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全国中医眼科名家学术研讨会
全国中医眼科名家学术研讨会

全国中医眼科名家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长沙
  • 出版时间: 2014-06-27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会议文集:全国中医眼科名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道教作为中国的固有宗教,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中医学思想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东方古代哲学思想,特别是宗教哲学思想,就是中医思想体系的源头。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研究中医学思想必须十分重视中医思想体系的源头,因此研究道教文化对中医学思想发展的影响是研究中医固有理论的重要途径之一。
  • 摘要:目的:持续改善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教研室的质量管理.方法:介绍品管圈实施的背景、理论基础和程序等,分析品管圈在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教研室质量管理持续改善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总结回顾某校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教研室的品管圈试点活动,分析其产生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与结论:将品管圈改善方法导入到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教学的质量管理中,可以全面提升该科目教学管理的品质,并增加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教研室的核心竞争力.
  • 摘要:本文从中医、西医角度分析了巩膜炎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探讨了中医、西医治疗巩膜炎的优势,并详细阐述了辨证论治巩膜炎的证型、病机、治疗方法、药物组成,最后总结了治疗该病的经验配方及其适应症。
  • 摘要:本文介绍了河北省眼科老中医张宝林老师的生平事迹,详细阐述了他的主要学术思想,常用眼科穴位的名称、部位、主治疾病、针法及药物配伍。文章最后介绍了张宝林老中医在临床上应用“眉三针”治疗眼科疾病,及针刺治疗眼病的适应症。
  • 摘要:本文介绍了李传课教授眼科临床常用经验方:益气明目丸、滋阴明目丸、潜阳化瘀汤、益气抗疲汤等,对各类验方的药物组成和功效,结合实际病例进行了综述。
  • 摘要: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中医药治疗,必须遵循辨证论治原则,采取辨病与辨证结合、全身与局部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证型与分期结合的方法,辨证才能准确,用药才能切合病机。抓住时机,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不仅能遏制病情发展,还能保存良好视力。本病具有病程长、迁延难愈的特点,后期甚至严重影响视力,中药安全有效,副作用较少,适宜长服久服,且远期疗效确切,煎服汤药取得疗效后,再坚持服中成药巩固疗效、以图缓功,有助于巩固远期疗效。
  • 摘要:中西医结合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与实践与西方医学理论及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生命质量及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中西医结合在眼科临床治疗与科研中有广泛应用空间中医的沉淀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经验的积累,西医是近代科学成就的产物,二者存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又存在局部与整体角度的区别。眼科领域由于大量先进仪器的发明与出现,大大增加了现代医学对眼部疾病的全面认识的能力,但由于眼部结构的精密性和眼与全身整体关系的复杂性,使眼科西医治疗受到局限。然后,中西眼科在眼部发育、抗衰老及眼底疾病治疗的丰富经验,为中西医结合眼科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 摘要:谢康明教授,全国农村名中医,湖南省名中医,谢氏眼科第四代,现任长沙康明眼科医院院长,他运用现代技术与方法创立"眼系统微观辩证学说"指导临床,科研,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学术影响.在诊病流程上:总结出中西并重,突出中医辩证,西医辩病等流程.诊疗方法上:总结出:"审目病、精望诊";在治疗上:总结出"崇子和、喜攻伐、法仲景、擅和解、喜活络、爱虫医";在研究上:从医案入手,深究古典医籍和现代医疗技术有机结合服务于中医眼科.
  • 摘要:本文对陆南山、姚和清、张皆春、陈达夫、韦文贵、张子述、庞赞襄、姚芳蔚、庞万敏、唐由之、邓亚平、廖品正、马一民、等39位中医眼科名家的成才经验进行综合分析,介绍了眼科名家学习的基本情况,总结了他们的成才经验:熟悉内科,精通眼科,通晓人文,精读经典,名师指点,终身好学,重视医德修养。
  • 摘要:本文介绍了李传课教授的求学过程,在中医眼科方面获得的科研成果,编写的有关中医眼科著作,发表的学术论文,详细阐述了李教授在中医眼科方面的学术思想,如:无症应辨论,虚中夹瘀论,阴常不足论等等。
  • 摘要:学术流派的形成有以下几个特点:著名医家是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的核心人物;当代中医学术流派必须有鲜明的学术思想;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并非其唯一的学术主张;有稳定的传承体系.当代名医李传课教授既扬名立万于政坛又泽被苍生于杏林,既勤求经典于古训又力倡新中医于当今.李老对于角膜翳的研究,从角膜翳史略,翳的慨念与辨证,翳的证侯分类,以及角膜翳内服古方用药规律探讨都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升发退翳论"学术思想,并写就《角膜炎证治经验》专著.同时培养了博士、硕士研究生10余人.李老名医成长之路对启迪中医眼科后学,诱掖新的一代名医成长必当有所裨益和启迪.
  • 摘要:常说的“五志”、“七情”、“六欲”,是中医学情志病的病因之一。本文重点对中医学“六欲”的词义及临床意义进行了探究,将六欲概括为“眼耳鼻舌身意”。重视六欲为病,对于情志类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若能够劝导人们控制自己的欲望情绪,也可以在中医治未病上发挥优势,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言:“是以志贤而少欲,心安而不俱,行劳而不倦,气从以顺,皆得所愿”。
  • 摘要:五风(青、绿、黄、黑、乌)内障的命名,古人受当时医疗条件的限制,依据肉眼的仔细观察以及患者的症状体征发展过程做出符合实际的科学总结。不同颜色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几方面有关:①角膜水肿的程度:②老年性白内障的混浊程度;③瞳孔散大的程度。青风内障:角膜水肿程度轻,瞳孔轻度散大,晶状体核呈淡黄色,综合因素形成青风内障颜色。绿风内障:角膜水肿较重,瞳孔极度散大,晶状体核呈棕黄色,综合因素形成绿风内障的颜色。黄风内障:瞳孔极度散大,虹膜萎缩,伴并发性白内障,综合因素形成黄风内障的颜色。黑风内障:晶状体透明,未见老化改变,瞳孔散大,综合因素形成黑风内障的颜色。乌风内障:可能角膜有轻度混浊,无明显外观症状表现。这三方面的不同使得古人观察瞳神的障翁气色后命名,至于以“风”来命名疾病,主要与其发病急、病情重有关,符合“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点。
  •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 atomil eusis,LASIK)术后肝郁化火型干眼的临床疗效.rn 方法:自2010年3月-2013年3月选择LASIK术1月后确诊为干眼的患者106例212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7例114眼口服中药配方颗粒剂同时用人工泪液滴眼,对照组49例98眼只用人工泪液滴眼.记录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2周的干眼自觉症状,裂隙灯下观察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荧光素染色(FL)情况.rn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59.6%.治疗组干眼症状、BUT,SIt,F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中西结合治疗LASIK术后肝郁化火型干眼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人工泪液滴眼液.
