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14-11

主办单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

会议文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对于萧红个人情感经历的关注一直重于对萧红创作的研究,这一奇特现象折射出对于女作家本身的欲望话语,也是对象萧红这样有创作贡献的作家不公正的现象.电影《萧红》就存在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反映了当代文化市场在资本运作前提下对萧红重新运用镜头语言乔装打扮后的又一轮资本打捞.严肃作家被粗鄙化.应该引起文化的反思和批判.
  • 摘要:老舍1949年底回国时,第一次文代会已经开过.老舍虽仍能够进入大会代表名单,列名南方代表二团.不过,老舍的缺席还是使他在这个"订朝仪"、"排座次"的会议上没有取得相应的位置,也没有进入大会主席团名单.这对于即将进入新的一体化文学场的老舍来说,是个很大的问题.与在文学场占位的同时,老舍在政治场也被安排了适当的位置。老舍在归国之后不久就得到了多个头衔,不管他是否愿意。这些头衔不仅确定了老舍在文学场中的位置,也将之纳入政治场,甚至使其进入了权力运作层面。另一方面,1950年老舍虽然在文学场和政治场中都占据相当的位置,但老舍在这一再生产中的角色和地位与他在1938年“文协”筹备中的作用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来自于当时政治一文学一体化的权力结构。在新中国的文学场中作为非党作家以及“潜在的剥削阶级”的老舍在文学场中的占位十分尴尬:除了作为文学场符号生产者之外,几乎没有真正的影响。
  • 摘要:鲁迅将日常生活看作是藏污纳垢的处所,也是国民性寄植的土壤.所以他的小说深深植于日常生活,并在对日常生活的批判中实现了对日常生活的超越.正是鲁迅对日常生活的复杂态度,决定了其小说的基本特征.
  • 摘要:欧阳予倩在话剧和戏曲创作及演出方面作了多样化的探索,能为所欲表达的不同题材制定不同的戏剧形式.他对"情节"有着地道的理解,明确地设置了"行动",构建了有机的戏剧结构,在场面设置上注意了人物关系最大的聚合,创造出了既有戏曲流水场子的流畅感又有话剧场面聚焦性的新的话剧形式,在舞台艺术上亦注重话剧与戏曲的融合,强调了节奏感、形体动作及台词等方面.
  • 摘要:张爱玲的战争书写在中国现代战争文学谱系中虽非主流,却也足够另类.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中期,当响应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作家们普遍把目光投向乡间田野为代表的战场,张爱玲选择了1940年代的沪港沦陷区;当军(士兵)、民(农民)成为战争文学的英雄主角,张爱玲关注的是都市中"软弱的凡人";当追求史诗与壮剧成为写作主流,张爱玲却孜孜于通过"全不相干的事"捕捉另一种"时代的总量";当作家们以大合唱的方式讴歌英勇善战、流血牺牲,张爱玲却对战争中文明的停滞或倒退极尽反讽之能事.
  • 摘要:盛可以长篇小说《北妹》的女性书写把关注的目光转向了一群都市打工妹,将女性文学对男性中心主义的反抗由观念层面推进到了现实层面,显示出新世纪女性文学直面社会、关注底层女性、批判现实性别秩序的系列的新变.然而《北妹》以女性身体的自由欲望反抗现实性别秩序,狭隘地将情欲的率性表达等同于身体自由的实现和理想性别关系的重建,最终反被身体所拖垮,造成对真实的身体自由和身体诗性的破坏和限制.
  • 摘要:人人都是不自由的,尤其是在无可选择的年代.要谈论自由,必先从什么是不自由说起.许鞍华和萧红,这两位从事创作的女性,不仅共同感受到生存中充满了不自由,而且通过精神的创造反抗生存奴役:萧红通过写作达成自由,许鞍华则通过电影.萧红的自由选择贯穿生命始终,她是特立独行、反抗宿命的张乃莹.在暧昧难明文化生态中,唯有才华和书写可以抵抗岁月,这是她们"非黄金时代"里的"黄金时代".
  • 摘要:《生死疲劳》在通常所谓确定空间与流动时间的纵横坐标中,以佛教六道轮回与民间崇信为依托,将共和国半个世纪的历史投映在西门闹六世轮回的轨迹上,取舍自如,叙述灵动,既尊奉古典章回小说架构,又颇富原始巫术奇幻思维特色,同时对历史与现实的审视亦是多元而有所执着的.历史在轮回,土地在轮回,命运在轮回,不断循环的生命体验与首尾相叠的闭合结构合奏出一曲开放叙事的篇章,多元而执着、探索亦固本、自嘲并颂扬,原始思维、现代性思考、传统写作方式与后现代技巧纵横交错,使得《生死疲劳》无可置疑地成为全面代表莫言风格与探索的长篇佳构。
  • 摘要:李娟的散文对阿勒泰的哈萨克族游牧文化进行了原生态书写和展示,独具新疆地域文化色彩.运用文艺民俗学批评方法解读李娟散文中独特的游牧文化、民俗风习,从而探析哈萨克族文化精神特征,在此基础上能够引发人们对传统游牧文化与现代人生存焦虑的双向反思.
  • 摘要:《蚀》三部曲意在"忠实"地记录时代,《虹》则是企图扭转文坛上对茅盾本人的攻击舆论.两部小说中对国民革命的态度呈现出某种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具有干政的性质,是把两种对立的美学特质糅合在一起的美学实验,丰富了五四以后小说的内涵,打开新的言说空间.作家凭借直觉把握和理解了社会之真实,借"时代女性"来表现国民革命,创作意图与创作效果、认知能力和生活阅历之间虽有矛盾性但并未妨碍作品的艺术质量,这与他忠实于艺术良心从而获得艺术真实且在相对自由的状态下随性创作密切相关.
