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经典性

经典性

经典性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38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35908篇;相关期刊309种,包括学习与探索、中州学刊、当代贵州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新媒体时代艺术研究的新视野第一届会议、“当代世界文学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十七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经典性的相关文献由386位作者贡献,包括乔辉、谭英、冯娇等。

经典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1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35908 占比:99.91%

总计:436292篇

经典性—发文趋势图

经典性

-研究学者

  • 乔辉
  • 谭英
  • 冯娇
  • 同温玉
  • 唐金海
  • 姚君伟
  • 张丹宁
  • 彭庆慧
  • 徐迅
  • 李一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静
    • 摘要: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称《序言》)里首次从经济和哲学整体的高度对唯物主义历史观作出精辟阐述,是一篇对历史唯物主义主要原理进行高度概括的经典性文章,《序言》基本原理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王雪瑛
    • 摘要: 岁月是经典最好的证人。经典首先属于作品诞生的时代,同时又超越时代,历经时光之潮的冲刷,与不同时代的对话,不断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成就着经典的品质。茅盾曾评价,"当年海上惊雷雨",《雷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经典和里程碑,奠定了中国现代话剧坚实的基础,代表中国话剧艺术由此走向成熟。《雷雨》的经典性首先在于与同时代的对话。
    • 任竹良
    • 摘要: 经典性是指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内在质素,是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经典化则关注使作品成为经典的外部因素,比如文化权力、意识形态、历史语境、受众、资本等。《城南旧事》的经典性突出体现在林海音以独特而鲜明的原创性书写了人类永恒共通的情感体验,具体体现在童年书写、成长主题、文化乡愁等方面。《城南旧事》的经典化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电影改编的成功。出版媒介、教材、文学史、文化需求等因素也助推其实现经典化建构。中国当代文学史如何书写和评价林海音是个有关作家形象认知、有关文学史写作反思的问题。
    • 程乐松
    • 摘要: 在中国古代思想与学术传统的语境中理解以"经"为中心的语汇群,可以展现这一独特的语汇群如何创造了一个贯通各个文明和思想层次的意义网络。"经"以独特的方式联结了天道、历史、典章、教化、修养与政治制度,成为纵贯文明结构的枢纽。经学则以一种具有超越性的历史意识为基础,创造了前经学时代的理想秩序与圣王想象,并以此为基础确立了以历史纪事为基本形式的天道与人性展现方式,成为宇宙人伦、政治权力,乃至个体修养的教化,更推动了诸子时代思想家追求理想秩序与天道人性的思想创造。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哲学史的建构与经学的关系,揭示在哲学性规范与思想家为中心的"历史观"统摄下的"经典"制造与"经典性"重塑。传统中国思想、信仰乃至制度、政治的"经"的丰富内涵的隐没与中国哲学研究中频繁出现的"经典"的显扬,体现了在不同历史意识支配下的"经典性"的嬗变,更为重要的是,在经学与哲学两个视角下的"经典性"可以组成传统中国思想图景中不可或缺且互相支撑的两个面相。
    • 汪超
    • 摘要: 《桃花扇》和《长生殿》作为清代戏曲的经典作品,本期两篇文章围绕二者展开经典性的再思考。戏曲作品在流传过程中,既有自身价值的完美呈现,又有各类“衍生品”的参与赋值,其中包括序跋、题词、译介等形式,从不同角度完成对戏曲价值的重新发现和再度认可。
    • 程磊
    • 摘要: 古今评诗者从不同角度对崔颢《黄鹤楼》的经典性成因作过讨论,而把握诗中的乡愁是解释其经典地位的关键。崔诗的意脉完整地展现了中国人叩问精神家园、追询价值归宿的心理流程,乡关何处的追问典型地反映出中国人面对现实悲剧性由暴露到弥合、由价值空无到价值自证的建构过程,是民族文化心理的一种诗性呈现。“向空而有”的转换理路与价值建构,是通过颈联写景句的自然意象呈现出来的,山水美感经验与家园追询意识的水乳交融,也成为唐诗中以山水行旅书写乡愁的固定模式。
    • 罗周(口述); 罗周(整理); 向阳(整理)
    • 摘要: 戏曲编剧技法是有其规律可循的,对编剧技法之研究、归纳、总结对于当代戏曲编剧创作而言,具有十分重要、重大的指导意义。《缀白裘》作为清代昆曲折子戏集大成之文本合集,其中大量折子仍活跃于当今的昆曲舞台上,其演出本与案头文本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折子戏之编剧法研究,既有利于梳理从清代至今之昆曲折子戏演出文本与表演艺术之流变,更重要的是,从其经典性、传世性、成熟度入手,进行详细的文本分析并与表演艺术相结合进行进一步思考、剖解,必能总结出戏曲编剧法的普遍规律,从而引领当代戏曲编剧之有效创作与创作上的有效积累。
    • 李含飞
    • 摘要: 中国古代陶瓷制式器型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这种多元并存、绚烂多姿的造物方式,积淀成中国古代造物文化的重要基因。形而上的“物象观”与形而下的“器物观”始终贯穿于陶瓷器型的发展与演变之中,陶瓷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始终贯穿于其器型传承与创新始末,这些经典器型亦始终根植于大众生活,其普及性、经典性、传承性成为了中国古代陶瓷器型的典型特征,对中国传统造物方式和当代日用品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张涛; 李瑶; 吴桐; 于磊; 钟凯; 张国骏
    • 摘要: 《伤寒论》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在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然而中医文本经典性的内涵与标准,以及当前的研究策略尚有探究的意义与必要。诠释学作为探讨文本、作者、读者关系以及理解与解释的学科,其真理观、文本理解理论、实践理论受到人文社科领域的广泛关注,运用诠释学的理论与方法,阐明《伤寒论》的原典性、典范性、权威性的经典性特征,中医经典的真理内涵与理解实践的发生,以及结合当前临床实践的文本解读,为中医经典研究提供参考与启示。
    • 李晶
    • 摘要: 以陕西作家群为代表的当代中国文学流派,既具有时代精神式高峰的潜质,也具有个体自创式高峰潜质。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陕西作家深受人文和地理环境、民族传统以及时代精神的影响,在文学叙事、理论实践及政治建构三重关系中体现出鲜明的作家主体性。他们的写作始终源于、并落脚于最广大人民的现实处境。作品触及了政治制度建构的文学实践、理想信仰的问题处理以及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意义这三方面的主题。从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多维度充实现实主义,写作手法臻于当代中国现实主义的高峰,具有鲜明的经典性与当代性,跻身世界文学潮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