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经学

经学

经学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10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11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75篇;相关期刊773种,包括管子学刊、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2014年首次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中青年学术会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国际学术大会、全国中医眼科名家学术研讨会等;经学的相关文献由1761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建民、彭林、刘运好等。

经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11 占比:95.40%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1.04%

专利文献>

论文:75 占比:3.56%

总计:2108篇

经学—发文趋势图

经学

-研究学者

  • 吴建民
  • 彭林
  • 刘运好
  • 蔡方鹿
  • 黄开国
  • 丁树栋
  • 舒大刚
  • 边家珍
  • 陈开林
  • 周春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杨青华
    • 摘要: 乾隆元年、乾隆十四年,乾隆帝分别下诏举行博学鸿词与保举经学,选拔经明行修之士。在科举改革和殿试策论中,乾隆帝亦不遗余力地提倡经史实学。其原因在于乾隆帝不仅认为经史之学有助于端士风、正民风,良关世道人心,且认为经术事关治术,通经明史可以致用,此外还可以借此展现自己的稽古右文之治。乾隆朝一系列的抡才举措使得一大批考据学者脱颖而出,此在乾隆十七年、十九年科举中体现最为明显。这些学者或以师友、同年相互砥砺,或督学一方,表彰先贤,奖掖后学,使得乾嘉考据学蔚然成风。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乾隆朝的文教政策,也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乾嘉考据学成因的认识。以往将乾嘉考据学视作清廷“文字狱”下一种被动消极产物的认识,需要重新审视。
    • 易宏熙
    • 摘要: 廖平在《今古学考》中提出了“平分今古”的重要论断。国家祭祀体系是《今古学考》建立的今古学礼制中的重要内容,包含其对国家秩序的理解。深入到经学的礼制和义理细节中去考察宗庙、郊祀、明堂、禘祫等国家祭祀内容,可以发现《今古学考》的礼制体系是在分今古学的观念下根据经学文本和礼制逻辑两方面进行综合建构的结果。廖平通过回归经典本身重新组织经学,打开了经学发展的空间,促使晚清经学发生范式转化。
    • 宫云维
    • 摘要: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著名的学术大师。其治经,跳出了清代以来的今古文之争,把经学还原为独立科学研究的对象,用最新的考古材料来与古经进行比较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其方法胡适称之为“科学的治经方法”,其人胡适称之为“始创新经学的大师”。王国维以经证史,在古史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反过来,以史治经,也为古经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 罗检秋
    • 摘要: 以盛世光环载入史册的乾隆朝在文治领域潜伏着重重隐忧。当时朝廷重视经学,而思想上却不认同民间汉学;虽然承袭庙堂理学,却对其内圣外王鲜有心得,并且压制朝野理学的发展。同时,统治者的信仰世界混乱、迷茫。嘉庆朝的经学政策略有调整,重新重视理学,又强调以勤简为政,但总体上缺少新意,无济于事,清中期遂成武功彰显而文治偏失的格局。这也是清朝由盛而衰的重要根源。
    • 宋芸; 杨陈
    • 摘要: 汉刘向撰《列女传》正是借载于《诗》《书》中贤明妃子的故事来教化百姓,警醒帝王,规正当时奢靡的社会风气,其创作深受经学的影响。本文通过例举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从外界环境、内部动因、材料来源、礼学价值四个方面来阐述《列女传》与经学之关系。
    • 何俊