  • 摘要:周作人对希腊文化的转化与重建,已经成为周作人文学生成机制的一个重要精神维度.本文力图打破以往"影响诗学"的研究窠臼,在认同希腊文化对周作人文学创作所产生的影响事实基础上,突破中国文化与希腊文化相互交流的表象,将勘察的视域集中在精神现象学,考察周作人面对希腊文化时的独特的心性结构,以及如何进行一种独立的精神体验,又是如何转换成为文学生产的精神逻辑.
  • 摘要:经典作品意蕴丰富深厚,经得起反复阅读.经典,作为开放性结构所蕴含的空白、未定性,经阅读被释放出新的能量,它召唤历代读者不断从中解读出新的意义.你每读一遍都能读出蕴含的新意.细读经典,更需心读。文学创作是心灵感悟的活动,艺术品是心灵的结晶,艺术的解读也呼唤心灵的感悟。曾经创作了《蚀》《子夜》《诗与散文》《春蚕》等著名小说的茅盾,正是读懂了小说蕴藏的某种抒情性,而采用流行的革命话语保护了小说的人性化抒情,一举将《百合花》及其作者推上中国文坛。
  • 摘要:《在医院中时》是一篇在观念与经验之间矛盾突出的作品.丁玲以"为革命忍受一切苦痛"的观念先行,对主题、人物等作出了具有革命功利性的设计.在作品前半部分的写作中,丁玲却以经验冲破了观念的约束.她从自己对现实环境的真实感知和体验出发,为了表达改造现实环境的内心诉求,一方面将"荆棘"和"艰苦"视作必须战胜、克服的对象进行了书写,另一方面则以"外战"的视角改变了主人公性格的设计,突出了其作为"钢铁的人物"的一面.在写作后半部分时,丁玲则又回归"原意",以主人公接受教育、改变境遇的描写,表达了人只要"忍受"就能与环境谐和并获得"成长"的观念.作者在观念与经验之间的游移,造成了作品文本的分裂.
  • 摘要:从十七年文学始,中国现代乡土小说逐渐式微,替而代之的是农村题材小说.管桦的小说《辛俊地》是这一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个案.主人公辛俊地也是典型的"地之子"形象.小说发表后遭到批判,人物的性格特征、革命经历、情爱故事更受到集中批判.《辛俊地》的被批判,导致此后乡土小说创作中主人公形象塑造的大变迁,"党之子"形象代替了"地之子","个人主义"思想也受到集中批判.
  • 摘要:展读孙犁小说,质朴的农民美学不仅是一种普遍的文学存在,而且维系着多元审美资源的汲取和表现,乡土农村的民间经验构成了文学诗情的重要内容.由于这一艺术思维的深层运思,作家似乎可以更为从容地在革命化的乡土叙述中寄寓文学性的理想诉求,进而调适乡土世界的意义冲突和矛盾,形成小说的诗意美学特征.相当意义上,淳朴的农村生活感知也就构成孙犁小说审美生成的又一思想资源,以其不失粗糙的单纯与真挚、自然与素朴激发出乡土人生的诗情,彰显了作家在民间、传统、现代以及革命话语之间精神汲取和艺术表现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孙犁小说的诗意情怀就不会是“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两结合”那么简单,也不可能是追求“纯正”传统文人以及现代知识分子趣味那么单纯,而且“土气”的诗意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原生态”,还与传统、现代以及革命话语有着纠缠迎拒的微妙共生关系。源于语义矛盾的那份诗化调和在小说世界和作家精神结构还存在着复杂与纠结的丰富性,这种保持语义矛盾不被简单解决所呈现出来的“亚对话”潜质,最终构成了孙犁小说民间诗情的基本特征。
  • 摘要:鲁迅小说《伤逝》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言人人殊.五四启蒙思潮中的"个性解放"不是回到自我具体性的"个人殊特之性"(鲁迅)的解放,而是作为意识形态纲领的自我神话,是以新的目标自我置换主体旧有目标自我的话语行为.五四启蒙运动塑造了人是自己本身的创造者这个形象.鲁迅敏锐地发现了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局限性,发现了"个性解放"作为意识形态的本质.他的《伤逝》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自我神话"的痛切反思,为人们提供了五四文学自我神话建构和破灭的例证,揭示出启蒙者与被启蒙者、导师与青年、先觉者与先行者之间的话语结构.涓生和子君的关系从建立到阴阳相隔,所体现的就是这种话语结构,启蒙者唤醒了被启蒙者,导师造就了青年(新女性),先行者在先觉者的呐喊中前行.小说伤悼的是先觉者总要呐喊,而先行者难免牺牲的尴尬和悲剧.
  • 摘要:本文对鲁迅与苏曼殊进行比较研究,论述他们在时代志士、文化选择和文艺创作三方面的特征,时间集中在1903年到1918年的清末民初,或世纪之初时期.鲁迅和苏曼殊在这一时期走过一段相似的道路,但两人的差异也很明显,由此苏曼殊定格在近代史上,而鲁迅走进了现代.通过这两个具体人物的比较分析,可以揭示近现代文学的复杂的关系.
