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晚清时期

晚清时期

晚清时期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2篇、会议论文161篇、专利文献451篇;相关期刊576种,包括学术研究、历史教学、文史天地等; 相关会议110种,包括2015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清帝逊位与民国肇建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晚清时期的相关文献由990位作者贡献,包括毛立坤、叶伟奇、向中银等。

晚清时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2 占比:58.20%

会议论文>

论文:161 占比:11.00%

专利文献>

论文:451 占比:30.81%

总计:1464篇

晚清时期—发文趋势图

晚清时期

-研究学者

  • 毛立坤
  • 叶伟奇
  • 向中银
  • 方雄普
  • 宋永林
  • 李军
  • 谢语
  • 陈建生
  • 颜廷亮
  • 冯一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江春葆
    • 摘要: 今日的刘家台,已成为重庆江北区北滨路上品牌餐饮的打卡地。100多年前,这里诞生的鹿蒿玻璃厂,生产出各色日用玻璃器皿,成为重庆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近代工厂。晚清时期,重庆仅能生产亮瓦、灯罩、玻片,且是土法制作。直到1906年,江津人何鹿蒿引进日本技术开办鹿蒿玻璃厂,开启了重庆玻璃业工业化生产的先河。何鹿蒿为创办这家玻璃厂,走过了一段坎坷艰辛的日子。20世纪初,受实业救国思想的感召,何鹿蒿决心学有专长来报效国家,最后选择了玻璃生产。1903年,20岁的他自费留学日本,进入东京岩城玻璃厂学习研制玻璃技术。经过三年勤学苦读,他掌握了玻璃生产技术。
    • 李冬
    • 摘要: 作为晚清时期的湘军首领和洋务派代表性人物,左宗棠在他的青年时代,就开始钻研“经世致用”之学,注重研究实际问题,这与当时大多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形成了鲜明对比。随着时代发展以及个人思想的与时俱进,左宗棠又逐步萌生了“面对现实、研究西方、寻求御敌”的自强之道。这些探索和领悟对左宗棠出仕后从事洋务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游宇明
    • 摘要: 世上的事可分为三种:大事、中事、小事,有人能干大事,有人可做中事,有人能办小事。才华与事情相匹配,方可将事情做好;才不堪大用,却被放到重要位置,其结果是事情一定会被弄得不可收拾。历史上才事不配的故事多矣。暂且不说长平之战中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也不谈辜负诸葛亮信任、痛失街亭的马谡,晚清时期的奕山就是个反面的典型。
    • 王占斌
    • 摘要: 得胜口作为明清“九边重镇”之一的大同北部关口,一直以来充满了传奇色彩。这里讲述三则晚清、民国期间和得胜口息息相关的惊心动魄的风云变幻以及武林往事。学艺得胜口:雁门关以北武林魁首李德懋晚清时期,大同有一拳师,名叫马德胜,师出少林,是少林寺俗家弟子,也是少林派在大同地区的代表人物,精通少林技击,武功高强,江湖上称作“飞刀”马德胜。
    • 袁野
    • 摘要: 英国的《自然》(Nature)杂志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期刊之一,也是全世界最权威、最有名望的学术期刊之一。时至今日,“中国学者在《自然》发文”仍会被视为大事,为不少媒体争相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100多年前的晚清时期,中国人就在《自然》上发表论文了。“我们看到,对一个古老定律的现代的、科学的修正,已由中国人独立地解决了,而且是用那么简单的器材证明的。”1881年3月10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如是写道。这篇原题为“考证律吕说”的文章作者,便是本文的主角——有“中国近代科学启蒙者”之称的徐寿。如果说林则徐、魏源和徐继畬等人是从历史、地理和政治等领域为中国人打开了眺望世界的窗户,那么徐寿就是科技领域“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赵红; 刘靖宇
    • 摘要: 晚清时期,作为国家海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海防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几个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既有传统时代的烙印,又有转型时期的特色。晚清山东海防建设具有双重性,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这些局限积重难返,严重制约了其自身的发展。探析晚清山东海防的特点与得失,可为今天的海洋事业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
    • 黄政
    • 摘要: 晚清时期,社会动荡,内忧外患频起。在硝烟弥漫的战争中,安徽涌现出了一大批军事将领,朱淮森便是其中之一。朱淮森(1830—1899年),号春山,回族,安徽寿县人。早年在皖北与太平军、捻军等作战,官至记名提督,后历任江南淮扬镇总兵、江西九江镇总兵、署江南苏松镇总兵等职。
    • 郭欣
    • 摘要: 回顾中国历史,晚清时期是为特殊时期,是中国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的转折时期。西方殖民者用武力迫使清朝打开国门,清朝逐渐意识到国家性质的变革是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尽管清朝试图通过三次改革与世界接轨,但终究不能挽回清朝衰亡的结局。终其原因在于清朝的改革目的与国家主权的发展规律相悖而行,这势必造成国家主权转型的困境。对于晚清时期的历史讲述和解释必须有深层次的理解。
    • 王积硕; 曹汝平
    • 摘要: 在清末制定专门的印刷出版法律以前,版印书籍盛行已久,政府层面针对印刷管理的措施以其他的形式表现出来。文章认为,清末以前政府层面的印刷管理主要表现为以文字狱的威慑力为特征,进而所展现出的言论控制手段。文章分析文字狱的发起目的与处理结果,以及晚清时期禁止西方人刊书传教的措施,论证分析文字狱在中国印刷管理中的意义,丰富中国印刷史中印刷管理的研究。
    • 杨焯
    • 摘要: 屈文生,万立. 2021.不平等与不对等:晚清中外旧约章翻译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一、引言过去对晚清时期不平等条约的研究倾向于采用宏观视角,将不平等条约置于近代史与国际法的学科视野中去观察(王栋,2002;胡门祥,2010;李传斌,2011;李育民,2018等)。从翻译史角度看不平等条约,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切入其形成的多语语境,体现出人文学科的社会责任,践行历史使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