  •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血府逐瘀汤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150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69眼)和治疗组(45例81眼),对照组采用激光光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血府逐瘀汤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7%,经比较两组疗效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能取得更好疗效.
  • 摘要:中医观点认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病因是年老体衰,肾阳不足,脾虚、精血亏损、“虚”、“淤”并存为本病的发病机理。某科1997年即研制制剂消障复明汤丸,用于眼科临床治疗该病,己取得好的临床效果。近年来,经过临床反复筛选、验证,总结出方剂消障复明汤,临床疗效更好。方中桑堪子、女贞子、熟地、枸杞子补益肝肾,滋肾填精,为君药。黄精、五味子补脾益肾,退翳明目为臣药。以山药补脾固精,山萸肉养肝涩精;用泽泻清泻肾火,并防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以助山药之健运;丹皮清泄肝火,并制山萸肉之温;加决明子清肝明目;久病必瘀,妙加三七入滋补肝肾、明目增视之药方中,予活血通脉,促进诸药发挥更大疗效,共为佐使药,共成滋补肝肾、退翳明目之效。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治疗迄今尚无特效西药,近年来对于早期或暂不适于手术的患者常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往往能够有好的疗效,在延缓和治疗白内障方面有许多优势。
  • 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泪囊炎早期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某院61例85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采取泪道探通治疗.结果:85眼行泪道探通术,其中行1次探通术治愈81眼(95.29%);行2次探通术治愈3眼(3,53%);其中1眼无效(L 18%).治愈患儿通过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新生儿泪囊炎早就诊、早治疗,效果良好.
  • 摘要:本实验结果显示,滤过性手术后由于Rho/ROCK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组织修复过程,导致滤过泡区域内Tenon囊组织中RhoA蛋白及ROCK-I蛋白的表达均升高,较空白组明显增强(P<0.05),从而导致瘢痕形成。手术后益气活血利水之青光安颗粒剂组、活血化瘀之血栓通组及丝裂霉素组RhoA蛋白及ROCK-I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提示青光安颗粒剂、血栓通、丝裂霉素具有抑制RhoA蛋白和ROCK-I蛋白升高的作用,从而改善成纤维细胞活化和胶原蛋白合成,抑制瘢痕形成,减少术后复发的可能。
  • 摘要:目的:观察青光安4种有效组份对抗兔眼青光眼术后滤过道α-SMA和FN的影响,探讨青光安有效组份在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rn 方法:将48只新西兰长耳白兔按体重分成8组,每组6只,分别为:A组(空白组)、B组(模型组)、C组(MMC组)、D组(有效组份1组)、E组(有效组份2组)、F组(有效组份3组)、G组(有效组份4组)、H组(青光安混悬液组).A组不做任何处理,将B、C、D、E、F、G、H七组实验兔眼行常规小梁切除+虹膜根部切除术,其中C组在术中联合应用MMC.将青光安有效组份作用于滤过性手术后的兔眼(D、E、F、G组),通过与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MMC组(C组)及青光安混悬液组(H组)的比较,观察青光安4种有效组份对青光眼术后4周滤过道α-SMA和FN的影响.rn 结果:术后第4周,α-SMA的表达除B组和G组的组间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FN的表达除B组、D组和G组的组间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他去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rn 结论:(1)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道瘢痕的形成,与肌成纤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2) MMC、青光安有效组份2及青光安混悬液均可有效抑制α-SMA及FN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抗瘢痕化作用.(3)MMC、青光安有效组份2及青光安混悬液通过抑制α-SMA及FN的增殖而体现出对肌成纤维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
  • 摘要:本实验将筛选出的4种有效组分与青光安颗粒剂进行滤过手术动物实验,通过观察在瘢痕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MMP-7/TIMP-1酶系组合的情况,来比较两种不同的青光安药物的抗瘢痕作用优劣。方法同前期实验中的实验方法,将4种有效组分与青光安颗粒剂应用在滤过手术动物模型上,通过与空白组、模型组与MMC组进行比较,青光安有效组分2组、青光安中药混悬液组和丝裂霉素C组均能在造模后第4周时使眼压维持在低于术前眼压的水平;术后第4周取眼球标本做Masson染色观察弹性纤维,结果显示该3组弹性纤维面积密度含量均比其他组要低,与其他各组间比较结果均为P<0.O1,差距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证明该3组能够有效增加MMP-7的表达和抑TIMP-1的表达,控制滤过道的瘢痕化。两种青光安制剂都能有效抑制滤过手术后滤过道的瘢痕化进程,二者效果基本持平,青光安中药组略优于有效组分2组。由此我们认为青光安有效组份2和青光安中药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I型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的密度降低,其交联黏附力度不够,反过来又抑制了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以上几个原因循环交互,最终使得滤过道瘢痕组织增生较少,保持了滤过道的通畅。
  •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密蒙花滴眼液对去势雄兔泪腺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影响,探讨不同浓度密蒙花滴眼液对去势雄兔干眼症模型的疗效.rn 方法:将42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雄性),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分别为:A;空白组;B:模型组;C:低浓度组;D:中浓度组;E:高浓度组;F:安慰剂组;G:睾酮组.A组不做处理,将其余六组兔子行双侧睾丸及附睾切除术.术后B组不予处理,从术后第3天开始C、D、E三组分别滴低、中、高3种浓度密蒙花滴眼液,F组滴安慰剂滴眼液,G组按0.5ml/kg在大腿肌肉处注射丙酸睾酮注射液,每3天注射一次.各组实验用兔,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后第4周各进行一次SchirmerⅠ试验(SIT)和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用药观察4周后采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各组兔子,摘取双眼泪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泪腺细胞的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1) SIT与BUT值手比较:B组与F组术后与术前比较,P<0.01,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术后与术前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B组与F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其他各组比较,P<0.01,有明显统计学意义;C组与D组、E组、G组比较,P<0.01,有明显统计学意义;D组与E组、G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2)术后各组炎症因子TNF-α、IL-1 β的比较:术后B组与F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B组、F组与其他各组比较P<0.01,有明显统计学意义;C组与D组、E组、G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D组、E组、G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rn 结论:(1)与雄激素相比,密蒙花滴眼液具有与雄激素相似的抑制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作用,能够抑制雄激素缺乏所导致的兔泪腺细胞炎症反应,但其作用略弱于雄激素.(2)密蒙花滴眼液能够下调炎症因子TNF-α和IL-13表达.(3)低、中、高三种浓度密蒙花滴眼液均能够抑制雄激素缺乏所导致的兔泪腺细胞炎症反应,但中浓度和高浓度密蒙花滴眼液的抑制作用要强于低浓度密蒙花滴眼液.中浓度和高浓度密蒙花滴眼液相比较,两者的抑制作用差别不明显.