  • 摘要:作为学者鲁迅,其中国小说史学研究成就斐然,展示了鲁迅在中国小说史学研究中的开阔视野,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缜密的学术思维,其中的社会学意识便是其特点之一.以鲁迅的明清小说研究为例,鲁迅以社会学的标准对明清小说做出分类和考证,对于明清小说思想内容的研究同样具有时代社会关注的特点,而在探究明清小说发生学时,同样做出了社会背景的考量.鲁迅在进行中国小说史学研究中,使用的研究方法的丰富多样,且科学有效,一方面展示出其丰厚的学术底蕴,另一方面也是其敏锐深刻的学术识见的明证,正因如此,鲁迅的中国小说史学研究在史料辨析、作品评论、流派分类、时代概貌及发展规律等诸方面,才获得了前所未有,甚至至今也较为全面深刻的巨大成就。也正因如此深厚的小说史学养和研究背景,鲁迅的文学创作自是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风貌。
  • 摘要:文学社会学,侧重于研究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进行所谓文学的外部研究,一度名声不好.这主要是因为在极左年代,文学社会学的研究脱离文学的审美属性,常被用来证明"左"的政治命题,强化文学的"战斗武器作用".文学经典的重读,实质是基于审美的经验而对于重要作家作品的研究的研究,是对于经典形成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社会历史现象的反思。换言之,它是透过历史的空间来反观那些产生过重要影响、而在思想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的文学作品,思考它们经典化过程中的是是非非。既是对经典的发掘,也是对经典化历史本身的反思。这种反思,涉及了与文学审美活动有联系、但又超越了单纯的文学审美活动的社会的、历史的领域,显然宜于采用文学社会学的研究方式,从而把文学的审美活动置于更为开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从文学与社会、历史的广泛的、错综复杂的联系中来思考文学的问题,思考与文学的经典化相关但又更与人的存在密切相关的思想语境和社会历史发展自身的问题。文学社会学之所以是一个有效的理论工具和观察视角,原因就是文学经典的形成本来就是一个社会历史的现象,涉及了文学创作和审美过程中复杂的社会因素。
  • 摘要:因征文而起的华北沦陷区的长篇小说创作,自开始就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殖民主义文化的烙印,从获奖与出版的作品看,日伪统治者借"振兴"之名推行殖民文化的目的昭然若揭,"新进"作家的长篇创作也因此具有了程度不一的殖民文化的意味,即便是那些反映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与冲突的书写,以及反映底层人们不幸生活遭遇的小说,虽然在局部上有一定的真实性,而那些反映底层妇女不堪遭际的小说,作者也试图淡化殖民的因子,但作者的身份及投机性与时代的言说环境使这些作者采取的与现实或疏离或贴近的写作姿态都无法摆脱殖民文化的浸淫.这是华北沦陷区长篇小说创作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在上世纪30-40年代特殊的一页.
  • 摘要:从清末"新小说"到民初鲁迅的白话小说,多具有文学文本与政治文本的双重性.清末民初的政治社会秩序不断变动与重构,影响并规范着文学的任一方面,同时,后者也对前者起着潜在却深刻的影响.本文尝试以士绅形象的建构为个案考察政治与文学的交互作用.士绅是明清以来存在的重要社会阶层,在清未民初的政治现代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伴随政治进程发生了急剧的分化与变迁.清末民初小说通过对士绅形象的建构,一方面密切地介入到当时政治建构的想象与实践,一方面为自身提供了一系列扁平人物形象,甚至构成了文学变迁的重要标识.
  • 摘要:茅盾是1920年10月经李汉俊介绍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随后开始参与各种秘密会议、政治学习、罢工、办报、革命宣传等工作.自1920年代以来,在颂扬苏俄革命及其领袖的宣传大潮中,茅盾始终站在前面.“五四”,之后,苏俄革命开始舶来中国。作为新生的产物,当时的国人多不了解,而作为较早参加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者和鼓吹者,茅盾为了宣传和鼓动阶级革命,主动承担起颂扬和宣传苏联革命的重任,也充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和贡献。但是,在苏联历史档案已经解密情况下,在历史已经无情地翻开新的一页后,重新考察和反思那一代知识精英们的言论,除了还原历史现场,剩下的不过是为了以史为鉴而已。
  • 摘要:论文将沈从文定位为自由的反讽者,从反讽的角度审视沈从文的文学追求,以及其政治态度与哲学思想.正因为反讽者是天生的个人主义者,是终其一生都在用文学寻找同类,沟通同类的人,所以反讽者只能凭借着文字为武器,在现实中往往成为最无力量的存在,就像他们苦心营造的桃花源一样。即使他们的理论可以被历史的偶然成全,也往往是在很多年以后。在反讽者存在的当时,他常常被人认为是傻瓜或疯子,天才则是遥远以后可能会有的荣誉。只有在追溯中,苏格拉底才是睿智的,也只有在追溯中,沈从文才是高大的。但在历史的当时,因为他们企慕文学超越时空的力量,就成为真实空间中最无力、最怯懦的存在。这也就可以解释,一方面极具野心,却是在呼唤城邦的离心力,一方面毫无现实权势,把团结指向遥远的未来。没有一个现实的政治党派会欢迎这种反讽者,没有一个渴望凝聚的团体会善待这种反讽者,不管是左翼还是右翼。
  • 摘要:"个人"和个人忍负的"普遍人性",个人与历史的冲突是薛忆沩小说着力探索的主题,而战争提供了他进入这个主题的特殊通道.《首战告捷》是薛忆沩战争系列小说集,它以个人化的叙述钩沉出被大历史堙没的声音,呈现了关于"革命"与"战争"的多元而复杂的记忆与表达.
