,得力于其对“情志”概念的灵活运用。根据其“情志”论,卦爻辞中关于人之行为活动的诸项内容被还原到主体情志的层面,获得了内在性的理解。尤其是卦爻辞中所包含的告诫之辞被转化为关于主体如何根据义理来改变自身情志或顺应他者情志的引导,从而具有工夫论意义。在王弼易学中,“情志”论是贯通卦爻系统与卦爻辞的关键环节,为卦爻辞中的“人事”赋予了前所未有的理论纵深,具有极高的易学史价值。
    • 刘荣茂
    • 摘要: 与传统儒学反对武力和战争的态度有异,王阳明及其后学中的用兵者愈发强调兵将的重要性。其军事实践的最大特点是从工夫论的角度融摄兵学。孟子所言“不动心”与“养气”等不仅是文士的修身工夫,亦是兵将必备的心理品质。危险的兵事处境成为一个特殊的修身场域,提升了阳明等人的为学进境。阳明学人的用兵实践是阳明学“事上磨练”之工夫论旨趣的一个生动呈现,既彰显出儒学工夫论的实地用功的特质,又是对传统兵学的拓展。
    • 张爱萍
    • 摘要: 工夫论是宋明理学明确提出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是指道德主体为提升修养境界而付出的行为实践。“反求诸己”作为工夫范围内贯穿始终的线索,自然成为关注的重点。“反求诸己”的明确提出最早见于孟子,他认为在面对物欲对本心的遮蔽中,“反求诸己”是求其“放心”的根本手段。在承袭孟子的基础上,王艮的工夫论明显带有“反求诸己”的思维指向,具体表现在以身为本的修己成人的“成圣”观、于日用流行之中践行天理良知之道的实践观以及反躬内向的乐学思想中。在儒学工夫视域下探讨王艮“反求诸己”的向度对于理解和把握其工夫内蕴具有一定的意义。
    • 王闻文
    • 摘要: 朱熹虽常被认为是理学家,但其并非不言心。朱熹之“心”具有形上与形下两种内涵,即心脏之心与虚灵之心,并认为二者不可或缺。在心与理的关系上,朱熹认为可分为两种形态,即“心具理”与“心即理”。前者意味着此心含理,但并非心就是理;而后者则是心与理的合一,是朱熹心学的旨要,也是其所追求的境界。而要想实现由“具”到“即”的转变,就需要通过心之修养工夫来达到。要言之,朱熹之言“心”是有一发展历程,即从“心具理”到“心即理”,并以心与理的合一作为其工夫的旨要。
    • 康宇
    • 摘要: 宋明理学工夫论经历了由程朱到陆王的发展,至明中叶“致良知”的“内圣”工夫论,风靡一时。它适应了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政治对于人心的关注,实现了通过治“未发”来代替治“已发”的效果,使得儒家本是贯穿内圣外王的“广义”工夫论转变为一种纯粹讲究内在超越的“狭义”工夫论。但随着明末国家统治危机的出现,偏重“内实践”的工夫受到质疑,呼唤“外王”工夫的声音兴起。王夫之遵循以内圣开出新外王的思路,由异于阳明的《大学》诠释入手,重新定位“明明德”之“八条目”,建构出新的工夫论学说。该学说放大了“外王”的特质,强调工夫之内外交修互动的辩证,并使“外王”直指儒学义理本身,而非单纯的“忠君”,彰显了独特的学术品格,亦代表了明清之际理学的发展方向。
    • 许家星
    • 摘要: 吴康斋对《四书》的体证,极大强化了作为生命修证的四书学之工夫论意义。《四书》构成康斋强大的精神信念,使其虽身处贫病交攻之境,却始终不坠圣贤之梦。《四书》安贫乐道思想构成康斋自我激励的价值引领,使其在半耕半读的境遇中咀嚼出贫淡如水之味;“日以圣贤嘉言善行沃润之”成为康斋用力《四书》的基本方法,尤其汲取了其中知止安命、素位而行、不怨不尤、识得本心、克己复礼等工夫以对治身心困境,实现了生命践履与经典教化的融为一体,体现了践履之儒的独特品格,证成了经由儒家经典展开自我教化的普遍意义。
    • 刘铭华
    • 摘要: 陆象山是宋明儒学中的关键人物,其思想之所以具备特色,乃与朱熹所代表的理学有着较为突出的差异,其中差异集中体现在为学路径上的不同,即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所谓为学路径,在儒家的话语体系中,为学与成德乃是一回事,并不像所谓的西方哲学对于知识的探求,乃是对于自身德性的成就,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陆象山强调,德行一定是由内在的德性(本心)显现出来,德性(本心)是德行的原因,没有内在的原因的道德行为就失去了道德的根本属性。由此观之,由内而发是陆象山成德问题的关键,也是关于此问题的基本立场。
    • 刘泉
    • 摘要: “克己”在孔子提出的儒家心性工夫的核心范畴,已经融入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张载工夫论是宋明理学的标志理论之一,但其“克己”观一直未受重视。在张载著作中,对“克己”的征引颇多。以禹、颜回为克己的代表,以颜回的研几为克己的原则,以下学上达概括克己的过程,以反礼、行法、集义等具体方法配合学者、大人阶段的工夫。同时,以复性作为克己的核心目的,强调以内合外来实现仁义。《东铭》《克己诗》均体现了张载的“克己”境界与实践诉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