  • 摘要:目的:观察青光安缓释剂对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过程中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青光安缓释剂对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并初步判断青光安缓释剂的安全性.rn 方法:将48只健康成年新西兰长耳白兔,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8组,每组6只.分别为:A:空白组;B:模型组;C:MMC对照组;D:有效组份1组;E:有效组份2组;F:有效组份3组;G:有效组份4组;H:安慰剂组.A组不做任何处理,将B、C、D、E、F、G、H七组实验动物兔眼行常规小梁切除+虹膜根部切除术;C组在术中联合应用MMC;D、E、F、G四组分别在结膜下植入相对应的青光安缓释药膜;H组在结膜下植入安慰剂缓释药膜.各组实验动物分别于术后测量眼压,观察滤过泡形态,检查术口愈合及眼部一般情况.用药4周后处死各组兔子,取术眼滤过道巩膜组织,HE染色后观察滤过性手术区组织形态,用Western-blot法对滤过泡区域巩膜组织中TGF-β 2、Smad3、Smad4和I型胶原蛋白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rn 结果:术后C、E两组眼压回升缓慢,第4周时该两组眼压值与A、B、D、F、G、H组眼压值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和E组术后都能维持有效滤过泡,B组滤过泡在术后两周内基本都变为无功能滤过泡或滤过泡消失,D、F、G、H组在术后第4周都有少量功能性滤过泡存在.HE染色见C、E两组滤过道轮廓清晰,纤维细胞及炎症细胞少,其他各手术组滤过道轮廓消失,被大量纤维细胞和炎症细胞填充;术后四周各组TGF-β 2的蛋白表达量,B、C、D、E、F、G、H各组比较P>0.05,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Smad3、Smad4的蛋白表达量,C组与B、D、E、F、G、H各组比较P<0.05,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而B、D、E、F、G、H各组比较P>0.05,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I型胶原蛋白的蛋白表达,C、E组与B、D、F、G、H各组比较P<0.05,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C、E组比较P>0.05,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rn 结论:(1)MMC和青光安有效组份2都可以通过影响滤过道瘢痕化过程中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来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而减少瘢痕组织的增生,具有明显的抑制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作用.(2)青光安有效组份2可能与TGF-β竞争性结合TGF-β受体,从而起到拮抗TGF-β的作用,使TGF-β/Smad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信号传导减弱,成纤维细胞合成分泌Collagen I减少.(3)青光安有效组份2除了直接影响TGF-β/Smad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外,可能还能够通过影响炎症因子的生成,间接减少炎症因子对手术区滤过道的影响,减少TGF-β的产生,从而影响TGF-β/Smad细胞信号传导通路.(4)青光安有效组份2缓释剂局部给药的毒副作用小,安全性优于MMC.
  • 摘要:目的:为初步探讨中药青光安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作用机制和为中药对青光眼的体外疗效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rn 方法:不同浓度青光安颗粒剂和益脉康片剂给3月龄SD大鼠灌胃,获取不同含药浓度的大鼠血清;建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纯化培养的常压和高压模型,并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中Bcl-2、Bax等凋亡蛋白的检查.rn 结果:成功获取中药的含药血清,并将其用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体外培养;成功分离并培养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纯化培养模型,RNCs的混合培养最长可存活3~6周,RGCs的纯化培养可存活时间4~7天;成功对纯化培养的细胞进行压力造模.压力20mmHg、40mmHg、60mmHg、80mmHg,加压时间1~4小时均能促进RGCs的凋亡,其凋亡细胞的数目以80mmHg、4小时为最多(P<0.01).含药血清作用于纯化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后,Bc1-2的表达随青光安含药浓度的增高而增高,Bax的表达随青光安含药浓度的增高而降低,青光安20倍组明显优于模型组和空白组(P<0.01),青光安20倍组优于益脉康5倍组(P<0.05),青光安10倍组与青光安5倍组、益脉康5倍组无显著性差异.rn 结论:压力能促进RGCs的凋亡,其凋亡细胞的数目随压力的增大、加压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青光安含药血清能延缓RGCs的凋亡,对其有保护作用;利用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细胞进行试验,是中药药效试验的重要方法之一.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视网膜光损伤中组织形态学改变,探讨中药蛴螬对视网膜光损伤的防护作用.rn 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蛴螬低剂量治疗组、蛴螬中剂量治疗组、蛴螬高剂量治疗组.各治疗组于光照前2周连续灌胃给药后,光照前先暗适应24小时,在强度为2000±200Lx的白色荧光灯下,光照12小时,再进行暗适应12小时,连续3个循环,光照时间总计为36小时.照射后再连续给药1周.实验结束,处死所有动物,观察光镜和电镜下大鼠视网膜病理形态结构以及超微结构改变.rn 结果:组织形态学上,模型对照组视网膜变薄,细胞减少,细胞排列较正常组稀疏,内外节排列紊乱,分界不清;蛴螬中、高剂量治疗组视网膜形态有改善,外核层细胞厚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蛴螬低剂量治疗组较模型组无明显改善.rn 结论:蛴螬对光损伤视网膜变性具有保护作用.
  •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观察造模后大鼠的血糖以及视网膜和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初步评价双丹明目胶囊对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和胰腺组织结构的效应.rn 方法:将双丹明目胶囊作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通过与正常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的比较,观察双丹明目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和胰腺形态学的影响.rn 结果:经双丹明目胶囊治疗2个月后,双丹明目组大鼠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血糖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双丹明目组:病变较模型对照组轻.光感受器细胞层排列基本整齐,各层组织细胞内、细胞外水肿现象较模型对照组轻,毛细血管管腔无闭塞,周细胞轻度水肿.双丹明目组:大鼠胰组织结构基本清晰,胰岛细胞间和胰腺小叶间的结缔组织内可见脂肪细胞,胰岛边缘少量炎性细胞侵润.腺泡细胞体积未见明显增大.rn 结论:(1)双丹明目胶囊能有效降低DR大鼠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2)双丹明目胶囊能有效改善DR大鼠视网膜和胰腺组织结构.
  • 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模型视网膜血管的病理变化及VEGF表达变化,初步评价双丹明目胶囊抑制视网膜血管新生效应.rn 方法:将双丹明目胶囊作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通过与正常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的比较,电镜下观察双丹明目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组织的影响,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视网膜中VEGF的表达.rn 结果:经双丹明目胶囊治疗2个月后,双丹明目组大鼠视网膜组织轻度水肿,毛细血管周细胞水肿,线粒体轻度肿胀,结构稍欠清晰,部分内皮细胞轻度增生.除正常组外各组视网膜VEGF表达增加,以模型对照组最为明显,且双丹明目组和阳性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VEGF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0.01).rn 结论:(1)双丹明目胶囊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改变,减轻视网膜各层结构水肿、坏死情况,改善超微结构改变.(2)双丹明目胶囊可以抑制DR大鼠视网膜VEGF表达.