  • 摘要:完成于不同时期的长篇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带着浓重的自叙传色彩,所描写的主人公李珊裳是20世纪中国女性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身上集中了丰富的20世纪中国政治、革命、文化、文学信息,从文化构成角度而言,这个主人公身上交错打上了江南儒学文化、以法兰西文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以及现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浓重烙印,而且互相冲突和纠缠,使主人公的命运显示出极为鲜明的时代色彩.
  • 摘要:当代诗歌不能没有昌耀,西部文学因为昌耀而更显迥异.落难高原,成就了昌耀悲郁奇崛和苍劲艰涩的审美风格.来自苦难和心灵的诗歌,挑战着当代诗学研究者和批评家的解读能力,还有教条的诗学理论.昌耀诗歌研究的进展非常缓慢,几位先行者给人们趟开了几条小径,却留下更多的地域景观和文本静默.本文只是在田野调查诗人行径的基础上,粗略梳理了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可能性地在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里寻绎其意象的变化,由此试图进入诗人的审美个性和文本内里,以便暗示说明他对现代诗歌的贡献.
  • 摘要:抗战期间,七月派作家路翎积极实践胡风文艺理论,小说人物身上充满了战斗激情,潜隐着强大的变革能量与解放欲求,这是对现代主体的别样想象与建构.但是,这种以孤独与混沌为特质的激情内耗严重.在40年代中后期的创作中,阶级、革命等理性话语成为叙事主导.路翎创作的异变显示了在历史关键时刻现代知识分子所遭遇的外在困境与内在思想难局,也凸显了文学史发展的繁复曲折性.
  • 摘要:在探究鲁迅思想时,如果离开了他对乡土中国的本质认识,就不能更好地解读他的小说;而如果不把他的小说首先作为乡土小说来读解,就不能理解鲁迅对乡土中国的深切认识.鲁迅乡土小说的意义是多重的,仅就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史而言,鲁迅开创的现代乡土小说模式,是"五四"乡土小说及其后的重要乡土小说作家和流派的被模仿式;鲁迅开掘的现代乡土小说母题是可不断播撒拓展但难以超越的母题.鲁迅对封建文化思想最猛烈的批判,根植于中西文化对照下的价值取向;对被损害者(亦即鲁迅“童年记忆”中的“乡土人”)倾注的怀旧式的同情,则是中国知识分子忧患意识的根由所在,也与中国农业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暗通关系。在鲁迅的乡土小说中,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虽然有时能够成为有机的整体(也就是人们所一直强调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主题内涵),但更多的是两者冲突下形成的悖论。鲁迅的乡土小说的艺术风格之所以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作家,正是它们开创了风土人情的异域情调的疆域,赋予小说强烈的地方色彩。在鲁迅乡土小说的创作中不难发现的是:两种文化价值在其中所形成的理念叙述的冲突,造成了作者对传统的“乡土中国”两种情感一‘深刻的批判”与“深刻的眷恋”的混合;从而,也使其乡土小说创作的悲剧审美形态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特征—酒神的悲剧精神与柔美的田园牧歌相杂揉的表现形态交错出现。
  • 摘要:鲁迅的三部小说集表现荒诞的形式有着本质的不同:《呐喊》悬置健全理性描画的是外在世界的荒诞;《彷徨》展示了主体理性参与制造的更加完满的荒诞世界;《故事新编》在以油滑嘲弄荒诞的同时显示了理性的回归.这些对荒诞的不同展示是由低于常人的聚焦、等同于常人的聚焦、高于常人的聚焦等不同的方式来完成的.聚焦荒诞的历程所显示的文体方面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隐含作者由期待假想读者运用理性超越荒诞到希望假想读者不加思考地追随自己的过程.进一步的推论则是,这个过程同时就是启蒙失败的过程.
  • 摘要:通过对鲁迅以及许广平事迹的介绍,重点研究了周令飞与张纯华为追求婚姻自由所做的“叛逆”行为,这种为“自由恋爱婚姻、民主自由”而“来到中华民国台北”,“宣布放弃中国共产党员身份,并且不为中国共产党做事”;“将遵守中华民国法律,不伤害中华民国宪法,不做任何违背中华民国法律之言行”的行为真是对大陆几十年神化鲁迅最彻底的解构,对党化教育最彻底的颠覆。更让神化鲁迅的人难堪。这种公德与私情最焦灼的粘合在一起的行为,是鲁迅、许广平留给周家的传统。
  • 摘要:《今宵酒醒何处》是曹禺先生生前发表的唯一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作家首次使用"曹禺"这一笔名发表的作品.现在人们很少提及,如果人们不带任何偏见,"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境,并放置于曹禺的整个创作中去考察,这部小说都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小说的成就与意义,就在于作者写作时的年龄和发表年代,在于它对五四启蒙精神的重估与再认识,在于它是作家后来创作各种技艺的"总演习".
  • 摘要:中国现代诗歌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而五四新文化运动本身又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因此,中国现代诗歌从一开始便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现代人生又与现代政治如此变态地密切相关,今日诗作者如果还有摆脱任何政治生活影响的意念,则他不仅自陷于池鱼离水的虚幻祈求,及遭到一旦实现后必随之来的窒息的威胁,且实无异于缩小自己的感性半径,减少生活的意义,降低生命的价值,袁可嘉的“都市”题材诗歌也对新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对新诗品质的实质性改变有推进作用,袁可嘉认为:文学中的“政治文学”部分“不能代替文学全体”,“即使承认文学是政治斗争的工具,这种工具既隶属艺术的范畴,自必通过艺术才能达到作为工具的目的”,因此,要“在不歧视政治的作用下我们必须坚持文学的立场,艺术的立场”。与此观点相应,其“都市”题材诗歌虽然都直接地表现了政治,但又“坚持文学的立场,艺术的立场”,从而具有“诗”的特点或曰“诗性”。
  • 摘要:夏志清认为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钱钟书的《围城》代表了中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这两部作品广泛探索了古代和现代文化语境中知识分子生存的诸多样态与困境,呈现了幽深复杂的道德世界.夏志清品评这两部小说时眼光的转变,也透露出作为批评家自身的成熟过程.夏志清和他所评论的讽刺小说家在艺术上的成败得失,不仅为道德关怀的共同追求作出了生动的注脚,也为"路文化"批评提供了意味丰厚的范例.
