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唯识学

唯识学

唯识学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281篇,主要集中在宗教、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4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3124篇;相关期刊111种,包括现代哲学、中国哲学史、五台山研究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3年第一届慈宗国际学术论坛、长安佛教学术研讨会等;唯识学的相关文献由194位作者贡献,包括胡晓光、袁宏禹、袁经文等。

唯识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4 占比:2.04%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3124 占比:97.90%

总计:13405篇

唯识学—发文趋势图

唯识学

-研究学者

  • 胡晓光
  • 袁宏禹
  • 袁经文
  • 周贵华
  • 本源
  • 贾题韬
  • 林国良
  • 陈鑫
  • 姚彬彬
  • 黄心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永琼
    • 摘要: 熊十力先生是现代新儒学的开宗大师,其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尤其是在玄学,大乘佛学、儒学方面都有深造之处。对于熊十力的境识论述学者们有许多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依据熊十力《新唯识学》中的《唯识》部分,尝试论述新唯识学的重要命题——境不离识。一、认识对象的地位熊十力在《佛家名相通释》中说道,“夫境非他,即识所变之相也。”
    • 沈庭
    • 摘要: 唯识学“刹那”义对近代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受支那内学院影响的哲学家熊十力、李石岑等人,他们都认为宇宙万物,包括心识或心性都是“刹那灭”的或说刹那生灭的,这是唯识学种子说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内学院重点宣扬的唯识学的特色理论之一。不过,熊十力等新儒家认为这刹那生灭的宇宙是刚健有为、活活泼泼的,他以《周易》的“生生”之义赋予在这“刹那”义上,从而归宗到儒家,尤其是宋明理学的立场上去了;而李石岑则以“刹那灭”义诠释人生之“生”,用唯识学接引了柏格森等人的哲学,强调刹那变化的人生背后有着一种创造的意欲,这便偏离了唯识学而更接近柏格森等人创造的进化论了。“刹那”义曾是这些知识分子建构近代形而上学的“共同知识”。
    • 章启群
    • 摘要: 唯识学与现象学的六个概念之间,即"识"与"意识""二空"与"悬置""二分"与"显现""自证分"与"意向性结构""现量"与"本质直观""真如"与"事物本身"等,其意涵有一定交接,但似是而非。第一,"识"具有判断、明辨的认识功能,还可以转成"八识",前五识是感觉功能,第六识是意识,第七识是自我意识,第八识阿赖耶识是宇宙万有的总摄,具有永恒性。阿赖耶识此义近似于西方哲学的logos和中国哲学的"道""无",无法翻译。可见"识"与现象学的"意识"差异之巨大。第二,唯识学主张"万法唯识""我、法二空"。"二空"说是形上学。现象学"悬置"说是方法论,即假设万物皆"空"。可见"悬置"和"二空"具有方法论与形上学的本质不同。第三,唯识学认为世界万物都是"识""变"而来,呈现为"见分"和"相分"。这不仅是一种意识活动,还包括情感、心理等因素,因此不仅是认识意义上的,还有本体论、存在论的意义。现象学的"显现"说,意在描述对象事物在意识的呈现过程中具有意义意向性特点。可见"二分"与"显现"之差异。第四,唯识学的自证分就是八识自体。自证分是体,"二分"是用,体用一如。这与魏晋玄学体用一如思想基本相同,于意义生成没有直接关系。现象学所谓"意向性结构"是意识的本质特征,表明意识活动都是指向性的。因此,唯识学自证分与现象学意向性结构两个概念基本不能对应。第五,唯识学"现量"是指认知活动中认知主体亲身在场、当下感知,与六识、三性、百法交接,绝不是纯粹意识,不具有普遍性。而从佛教角度说,"现量"在所得智下所观照的也不是物理现实世界。现象学"本质直观"是指认知主体经过"悬置"之后的纯粹意识,对于对象事物所进行的观照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要绝对排除对象的物理性存在,只关注事物普遍性的"本质",绝非个性化的认知结果。可见"现量"与"本质直观"之间很难找到相同点。第六,唯识学最高目标是证得"真如",方法是修行。现象学根本目标是解决认识中"意义"确定性问题,回到"事物本身",属于哲学认识论。以上六个概念展示的根本理论差异,凸显出唯识学与现象学之间不可逾越的理论鸿沟,还揭示出以日常经验为基础的公元7世纪佛教认知体系描述,与在现代科学背景下的20世纪认知体系描述的本质不同。
    • 黄家庭