  • 摘要:陈达夫教授的中医眼科六经辨证思维体系从根本上结束了以症命名、辨病论治的局面。在六经辨证思维体系的统率下,以脏腑辨证为基础,贯穿八纲辨证,重视六经传变,兼顾标本中见,继承了五轮学说,发展了八廓学说,创立了内眼结构与六经相属学说,使中医眼科六经辨证思维体系成为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完善的思维体系,对中医眼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摘要:笔者根据中医学理论,以养阴行血为法组方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该方由石斛、白芍、决明子、茺蔚子、女贞子、黄精、葛根、赤芍等组成,以滋阴清热为基,养阴润燥、清热以护阴,辅以柔和之行血药,而不用传统燥烈之性的活血药,在于防止伤阴化燥。并通过实验探究了养阴行血法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血管,微血管周细胞与内皮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养阴行血方能显著减轻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的渗漏,促进视网膜出血的吸收,可改善视网膜血循环,减少视网膜缺血缺氧状况,控制DR的发展,改善血液高粘、高浓、高凝状态,防止红细胞聚集,防止小血管闭塞,能够较好地改善视网膜微循环,能有效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可阻止其向增殖型发展以保护视功能。
  • 摘要:本文通过对庞氏中医眼科的学术著作、文献的分析与总结,归纳出庞氏中医眼科理论体系的特点与选方用药的经验,及后人对庞氏中医眼科体系的拓展与延伸,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庞氏中医眼科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 摘要:本文介绍了河北省眼科老中医庞赞襄老师的生平事迹,主要阐述了他的学术思想,包括目病多郁论,玄府学说在眼科的应用。总结了庞老师对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等疾病的诊断治疗经验,以及经验方的解析。
  • 摘要:目的:评价散血明目片联合雷珠单抗眼内注射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性的临床疗效.rn 方法: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性40例40眼,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予散血明目片口服联合雷珠单抗璃体腔注射治疗,雷珠单抗组予雷珠单抗璃体腔注射治疗,璃体腔注射每月一次,连续3次,散血明目片连续口服3月.通过最佳矫正视力,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及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分析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黄斑视网膜厚度及视网膜渗漏的变化.rn 结果:最佳矫正视力:治疗前联合治疗组为0.15±0.10,雷珠单抗组为0.16±0.11,治疗后3月,联合治疗组0.3±0.14、雷珠单抗组为0.22±0.16,联合治疗组、雷珠单抗组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提高,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视网膜厚度:治疗前联合治疗组为(315.98±13.19μm),雷珠单抗组为(317.32±13.04μm),治疗后3月联合治疗组为(285.54±20.19μm),雷珠单抗组为(295.94±21.31μm),联合治疗组、雷珠单抗组黄斑视网膜厚度均有减少,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A显示:联合治疗组有15眼渗漏消失,3例渗漏面积明显缩小,2例渗漏面积无明显变化;对照组:14眼渗漏消失,4例渗漏面积明显缩小,2例渗漏面积无明显变化.rn 结论:散血明目片联合雷珠单抗璃体腔注射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性可提高视力,减轻黄斑水肿,使视网膜渗漏减轻,是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性的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水下气泡法撕囊改进过熟期白内障小切口手术,从而探讨该手术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在基层防盲治盲中遇到的13人14眼过熟期白内障采用水下气泡法撕囊改进白内障小切口手术方法.结果:14眼术后视力(矫正)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1d视力>0.3者10只眼(71.4%),术后3d视力>0.5者12只眼(85.7%).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水下气泡法撕囊对解决过熟期白内障手术撕囊困难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尝试.
  •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两种麻醉状态下采用上睑提肌折叠缩短术治疗单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rn 方法: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组(18例18眼)和局部麻醉组(21例21眼),回顾性分析39例39眼单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病人经皮肤-睑结膜入路上睑提肌折叠缩短术治疗效果.rn 结果:随访6mo~24mo,全身麻醉组:13例患者双眼睑缘高度差在1mm以内,满意,2例患者双眼睑缘高度差在3mm以内,基本满意,3例患者双眼睑缘高度差在4mm,明显欠矫;局部麻醉组:17例患者满意,4例患者基本满意.两组患者上睑缘弧度自然,双重睑形成良好,无严重的睑缘畸形,睑内翻倒睫和暴露性角膜炎等其他并发症.rn 结论:上睑提肌缩短术可有效的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明显改善外观,但对需全麻患者,仍应当慎重选择该术式.
  • 摘要:目的:比较视网膜光凝后复明片与单纯用西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53例(121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观察.27例(52眼)西药治疗,36例(69眼)采用复明片治疗,全部病例随访1年.观察两组治疗后视力,眼底的变化.结果:复明片治疗纽患者视力提高优于单纯西药组,眼底出血、黄斑水肿及渗出的吸收时间较单纯西药组缩短.结论:复明片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摘要:据文献记载,清宫配方档案将成方分为风痰、痰嗽、伤寒等16门;《清宫配方集成》在此分类基础上,结合临床分科现状与需要,将泻痢门归入脾胃门,将痰症门归入风痰门,将咽喉口齿门分为咽喉、口齿两类,另增加瘟疫、伤科、耳鼻、肛肠等类,共20类方.笔者就该书有关眼科用药特点做一探讨.方药制剂多样,内服以丸剂为主,外用以熏、洗剂为主.该书所列眼科方共75首,内服医方31首,其中有丸剂27首,散剂2首,膏剂、汤剂各1首;外用医方44首,其中薰、洗眼方28首,点眼药14首,闻药方、浴足方各1首.内服方药,以清肝明目为主;外用方药,以疏风清热明目为主;配方严谨,注重归经;同名异方,治法有别;部分用药需要详询查考.
  • 摘要:"体"与"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本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其不仅表现在哲学领域是辨证的重要前提和出发点,在历史学、社会学、医学等其他诸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实体用观作为一种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早就运用在中医学的理论当中了,成为古人认识和理解人体生理、病理的重要指导思想.人体五脏六腑的体用关系是一对相互矛盾的范畴.但是矛盾是相对的,体之于用,不即不离,离体无用,离用非体.
  • 摘要:医院文化是一个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医院精神和管理理念为核心、凝聚、激励医院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医院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医院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总结、提炼和培育鲜明的医院核心价值观和医院精神,结合医院发展战略,围绕"以病人为中心",提炼各具特色、充满生机而又符合医院实际的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医院制度,寓文化建设于制度之中,规范员工行为,提高管理效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的信誉度,树立医院良好的形象;营造良好的医院视觉环境和人文环境,充分发挥环境对医院物质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作用推动力,构建调协有力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医院文化建设水平.
