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现象学

现象学

现象学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3243篇,主要集中在欧洲哲学、哲学理论、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45篇、会议论文98篇、专利文献16052篇;相关期刊1259种,包括现代哲学、哲学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64种,包括第三届全国艺术青年学者论坛、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等;现象学的相关文献由3014位作者贡献,包括倪梁康、张庆熊、黄玉顺等。

现象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45 占比:16.30%

会议论文>

论文:98 占比:0.51%

专利文献>

论文:16052 占比:83.19%

总计:19295篇

现象学—发文趋势图

现象学

-研究学者

  • 倪梁康
  • 张庆熊
  • 黄玉顺
  • 尚杰
  • 张任之
  • 徐献军
  • 张玉能
  • 方向红
  • 孙周兴
  • 王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王申连; 郭本禹
    • 摘要: 描述心理学是人文科学心理学的第一种科学形态,由布伦塔诺和狄尔泰在科学心理学诞生背景下共同开创.描述心理学主张在现象学或解释学方法论指导下对人的心理生活本真面貌作整体的描述或理解,并努力在研究过程中彰显和弘扬人的主体性.描述心理学特别是浪漫主义传统的描述心理学,主张在社会、历史和文化视域下内在地探究人的心理生活的样态和意义,对假设主义、实证主义、控制主义和元素主义的自然科学心理学给予了强有力批判.描述心理学的出场奠定和开启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历史发展逻辑,主要包括现象学逻辑、解释学逻辑、整体论逻辑、主体论逻辑、文化论逻辑和批判论逻辑.这些逻辑是描述心理学基本精神在人文科学心理学中不断展开、传承和发展的过程,勾绘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图景.
    • 刘伟
    • 摘要: 传统形而上学在理解人类心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奠基在传统形而上学之上的经典人工智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遭遇了诸多挫折,部分学者将问题的原因归咎于智能中枢的储存容量不够大、运算速度不够快,也有学者将之归咎于经典人工智能的形而上学隐喻,认为它根本就是一只“瓷制的鸡蛋”,在它身上费再多的工夫,也孵不出“小鸡”来,因此,经典人工智能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以胡塞尔和梅洛-庞蒂等为代表的现象学用“知觉世界”“具身现象学”“意向性”等理论展开了对传统形而上学认识论的系统性批判,这种批判可以在方法论上同质性地为人工智能的认知假设提供新的思考空间。
    • 刘伟
    • 摘要: 传统形而上学在理解人类心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奠基在传统形而上学之上的经典人工智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遭遇了诸多挫折,部分学者将问题的原因归咎于智能中枢的储存容量不够大、运算速度不够快,也有学者将之归咎于经典人工智能的形而上学隐喻,认为它根本就是一只"瓷制的鸡蛋",在它身上费再多的工夫,也孵不出"小鸡"来,因此,经典人工智能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以胡塞尔和梅洛-庞蒂等为代表的现象学用"知觉世界""具身现象学""意向性"等理论展开了对传统形而上学认识论的系统性批判,这种批判可以在方法论上同质性地为人工智能的认知假设提供新的思考空间.
    • 刘静馨; 谢亚兰
