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二程

二程

二程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48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27720篇;相关期刊310种,包括现代哲学、中国哲学史、船山学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9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等;二程的相关文献由459位作者贡献,包括敦鹏、黄勇、姜海军等。

二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2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27720 占比:99.89%

总计:428193篇

二程—发文趋势图

二程

-研究学者

  • 敦鹏
  • 黄勇
  • 姜海军
  • 吴静
  • 徐余庆
  • 潘富恩
  • 闫鑫
  • 高建立
  • 崔雅琴
  • 张京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甘昕(图/文)
    • 摘要: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二程镇大赵家小学是一所镇直完全小学。学校始建于1986年,校园面积21236平方米,现有专职教师62人,目前共开设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19人。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宗旨,贯彻落实县教育局教育质量提升年、攻坚年、突破年及跨越年的工作举措。学校坚持以研促教,以教促学,教师专业素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稳步上升。语文、数学、科学课题研究在市教科院结题,教师的教学设计、论文、课件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奖。
    • 卞利; 马德璟
    • 摘要: 两宋以来特别是南宋至元明清时期,随着第三次中原地区大姓望族南迁高潮的完成,徽州地域经济与文化开发的不断深入,徽商的强势崛起,科举考试的成功,以及社会持续稳定局面的形成,一批徽州籍地方官员、士绅、学者暨知识和文化精英在致力于理学等学术探讨的同时,至迟从北宋中叶开始,有意识地建构以“东南邹鲁”为中心的徽州地域文化认同,并在明代中后期完成了东南邹鲁、徽州学术谱系、程朱阙里和以《文公家礼》为中心的民间礼仪认同的建构任务。在从东南邹鲁、程朱阙里、新安理学到礼仪认同的建构过程中,徽州学者暨知识和文化精英出现了罔顾事实,牵强附会,甚至背离学术宗旨粗制滥造、片面夸大的一己之私和门户之见等弊端。
    • 金露露(图/文); 梁小霞(图/文)
    • 摘要: 湖北省红安县二程中心幼儿园位于二程镇颐灏街,创建于2015年9月。全园占地面积11亩,建筑面积2300㎡,绿化面积600㎡。现开设大、中、小共7个教学班。在园幼儿200余人,教职工30余人。园所配备了国学室、美工室、舞蹈室、感统室、图书室等多功能室,是一所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的黄冈市市级示范幼儿园。
    • 李彬
    • 摘要: 河南大儒二程兄弟是北宋新儒学建立的中心人物。二程“儒者之学”区别于当时的“词章”“训诂”“异端”之学。是所谓的“通道”之学。“求为圣人之学”,包含着两个密不可分的维度:义理性命和经世致用。“儒者之学”又是真正意义上的“实学”,实学之实既包括了体之实,又包括了用之实。与佛老相比,二程的“儒者之学”不仅能够“敬以直内”,而且能够“义以方外”。另一方面,与荆公新学相比,二程的“儒者之学”不仅能够“经世致用”,更重要的是能够“明本末终始”,并且不同于新学的“支离”,事事打为两橛,它是“体用一源”的,有其体必有其用。
    • 周庆
    • 摘要: 在《明道先生年谱》中,有这样的词条:“宋仁 宗嘉祐二年丁酉,二十六岁。三月,中进士。‘先生 再见周子于合州’。” 明道,是指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 二程之一的程颢。程颢,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 道先生”。
    • 刘蒙露
    • 摘要: 杨时认同以“万物与我为一”为“仁之体”,看似直承程颢的仁体论。然而,其对《西铭》的质疑则说明,杨时思考仁体时的体用思维异于程颢而同于程颐。二程仁学的思维方式已有差异:程颢未将仁体理解为形而上的本体,而倡导从刻意推己及人到自然以己及人的“能近取譬”;程颐则将体用结构贯穿仁说始终,主张由情感发用见性理本体的“由用见体”。实际上,程颢与杨时分别在“万物皆为我体”与“万物皆有仁体”两种意义上阐发各自的“万物一体”思想。并且,杨时体贴仁体的双重工夫“体究恻隐”与“求仁之方”均遵循“由用见体”的路径。因此,杨时仁体论的话语体系接续程颢而思维方式传延程颐,呈现出对二程仁说的巧妙去取与兼收并蓄。
    • 唐建芳; 文建刚
    • 摘要: 南轩先生张栻,既是湖湘学派的主要代表和集大成者,也是蜀学进入洛蜀融合发展新时期的关键人物。时人将张栻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三人共同探求“圣人之道”、共同崇信并阐发周敦颐、二程等开创的理学,以道相期,相得益彰,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历来受到学界的关注和研究。在众多张栻生平记述与研究中,一般将张栻生年作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生地或作阆中、或作绵竹,虽然生年生地的些许争议并不损及张栻作为理学大家的崇高地位.
    • 袁大鑫
    • 摘要: 《中庸》是儒家重要典籍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在儒学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儒学的发展历程而言,《中庸》对先秦儒学中“天”“诚”“命”等范畴探讨得最为完备,建构起了系统的天人之学,以至于影响汉唐、宋明儒学的本体论、心性论等。如中唐时期李翱《复性书》对“诚”的重视,将诚与天道相联系;北宋周敦颐《通书》对“诚体”的探究、张载“以《中庸》为体”的思想体系、二程对《中庸》“天命”“中和”等范畴的重构与探究。
    • 王占彬
    • 摘要: 《易传》中的“生生之谓易”揭示了“易”是天地之道的生生不已、变动不居。二程对生生进行了理学化解读,认为天道就是生生之理,是仁性的根源,其可称为“生生之谓天”。二程又以生释仁,此即“仁仁之谓生”,体现了道德与自然的统一。程颢提出“识仁说”,认为仁是天地的生意,仁者与万物为一体,此即“万物一体之谓仁”,其根据在于人能创生仁,赋予万物以道德性。杨泽波据此提出以生长倾向和伦理心境为中心的生生伦理学。当下,研究二程的生生思想对完善儒家生态观、发展现代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 干春松
    • 摘要: “感”作为宋明道学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素来缺乏研究者的关注,然二程、张载和朱熹通过对《周易·系辞》和咸卦中有关“感”的意义的阐发,尤其是建构寂感体用的哲学框架,来阐明圣人感万物而照察人间疾苦,并通过感化来调节社会秩序的思想旨趣。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