  • 摘要:本文介绍了李教授辨证论治眼底异常脉络的经验,临床上常分为脉络火郁证、脉络瘀阻证、脉络虚火证和面临失养证。在辨证论治时要注意三点,一要明确产生新生血管的基础疾病,如视网膜静脉阻塞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均可出现新生血管,但其病因病机是不同的。二要注意脏腑病机,尤其心、肝、脾的病机,因为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三是新生血管属于组织增生,是血瘀证的表现。
  • 摘要:并发性白内障是葡萄膜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葡萄膜炎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几乎所有反复发作的慢性葡萄膜炎最终都要发生并发性白内障。就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而言,陈旧性葡萄膜炎的主要问题是瞳孔广泛后粘连,甚至瞳孔膜闭。这在风湿性关节炎,小柳一原田氏病,交感性眼炎及其他不明原因反复发作的前葡萄膜炎患者中是相当多见的合并情况。瞳孔后粘连,使白内障手术难度加大;处理瞳孔的结果又激惹虹膜炎症反应或使炎症加重,这些都不利于术后恢复,甚至使被游离了的瞳孔再度粘连。除此之外,如果植入了人工晶体,术后炎症还会产生一系列与人工晶体植入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然而,并非所有这类患者,经过白内障手术后都要经历复杂的炎症过程。有些病例,摘除白内障以后局部十分安静,且自此脱离了靠糖皮质激素控制葡萄膜炎的历史。一般来说,局部炎症消退后静止时间越长,手术安全性越大;葡萄膜炎病史越短、越轻,手术效果越好。
  • 摘要:本文介绍了儿童多瞬症的主要症状,中西医病因机制,临床鉴别诊断,中西医治疗方案,总介绍了各地中医眼科名家的治疗经验,以及对儿童多瞬症的预防措施。
  • 摘要:目的:观察菊花总黄酮对去势所致干眼症白兔泪腺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菊花总黄酮治疗干眼症的作用机制.rn 方法:将150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雄激素对照治疗组(D组)和菊花总黄酮治疗组(E组).分别于治疗后1、3和5个月每组处死10只,取材用与相关指标检测.C组、D组、E组行双侧去势术建立白兔干眼症模型.E组白兔用菊花总黄酮灌胃治疗,D组用雄激素肌肉注射,A组、B组、C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全部白兔行Schirmer I实验,并检测泪膜破裂时间,处死后取泪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泪腺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ax、bcl-2的表达,并计数凋亡细胞数量.rn 结果:E组Schirmer Ⅰ实验测量所得滤纸湿长明显高于C组(P<0.01),泪膜破裂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1).E组治疗1、3和5个月后,泪腺导管及腺泡上皮细胞中Bax阳性表达的细胞数均明显低于C组,bc1-2阳性表达的细胞数均明显高于C组,细胞凋亡数量均明显低于C组(P<0.01).rn 结论:菊花总黄酮中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物质,可显著抑制雄激素水平降低后白兔干眼症的发生,抑制泪腺细胞凋亡,维持泪腺基础分泌量和泪膜的稳定性.
  • 摘要:本文针对某眼科患者的现病史、既往病史、专科情况等资料,以及生化检查、眼科影像学检查结果和最红治疗方案进行了介绍。
  • 摘要:笔者查阅了近几年文献,发现中医治疗graves眼病相关文献较少。虽有临床应用中药汤剂及成药治疗,但个案报道多,辨证分型和疗效标准不统一,在评价疗效方面缺少客观性指标的测定,而且单味中药及汤剂对于graves眼病的治疗机制缺乏深入研究。而针灸治疗眼病有几十种方法,大量研究表明,眼和附器是针灸主要病谱之一。但临床上眼病患者首先想到用针灸治疗或眼科医生推荐针灸治疗的并不多。针刺治疗是治疗graves眼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的基础上,通过正确的穴位配伍和行针手法,有利于改善全身及眼部症状。但对于针灸治疗graves眼病的机制同样缺乏深入研究。对于如何提高graves眼病的疗效,可以继续从古医籍中挖掘、整理治疗graves眼病的新方新药,寻求能防治或改善症状的中草药。建立合适的graves眼病动物模型,开展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推广有效的中药和复方。开展多家医院或名老中医的协作研究,统一辨证标准,提高辨证论治水平。加强眼科与针灸科室的交流,摸索针灸对于graves眼病的最佳治疗时机,探索针灸的治疗机制。另外,进行中西结合治疗,因目前己有中西医结合治疗graves眼病的临床报道,并且疗效不错,对于如何使用中药降低西药副作用,减少复发,提高疗效,也仍会是接下来的研究方向。
  • 摘要:病毒性角膜炎主要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由于目前尚无有效控制复发的药物,多次发作后角膜混浊逐次加重,常最终导致失明。单纯的西药治疗,长期反复用药易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中医通过从虚实辨证,运用对症方药,并联合西医常规抗病毒治疗,在治疗本病及防止其复发的效果上明显高于单纯使用西药。但是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没有找出能够防止本病复发的有效药物,这有待医学研究工作者在今后的道路上不断努力,攻克各个难关。
  • 摘要:目的:探讨20G常规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离+全氟丙烷(C3F8)术后加中药治疗有利于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术后的恢复.方法:20例(20只眼)特发性黄斑裂孔20G常规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离+全氟丙烷(C3F8)术后加中药治疗,术后随访6~11个月.观察术前及术后3个月裂孔封闭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18例裂孔封闭良好,2例裂孔未封闭.结论:20G常规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离+全氟丙烷(C3F8)术后加中药治疗有利于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术后的恢复.
  • 摘要:眼底出血病因复杂,可由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外伤等疾病引起,中医治疗眼底出血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临症之时,可根据所致眼底出血病种的不同,灵活运用活血利水法。由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引起者,其病机多为阴虚阳亢,治疗宜滋阴潜阳,活血利水,可用天麻钩藤饮加丹参、地龙、茯苓等药;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者,其病机多为阴虚血瘀,治疗宜滋阴降火,活血利水,可用知柏地黄汤加益母草,地龙、泽兰等药;由肾炎性视网膜病变引起者,共病机多为阳虚水湿上泛,兼夹血瘀,治疗宜温阳化气,活血利水,方用真武汤如地龙、红花、泽兰等药。眼外伤引起者,常采用活血利水法,方用桃红四物汤合四苓散(五苓散去桂枝)加减治疗,以桃红四物汤活血祛瘀以治基本,四苓散利水消肿以治其标,均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 摘要:本文介绍了李传课教授对白内障的,命名方式,探讨了脏腑与眼底病的病因关系,从眼病阶段、眼底症状等方面辨证,并运用理血疗法对该病进行治疗,最后总结了李教授治疗白内障的自拟方药。
  • 摘要:本文介绍李教授对角膜炎从祖国医学对该病的认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包括角膜炎的分类、病因病机、辨证、内服药、外用药及角膜炎的证治分类。李教授治疗角膜炎,不仅继承了祖国医学的精华,而且汲取了当代中医药防治角膜炎的新成果、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并运用现代科学,尤其是现代医学的新技术,新知识,以不断提高角膜炎的诊治水平,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
  • 摘要:目的:观察常规抗炎、降眼压药联合中药丹栀逍遥散加减方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77眼)确诊为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37眼)和治疗组(39例40眼).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抗炎、降眼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炎、降眼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丹栀逍遥散加减方治疗.结果:经比较两组患者愈合时间有明显差别(p<0.05),而有效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常规抗炎、降眼压联合中药丹栀逍遥散加减方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能缩短治疗时间和减少副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65眼)和对照组62例(63眼),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复发率为4.8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复发率为1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较单纯西医治疗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 摘要:目的:进行人小梁细胞培养传代并建立体外高压模型.rn 方法:人小梁细胞的培养传代:人小梁细胞经过复苏后按1:3-1:5进行传代培养,取接近80%融合的传代细胞,按1ml/管分装于己作好标记的冻存管中,冻存管逐步置于4℃、-20℃和-80℃冰箱中过夜,最后放入液氮中长期保存;体外高压模型的建立:取接近融合的传5代细胞,用注射器注入无菌空气加压,压力保持在60mmHg,加压24h后用0.25%胰蛋白酶消化细胞,固定、脱水、包埋、切片、双染后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并摄片.rn 结果:人眼小梁细胞3-5代的细胞形态十分稳定,细胞扁平宽大,胞浆清亮,胞突较宽,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多,细胞形态逐渐发生明显的变化,由扁平状变成细长梭形,极似成纤维细胞.经过体外高压处理后,部分细胞超微结构轻微改变,表面微绒毛消失,线粒体空泡样变,核膜明显皱缩,部分细胞胞内脂滴及空泡增多,线粒体轻度肿胀,严重者细胞线粒体嵴肿胀,排列紊乱,粗面内质网扩张成泡状.rn 结论:人小梁细胞的传代细胞培养法是一种有效的体外培养方法,并且能够缩短实验周期;通过气体加压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建立体外高压模型.
