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玄学

玄学

玄学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145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哲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44篇、会议论文7篇、相关期刊798种,包括中国哲学史、船山学刊、江汉论坛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东岳信仰与北京东岳庙学术研讨会、中国中古(中世)社会诸形态中日研究生学术论坛、第三届国际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学术研讨会等;玄学的相关文献由1301位作者贡献,包括蔡彦峰、韩国良、秦跃宇等。

玄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44 占比:99.52%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48%

总计:1451篇

玄学—发文趋势图

玄学

-研究学者

  • 蔡彦峰
  • 韩国良
  • 秦跃宇
  • 王晓毅
  • 王永平
  • 朱汉民
  • 王云飞
  • 张兆勇
  • 程丽芳
  • 龙延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喻中
    • 摘要: 如果把当代中国法理学的主题概括为依法治国或法治,那么,郭象法理学的核心命题则可以提炼为圣人治国,亦即圣治。要理解郭象关于圣治的法理构想,可以借助“中西”与“古今”这两个维度组合而成的时空坐标。从空间或者“中西”这个坐标轴上看,郭象的圣治命题呈现突出的自由取向与饱满的世界意义,与西方近现代的自由主义及其法理学可以相互映照。从时间或者“古今”这个坐标轴上看,郭象的圣治命题具有强烈的民本取向与丰沛的当代意义,与当代中国的民生法治、民心政治、自由个性或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都可以遥相呼应。由此可见,郭象虽然是魏晋时期的中国古典哲人,但他的圣治命题具有明显的世界意义与当代意义。在中国法理学史上,郭象以圣治为核心的法理构想具有与时俱进的潜质,蕴含着广阔的生长空间,其丰富的内涵可以代表魏晋时期中国法理学的完成形态。
    • 刘元良
    • 摘要: 魏晋时期,由于受当时流行的玄学的影响,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走向了觉醒,也唤醒了个体的艺术创造意识.汉字作为最重要交流工具,人们认识到汉字除了有使用价值之外,还有审美价值,随着人们审美认识的提高,汉字的书写逐渐走向审美化,成为了一门独特的艺术.伴随着书法创作的自觉,书法理论也走向自觉.
    • 吴怀东
    • 摘要: “文取指达”说是陶渊明身后其诗文获得的第一个重要评价,影响深远。将“文取指达”视作否定性评论不符合《陶徵士诔并序》的总体内容、感情倾向以及陶、颜友谊之实际。“指达”特指玄学家对玄理的感悟、理解、阐释活动,既要求语言简约,更强调传达玄理。颜延之早年深染玄风,深谙玄理,洞察陶渊明其人其诗文与玄学、玄理、玄言诗文的密切关系,“文取指达”说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秘密”。“文取指达”虽揭示了陶诗文辞简约乃至不追求辞藻的特点,却非颜延之强调之重点,亦非批评之态度。“文取指达”被误解事出有因,是南朝玄风消退、尚文之风大炽之结果。从本质上说,“文取指达”的评价及其被误解,反映了陶渊明诗文精神内涵的丰富性。
    • 吴永琼
    • 摘要: 熊十力先生是现代新儒学的开宗大师,其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尤其是在玄学,大乘佛学、儒学方面都有深造之处。对于熊十力的境识论述学者们有许多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依据熊十力《新唯识学》中的《唯识》部分,尝试论述新唯识学的重要命题——境不离识。一、认识对象的地位熊十力在《佛家名相通释》中说道,“夫境非他,即识所变之相也。”
    • antares; Zoey(绘图)
    • 摘要: 不知道在座各位同学是否听说过这样一种玄学:选择题不知道该选啥的时候就选C。此玄学由来已久,最初出自谁口已不可考。但有说法认为,这是因为老师不希望你一眼就看穿正确答案,所以不会把答案放在前两项,而放在最后一项又太过明显,于是常常就将C设为正确选项。但真的是这样吗?
    • 徐涛; 黄湑凡
    • 摘要: 魏晋南北朝历时约400年,一直处于国家分裂和政局动荡状态,如春秋战国般没有绝对强权的统治,但虽为乱世思想却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第二次思想升华的伟大时代,文学创作空前活跃,文学走上了独立自觉的道路。这一时期的文学冲破儒家“诗教”束缚而独立,与史学和哲学有了明显的分工;思辨批判性彰显;玄学气息浓郁,推崇和发扬了道教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彩,诗、赋、散文和民歌等各种文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都有着专属于自己的舞台。
    • Niga
    • 摘要: 最近,MBTI测试火遍全网,甚至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实际上,MBTI测试每隔几年都会火一次,从最广泛应用的职场领域,到如今万物皆可MBTI,有着80多年历史的MBTI人格测试到底是科学还是玄学,至今仍是值得探讨的话题。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是一种人格测验,通过完成测试题可以得到由四个字母组成的结果,这个结果代表被测试者的人格类型。MBTI将人格特质分为外向E--内向I、感觉S--直觉N、理性T--感性F、主观J--客观P4种相互独立的倾向,在此基础上排列组合,共形成16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对应的性格特点。
    • 柏宁
    • 摘要: 一般认为,玄学的兴起导致了魏晋士大夫“崇尚清谈、不问政事”之风。但实际上,当时的伦理规范和用人制度决定了士大夫不可能“不问政事”,士大夫的言行也表明了他们并没有“不问政事”,他们大部分仍然沿袭着传统士大夫恪尽职守、勤勉为政的风范。所谓魏晋士大夫“不问政事”之说,主要源于《世说新语》刻意建构的“史实”之误导,人们对士族社会的偏见和误读,以及对社会剧变中士大夫人格精神结构从儒学独尊到儒道互补之嬗变的认识不足。
    • 梁满仓
    • 摘要: 阮籍思想的发展脉络经过了由儒入玄的过程,其早期建功立业修齐治平之情怀,具有鲜明的儒家特征。其四十岁之前所作的《乐论》一文,反映了他用圣王之乐移风易俗改变世风的政治主张。晚年作品《大人先生传》和《达庄论》所反映出来的阮籍,则与作《乐论》时判若两人。阮籍的思想转变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学术思想,内因则是阮籍思想中已有的玄学因素。《达庄论》和《大人先生传》集中反映了阮籍晚年思想向老庄哲学的转变,这种转变包括从世界观到社会观、处世哲学都没有儒家思想的影子,因此,他的思想转变是彻底的。阮籍思想的转变还表现在践言履行特点,这在当时难有与之齐肩者。同期的嵇康虽然在理论上高于阮籍,但在实践上却没有阮籍的放达。至于后人的刻意模仿,更与阮籍的放达差之千里。
    • 胡雅婷
    • 摘要: 嵇康之死以其壮烈的艺术性及复杂的政治性成为历来针对魏晋时期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或云其悲剧乃乱世之殇,或言其命运早由任侠之性格注定,在嵇康之死的大讨论中,玄学作为其指导思想对嵇康几乎每一次关键性的人生选择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这一要点却往往被研究者所忽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