  • 摘要:汪曾祺不仅提出了"语言是小说的本体"的小说语言观,而且重视发挥汉字本体的作用,创造出了一种现代诗化小说语言形象,开启了一条重塑汉语小说语言形象、拯救母语写作危机的新道路.汪曾祺重视的汉字的本体性,汉字思维方式及其音形义的特点在汉语口语转化成文学语言的过程中提升了语言形象的诗意品格和民族化程度.其小说语言实践的确起到扭转百年来汉语小说语言口语化、欧化趋势的作用.
  • 摘要:《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等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小说,因作者经历了艺术激情与政治诉求的激烈的交缠、冲突、搏斗,从而形成了小说文本内在的矛盾性,"范登高现象"即是这种矛盾性的突出表现.隐含在"范登高现象"中的是土改、合作化运动与农民的理想、道德的错综复杂的契合与冲突.作者在按照相关政策塑造人物、设置故事情节的总体框架中,加入了大量与之相抵触的细节,将作者真实的立场巧妙地藏于文本之中,从而形成了小说复杂的内涵.
  • 摘要:本文对笔者新发现的一张鲁迅手写的购书单进行考证,认为这张购书单虽然在鲁迅的日记、书信中没有相关的记录,但从书名中可以确认这是鲁迅购买嘉业堂所刻书的书单,由此可以知道鲁迅购买的嘉业堂所刻书并不仅限于他在日记中所记录的那些书,而鲁迅所购买的那些嘉业堂所刻书集中在史部、集部和子部,对于嘉业堂刊刻的经部图书则一本也没有购买,这也和他的阅读趣味比较一致.从鲁迅所购买的嘉业堂刊刻的图书的书帐中也可以看出鲁迅一生的阅读兴趣是一以贯之的,鲁迅在上海时期仍然和在绍兴时期一样注意搜集有关故乡文化的著作,关注故乡先贤留下的文化遗产。因此也可以说,故乡的文化也一直是鲁迅的精神源泉之一,鲁迅通过对故乡先贤留下的文化遗产的批判和继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
  • 摘要:民间故事特别是苗族民间故事与沈从文的湘西创作有多种联系,有的作品直接将民间故事作为引用或叙述改写的内容,有的作品注意难题婚姻和穷女富嫁民间故事母题的利用.对民间故事艺术的运用则体现在英雄配美女和忠实的义仆这种人物设置上,也体现在小说故事时空的模糊性、小说的"三段式"结构和让最年幼的孩子成功三方面.
  • 摘要:关于郭沫若的"弃医从文",早已是一个学界的常识.人们还习惯于把郭沫若的"弃医从文"与更早成为常识的鲁迅"弃医从文"相提并论.本文对郭沫若“弃医从文”的学术质疑,将从对郭沫若有关自述的学术检讨开始,因为一旦论据不可靠,其论点的可靠性是很难保证的。结果表明郭沫若有关“弃医从文”的自述,前后不太一样,尤其是后来做过一些文字上刻意修改。那些不同时期表述的前后修正和补充,那些同一篇文章不同版本的微妙修改,逐渐地、层累地、越来越清晰地指向郭沫若是“弃医从文”的。再加上这是对鲁迅“弃医从文”一语的借鉴,不加深究很容易被人接受。当后人接受了这个结论之时,就是对五四时期郭沫若复杂的思想构成和多向度人生选择的简化之始。在这个结论里,郭沫若一次又一次的精神危机被淡化了,他人生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被淡化了,对安那的爱与迁怒、对医学的厌弃与不舍、对文学的追求和追求本身的茫然、对人生多样的选择兴趣和对选择本身的焦虑等等都被淡化了……唯一被强化的是郭沫若如何被融入大时代的进程中。这也许是最值得质疑郭沫若“弃医从文”之处。
  • 摘要:穆时英是中国新感觉派的圣手,创造了中国最地道的都市文学.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这不仅仅指他小说形式的美学价值,而且包括他作品内容的意义和效果.他始终注重小说写作技巧的探索,关注"应该怎么写"的问题,寻找"有意味的形式",笔者认为,他将电影技巧精妙地运用于感觉主义的创作中就是他寻找的结果.在小说创作中,他运用现代电影的"跳切"蒙太奇、电影"纬线"式的影像呈现、电影式的立体叙述和不断变幻的电影色彩与光影,实现了小说的电影化想象,从而影像式地记录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都市"地狱"与"天堂"的堕落,个体生存的焦虑体验和无法逃离的惶惑,以及人类的腐败与社会的沉沦.
  • 摘要:汪曾祺初期即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期的文学活动和创作实绩表明:汪曾祺是从文学社团迈出第一步,由文学课堂塑造文学观念,在图书馆里充实丰富,于老师家中提高加深,去茶馆里养气品世而成长起来的作家.汪曾祺先写诗歌,后作小说和散文,其小说由《钓》开篇,中经《翠子》、《悒郁》、《寒夜》、《复仇》、《灯下》,到《谁是错的》而成熟.那时,他只是一个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年龄22岁.