  • 摘要:本病例眼底荧光造影显示患者双眼动脉及静脉均有累及。在临床实践当中,此类型患者较为少见,因此在本病例的临床治疗中,出现不同的诊断意见及治疗方案。患者最终治愈,通过多年观察,患者病情无再次复发。该病临床表现:视力不同程度下降,早期可有视网膜血管动脉或静脉受累,或动脉静脉同时受累,静脉受累是,血管有黄白色身材,管径粗细不均,呈迁曲扩张,动脉管径也粗细不均,可见后极部有出血和渗出晚期可就周边视网膜毛细血管闭塞,形成大片无灌注区,FFA显示受累血管呈强荧光,管径不均。本病例需要与其鉴别诊断的疾病有: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急性坏死综合症。
  • 摘要:目的:观察青光安4中有效组份对青光眼术后眼压和滤过道胶原纤维的影响,探讨青光安有效组份在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机制.rn 方法:将青光安有效组份作用于滤过性手术后的兔眼(D、E、F、G组),通过与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MMC组(C组)及青光安混悬液组(D组)的比较,观察青光安4中有效组份对青光眼术后眼压和滤过道胶原纤维的影响.rn 结果:术后MMC组、有效组份2组及青光安混悬液组眼压回升缓慢,这三组眼压值与其他组眼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胶原纤维面积比值组间比较,效组份1组与有效组份4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时P>0.05,有效组份2组与青光安混悬液组组间比较时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意义.rn 结论:(1)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形成与胶原纤维的增殖密切相关; (2)MMC、青光安有效组份2及青光安混悬液均可稳定术后眼压并有效抑制胶原纤维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抗瘢痕化作用.
  • 摘要:本实验将前期研究筛选出的4种青光安颗粒有效组分与青光安颗粒剂通过滤过手术动物模型进行抗ECM(的对比观察,通过观察抑制其活性的效果来得出哪一种青光安药物更能抑制瘫痕的增生,从而为青光安的新药研究开发提供有效的实验基础支持。
  • 摘要:目的:观察青光安四种有效成份对兔眼滤过术后滤过道瘢痕组织TGF-β1和Smad3表达的影响,探讨青光安有效组份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效果及作用机制.rn 方法:将青光安有效组份作用于滤过性手术后兔眼(D,E,F,G组),通过与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MMC组(C组)的比较,观察青光安4种有效组份对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组织TGF-β1和Smad3的影响.rn 结果:有效组份2组与MMC组TGF-β1和Smad3及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三组与MMC组TGF-β1和Smad3及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抑制效果不如MMC组.rn 结论: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是导致术后眼压异常回升、滤过性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青光安有效组份2和MMC都可通过抑制TGF-β1和Smad3 mRNA及其蛋白表达减少瘢痕组织增生,具有明显的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作用.
  • 摘要:殷师常年立足临床,在眼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其善用温药,妙用大黄,活用名方,精于手术。通过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等实际眼科病例的治疗过程介绍,验证了殷师治疗眼科疾病的有效性。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老中医夏济勋的生平,详细阐述了夏济勋在眼科方面的学术思想、诊疗经验,中医治法主要是清热解毒、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滋补肝肾等。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河北省眼科老中医张宝钧老师的生平事迹,他的学术思想内容为从郁论治眼科疑难疾病,儿童眼病多从调理脾胃论治,青年眼病多从清热解毒,散风疏络为主,中年人眼病多从疏肝解郁论治,老年眼病多从健脾益气,补益肝肾为主。妇女眼病多从调理气血,舒畅气机论治。张宝钧老师认为要注重心理治疗在癔症性眼病中的作用。文章最后介绍了张宝钧老师眼科常用对药及其功效。
  • 摘要:本文介绍目在体为阴,在用为阳,目为阴精与阳气共聚之所,目为清窍窍通目明。目多因肝致病,阴液易伤,阳气易损。眼科疾病治疗方法为清泻火热,退翳明目,发散祛邪,重视辛温升散。总之,眼作为人体的视觉器官,其自身的生理病理特点决定了眼科临床在遵循常规医疗法则的同时,还必须充分体现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在此基础上遣方用药,以期获得良好的疗效。
  • 摘要:眼底新生血管在辨证论治时要注意两点,一要明确产生新生血管的基础疾病,如视网膜静脉阻塞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均可出现新生血管,但其病因病机是不同的。二要明确新生血管属于中医学的什么证。眼底新生血管属于组织增生,应为血瘀证的表现。但引起血瘀证的病因病机又有所别,常见者有以下证型:络脉火郁证、络脉瘀阻证、络脉失养证和络脉虚火证。
  • 摘要:本文介绍了近现代湖南地区中医眼科专家的生平事迹,医学成就及主要学术思想,包括毕人俊、文日新、刘佛刚、李熊飞等人。
  • 摘要:开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多种,各有利弊,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慎重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原则上先选择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然后考虑房水引流物置入术;因睫状体破坏性手术有严格的适应证,应作为最后的选择.手术目的是为了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为更多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解除病痛.引流物置入术与小梁切除术的比较(Tube Versus Trabeculectomy,TVT)研究表明:无阀门引流物植入术与小梁切除术联合MMC相比,具有能维持良好的眼压控制、避免持续性低眼压、避免再次手术治疗的优势.新型引流植入物的出现,带来了概念上的革新,并且对手术过程进行了大幅度的简化,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摘要:目的:探讨可调节缝线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联合可调节缝线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8例,观察手术前后眼压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术后平均随访1~3月.结果:术后根据眼压情况分次拆除可调节缝线,术后第5日平均眼压15.62±2.52mmHg,无低眼压、浅前房、前房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联合可调节缝线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但能控制眼压,而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联合更昔洛韦凝胶对单纯病毒性角膜炎初次及复发感染中的作用。rn 方法:制备初次及复发感染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动物模型,采用不同配伍给药方式,比较利巴韦林联合更昔洛韦凝胶治疗组与其他组间疗效差异。rn 结果:与未预防使用组相比利巴韦林显著降低该病的复发率(x2=3.96,0.01<P<0.05);联合给药组与单用更昔洛韦治疗组、PBS治疗空白对照组间炎症指数间差异明显(F=3.930,P=.019<0.05;F=3.422,P=0.032<0.05);联合给药组与单用更昔洛韦组、PBS治疗组间新生血管指数间差异明显(F=2.970,P=0.043<0.05;F=4.385,P=.00<0.01);联合给药组与PBS治疗组间角膜组织病毒含量差异明显(t=1.221,P=0.01<0.05)。rn 结论:利巴韦林能够减少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率,联合更昔洛韦凝胶局部使用有效控制眼表炎症、新生血管生长并能减少角膜局部病毒含量.