    • 摘要: 陆象山对《论语》《孟子》等经典的解释,表现出高度的自觉与自信。他通过把握主旨、还原语境、质疑拣择三个环节,构成了自成一体的解经方法。把握主旨强调对经典大纲的理解优先于对细目的把握,还原语境强调在具体语境中体会经典的立言本意,质疑拣择强调依循本心而反对对经典的盲目信任。总体而言,把握主旨可谓是象山解经的目标。象山的解经法虽然也沿用汉唐经注的训诂章句,但只是作为初级手段,他的解经根本上是作义理的阐明。在这个意义上,象山的解经法已完全跳出经学的窠臼,而进入了分析的批判的理学形态。
    • 袁方愚
    • 摘要: 文人诗在文人创作和诗乐分离的驱动下,逐渐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西汉时期开始出现了文人徒诗,从作品内容以及诗歌发展史的前后勾连来看,有着萌芽阶段的特点。影响此期文人徒诗创作的原因为:从创作主体的角度来看,汉人对骚体文学的接受,在文学书写方面表现为以骚体来倾诉个人情志;从创作的外部环境来看,汉初歌诗的流行,武帝之后汉大赋的勃兴,以及《诗》的经术化,这些西汉时期的典型文学现象减弱了此期文人对徒诗的关注。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文人徒诗在西汉时期并没有取得长足的发展。
    • 陈壁生
    • 摘要: 中国的经史传统,有着极为复杂的内涵。以圆丘祭天之礼为例,在两汉经典中,只有《周官·大司乐》提及过一次“圆丘”,而无论是今文经典,还是两汉典礼,在祭天典礼上都只有南郊祭天,没有圆丘祭天。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统合今古文经学,平衡经典异义,并以《周礼》为基础构建了一套新的礼学体系。郑玄将《周官》的圆丘纳入祭天典礼,认为在南郊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圆丘祭天。这是郑玄以经文为本,统合今古文经学的结果。经学的改变马上带来制度的革新。在政治层面,当“郑氏家法”被普遍接受之后,魏明帝开始以郑玄经学为基础构建祭天大礼,首次制定了圆丘祭天之礼,这表现出经学塑造历史、制度的特点。另外,郑玄把《周官》理解为周公制作的一代大典,周公又是一个历史人物,那么,周公制作的大典,便成为周代的历史,而且因其具有“经”的地位,而成为最可信的历史。因此,郑玄的经学在杜佑《通典》等史学著作中,成为构建周代史的材料。可以说,经学不断在塑造制度、塑造历史,同时,又不断在塑造三代的历史书写。从郑玄论圆丘礼中,便可以看出经史关系的多层面相。
    • 程乐松
    • 摘要: 在中国古代思想与学术传统的语境中理解以"经"为中心的语汇群,可以展现这一独特的语汇群如何创造了一个贯通各个文明和思想层次的意义网络。"经"以独特的方式联结了天道、历史、典章、教化、修养与政治制度,成为纵贯文明结构的枢纽。经学则以一种具有超越性的历史意识为基础,创造了前经学时代的理想秩序与圣王想象,并以此为基础确立了以历史纪事为基本形式的天道与人性展现方式,成为宇宙人伦、政治权力,乃至个体修养的教化,更推动了诸子时代思想家追求理想秩序与天道人性的思想创造。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哲学史的建构与经学的关系,揭示在哲学性规范与思想家为中心的"历史观"统摄下的"经典"制造与"经典性"重塑。传统中国思想、信仰乃至制度、政治的"经"的丰富内涵的隐没与中国哲学研究中频繁出现的"经典"的显扬,体现了在不同历史意识支配下的"经典性"的嬗变,更为重要的是,在经学与哲学两个视角下的"经典性"可以组成传统中国思想图景中不可或缺且互相支撑的两个面相。
    • 赵逵夫
    • 摘要: 孔子所确定作为儒家重要教材的几部典籍是中华民族早期社会文化创造的总结,体现出中华文明的灿烂光辉。在孔子之前包括西方秦国、南方楚国在内的各国已把它们作为施行教育的基本教材。这些经典中所体现的“中华一统”的观念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在维护国家统一和保持勤劳、仁爱,重视家庭与社会伦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方面都起到很大的作用。虽历代学者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学者们的阅历与观念在关注点和看问题的角度上各有不同,有流有变,也时时被曲解,但总的来说在历史文化、民族精神与道德素养的传承上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其本身的历史局限性与后人解说中之不合本义者,今天也容易看出。其中的“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等思想在当今世界发展中对于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具有很大的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