  • 摘要:丁玲的短篇小说《在医院中》陆萍最终离开医院的结局,一般被阐释为"狂人"被"治愈"、知识分子被同化.本文认为这种观点把执著于启蒙事业与保存知识分子主体性这两个不完全重合的问题简单地等同起来,从而在文本内涵的理解上出现偏差,也在当知识分子处于艰苦的环境中应当何为这个问题的理解上显得武断.本文认为,在异己的环境中,主体为保存自我的心理力量选择把启蒙问题暂时悬置起来,并不必然意味着放弃启蒙价值观、放弃自我主体性.本文根据这一立场对《在医院中》、《杜晚香》等作品做出重新阐释,并总结丁玲创作执著探问主体内在精神的思想走向.
  • 摘要:周作人对沦陷时期的上海文坛产生重要影响,与日伪文艺统制下的特殊文学境遇有关.周作人将《古今》等上海文学刊物视为合适的发声之地,或通过文字展开与汪伪官员的交游,或以自评方式为个人奠定道德优势,其潜在之意则是为自身也为"同路人"建构"附逆"合法性.《古今》、《风雨谈》等杂志对周氏的热捧不仅与其特殊身份相关,更重要的是其雅致、闲适的小品文已成为难言时空中最适宜的言志载体与风格呈现.周氏散文在文史随笔与地方风物等方面的成功给后来者充分启发,从而营造出沦陷时期沪上散文"谈古说今"之风气;而其蕴藉有致、轻涩淡雅之格调亦成为众人向往之风格.就这一时期比较出众的青年散文家而言,文载道、纪果庵、黄裳不仅对早年周氏赞赏有加,而且在文章取材方面多有传承.在"谈古"之时,青年一代对"乱世"的集中探讨可以视作中国"借古喻今"文化传统的复活;而在谈地方风物之时,风物书写不仅连接上"乡愁"文学传统,而且夹带着"遗民"之痛.纪果庵、黄裳更是以客居南方之心而将北京当作中国文化精神之乡进行温暖美好的想象.虽然与周作人有着大致趋同的创作倾向,但现实忧愤仍时时诉诸黄裳、文载道、纪果庵等人的笔端.与周作人的含混低徊不同,在"像"与"不像"之间,黄裳等人表现出年轻心态与明朗的民族立场.上海沦陷时期的散文也由此呈现出别样风范,并具有了特殊的文学史意味.
  • 摘要:周作人与张爱玲,在《亦报》空间的"对话"、"互动",隐秘而吊诡.张爱玲满怀炽热之情,借《亦报》向周作人呈奉"美意",暗中或为得到曾经的文坛盟主的提携."世故"的周作人并不"领情",而是言语隐晦婉曲,意思飘忽闪烁地两次点出《十八春》的"死穴".穿越时光的隧道,敞开历史的烟尘,洞烛幽微,掘其内蕴,可见政权易帜之际,前朝遗民在历史大变局中,牺牺惶惶的生存状况.周作人偏爱的始终是废名那一派,深藏不露,淡而有味,历久弥香。苦雨斋老人的趣味风格之类,言辞热烈、奢华的张爱玲,未必在“示好”之前,己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受此冷遇,反应如何,《亦报》没有留下蛛丝马迹。但是,周作人与张爱玲的“互动”,仅就止于此了。
  • 摘要:作为张爱玲后期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浮花浪蕊》存在着多重阐释的意义空间.小说对"离乡"主题的演绎显示出张爱玲后期创作的政治意识与家国情怀.小说将作者的生命体验和家族记忆内化为叙事结构,并在继承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基础上加以创造性改造.《浮花浪蕊》的丰富内涵与创新意识凸显出张爱玲后期创作的美学价值与文学史意义.
  • 摘要:鲁藜是完整经历了"整风运动"的七月诗派骨干诗人.像其他延安文人一样,他常怀着感激,谈到自己如何通过整风,发生思想转变的.他的短诗《泥土》也常被他作为这种转变的例证,不过他整风前后的真实体验,却与他事后对整风的认知存在着反差.在整风期间鲁藜作为"抢救"对象,一直对自己处境惴惴不安,充满对冤屈的愤懑,但同时,他又将打击视为"考验",以此把冤屈"合理化".《泥土》等诗歌表现的那种低调做人的泥土意识,虽与他内心的真实体验形成冲突,却契合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也迎合了传统的为人处世观念,因而被那一时代的人们所欣赏,并成为鲁藜的代表作.
  • 摘要: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有一些很奇特的文本如《求乞者》《狗的驳诘》《孤独者》等,也有一些特殊的概念如"求乞者"、"求乞"、"像乞食者"、"乞丐似的"等,它们在鲁迅的思想意识构成中具有特殊的价值,但是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探讨."求乞者"身份是鲁迅的一个发现,体现了他关于人的基本观念;同时,鲁迅还在"罪的自觉"意识(原罪意识)的支配下,在存在论层面上对作为个体的"人之存在"进行了大胆的诘问.
  • 摘要:围绕鲁迅的《藤野先生》,日本学者进行了五次调查,搞清楚了与《藤野先生》直接、间接相关的大量史实,这反映了日本人认真的国民性.日本学者在研究《藤野先生》时,不顾事实、不顾自己的感情、不顾中国学者的反对和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这反映了日本人固执的国民性.不少日本学者认为,鲁迅对藤野先生详细修改自己笔记的做法可能产生反感情绪,这反映了日本人敏感的国民性.日本人只有在正确认识并对待自己国民性的前提下,才有可能造福本国及他国人民.