  • 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不同切口对术后泪膜变化的影响,对临床白内障手术及术前、术后合理用药提供参考.rn 方法:1.对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非干眼患者104例120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透明角膜切口组56例60眼;B组:行巩膜隧道切口组48例60眼.两组切口宽度均为3.2mm,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分别于术前3d、手术后1d、7d、14d、30d、90d对患者行干眼主观症状问卷调查、SIt检查、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 Fluorescein Staining,CFS)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1.术后id、7d两组患者干眼主观症状明显,巩膜隧道切口组(B组)干眼症状评分大于透明角膜切口组(A组),二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t=-6.208,-2.868; p<0.01);其它时间点干眼症状评分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t=-1.643,-0.832,-0.281; p>0.05).术后1d两组SIt检查均明显增加,B组SIt较A组长,有显著性差异(t=-2.916; p<0.01);其它时间点SIt检查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t=-1.224,-1.189,-0.632,-1.031; p>0.05).术后id、7d、14d BUT明显缩短,B组BUT较A组延长,二者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t=-3.719,-2.442,-2.507; p<0.01,0.05),其它时间点两组BUT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t=-0.800,1.227; p>0.05).术后1d、7d、14d CFS评分增加,A组CFS评分大于B组,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t=3.478,3.261,2.466;p<0.01,0.05),其它时间点CFS评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t=-0.382,1.227;p>0.05).rn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采用巩膜隧道切口和透明角膜切口对术后泪膜的影响仅在术后早期有统计学差异;术后3月时两组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行巩膜隧道切口患者术后早期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小于透明角膜切口患者,但干眼主观症状明显重于透明角膜组.
  • 摘要: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50眼)泪小管断裂患者行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其中对照组:15例(15眼)采用泪囊切开由内向外逆行寻找内侧断端然后吻合;实验组:35例(35眼)采用显微镜下直视下寻找内侧断端,用泪道引流管从上、下泪小点双路环形植入然后吻合.结果:随访2年对照组治愈10例(66.66%),无效5例(33.33%);实验组治愈31例(88.57)无效4例(11.42%).结论:实验组采用显微镜下直视下寻找内侧断端,用泪道引流管从上、下泪小点双路环形植入然后吻合.手术操作简单,内眦部成形好,并发症少,是比较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
  • 摘要:中医学阴阳虽然有哲学内容,但它并非仅仅是抽象的哲学概念,也不能等同对立统一.所谓"对立统一",指的是已发展到"同一"关系的对立.而"对立",则是尚未发展到"同一"关系的对立.对立是本质的差异,在对立中,互相区别的不是任一他物,而是与自己正相反的他物,"对立统一"与"对立",是两个内涵完全不同的概念.阴与阳之间既存在对立统一关系,也存在具体的对立关系.中医文本中之阴阳到底是中医哲学阴阳还是中医医学阴阳,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具体语境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但就中医文本中阴阳所处的某一具体语境而言,阴阳两个指称语言符号指称的是哲学阴阳,还是医学阴阳则是确定的,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 摘要: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开窍于目,在中医眼科学中,认为肝脏与目关系密切.肝脏的气、血、阴、阳失调时,可引起目疾.通过对部分古籍的查阅,从症状及其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分析目疾与肝的联系,旨在为目疾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本文总结了唐由之教授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经验,应辨病为先,明确诊断,寻找病机,详查病机,根据该病不同发展阶段表现的不同证候分期进行治疗,在治疗上则以治血为主,并要中西互相参照,取长补短。
  • 摘要: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与增龄相关的黄斑部退行性病变,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引起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是视网膜感光细胞和RPE细胞广泛萎缩(干性)和新生血管所致的出血、渗出和纤维瘢痕病变(湿性).根据该病的不同分期,临床表现分为精气亏虚证、气液失调证、络伤血溢证、痰瘀互结证等,病证结合进行了中药治疗,将取得良好疗效。
  • 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明目丸治疗脾胃气虚型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24例(25只眼),予口服益气明目丸,同时配合球后注射地塞米松,口服维生素B1、甲钴胺片等支持疗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力、视野、眼底及FFA变化.结果:本组共24例25只眼,显效7只眼(28%);有效12只眼(48%);无效6只眼(24%);总有效率76%.视力、视野平均光敏感度、视盘荧光充盈迟缓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症状积分改善有效率88%.结论:益气明目丸治疗脾胃气虚型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能明显提高疗效,改善视功能.
  •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密蒙花滴眼液对去势雄兔泪腺细胞凋亡因子Bax、Bcl-2、Fas和FasL的影响,探讨不同浓度密蒙花滴眼液对去势雄兔干眼症模型的疗效.rn 方法:将42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雄性),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分别为:A:空白组;B:模型组;C:低浓度组;D:中浓度组;E:高浓度组;F:安慰剂组;G:睾酮组.A组不做处理,将其余六组兔子行双侧睾丸及附睾切除术.术后B组不予处理,从术后第3天开始C、D、E三组分别滴低、中、高3种浓度密蒙花滴眼液,F组滴安慰剂滴眼液,G组按0.5ml/kg在大腿肌肉处注射丙酸睾酮注射液,每3天注射一次.各组实验用兔,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后第4周各进行一次SchirmerⅠ试验(SIT)和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用药观察4周后采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各组兔子,摘取双眼泪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泪腺细胞凋亡因子Bax、Bc1-2、Fas和FasL的表达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1) SIT与BUT值手比较:B组与F组术后与术前比较,P<0.01,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术后与术前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B组与F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其他各组比较,P<0.01,有明显统计学意义;C组与D组、E组、G组比较,P<0.01,有明显统计学意义;D组与E组、G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2)术后各组细胞凋亡因子Bax、Bc1-2、Fas和FasL的比较:术后B组与F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B组、F组与其他各组比较P<0.01,有明显统计学意义;C组与D组、E组、G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D组、E组、G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rn 结论:(1)与雄激素相比,密蒙花滴眼液具有与雄激素相似的抑制细胞凋亡因子表达的作用,能够抑制雄激素缺乏所导致的兔泪腺细胞凋亡,但其作用略弱于雄激素.(2)密蒙花滴眼液能够下调细胞凋亡因子Bax、Fas和FasL的表达,同时能够上调Bcl-2的表达.(3)低、中、高三种浓度密蒙花滴眼液均能够抑制雄激素缺乏所导致的兔泪腺细胞凋亡,但中浓度和高浓度密蒙花滴眼液的抑制作用要强于低浓度密蒙花滴眼液.中浓度和高浓度密蒙花滴眼液相比较,两者的抑制作用差别不明显.