    • 摘要: 从唯识学的种现互熏思想出发,可以为审美经验的发生机制和内在结构提供全新的阐释,当美显现时会把审美经验积淀下来,熏习而成美的种子,同时这些积淀下来的种子,又成为生起现行之美的动因和根据。这样,审美的过程即是一个熏习的过程。一个人的审美心胸和审美眼光的培育、审美能力的获得、审美趣味的陶养都要接受与之相应的熏习才能成就,“美育”即是美的熏习。
    • 张轶璇
    • 摘要: 唯识学的“五心论”与胡塞尔后期的“被动综合分析”均是从发生论或生成论的角度,亦即从认识活动产生过程的角度出发对认识产生机制的阐释,二者之间存在颇多相合之处。唯识学“五心论”所说之“五心”相续的过程共包括两类意识活动:即一般意义上的认识,也就是感知外界对象并对其产生明确了解的过程,以及形成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及各类情感或行动意愿。其中,前者包括“率尔心”“寻求心”及“决定心”,这三心分别是“认识活动的触发阶段”“认识对象的构造阶段”以及“认识活动的完成阶段”;而后者则包括“染净心”与“等流心”。二者之中,前者是基础性的意识行为,后者须奠基于前者之上。通过对唯识学“五心论”与胡塞尔现象学的比较可以看出,意识并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与反映,在认识过程的各个阶段上都存在着复杂的意识活动,即便这些意识活动是在主体未曾主动参与其中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意识并非如同镜子一般简单地映照对象,而是通过复杂的活动构造对象。
    • 曹忠
    • 摘要: 唯识学阐释下的符号是一种作为心识表象的名相体系,一种“片面化”表征事物特性的“幻象”形式。唯识学对符号表意特征的考察,是以符号的“假名安立”(假说)为中心议题展开的,其核心体现在符号的“片面性”与“真知”间的关系上。而唯识义理下的符号意义世界展开,是符号生成的基础和前提:一方面,意义世界的展开实现了认知的主客体分离,从而建构了二元论下的符号认知体系;另一方面,意义世界的展开,是主体在意向性意识驱动下对客体的意义赋值。从符号生成过程来看,唯识学中“遍行心所”的认知模式,构建了主体的符号化认知机制。这一机制中由“显境名言”到“表意名言”的符号认知进路,实际上是一个由自由的“自我符号”向规约和交际的“公共符号”转变的过程,从而使符号由对客体的自我认识,拓展到在社群内成员间的信息交流。
    • 陈鑫
    • 摘要: 以东方的唯识学与西方的现象学为例,从思想背景、研究对象和方法论三个维度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这两种思想的相通之处,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海德格尔在1954年与一位日本学者对话时所涉及的问题,表明哲学不是欧洲独有的文化,而是一种世界性文化。因为哲学问题是普遍的而非特殊的,人类的心灵是相通的而非相互隔绝的,所以哲学的本质在于其世界性。
    • 陈鑫
    • 摘要: 唯识学起源于古印度,是中观学之后大乘佛学的主流。唯识学传入中国后,经过玄奘、窥基等大师的弘扬,不仅更加系统化和精密化,而且还形成了一个学派--唯识宗(又名“法相宗”),虽传之不远,却独树一帜。唯识学的根本命题是“万法唯识”。八识、三自性和五位百法等概念系统,唯识无境和转识成智等命题系统,皆可视为对此根本命题的展开。然而,意识毕竟是一种精神活动,它内在于心灵,又迁流不息,要对意识进行描述和解释,必须得借助语言这一中介。
    • 陈伟
    • 摘要: 与唯识学的思想体系由识转变理论和转依理论两大部分组成一样,现象学的思想体系也包含构造现象学和还原现象学两大部分.识转变理论以依他起性概念为中心来结合识论与三性说,与此类似,构造现象学以动机引发概念为中心来结合现象学与存在论;转依理论是唯识学以依他起性为中介从遍计所执性向圆成实性转变的心性实践论,与此类似,还原现象学是以人格主义态度及其基本法则动机引发为中介从自然主义态度向现象学态度转变的心性实践论.借助唯识学的眼光,可以凸显出现象学潜藏的心性实践维度.
    • 徐孙铭
    • 摘要: 《相宗络索》论及第七识的思量、执著、深度思维等功能,阐明错误认识、心理障碍、迷误的表现、误区,通过破执除障、心理疏导,可以转识成智,提高觉悟,催人奋进.王夫之借鉴唯识心学的积极成果,形成主客一致、能所结合、现量实证的认识论,破执立志、树立浩然正气的精神导引论,以及转识成智、相天造命的成圣论.船山心性学与唯识心学的会通,从开展哲学批判、发展儒家正学和融通世间与出世间法的需要出发,主旨在于:一是以天下惟气的朴素唯物论为基础,以心转物,以理导欲,树立正确的志向,于我而言无我,把人欲之大公与天理之至正结合起来;二是阐明唯识心学实质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把握,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破执立志,转识成智,无我利他,造福社会;三是二者相融互通,是基于投身救国救民事业,在现量实证中认识、检验真理,紧密联系科学、医学实践,批判地继承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精华,空有不二,古为今用,外为中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