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615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12篇、会议论文144篇、专利文献1543篇;相关期刊1467种,包括文学教育、文艺研究、文学自由谈等; 相关会议65种,包括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2013·国际经学与文学学术研讨会、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八届年会暨2011年明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文学批评的相关文献由467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利群、南帆、张荣翼等。

文学批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012 占比:78.09%

会议论文>

论文:144 占比:1.87%

专利文献>

论文:1543 占比:20.04%

总计:7699篇

文学批评—发文趋势图

文学批评

-研究学者

  • 张利群
  • 南帆
  • 张荣翼
  • 刘安海
  • 孟繁华
  • 李建军
  • 汪政
  • 胡亚敏
  • 孙文宪1
  • 林建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邹建军
    • 摘要: 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存在的最严重问题,就是许多文学理论缺失或缺少创造性,而不只是如前人所说的“失语症”问题,也并不是一个“歌德风”盛行的问题。在当代中国的文学理论中“失语症”是存在的,并且是至为严重的“失语”;“歌德风”当然也是存在的,并且是强劲的“歌德风”;然而,这些都还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理论家或批评家不会讲自己的话,毕竟还是可以讲别人的话;理论家或批评家只是讲好话,而不敢于批评或者是不想去批评,然而毕竟还是在从事批评。
    • 张士民
    • 摘要: 美国文学文化的精髓是它的政治性,彰显的是文学与文化相互建构的互动。在此意义上,所谓的美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政治转向”实乃不断政治化的刷新操作,是政治化—去政治化—再政治化的辩证循环。因此,僵化的不是文学批评的政治性,而是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历史主义/语境主义的研究范式。鉴于文学和批评在美国的繁荣得益于对其政治属性和属性政治的结合,“后批评”的新范式应在文学研究的学术功能和文化功能更有效的统一中充分体现文学和批评的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
    • 朱羽; 常瀚文; 娄嘉丽; 曾庆敏
    • 摘要: 随着当代性别理论的发展,老子与性别相关的议题出现的频率逐步提高。在老子的代表作《道德经》中“圣人”具有雌雄同体的社会性别,成圣不论性别,这一点打破了生理性别的壁垒。《道德经》中“母”、“牝”、“雌”这类代表女性的字出现的比例远比“父”、“牡”、“雄”这类代表男性的字要多。且有“母父”这种不同于现在说话习惯的词出现在第5章,我们认为在二元对立中,第一个字明显是更受偏爱的,享有更高的“本体论”地位,这点可以佐证老子的女性至上主义。此外,老子提出了保护生态的主张。老子这种女性至上且保护生态的主张,与近年来兴起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点不谋而合。《道德经》作为老子最广为人知的作品,重新审视其内容有助于认知和思考性别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消去对于女性的性别压迫统治与偏见,补全少有用生态女性主义对国内文章进行解读的空白。
    • 摘要: 岁且更始,时乃日新。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广大文艺工作者迎来了中国文联第十一次、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掀开了新时代文学的崭新画卷。迈进2022年,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为文学批评建设添砖加瓦。
    • 刘敬伟
    • 摘要: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鲁迅对现代小说创作进行系统梳理与经典评判的理论篇章。在客观、理性、包容、开放的批评话语中,鲁迅的文学批评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展示了别具一格的文学认知与时代评判,推动了现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发展。
    • 辛雅敏; 孙爱迪
    • 摘要: 在惯常的印象中,堂吉诃德多是以喜剧形象呈现。但随着更多解读声音的发出,堂吉诃德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丑角”的形象。在19世纪的俄国,其形象开始被不断提升。屠格涅夫《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可谓是堂吉诃德形象变化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对堂吉诃德形象的解读带有丰富的“圣愚”气质。主要原因是,屠格涅夫在对堂吉诃德的形象评价中受到了俄国传统文化中圣愚形象的影响,以及堂吉诃德自身与圣愚具有诸多相似性。
    • 蒙睿
    • 摘要: 近年来,在课本精读方面,引用文学批评的方法获得明显效果。本文结合文学批评的特点,从文学批评角度研究英语精读教学的可行性,结合英语精读的内容特色,对文学批评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探讨。
    • 安婕
    • 摘要: 本文从福柯所提出的各种重要的权力形式出发,探讨福柯在不同时期采用的不同的权力分析框架,在对治理术作为权力框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治理术的弥合及转渡意义,同时讨论了福柯权力与治理术发展各个阶段对文学理论的繁荣与文学批评的启发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及思想价值。福柯改变了传统的权力观,分别从微观身体政治学中的规训权力与宏观人口优化基础上的生命权力两个层面研究了生物生命之上的权力形式。福柯采用知识-权力框架对前者网状的作用点进行捕捉,同时提出治理术的权力分析框架,来弥合生命权力特有的权力技术的物质性与主体性向度二者间的裂隙。为此,福柯将治理术源起追溯至牧领权力,在全体与单一的悖论中,深入研究这一裂隙的根源,并在古希腊自我治理技术中找到了二者弥合的可能。与此同时,借助治理术,福柯完成了研究内容、思想进路上的一系列转渡。基于权力的主体性向度,这些转渡实质是福柯从知识哲学转向行动哲学的哲学方法论上的深层转渡。而福柯思想的发展,也促发了文学批评自语言学转向以来由向内转发展到文化政治转向的向外转,拓殖了文学批评的视域,并最终见证了文学批评中由主体之死到主体复归的巨大转变。
    • 梁悦
    • 摘要: 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1929-2020)是近代西方社会一位著名文艺批评家、比较文学家、翻译理论家,其思想关涉哲学、超验诠释学、存在美学、文学评论和艺术评论等领域。20世纪80年代后期斯坦纳的作品逐步引入国内,为国内学者所重视,在哲学、诠释学、文学艺术以及翻译理论等方面,为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增加了新的维度。基于学术水平的宽度和广度,其作品和影响力在国内逐渐增加,在翻译阐释学理论领域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影响力。从语言文化思想、诠释学翻译理论、悲剧思想、文学批评等斯坦纳展现学术成就的领域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为国内斯坦纳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索引。
    • 杨昕
    • 摘要: 文学批评不仅是对文学文本的客观反映,更是批评家主体性自我实现的场域。这种主体性既与批评者的主体意识密不可分,又与其不断尝试突破自身主体意识息息相关。梅列日科夫斯基对契诃夫的评价就是如此。在审美层面,梅列日科夫斯基本人作为文学家和象征主义者的视角交织其中;在思想层面,他作为主观批评家与宗教探索者的视点在不断转换。我们既应探究梅列日科夫斯基评价契诃夫创作的具体观点,也应关注批评家做出某些评论时的具体视角,更应在梅列日科夫斯基的“自我”与“超越”相互博弈抑或融合之时,把握住主体性影响下多样解读的可能性。任何批评都是批评家基于不同视角与作家作品进行对话的产物。在多重交织的对话之间,文学批评赋予了批评文本以多样解读的空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