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学生活

文学生活

文学生活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6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5549篇;相关期刊132种,包括东岳论丛、天津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等;文学生活的相关文献由139位作者贡献,包括温儒敏、刘衍军、叶诚生等。

文学生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9 占比:0.29%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5549 占比:99.71%

总计:55710篇

文学生活—发文趋势图

文学生活

-研究学者

  • 温儒敏
  • 刘衍军
  • 叶诚生
  • 周益民
  • 张云丽
  • 徐燕婷
  • 李勇
  • 李方平
  • 李继凯
  • 汪健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明飞龙; 廖依
    • 摘要: 西南联大师生的文学生活主要包括文学阅读、文学观赏、文学交流与文学唱酬等内容,它们是西南联大师生在漂泊西南的现实生活中因与文学接触而进入文学世界,乃至受其影响而改变自己生活态度与人生感受的一种生活实践形式。从西南联大日记出发,发掘、整理与考察西南联大师生的文学生活,既是对西南联大师生精神世界与心路历程的展示,也是对西南联大文学生态的呈现。
    • 毛金灿
    • 摘要: 温儒敏的现代文学研究全面宏阔,自成一体。他创新性地采用“联系比较”的治学方法,探索鲁迅研究与文学思潮研究的发展路径;以“赓续传统”的学术视野,观照现代文学新传统的阐释演变;以突破“内循环”的学术目标,建构“文学生活”的研究范式;以“守正创新”的学术原则,推进现代文学学科史研究的发展。
    • 陶明玉
    • 摘要: 清代管庭芬日记记载了其几十年的文学阅读、写作和交往状况,展示了一个江南底层文人文学生活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失败的科举生涯,让管庭芬的求功名的心态转向求归隐,深刻地塑造了管庭芬的文学生活,让其回归到生活的本真,文学表现出志趣下移和超越日常的趋向,走向生活世界与艺术世界的融合.管庭芬文学生活并非仅为个体性的活动,也是江南文人文学生活世界的组成部分,代表了清代中后期文人的一种生活形态.
    • 王文捷; 王璐瑶
    • 摘要: 当下电子游戏突出地占据并充实了"Z一代"的文学生活.文学艺术形式架构的游戏虚拟空间吸纳了中外历史与文化的丰富幻象,其审美创意世界通过文艺心理学效应带来了游戏活动的娱情体验;游戏活动的功能体验以角色扮演形式引发了"Z一代"的共鸣与沉迷,这种交互了玩家主体的喜爱与能力的行为渗透着深层的人本心理慰藉;经历争议与徘徊发展的电子游戏提供了现实生活正常而积极的文化能量,行业的技术进步与生态提升蕴含着"Z一代"游戏文学生活的美好前景.
    • 于欣琪
    • 摘要: 作为革命通俗小说的代表之作,曲波的《林海雪原》一经问世便引发强烈反响,并经历从小说到话剧、京剧、样板戏以及影视剧的一系列改编,至今仍是极具生命力的文学经典与艺术资源.其中,普通民众作为接受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林海雪原》及其延伸文本的接受呈现出一种流动发展的态势.一方面,经历从"革命时代"到"消费时代"的过渡,普通民众接受状况在历史语境的巨大转折下悄然发生改变;另一方面,他们的接受呈现为一种"有限度的自由",受到主流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群体两种权力话语的规训.与此同时,这种规训却产生了反作用力——及至"消费时代",普通民众力图通过"戏说"与"恶搞"重新寻回自己作为受众的主体性价值.
    • 巴胜超
    • 摘要: 在"阿诗玛诞生地周年庆"的田野深描中,直观《阿诗玛》在民间传承的文学生活样态,以"作为日常生活的民间文学"之视野,重新书写民间文学的日常生活.民间文学的研究者,应依据经典文本所提供的线索,回到民间文学产生的"民间",从文学持有者的世界,重新评估民间文学的"文学性".
    • 李修文
    • 摘要: 新冠疫情期间的所见所闻,让我对中国古典诗词产生了新的理解,这不仅充实了我的生命,也帮助我完成了《诗来见我》的创作。通过回顾创作《捆绑上天堂》等长篇小说以来的人生经历,我借此表达了对文学生活的推崇,也反思了"非虚构"和"散文"等流行概念,提出要捍卫有"我"的写作和传统。受到中岛敦《山月记》的启发,我希望进一步发掘中国传统资源,写出现代中国人的典型面貌,在文学创作中发出中国人自己的声音。
    • 陈晓军
    • 摘要: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旅游是一种到"异度空间"去体验差异的生活行为,文学生活与之共通,只不过后者的空间是虛拟的.一旦将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与想象坐实成地面布景和物品,它就成为现实性的文学生活,成为"文学旅游".贵州丰富多彩的"放得下乡愁"的民族文学资源,在下一步促进民族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必将发挥重要的文化资本价值,因此有必要对贵州民族民间文学进行全面的梳理,并结合游客期待开发打造.
    • 邓瑗; 姜淼
    • 摘要: 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后,关于南京文学历史、现状的讨论再次成为热点话题。目前对南京文学名著、"南京作家群"等的研究已较为充分,但尚缺乏市民读者对本土文学接受情况的反馈。调查显示,南京市民总体上高度认可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但由于"没有时间"等原因,实际上投入文学阅读的精力较为有限。其文学趣味呈现以中国文学经典为主,辅以通俗、科幻类作品的分布格局,显示了一种符合主流的价值诉求。大部分读者对本土文学较为茫然,尤其是70后以来的纯文学作家,在普通读者中知名度低,南京文学的大众接受出现了代际断层的现象。而从文学期待来看,更多市民寄希望于外部阅读环境的改善,与缺乏时间而无法阅读的实际现状之间,可能产生了一种悖论。归根结底,文学阅读涉及的是结构性的社会问题,在作家、批评家等付诸努力之时,对一种真正读者的呼唤也迫在眉睫。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