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民本

民本

民本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98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政治理论、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5篇、相关期刊680种,包括管子学刊、云南行政学院学报、唯实等; 民本的相关文献由104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成、董四代、高旭等。

民本—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5 占比:100.00%

总计:985篇

民本—发文趋势图

民本

-研究学者

  • 王成
  • 董四代
  • 高旭
  • 允春喜
  • 姜朝晖
  • 宋辉
  • 李友广
  • 王巍
  • 王忠春
  • 陈力祥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干春松
    • 摘要: 陆九渊“本心”观念有很强的实践指向,这也是以往研究中有所忽视之处。陆九渊十分关注道德意识与道德政治实践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既是孟子以来儒家政治思想的基础,也体现出陆九渊发明本心和将其转化为政治实践的一致性,从而体现为对民间疾苦的关切和改善民生的行动。
    • 喻中
    • 摘要: 如果把当代中国法理学的主题概括为依法治国或法治,那么,郭象法理学的核心命题则可以提炼为圣人治国,亦即圣治。要理解郭象关于圣治的法理构想,可以借助“中西”与“古今”这两个维度组合而成的时空坐标。从空间或者“中西”这个坐标轴上看,郭象的圣治命题呈现突出的自由取向与饱满的世界意义,与西方近现代的自由主义及其法理学可以相互映照。从时间或者“古今”这个坐标轴上看,郭象的圣治命题具有强烈的民本取向与丰沛的当代意义,与当代中国的民生法治、民心政治、自由个性或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都可以遥相呼应。由此可见,郭象虽然是魏晋时期的中国古典哲人,但他的圣治命题具有明显的世界意义与当代意义。在中国法理学史上,郭象以圣治为核心的法理构想具有与时俱进的潜质,蕴含着广阔的生长空间,其丰富的内涵可以代表魏晋时期中国法理学的完成形态。
    • 沈敏荣
    • 摘要: 在中华传统形成伊始就形成民本主义的思想,只是作为道德规范起到对统治者劝诫的作用。而自春秋孔子的仁学始,民本思想发展出民治的思想,随着教育私学化、礼乐生活化、日常生活主孝悌、乡里关系仁义化,实现了社会治理领域的主体化,使得民本思想有了社会制度的保障,给民间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创造了条件。这种民治主体性意识的觉醒也正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点,民众在民间治理中的主体性意识的觉醒扩及到政治领域,就形成现代的民主思想。
    • 史元辉
    • 摘要: 文章通过对西方希腊文化与中国先秦时期文化的比较,指出希腊文化崇尚勇武,先秦文化崇尚人文主义;希腊文化伦理意识淡漠,先秦文化伦理意识成熟;希腊文化崇尚个人主义,先秦文化崇尚宗族主义;希腊文化重民主,先秦文化重民本;希腊文化客观认知精神浓厚,先秦文化客观认知精神淡漠;希腊文化重形而上学思维,先秦文化重朴素的辩证法思维。
    • 龙吟
    • 摘要: 墨、孟皆倡“非攻”,然二者之“体”与“相”迥然不同。即“体”言,墨子以形而上的主宰之“天”“天志”为依归;孟子以“民”代“天”而作为其“非攻”思想的内在依据。即“相”论,墨子重言“利”,游说方式多端,不仅有“非攻之道”,还有“非攻之术”;孟子以“民”为体,言“义”不言“利”,言说略显单调。墨、孟二体系又各存弊病,这使得儒墨互补成为可能;同时,二“体”之间的差异又构成儒墨互补的限定义。
    • 全根先
    • 摘要: 任何一门学科的诞生与发展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并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公众影像史学的诞生,既有坚实的学科发展基础,又有深厚的学术思想渊源,更有迫切的现实生活需求。影像史学、图像史学、口述史学、公众史学为公众影像史学的诞生与发展作了必要的学科建设准备,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民史观”、近现代西方史学思潮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史观,则是公众影像史学的主要思想渊源。
    • 李岩
    •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更是提升党员干部职业素养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 吴根友
    • 摘要: 老子“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说法,实际上包含着尊重广大民众基本需求的思想。因而,这一命题可以说是道家式的古典民本思想。“百姓心”并不是具体百姓个人特殊的欲望,实际上是作为整体的百姓的基本共同需求。在哲学形上学层面,老子提倡道法自然。在社会政治生活的具体事务中,老子提倡尊重百姓的基本意愿。这两者之间的思维逻辑具有某种同构性。
    • 张瑞杰; 李燕
    • 摘要: 金元一代文宗元好问,于易代之际为解救百万京民,曾主动参与为崔立撰功德碑事,上书蒙古中书令耶律楚材,晚年谒见忽必烈奉其为儒教大宗师。没有依儒家传统道德规范和价值尺度,为金殉节或为遗民,客观上体现出由金入元士人的民族观、正统观和历史观。元好问夷夏观之重志向、民本之济世救民、道统之传承文脉的人格观念,促使其在易代之际作出了上述人生选择。有清三百年元好问作为地域乡贤,对地域文化的建构影响极大,体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清初山西诗人对夷夏之防的观念相较江南而言较为淡薄,多关注个人志向的实现。王朝鼎革多关注民生疾苦、体现出浓厚的“民本”之思和救世济民倾向。同时在更广阔的视野上看待王朝的更迭,关注道统的传承文化的延续。清初山西诗人在自觉不自觉地学习、仿效元好问的过程中,潜在地提升地域诗歌的价值与自身的影响力。
    • 王晓晖
    • 摘要: 白鹤梁题刻中,明代涪州知州黄寿和涪州社会贤达的一组题刻是了解明正德年间社会与士人思想的重要内容。题刻表现出对时人因石鱼出水而盲目乐观的告诫,也表现出作为地方官员不能对祥瑞盲从的真知灼见,充分反映出地方官员和社会贤达以民本为上、提倡节用的理性思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