  • 摘要:在中国现代文化史和学术史上,鲁迅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学者,以《中国小说史略》为代表的古代小说史研究既"弗失固有之血脉"又"不后于世界之思潮",注重传统学术文化向现代学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成为中国学术传统与西方科学理念完美结合的典范,不但在学术界产生了久远的影响,也是他对现代学术文化的贡献.鲁迅的学术研究,在当下现代学术、现代文化建构的关键时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摘要:鲁迅的《朝花夕拾》与一般述往忆旧性作品不同,并非是寻求"闲静"而是关注着现实与世事的纷扰,这就让其带有着独特的杂文色彩,但这种杂文色彩却因各个篇章创作语境的不同而呈现出淡浓显隐不一的状况.《朝花夕拾》中鲁迅与世界的关系呈现出某种缓和的状态,但这种缓和并非意味着其精神心理的调整与休息,而是在书写自我精神史前史时,对蒙童心理、生命原初进行的应有呈现.同时,鲁迅此时回溯往事并非为忆旧而忆旧,而是指向当下与将来的生存,是为离开北京、走向新的生活寻求认同性资源的一种努力.
  • 摘要:钟敬文编的《鲁迅在广东》真实记录了一个初到广东、积极参与和支持国民革命的激进鲁迅形象,但随着清党之后鲁迅对国民革命和自身的批判,他否定了这个"革命鲁迅",重叙出一个被革命绑架扭曲的"鲁迅"形象,更在1934年说《鲁迅在广东》"记的太失真,我自己并未改正"."两个鲁迅"其实是内因与外因、主动与被动交相混合的产物,而鲁迅对自我历史的遮蔽和重叙,反映出知识分子与革命的矛盾复杂关系,更让人们看到了回忆的建构性和历史的话语本质,所以鲁迅研究必须关注鲁迅思想的复杂性和文本的真实性问题.
  • 摘要:莫言与鲁迅都是刚性生命叙事文学的家族成员,具有家族性相似.他们都喜欢用狂野的异端的甚至是邪恶的意象或令人震惊的修辞显示自己的文学身份或文化身份,从而将自我与社会常态的文学、文化区分开.他们都是激烈的个人主义者,都顽强地坚守自我,沉迷在自我的灵魂中.他们都有强烈的英雄情结,都推崇彻底反叛的恶魔性格的英雄,在荒凉里激情反叛.他们也都有一种深沉的生命悲剧体验,不仅反思社会、文化所造成的悲剧,同时,也都意识到这种悲剧内在于人的存在本身.
  • 摘要:鲁迅小说书写风物手法的传统性主要表现在对传统白描手法的精巧使用;其修辞的传统性则主要表现在采用"少做作"的自然修辞方面.鲁迅小说书写风物的手法及修辞的创造性则主要就表现在对传统的白描及少做作的自然修辞的创造性使用.
  • 摘要:以陈涌、陈安湖等为代表的"毛泽东思想学派"始终坚持在毛泽东思想框架之内进行鲁迅研究,虽然他们不惮于对鲁迅提出批判,但绝对难以见到他们对"毛泽东思想"的"局限性"提出同样的批判,自然也就难以见到他们对"毛泽东思想学派"的研究模式的反思.以王富仁、汪晖、张梦阳、钱理群等为代表的"后毛泽东思想学派"颠覆了"毛泽东思想学派"的研究模式,而且对"毛泽东思想"本身也有所批判,同时也清醒地意识到必须反省鲁迅的"局限性",但在事实上却无法做到.以冯骥才、摩罗、王元化、李慎之、邵建等为代表的"非鲁者",能够摆脱对鲁迅的崇拜,进而对其作出有挑战性的批判,但他们对鲁迅的批判都不同程度地陷入某种偏至之中,而未能切中鲁迅的要害.
  • 摘要:从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到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再到严家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其演绎着文学史批评观念由社会历史批评到思想文化批评再到文化与文学审美综合批评的撰史观念的演变,它同时也构成了鲁迅形象的不断被重构,当然也体现着中国现代文学史叙事不断深化、丰富的过程.从文学史重写中鲁迅形象的不断阐释和重构中,可以真切触摸到被多元描述的鲁迅形象背后,蕴含着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立场的对话与冲突,折射出时代发展的风云变幻和社会文化思潮的跌宕起伏.文学史书写中鲁迅形象的演变与鲁迅研究成果的吸收程度,反映了文学史的建构理念及模式对鲁迅书写的影响,及至目前文学史"重写"所达到的可能与限度.
  • 摘要:胡适与梅光迪、任鸿隽之论辩的表面是文言与白话之争,论辩的本质却是白话诗的诗性之争.胡适在初期白话诗学中主张用白话,强调清楚明白,强调用白话写的即是诗,忽略诗性,论辩中的任叔永、梅光迪主张重视诗性.1918年后,胡适逐渐改变关于诗性的看法,重视音乐性、具体性.他关于现代汉语多音节词的理论创新,为新诗的音乐性作出了初期的理论贡献.胡适的"影像"(意象)概念,源于意象派理论,同时也体现了胡适1919年以后对新诗诗性反思的成果,标志着胡适诗学的历史贡献.