  • 摘要:经学的传承牵系着中国学术的大脉,经学自孔子删订六经之后,又经历了秦汉两代相接的特殊历史变革时期,演变为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两支风格迥异的经学派别.这两种经学派别之争一经肇始,便一发而不可收,自汉时起绵延至今.章太炎先生曾言:"讲国学而不明派别,将有望洋兴叹、无所适从之感".中医古籍,尤其是《内经》,在传承过程中亦经历过秦汉之际的文字变革,在理论上亦与汉代经师一样同讲阴阳五行,在两千余年经学统领中国传统学术核心的背景下,今古文经学对中医学的传承产生重要影响.受经学影响,中医对于典籍也很是推崇.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类似于经学中的五经,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医界有先贤曾说:"不读医经,纵成仓扁,终为技术之流".
  • 摘要:在保持和发扬中医药传统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方法研究中医药,能够加速中医基本理论的研究进程,同时也符合中医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要求.通过研究,加深对中医理论的认识,促进中医理论更加规范和完善,提高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和某些疑难病症的水平.
  • 摘要: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它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既有自然科学的内涵,也有丰厚的人文哲学底蕴.它汇集了中华文明动静结合的哲学思维、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观念、形神统一的个体化辨证论治诊疗模式、理法方药有机统一的治疗艺术以及"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的道德修养,在维护人类健康的同时对传播弘扬中华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摘要:目的:总结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rn 方法:回顾性系例研究.收集8例临床确诊的晶体溶解性青光眼患者资料,总结病史特点、临床表现、UBM特征、治疗和预后.rn 结果:8例晶体溶解性青光眼患者平均年龄80.9岁(74~86岁),患眼失明7.25年(3~10年)后急性发作,眼压50mmhg(46~67mmhg),晶体白色乳糜状,前房深度3.60mm(2.53~4.96mm),UBM可见房角开放,点状回声,晶体皮质液化,核移位.晶体摘除术5例,联合IOL植入术2例,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1例.8例手术后眼压均正常,2例视功能改善.rn 结论:UBM在晶体溶解性青光眼有特征性表现,在准确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特殊意义,晶体摘除术是有效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模型,应用不同浓度的祛风活血汤对其干预,以Bcl-2为观察指标,客观评价祛风活血汤的治疗效果及其对EAU大鼠的眼部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rn 方法:将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对照组B,低剂量组C,中剂量组D,高剂量组E,将浓度为1mg/ml的牛S抗原溶液与等量弗氏完全佐剂充分乳化,取0.2ml抗原溶液于B、C、D、E组实验大鼠双后足垫皮内注射,诱导EAU模型.A、B组以蒸馏水4mL灌胃,C、D、E组分别以祛风活血汤2g/kg、3g/kg、4g/kg灌胃,Qd.于给药后第28天过量麻醉处死大鼠,留取标本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葡萄膜中Bc1-2表达情况.rn 结果:①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Bcl-2的表达减少(p<0.01).②与空白组相比,高剂量组Bcl-2的表达相近(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Bcl-2的表达增多(p<0.01).④与高剂量组相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Bcl-2的表达较少(p<0.01).⑤与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Bcl-2的表达相近(p>0.05).rn 结论:1.祛风活血汤对EAU大鼠有明显治疗作用,可为临床广泛应用奠定基础.2.祛风活血汤低、中、高浓度均能促进EAU大鼠眼部Bcl-2基因的表达.3.祛风活血汤对EAU大鼠眼部Bcl-2基因的表达影响高浓度优于低、中浓度,低、中浓度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 摘要:白内障术后引起的前房炎性反应归属中医学“瞳神紧小”范畴,术后引起的泪膜功能损害所引起的干涩感、烧灼感相当于中医“神水将枯” “神水枯瘁”、“白涩症”范畴。中医学认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大多数肝肾不足,脾气虚衰,而白内障手术,可使眼部脉络受损,腠理失固,风热乘虚而入,造成眼部气血瘀滞,目失濡养,肝经风热上扰目窍,故而出现异物感、烧灼感、千燥感和眼部不适等。目前皮质类固醇是治疗白内障术后前房炎性反应中最常用的有效药物,但是由于皮质类固醇的副作用以及受全身疾病的影响,临床使用受到一定限制。目前治疗白内障术后引起的干涩感、烧灼感、异物感等眼部不适症状最常用的方法是局部应用人工泪液和润滑剂,是治标不治本,其治疗的目的在于替代或保留病人的泪液,而没有纠正潜在的病变。一般认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在某种程度上可弥补西医学的不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临床研究计划设计不够严谨,诊断、疗效判定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不规范统一,因而疗效统计结果可信度不高,重复性差;实验研究相对较少等等。因此,今后首先要尽快制定本病的中医诊断、疗效判定标准,以使研究更加规范、科学,更具有重复性。其次,应在现有的基础上近一步探索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加强实验研究,应用现代科研方法,揭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实质。只有这样才能对白内障术后前房炎性反应和术后泪膜功能的修复的研究提出新的思路。
  • 摘要:葡萄膜炎是一类病因、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治疗又相当棘手的疾病。西医对葡萄膜炎的治疗是采用睫状肌麻痹、激素、免疫抑制和非昌体消炎药等方法。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和患者的个体差异,疗效差异也较大,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由于不能忍受药物的副作用,而放弃治疗,造成失明。而中医治疗葡萄膜炎是在整体观指导下的辨证论治,注重患者的整体辨证和不同患者的特殊性,重视个性化治疗,这些都是西医无法比拟的。中药与西药在葡萄膜炎上都有自己各自的特色,但是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特别是在减少激素毒、副作用、激素依赖性及炎症复发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在这些方面己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中药经验方和单方的研究己取得一定进展。但同时注意到,中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诊断标准和疗效判断标准方面欠统一,在临床研究中,前瞻性研究少,回顾性研究多,缺乏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实验研究多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未向临床研究延伸。因此,采用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建立规范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将是未来葡萄膜炎研究的趋势。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