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茅盾

茅盾

茅盾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217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72篇、会议论文6篇、相关期刊869种,包括贵州社会科学、齐鲁学刊、人文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等;茅盾的相关文献由1596位作者贡献,包括钟桂松、茅盾、孙中田等。

茅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72 占比:99.72%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28%

总计:2178篇

茅盾—发文趋势图

茅盾

-研究学者

  • 钟桂松
  • 茅盾
  • 孙中田
  • 丁尔纲
  • 李标晶
  • 李继凯
  • 王嘉良
  • 曹万生
  • 刘焕林
  • 田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董卉川; 张宇
    • 摘要: 茅盾曾创作了不少散文诗,但一直被学界忽略。通过辨析可以发现,茅盾诸多被划归为散文的作品其实是散文诗。这些散文诗通过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诗化节奏,应和情感的内在变奏;通过优美婉约或雄壮激越的诗意语言,表达复杂幽微的情感体验与人生思考;以象征的诗性的意象设置,表现理想的幻灭、动摇与追求。节奏、语言和意象的综合调度,使得这些散文诗显示出浓郁的诗性,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 王雪瑛
    • 摘要: 岁月是经典最好的证人。经典首先属于作品诞生的时代,同时又超越时代,历经时光之潮的冲刷,与不同时代的对话,不断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成就着经典的品质。茅盾曾评价,"当年海上惊雷雨",《雷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经典和里程碑,奠定了中国现代话剧坚实的基础,代表中国话剧艺术由此走向成熟。《雷雨》的经典性首先在于与同时代的对话。
    • 宋扬
    • 摘要: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茅盾从香港转移到桂林。《劫后拾遗》是他到达桂林后创作的第一部作品,具有特殊的标志性意义。在传播过程中,《劫后拾遗》经历了从文学文体到新闻文体的认知流变。笔者认为,"速写小说"的命名不仅可以较为贴切地概括《劫后拾遗》的文体美学,也能够较为有效地解释这种文体焦虑的深层原因。作为"速写小说"在20世纪40年代的发展形态,《劫后拾遗》既是二三十年代流行一时的"速写"文体在消解自身独立性后发展的文学一脉,也是抗战时代语境复苏"速写"文体、催生美学新质的产物。
    • 祝志满
    • 摘要: 因茅盾在嘉兴桐乡乌镇的童年经历,以及他对蚕桑历史与文化的深度探求与感知,愈加凸显江南的地域化特色。以“老通宝”与“荷花”“四大娘”为代表的形象溯源于蚕桑之地的男女形象,他们固守与抗争的个性特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变迁,是男权与女权互为交锋的见证。在特定的生活境遇中,劳作于蚕桑之事的蚕农却因丰收成灾走向背弃故土之路。吴越之地的方言在茅盾的择选中愈显蚕桑之地的地域色彩与人物的复杂性格特质。
    • 徐德荣; 向海涛
    • 摘要: 茅盾的儿童文学翻译思想具有内在的体系性与深刻性。从儿童文学认识人生、解剖社会之用出发,茅盾重视儿童文学翻译,表现出民族与世界兼顾、切要与系统并举的儿童文学翻译选材观,以及“浅”“趣”“美”的儿童文学翻译文体观。
    • 肖郭屹卉
    • 摘要: 茅盾曾在《故乡杂记》中写道:“倘若这个地方还有原先,还有旧时的月光,还有过去的时光,这个地方便是江南。”或许这就是很多诗人都会用柔美的笔触描写江南的原因吧。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每每读到描写江南的句子,都会沉浸在庭园、花径、和风、细雨、小桥、流水这样的江南美景中不能自拔。为此我常常羡慕南方人,羡慕他们生活在有山有水、细雨蒙蒙、水墨画卷般的江南。
    • 陈蓉
    • 摘要: 1941年茅盾在香港创作的《腐蚀》,因文本选取的人物、背景以及整个故事的进展没有表现香港而被认为是“和香港无关”。而从作者、作品、读者、编辑的关系出发,结合文本,可以看到茅盾采用了一种站在香港读者立场、并积极将读者的阅读趣味纳入创作思考之内的书写方式,《腐蚀》的创作和发表与香港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主体三个部分分别阐释了抗战时期香港读者群建构与对作家的具体影响,促成《腐蚀》能够迎合本地读者,使得茅盾在香港的小说写作转向的两个条件,以及《腐蚀》在形式和内容上所体现的香港因素。
    • 杨剑龙
    • 摘要: 1946年底至1947年初,茅盾夫妇曾受邀出访苏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从准备出国,到聚会欢送;从登程出国,到在苏联访问;从告别回国,到报告印象,报刊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对于茅盾访苏的报道,呈现出民营报刊在夹缝中求生存、保持独立的品格与追求,以及报道的速度、力度、创新性,茅盾成为增进中苏人民友谊和中苏文化交流的使者,媒体对茅盾访苏的连续报道,成为中国新闻发展史和中国外交史上的亮点。
    • 李媛; 张晶; 欧阳东; 荆薇
    • 摘要: “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似乎都是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a茅盾笔下的延安,是革命新生活的向往之地,总是显得生气勃勃。透过历史的沧桑,黄土高原上的沟壑纵横、黄沙漫漫,也是延安地区从前的真实写照。如今的延安城内,黄土高坡尽是绿水青山,山头连片尽是一马平川……红色圣地旧貌换新颜。
    • 曹露丹; 荣光启
    • 摘要: 茅盾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三篇女作家论是《庐隐论》《女作家丁玲》和《冰心论》。这三篇女作家论影响深远,不仅总结了三位五四女作家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而且形成了一种价值评判的导向,即在思想上遵从时代精神反映论和历史进步趋向论,以切合意识形态和时代需求的观念为标准,对作品作权威性的价值判断,强调文学反映社会历史潮流的功能,推崇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后来的文学史就是在这套价值体系中对五四女作家进行评价,对五四女作家文学史形象的塑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样的评价体系突出了女作家属于时代的群体性特征,却遮蔽了女作家的个体生命体验,使五四女作家的文学史形象单一而固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