    • 摘要: 了解长沙地区高职护生选择实习医院的意愿,为临床实习教学安排提供参考依据。
    • 奥索菲·路易道特; 韩立俊(译); 张浩军(校)
    • 摘要: 本文研究在何种意义上作为第一人称研究的现象学能或者不能处理法律现象。由于法律传统上被定义为一个规范系统或一种规范秩序,目前还不大清楚对体验和某物之被给予性的第一人称进路应如何阐明关于法律现象的有效洞见。各种研究法律现象学的进路之间的差异部分地源于处理这一问题的方式。在本文中,首先,我将呈现现象学如何能够与法律和一般法理论关联起来的五种不同进路;之后,我转向作为一种第一人称研究的现象学,并将这样一种研究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即,尽管它处理主体间的和社会的现象,但它如何能或不能处理法律现象;最后,我提出将第一人称研究与政治的视角结合起来,作为研究法律现象学的进路之一。为此,我将考察阿伦特的行动理论及其与法律关联的方式。我从一门行动现象学和多元性的视角澄清了法律如何显现出使行动僵化、从行动中产生并使行动得以可能的多重特征。针对法律现象如何能够从这一视角出发得到处理的问题,我提出了一种经过方法论反思的进路。
    • 臧守虎; 徐胤聪
    • 摘要: 基于《内经》、道家、海德格尔生存现象学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融合海德格尔生存现象学理论与本土现象学资源对《内经》“情-志”予以分析阐发。《内经》、道家的“情”“志”分别对等于海德格尔“遮蔽”“去蔽”状态的情绪。就情、志为一而言,情志是生命真实活动内隐与外显状态的统一;就情、志为二而言,《内经》、道家之“情”处于本原性地位,是“志”的上位概念;“志”源于“情”、属于“情”,是“情”的下位概念。那种将“情”置于“志”范畴之下,而以“志”作为中医心理学重要概念的观点值得商榷。
    • 方舟; 倪阳
    • 摘要: 海德格尔是20世纪重要的哲学家,其存在主义现象学对人文、艺术、建筑等众多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至今热议的人文主义、建筑现象学、场所精神等。为了从根源上解决这些建筑思想在当代中国的适应性问题,并启示本土设计理论的创新,该文从“存在于此”、“此周之物”、“此共之人”三个方面研究整合海氏思想,对应存在与时间性、及物与空间性、共在与可能性等关键问题,构建了特色的“存在主义现象交互时空观”;并结合我国传统人居文化、当代设计思想与生活实践展开建筑性思考。
    • 刘宣均
    • 摘要: 胡塞尔后期哲学出现了另外一个核心概念——交互主体性。其思想从主体性到交互主体性的转变意在弥补先验现象学忽视意识之外世界的理论不足,并试图突破主体性哲学长久以来被诟病的唯我论困境,同时也预示着交互主体性理论朝着宽领域、多场景蓬勃发展的局面进发。对胡塞尔的思想转变过程及意义的探究,为新的哲学理路的开辟提供了借鉴意义。
    • 杨丽丽; 王毅
    • 摘要: 现象学还原作为经典的哲学研究方法,符应了当前教师道德学习研究的需要,有助于践行教师道德学习研究的理论诉求,凸显教师道德学习研究的实践旨趣。立足于现象学还原方法的内在精神,教师道德学习研究的构建将致力于揭示研究对象的内容和特性,划分研究类型的历史性层面和存在论层面,呈现实践准则的同情理解和如实描述。具体到现象学还原方法的应用层面,由于其固有的特质,需要审慎面对其消解研究主体的价值境遇、压制研究诉求的合理申张和损害研究结论的具体实践等可能弊害。
    • 周忠浩
    • 摘要: 索绪尔从言语活动中提取出语言(langue),将之视为一种同质的、社会化的系统,并尝试以此为基础建立现代语言学。但若以此语言作为文学翻译的对象,就难以在译文中再现文学语言的个体性、创造性和生成性,容易陷入不可译的困境。现象学家梅洛-庞蒂将索绪尔着意区分的语言和言语(parole)重新统一起来,指出语言研究应该由客观语言返回言语,也就是要返回生活世界和身体体验。根据他的观点,文学翻译的本质是回到最初的表达,是重新寻找被意义围绕的状态。若回溯到索绪尔关于言语活动(langage)的相关论述,也可推出,言语活动才是现象学的,译者的任务就在于将语言翻译为言语活动,进而重现语言和世界的关系。从现象学视角出发,文学翻译研究者应当超越语言的限囿,可循着回归身体-主体、重视意合结构、跨越多种媒介等路径开展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