  • 摘要:沈从文的《边城》及其他以"湘西世界"为题材的作品,表现的是古代性世界的"人生形式",一种用古代性的眼光来看待生活,把美和不幸当作人生必然性来对待的"优美人性".人们的解读和阐释,甚至沈从文的"美学眼光",却是在现代性世界中生产的,只能或只愿意看到生活中的"美",而把不幸当作一种可以被消除的人为因素来对待.种种关于《边城》的困惑与误解,均由此而生.《边城》虽然通过揭示全部由“纯洁的好人”及其“淳朴的习惯”构成的“人生形式”背后隐含着的沉痛的方式,触及了“蛮荒”的传统生活智慧对美与悲哀之间的共生关系的认识,对根据在“事出有因”的线性因果逻辑,将一切痛苦和不幸皆归罪于“坏人”和“坏制度”的革命现代性方案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但最终却未能完全跳出“现代”的总体性藩篱。将“边城”茶峒的“人生形式”当作审美观照的对象这个叙述姿态,本身就只有在“现代”了的“人生形式”之内才有可能。
  • 摘要:中国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同时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在古典学术研究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从学术视角关照闻一多,不仅可以发现闻一多文化世界的丰富性,而且可以在诗歌和学术的互动关系中把握中国现代诗歌的渊源和中国古典学术的现代性.闻一多的学术研究本质上属于在新文化运动中形成的现代学术语境中国学研究的组成部分,在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原则和现代文化思想影响下展开学术研究,形成了以"中学"为体、"汉学"为用的"国学"研究世界,思想上从"文化上的爱国主义"发展为"杀蠹的芸香"式的文化思想批判家.
  • 摘要:本文发掘出1948年北平《世界日报》上有关朱自清的几则珍贵史料,它们分别是讲演《"好"与"妙"》、《"文学考证与批评"》及佚文《谈个性》.这几则史料对研究朱自清去世前的文学创作与活动,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 摘要:在民初的中学国文教育空间中,周作人的作品从数量与教学内容来看,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典性.从文学文本转变为教材选文,在这种知识空间转变中形成的新知识身份对其作品的传播及经典性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知识身份转变背后蕴含着的知识运作逻辑与周作人的国文观、国文教育观以及当时国文教材的选编标准、国文教育的国家标准都有着紧密关联.正是在这样复杂的知识对接中,周作人及其作品具有了法定知识身份,其作品的意义得到了规约性的解读,并逐步确立了经典性.
  • 摘要: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深受美国文化影响,标新立异的艺术追求、自由创造的精神特质、勇于尝试的科学精神等美国因素不仅成了胡适文学革命理论的灵感来源,而且成了引发中国新文学革命的导火索,赋予了中国新文学以标新立异的艺术追求、自由创造的精神特质和勇于尝试的科学精神,无论是对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的形成还是对于中国新文学的生成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 摘要:唐小兵等人对所谓"大众文艺"的"再解读",显示出他们对中国现代历史缺乏常识性的知识,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也很无知.他们的基本方式是"想当然"和"绕脖子".为了立论的成立,为了学术的"再生产",他们既敢于削足或补足以适履,也不惮于削头或补头以适帽;他们既敢于无中生有,也不惮于化有为无;他们既敢于指鹿为马,也不惮于指马为鹿;他们既敢于倒果为因,也不惮于倒因为果;他们既敢于别风淮雨,也不惮于鲁鱼亥豕;他们既敢于捕风捉影,也不惮于白日见鬼.还有,他们既敢于生搬硬套一种理论,也不惮将多种理论混搭使用.他们的学术作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 摘要:诗人卞之琳醉心于中西文化和诗学,以其慧心灵性,赤子痴情,再加磨炼忍耐,淘洗升华,终于苦功通神,每每能别出心裁,融欧化古,极暗示、象征之能事,精微而独特地表现了他那细腻矜持的情性,执著不渝的深情,灵妙超越的玄思,复杂微妙的体验,以及深厚悠长而又具生发性的中西文化的智慧积淀和诗学意蕴.也由他个人忧郁、迷茫的生存状态,感应性地表达了身处被现代性所侵蚀的衰落文明古国,敏感文化人的现代性感受及随之而来的迷惘乡愁和怀古之情.形成雅致浅白兼具、亲切新异浑融,以清朗冷隽、珠圆玉润为主导,时而迷离深晦、曲径通幽的审美风格,是个性独异的现代诗人之一.他对语言、意象、哲理、"意境"有着新异玄妙的体悟,由天赋、学养造就了作意好奇的诗学追求,尖新精微的联想、隐喻、通感、双关能力,深曲发散的互文性才能,在20世纪中国诗人中可谓出类拔萃.他立足中华民族的历史时代语境,自信自强,吐故纳新,对现代汉语的创造性运用,包括切合于现代白话特征的格律探索,语词的多义、呼应、复辞活用,文白雅俗并举等等,圆熟灵活,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而他的带有中国文化意蕴和情趣的对于世界的体悟,融入了西方现代文明成就,在诗学领域创立了融化中西审美取向的新典范.其西方诗歌、戏剧、小说翻译和莎士比亚研究成就,也足以在西学东渐史上留下显著痕迹.
  • 摘要:在沈从文的创作中,湘西并非一个确定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湘西也越来越表现出某种游移的态度,经历了最开始的无意识书写到有意识的建构,最后到直面湘西的过程.在他文学创作的两次转向过程中,通过抵制记忆与遗忘书写,遮掩掉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行伍经历,由此促成并丰富了"湘西世界",但是,1934年的返乡,他发现湘西在"常"与"变"中所表现出来的衰颓已经不可遏止,自己一手塑造起来的湘西神庙顿时轰然倒塌,这让沈从文再不能无视湘西的现实,从而导致了他笔下"湘西世界"的终结.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